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也是修行 |
 
吃饭也是修行
斋堂,寺院的出家人吃饭的地方。有时被称为五观堂。因为出家人在吃饭的时候,要作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思量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如果不好好修行,粒米难消; 2、秤己德行,全缺应供——思量自己的德行,如果不持戒、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便不能受此食;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修行人须防三过;上味食起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痴心,如此的思量预防,受食才没有过错;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思量如果不吃饭,就不能生存,也就不能办道,所以饮食不求美好,只要能养活色身就行了,不必好恶; 5、为成道故,方受此食——饮食可以营养身体,资益道业,身体每天消耗热量,新陈代谢,行住坐卧都需要热量,如果没有饮食供给营养,就会饥渴病生,怎么能办道,现在为了成就道业,所以饮食,应该作此观想,生惭愧心。 因为此五观的原因,有些寺院的斋堂又称五观堂。 斋堂后的面为香积厨,即僧人的厨房,内有监斋菩萨龛。“香积厨”此名从何而来呢? “香积厨”源自《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居士病了,佛陀派弟子们去探病,维摩诘居士借机宣讲大乘佛法。临近中午,舍利弗动了个如何吃饭的念头。维摩诘居士骂他,你是求解脱的,怎么能念念不忘吃饭?既然你想吃饭,就给你吃从没吃过的饭。居士凭借神通,到遥远的香积佛国,向香积佛求来一钵香米饭,馥郁、清冽的饭香,弥漫了整个城市。饭看起来虽少,却使在场的大众都得以如愿满足,不少人因香而悟道。自此,寺院就把厨房取名为香积厨,希望弟子们能够因饭香而悟道。 香积佛:香积佛是上方众香世界的佛陀,又称香台佛。《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记载,香积佛居住在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土之外的众香国,国中无有声闻辟支佛名,惟有清净大菩萨众。众香国的香气,在十方世界的香气之中,是第一微妙殊胜的。在此佛土中并以香作楼阁。及步道、庭园等一切建筑,甚至连食物也是以香所成,他们所食的香气,同流十方无量世界。而香积佛更是以众香来说法,国中的菩萨坐在香树下闻诸妙香,即具足一切功德。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非只有坐禅一途。唐代慈受禅师在《训行童颂》中说:“香积厨中好用心,五湖龙象在丛林。瞻星望月虽辛苦,须信因深果亦深。”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许多高僧都是在日常扫洒砍柴、烧水做饭等劳作中而悟道。在丛林诸种为大众服务的劳作方式中,犹以在香积厨中修行证道的高僧最多,于是禅门中便流传有句俗话叫“香积厨中出高僧”。 香积厨即由此而得名。在寺院修行,一斋一饭,一念一想都是智慧,素食素心,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