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多种健身功效 |
 
套路是武术传承的载体,它的拳式动作是数代拳家技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套路中的拳式动作技法,在历史的传承中,其操作要领得到拳家人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所以说,它是数代拳家心血所化生的宝贵财富。例如早期的太极拳,既没有现在这么多派别,又没有大、中、小架之分,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变革,才逐渐形成了融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现代武学大家。 一、练形强筋骨 太极拳套路的演练节奏轻柔缓慢,这种练法好比新车在磨合期内要慢开,等到车的各部位机件磨合好以后,再快开就没损害了。习武也是如此。初习太极拳者的筋骨皮肉,在拳式动作不断操练的磨合下,习拳者僵硬的筋骨,拙笨的劲力,迟钝的反应,都会在磨合中不断消除,而逐渐使拳式生出轻灵圆活之佳态。故此,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说由起至止,须慢慢运行,能慢尽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到十分,惟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是人之恒情也,殊不知是先难之功之效也。 在太极拳的?a href='/article-6191-1.html' target='_blank'>土豆<讨校诓倭肺藜茸κ保龅酵饩捕诙ɑü兀婢盥纾谔茁返难萘饭讨校龅酵舛诰玻ㄆ叫木财骱停9蚀耍脉巍短鄯掷嘤锫肌分兴得恐校骞侔俸∷称渥匀恢疲跹粑逍兄撕跗渲校?lsquo;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 一般初习太极拳者,认为太极拳就是柔拳,在套路演练时,有柔无刚,在散手对抗时以柔克刚。其实不然,倘若只练慢架,不会快架,在散手实战时,敌方不会等着你的!倘若只练柔,不会刚,在散手实战中,若遇到强敌,敌方会以刚克柔,而使你惨败。太极拳慢练柔化的演练风格,比较适合大众健身性的习武要求,它能降低血压,疏通血脉,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但是,若从太极拳实用技击的角度讲,在套路演练时,还要掌握拳架的快速操练技术,在劲力方面,还要掌握刚劲的操练技术,以适应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实战散手对搏的要求。故此,陈鑫《太极拳分类语录》中说练太极拳之步骤有三层功夫第一步,学时宜慢,慢不宜痴呆第二步,习而后快,快不可错乱第三步,快后复缓,是为柔,柔久刚自在其中,是为刚柔相济。 二、调气活血脉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故此,它在训练拳架外形姿态(盘架子)的同时,更加重视拳架内在的气血盛衰状态,以达到内外双修的目的。故此,《十三势行功歌诀》中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充分阐明了其内家拳的实质特征。 腹式呼吸是太极拳拳式动作操练要领之一。拳式的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是太极拳从古代吐纳和导引养生术中汲取的营养。腹式呼吸分为两种吸气时,小腹凸起外鼓,呼气时,小腹凹进内收,这种叫顺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凹进内收,呼气时,小腹凸起外鼓,这种叫逆腹式呼吸。顺腹式呼吸,适合根据开(伸展肢体)吸合(收缩肢体)呼的人体运动规律,可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状态。可是,太极拳虽然讲究养生保健之法在拳式操练中的运用,但是它的本质是武术。武术,就要讲究技击实用,而技击实战的拳式动作,就离不开劲力(进攻和防守时,拳架中的能量)。因此,太极拳中的腹式呼吸,是根据拳式动作蓄劲和发劲的变化规律来运用操练的。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派,在拳式的演练过程中,特别重视气与力合(太极拳论中的六合之一)的动作要领。在拳式的攻防变化中,气(呼吸之气、元气)是动作能量的物质基础,劲是动作能量的释放。在太极拳套路的演练过程中,当拳式动作蓄劲时,小腹微微凹进内收,同时,用鼻轻缓地吸气当拳式动作发劲时,小腹微微凸起外鼓,同时,用鼻悠长地呼气。这种逆腹式呼吸法在太极拳拳式动作中的运用,使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的气沉丹田的拳论要领得到了充分地运用。太极拳无论是套路演练,还是推手较技,其劲法都突出一个整字,腰腹在气沉丹田的逆腹式呼吸的状态下,使小腹膨胀腰脊充实有力,这样,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下肢之力(起于根节)就会得到腰脊的顺利上转(顺于中节),而最终形成一股整劲,通过双手发出(达于梢节)。 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它日夜不停地循环周流于全身,它们不断地运来养料供给脏腑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它们又不断地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运出体外,从而保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就是说经脉中的血,在气的推动下,才能循环往复全身。而经脉之气的盛衰与肺气的关系十分密切。肺主气是肺脏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人体外在筋骨皮毛和内在脏腑骨髓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因此说,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掤捋挤按与肺脏的吐故纳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体的气血充盈,经脉畅通。这种逆腹式呼吸之法,加深了呼吸的程度,使人体在拳式动作的演练过程中,能吸收到周围空间中更多的清气,同时,能把体内产生的浊气排除得更加彻底,使习武者精力充沛,神气实足。 三、用意壮脏腑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拳式动作的演练要领。它表明太极拳在掤、捋、挤、按的拳式动作过程中,要注重心理调节和精神修养,要逐渐在习拳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浑圆的整劲和消除拙笨的局部之力。只有这样研习太极拳,才能体现出其性命双修的拳术风格。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混合体。除了肉体锻炼外,还要注重心态情绪的精神调养,只有这样内外并重的养生之法,才能使人获得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中医学认为,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要受到来自各方的刺激。于是,人的心态就会有波动,当人体的七情变化太过时,就会伤害五脏的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功能失调,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故此,太极拳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心境,使之平和,不断调养心神,使之凝静。例如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松体静,刻刻存心。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通过这样的锻炼,习拳者的杂念减少了,心态稳定了,思虑有序了,心神情绪平衡了。从而加强了人体心理的调节能力,提高了人体心理的控制能力。因此,习拳者,在应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刺激时,七情的变化就不致于太过。所以,人体的脏腑,也就免除了精神刺激对其功能的损伤。这样,就阻断了不良精神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太极拳锻炼,不但强健了筋骨,而且还净化了心灵,促进了脏腑的生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