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如来慈愍, 随机说法。普令含识, 就路还家。无奈根性, 万有不齐。非出格人, 决难出离。因兹特开, 凈土一门。普摄一切, 上中下根。五逆十恶, 地狱相现。一念投诚, 即登彼岸。等觉菩萨, 德与佛齐。尚须往生, 方证菩提。博地凡夫, 具足烦恼。不肯念佛, 如何是好。寄语世人, 同生信愿。执持佛号, 始终莫变。待至临终, 蒙佛接引。顿出五浊, 直登九品。见佛闻法, 亲证无生。乘大愿轮, 普度有情。 凈土法门者, 如来彻底悲心, 普度众生之法门也。令彼无力断惑, 具缚凡夫, 信愿持名, 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上而至于等觉菩萨, 位邻佛果。尚须往生, 方成正觉。至顿至圆, 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以故当佛说弥陀经时, 六方诸佛出广长舌, 一音赞叹, 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谓我释迦世尊, 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而我世尊, 自叙宿因。谓我于五浊恶世, 行此难事, 得证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是为甚难。令其闻者, 信受奉行, 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然此法门, 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 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 即深通宗教之知识, 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 即已证真谛, 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 犹或疑之。不但小圣不信, 即权位菩萨, 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 虽能谛信, 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 以果觉为因心, 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 乃能究尽, 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 仰信佛言, 依教奉行, 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 便是多劫深种善根, 况信受奉行乎哉。溯自大教东来, 远公创开莲社。嗣后宗教高人, 无不弘赞。如智者, 慈恩, 清凉, 永明等。以其为初机入道之第一要门, 华严成佛之末后一着也。由是具缚凡夫, 仗佛力以了生死者, 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当南宋时, 吾宗先德, 有龙舒居士, 名日休, 字虚中者。乘愿再来, 以身说法。虽在尘俗, 不纳妻室。虽入国学, 不履仕途。发挥儒佛之心宗, 教授具信之子弟。又欲同人, 咸生凈土。作为此书, 普遍倡导。言浅而典, 理深而着。俯顺劣机, 循循善诱。曲尽婆心, 无所不至。恐其畏难不入, 故以晨朝十念, 作普摄群机之最胜方便。待其渐入渐深, 如得嘉肴, 既知其味, 则日用云为, 自能拳拳服膺, 唯佛是念。非限于一茶之顷, 以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愿, 毕生坚持十念, 决定往生。况更能加功用行者乎。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 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 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 以由知故, 遇境逢缘, 便能提起。如陈企被所杀之怨鬼见逼, 由念佛而鬼遂不现, 因兹毕世念佛, 临终往生。且能归而叙述前因, 亲现生西本身妙相, 使先未预闻, 则便被鬼夺命, 永劫沉沦矣。所以观经三福, 初则世善皆堪回向。及至九品, 末则狱现尚获往生。至于一心不乱, 妙观圆成, 证三昧而往生者, 更不须言矣。是知凈土法门, 普摄群机, 了无弃物, 猗欤大哉。其书以真信切愿, 持佛名号, 即生决定往生为宗。详观断疑生信, 普劝修持, 往生事迹, 特为劝谕等, 以及居士一生所行, 末后所现。则上中下三根, 无根不被。信愿行三法, 无法不彰矣。爰付剞劂, 普遍流通。企酬释迦说法, 诸佛证明, 列祖传灯, 居士着书之大慈悲心于剎尘海滴云耳。(增广·卷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