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念佛发心与如何面对顺逆境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一居士来拜访师父,自言将念完三十万遍往生咒,心情却非常郁闷失落… 

●居士问:从小开始学佛,昨天念满三十万遍后,回忆反思自己,学佛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感觉总是在不断给自己背包袱,世间的事还是违缘不断,做生意顺利红火时,感谢佛恩,生意不好,觉得佛在舍弃我,无心再念佛。念满三十万遍也没得到什么,对佛法对自己都快失去信心了,佛法若是这样,真的不想学了,昨天想到这些一下子都要崩溃了,把念珠摔到了地上… 

○师答:善哉!也可以说是终于把垃圾倒掉了!这三十万遍往生咒没白念。记得我当年念三十万遍往生咒,念到最后一遍的时候,停下来心静下来想:念完这遍,肯定我得不到什么,也失不去什么。亦可以说念的本身就是得到!念的过程,就是在修学佛法。念善即善,念恶既恶,念的本体,具足善恶。我们念时无得无失,运用的过程即是福德,安住于清净即是福慧具足,生起烦恼即是福慧颠倒了,贪染心、占有心生起即是我们的人生有亏欠了,以得失心学佛,佛法亦成外道,因有顺利就会有不顺利,一切都是无常,故佛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心在此处即休息下来,不在得失之间徘徊,不在得失中劳作自己。就可以真正做事情了,无牵挂地做世间的事情。懂得世间的得失都是人生,成败也都是人生,才能如实地面对人生,才可能有真正圆满的人生,即随着自己果地的圆,成熟自己现世的因缘,不造新业而心得休息、心得自如。不然只会背上佛法的包袱,世间的包袱,过去未来业的包袱。 

现在我们自问自己过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呢?自己特定一个什么所谓的成功,发多少财、成就什么样的法,结果自然是苦不堪言。因凡夫修法时,总是预先有一个期盼,想象一个境界一个结果,境界相应时心生骄慢,不相应时,又自责自卑,如此发心不论相应不相应却都与佛法不相应、不相干。净土一法在此处最为彻底干净,因非九界自力所为,直接泯灭众生自设的期盼,无论证悟不证悟,皆于无起无作处直接安心用心。 

求一个所谓圆满即已经不圆满,我们的心性一举即是法界,应如是降服其心,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盘而实无得度者。我们有无量的业流实在亦是不可得的,即使我们执着的是自认为的好的业流,包括顺境顺缘,也都不是如实的降服其心,而是在制造新的业力业缘。我们总是用凡夫心、以自己的得失心修学佛法,而佛法的教诲是为让我们破除我执、法执,破除以我、法二执行持的法则,此处应生起真正的警醒和怖畏。比如你说昨天把珠子摔了,若是破除了你的迷信,若真正摔掉你心中那种所谓的取相修持,倒是真正想学佛开始学佛了。学佛之三皈依中:皈依佛,不皈依自在天魔等,非是外佛非是内佛,是为使我们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如何把持自己的人生、透视自己的人生,做一个真正自在无碍的人。我们不如此发心如此做的时候,总是认为外面有个什么或者里面有个什么。 

故佛说法无自性、心无自性、心无自相。我们用什么即是什么,万法唯心、心如画工,画什么亦是什么,你怀疑佛法是否有用是你的心,你认为佛法有用也是你的心。谁在用呢?你无自性的心在用它。口业赞叹称念阿弥陀佛名,与光明名号相应是为念佛,心相应故。《圆觉经》中讲如来随顺觉性,告诉我们未悟前、未开圆解、未歇心之前如何随顺,好似我们不懂飞机的原理不会制造飞机,一样可以乘坐飞机,飞机也一样可以载负我们。 

●居士问:如何用心呢? 

○师答:你说我是好人是坏人呢?若说我是好人我也可以做坏事,说我是个坏人我也可以做好事,说我是凡夫我亦可成就无上菩提,说我是个学佛的人我也可以造地狱罪业堕入地狱,为什么能这样呢?一切都在我自己的决定!心不自见、心作心是。故如实地自知、如实地自觉是为学佛者,反之学佛亦是迷信。我遇到很多的出家人多年的出家修学,苦逼自己,最后才真的逼到这一步,不得不反思面对正视这个问题,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不是坏事。此处不正视、不反思,大家都是一样在迷信,在心外求法,欲于法性之外觅求一个法则,法性即是你现前当下运用的心,应如实地知道唯识之心,如实地知道我们现前一念即是法界、即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所依。 

●居士问:近段时间我经历的一直是逆境… 

○师答:你告诉我:什么是逆境?哪个人经历的又不是逆境呢?在这个减劫人寿不足百岁的五浊恶世中,谁经历的不是逆境违缘呢?!生命的充实与喜乐就是在这些所谓的除违缘攀顺缘中吗? 

●居士问:我从前想,学佛就该越学顺缘顺境越来越多… 

○师答:那你不是学佛,是在学顺境。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不是在示现顺境,也在示现生老病死。你是学佛的色身还是学佛的心性呢?你若说释迦牟尼佛不能自救自度,那佛又如何帮你呢?佛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自己,佛法如一面镜子使我们能照见自己,若因镜子照见我们的丑陋而砸掉镜子就会迷失自己。 

佛不度众生!佛法不是上帝教,不是赐予不赐予的问题,若说赐予的话,那佛赐予我们的是慈悲与善巧,就是让我们真正彻底运用慈悲与智慧。因无自性的心我们凡夫无从把持,故佛教给我们一个法则让我们能把持自己、认识自己、安乐自己。佛告诉我们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以及苦乐的来源是什么,这即是佛的智德、恩德、断德的真正给予。这个世界真的是苦,冷热让我们觉得苦,累了、饿了、病了也觉得苦。但这个苦和我们没关系,只是生命的运作、众缘合和到这个地方,无牵无挂地运作到这个地方而已。你牵挂它亦是自寻烦恼,只是在觉受的苦上又增加一个错误知见所带来的苦、因学习佛法不明发心带来的沉重的痛苦。如此学佛则背上了世间和佛法两个沉重的包袱。 

我们都该破除这种迷信。常遇到学佛的年轻人,懂得很多各宗各派的道理,可以滔滔不绝的给人讲佛法,自己却烦恼重重不得受用,学了一大堆佛法学问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和自己现前的心不相应故,情境与心智不相应即生痛苦,自己折磨自己。口里念着佛,心中却不信因果想着搞些贪嗔痴的鬼名堂才好。然后埋怨学佛多年了,还是诸事不顺,所谓的顺就是念声佛号就能发多少财之类的事,贪婪的心生出的是罪恶的种子,是以强盗心学佛,念佛也是为了掠夺世间,自诳自心、自诳诸佛、自诳有情,于五浊恶世恶缘炽盛的时候再成熟我们的恶业。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反而欲速不达,不是说不能得到,但要知道春种秋收,想下一粒种子立刻就收一万斤粮食,妄求的心比强盗还厉害,谈不上深信因果又如何能学习佛法呢?我们若真的希求未来好的果报,那从现在起就要做好人做好事,平和的做。慢慢的耕种慢慢的收获。我们该丢掉各种迷信佛法、虚假的佛法去学习真实的佛法,用得上力的佛法。

●居士问:烦恼现前,懂的道理似乎都不管用了。为什么理上好象都明白,到事上又做不到了呢? 

○师答:见过很多居士甚至包括出家师父,都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这个道理我早就懂早就明白,你说的道理谁都会讲!但是事上我做不到。 

为什么不能把我们懂的这些道理用在生活中呢?我们会用了吗?在此处往往判别不清楚。其实每一个出家在家的佛子,若明理若不明理,亦都在用佛法。明理者说:这个道理我明白,但做不到,其实已经是开始做了,此处已经顺法性了,因已经自知明道理而做不到了。以前做事则是随着妄想、业习、烦恼而流转,不自知、无觉知地流转。生死的怖畏、烦恼的怖畏、周围侵害的怖畏、恶名的怖畏、三途的怖畏一直在压迫着自己,却不知什么在伤害压迫自己。那我们通过学佛,学习佛法的道理,提示,逐渐认识到因果和不昧因果的法则。道理已在启发我们的心智了,此处恰恰是初学者之法益所在,进步所在。若不明此理则又产生新的对立,因道理与事相的不相应,背上佛法、因果的包袱,对佛法产生逆反和误解。 

佛法教我们不昧因果,非是死执因果。遇到很多这样学佛的菩萨,对我说学佛学烦了,说我不干了!我说:善知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过去学的佛是学的死执着的一个所谓佛法,把自己的业习、私心放大了。以自己的识心学佛,而不是通过学佛消化消融自己的业习。如此则越学越沉重劳累,在世间法重压之外又背上一个更大的、更好听的、更庄严的放不下的佛法的包袱,就好象一个背着一箱好药的中郎一样,自己犯病却不知用药来对治。 

为什么会这样呢?药是给别人吃的,懂的道理也是给别人讲的。未把佛法当做良药,当做能治疗我们身心疾病的良药!好象大夫不治己病吧,我们在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都很深刻、很广大、很贴切,自己犯病却不知用哪一味药好了。 

所以要做一个好的大夫,什么样的大夫呢?先治己病的大夫!仗借佛法的威德力、智慧力、神通力、慈悲力使我们的身心有一个彻底的转变!使我们的身心健康后再去治疗别人的病,再与别人交流佛法的时候,自己就象一个身心健康的良医一样来饶益周边的有情。我们就不再说那种空头的无意义的话,那种只能利他而不能自利的话。 

佛在《圆觉经》中提到二十五种修持法则,五大类有情心智的差别。如有的人就是先饶益有情而后断除烦恼出生死,有的人是先断除烦恼出生死再来饶益有情。这二十五种法则都是可以利益我们的。我们汉地学佛的人的心智往往具利他之心、度人之心、高尚之心、我已成就之心,无所得之心偏重。都是看上去有文殊菩萨一样的智慧,无论在家出家人,似乎都具足智慧善巧和辩才,惟独自利的心都太弱。我们拿到佛法最美好的甘露、良药和补品,也往往都是最先推荐给别人,自己却没有真正的投入尝试过。若使自己的身心健康、透明,具足威德。然后再去利人就会有力。 

所以我们汉地人善思维,多具悲心,却少于自心安立,少于寂灭安立、无染自性的方便安立。要知道道理是具实用的、能自利自受用的时候,再与别人交流时,才可能感动有情,因为你曾经感动过自己。感动过自己才知佛陀的智慧与威德,用生命真正体会真正投入过,你的赞美和感激就能真正融化生命,诸佛的大光明藏也会化做甘露滋润你的生命。大光明藏是无色无相的,我们的恭敬心、喜悦心、感动心一但生起,它的确会化做一种力量滋润我们的生命。 

今夏在北京与北京的居士一起学习《安乐集》,因为那时北京不安乐嘛。讲《安乐集》提示最多的就是:欲感动别人先感动自己。亦是针对汉传佛教,汉地人学佛利他心重,偏于悲心自利弱而说的。因为这样到关键时关键处你的悲心往往就会散坏和丢失!就会用不上力!关键时会迷茫。 

如何把佛法运用于生命中呢?这就要我们简单自己、明确自己。我们一生听闻知道的事情,看到的事情太多太庞杂了。不知如何拣择和明确,如何把握,所以要有一个法的皈依、随顺、守护和修证。依顺法而得安乐,所谓爱乐佛法味。 

所以要有一个至简至明的法则,为什么那么多没文化的老人家,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无挂碍、身心轻安的暗合道妙呢?因为他体会到一切挂碍都是没意义的,一切挂碍都是自设的迷茫的执着或附着,把一切散乱心归到一个念佛心上来,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大家把自己散乱的业处和思想归依到一个简单的法则上来,就比较好把握和起步。 

若是你喜欢烦琐和复杂的方式,那你可以在每个事情上都消归于法性中,即在每个操作的当下,都归依到简单、无所得上来,操作的每一事、每一物都消归于无自性、无得无失、无增减上来,来安住自己的清净心源,则在操作的过程即得不可思议之福德,如此亦是在不断地熏习佛法。广法中多用妙观察智,阿弥陀佛这样的教化就比较容易感知得到。 

若喜欢用略法,就要简单自己,把握自己的心源所依,依此再来看这个平等的世界,在善恶、是非、大小、颠倒中亦无染着。但依知一切善恶、是非、大小有为法皆是梦幻,瞬间即过,生起即灭的法则,现世就会走出很多无谓的困惑和压迫,做一个真正的佛子,而不是喊口号的名字佛子。 

如实地把佛法的道理运用于我们的生命中,就会被佛法真正的摄化,享受和体味佛法的功德和内涵。不要把佛法高推圣境,能如实地平等运用是为至要。哪怕一点点,哪怕一句话能如实地去思维,去观察和运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就是修法的法则。“末世众生,应如是观察…”,这些法则都是假我们的意识,用一个口诀、法则,使散乱的意识能够把握起来,认识清楚,主动地操作,操作久了,就可以不作意地自觉地运用它。就可以展现出法性的无增减。一切法没有自生、它生、共生,亦没有无生之说。如此虚妄之说、有对之说、边见之说亦一时消融。如此才是一个真正的智慧者、解脱者、寂灭者、安乐者、具威德者、无挂碍者

 
 
 
前五篇文章

我们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

修习净土的同修不可偏执

正好念佛

净土法门拜忏业障功课

《印光法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3

 

后五篇文章

不可思仪的感应——净宗祖庭东林寺百万佛号闭关记

呼吸念佛方法与送往生

善导大师开示

印光大师论孝法语

如何念佛—如缘老和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