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应作慈爱经》之一 |
 
玛欣德尊者:第一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应作慈爱经》之一 2008年4月7日 玛欣德尊者讲述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法师、各位禅修者、各位大德们: 晚上好。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将在这一期的禅修营,用4个晚上的时间,大家来共同学习一部经典。这部经典名字叫做(Karaõãyamettasutta.m)《应作慈爱经》。这部经典在上座部佛教的传统里是非常普及的,几乎每一位上座部佛教的比库乃至在家人都会背诵。这部经典可以用在任何场合,比如给在家居士祝福、有人来请求出家或者一般的节庆日,很多禅修者和出家人甚至把这部经当成日课。为什么这部经典这么普及呢,因为我们知道在佛陀的教法中,有两项内容是很重要的:第一是智慧,第二是慈悲。正因为如此,散播慈爱或者说培育慈心,在佛陀教法之中显得格外重要和非常普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任何一个上座部佛教的国家,无论是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还是老挝,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所寺院,都会把散播慈爱作为他们每天日常的功课。在几乎所有寺院的早晚课里,我们都可以找到散播慈爱的经典。 同时,在禅修方面,修习慈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上座部佛教传统有一项要求,每一位禅修者每天都应当修习的禅修业处就是培育慈心,由此可见,在我们佛陀的教法里培育慈爱是多么的重要。同时,这部经是佛陀教导修习慈爱非常有效、而且非常管用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典的经文很优美。 在讲这部经典之前,先来讲为什么我们要讲这部经典?我们知道佛陀开示一切的经典,都有自己的意趣。佛陀开示这部经典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 这部经典虽然是教导散播慈爱,以慈心为主,然而在经典的结尾最终还是导向灭苦的,还是导向究竟、断除烦恼的。我们每个人都为烦恼所困,烦恼是什么呢?烦恼其实就是我们的不良的心理,负面的情绪。只要是生活在世间上的人,只要还没有断尽一切的烦恼,还没用成为漏尽者,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那我们尝试举一些烦恼来说吧,一般人的烦恼有自私、有傲慢、有错误的观点、有贪婪、有执着、有追求、有欲望、会生气、会烦躁、会愤怒、会厌恶、会妒忌、会吝啬、会后悔、会有不安的情绪、会担心、会恐惧、会紧张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属于烦恼。 虽然烦恼呈现出很多面,但是佛陀把所有的烦恼都归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贪、嗔、痴。执着、贪婪、不适当地追求、傲慢、错误的观点、邪见等等这些都属于贪一类;而生气、紧张、焦虑、担心、忧愁、恐惧、厌恶、内心的排斥、妒忌、后悔,这属于嗔一类;而麻木、内心恍恍惚惚、心散乱和怀疑,这是属于痴一类。 我们修行、学佛乃至出家,目的是为了什么?佛陀曾经说过:“修行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断除一切的贪嗔痴,这个是称为沙门的目标。”沙门也就是出家人,这些是出家人的目标,而我们学佛也是为了断除这些烦恼。这些烦恼、不良的情绪和负面的心理一直都困扰着我们。 所以当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这是因为我们有烦恼,有烦恼才学佛,才要修行,道理很简单。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断除烦恼,彻底地把烦恼根除。我们应当如何根除烦恼呢,现在,先来一起学习,探讨一下烦恼的呈现。 一般说来,烦恼会呈现三种面貌:第一种面貌是违犯性的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已经表现在我们身体行为或者语言上的烦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个人会杀害生命、动粗打架、争吵,或者想掠夺东西,偷人东西,乃至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这些表现在身体行为方面的不良行为是烦恼所呈现在身体方面的,这是属于违犯性的烦恼。骂人、骗人、挑拨离间、诽谤别人,乃至说些很肮脏、很下流的话语,这些是属于呈现在语门,表现在语言上的烦恼。这种烦恼由于已经直接表现到别人可以看得到的,所以我们称为违犯性的烦恼。 第二个烦恼呈现的是困扰性的烦恼。困扰性的烦恼是什么呢?就是指虽然烦恼还没有呈现在身体的行为或者语言上,但是内心已经被这些烦恼所困扰。比如说一个人忧虑、担心、烦躁、焦虑不安、自私自利、傲慢、看不起别人、歧视他人或者麻木不仁,虽然别人从表面上看不出他在烦恼,然而他的内心已经充满了这些负面的心态、负面的心理、不良的情绪,这种已经呈现在意门,但是还没用表现在身体或语言上的烦恼,我们称为困扰性的烦恼。 还有第三个层面的烦恼,我们称为潜伏性的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并没有表现在身体行为、语言和意门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生起善心的时候,乃至一个人在入禅那的时候,一个人在闻法的时候,做好事的时候,读书、学习、看经典的时候,他的心里没有贪嗔痴,生起的都是善心、善念,但是并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烦恼,只要因缘具足,因缘和合,他的烦恼就会起来,这种烦恼是潜伏在名色流里,潜伏在心流里面的,虽然还没有表现在身、语、意上,但是只要还没有用道智去根除它,这种烦恼一直都存在。乃至有些人修行禅定时,甚至可以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乃至到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他在入定那段期间,没有任何的烦恼生起,因为他的定力很强大,但是他依然不能断除烦恼;或者说如果一个禅修者通过培育定力,证得了禅那之后,此后他死了,他依靠定力的力量投生到梵天界。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禅修者能够证得空无边处定,这个是无色界的第一种禅那,无色界的第一种定,然后他在临终时仍然维持这种定力不退,死了之后呢,就能够投生到空无边处天,成为空无边处的梵天人。这种梵天人的寿命是多少?2万大劫,一个大劫的时间等于一个世界的周期,也就是说,地球从产生、存在一直到毁灭,或者太阳从产生、存在到毁灭的整个过程。一个世界从“成、住、坏、空”的过程我们称为一个劫kappa,一个劫的时间是很漫长的。世界不断地在毁灭、产生,然后毁灭、产生,这是无常的规律,但是梵天人的寿命可以达到2万个世界周期那么长。在一个人投生为梵天人,在他成为梵天人的整个生命期间,没有任何的欲乐、没有任何的嗔恨,不会生气、不会烦躁、不会紧张。因为梵天人是不会生起任何的嗔恨心,也不会有欲乐的贪爱,不会贪求欲乐。然而,只要圣道智还没有完全断除他的烦恼,总有一天他还要继续轮回。当他在梵天界的寿命断尽时,他仍然要继续再轮回。 我们也可以说在座的每一位禅修者在过去生的轮回中,都曾经投生为梵天人,这是肯定的,并不是我空口说白话,为什么呢?因为世界周期是“成、住、坏、空”不断周而复始的。世界不存在的时候,许多众生都投生为梵天人。在我们的轮回中,每一个人都不知道投生过梵天多少次了,然而只要潜伏性的烦恼没有连根拔除,在因缘和合或者说福报享尽的时候,这些烦恼仍然会生起。所以我们说潜伏性的烦恼是不表现在身、语、意方面的烦恼,只要没有断除它,总有一天因缘和合,它还会重新再生起。 烦恼可以使我们造很多的业,任何善业和不善业都是因为烦恼而造的。那这时有人会问:“连善业也是烦恼所造的吗?”是的,没有错。因为有了善,就有了烦恼,我们才会造业,因为有了烦恼,所以我们会继续轮回,会继续地生死、生死,这样持续下去。 其中邪见是可以使我们堕落到四恶道的,堕落到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而无明跟渴爱、贪爱会让我们在轮回中一直轮转下去,一直生死下去,所以我们说轮回的元凶、生死的元凶是我们的烦恼。 不过幸好我们的佛陀出现在世间,他指示了一条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道路,他让我们可以依教奉行,可以依照佛陀的教导而断除烦恼。那烦恼应当如何断除呢?我们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想要熄灭贪嗔痴,想要断除烦恼,我们就要修习戒定慧。 那如何通过修戒来断烦恼呢?戒的巴利语叫做sãla,它的意思是善行,良好的行为、品德。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不去违犯或者避免去做一些不良、会损害自己或损害他人的事情。如果一个禅修者在禅修期间持守五戒或八戒,一个人持守跟他身份相应的戒,那么这种戒就能够保护他,使他不去违犯、不去造作一些行为。 如果大家持不杀生戒,那么就不会去断除其他生物的生命。如果大家受持不与取学处,就不会去贪求、占有其他人的财物。如果一个在家人能够持好离欲邪行戒,就是不邪YIN这条学处,那么他自然就会维持家庭的和睦,男人不会去沾花惹草,女人不会红杏出墙。如果出家人或者在家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持守非梵行戒,那么他就不会有任何的性行为。如果持守不妄语这条学处,那么他就不会说骗人的话,他说的话都是真实的、都是可信的。通过持戒他可以避免一些不良的行为,甚至可以克服我们一些行为上的习气。有些人一直都没有约束身、语、意,就很容易说谎、骗人,他已经习惯了撒谎,而自己却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没有持戒的习惯。 或者有些人喜欢喝酒、有些人喜欢抽烟、有些人喜欢做其它不良的行为,如果能够尊重戒,守持好戒,那么自然他就能够避免那些表现于身体和语言方面的不良习气所带来的烦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持戒称为彼分断。彼分的意思就是当造作不良行为的因缘成熟时,他依照戒断除这些,这就是彼分断。彼分断的意思是在当他有要违犯一些不良行为的条件下,他断除它,他不生起那种去做那种行为的烦恼,这称为彼分断。 如果一个人当他发现蚊子飞去去叮他的时候,他省思他自己的戒行,他把蚊子轻轻地一吹,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当他省思:“我有戒行,我不应当杀生。”戒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作用。所以戒不是一切时候,就是离心所不是一切时候采取作用,唯有犯戒的因缘成熟了、出现了,他不去做,这个时候戒行就能断除当时的那种烦恼,这个称为彼分断。 如果说对于困扰性的烦恼,内心已经有贪嗔痴了,他就应当去修定,培育定力,通过修定可以镇伏呈现于内心的烦恼,这个称为镇伏断。 通过定可以镇伏困扰性的烦恼,通过戒可以断除违犯性的烦恼。当一个人有贪欲的时候、生气的时候,他应当修习和培育定力,正如在《增支部·美奇亚经》里佛陀说过:“美奇亚,生起贪欲的时候应当修习不净;嗔恨的时候、厌恶的时候应当培育慈心;散乱的时候应当修行入出息念。”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专注我们的业处,提升我们的定力,镇伏这些烦恼,这个称为镇伏断。最强的镇伏断是当一个人进入了禅那,在禅那当中,任何身语意方面的烦恼都不会呈现。为什么呢?因为安止定是很强有力的,这种强而有力的心力可以使任何的贪、嗔、痴不会生起,这称为镇伏断。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正念、正知来镇伏烦恼,可以通过如理作意来镇伏烦恼,虽然这种镇伏烦恼的力量没有禅那那么强,但是它也是很管用的。 比如说,当你生起嗔恨的时候,你的心在生气;当你讨厌一个人的时侯,你在埋怨,你的心在排斥,一旦你觉察到:“啊!这种心态是不好的,我不应当有这样的心态。”那么你可以通过正念、正知把这种烦恼从自己的心流里面去除掉,这也是属于镇伏断。 当然,如果一个人要完全断除烦恼,还必须得通过圣道智来完全地断除潜伏性的烦恼。我们通过修慧一直达到圣道智,那么,如何来修习慧呢?首先要修习vipassanà,就是修习观,要观照名法、色法,观照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观照自他的身心,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它们都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 当我们持续地修行vipassanà,提升我们的观智,当观智成熟之后,就能够生起道智,在生起道智的那一刹那就能够断除相应的烦恼,而且这种烦恼是一断永断,永不再生起。 比如说,初道(入流道)可以断除邪见、断除戒禁取见、断除疑。邪见是执着于有我、有灵魂、有实体、有大我、有梵我,这样的一种邪见,在初道的时候会完全断除。 第二道不能断除烦恼。 第三道称为不来道(Anàgàmi-magga),可以断除一切对欲乐的贪求,追求钱财、女色、物品,追求名闻利养,这样的追求在第三道会完全断除,同时第三道也能够断除嗔恨心,因此,一个三果圣者不会有任何的紧张、烦躁、恐惧、害怕、悲伤等等,这些都不可能在三果圣者的心流中出现。 第四道能够完全断除剩余的一切烦恼,包括无明、我慢、掉举、昏沉、睡眠等等,这些都在第四道完全断除。这种断一断永断,完全断,不再生起,我们称为正断断,正断断是通过修慧一直达到圣道智,智也是属于慧,圣道智的阶段能够完全断。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断除烦恼,我们必须要修习戒定慧。 我们在这里准备讲一部经,这部经叫作《应作慈爱经》,这部经讲的其实还是戒定慧。讲经之前,我们分析了烦恼的种种原因,然后又讲了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通过持戒来克服不良的习惯、不好的习气,用戒来克服身体行为和语言上的烦恼,然后再通过培育定力来镇伏呈现于意门的烦恼,通过培育观智,修习慧来完全地断除一切烦恼,这部经的大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讲的。 我们在后天继续学习这部经的时候,会给大家发一张这部经的经文,这部经只有十首偈颂组成。现在我们先来谈一下这部经文是佛陀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呢?也就是说这部经的缘起是怎么样的呢? 早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僧团就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当要入雨安居的时候,从各地来的比库、出家人都会去见佛陀,特别是那些还没有断除烦恼的出家人、比库,他们会去见佛陀,然后请求佛陀指点他们禅修的业处,也就是指点他们修行的方法。当他们从佛陀那里学到了这些法门之后,再到各地去雨安居。 有一年佛陀住在Sāvatthī沙瓦提城(旧译舍卫城),那个时候临近入雨安居。入雨安居的时间在每年阳历7月月圆日的第二天,一直到阳历10月的月圆日,相当于中国农历6月16到9月15这三个月。 因为古印度一年分为三个季节:第一是热季;第二是雨季;第三是凉季。热季在古印度是1月份,相当于我们的2月份,2月份月圆日的第二天开始,一直到6月份。我们中国分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古印度分热、雨、凉三季,每个季节是四个月。当我们在诵戒的时候,我们要说到:“现在是什么季节的第几个月圆日,或者第几个月黑日。”我们要把它诵出来,我们通过诵戒来计时。 雨季在古印度5月的第一天,也就是4月月圆日之后的第二天,一直到古印度第7月的月圆日,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阳历的10月份,阳历10月份相当于印度古历的7月份。在印度古历7月的月圆日那一天,可以说是雨安居结束,僧团要做自恣,进行自我批评,还要邀请其他人来批评。 在雨安居的时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库和沙马尼拉,比库是从巴利语bhikkhu直接音译的,约相当于北传的“苾刍”、“比丘”。在雨安居这三个月中所有的僧团的成员都必须安住在一个寺院或者一个地方,不能够到处云游,乃至现在上座部佛教传统,都仍然保持雨安居三个月期间作为努力精进禅修的季节。 在那个时候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比库到世尊的跟前,想向世尊请求禅修的业处,然后到各地去入雨安居。为此他们来到世尊的地方,在那里世尊就为贪行者开示有识和无识的十一种不净业处。 贪行者就是说有些禅修者、有些出家人,他们的性格是偏于贪的,我们称为贪行者。对于贪行者佛陀会教导他们十一种不净的修行方法。 不净的修行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意识的不净修行方法,有意识的不净方法就是观照我们自身的身体组成部分,也就是三十二身分或者称为身随念。这是有意识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身体还是有生命的,有意识的,因此称为有意识的不净,不净的意思是肮脏的、厌恶的、不干净的、不清净的。 观照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油膏、鼻涕、唾液、关节滑液、尿这三十二个身体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很肮脏的、很不净的,然而这就是在我们自身里面的观照,因而称为有意识的不净。 还有另外一种是无意识的不净,一共有十种,称为十种不净相。它是指一个人从死了之后,身体开始青瘀、肿胀、腐烂、流脓,一直到最后成为一堆白骨,这十种腐烂的过程,由于所观照的对象是尸体,尸体是没有意识的,所以称为无意识的不净。十种没有意识的不净和一种有意识的不净,一共十一种我们称为不净的业处,世尊对于那些贪欲重的禅修者会这么样教导。 对于嗔行者,就是有些人嗔心比较重,容易烦躁、焦虑、紧张、生气,对于这种人,佛陀会教导他们修习慈爱、悲悯、随喜、中舍这四种业处,这四种业处我们也称为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对于痴行者,佛陀会教导他们念死的业处,也就是死随念,提升悚惧感,对生死要感到害怕。 对于寻行者佛陀会教导他们修习入出息念。寻行者就是一个人爱胡思乱想,心难以集中,妄想很多,这种人适合修习入出息念、适合修习阿那巴那念,或者说他也可以修习地遍、火遍、风遍等等,可以修习遍禅,可以修习遍业处。 对于信行者,佛陀会教导他们修习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等等业处,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信心很强,他对于佛陀、法、僧,很容易生起欢喜心、信心,这种人佛陀会教导他修习佛、法、僧这几种随念,或者说也可以修习戒随念、天随念以及舍随念。 对于觉行者,佛陀会教导他们修习四界分别,因为四界分别涉及到慧比较强。 佛陀以这些方法教导随顺八万四千种不同性行的禅修业处。 话说在那时,有许多比库在世尊跟前取了业处之后,他们为了寻找适当的住处,就是适合他们托钵和适合他们入雨安居的地方,他们次第来到了喜马拉雅山,一个很边远的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往印度的北面走,一直走到了与喜马拉雅山连接的地方。这个时候,他们看见一座有蓝色水晶摩尼般的岩石面,以清凉、茂密、青翠的树林为装饰,有如同珍珠网、银板般布满细沙的地面,为清净、适意、清凉之水所环绕的一座山。 这座山的风景非常好、非常迷人,于是那些比库在那个地方住了一个晚上。夜晚过去,在天亮的时候,他们做完身体的工作,也就是刷牙、洗脸等等之后,他们为了托钵而进入附近的一个村庄。 那个村庄有一千户人家聚居,那里的村民都有信心,有净信。由于在边远的地方很难见到出家人,因此,村民见到比库时,都感到欢喜和愉悦。在供养那些比库食物之后,他们请求说:“尊者们啊!请你们在这里住三个月过雨安居吧。”然后他们建了许多间适合于精进禅修的孤邸(也就是寮房)。在孤邸里,配置了床、椅子,准备了可以喝的水以及可以洗脚、洗澡、洗手的水等等一切生活的必需品。 第二天,那些比库为了托钵又进入另外一个村庄。那个村庄的村民也在供养之后,请求他们住在那里过雨安居。那些比库说:如果没有其它障碍的话,他们就会同意。于是这些比库就进入了树林,为了所有的日夜皆能够努力精进,他们在敲打了犍椎之后,安住于如理作意,去到树下进行禅修。 由于持戒的比库们住在那里的威力,树林里的树神只好从各自的宫殿里下来。这是由于那些出家人、比库持戒非常清净,非常有戒德,所以当他们在树下禅修时,住在树上的树神会感觉到自己的宫殿非常热,他们没办法安心住下来,不得不走下来。 讲到树神,大家想不想见到树神呢?有几种方法可以见到树神:第一种,当一个人修习慈爱,证得禅那之后,可以向一切天人、堕恶趣者散播慈爱。当他取天人或非人为对象,向他们散播慈爱的时候,能够见到住在树林里的那些众生。 不过修习慈爱,还只能够大概地看到那些树神,如果具足天眼通,那么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是树神,树神和他的妻子在一起,和他的孩子在一起,树神是怎样怎样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树神故意显现给我们看,当然这种机会是很少的。 一些禅修者的禅修报告会说他们看到了什么,有些禅修者在散播慈爱时,一般会看到树神,有些树神的形体和人一样,有的会更小,一般树神都有自己的宫殿,但是宫殿的大小、他们住的树的大小,和他们的果报、福报对应。福报大的,宫殿很大,福报小的甚至没有宫殿,只是附在树上。有些树神是一些比较低等的鬼类,他们有时也是很可怜。有些树神的身体颜色各种各样,有蓝色、绿色、红色、黑色、白色。果报大的树神,他们的身体会比较亮,我们会看到他们有光明,而有些福报小的光明没有那么大。 话说那些比库住在树下,这些树神没办法在那里安住,于是他们从各自的宫殿下来,带着孩子们聚在那里徘徊。就像国王或者国王的大臣霸占了村落住处或村民们的屋子,住在村中的村民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屋子到别处去住,这些村民站在远处张望,他们心想:“这些国王和国王的大臣什么时候才走呢?” 同样的,这些树神从各自的宫殿下来,聚集在那里徘徊,他们在远处张望,心想:“哎,这些尊者们什么时候才离开呢?” 接着他们又想:“入雨安居的尊者们,他们将会在这里住三个月。”因为根据戒律入了雨安居之后,他们不能够到处走,他们只能在雨安居这个地方一直住,住到雨季结束为止,住到雨安居结束为止。“但是我们不可能带着孩子们离开家那么久呀,好吧,就让我们变现些恐怖的影像给他们这些比库看。” 于是这些树神就在晚上比库们履行沙门法,在修行的时候,变现出可怕的鬼和夜叉的影像,站在每一位尊者的面前,并发出恐怖的声音。那些比库见到这些影像,听到这些声音,他们心里感到害怕,脸色变得又难看又蜡黄,所以这些比库想要专注也不能够,他们不能够专注的心,被一次次的恐怖影像和声音所惊吓而失去了正念。 当他们忘失了正念的时候,树神们又放出臭气。这些比库们的脑袋就好像被臭气破坏了一样,产生了很剧烈的头痛。然而,他们并没有彼此把自己遭受这些树神的干扰的事情说出来。 有一天,到了服侍僧团长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长老看到他们的脸色之后就问:“贤友们,你们刚进这座树林的那几天,肤色都很清净光洁,诸根明净,但现在你们看起来都很憔悴、难看,脸色也蜡黄。是不是这个地方不适合你们居住呢?” 这时候有一位比库便说:“尊者,我在夜晚见到了很恐怖的影像,听到了很可怕的声音,后来又嗅到很难闻的臭味,因此我的心不能安定下来。”当这位比库说了之后,另外一位比库说:“哎,我也是这么样!”那位比库说:“我也是这样!”结果所有的人都说出了同样发生的事情。 那这个时候,僧团长老说:“贤友们,我们的世尊、我们的佛陀制定了两种雨安居。也就是前雨安居和后雨安居。”前雨安居是相当于我们农历的6月16到9月16,而后雨安居相当于我们农历的7月16到10月15这段时间,也就是后雨安居顺次推后一个月。“既然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们居住,那贤友们就让我们到世尊面前,请求另外一个适合的住处吧。” 那些尊者听到了,他们高兴地说:“Sàdhu! Sàdhu!”就是:“很好!很好!尊者。”于是他们就同意长老的建议,收拾了所有的住处,拿了衣和钵就往沙瓦提城那个地方前去。他们依次到了沙瓦提城,世尊住居的地方。 当佛陀见到他们后就问:“诸比库,我不是已经制定了一条学处,在雨安居期间你们是不可以随便走动的,为什么你们还要到处走呢?”这些比库就把整件事报告了世尊。这个时候佛陀就用神通心去查整个赡部洲,就是整个印度,他找不到哪怕是只能放一张四脚凳子大小的地方,可以作为他们适合居住的住处,于是佛陀对那些比库说:“诸比库,再没有其它适合你们居住的地方,你们唯有住在那里才能够完全地断尽烦恼。诸比库,回去吧!就依那个地方住下来。如果希望诸神不再恐吓你们,应学习此护卫经,并以此护卫经作为你们禅修的业处。”于是佛陀就教导了这部《应作慈爱经》。 教导了这部《应作慈爱经》之后,佛陀接着又说:“诸比库,回去吧!依那个地方住下来。”接着又开示:“另外,住在树林里面的人应当知道保护。也就是早晚应当做两次慈心、应当做两次护卫、两次不净、两次念死,八种能转向于大悚惧之事。” 我们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到,这应该是佛陀规定应当做早晚课最早的记载,因为在三藏里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佛陀教导要做早晚课的记载,但是在这部经的缘起,这属于“义注”里,记载了佛陀说我们早晚应当修习两次慈心、做两次的护卫(就是念诵护卫经),同时要修两次不净(早晚各一次)、两次的念死,以及应当以八种转向大悚惧的事情。 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和悚惧的事情,这种悚惧可以使我们能够尽早地脱离生死,让我们提起精进。 这八种能使我们提起精进、生起悚惧的事情是:生、老、病、死和四种恶趣的痛苦。或者说生、老、病、死这四种,再加上堕入恶趣的苦、以过去轮回为根基而产生的痛苦、以未来轮回为根基而产生的痛苦以及现在为了觅食、为了生计、为了维生而产生的痛苦。 生的苦是指住胎的苦、出生的苦。入胎快不快乐呢?母胎又肮脏又臭,又闷热而且又不能动,现在大家在那边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不动就已经受不了,住在母胎(要十月怀胎),或者要住九个月,如果现在要大家回去住母胎一天也不愿意,但是只要我们没有断除烦恼,我们再入母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入人的母胎还算不错的,如果入了鬼胎、鸡胎、狗胎那就更糟糕了,是不是?大家喜不喜欢入鬼胎?而且出生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出生就有如两座山夹着一块很脆弱、很嫩的肉一样。所以我们要思维生的苦、入胎的苦、出生的苦、刚出生的苦。 再说老的苦,大家都希望青春,都希望年轻,都不喜欢衰老,老了记忆力会衰退、眼睛会花、耳朵会聋、头发会变白、行动会不便,所以老有很多痛苦。 病也有很多痛苦,生病了、牙痛了、头痛了、肚子痛了,还有现在各种各样的病痛,各种各样癌症、瘟疫,这些都是属于病的苦。 还有死亡的苦,然而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 第五种是堕入恶趣的苦,生死一直都轮回,在轮回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造作了很多不善业,造作了很多恶业,只要这些恶业一成熟,我们堕入恶趣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临终的时候,我们生起了不善念、生起了恶的心或者说在我们临终的时候不善业成熟,我们将会堕入恶趣——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 同时我们也可以省思:在无始的轮回以来,我们不知道受了多少苦。佛陀说:“在无始的轮回以来,我们流的眼泪比四大海洋的水还要多;在无始的轮回以来,我们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四大海洋的水还有限量,但是我们过去轮回是无尽的、是没有起点的,这是大家省思过去每个人都受过无量无边的苦,我们现在其实也一直都在受,都是轮回让我们的经验不知多丰富,我们什么样的人都做过,什么样的生命都做过。我们在过去也做过国王,也做过鸡、也做过狗、也做过蚊子,由于轮回是无始,没有起点的,当我们省思到这一点我们应当感到害怕。 同时我们应当省思: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烦恼,我们还会继续轮回下去;只要我们还没有断除烦恼,我们在过去、我们在现在以及我们将会造作的那些不善业,一旦它们遇到因缘,它就会成熟,一成熟我们就必需要受苦。在未来无尽的轮回当中,这些苦会一直在那边产生它们的果报,而我们还是在这个身心里面去体验它去遭受它,因此我们省思未来只要还有轮回,我们就要受苦,我们应当感到害怕,应当提起精进。 我们也应当省思:现在、今生,为了维生、为了谋生所产生的痛苦,每个人都为了糊口、为了衣食奔波、劳劳碌碌,一年忙到头。有些人的福报比较好,也许出生在高贵的、富贵的家庭,他可能没有受过苦。但是我们看很多穷人,那些比较低等的人、那些工人,他们很多生活比较困苦,要起早摸黑、风雨无阻,只是为了赚一点点的钱,为了养活家、为了糊口,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思维的。 这八种苦,无论任何一种,当我们思维的时候应当感到害怕,只要我们没有断除烦恼,这些苦都无可避免,因此我们应当提起精进,我们要精进,要禅修,要灭苦,要断除烦恼。 当佛陀这样教导之后,又为了那些比库们的慈爱、护卫和作为修行vipassanà提升观智之因,为了作为修行vipassanà的基础的禅那,就教导了这部经。 那些比库们听了世尊教导这部经,礼敬佛陀后离开,次第地又回到之前的那个树林。在回去的时候,他们一路上念诵这部经,一路按照经文的意思向所有的众生散播慈爱。他们一直这样走,走到树林外面他们也这样持续地念诵这部慈爱经,来散播慈爱。 当他们念诵着这部经进入树林的时候,树林里所有的树神在得到慈爱之后,他们的心都改变了,变得很柔软。非人,特别是那些非人类,对我们人所散播慈爱,会感觉更加敏感。如果我们对他们散播慈心,他们会更容易感受到。我们的生气、讨厌、愤怒,他们也很容易感受到,因为他们是属于我们眼睛看不见的众生,而且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心念会感受比较灵敏、敏感。 当树林里的树神在得到那些比库们散播的慈爱之后,他们的心变得很柔软,已经不再抗拒和排斥这些修行人了,他们感觉比库们的心很欢喜、很柔软,都出来迎接他们,请求替他们拿钵和衣、为他们按摩手脚,并在各处保护他们。 从此以后,再也听不到任何非人的声音了。那些比库们的心可以专注,他们日夜精勤地禅修,结果在那一个雨安居中,所有的比库都断尽了烦恼,证得了阿拉汉果。然后在雨安居结束那天,做自恣的时候,他们做了一次清净的自恣。 这部经的缘起就讲到这里,那么我们在后天晚上再正式学习这部经文。我们在结束今天的学习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做一次回向,回向的内容是让今天大家持戒的功德、禅修的功德、恭敬的功德、听闻佛法的一切的功德,让我们所作的这些功德成为我们解脱的资粮、我们菩提道粮,成为我们修行的巴拉密,愿我们依照这些功德能够早日断除烦恼,证悟涅槃,同时我们也把这些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平等地得到我们的功德!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href="/wumin/2013/03/083049214720.html" target="_blank">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