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沙门果经11讲 |
 
玛欣德尊者:沙门果经11讲 沙门果经 (Sàma¤¤aphala-suttaü) 玛欣德尊者讲于广东六祖寺 2009.12.25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尊者、法师、居士大德们: 晚上好!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一位比库在成就八遍与八定之后,如何引导其心修习以及成就种种神变、神通。 依禅修的次第而言,透过禅那的成就而成就神通,透过观智的成就而成就解脱。但是,在经文中我们看到佛陀解释了四种禅那之后,讲到如何透过拥有定力的心转修观,然后才讲到神通,最后讲漏尽智。佛陀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诸经典里都是先讲世间神通,再讲出世间神通。我们平时所说的六通是指:神足通(或称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前面的五种是世间的、共凡夫的神通,后面的漏尽通是圣者的、出世间的神通。 对于实际的修习次第,犹如《清净道论》中所教导、揭示的:先讲修习禅定;证得八定后,接着讲神通;讲完神通后,再讲修慧;讲了修慧、修观智后,再讲最后的解脱、断烦恼、证涅槃。佛陀在这部经典里也揭示了次第,但没有直接揭示,而是先讲透过修习观培养观智,然后讲世间的神通,再讲出世间的神通,这样就不会分割佛陀以及圣弟子们所具足的八种明或三种明。 接着请看经文第248段: “当他的心如此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引导其心转向于诸漏尽智。” 这里佛陀讲到,当禅修者拥有定力后,在培养定力的基础上转修观,而达到最终烦恼的断尽。 应当如何才能达到烦恼的断尽呢?对于要培养神通的禅修者来说,十四种御心法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想要断尽烦恼的禅修者来说则不是必修的,因为十四种御心法是开发神通的基础。想要断尽烦恼的禅修者一定要通过修观,而且是在培养定力的基础上才能转修观。 应该如何修观呢?修观有修观的次第,犹如在《清净道论》中详细地解释了十六种观智,或者在《中部·转车经》等经典里所揭示的修行所经过的七种清净。透过这样来次第地培养戒、定、慧。 慧包括两种:一种是世间慧;另一种是出世间慧。 在七清净中:戒清净属于增上戒学;心清净属于增上心学(或称为定);后五种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以及智见清净)属于增上慧学。 增上慧学所包含的五种清净当中,从见清净到行道智见清净四种清净属于世间慧;智见清净属于出世间慧。想要达到出世间慧,必须先培养世间慧,即观智。智见清净属于出世间慧,特指道智,也包括果智,即圣道、圣果。 如何培养漏尽智呢? “他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如实了知此是漏,如实了知此是漏之集,如实了知此是漏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漏灭之道。” 这段话包括了两个方面:透过观智了知世间的谛和透过出世间的道智了知四圣谛。应当如何透过世间观智的成熟,而生起道智来了知苦、了知苦之集、了知苦之灭、了知导致苦灭之道呢?禅修者应先培养起定力,当定力变得强有力之后再转修观。修观有修观的次第以及观照的方法。 什么是“观”呢?《无碍解道注》或《法集论注》中说: ßAniccatàdivasena vividhehi àkàrehi dhamme passatãti vipassanà.û “通过无常等种种行相观照诸法,称为观。” vividhehi àkàrehi意思是不同的形相,不同的角度。哪些不同呢?透过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等不同的本质去观照诸法。观照(passati),也有看的意思。用不同的角度去看,称为“观”(vipassanà)。所以,vi是不同的,passati是看,作为名词是vipassanà,即透过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来培养观智。 什么是诸行法(saïkhàra dhamma)?saïkhàra是指由因缘和合的、具有生灭相的、最终会毁灭的。 哪些是诸行法呢?佛陀在经典里从各种角度进行了分析,例如: 五取蕴:色、受、想、行、识。 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二十二根:信、念、精进、定、慧,眼、耳、鼻、舌、身、意,女性、男性等。 十二缘起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些都是在修观时应观照的所缘,称为慧之地。 在《清净道论》里把修观分为三类: 1. 慧之地——修观的所缘、观照的目标。 2. 慧之根——修观的基础。 3. 慧之体——观智本身。 慧之根是戒清净及心清净。要培养戒清净,然后培养定力,以戒清净和拥有定力为修观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持戒不清净或没有定力就修观,犹如无根之树。 树木要在大地上生长,同样的,观智也必须要有所缘,观诸行法,生灭之法,因缘和合、因缘造作之法,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缘起支以及四圣谛,这些都是观智的所缘。这些所缘又可以分为名法和色法,名法即心理现象,色法即物质现象。我们所处的世间可以分为物质现象与心理现象,称为“名色法”。观照、分析、透视色法,称为“色业处”;观照、分析、透视名法,称为“名业处”。 透过观照名色法而次第地培养的观智,称为“慧之体”。透过慧之体而结出的慧之果,即圣道、圣果与涅槃。如同大树要有根才能生长在大地上,然后发芽,开枝散叶,最后开花结果。修观也必须按照这种最基本的架构来修习。 应当如何修观呢?修观所观照的是诸行法、名色法。到底什么是名色法?人是不是名色法?树、山河、大地是不是?都不是,这些只是由名色法所组成的概念。一切的观智都必须以究竟法为观照的所缘,虽然透过专注概念法可以证得色界的禅那,但是由于概念法在胜义谛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对概念法修观,比如有人观“人无我”,事实上是不可能起观的,又比如看到人老了或人死了,认为这就是无常,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观,因为他们并没有见到究竟法。 到底什么是究竟法? 究竟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为法,即名法与色法;另一类是无为法,即涅槃。 色法包括四大与四大所造。四大,即地、水、火、风;四大所造,即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 名法包括心与心所。心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识;心所包括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寻、伺、胜解、精进、喜、欲、信、念、惭、愧、无贪、无嗔等52心所。 要修观必须先见到这些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观智才是真正的观智;而依概念来修观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观智的。 所以,想要修观的禅修者必须先培养名色识别智。 名色识别智即先破除概念法的密集。色法有三种密集:相续密集、功用密集和组合密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概念法都是被包装的,都是组合的、相续的。之所以我们会认为花、人等是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认为山河大地是永恒存在的,是因为我们并没有见到它们刹那地生灭,而只是见到它们相续地存在。又由于它们是由若干的色法所组成,所以我们认为这些是真实的。于是,我们生起颠倒想:常想、乐想、我想、净想。 透过破除色法的三种密集而见到究竟色法,又透过破除名法的四种密集而见到究竟名法。名法的四种密集是:组合密集、相续密集、功用密集和所缘密集。要透过六门心路过程才能见到究竟名法,拥有禅那的禅修者还必须要见到欲界的心路过程、色界的心路过程以及无色界的心路过程。依照心路过程去分析每个心识刹那里的心以及若干个心所。 既能分析六门心路过程里的心与心所,又能见到自他身体里的色法,于是他建立了“名色识别智”,这是十六种观智中的第一种,此时,他已经见到究竟名法以及究竟色法。 建立了名色识别智后,还必须见到名色法之因。当禅修者能透视究竟名色法及名色法之因后,在此基础上,再去观照名色法及其因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透过种种的思惟法去观照究竟名法、究竟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这种观智称为“思惟智”。种种的思惟法,即:十八种大观,七种随观,透过观三相,40种思惟法,或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等。 当他的观智进一步成熟,再去观照这种种诸行法的生灭。有两种观照生灭:一种是观刹那生灭,另一种是观缘生灭。 他必须把观智加强到观任何名色法、任何行法都是刹那生灭,没有一刻的停留,这称为“观刹那生灭”。 之后再观缘生灭:过去生的因生起,所以有今生的果报生起;过去的因是无常的,所以今生的果也是无常的;过去的因是灭的,所以今生的果报也是灭的。如此来观缘生灭,观照过去的无明、爱、取、行、业等的生与灭以及今生果报的生与灭,观照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称为“生灭随观智”。 在生灭随观智还没有成熟的阶段,禅修者将会有许多很殊胜的体验,比如见到前所未有的光明,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喜悦、乐,精进、信心很强,其观智很锐利等等一共有十种,称为“观的随烦恼”。 禅修者修到这个阶段,还只是称为“初观”,意思是刚开始的、很幼稚的观智。即便如此,他的体验也已经很殊胜了。一些不善巧的禅修者这时会以为“我已经证悟涅槃了”或“我圣道已经生起”,因为这些经验是他之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而且这些经验是很殊胜、很微妙的。他的心有时会执著于这种境界,一但执著于这种境界,就会生起很微细的欲贪,称为“欲”(nikanti),认为“我已经证得了圣道”或“我已经证得了涅槃”。 拥有善巧和智慧的禅修者必须辨明这些并不是真正的圣道和涅槃的境界、体验,还有更上的,于是他去除此称为光明、喜、乐等十种观之染,继续修行,这个阶段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因为他了解什么是道,什么是非道,继续修行直至达到修行的目的称为“道”,而光明等很殊胜的体验称为“非道”。此时他的生灭随观智已达到成熟,他应把观智再加强,使之更锐利。 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他所见到的诸行法还有生、住、灭相,而在坏灭随观智的阶段,他必须观照到诸行法的刹那坏灭。如何观照呢?他不用再去注意生、住及种种的相,而只是看到坏灭,如此修习坏灭随观智。此时,他还必须经过一个阶段,如同思惟智时必须要反观一样,他也要观照种种的所缘、种种的名色法是无常、苦、无我的,就连能观的观智也要观照其无常、苦、无我,即使是观智,也是不可执取的。 所以,在修定的阶段必须把定力培养得强有力,当禅修者进入禅那的时候,就可以体验到很殊胜、寂静的快乐,但是,这种被称为很殊胜、很微妙的禅那境界、禅那心,在观智的观照之下也是刹那生灭的,也是无常、苦、无我的。 一位没有禅那的禅修者,他没有能力观照色界的名色法和无色界的名法;他也没有办法通过入定,然后在出定后用很强有力的心,借助强有力的禅那之光、智慧之光去观照诸名法;他也没有能力破除对色界、无色界的贪著。唯有在拥有禅那之后,当他观照被称为极殊胜、极微妙的色界和无色界都是刹那坏灭时,他会发现这称为三界的名色法都是很怖畏的、充满种种过患的。 名法包括善果报、不善果报的名法,即善心、不善心及唯作心等。色法既有很低劣的不善果报的色法,也有善果报的色法。不善果报的色法,比如动物。善果报的色法,比如一个人长得很漂亮,但是,即使一个人长得再漂亮乃至有天人那么漂亮,在观智的观照之下也是刹那坏灭的。 当他如此观照三界,他会发现在三界之内的诸行法都是恐怖的、充满过患的、坏灭的,于是他生起很强的想要厌离世间、超出三界的心,这称为“厌离随观智”及“欲解脱智”,他的心只想取寂静的涅槃为目标。 然而,若他的观智还没办法成熟,他就必须重复地复习之前所修习过的,例如:透过佛陀在《无我相经》里面教导的十一种观法观照五蕴,色、受、想、行、识每一种蕴都用过去、现在、未来,内、外,劣、胜,粗、细,远、近去观照;也可以透过在《无碍解道》里面佛陀教导的40种观法,缅甸传统称之为“To 40”,即40种思惟法;或者透过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也可以观照刹那的坏灭以及观照缘的坏灭等方法。不断地复习,观照诸行法的坏灭,这称为“审察随观智”。 达到观智很高的阶段时,禅修者的心已是很平等、很锐利地观照诸行法,只是见到诸行法坏灭。那时,他对极其快速生灭的诸行法,不会像之前没有修观时那样执著、那样生起喜悦,也不会像在观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时那样心感到怖畏、厌离,其心只是很平等地观照诸行法,这时称为“行舍智”。舍就是平等的,其心只是对于诸行法保持很平等的观照,只是见到其坏灭而已,心不会生起之前的欢喜,也不会生起之前的怖畏。 只要他的观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就应以复习的方法不断地观照诸行法,用各种观法来观照,如:七色观法、七非色观法、四十种观照法、十八大观、七随观法等。之后,若他的观智成熟,就会生起称为“道”的心路过程。道的心路过程依次生起随顺智、种姓智、道智,在道生起的那一刹那就能够断除相应的烦恼。 随顺智是指这种智慧随顺之前的观智,又随顺之后的道智。 种姓智虽然只有一个心识刹那,但已经使这位禅修者从此以后永远告别了凡夫的生涯而成为圣者的种姓了。 圣道智有以下四种作用: 1. 遍知——遍知诸名色法、遍知五蕴、遍知世间、遍知苦。 2. 断除——断除烦恼、断除苦的原因。 3. 证悟——证悟涅槃。 4. 修习——已经完全开展了圣道。 圣道智一灭去,立刻生起圣果智。圣果智一灭去,紧接着生起省察智,省察他已经证得了圣道、圣果及涅槃,省察还有哪些烦恼没有断除,哪些烦恼已经被断除。 这就是禅修者由培养世间观智一直到证得出世间观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进展可以分为十六种观智,若依清净来分,则可分为五种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当圣道生起的那一刹那就称为智见清净,他已经如实地见到四圣谛,如实地见到了世间的真相。 我们再看经文: “他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如果从世间智的角度上来说,“如实了知此是苦”是指透过名色识别智,他见到了称为苦的世间,或者五取蕴称为苦,五取蕴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于是他不会再执著于名色法或五蕴为“我”,认为有人、众生等等。他暂时地透过名色识别智镇伏了邪见,称为“见清净”。 之后,又透过世间的观智去观照五取蕴和名色法之因,都是由于过去造了业。为什么会有业?由于过去有无明、爱、取。于是,他已经了知五取蕴或名色法生起的原因,这称为“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 在道非道智见清净的时候,禅修者已经知道光明、喜等很殊胜的境界并不是道,而唯有继续再修观才是道,这称为世间的“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这属于世间的。 而在圣道生起的那一刹那,出世间圣道使他透澈地了知此是五取蕴、此是名色法、此是苦;使他断除了相应的烦恼,例如初道断除有身见、戒禁取、疑三种最粗的烦恼;他了知此是苦之集,由于有了烦恼、有了爱而导致有五取蕴;在证悟圣道的那一刹那,称为“证悟涅槃”,他取涅槃为目标,于是他了知涅槃是苦之灭;在圣道心里面同时具足了八支出世间的圣道,于是他“了知此是导致苦灭之道”。 “如实了知此是漏”:这里的“漏”(àsava)是烦恼的别名、异名。有四种漏,分别是:欲漏(kàmàsava)、有漏(bhavàsava)、无明漏(avijjàsava)和见漏(diññhàsava)。为什么这些烦恼称为漏呢?就好像一个成熟的疮会渗出脓水,烦恼也如同渗漏之脓一样,所以称为漏。这时,禅修者: “如实了知此是漏,如实了知此是漏之集,如实了知此是漏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漏灭之道。他如此知,如此见,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于解脱而有‘已解脱’之智,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如此知,如此见”:包括了世间的观智及出世间的道智。 “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禅修者的观智已经到达了完全成熟而断除了一切烦恼。心解脱三种漏是指第四道阿拉汉道。 “于解脱而有‘已解脱’之智”:“已解脱”是指解脱之后。“解脱”是指圣果。 在这句话中: “他如此知,如此见”包括了世间的观智和出世间的道智; “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指道智; “于解脱”意为对于解脱,指果智; “有‘已解脱’之智,了知”指省察智。 从“心解脱……‘已解脱’之智,了知”都属于道智和果智,是出世间的智。 了知什么?“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什么是“生已尽”?禅修者已经透过圆满地培育圣道而断除了种种的结生,“断除结生”就是未来不会再有使他投生的业了。因为透过圆满地培育圣道,生已经被灭尽,所以,不可能在未来再生起而继续带来结生、带来果报、带来苦。 “梵行已立”的“梵行”指圣道的梵行或指清净的生活。对于善的凡夫和七种有学圣者来说,只要他们依法而生活,依照佛陀的教导而生活,就称为“梵行”;或者一位在家居士从受持三皈五戒开始,直到证得第四道,也称为“过着梵行生活”。第四道一灭去,阿拉汉果立刻生起,那时圆满的梵行生活已经确立,称为“梵行已立”。 “应作已作”,哪些是“应作”?即培育圣道。“应作已作”:应该遍知的、完全了知的他已经了知,应该断除的他已经断除,应该证悟的他已经证悟,应该培育、修习的他已经完全培育起来,这些称为应作的他都已经完成,应学已学,应修已修,应证已证,应断已断。 对于善的凡夫以及有学圣者来说,他们都是在做,都是要学。 学什么?学戒、学定、学慧,称为三学。 应修什么?修戒、修定、修慧。 应证什么?应证涅槃。 应断什么?断烦恼。 应遍知什么?遍知世间无常、苦、无我的真相。 他们必须要继续修行。然而,到了漏尽智的阶段,已经完全断除了烦恼、证悟了涅槃、培育了八支圣道,这称为“应作已作”。 “再无后有”,他已经了知:“现在已经没有培育圣道的任务要继续实行了,我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应当灭尽的烦恼已经灭尽了。”由于烦恼已经被灭尽,所以不会带来未来的“有”(即生命,未来的结生,未来的投生),他已经不会再投胎了,不用再轮回了,不用再经历生死了。 佛陀继续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大王,犹如山顶上的水池清澈、清净、澄清,有具眼之人站在其岸边,能看见牡蛎、砂砾,和游动、静止的鱼群。他这样想:‘这水池清澈、清净、澄清,其间有牡蛎、砂砾,和游动、静止的鱼群。’同样的,大王,当比库的心如此得定、清净、洁净、无秽、离诸随烦恼、柔软、适合作业、住立与不动时,引导其心转向于诸漏尽智。他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如实了知此是漏,如实了知此是漏之集,如实了知此是漏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漏灭之道。他如此知,如此见,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于解脱而有‘已解脱’之智,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大王,这也是比前面的现见沙门果更超越、更殊胜的现见的沙门果。大王,再也没有比此现见的沙门果更超越、更殊胜的其他现见的沙门果!” 佛陀在这里就把一位修行人(出家人、禅修者),所要证悟的、所能达到的最终目的推向了巅峰,那就是“完全地断除一切烦恼”。 佛陀的教法以教导证悟阿拉汉果为结束。何故?因为当禅修者达到漏尽智的阶段,他的种种修行成果是受到禅那、神通等诸上人法,以及这十四种大沙门果所庄严的。漏尽智犹如一颗镶嵌在由黄金、宝石等所建造的佛塔最顶上的钻石一样,这颗钻石称为最上之宝。同样的,在种种沙门成就当中,漏尽智被称为最上。正如佛陀在《相应部》里面讲到的: ßKatamo ca, bhikkhave, sàma¤¤attho? Yo kho, bhikkhave, ràgakkhayo dosakkhayo mohakkhayo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sàma¤¤attho'ti.û “诸比库,什么是沙门的目标?诸比库,是贪的灭尽、瞋的灭尽、痴的灭尽。诸比库,这称为沙门的目标。” “沙门”即出家人。对于出家人来说,出家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完全断除一切烦恼。 佛陀结束这段开示后,当时细心聆听佛陀开示的未生怨王这样想:“我曾经问过那些沙门和婆罗门这些问题很久了,但就像打谷糠一样,我并没有从那些沙门和婆罗门处找到任何有实质的东西。啊!世尊具备如此殊胜的特质,他放大光明地回答我这些问题,就好像为我点燃了一千盏灯。我已被欺骗很久,不知道佛陀殊胜特质的力量。”当他思惟佛陀的特质之后,他的身体充满喜悦,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接着看经文: “如此说时,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对世尊这样说:“奇哉!尊者,奇哉!尊者。尊者,犹如倒者令起,覆者令显,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使有眼者得见诸色。正是如此,尊者,世尊以种种方便开示法。” 为什么国王要说两次“奇哉”(abhikkantaü)?第一次是国王对佛陀教法的赞叹,第二次是表达自己对佛陀教法的净信心或他的喜悦。意思是:“尊者,世尊的教法实在太美妙了!我依靠世尊的教法所生起的信心也实在太殊胜了!” 接着,国王又以四种比喻来赞叹教法: “倒者令起”:把倒的东西扶起来。 “覆者令显”:把覆盖的东西显示出来。 “为迷者…”:为迷路的人指出一条道路。 “在黑暗中持来灯光”:在黑暗当中拿来光明、持来光明。 意思是:就像把颠倒的东西摆正,同样的,当我被颠倒远离正法、堕入恶法的时候,世尊帮助我脱离这些恶法。就像蒙蔽的东西被显露出来,同样的,过去的佛陀教法衰灭之后,一直被邪见之林所淹没的教法现在被佛陀重新显示出来。就像给迷路的人指示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同样的,我已误入歧途,走入邪道,世尊为我指出通向天界以及解脱的道路。就像在黑暗之中拿来明灯,同样的,我陷入愚痴的黑暗世界当中,能够见到犹如宝石般的佛、法、僧,世尊为我带来教法之灯,驱除这些愚痴的黑暗。所以,世尊用种种的方法来开示佛法。 “尊者,我皈依世尊、法以及比库僧,愿尊者忆持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乃至命终行皈依!” 未生怨王表达愿成为一位佛弟子——近事男(upàsaka, 旧译优婆塞),他说: ßEsàhaü, bhante, bhagavantaü saraõaü gacchàmi dhamma¤ca bhikkhusaïgha¤ca. Upàsakaü maü bhagavà dhàretu ajjatagge pàõupetaü saraõaü gataü. û 下面简单地讲一讲如何以佛陀、法、僧为皈依。 皈依的巴利语是saraõa,名词,指庇护所、避难的地方、保护的地方。gacchàmi是我去、我前往。因此,bhagavantaü saraõaü gacchàmi dhamma¤ca bhikkhusaïgha¤ca直译为我前往佛陀的庇护所,前往法的庇护所,前往僧的庇护所。由于在生死轮回当中,佛法僧能够提供生天以及解脱的庇护所、保护处,所以当一个在家人,或者善男子、善女人对佛陀、法、僧生起信心之后,他表示自己愿意以佛陀为皈依、以法为皈依、以僧为皈依。通过表白,他成为佛陀的弟子。 有四种方式可以达成世间的皈依:1.奉献自己;2.以三宝为自己至上的皈依处;3.接受弟子的身份;4.顶礼。 “奉献自己”,把自己奉献给三宝,他可以这样说:“从今日起,我把自己奉献给佛陀、奉献给正法、奉献给僧团。” “以三宝为自己至上的皈依处”,可以这样表白:“从今天开始,佛陀是我至上的皈依处、法是我至上的皈依处、僧是我至上的皈依处,请您忆持我为近事男(女的则说近事女)。” “接受弟子的身份”,可以这样说:“从今天开始,我是佛陀的弟子、是法的弟子、是僧的弟子,请您忆持我。” “顶礼”,在顶礼之后表白:“从今天起,我只顶礼佛陀、我只顶礼法、我只顶礼僧,我只对这三种皈依的对象顶礼、恭敬、起立以及例行适当的义务,请您如是忆持我。” 可以透过这四种方式的任何一种来表白自己成为佛弟子。 有四种顶礼: 1. 向亲族中长辈的顶礼; 在家人向母亲、向父亲、向亲族中的长辈顶礼、叩头。 2. 因害怕的顶礼; 向皇帝、地方长官、国王等顶礼,称为因害怕或权威而顶礼。 3. 向老师的顶礼; 出于感恩、出于对老师所教导的知识、文化而向老师顶礼。 4. 宗教仪式的顶礼。 以生起信心,以祈求庇护所等而顶礼。 在这四种顶礼中,前面的三种顶礼不能称为皈依,只有最后一种才称为皈依。如果一个在家人向已经成为外道的亲族顶礼,比如向父亲、叔叔顶礼,这时他的皈依并没有破,因为这只是作为向亲戚的顶礼。如果他向已信奉外道的长官顶礼,这种也没有破皈依。如果他曾经向一些外道学习世间的技巧或知识而向他们顶礼,认为“这是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他的皈依也不会因此而破。但是,只要一个在家人向除了佛、法、僧以外的任何对象行宗教的顶礼,认为“我求得他的保护,他是我的庇护所”,他的皈依将因此失去。 因此,有两种方式的破皈依: 1. 有罪的破皈依; 2. 无罪的破皈依。 什么是有罪的破皈依?当一位佛弟子在表白自己只以佛、法、僧三宝为皈依之后,他又皈依或者顶礼佛、法、僧三宝以外的神、宗教师、宗教领袖、宗教修行者等,此时他的皈依就破了,也就是说,他已经不再是佛弟子了。同时,这种皈依的破除是有罪的。 什么是无罪的破皈依?当一位佛弟子在死亡的时候,由于命根断绝,他的皈依也自然失去了,这种破除称为没有罪的。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ßAññhànametaü, bhikkhave, anavakàso, yaü diññhisampanno puggalo a¤¤aü satthàraü uddiseyya . û “诸比库,这是不可能的、决不会发生的,即:一个具足正见的人会承认其他的导师。” 对于圣者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不会发生的,他们对其他的宗教导师,不会认为“这是佛陀”、“这是我的导师”、“这是我的宗教师”、“这是我的庇护所”。对于具足正见的人(diññhisampanna)——特指初果和初果以上的圣者,他们决不会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外的对象。 佛陀继续说: ßòhàna¤ca kho etaü, bhikkhave, vijjati yaü puthujjano a¤¤aü satthàraü uddiseyya. û “然而,诸比库,这是有可能的,这是会发生的,即:一个凡夫会承认其他的导师。” 对凡夫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对于圣者来说,有罪的破皈依是决不可能发生的。 在家弟子的皈依又可因五种而受污染,甚至毁坏、毁灭,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诸比库,拥有五法的近事男,是贱种的近事男、是污秽的近事男、是可厌的近事男。哪五种?没有信心;没有戒行;迷信征兆;依靠征兆而不是依靠业;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并且先向该处礼敬。” 对于在家的佛弟子,若有五种法(行为)的其中一种,他的皈依将会受到影响: 1. 没有信心:对佛、法、僧三宝没有信心。 2. 没有戒行:故意违犯五戒。 3. 迷信征兆:相信算命、看相、风水、《易经》等。 4. 依靠征兆而不是依靠业:在遇到危难或不幸的时候,他去问神、求神拜佛,而不是相信业果。由于他对业果没有信心,所以才会相信征兆,依照征兆去化解。 5. 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并且先向该处礼敬:佛弟子已经皈依了佛、法、僧,但他却礼敬其他的宗教师,或者他已经以三宝为信仰,还去寻求其他的保护。 什么是在家弟子的成就?即:在戒律(五戒)方面能受持好;拥有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活命具足——不从事五种邪命:1.贩卖武器;2.贩卖人口;3.饲养供屠宰的畜生(如养鸡、养猪等供人屠宰);4.贩卖毒药;5.贩卖烟酒(包括酒类等麻醉品)。在家人不应该从事这五类职业,这称为在家人的正命成就。贩卖人口、卖毒药、卖烟酒,或从事赌博行业,这称为在家人的邪命。 当一位在家人拥有了五种素质,这种在家人就称为像宝一样的居士、像红莲花的居士、像白莲花的居士。五种素质是: 1. 他有信心; 2. 他有戒行; 3. 他不迷信征兆; 4. 他依靠业而不再依靠征兆; 5. 他不再从佛教之外另寻宗教师,而不向其他地方礼敬。 这是一位在家居士的成就。 未生怨王表白了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之后,他继续发露自己的罪过。国王说: “尊者,罪恶战胜了我,我如此愚蠢,如此愚痴,如此不善!我为了夺取王权而杀死了父亲、正直、如法之王的生命。” 未生怨王表白自己为了夺取王位,在恶友(坏朋友)的教唆之下杀死了自己的父王。 “尊者,为此愿世尊接受我的罪为罪,以防护未来!” 未生怨王透过表白自己的过失,然后请求佛陀能够认(知道)他的罪为罪而忏悔。忏悔的巴利语是khamati pañi desanà,khamati,请求对方认可,pañi,自己,desanà,说出自己的罪;另外还有àpatti pañi desanà,àpatti,自己的罪过、过失。因此,把自己的罪过说出来,然后请求对方认可、记得自己是错的,称为“忏悔”。 佛陀接着说: “大王,罪恶确实战胜了你,你如此愚蠢,如此愚痴,如此不善!你杀死了父亲、正直、如法之王的生命。大王,若你能见罪为罪,如法忏悔,在未来成就防护,我接受此事。” 佛陀认可未生怨王所犯的罪,并接受他的忏悔。 “大王,这就是在圣者之律中成长:能见罪为罪,如法忏悔,在未来成就防护!” 这里佛陀讲到忏悔的意义。忏悔不是在内心压抑着,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不表白,而是必须要把自己的过失表白出来,请求对方原谅,然后在未来成就防护。“下定决心从此不再犯”才是忏悔的意义,而不是犯了忏、忏了又犯,反反复复。所以,改过还需要自新,这才是忏悔的意义。 国王当着佛陀的面忏悔,而且佛陀已接受他的忏悔,是不是他的罪就灭(没有)了?他的罪并没有灭!由于他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这是一种无间业,所以他死后仍然要堕落到地狱。他死后就堕落到了“铜锅地狱”,他往下沉三万年才到达锅底,再往上浮三万年才浮上来,当他浮上来之后,就出地狱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决定不再造恶,不再亲近恶知识和恶友,从此他积极地行善,例如当佛陀入灭的时候,他作为外护,支持第一次圣典的结集。 继续看经文: “如此说时,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对世尊这样说:‘尊者,我们现在要走了,我们还有许多事务、许多事情。’” 佛陀说: “大王,你现在考虑时间吧!” 意思是:你自己知道时间,要走就可以离开了。 “于是,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对世尊之所说[感到]欢喜与随喜,从座位起来,礼敬世尊,作右绕后离开。 当时,世尊在马嘎塔国韦迭希之子未生怨王离开不久,告诉比库们:‘诸比库,这位国王根绝[自己]。诸比库,这位国王毁了[自己]。诸比库,假如这位国王没有杀死父亲、正直、如法之王的生命,他将即于此座中生起远尘离垢之法眼。’” 佛陀说,如果这位国王不杀死自己的父亲,他在听闻佛陀开示《沙门果经》的时候,就能够证得初果。 “远尘离垢之法眼”(dhammacakkhu)有时候包括初道、第二道、第三道,在这里特指初道入流道(sotàpatti magga)。 为什么这位国王只是透过听闻佛陀说法就能够证悟呢?因为他过去生也曾经修行过很长的时间,所以他拥有只是透过听闻佛陀说法就能够证悟圣道圣果的能力。然而,由于他亲近恶友,造了种种恶行,特别是他造了业障。什么是“业障”?业障是指杀母、杀父、杀阿拉汉、恶心出佛身血以及分裂僧团,只要一个人造了这五种极重业的任何一种,就有了业障,障他生天、障他解脱,他今生不可能证得任何圣道圣果,下一生也不可能生天,连投生为人的机会都没有,他必然会堕落到地狱。 这个国王已造下了业障,尽管他原来拥有很强的巴拉密(pàramã),能够只透过听闻佛法而证悟初果,但是他自己毁了自己,自己根绝了自己,就像自己挖了自己的根一样,把自己的善根都挖空了。尽管如此,但是他因为听闻佛法之后完全改变了自己,所以他回去之后就可以安睡了。在他杀死自己的父王后,无论日夜,即使很疲倦,他都没办法安然入睡。而自从他见了佛陀,听闻佛法之后,终于可以安睡了。他对佛、法、僧三宝有很强的信心,而且这位未生怨王在未来很久以后,在受尽地狱之报后,将会成为独觉佛,他的名字叫做维基答(vijita),即“胜利、胜利佛”的意思。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到此为止,《沙门果经》的学习结束。 再来简单地作一下总结归纳,这部经典其实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这部经典的背景是一个听来令人心酸的宫廷事变。王为了篡夺世俗权利、为了争夺世俗的利益而导致杀父、导致自己陷入悲痛、痛苦。其动机是想要获得世俗的果报、世俗的利益,这种世俗的利益是透过不正当的方式而得来的。即使这个国王篡夺了王位,他也不能安乐地过一天。于是这个国王思惟:是不是有比世俗的快乐更殊胜的快乐?是不是有能够超越世俗快乐的、在今生就能够见到的、自己也可以知道的果报、结果? 第二层意义:当时已有一部分人开始追求超越世俗的快乐,想要追求人生的目标,但是他们寻找的道路是错误的。国王曾经拜见过当时的沙门、婆罗门(其他宗教导师、修行者),此处简介了这些宗教师(外道六师)的各种哲学思想、宗教思想。 第三层意义:佛陀开示了一个人如何从出家,透过出家而享有出离世俗之乐;透过守护根门,而有无过失之乐;透过知足,而有少欲之乐;透过证得禅那,而有极其微妙的寂静之乐;透过拥有神通,而有神通游戏之乐或心自在之乐;又透过最后的解脱,而得到正觉之乐、菩提之乐。菩提之乐是一个出家人通过正确的方法,此生就可获得之乐。换而言之,佛陀的教法不是等死的宗教,而是要我们好好地把握今生,只要透过正精进,依照戒、定、慧的次第修行,在今生即可获得佛陀教法的利益。 这部经阐述了这三层意义来紧扣一个“果”字,也就是“沙门果”。用世俗权利获得的“果”,只会带来痛苦,即使有快乐,也是短暂的。而真正的沙门果是在今生完全地断除一切烦恼,证得涅槃之乐、菩提之乐,这才是最上的、至上的沙门果。 我们在今天晚上结束了这一部经的开示。在这里,我也祝愿大家都能够在今生证得至上的沙门果,也祝愿大家都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依照佛陀已经指示给我们的这条道路,有次第地、循序渐进地、踏踏实实地修行,尽我们的能力在今生能够获得多少的沙门果,就获得多少的沙门果。愿大家都能够获得佛陀教法的利益!愿大家都能够获得正法的清凉! 萨度!萨度!萨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