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七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0/8/10马来西亚华严讲堂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二十七面倒数第六行,从「破烦恼城」看起。

「破烦恼城(见唐译)。烦恼者,贪瞋痴等,烦心恼身,故名烦恼」。这是先把烦恼这个名词简单的做一个介绍。为什么称它作烦恼?它叫你心烦,叫你身恼,所以称为烦恼。贪瞋痴这是烦恼里面的根,无量无边的烦恼都是从这个地方生的,这三个根在佛法里也叫它做三毒烦恼,真的与生俱来。下面说,「又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这总共称为十种烦恼,这十种烦恼也叫见思烦恼。「天台宗以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称为三烦恼」。这是烦恼把它归纳为三大类,第一个是见思,见思就是前面所讲的十种烦恼,这十种烦恼就是见思烦恼,尘沙、无明,这也是我们前面常常提到的。贪是贪爱,瞋是瞋恚,愚痴、傲慢、怀疑。此地的怀疑不是一般的,是对佛法怀疑、对圣教怀疑,对圣人的教诲怀疑,那是严重的烦恼。

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说到宇宙的起源,这是佛法跟哲学、科学里面的根本问题,一直到现在,科学跟哲学都没有能够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最近这几年由於量子力学出现,给这桩事情有了新的解释。他们发现有新的解释,这个新的解释跟佛经里面所讲的非常接近。在佛法里面说,大乘经上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就变现出阿赖耶,真心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阿赖耶是妄心。妄从哪里来的?当然离不了真,离开真哪有虚妄?好像我们人站在阳光底下会有个影子,那个影子是虚妄的,影子从哪来的?从人身来的;如果没有人身,哪来的影子?我们把人身比喻作自性,影子就是阿赖耶。自性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它什么都不是的,在净宗里面称之为常寂光。净宗同学都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这个四土是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相当我们这个地方的六道轮回,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相当我们这边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实报土是相同的,常寂光也是相同的。常寂光是本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理体。

妄心出现了,阿赖耶出现了,阿赖耶有三种性质,在佛法里面讲,三细相,非常微细,很不容易见到的。在大乘教里面说,八地菩萨才见到,这是讲定功,要到八地那么样的深度,甚深的大定就见到。八地往上有九地、十地、等觉、妙觉,所以在菩萨,包括佛,四十二个位次当中,最顶上的五个位次他们能够看到,当然不是假的。一个人看到,不一定是真的,只要证得八地以上你都看到,这就不是假的。所以禅定里面的现量境界,它三个性质是什么?它包括,用现在的名词来讲,它有能量,它有物质的现象、有信息的现象,信息就是精神的现象,精神我们一般讲受想行识,它有这个现象。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统统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自性里头有的,不过迷了,自性迷了叫阿赖耶,阿赖耶会把这个现象变质。自性里面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这一迷全变了,智慧变成烦恼,我们这里讲的见思烦恼,天台家讲的这个范围大,见思、尘沙、无明全都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变质,变成这些东西。德能变成造业,起心动念造作一切染净善恶,它的根源是自性里面的德能;六道、十法界本来是自性里面的相好,全变质了,所以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又常常告诉我们,这《华严经》上说的,宇宙、万法怎么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现能生是我们的心,它会变,产生无量无边的变化,这是我们的识起了作用。识是什么?分别执着,分别执着它就产生变化。没有分别执着,它现相,不产生变化,它会现出来。所以实报庄严土是心现的,里头不会变,因为它没有分别执着。

烦恼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虽然是无量无边,佛菩萨把它归纳为十大类,叫十烦恼。这个十烦恼就是天台家讲的见思烦恼,贪瞋痴慢疑是错误的想法,所以叫思,思烦恼;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这个五种是错误的看法,你把这个事情看错了,就是错误的看法,前面是错误的想法,包括所有的错误都不外乎这些东西。尘沙也是烦恼,为什么?你不能了解它的真相。这是什么?多半说的宇宙现象,我们人生的际遇,理事、因果太复杂、太多了,数不清。尘沙是比喻,好比像尘土、沙尘一样,太多了,数不清,这叫尘沙烦恼。无明,明是明了,你对於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你不明了,它的体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因果是什么,哪些是事,哪些是理,都搞不清楚。所以迷惑,也就是烦恼,有这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在《华严经》上,见思烦恼就是经上讲的执着,尘沙烦恼就是讲的分别,无明烦恼是讲的妄想。所以《华严经》上讲妄想分别执着,跟天台家讲的是一个意思,名称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无明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智慧现前,起心动念智慧就没有了,就变成无明烦恼。古大德也是取经中的比喻,经里面把真心比喻作水,这一池水,水很干净,没有染污,清净。水没有波浪,风平浪静,水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是什么?这叫明,明心。如果一动,一动它就起波浪,要是起风了,这水就会有浪,水要有浪,它照外面的境界就照不清楚,真心亦如是。所以心不能动,心一动就迷了,心就变成阿赖耶;不动,不动阿赖耶就恢复了真心。所以阿赖耶在法相宗里面说它是一半真,一半是虚妄的,半真半假,这是对的,确实是这种性质。如何把那个一半的虚妄舍掉,恢复到纯真,这就成佛了。

《大智度论》说,「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意思跟前面都差不多,这是经论里解释破烦恼城。「城者,城堡」,古时候的防御工事。城堡,譬喻烦恼的坚固就像城堡一样,很不容易放下它,很不容易攻破,我们凡夫没有办法。「佛演妙法,摧破众生身心中烦恼之堡垒,故曰破烦恼城」。这是解释这一句经文的大意。此地不是说「佛说妙法」,他用演,演是表演,佛做出来给我们看,这是属於身教。释迦牟尼佛教学教得非常成功,这些地方都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在中国,孔孟教学成功了,影响到二千五百年的今天。释迦佛教育成功了,照中国历史的记载,他影响三千多年,往后还受他的影响。佛自己说,他的法运一万二千年,用现在的话说,他当年在世的教学影响地球上的人要影响一万二千年,这么长的时间。他怎么样教成功的?就是先做到了。教我们破烦恼城,他自己先破了。他自己烦恼没有断,怎么能帮助我们断烦恼?凡是经上所说的,他全都做到,他没有做到的,他再也不会说,这样的教学才能成功。

前几年,二00五年我们在中国安徽庐江汤池办学做实验,就是把传统文化在这个小镇上实验一下能不能做得出来。我们召集一批老师,人数不多,三十几位,我跟老师谈话就讲到这个问题,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孔子、孟子的教学有那么殊胜的成就?细心去观察,人家先做到。做到而后教人这是圣人,说到决定可以做到这是贤人,如果说到自己做不到,我说那叫骗人,骗人怎么能成就?我鼓励老师要学圣人,要向孔子、向释迦牟尼佛,向他们看齐,我们像他一样那么样的诚实、真干,教育就会办得成功。所以这三十几位老师非常可贵,他们真的真干,真的是大圣大贤,做出来了,所以很快就看到效果。这个小镇居民产生变化,几乎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让我们真正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真正明了了,人是很好教的!就是没人教,如果有人教,人很好教,一教就回头,良心就发现,再也不好意思做错事,收到这么好的一个效果。这个就是以身作则,才能真正帮助众生断烦恼、长智慧。

底下一句「坏诸欲堑」,这个欲是欲望。「《净影疏》曰: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教断令坏」。我们接着看底下这一段,「《甄解》曰:坏诸欲堑者,舍欲心。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说以为堑」。堑是什么?底下有个注解,「绕城长水坑也」,我们中国人称作护城河,保护城堡的,城堡外面筑一个长的沟,在从前防范敌人来攻城,这是一道障碍。都是从比喻上说的,把欲望比作为护城河,这很不容易攻破的。爱欲之心深而难越,人的贪爱这是俱生烦恼,不需要学的。我们细心去观察,你看婴儿三、四个月,如果有两个小孩在一起,你放一块糖在那里,你看两个人就抢了。你在这里面发现,小孩那么小,也没人教他,他就有贪心,他就有嫉妒心,就能看出他的爱欲,所以这是佛法讲俱生烦恼。这个烦恼要是不知道防范,好好的教他,要是随着他的习气增长,以后可就麻烦,真的是什么事情他都能做得出来。这叫什么?习性。中国古人是真有智慧,从小就开始教导他真正能够理解是非善恶。爱断不了,在人的一生当中也不能少它,但是要有分寸、要有限制,这就要教。合乎情理,许可,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够超越。老祖宗的教学用的是礼,礼就是节度,有一定的分寸,你不能够超越,超越就错了,那就过失了,所以用礼做标准。在佛法里面就是用戒律做标准,你必须要守戒、要守礼。

《弟子规》上所讲的,古圣先贤制定的规矩,它这个规矩不是他的创造,也不是他的发明,完全是随顺性德来制定的,帮助我们在一生当中反璞归真,在佛法里面讲,妄尽还源。所以中国的教育主要目的在此,我们不能不知道。归真、还源到哪里?到圣人,中国人讲圣人,佛教化里面说的是佛陀。真,前面讲得很多,如来的实智、真如、本性都是说这桩事情。《还源观》上讲得很好,叫「自性清净圆明体」,名词长一点,意思非常好,很清楚、很明白。自性,圆是圆满,就像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就是圆满,圆的意思;明,明是智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相好,相好也在圆里头,德能、相好用一个圆字代表,智慧用个明字代表,你看圆明体,它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所以这个名词很好。回归到本体就对了,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烦恼习气,尤其是贪瞋痴,与生俱来,一迷的时候就把性德变成贪瞋痴。这个东西不能增长,因为增长就与本性背道而驰,跟本性相悖,本性是善的,它不善。虽然迷了,不善,不能离开本性太远,在一定范围之内还不会出事情。古圣先贤,我们学佛之后明白了,那些人都是诸佛菩萨再来的,他们真正是久远劫之前已经成佛了,所以他很清楚。他为我们制礼作乐,教导我们要遵守,这一生纵然不能开悟,不能回归自性,也能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一生,这好事情。

中国的老祖宗,我们把它归纳起来,他只教给我们十二桩事情,好记!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可以超越这个范围。这十二个字是孝悌忠信,对父母要懂得尽孝,对兄弟、对尊长要懂得尽悌,对国家、对人民要知道尽忠,对一切人要知道用信,不能够欺骗,孝悌忠信。待人接物要懂得礼貌,礼非常重要,不能小看,你要是轻视了礼,社会就会动乱,家庭就不和,所以古人对这个礼非常重视。在一个家庭当中,父子、夫妇、兄弟人人都要守住礼,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在社会上人人懂礼,社会祥和,社会稳定和谐,它很重要。义,义是道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义。廉是廉洁,不取分外之财,不会占别人一点便宜,这都叫廉。知耻,我们的德行不如人,耻辱!学术不如人那是其次,最重要是德行。纵然再贫贱,有德、有道,在社会上还是为人尊敬,即使到后世人家提到了,肃然起敬。我们想想孔子,想想颜回,二千五百年之后听到这个名字还肃然起敬。他们在世的时候贫穷,也没有社会地位,可以说是贫贱之人,但是他有道德,这一点重要。后面四个字,仁爱和平,仁,「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爱人,爱人就不会害人。最后是和平,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你看老祖宗只教我们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做到了,天下太平,社会就和谐,人这一生他真的过的是幸福美满的人生,就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性德,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标准。

在佛法里面,佛给我们说的十善业道,跟中国老祖宗的意思相接近。不杀生,不杀生是仁,仁爱,不但不能杀人,所有一切动物都要爱护。人在上古时代吃肉食,你看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记载的,伏羲氏,伏是降伏,羲是什么?野兽。古时候他什么都没有,怎么维持生活?打猎,人跟兽斗争。五百年之后神农氏出现,他提倡种植。所以中国几千年来是以农立国,农民的地位很高。中国从前的社会是有四个阶级,士农工商,在社会上地位最高的是读书人,读书人有道德的修养,有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古时候有这么一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鼓励人好学,学圣、学贤。读书志在圣贤,不是说我读书将来要取得功名富贵,不是的,目标不在这里,目标在圣贤,学圣人、学贤人。圣贤的表率模范就是孔子、孟子,以他们为代表。这两个人一生是职业老师。释迦牟尼佛做得最圆满,这我们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他是人,我们要把他认识清楚。他什么身分?职业老师。你看他八相成道你就晓得了,开悟之后一辈子教学。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圆寂,经上常讲的,「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他一生四十九年教学,职业教师,而且还不收学费,一分钱都不收,心胸广大。学生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信仰,来者不拒,你要去他也不留你。释迦牟尼佛是这样的人,得把他认识清楚。他自己,你看在教学之前十二年的苦行,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寻师访道,学了十二年,然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圣贤人的事业是什么?教书。

在中国旧社会里面,有两种人都很清苦,但是在社会上特别受到大家的尊敬,第一个就是教书,教书是圣贤事业。那个时候的行业,你干哪一行的?你在哪一方面得意?教书的人说夫子,我是做夫子的,孔夫子,夫子就是老师,他是从事夫子这个行业,在社会上非常受人尊敬。他教书也像孔子一样收一点学费,学费没有标准,要是定下价码那就做生意了,那就不是圣贤人。所以这些教书人的生活靠什么?靠学生家长帮助,一年三节,在中国端午、中秋、过年,学生家长送一点粮食给老师。随意,富有的多送一点,家境清寒的少送一点,实在很困难的,老师还要帮助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家庭生活。这值得人尊敬,他是传道,他不是做买卖。所以一般生活都相当清苦,人家称为穷秀才,这个我们要知道。第二种人受人尊敬的是医生,中国古时候的医生,即使到民国初年,大概民国二、三十年,这种医生到处能看得见。医生给人医病不讲价钱的,没有讲医疗费的费用,把你的病治好了,你再送一点礼物给大夫。送的时候随意,不是要多少,不是的。医生全心全力救人,治病,讲价钱不就变成商人了吗?医生不是商人,他是救人的,救人身命。夫子,这些教书的,是救人慧命。这里面多半都是义务的,一生都是义务的。释迦牟尼佛更是一个标准的义工,他每天吃饭到外头托钵,所以学生想供养他是一分钱都不收的。在社会上这两种人备受崇敬,提起来没有不尊敬的,肃然起敬。

现在变质了,医生讲价钱,都变商人了,学校老师不好好教书,私下开补习班,在学校课堂里面教一半,另外一半不教,留到,到补习班,非来补习不可,补习要收费,所以也变成商人了。中国从前士农工商,现在士农工都没有了,只有商,全是商人。商麻烦大了,商是什么?商是专门讲财富,这是人之大欲,人之必争。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这个社会怎么会有和谐?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动乱?所以书看多一些,看看古人的东西,你再看现在这个社会,就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毛病出在哪里都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拯救也清楚。不是救不了,能救得了,但是要听话才行,要能把自己的欲望放下才能救得了,欲望不能放下这社会就没救了,到最后自己跟社会同归於尽,现在西方人所讲的世界末日,那就是同归於尽。现在这个徵兆好像已经出现,我们在传媒里面所看到的,全世界社会动乱,地球灾变频繁,到处都是。这种现象在全世界的历史里面没有看到过的,这是上天给我们的警告,如果再不回头,那后面就是世界末日。真正回头,改过自新,有救,不是没救。佛经上常讲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境界也是随心转,主宰是我们的意念,我们的意念端正,与性德相应,和谐就出现;如果我们的意念是邪知邪见,灾难就现前,就这么回事情。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四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三集)

念佛法门的层次[圣严法师]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0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一三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