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九) /缅甸 雷迪大师 着 U Sein Nyo Tun 英译 台湾 蔡 文 熙 中译 第七章七觉支(Sambojjhavga) “所谓的‘正觉’,就是指可以清晰地觉察到四圣谛。所谓的‘觉支’,就是指出世间道的智慧,智慧之道的构成因素。” 鸟儿首先是以蛋的形式从母鸟的子宫中分娩出来,其次是啄破蛋壳而出。然后,当雏鸟的羽毛长齐了,它们就会离开巢窝,想飞往哪里就飞往哪里。同样的,在瑜伽行者的例子中,当他们成功地安立在“身念住”上,或者贯彻完成“禅定”功课的时候,可以先从累世轮回所带来的心灵混乱中解脱出来。其次是,当他们证得了“直观”,可以觉察到“名”、“色”、“蕴”等等,就可以从无知的粗劣状态中解脱出来。最后是,当“七觉支”开发了,成熟了,瑜伽行者在出世间的智慧之道上,完全圆满了,羽翼丰满,证得了所谓“正觉”的智慧之道,因而可以从世间的庸俗状态解脱出来。他们从凡夫的境界中解脱出来,进而证得圣人出世间或涅盘的境界。 “七觉支”,分别是: 一?念等觉支。二.择法等觉支。三.精进等觉支。四.喜等觉支。五.轻安等觉支。 六.定等觉支。七.舍等觉支。 “念的内在因素”(Sati cetasika ,译者按:或译为“念心所”),计有“念住”、“念根”、“念力”、“正念道支”,这就是所谓的念等觉支。 “慧的内在因素”(Pabba cetasika,译者按:或译为“慧心所”),“观神足”、“慧根”、“慧力”、“正见道支”,这就是所谓的“择法等觉支”。另外,慧的种清净道(译者按:参见第五章的相关注解),开始是“见清净”,其次是“三随观智”、“十观智”,这些都称为“择法等觉支”。正如棉花的种子必须经过推磨整理之后、才能制造出棉花一样,修行人反覆以“直观智”观照五蕴的过程,就称为“择法”。 “精进的内在因素”(Viriya cetasika ,译者按:或译为“精进心所”),计有“正勤”、“勤神足”、“精进根”、“精进力”、以及“正精进道支”,这都是所谓的“精进等觉支”。 安立在“念住”之后,例如“身念住”,一旦观照、觉察的历程持续增加中,喜悦与快乐就会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喜等觉支”。 当内心的混乱、念头与思绪中止了,在修行的身心上就会经历平稳、宁静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轻安等觉支”,它是“身轻安”与“心轻安”的内在因素。 所谓的“定根”、“定力”与“定道”的“禅定诸法”,就是所谓的“定等觉支”。另外,与“禅定”的功夫、“心清净道”有关的“遍作定”、“近行定”、“根本定”或“八正定”,以及与“慧清净道”有关的“空定”、“无相定”、“无愿定”,也都称为“定等觉支”。而伴随“直观智”或“道智”与“果智”而生起的“定”,就以“空定”、“无相定”与“无愿定”这些名词来称呼。 当修行人在“业处”的工夫还是缺少方法或系统,就必须多在身心上加以锻炼;不过,一旦具备了方法与系统,修行人就可以自在了,不必限制在这种身心的锻炼努力上。这种自在,就是所谓的“中舍性心所”(译者按:平静的内在因素)。这就是“舍等觉支”。 当一位瑜伽行者可以充分拥有“七觉支”,就会在佛法内享受到一位沙门的喜悦与快乐,而这种喜悦与快乐是任何世间上的喜乐所不能比拟的,他就像转轮圣王一样,统领着四大洲、坐拥七宝珠,享有无可比拟的轻松与自在。 因此,诚如《法句经》所说的: “比丘入屏虚,彼之心寂静,审观于正法,得受超人乐。” (译者按:《法句经》第373偈颂) “若人常正念,诸蕴之生灭,获得喜与乐,知彼得不死。” (译者按:《法句经》第374偈颂) 如果在“直观乐”(vipassana sukha) 当所经验到的快乐与喜悦(这种乐是在“七觉支”中完成的),再分为二百五十六个部份、这每一个部份的快乐与喜悦都超过世间的国王、天人、梵天的快乐与喜悦,足见在“正觉”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如此的巨大。因此,佛陀也如是说: “诸味法味胜!”(译者按:《法句经》第354偈颂) 有许多故事(译者按:参见《相应部》.觉支相应)提到,只要听闻到“七觉支”的偈颂就可以治疗大部份的疾病与慢性病。不过,只有当这些听闻者完整觉察到“七觉支”的意义,并且生起强大、清晰的信心的时候,这些疾病与慢性病才会痊愈。 以平衡的方式获得“七觉支”,这位瑜伽行者就可以肯定在“身念住”中不会出现缺陷,也可以保证他在“无常”、“无我”的觉察以及身心的能量当中不会出现缺陷。因为他的心灵可以在“三法印”中安立自在,他现在可以经验到觉察涅盘光明所带来的喜悦,这是他在以往无尽的轮回中,甚至是在梦中,从未出现过的。由于心灵喜悦与自在的缘故,他对于“业处”对象的观照可以非常沉静、稳定,而这种“平静”的境界是以正念的努力,从骚乱中解脱出来,并觉察到“无常”与“无我”、激起能量,才会生起的。 以上所述与“七觉支”的境界是相互协调的,而且他们个别的功能也是特别清晰。就算是在普通的修行境界,从安立“身念住”的刹那开始,例如“正念”的“诸法”,就被视为“觉支”。 当佛陀开示必须修习“七觉支”,就被视为“觉支”。 当佛陀开示必须修习“七觉支”,是如此说的: “修习念等觉支,远离依止,远离贪念依止,灭尽依止,最后般入涅盘,…… 修习舍等觉支,远离依止,远离贪念依止,灭尽依止,最后般入涅盘。” (译者按:参见《论藏》.《分别论》第十品分别觉支) 其意义是,在一般的方向上,安立“身念住”的历程(例如:呼出与吸入),就等于是安立“七觉支”。有关“七觉支”的个别安立,参见《分别论疏》。 (Sammohavinodani-Atthakatha 《分别论注释》第一品Suttanta-bhajaniya-vannana)。 上述巴利文句的意义是:“一位修行人应该修习‘念等觉支’,他依靠着一切活动、焦虑、渴望、贪婪的止息,或者轮回之苦的止息,以及放弃四种所依的基础(译者按:四种所依是指,执着感官的快乐、执着心的污染的激情、执着行为的功德、执着身体的五蕴)。” “远离依止”(viveka nissita)、“离贪依止”(viraga nissita)、“灭尽依止”(nirodha nissita )是指,“不会向往‘有的成就’与‘财的成就’,而是会摧毁今生当中潜在‘身见’的大部份领域,因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成就依止”(vivatta nissita)是指,念念无间地从感官的执着中解脱出来,“觉”、“觉支”与“菩提支”的意义都是一致的。 第八章八正道(Maggavga) “道”(magga)的定义是: “这些法可以消除‘身见’等障碍,因而证入涅盘,止息苦界与轮回之苦。所以,这些法就称为‘道’。” “道”有八种成份,分别称为: 一.正见。 二.正思惟。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这八种成份都会在“智见清净道”(以知识与凝视的出世间清净道)当中出现,在前行的“世间清净道”当中,“正语”、“正业”、“正命”只会在“戒清净道”中出现,不会在“心清净道”中出现等等。 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戒清净道”是指“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的戒律,其依据是: “修习正语,远离依止,离贪依止,最后进入涅盘。 修习正语,远离依止,离贪依止,最后进入涅盘。 修习正命,远离依止,离贪依止,最后进入涅盘。” (译者按:参见《分别论注释》第一品Suttanta-bhajaniya-vannana) 在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指会倾向“有之成就”(bhava-samapatti)与轮转依止的戒律。那些有意识地放弃在今生当中证入圣道与圣果的“戒清净道”,并不是严格的初梵行戒,因而不是属于严格的“三十七道品”。不过,如果努力在为来世证得涅盘,这就可能成为“波罗蜜戒”,是属于“远离依止戒”的一部份。 “正语”、“正业”、“正命”三道纯粹是戒律的层次,因而构成为严密的“戒清净道”。它们也称为三种“离心所”(virati cetasikas)。 “正思惟”是“寻”的作用。因为“正思惟”是“智慧”的先驱,也就包括在“智慧”的范畴当中。“思惟”共有三种,分别称为“出离思惟”、“无恚思惟”与“无害思惟”。就像一个人被囚禁在监狱当中,或者被敌军所包围,或者被森林大火所围困,或者像一条鱼被网住、水塘或陷阱所困,或者像一只为鸟笼所困的鸟,(不能吃睡),此时只有一种想法,就是试图摆脱这些限制。以“正勤的精神”摆脱陈旧的无尽的“已生恶业”,以及未来的无尽的“未生恶业”,如此生起的思惟,称为“出离思惟之道”。这种“思惟”寻求在今生中能够从“轮回之苦”中解脱出来。 与“慈心禅定”有关连的“思惟”,称为“无恚思惟”,与“悲心禅定”有关连的是“无害思惟”,与其余禅定有关连的“思惟”,称为“出离思惟”。 “正见”、“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四种正道,已经在“七觉支”中讨论过了。 “正见”与“正思惟”是“慧蕴”,它们构成了“慧”的集合体。“蕴”是集合体。“正语”、“正业”与“正命”,称为“戒蕴”,它们构成了“戒”的集合体。“正精进”、“正念”与“正定”,称为“定蕴”,它们构成了“定”的集合体。 “活命戒”是“世间戒蕴之道”,行持“活命戒”可以摧毁“随眠见”的巨大王国,它是属于“戒清净戒”。 “活命戒”共有两种,分别是针对在家众的戒律,以及针对僧众的戒律。弃绝身体的三恶行与言语的四恶行,这就构成了有关在家众“活命戒”的内容。“八关斋戒”与“十戒”可以让“活命戒”更加精炼或完善。 在《律藏》中所制订的二二七条戒学,构成了僧众的“活命戒”。这二二七条戒学涵盖了身业与口业,在《注疏》当中已经加以分类了。在《律藏》中所制订的其余的戒律,可以让“活命戒”更臻完善。 正如树木是从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以“心清净道”为起点的“六清净道”是在“戒清净道”的土壤中开发出来的。特别的是,“戒清净道”不会与以“心清净道”为起点的五种中间清净道,相互混淆,而是以保障先前的纯粹性来支持它们。在“出世间的智清净道”中,“戒清净道”宛如“戒蕴道”的三项构成元素而与“出世间的智清净道”结合起来运作。理由是,“戒清净道”关注的对象与这五种中间的清净道是不同的层次,而这五种中间的清净道与“出世间的清净道”是同一的,因此以“俱生”(sahajata)的方式共同运作。 在此结束了有关“戒蕴道”的讨论。 至于“定蕴道”,共有两种实践的方向,分别称为“纯粹直观行”(saddha-vippasana-yanika只修习直观的修行人)与“止观行”(samatha vippasana yanika同时修习止观的修行人)。在具足“戒清净道”以及安立“身念住”之后,并没有走向“禅定”的道路,而是遵循诸如“见清净道”等纯粹直观的道路,这就是“纯粹直观行”。然而,如果走上“禅定”的道路,例如证入第一禅天正受等,而又据此遵循诸如“见清净道”等的直观道路,这就称为“止观行”。 有关这两种道路,在第一种“止观行”的例子中,透过众所皆知的三种禅定,如“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三种“禅定道”就可以具足“禅定”与“心清净道”的功能。 不过,在第二种“止观行”的例子中,经由“遍作三昧”、“近行三昧”以及“根本定”这三种“禅定道”,就可以具足“禅定”与“心清净道”的功能;之后,在“直观”阶段,透过众所皆知的“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这三种禅定,就可以具足“禅定”与“心清净道”的功能。 不过,在先前的“戒清净道”与“身念住”的阶段中,这三种“禅定道”则具足了“刹那三昧”的功能。 在此结束了有关“禅定蕴道”的讨论。 在安立了“戒清净道”与“身念住”之后,这两种“慧蕴道”就同时具足了“纯粹观行”与“止观行”当中的“智慧”功能。这些论述与“世间道”、“出世间道”都是有所关连的。 现在我要陈述“出世间道”当中的预流果道。请务必记住,本书的对象是圣者中的最低层级,称之为“干观的预流者”(bon-sin-san)。现在有无数的众生,例如毗舍佉、给孤独、帝释天王、Cularatha 天人、Maharatha天人、Mahagovinda 天人、Anekavanna天人(译者按:参见《天宫事》)、四大天王(译者按:参见《相应部》.Sagatha 品),他们居住在四天王天界、三十三天界以及更上层的天界,可是他们还是在轮回中出生快乐与自在。他们是已经在欲界往返七世的众生,每位都在第四禅天或广果天再生六次,至于在第一禅梵天、第二禅梵天、第三禅梵天再生的次数则是未定的。 为什么他们会称为“预流者”呢?五大河以及五百小河都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它们不会倒流上去,而是持续不断地流向大海,因此称为“流”(sota)。同样的,圣者不会退回凡夫的境界,而是持续不断地向(圣者)前进,一直到他们证入“无余涅盘”。在凡夫的情形,虽然他们可以在最高层的梵天中再生,还是会堕入最低层的无间地狱。可是,在圣人的情形,不论于何处再生,他们是不会堕落的,甚至再生于较低的天界,而会持续不断地在较高的天界重生。虽然凡夫可以在色无色界天证得“三二因梵天”的境界,他们还是会堕入“无界因的恶趣”中,化生为猪、狗等众生。不过,在圣人的情形中,他们不会退回凡夫的阶段,而是每再生一次,就会证入更高的圣者境界。 因此,不论是再生于任何天界,或者每次再生所证得的境界,圣者是不会倒退的,反而会从一个天界前进到另一个天界,从一个境界提升到另一个境界,一直到经过多生累劫之后,当他们脱离五蕴,达到“无余涅盘”,就是证得最高的天界与最高的境界。这条攀登道所穿越的单一道路,就称为“法预流”,包括了“正见预流”、“正思惟预流”、“正语预流”、“正念预流”、“正定预流”。 “正见预流”是指安立于“正见”的巨大王国,以便觉察到四圣谛的光明。“正见”的具大王国是安立在“身见”的巨大“随眠”王国当中。 就像黑夜褪去,太阳升起,黑暗一旦散尽,光明就安立了。同样的,经过多生累劫,一直到证入“无余涅盘”,“正见”的巨大光明王国还是会持续安立。从此生到彼生,这种光明会逐渐增强,愈来愈稳定。 这就像有一个人,自从在他的母亲子宫中诞生以来,就因为白内障失明了,一旦他遇到好医生治愈了他的白内障,因而重获光明。从白内障消失的时刻开始,大地、山峦、天空、太阳、月亮与星星等景观,向他敞开了,从此以后,终其一生都是这样。 同样的,预流智圣者证得三法印与四圣谛的景观,就像上述盲人的例子中可以看见天空、太阳、月亮,这些圣者可以自由自在地觉察诸法。在此说明了“正见道”是如何安立的。 “当正见安立了,正思惟就会展开!” (译者按:《相应部》.大品.道相应第一.无明品第一.无明经第一) 针对此点,如果“正见”安立了,“正思惟”(包括了从世间的病苦中脱离出来的意念与规划,并且可以保护其他的人免于受到摧毁与痛苦)也安立起来,经过多生累劫,一直到证得“无余涅盘”。在此说明了“正思惟”是如何安立的。《注疏》说:“‘展开’就是指‘增长’!” “当正思惟安立了,正语就会展开!” 如果从世间的病苦中脱离出来以及看到别人快乐、自在的意念与规划,已经安立了,从语恶业中解脱出来的正语就会生起,而且会很迅速的安立下来。在此说明了“正语”是如何安立的。 “当正语安立了,正业就会展开!” 如果从语恶业中解脱出来的正语安立了,从身恶业中解脱的行为就会生起,而且会很迅速的安立。在此说明了“正业”是如何安立的。 “当正业安立了,正命就会展开了。” 当观念、意向、言语、行为纯化了,生命的型态也会变得纯粹,修行人就可以从底层的生命型态中不断地解脱出来。在此说明了“正命”是如何安立的。 “当正命安立了,正精进就会展开了!” 当观念、意向、言语、行为与生命型态纯化了,从恶业、邪命解脱出来的精进就会不断地安立下来。在此说明了“正精进”是如何安立的。 “当正精进安立了,正念就会展开了!” 因此,根植于“戒”、“定”、“慧”工夫的“正念道”,也会从此生到彼生中安立下来。在此说明了“正念”是如何安立的。 “当正念安立了,正定就会展开了!” 因此,根植于“戒”、“定”、“慧”工夫,以及对心灵拥有巨大掌握力的“正定”就会安立了。在此说明了“正定”是如何安立的。 在此,我们说明了称为“预流法”的“八正道”是如何通过多生多世而迅速地安立下,从众生证得“预流圣者”的阶段的那一时刻开始,一直到最后证得“无余涅盘”为止。 从“身念住”安立的刹那开始,就会展开上面所陈述的历程。只要“决定”(niyama)的境界还没有达到,众生就还不是一位圣人,“预流道”是“预流圣人”的起点。一旦众生证入“预流道”,他们就会进入圣人的领域。 因此,经文如是说: “当他们第一次证入‘预流圣人’,他们就称为‘预流者’。” 在此结束了有关答覆“他们为何称为‘预流者’?”的问题。 众生一旦证入圣人的境界,就超越凡夫的境界。他们不再是俗人或世间的众生,而是变成出世间的众生。他们不再是顺从轮回之苦的众生,已经变成涅盘寂灭的众生。纵使经过多生累劫,他们不会退回到涅盘的第一个阶段。他们不会拥有回到“身见”的“随眠”层次或凡夫境界的情愫。他们会持续地安立在“有余涅盘”的第一阶段,生生世世在地享受人类、天人、梵天的快乐。 进一步的诠释,请参考我的作品“四圣谛手册”、“第一义谛灯注”。 只有在证入“道”或“果”的刹那,“八正道”才会同时显示给这些圣者。不过,对于“世间善业”,“戒蕴三道支”只与“戒善业”有关。至于“定蕴三道支”或“慧蕴二道支”,则与多种的善业有关连。 虽然“戒蕴三道支”只与“戒善业”有关连,对圣者而言,他们会生生世世,稳定地护持,不会违犯(avitikkama)。 在此结束了有关“八正道”的讨论。 在“三十七道品”中纯粹的“法”,包括了:欲、心、平静、信、轻安(止)、慧、思惟(寻)、精进、三离(正语、正业、正命)、念、喜、制心一处等十四种法数。 第九章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 遇见佛法的众生,首先要安立“戒清净”,修习三十七道品,以证得“预流圣人”的境界。 现在,我将简要地描述吾人如何修持三十七道品。 修持“七清净道”,就等于是修持三十七道品。 尤其是“心清净道”,只与遵循“禅定行者”的修行人有所关连。 “道非道智见清净道”,只与“增上慢”的修行人有所关连,这些修行人虽然还没有证得“圣道”、“圣果”,他们却认为自己已经证入了。 “戒清净道”、“别解脱清净道”、“行道智见清净道”、“出世间智见清净道”,就会牵涉到许多种类的修行人。 有关这五种清净道,“戒清净道”是在“戒蕴道”之下处理的,这也包括了行持“活命戒”。 一般而言,“心清净道”包括了“身念住”的安立。有些修行人以观呼吸来安立“身念住”。一般而言,如果一位修行人不论在什么时间、不论身体处于何种姿势,都可以专心贯注在呼出、吸入上面,这样的话,“身念住”就已经安立了。有些修行人安立“身念住”的方式,是按照《经》文(译者按:按:《长部》.大品.《大念处经》)所说的四种身体姿势:“行走时就思惟行走”,有些人则是以对于身体运动的“正知正念”来安立。此外,有些人是以观照身体的三十二分来安立“身念住”。在此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称为“皮的五法”(tacapabcaka )。如果能在这些身体的部位上,稳定自在地观照,那么,不论身体是处于何种姿势,都可以安立“身念住”。专注力也可以指向身体的骨骸。专注力如果可以稳定地安立在头骨上,“身念住”就安立了。如果从一开始就可以分析地区分出身体的“色蕴”与“名蕴”,而且专注在这种功课的力量非常稳定,那么,“身念住”的功课就完成了。在此,我们精简地介绍了“身念住”的方法。 如果一位修行人可以分析地觉察出“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的话,就算完成了“见清净道”的功课。 如果可以清晰地觉察出上述所提“界”的生起原因,“别解脱清净道”的功课就算完成了。这位修行人必须清晰地觉察到“地”、“水”、“火”、“风”、“空”的生起原因,是“业”、“心”、“时”、“食”,而“六识”生起的原因,就是知觉的六个对象。 “行道智见清净道”是指“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如果可以在上述所提及的六界中,清晰地觉察到三法印的话,就算证入“行道智见清净道”。 “出世间智见清净道地”是指四种道智。 在此,我们简要地说明了五种“清净道”。 进一步的说明可以参见《诸相手册》、《明道手册》以及《饮食手册》。 三十七道品诸品都是佛陀的遗产,并且成为佛法中无价的宝石。(《嘉义新雨杂志》第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