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喜见长老:七种觉悟的因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喜见长老:七种觉悟的因素

 

  目 录

  作者:斯里兰卡, 喜见长老

  七觉支

  五盖及其对治方法

  《长部》第二《沙门果经》和注释的选辑

  七觉支

  译 言

  七觉支就是培养「不失念」、「锐利的择法眼」、「勤奋精进」、「法喜充满」、「此息」、「专一心念」、「舍离」、等七种心灵觉悟的因素。根据这七种因素,一位禅修者可以净化生命、证入涅槃,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具体实践的法门,并不是神秘的事物,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境界。

  由于七觉支如此重要,我们特别选择一本解释七觉支的书—斯里兰卡佛教出版社《法输》佛学丛书系列的第一号书—《七觉支》(THE

  SEVSNFACTRS OF

  ENLIGHTENMENT),作者为斯里兰卡籍的喜见长老(PIYADASSIMAHATHERA)。该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七觉支,实践性很强,适合禅修者阅读。

  导言

  在佛教的三藏典籍里,记载佛陀曾经在不同场合开示「七觉支」的法义。《相应部》第五《大品》里,有一个《觉支相应》的编集,当中汇集了佛陀对七觉支法义各种不同方式的宣说。在导言部份,我们将会开读《守护经》(Paritta;The

  Book

  Protection)(译注:《守护经》是斯里兰卡佛教徒在日常宗教仪式中经常念诵的经验经文编者编集,当中连续收录了三篇七觉支的经文。)其中三篇七觉支经文的节录。《守护经》的经文从佛教陀在世的时候开始。已常受佛教徒所念诵,用以对治苦痛、疾病一困厄之苦。

  巴利文bojjhanga(觉支)这个名相是由(bodhi+anga)组合而成,bodhi是指觉悟;若详细的说,就是洞悉「四圣谛」—苦谛、集谛(苦的成因)、灭谛(苦的止息)以及道谛(止息苦的途径)。anga是指因素(factors)或指肢体(limbs)。所以,觉支就是指觉悟的因素或指直观、智慧的因素。

  「觉支!觉支!世尊经常教导我们,世尊啊!为什么宏观世它们被称为觉支呢?」一位比丘如是问佛陀。「它们能教导致觉悟。比丘啊!这就是名称的由来。」佛陀简洁地回答。(注:《相应部》五:第五十九页,巴利圣典协会版)

  佛陀也详细的解说:「正如一所尖顶的房子,所有的椽都朝着房子的顶尖;指向房子的顶尖,连接房子的顶尖。其中,房子的顶尖的被视为最首要之处。比丘们啊!若比丘培育七觉支,今其增长,他就会朝着涅槃;倾向涅槃;趣入涅槃。」(注:《相应部》五:第六十三页)

  七觉支分别是:

  一、念(sati;mindfulness)

  二、择法(dhammavicaya;keen investigation of the dhamma )

  (注:法dhamma

  有多种涵义,此处是指身和心—「名色」。择法觉支就是去分析或观察这个迁流变化的身心和倚仗各种因缘条件而成的所有事物 。)

  三、精进(viriya;energy)

  四、喜(pitt;rapture or happiness)

  五、猗(passaddhi;caml)

  六、定(samadhi;concentration)

  七、舍(upekkha;equanimity)

  以下是《守护经》当中一篇七觉支的经文:

  我曾这样听闻: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转园。当时大迦叶尊者住在毕钵罗窟,身患得病。

  佛陀知道这消息后,在日暮时分离开住处,前往探望大迦叶尊者。就座后,佛陀对尊者说:「迦叶啊!你觉得怎么样?能否忍受?能否支持?病痛在加剧还是在减退?病况有;加剧或减退的迹象吗?」

  「世尊,我这病痛极难忍受,极难支持,病痛很剧烈,病况不但没有减退的迹象,还在增加。」

  「迦叶啊!我曾详述七觉支,我已培育七觉支,令其增长。当已培育及令其增长—将导致彻底的证知,圆满的智慧,达到涅槃。七觉支是什么呢?

  一、念觉支。迦叶啊!我曾详述它,我已培育它,令其增长,当已培育及令其增长—将导致彻底的证知,圆满的智慧,达到涅槃。

  二、择法觉支。:::

  三、精进觉支。:::

  四、喜觉支。:::

  五、猗觉支。:::

  六、定觉支。:::

  七、舍觉支。迦叶啊!我曾详述它:::

  这是真确的,这七觉支,迦叶啊!我曾详述它们,培育它们,令其增长。当已培育及令其增长—将导致彻底的证知,圆满的智慧,达到涅槃。」

  「这是真确的,世尊,七觉支是觉悟的因素!这是真确的,善逝,七觉支是觉悟的因素!」大迦叶尊者赞叹说。佛陀的说法使得大迦叶尊者充满法喜,也使他能从病榻之中站立起来。后来从迦叶尊者的疾病便因此消除得一干二净。(注:《相应部》五:第六十六页)

  《守护经》三篇七觉支经文的另一篇名为《大阐陀觉支经》里提及,有一次佛陀本身患上疾病,大阐陀尊者前往探望佛陀,当佛陀与共论七觉支之后,严重的疾病便很快的消除了。(注:《相应部》五:第六十八页)

  人的心念深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如果肆意让心念邪恶地运作,或沉溺于不善与有害的思想当中,会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的问题,甚至死亡,但是,心念也能治疗患病的身体,当心念住于与正见相应的思惟之中,则可以带给身体极大的助益。

  英国一位著名学者赫胥黎,曾在也的著作中提到:「心念不单是只会带来疾病,也能治疗疾病。一位乐观的病者,比一位忧虑与不快乐的病者有更多的康复机会。在信仰治疗法faith

  healing的个案中,有时连器官性疾病都有即痊愈例子。」(注:Aldous Huxley, Ends and Means

  London,1946,p.259)

  佛法是一种教导人们觉悟的方法;任何人士若向往觉悟,首先就应该认识清楚觉悟路上的障碍物。

  根据佛陀的教诲:生命是「苦」的。(译注:佛教所说的苦,dukkha涵义很广,从粗显的苦难、痛苦、以至深细的缺陷、不圆满等等都包含在苦所指的范围内。)而苦是植根于无知—「无明」之上。无明是指只能体会一些没有意义—称为「不善法」的体验。若深入的说:就是不能正确认知生命是同各种条件组合而成(译注:生命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合而成,五蕴各自生灭无常而不实在,因此由五蕴组成的生命的个体也不实在。);不能正确认知感官与外界事物相互关系(译注:生命听感官—「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须倚仗外境—「外六处」:色、声、香、触、法才能生起作用,而当中无论内六处或外六处都是生灭无常的。);不能正确认知「空」或「界」的互相依缘(译注:「六界」—地、水、火、风、空、识所组成生命及「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皆互相依缘、生灭无常、不实在。);不能正确认知驾驭感官的能力;不能正确认知四圣谛。而「五蕴」就是这个无明的养料,也可以说是生起无明条件。之所以被称为五蕴的原因是它们会对闭、截断和障碍我们对解脱道路的知见。五盖分别是:贪欲、瞋恚、昏睡、掉悔和疑。

  然而,是什么东西提供这五盖养料呢?就是身、口、意三不善行。而身、口、意三不善行的养料就是指对感官没有节制—「根门不守护」。根据论师的解释:不守护根门,就是放纵贪欲或瞋恚在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滋长。

  根门不守护的养料就是缺乏正念与清晰的觉知(无正念正知)。以上所说的「养料」使人飘离于法之外—也就是不能准确无误地认知生命的特质—无常、苦、无我。对于事物真实的相状的不觉不知,就是根门不守护的原因。当不一个人不能察觉到事物的无常等待特质时,他便会放任自己的身、口、意,作出各种不善的行为。又池一个人缺乏清晰的觉知时,他不能准确认知何者为正确的目标,何者为适当,何者为真正的皈依处,何者为颠倒虚妄。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正确的目标;当一个人的行为无助于善法的增长;当一个人的行为妨碍于自己的进步;当一个人经常忘失法义(我们努力修行的真正归依处);当一个人愚痴颠倒地看待事物—错认事物是完好、无缺、常恒、牢靠等等,根门不守护便被滋养了。

  缺乏正念正知会导致没有条理的思惟作意(不如理思惟)。在经教中说到,不如理思惟会使人们偏离正确的方向—视无常的为常恒,视苦为乐,视无我为实我,视不善为善。迁流不息的生死轮回就是植根于这种不如理思惟之上。当不如理国思惟增长时,便会产生两种东西—无明与渴爱。无明与渴爱会为未来的轮回带来动力,当无明生起时,整个缘起的大苦聚也立即缘起而起。所以一个思想肤浅的人就像一艘随风漂流的船;又像一群被卷进河流旋涡中的牛群;也像一头被系在辗磨中不断回转的牛只那样,不断地生死轮回。

  再者,对于佛、法、僧三宝没有正确的信念(没有正信)就是不如理思惟的原因,没有正信就是由于没有听闻正法(不多闻熏习)。最后,不多闻熏习就是由于缺乏接触善友(不亲近善士)。

  因此,亲近善士是对治世间苦困的最根本因素。反过来说,一切善法最根本的养料就是亲近善士,因为善士能提供至高无上的佛法作为食粮,并且孕育出对佛、法、僧三宝的正信。当一个人对三宝有正信时,他能深入明白生命,或能如理思惟,再依次孕育出正念正如;守护根门;身、口、意三善行;因念住;七觉支;并以智慧获得解脱。(注:《分别论注释—除痴迷论》Sammoha

  Vinodani)

  七觉支的详述

  一、念觉支

  现在让我们逐一详细探究七觉支吧!首先,第一支是念觉支,这是一个最有效用的自我提升的工具,任何人若实践正念都能找到解脱的道路。正念包括身、受、心、法—四念住。(注一)

  人若缺乏正念,便不能成就任何善法。佛陀临入灭时,对他的弟子作了以下的最后训示:「一切事物因缘和合而成,是无常的。你们应努力取证涅槃,切勿放逸。」(注二)较佛陀早入灭之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他的最后嘱咐也这样说:「精勤取证,切勿放逸,这是我对你们的劝勉。」在这两则遗训中都包括一个很重要与极具深义的字眼—不放逸(appamada;heedfulness),不放逸是指不间断的留心。人很难做到不放逸,除非他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警觉自己的身、口、意行为。唯有一个警觉及贯注正念于他有一举一动,他才分辨出善与不善,正确与谬误。正念所带来的忍知使人深察到自己行为美善或丑恶。

  不放逸这个名相在三藏典籍中等同于正念,而放逸就等同于失念。在《增支部》的记载中,佛陀曾说:「比丘们,在我所知之中,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具有如此力量能令未生之善念得以生起;已生起之恶念得以减退—这样就是不放逸。若人具有不放逸的话,未生之善念得以生起;已生起之恶念得以减退。」

  持续的正念与警觉是止恶行善的必备良方,当正念现前时,自然会带来觉察之心,随之而来的勇气与坚毅就会超越懈怠与放逸,正如一匹良驹超越一只老弱马匹一样。正念的重要性可由佛陀以下的说话中显露无遗:「正念,弟子们啊!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咖喱当中的盐一样。」(注三)

  佛陀的生活便是一幅圆满的正念图象。他能恒常保持正念及警觉,他是正念的具体表现,佛陀绝无一刻作出懒散或心不专注的行为。可以说,正念或警觉比起世间的知识来得重要,因为一个人心不在焉,绝不可能专精于他的学习。空有知识而没有正念,容易使人走入歧途,偏离正直与本份。即使是见多识广及才智聪明之士,若缺少了正念这项重要的质素也不能洞悉事物的本相。地位崇高的人也全因粗心大意的言行,或没有顾及事情的后果而遭受到严正的抨击。所以,正念是一切善法之首,能带给自己和他人利益。

  「正念能带来无量的利益。」(注四)正念是至高无上的心性培育,若正念修习圆满,便能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若人乐正念,怖畏于放逸,从此不退转,他趣近于涅槃。」(注五)

  注一:《中部》第十《念住经》或《长部》第二十二《大念住经》,《*轮》佛学从书第十九《四念住》。

  注二:《长部》第十六《大般涅槃经》。

  注三:《中部》《念住经》的注释。

  注四:《相应部》中的《有偈品》。

  注五:《决句经》第三十二诵。

  二、择法觉支

  第二支是择法觉支—锐利观察诸法的择法眼。择法是一种对众缘和合的世间事物,无论有情识或无情识,人类或者人类以外的生命的锐利分析能力;是一种能洞悉事物本然,洞悉事物实相的能力;是一种能洞悉所有事物都离各种因缘条件而构成。直探事物根本的能力。通过锐利的观察便能明白众缘各合的所有事物,都是处在极为急促的生灭变化的当中::生起、到达顶点、消失::就像洪水到达顶点之后又会退欲下去。整个宇宙都是在不停的变化,时时刻刻,分秒绝不停留。事实上,所有事物都受制于「因(hetu;causes)、缘(条件)、(paccaya;conditions)、果(后果)、(phala;effects)」。一个如理思惟的人自然会带来正念,驱使自己懂得辨别、思考与观察事物。思想肤浅与不如理思惟的人,会使自己的头脑混乱,没有能力洞悉事物实相。这种人不能明白因果,不能觉知事物的生灭无常。佛陀曾说:「这些法义是对智者而说,并不是对无智之人而说的。」(注一)

  在佛教当中从来不会强迫人们接受教义,也没有要求追随者盲目的信仰。就算是惯于疑惑的人,初进佛门时也乐于接受「亲身观察」的方式。佛法从初入门,以至终极目标,都是开放给所有具眼的人去观察,具心有人去证知的。佛陀从不鼓励弟子对他或佛法作出盲目的信仰和服从,他只会教导弟子培育辨别的能力与细心的探究。佛陀曾对伽蓝族人说:「对于有疑惑及不清晰的事物,生起疑惑是应该的;把他弄清楚是应该的,因为疑惑使人的内心摇摆不定。」

  以下是佛陀与弟子的一段对话:「若然已具有如实的知,如实的见,你们全否这样说:『因为敬重世尊,才敬重他的教法』?」

  「不会的,世尊。」

  「若然要有确切体证,弟子们啊!唯一的方法是否要通过自如、自见、自觉呢?」

  「是的,世尊。」(注一)

  一些后期的注释家曾写出与此完全相同态度的注释:「正如智者会以火烧、切割及用试金石去检定金的纯度。在你们接纳我的教导之前,应该先去验检它,不应该单是因为对我的尊敬便接纳。」(注三)因此,盲目式的信仰与佛陀分析观察式的教法是背道而驰的。要体法的真义,唯有通过平伏的心念与深入观察(止、观),绝不是由于盲信而证得。一个人若发心寻求真理时,他不会满足于事物的表面知见,他还会去深入探究事物的背后深处;这就是佛法所鼓励的探究精神,这种探究精神能够带来正确的知见。

  让我们阅读以下这个故事:

  有一次,一位虔诚的耆那教徒名叫优波尼的人,前去拜访佛陀。当他专心聆听法义之后心生净信(从理性分析而生起的信心),他立刻表示想成为佛陀的弟子,然而佛陀再三拒绝他,并且对他说:「真理,优波尼啊!你努力去探究它吧!」这件事清楚的展示出「佛陀并不热衷于改变他人的思想方式信信仰,使之成为自己的徒众。他绝不干预他人的思想自由,因为思想怕自由是每个人所应有的天赋权利。若有人基于自己的观点或心灵的某些取向而迫使别人追随他的道路,这是错误的。任何形式的干预或厌制都是不好的,最坏的一种是强迫一个人要他接受不感兴趣的信仰。这样子的干预或厌制对任何人士,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利益。」

  修行者修习择法—探究诸法,将心念专注于五蕴之中。精勤地察觉它们的生灭变化以及互相的依缘;精勤地察觉迁流不息的身心。当彻底觉悟到自己身心稍纵即逝的性质时,便能体会得到轻安、喜悦、解脱。所以经中说:

  「若人常正念,观五蕴生灭,他获得喜与乐,并且证得不死(涅槃)。」(洋四)

  从领悟无常与不永恒当中,使人领悟到不离众苦;从无常与苦当中,使人领悟到没有永恒不变的灵魂、自我的实体。这就是三个自然法则(三相)的领悟—无常(anicca;transiency),苦(dukkha;sorrow)、无我(anatta;no

  self)(soullessness);这就是佛教的智慧观照(vipassan-nana;penetrative

  insight)。这种智慧观照就像一把利剑,可以彻底根除所有潜藏的苦与苦因。一个人基能达到如此圆满的观照,他就是一位圆满的阿罗汉圣者。他清晰的观照与深入的智慧,能贯穿生命深隐之处,能洞悉万物的真实面目。至此,他不再受到一瞬即逝的世间事物所迷惑;不再受到可怖的事物所困扰;不再对事物生起愚痴颠倒的想法。那是由于他从智慧观照当中。得到超越虚妄错谬的能力。

  注一:《增支部》八:三十经。

  注二:《中部》第三十八经。

  注三:Jnanasara-Samuccaya,P.31。

  注四:《法句经》每三七四诵。

  三、精进觉支

  第三支是精进觉支。精进是「善心所」的其中一个(注释:在南传佛教的阿毘达磨中,将行蕴细分为五十个不同的心所,而精进与喜是其中的两个善心所),亦是「八正道」中的第六正道,称为「正道进」。

  佛陀的生活清楚显示出他的德行与心灵,从不懈怠,从他开悟的那一刻直至入灭,他不怕各种的困难与阻碍,努力到处教化众生,永不言倦;对于利益众生的事情,他从不松懈。虽然佛陀的身体也的生病的时候,但他的内心永远都保持警觉和活力充沛。因此他说:

  超越烦恼的圣者,

  具无穷尽的精力,

  全为众生的福乐,

  全为众生的安稳。

  「佛法是为热诚、有力、坚定的人而设。并不是懈怠的人而设的。」(注一)佛陀从不宣称他是具有拯救不善众生能力的求世者,他只宣称每个众生都要承担自己的恶行所带来的后果。佛陀曾说每个人自己的都要付出适当的努力,精勤地去取证解脱。佛陀只是正道的揭示者,而不是神教中所说的能拯救灵魂的救世者。神教当中拯救人类有观念容易使人懈怠、懦弱、呆滞及愚昧。而佛法对我们帮助是间接的,若要从众苦之中解脱出来,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锻炼,改善自己的各种行为。「以自己作为岛屿、以自己作为依靠。」(注二)佛陀就是这样劝勉他的弟子,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佛陀的弟子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应放弃目标与努力,因为佛陀本身就是一个从不放弃目标与努力的人,即使在他寻求觉悟,还未成佛的时候,他自己立下一个十分激励的誓言:「绝不畏缩!坚决向前!」当一个修行者培育了念觉支与择法觉支之后,就应该进一步对自己的修证作出适当的精进。

  精进有四方面的功能:

  一、努力根除心中已生起的恶法。

  二、努力防止未生的恶法生起。

  三、努力培育出未生的善法。

  四、努力使自己生的善法更加提升及增长(注三)。

  在《中部》第二十经《粗想止息经》中提到:「正如一位能干的木匠或木匠的弟子,用一人细小的楔子来凿出、弄掉、除去一较大的楔子那样(译注:这比喻以幼念来除掉粗念,或以善念来除掉恶头)。当一位比丘内心生起一些与贪欲、瞋恚、愚痴相应的不善念时,他应该思惟一些与善法相应的事物,那么,不善念便会消失,他的内心便会得到安住、止息、一心、专注。(注四)」

  懈怠的人不能实践清净的道路,寻求觉悟的人应该具有勇猛的精进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觉悟与解脱完全掌握于每个人自己的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持之以恒,发挥自己的坚毅的努力和寻求解脱的门径。解脱之门众不上锁;也不是由任何人掌握着解脱之门的钥匙,而是需通过祈求或宗教仪式才能获得。归根究底,阻碍解脱的门及门销都只是由自己造就出来的。

  佛陀的戒德与行为就是一个勇猛精进的典范。他曾说「懈怠之人不努力,即使年青与力状,常具昏沈心力弱,得不到智慧及解脱。」(注五)

  让我们也学佛这样发愿吧—「即使我的血、肉、筋、骨全都干枯掉,我也绝不改变寻求觉悟的决心!」

  注一:《增支部》八:三十经。

  注二:《长部》第十六《大般涅槃经》。

  注三:《增支部》四:十三经。

  注四:以上经文取自于《*轮》佛学业书第二十一《佛陀乔答摩的教义》。

  注五:《法句经》每二八○诵。

  四、喜觉支

  第四支是喜觉支,喜亦喜是善心所的一个。这是一种充遍身心的喜悦,若人缺乏这种喜悦的质素,便难以在觉悟的道路中前进;对佛法,只会感到枯燥乏味;对禅修,提不起兴趣,不能稳健的实践正道。所以,一位发心求取觉悟及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人,应努力培育这出种极为重要的喜悦质素。没有人能把喜悦作为礼物般赠送与他人,每个人都只能从如法的反省思惟,以及专心一意当中建立喜悦。因为喜悦是心灵上的东西,不能从外在或物质性的东西当中寻找到,外在可物质性的东西最多只能带来少许的帮助。

  「知足」是真正喜悦的人的一种德性。一般人的想法会认为这种德性很难培育,但是若凭着勇气和决心;合理的分析、思考日常所遇到的事物;调伏自己不善的倾向;遏止内心的霎时冲动—这样便能使内心保持清净,并且能体验知足带来的喜悦。

  人的内心会生起各种的冲突与混乱,这些冲突与混乱应该受到控制。纵使未能完全根除,也应该减少放任自己的喜好与欲望。换句话说:人应该培育知足的德性。放下我们成为奴隶般的物欲诱惑,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驱除缠绕心中的恶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些恶法全都根源于贪欲(lobha;lust)、瞋恚(dosa;hate)及愚痴(moha;delusion)。除非经过不断的修习,使内心达到最高净化及平净,否则不能将贪欲、瞋恚愚痴彻底清除。仅仅是放弃外在的东西、禁食、河中或热泉淋浴等等,都不能净化人心,也不能带来喜悦、圣洁及慈爱。唯有修持佛陀所开示的清净道路—戒学、定学及慧学,才能彻底净化人心。

  当谈论七觉支当中的喜觉支时,我们一定要牢记,快乐与喜悦之间存有极大的差异。快乐—感官所带为的乐受—是一种短暂无常的东西。人们不是说「快乐是痛苦有的前奏」吗?当人们紧握此刻的欢欣,此刻的快乐却往往成为下一刻痛苦的根源。欲望就像雪花一般,当我们伸手执取它的时候,它很快便会消溶掉。苏格兰诗人柏恩斯说:

  快乐像盛开的罂粟花,

  当你摘取它时,花即散落;

  又像河中的落雪,

  刹那雪白,转瞬溶逝。

  人们可以从眼、耳、舌、身、意六种感官接触外境当中。获得一些快乐的感受,但这些感受都是过眼云烟的东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动物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从各种外境当中,不惜代价去追寻快乐感受。但是人类应该努力支取得真正的快乐—喜悦。真正的快乐交不是从执取或染着事物之中生起,而是从出离(nekkamma;giving

  up)之中生起的,以此出离(不执取染着)的态度来面对世间事物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在《念住经》中担到有世俗的乐受及出离之乐,而且出离之乐远远优胜于世俗的乐受。

  有一次佛陀托钵化食,却空钵而回,魔王来到佛陀跟前,嘲笑他是否感到饥饿的苦恼,心境超然的佛陀这样回答:

  我们常住于乐中,

  全无诸烦恼障蔽;

  我们以喜悦为食,

  尤如光音于众生。(注:《法句经》第二○○诵)、

  真正的快乐会降临到有如下想法的人身上:「有些人伤害他人,但我不会伤害他人;有些人杀生,但我不会杀生;有些人行邪YIN,但我不会行邪YIN;有些人说妄语,但我会说真诚;有些人诽谤、粗言秽语或耽于无意义的闲聊,但我只会说带来和谐、不恼害、令人舒畅、充满慈心、有礼、中听、适合时机、适当、说中要点等的说话;有些人贪心,但我不会贪心。愿我内心充满活力、谦虚、坚定、正直、平静、忠实、知足、慷慨及真诚的对待所有事物!」能如此想者将有助于达到彻底的觉悟、圆满的智慧以及涅槃。这就是第四支的喜觉支。

  五、猗觉支

  第五支是猗觉支(注一),分为「身猗」以及「心猗」两种。身猗的身是指所有的心所,而不是物质睡的身体。换句话说:身猗是指受、想、行三蕴的猗;而心猗则是指识蕴的猗。猗,好比一位疲乏的远足者树荫下休息;或好比在炎热的地方,骤雨所带来的清凉。安止自心是一件不溶易的事,因为心是习惯于动摇与不安,实在难以守护、调伏,正如鱼被捉离水中,放置于地面上,不断摇摆挣扎一样,心经常受到欲念的摆布(注二),这就是「敏感的心」的性质。如理思惟,能帮助发心寻求觉悟的人安止自心。除非修行者培育内心安止的质素,否则在禅修方面难以得到成就。安止的内心不容易受到肤浅,或者无真实意义的事物所打动。

  现今大多数人都认为「自由」与「不节制」两者的意义是相同的,还认为自我的克制调伏是妨碍自我发展的。但佛法与等见解很不相同,若要得到真正的利益,「自我」一定要克制。并且将之调伏于正道之上。「『如来』(译注:佛陀的另一个称号)是一位已经彻底调伏自我的圣者,他之所以说法是为了教导人们调伏自心。」(注三)

  只有当内心安止下来的时候,才能在正道中稳健进步。这对个人及社会都很有益处。一颗混乱的心会影响个人及周遭的人,世上所有人为的灾难都是由一些没有学习过内心平伏、均衡、泰然之道的人所引起的。平伏并不等于懦弱,在任何时候,平伏的态度处处都可以显示出个人的修养。当所面对的各种环境都是顺意的时候,要令内心平伏下来并不太难;但是当面对的各种环境都不顺意的时候,要让内心能同样的平伏下来,就实在困难得多了。不过,超越这些困难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会使我们生活起德行的力量。世间上最讽刺的事情,莫过于有一些认为自己很坚强,其实他只是一个吵吵闹闹的人;或者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内心充满力量,但是其实他只是一个急躁的人。

  一个人若培育内心的安止,当他面对世间各种的盛衰—八风:利、衰、毁、誉、称、饥、苦、乐,都能不为所动。他会努力观察世间万物的缘生缘灭—事物的如何生起、如何消灭。他能超越焦虑与不安。领悟世间的危脆不牢固。

  有一个故事提到,一位刚丧子的母亲被问到为什么不会感到悲伤和痛苦时,她答道:「他不请而来,不请而去;因为他来,所以他去。悲伤、流泪、哭泣,对此有何帮助呢?」(注四)这就是一个高度安止的心,此心绝不受得、失、毁、誉所动摇,也绝不受各种逆境所动摇。这种心境能对这有情世间产生真正的认知。所以猗(安止)能使修行者得到觉悟并且解脱诸苦。

  注一:猗是一种平伏、安止的内心质素,与「掉举」—内心波伏难平相对。在汉译中,也有把它译作「轻安」,而轻安是指身心轻快安利,与「昏睡」相对。

  注二:《法句经》的〈心品〉。

  注三:《长部》第二十五《大师子吼经。》

  注四:《本生》三五四。

  六、定觉支

  第六支是定觉支。唯有内心安止下来,才容易达到「专心一境」的「定」。安止及专心一境的定能带来「如实知见」(samahito

  yatha bhutam pajanati;sees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也可以将五盖调伏下来。

  专心一境是一种非常稳固的内心状态,就像在无风的地方,蜡烛的火焰不会摆动飘移。专心一境使得内心能够如实观察事物,不受动摇或打扰。正确的定(samadhi)之修习就是保持内心与心所的平衡,就像一只稳固的手持着一个天秤那样。「正定」能驱散扰乱内心的情欲,并且带来清净、沉着的内心质素。专心一境的心灵不会被感官事物所分心,若在深定之中更加能不为极恶劣的逆境所打动。一位发心清晰、宁静、稳定知足。一颗没有节制的心,会虚耗于没有意义的行为之中。

  追求觉悟的修行者会面对很多的障碍,而其中有五种东西,尤其会对修定者以及在解脱道中的修行人形成障碍,在佛法中称它们为五盖(pancan

  ivarana;five

  hindrances),巴利文nivarana意为遮盖或障碍—障碍心灵发展(禅修)。之所以被称为五盖,因为它们会封闭、截断和障碍心性—解脱之门因而被关闭。

  五盖分别是:

  一、贪欲(kamacchanda;sensual desires)

  二、瞋恚(vyapsda;ill will)

  三、昏睡(thinamiddha;obduracy of mind and mental factors)

  四、掉悔(uddhaccakukkucca;restlessness and worry)

  五、疑(vicikiccha;doubt)

  无论对财物或欲乐生起贪欲或渴爱,都会使人束缚于生死轮回之中,不断流转—封闭了解脱之门。

  什么是贪欲?贪欲从哪里生起及扎根呢?《念住经》说:「哪里使人愉快及享乐,哪里就是贪欲生起及扎根有地方。」外境—色、声、香、味、触、法,哪里带来愉快及享乐,哪里就是贪欲生起及扎根的地方。当贪欲受到某些原因阻碍而不能达到满足的时候,往往会转化为挫败和愤怒。正如《法句经》所说:

  从渴爱生起优伤;

  从渴爱生起恐惧;

  若人能根除渴爱,

  得离优伤与恐惧。(注一)

  五盖中有第二盖是瞋恚或愤怒。当人们面对不快乐或不合意的事情时,本能在会生起厌恶之心,并且会对这些事情感到沮丧。与喜爱的东西别离,或与讨厌的东西相会,同样会使人感到苦恼,甚至一道不合意的菜、一杯不可口的食品、别人不好的态度、乃至上面种种细微琐碎的事情也可能使人生起厌恶之心。以上这些都不不如理的思惟作意,会导致瞋恚的生起。在另一方面来说:这会滋长瞋恚以及障蔽知见,歪曲的心念所会成为觉悟真理的障蔽以及解脱道路的阻碍。贪欲与瞋恚都是建基于无知(无明)之上,无明是所有不善法的根源,甚至会促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冲突。

  第三,昏睡盖是由昏沈(thina)和睡眠(middha)(注二)两种不善法所组成的。错沈是指懈倦的心,睡眠是指懈倦的心所。昏睡是指心性方面的疲乏呆滞,而不是身体方面的疲乏呆滞。甚至于阿罗汉或佛陀,虽能断除内心错沈睡眠的障盖,也不免有身体方面的疲乏。昏睡会妨碍心性的发展,内心受到此盖的影响而变得呆滞、没有活力、就像太硬的牛油难以涂在面包上,又像蜜糖黏结在汤匙上,难以脱出。

  懈怠是心性发展的危险敌人,它会逐渐累积增强,最后令人对善法无动于衷,这种不进取的心性是追求正道及解脱的致命障碍。通过精进(内心的努力)便能超越昏沈和睡眠这两种不善的东西。

  第四,掉悔盖亦是由两种不善法所组成—掉举(uddhacca)(注三)和后悔(kukkucca)(注四)。所有做恶有恶行的人,他的内心都是动荡不安的,这已经是一个定律。掉悔,使人饱受犯罪感及心灵不安之苦。内心动荡不安的人,有台被摇动之峰巢里的慌张蜜蜂。这种摇动的内心会阻碍禅修以及个人有升进。后悔不安的内心同样有害,人很从时候会对自己所做过的恶行,后悔不安,这不是佛陀所鼓励的。「为倒泻光宗耀祖牛奶而放声痛哭」,这是于事无补的,与其对自己的犯错后悔不安,倒不如把精力用于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样地,有些人会对自己没有做某些善行,或未能完成责任而后悔不安,这也是没有助益的。「要求对岸移过来,让我们走过去」,这是没有可能的。与其没有助益地为自己未能做到善行而后悔不安,倒不如把精力用于努力行善。后悔不安也是心性发展的障碍物。

  第五盖是疑盖,也是最后的一盖。疑的巴利文是由vi+cikiccha组成的,直译的意思是「无可医治」。当一个人困惑的时候,其实就是罹患着一种可怖的疾病,除非这个人能够释附着疑惑,否则这种可怖的疾病便不能消除。一旦心被疑所摆布。便会生起消极不进取的人生观,这对心性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损害。有些注疏家指出:疑,使人没有坚定的抉择能力,还会妨碍入定(专心一意的心念)。跟疑有关的,可以再补充一点—即使不是佛教的修行者,他们不在意佛、法、僧三宝,也能够经由隐伏疑盖而进入定境。

  禅修者以「五禅支」(jhanaanga:characteristis or factors of jhana

  )(注五),来降伏五盖而进入定境:定能降伏贪欲,喜能降伏瞋恚,寻能降伏昏睡,乐能降伏掉悔,伺能降伏疑。然而,进入定境交不是佛教最终的目标,应该以这定境进一步去修「观」—直观。通过这种直观,修行者能彻底根除所有潜藏的烦恼污染,并且取得究竟的清净。

  一旦内心潜藏烦恼或不净,人便会生起各种恶法而不能断除。修习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直观,能够进入禅定的修行者,因为五盖已经被降伏而不会做出恶行,但是他还有污染潜藏于心内,所以仍然未能达到究竟的安稳。但是阿罗汉圣者把所有潜藏的污染连根拔除,使无止境的生死轮回都止息下来—他是一个生死轮回已到尽头、修行已达到圆满、修行工人已完成、不再受生的人。(注六)

  一位深究学问的学生,他应该远离感官享乐的吸引,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努力研习,因而克服所有的困难,最后在考试中取得成就。同样地,一位禅修者应该居住于寺院或其他合适的地方,远离烦嚣喧闹,专注于他的禅境中,不断努力降伏五盖,清除心中有数障碍,逐渐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及四禅,然后以他的定力转而深入观察事物的实相—这些是禅修者修习直观的阶段。通过直观能使人彻底通达所有由众缘条件而成的事物的实相;使人对事物具有如实知见;使人亲身体证真理,并且了悟到毕生所经历的都是—无常、苦、无我。

  禅修者取得观慧之后,便能通达世间的本然实相,放下无始以来对于世间的执取染着。他打破对封闭的无明蛋壳,徹见宇宙的真理,藉此最后的净化,他到达涅槃的境界—语言说话所不能形容词宁静,内心达到不动摇的解脱(注七)。这位禅修者从此在世上无年执着。

  《法句经》第三七三个偈诵说:「比丘隐遁于静处,他的内心极为宁静,清晰明辨诸义,超越世俗的快乐。」

  注一:《法句经》第二一六诵。

  注二:睡眠不是指睡觉,而是指内心处于懈倦的状态或此处所说是心所的懈倦。

  注三:内心动荡不安。

  注四:也有译为恶作,是指做了错事之后心中后悔不安。

  注五:五禅支起禅定中的五种内心质素,分别是:寻、伺、喜、乐、定。

  注六:《中部》第二十七《象迹喻经》。

  注七:《中部》第三十《实木喻经》。

  七、舍觉支

  最后的第七觉支是舍觉支。在阿毘达磨中,舍的定义是中立(tatram-ajjhattata;neutrality),这是在心灵上的保持平衡,而不是冷漠无情。舍是内心平伏、专一的结果。成然,内心不受生命各种盛衰所动摇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谁能培育出这种不易获得内心质素(舍),谁就不再受到困扰。他虽然身处混乱的世间之中—利、衰、毁、誉、称、饥、苦、乐—他永远不动摇,内心坚定如磐石。当然,这是阿罗汉圣者的态度。经中说:「善人能放舍事物,善人不谈论物欲,虽然面对苦与乐,智者不尤不轻浮。」(注一)

  克制自己、不耽于欲乐、不放逸、建立坚忍以及达到清净,智者就是这样锻炼自心而达到的平稳。然而我们能做到吗?学者荷特这样回答:「当然能够,但是怎样做呢?并不是去做一些甚么伟大的事情。有人问:『圣者怎样才配圣者呢?』答案是:当他们身处难以振奋的情境时,他们能振奋;身处难以忍耐的情境时,他们能忍耐;想要停止时,他们能继续前进;想要谈话时,他们保持沉默,就是这样,十分简单,但是也十分困难。这是关于心灵健康的::」

  诗中说:

  快乐是何等容易,

  当生活舒畅如歌;

  高尚的人欲是,

  逆境也能微笑。

  在佛教典藉中提到有「四不善道」(cattaro agati;four wrong

  paths—贪欲、瞋恚、怯弱和愚痴。人们受四不善道的诱使而作出种种恶行,但是人薹培育舍觉支而达到圆满之后,就能恒常免除这四不善道,还有,他安详的中立,使他对所有众生能够平等的看待。

  「业」与「业果」的认知,对培育舍心的人很重要,因为这能带来了一种舍离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众生,甚至连无情识的东西,也是如此。成就舍心的近因,是了解到所有的众生都是他们自己的行为(业)所带来的后果。北传佛教的寂天菩萨在他的〈入菩萨行论颂〉中写道:

  若受他人所怨嫌,

  内心欢欣台受赞;

  若受他人所称许,

  内心慎防毁誉理。

  自调伏者常微笑,

  舍弃众所之忧虑,

  慈心待人宣正法,

  此是世上真善友。(注二)

  我在此处已经简单叙述了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开示的七觉支,七觉支可以使彻底的觉悟、圆满智慧,达到不死的境地—涅槃。究竟是培育七觉支,或者不理会七觉支,完全由我们自己的决定。有了佛法的帮助,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找出并且消灭各种苦因,每个人都能作出适当的努力去取证解脱。

  佛陀已经教导我们如何领悟生命的实相,并且逐一提供正确的修习方法,剩下的只靠我们如何自己的努力来找出生命的真谛,让生命活得最有意义。我们不能辩称不知道怎样着手修习,因为佛陀在这方面绝不含糊,所有必需的说明和指示都十分清晰。佛法初入门乃至终极的目标,都是开放给予所有具眼的人去观察,具心的人去证知的。「佛法十分清晰,绝对不会令人产生误解。」(注三)要追求彻底的觉悟,对我们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坚定的决心以及努力,认真的修习以及活用佛法。各从应以上述的态度来修习,并尽力而为。佛法永远在向立志解脱的求道者招手,所以,让我们热切、不间断的培育七觉支吧!

  追忆以往众圣者,

  缅怀他们的生活,

  尽管一切成过去,

  今仍有人证涅槃。(注四)

  愿所有众生健康、快乐!

  注一:《法句经》第八十三诵。

  注二:迦叶波法师英译。

  注三:贺尔《人的心灵》(Fielding Hall,The Soul of a People)。

  注四:《长才偈》第四七诵。

  王盖及其对汉方法

  译 言

  五盖是禅修中的不善法,它们不只妨碍入定,更遮盖和歪曲我们对世间实相(无常、苦、无我)的认知。因此,禅修有工作之一就是对治五盖。当五盖在心中越是淡薄时,内心越是清净、平伏、有力,知见越是清晰,对世间的实相越是明暸,出离心越是强大,生命越加解脱自在,对自利利他的工作越有帮助。所以,对治五盖能够带来很多方面的益处。

  此次我们选择的《五盖及其对治方法》是《*轮》佛学丛书系列的第二十六号书,编著者为德国籍的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1901-1994,The Wheel Publication No.26 The Five Mental

  Hindrances and Their Conquest,by Nyanponika

  Thera)。本书内容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处处援引佛教经论,加以对照,是一本关于实践方法不可多得的书籍,对禅修者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序 言

  在佛陀的教义中,最高的目标就是达到不动摇的内心解脱。解脱的意思是指内心从所有导致苦及生死轮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将妨碍解脱的烦恼污染彻底自心中清除—这就是圣者的道路。

  很多东西都会障碍心灵的开展,当中有五种称为「五盖」的障碍(Hindrances:nivarana)在经典中经常被提及:

  一、贪欲(Sense Desire;kamacchanda)。

  二、瞋恚(Ill-will;vyapada)。

  三、昏睡(Sloth and Torpor;thina-middha)。

  四、掉悔(Restlessness and Scruples;uddhacca-kukkucca)。

  五、疑(Sceptical Doubt;vicikiccha)。

  以上五种的障碍称为五盖,这是由于它们会从多方阻碍和封闭心性的培育(禅修

  bhavana)。根据佛教的教义,禅修可以分为修止(Tranquillity;samatha-bhavana)和修观(Insight;vipassana-bhavana)两个部分。止的成就是禅定当中,内心完全住于一境。若要达此成就,超越五盖(即使是暂时的超越)是先决的条件,在佛教的经文中,当谈及进入各种禅定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五盖。

  有五种的内心要素是代表著达到初禅的境界,它们称为「五禅支」(Factor-s of

  Absorption;jhananga)。根据佛教的传统解释,各别不同的盖会妨害各别不同的禅支,使禅支不能得到高度的开展和提升到禅定的要求。换句话说:培育五禅支,使其力量超越五盖就是对治五盖的灵药,也能铺设好进入禅定的道路。五禅支与五盖的关系将会在本书的每盖当中加以阐述。

  五盖不只妨碍禅定,也妨碍浅层次的「近行定」(Neighbourhood

  Concentration,Access-concentration;up-acara-samadhi)。近行定是进入禅定之前的一个阶段。同样要清除五盖,才可达至「刹那定」(Momen-tary

  Conentration:khanika-samadhi)。刹那定具有近行定的力量,是成熟的禅观(Insight;vypassana)所不可或缺的。除了上述高层次的心性发展之外,任何立志要过清净生活以及清晰思惟的人,也会受到五盖的;严重的影响。

  五盖会带来这样广泛的伤害,由此可知努力对治它们的确上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不要认为,只要花少许时间坐禅便足以应付五盖;除非能在日常生活中都加以努力,否则单靠片刻的坐禅难有成功的可能。

  一位发心求解脱的修行者,应选择一个合适的「禅修对象」(Workig

  Ground;Kammatthana)(注:Kammatthana直译的意思是「禅修的对象」)(Subject of

  Meditation)作为修习的外缘。(译注:Kammatthana出自《清净道论》,了参法师把它译作「业处」。选择合适的禅修对象,即选择合适的禅修方法,台以慈、悲、喜、舍为对象即修习慈心禅;以呼吸为对象即修习出入息念;或以身体的不净为对象;或以自己各种起心动念为对象等等。)这禅修的对象,若广义来说,就是修行者终其一生修行的依止处:内心系住这个对象,从不忘失。单是做到这一点,都会使驾驭和开展内心有很大的进步,因为内心能从中培育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毅力。修行者首先观察自己在五盖当中哪些盖比较强,跟着选择对应的禅修对象,然后细心观察这些盖通常怎样生起,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生起,再进一步观察内心哪些正面力量能把它们对治,最后完全降伏它们。还有,他应在一生当中尽量发展这些正面的力量。这些正面力量就是本书所提到的「五根」、「五禅支」、「七觉支」,还有一些禅修的对象。它们对于克服五盖都是很有帮助的。

  凡夫(World

  ing;puthujjana)(注:凡夫包括出家或在家的人,是指没有进到初果向或以上果位的众生)只能对五盖有暂时性的厌服或部份的减弱,彻底断除五盖的只会发生在圣者当中:

  后悔与疑在初果向断除,

  贪欲与瞋恚在三果向断除,

  昏睡与掉悔在四果向断除。(译注:五盖的第四盖掉悔是由「掉举」和「后悔」两者组成,初果向断除当中的后悔而四果向断除当中的掉举。)

  由此可知对治五盖不仅仅是为了在禅坐当中得较长的时间,而是在每一个减弱五盖的步伐当中,都使我们趣近各种圣者的果位。

  虽然本书所引起的佛教经文中和注释大都是对比丘说的,也同样适用于在家生活的人。正如古德们所说:「比丘(monh;Bhikkhu)在这里是代表将身心奉献于修行佛法的人士,任何实践佛法者都可以包括在比丘这个介词当中。」

  五 盖

  有五种的阻碍和障盖在内心蔓衍时会使禅观迟钝下来,那五种是甚么东西呢?

  贪欲是阻碍和障盖,它在心内蔓衍时会使禅观迟钝下来;瞋恚—昏睡—掉悔—疑是阻碍和障盖,它在心内蔓衍时会使禅观迟钝下来。

  若不能克服这五种东西,比丘的禅观便没有足够的力量,因此不能觉知自己真正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也没有能力觉悟到过人的智慧以欲速则不达证得圣果。

  若然比丘能克服使禅观迟钝的五种阻碍和障盖,他将有强力的禅观,因此能觉知到自己真正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他将有能力觉悟到过人的智慧证得圣果。《增支部》五:五十一经

  一个人的心受到无节制的贪欲征服时,他将会做出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却不理会他应该去做的事情,因此,他的名誉和快乐将受到摧毁。

  一个人的心受到瞋恚征服时—昏睡—掉悔—一个人人心受到疑征服时,他将会做出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却不理会他应该去做的事情。因此,他的名誉和快乐将会被摧毁。

  若一位圣弟子明白盖是内心的污染,他会舍弃这些东西。若能如此,他就是具有大智慧、无量智慧和清晰知见的人,这称为智慧圆满的人。

  《增支部》四:六十一经

  黄金会受到五种杂质的影响,导致它不柔软、难以塑造、失去光泽、易碎及不易加工。这五种杂质是甚么呢?铁、铜、锡、铅和银。

  若清除这五种杂质之后,它将会变得柔软、易于塑造、充满光泽、坚硬及容易加工;无论把它铸成王冠、耳环、项链或金链等各种饰物都能随心所欲。

  同样地,内心会受到五种杂质的影响,导致它的不柔软、不易受操控、失去光泽、失去坚定及难以入定来根除烦恼(Taints;asava)。这五种杂质是甚么呢?是贪欲、瞋恚、昏睡、掉悔和疑。

  若清除内心这五种杂质,它将会变得柔软、易受操控、充满光泽、坚定及将会易于入定来根除所有烦恼,并能随心所欲地把这高质素的内心用作禅观,以证司真理。

  《增支部》五:二十三经

  在修习法念住当中,比丘怎样以五盖作为念住的对象呢?

  比丘们,一位比丘当有贪欲时,他知道有贪欲的生起;当没有贪欲时,他知道没有贪欲的生起;他能知道贪欲怎样生起,知道怎样对治已生起的贪欲,也知道怎样已舍弃的贪欲再不复发。

  当有瞋恚时,他知道有瞋恚的生起;当没有瞋恚时,他知道没有瞋恚的生起;他能知道瞋恚怎样生起,知道怎样对治已生起的瞋恚,亦知道怎样使已舍弃的瞋恚再不复发。

  当有昏睡时,他知道昏睡的生起;当没有昏睡时,他知道没有昏睡的生起;他能知道昏睡怎样生起,知道怎样对治己生起的昏睡,亦知道怎样使已舍弃的昏睡再不复发。

  当有掉悔时,他知道掉悔的生起;当没有掉悔时,他知道没有掉悔的生起;他能知道掉悔怎样生起,知道怎样对治已生起的掉悔,也知道怎样使已舍弃的掉悔再不复发。

  当有疑时,他知道有疑的生起;当没有疑时,他知道没有疑的生起;他能知道疑怎样生起,知道怎样对治己生起的疑,也知道怎样使已舍弃的疑再不复发。《中部》第十《念住经》

  以上经文所介绍的,是专心致意以信不断的观察每一盖的生灭,这是对治五盖以及各种内心不善法的简单而有效方法。当修习时,内心会生起一种止息的力量来平息持续、无节制的不善意念;还有一种警觉的力量来防止它们再次生起。这种方法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心理活动原理,正如论师们所说:「善念与恶念是不会同时出现的。因此。正在『觉知』贪欲时(注:贪欲发生在前一刻),贪欲便不能延续下去(注:只有觉知的存在)。」

  比丘们,正如这个色身需要养料来维持,靠养料来生存,没有养料便不能生存下去。同样的道理,五盖也需要养料来维持,靠养料来生存,没有新材料便不能生存下去。(译注:养料Food;Nutriment;ahara又称为食,除了有食物的意思外,有时引伸为「滋养」或「成因」的意思。)《相应部》四十六:二经

  贪 盖

  贪欲的养料

  对于一些诱人的外境,若不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贪欲的养料,令未生的贪欲得以生起;这就是贪欲的养料,令已生的贪欲增长和持续。(注:贪欲是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贪着。)《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截断贪欲的养料

  对于不净的对象(注:用作修不净观),若经常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截断贪欲的养料,令未生的贪欲不能生起;这就是截断贪欲的养料,令已生的的贪欲不能增长和持续。《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以下六种方法有助于舍弃贪欲:

  一、学习怎样修习不净观。

  二、全心全意地修习不净观。

  三、守护根门。

  四、适量的饮食。

  五、亲近善知识。

  六、适当的交谈。出自《念住经》的注释

  ㈠、学习怎样修习不净观㈡、全心全意地修习不净观

  甲

  修行者专意修习不净观时,能对各种诱人的外境生起坚固的厌离,这就是修不净观的成果。《增支部》五:三十经

  不净观的「不净对象」专指「墓园十相」,如同在《念住经》和《清净道论》中所阐述瓣,但是也可以泛指所有欲乐的过患方面。

  乙 观察身体的厌患(三十二分身相)

  比丘们,一位比丘观察自己的身体,由脚底至头顶,又由头顶至脚底,当中其实只是一个皮肤的外层和充满各种不净在其中而已—头发、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骨、骨髓、肾、心、肝、横膈膜、脾、肺、大肠、小肠、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淋巴液、唾淮液、黏液、尿液、加上一个关颅骨当中的脑袋。

  筋与骨在一起,加上肌肉和各种组织,再覆上一层皮肤的遮盖,这便难以看到身体的真相。

  愚痴的人认为身体美丽,其实是受到无明的欺诳。

  《经集》五:一九四至一九九偈或整篇《勝利经》

  (译注:这段经文揉合了《念住经》和《勝利经》两篇经文的内容。)

  丙 从多方面的观察

  欲境只会带来很少的享乐,欲会带来很多的苦和失望,当中充满过患。

  《中部》第十四《小苦蕴经》

  浅知浅见的人受到愉快表象的蒙蔽而看不到愉快;受到合意表象牙塔蒙蔽而看不到不合意;受到乐的表象所蒙蔽而看不到苦。《自说》二:八经

  ㈢、守护根门

  一个人怎样去守护根门呢?当一位比丘的眼根接触色境的时候,不受色境的整体外相和细节部份所诳惑。若他放任眼根的话,贪欲、优伤和各种恶不善法便会不断涌进心头。因此,为了驾驭眼根而修行,他开始修习守护眼根,而最后得到成就。::耳根接触声境::鼻根接触香境::舌根接触味境::身体接触触境,以至意根接触法境的时候,不受法境的整体外相和细节部分所诳惑。《相应部》三十五:一二○经

  各种色境可被眼根所觉知,它们是诱人的,可爱的,令人愉快的,适竟的与贪爱联系的,令人生起贪欲的。若比丘能对他们不生爱喜,不生执取,不生染着的话,爱喜便会止息下来;若没有爱喜,便没有束缚。各种的声境可被耳根所知觉::(注:香境、味境、触境、法境也是这样。)《相应部》三十五:六十三经

  ㈣、适量的饮食

  甚么是适量的饮食呢?一位比丘摄取食物前应有智慧地反省思惟:不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自豪,不是为了美化身体(注:要注释中指美化肌肉),只是了养活这个身体,使它免于受到损害,并且能够修行正法。他这样想:「因为我在灭除所有的苦,所以我将养活自己的生命,令得到安稳和不受责备地继续修行。」《中部》第一○七《算数目犍连经》

  ㈤、亲近善知识

  善知道在这里是指一些有经验及能作榜样的善友邦—尤其是指深谙不净观的善友,帮助我们起贪欲。但善知识也泛指所有在圣道中的善友。这两种解释同样适用手本书各种盖当中。

  整个修行生活,都是建立在善知识、与善知识结伴、多亲近善知识之上。阿难啊!一位比丘有善知识、与善知识结伴、多亲近善知识时,他将会培育和实践八正道。

  《相应部》四十五:二经

  ㈥、适当的交谈

  适当的交谈在这里是指一些有关超越贪欲的谈话,尤其是指关于不净观的交谈,但是适当的交谈也泛指所有能令修行进步的谈话。这两种解释同样适用于本书各种盖之中。

  若然一位比丘的性喜谈话,他应该谨记:「对于那些低级、粗劣、世俗、不高尚、无意义、不放舍、不解脱贪欲、不止息、不平伏、不生知见、不令觉悟、不趣向涅槃的事物,如关于国王、盗贼、大臣、军队、战争的危险、战争、饮、食、衣服、床具、花鬘、香水、亲里、车乘、乡村、市镇、城市、妇女、酒、市井流言、先人、各种无意义的琐事、世界和海洋起源的神话、事物的徵兆等等的说话,我不会去谈论。」他于此应该很清楚明白。

  他也应该谨记:「对于那些修行生活、探索自心、舍离、解脱贪欲、止息、平伏、正知见、觉悟、涅槃的事物,例如有关俭朴的生活、知足、远离、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等的说话,我才会去谈论。」对此他应该很清楚明白。

  《中部》第一二二《大空经》

  以下附加的,于对治贪欲也很有帮助:

  五禅支中的「定」—心一境性

  五根中的「念根」

  七觉支中的「念觉支」

  比 喻

  如果盆中的水混和了红、黄、蓝或橙等颜色,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便不能从这些水中准确地看得到自己的相貌。同样地,当一个人内心有贪欲所征服,不懂得从贪欲中解脱出来,他便不能正确地看到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还有,他以住曾背诵的经教都不能在心中浮现,更遑论那些未曾背诵的。(译注:这篇经文是一位婆罗门问佛陀,为何背诵的经文的时不能忆起,佛陀因此向他讲解五盖的作答。)《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五经

  瞋 恚

  瞋恚的养料

  对于一些令人厌恶外境,若不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瞋恚的养料,令未生的瞋恚得以生起;这就是瞋恚的养料,令已生起瞋恚增长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截断瞋恚的养料

  对于慈心解脱(译注:即修习慈心,令人从瞋恚中解脱出来),若经常经正知正见来看待它,这说是截断瞋恚的养料,令未生的瞋恚不能生起;这就是截断瞋恚的养料,令已生的瞋恚不能春兰秋菊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培育慈心,当慈心得到开展时,瞋恚便会消失。

  培育悲心,当悲心得到开展时,残暴便会消失。

  培育喜心,当喜心得到开展时,怠倦便会消失。

  培育舍心,当舍心得到开展时,忿怒便会消失。

  《中部》第六十二《大教化罗睺罗经》

  以下六种方法有助于舍弃瞋恚:

  一、学习怎样修慈心禅。

  二、全心全意地修习慈心禅。

  三、认知到每一个众生都是造业和承受业报者。

  四、经常反省思惟这个道理(注:像以下那样反省思惟)。

  常怀瞋恚的人应这样反省思惟:「若对他人生愤怒时,自己能对他做些甚么呢?能破坏他的善行与善的品格吗?自己现在的瞋恚不就是从过往的习气所造成的吗?瞋恚会否因我改善现在的习气而消失呢?忿怒地对待他人就正如一个赤手去取些烧红的火炭,或烧红的铁棒,或粪便来袭击他从那样。(译注:自己先受其害。)同样地,若然他人对自己生忿怒时,他人能对自己做些甚么呢?他人能破坏自己的善行与善的品格吗?他现在的瞋恚不就是从过往的习气造成的吗?瞋恚会否因他改善现在的习气而消失呢?他就正如送出一些没有人接受的东西,或逆风掷出一把秽土,他的忿怒音将会回到他自己的身上。」(译注:最终是自己受害。)

  五、亲近善知识

  六、适当的交谈

  《念住经》的注释

  以下附加的,在对治瞋恚上也有帮助:

  五禅支中的「喜」

  五根中的「信根」

  七觉支中的「喜觉支」和「舍觉支」

  比 喻

  如果盆中的水被煮得沸腾了,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便不能从这些水中准确地看到自己相貌。同样地,当一个内心有瞋恚,被瞋恚所征服,不懂得从瞋恚中解脱出来,他便不能正确地看到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还有他以往曾背诵的经教都不能在心中浮现,更遑论那些未曾背诵的。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五经

  昏 睡

  昏睡的养料

  对于怠倦、沉闷、身体疲乏、饭后睏睡和昏昧等,若不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昏睡的养料,令未生的昏睡得以生起;这就是昏睡的新材料,令已生的昏睡增长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截断昏睡的养料

  对于精进、努力、持续的努力,若经常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截断昏睡的养料,令未生的昏睡不能生起;这就是截断昏睡的养料,令已生的昏睡不能增长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即使我只剩下皮、筋、骨,血肉也干枯掉,我也会使尽气力、精进及努力。若未成就,绝不松懈。

  《中部》第七十《枳吒山经》

  以下六种方法有助于舍弃昏睡:

  一、知道过量饮食是其中一种成因。

  二、转换身体姿势。

  三、作光明想。

  四、到户外去。

  五、亲近善知识。

  六、适当的交谈。

  自《念往经》的注释

  以下附加的,在对治昏睡上也有帮助:

  死亡想

  应把握努力在今天,谁会知晓明天死亡会否来临?

  《中部》第一三一《吉祥爱乐经》

  无常苦想

  一位比丘经常作无常苦想,经常于此作禅观,他会对懒惰、闲散、懈怠、松懈及失念的危险有很强烈的警觉,就像被一位持刀杀人者所威胁那样。

  《增支部》七:四十六经

  喜心

  培育喜心,当喜心得到开展时,怠倦便会消失。

  《中部》第六十二《大教化罗睺罗经》

  五禅支中的「寻」

  五根中的「精进根」

  七觉支中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

  当内心昏花沉时,不是适当的时刻支修习猗、定和舍觉支,因为昏花沉的心不易受到这些觉支的激发。

  当内心昏沉时,是适当的时刻支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因为昏沉的心很容易受到这些觉支的激发。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三经

  思念圣者的道路

  「我要实践的是所有佛、辟支佛用圣弟子所走过的道路,懈怠的人是不能实践的!」《清净道论》

  思念佛陀的伟大

  「我的导师赞叹全力的精进,他能奋勇无匹实践法义、利益众生,他伟大之处是实践法义而不是别的东西!」《清净道论》

  念法义的实践

  「我要继承实践的财产—法义,但懈怠的人是不能继承的!」《清净道论》

  激励内心

  当内心需要受激励时,怎样给予内心激励呢?修行才在修习智慧禅观中,因内心的懈怠。或因得不到禅悦而导致内心的迟滞,这时候他应思惟八种激发内心的对象:生,老,病,死,世间的苦,过去轮回的苦,未来轮回的苦和现在求食的苦。《清净道论》

  对治昏睡的方法

  有一次,世尊对目犍连尊者说:「你睏睡吗?目犍连。」

  「是的,世尊。」

  「㈠、若是这样,目犍连啊!无论内心生起甚么样的昏沉意念,都不要理会它,不要黏着它。这样做的话,昏沉或会消除。

  ㈡、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消除时,你可以想念和反省曾经听闻和学习过的法义,在心中思考它。这样做的话,昏沉或会清除。

  ㈢、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清除时,你可以在心中反复和详细地思考曾经呼闻学习和学习过的法义。这样做的话,昏沉或会清除。

  ㈣、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清除时,你可以用双手拉动两个耳珠,用手掌按摩一会儿四肢。这样做的话,昏沉或许会消除。

  ㈤、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消除时,你可以起座,用水洗双耳,眺望四周及仰观空中群星。这样做的话,昏沉或许会消除。

  ㈥、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消除时,你可以修习光明观想:如日开充满光明,夜间也是这样,夜间充满光明犹如日间。因而内心没有复盖,开展明亮的心识。这样做的话,昏沉或许会清除。

  ㈦、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清除时,你可以醒觉地行禅,内敛心念,不向外驰。这样做的话,昏沉或许会清除。

  ㈧、若是这样做,昏沉还不消除时,你可以躺卧下来,右侧卧而睡—若胁狮子睡,两腿相迭,正念正知,不贪着于睡眠。睡醒的时候随即起来想道:『我不放纵于躺卧的享乐,不放纵于睡眠的享乐中!』目犍连啊!你应这样修习!」《增支部》七:五十八经

  思惟五种危险的威胁(能激发当下的努力)

  比丘们啊!若一位比丘能体会到五种危险的威胁,便足以使他过不放逸及精进的生活,有坚定的内心使他未成就,未证得的处以征得,未觉悟的得以觉悟。这五种危险是甚么呢?

  ㈠、比丘们啊!一位比丘这样反省思惟:「我现在年轻,是一位青年,年少发黑,是人生美好的时期,在人生早期阶段。但是有一天这个身体将会衰老。一个人受衰老所征服时,便难于思惟佛陀的教义,难于生活在户外、山林或隐居的住处。我要在这不美好、不合意、不愉快的境况到临之前集中精力去成就我未成就的,去证得我未证得的,去觉悟我未觉悟的。若我能够如此,即使在老年的时候能安稳地生活。」

  ㈡、比丘们啊!再者,一位比丘这样反省思惟:「我现在身体健康,没有疾病,消化功能畅顺,不寒也不热,身体调顺用能精进修行。但是将有一天这个身体将会生病。一个人生病时,便难于思惟佛陀的教义,难于生活在户外、山林或隐居的住处。我要在这不美好、不合意、不愉快的境况到临之前集中精力支成就我未成就的,去证得我未证得的,去觉悟我未觉悟的。若我能够如此,即使在生病的时候也能安稳地生活。」

  ㈢、比丘们啊!再者,一位比丘这样反省思惟:「现在这里有充裕的食物,农作物丰收,食物容易得到,易于托钵化食。但是有一天这里将会发生饥荒,农作物失收,食物难以得到,难以托钵化食。在饥荒底下,人们将会迁徙到食物充足的地方,记处将会很挤迫和拥塞。在挤迫和拥塞的住处难于思惟佛陀的教义。我要在这不美好、不合意、不愉快的境况到临之前集中精力去成就我未成就的,去证得我未证得的。去觉悟我未觉悟的。若能够如此,即使在饥荒的时候也能安稳地生活。」

  ㈣、比丘们啊!再者,一位比丘这样反省思惟:「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和谐,和睦,友善,宛如水乳交融般的友情中,每人都带着友善的目光。但是有一天这里将会发生凶险的事情,引起不安。村民因而乘坐车乘远走他方,恐惧的人们将会迁走到安全的地方,该处将会很挤迫和拥塞。在挤迫和拥塞的住处难于思惟佛陀的教义。我要在这不美好、不合意、不愉快的境况到临之前集中精力去成就我未成就的,去证得我未证得的,去觉悟我未觉悟的。若我能够如此,即使在凶险的时候能安稳地生活。」

  ㈤、比丘们啊!再者,一位比丘这样反省思惟:「现在这僧团和谐共处,没有诤论,在一味的佛法中愉快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僧团将会分裂。当僧团分裂的时候,便难于思惟佛陀的教义,难于生活在户外,山林或隐居的住处。我要在这不美好、不合意、不愉快的境况到临之前,集中精力去成就我未成就的,去证得我未证得的,去觉悟我未觉悟的。若我能够如此,即使在僧团分裂的时候能安稳地生活。」

  《增支部》五:七十八经

  注:阿育王曾收录了七篇经文,刻在《巴勒第二石刻法敕》(Second Bhairat Rock

  Edict)之中,上述的经文是其中之一。《法敕》宣称:「尊者们,这些是正法的语言,即::『怖畏将会发生的事情』::由佛陀所说。尊者们,我希望所有比丘用比丘尼,乃至无论男女的在家居士,都应常常听闻和思念这些经文。」

  比 喻

  如果盆中的水长满了苔藓和植物,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便不能从这些水中准确地看得到自己的相貌。同样地,当一个人内心有昏睡,被昏睡所征服,不懂得从昏睡中解脱出来,他便不能正确地看到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还有,他以往曾背诵的经教都不能在心中浮现,更遑论那些未曾背诵的。《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五经

  掉 悔

  掉悔的养料

  对于掉举的内心,若不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这就是掉悔的养料,令示生的掉悔得以生起;这就是掉悔的养料,令已生的掉悔增长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截断掉悔的养料

  对于心的止息,若恒常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这就是截断掉悔的养料,令未生的掉悔不能生起;这就是截断掉悔的养料,令已生的掉悔不能增长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以下六种方法有助于舍弃掉悔:

  一、认识佛法(注:包括法义和戒律)。

  二、探究佛法。

  三、通晓戒学(注:出家众的戒条,以及在家众的戒条—德行的原则)。

  四、与有德行的长者为伍。

  五、亲近善知识。

  六、适当的交谈。

  出自《念住经》的注释

  以下附加的,在对治掉悔上也有帮助:

  五禅支中的「喜」

  五根中的「定根」

  七觉支中的「猗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当内心掉举时,不是修习择法、精进和喜觉支的适当时刻,因为动荡的心不容易接受这些觉支的平息。

  当内心掉举时,是修习猗、定和舍觉支的适当时刻,因为动荡的心很容易接受这些觉支的平息。《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三经

  比 喻

  如果盆中的水被风所吹动,激发起阵阵水波,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便不能从水中准确地看得到自己的相貌。同样地,当一个人内心的掉悔,被掉悔所征服,不懂得从掉悔中解脱出来,他便不能正确地看到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还有,他以往曾背诵的经教都不能在心中浮现,更遑论那些未曾背诵的。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五经

  疑

  疑的养料

  对于使人生起疑惑的事物,若不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疑的养料,令未生的疑得以生起,这就是疑的养料,令已生的疑增长和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截断疑的养料

  对于善与恶,受赞许与受批评,高尚与下劣,好与坏等事物,若经常以正知正见来看待它们,这就是截断疑的养料,令未生的疑不能生起;这就是截断疑的养料,令已生的疑不能增长的持续。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一经

  六种方法有助于舍弃疑:第一、二、三、五、六种和舍弃掉悔的相同,第四种则是:对佛、法、伪三宝坚定的信念。

  出自《念住经》的注释

  以下附加的,在对治疑上也有帮助:

  五禅支中的「伺」

  五根中的「慧根」

  七觉支中的「择法觉支」

  比 喻

  如果盆中的水浑浊不清,混淆着泥泞,并且放置在黑暗的地方,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便不能从这些水中准确地看得到自己的相貌。同样地,当一个人内心有疑,被疑所征服,不懂得从中解脱出来,他便不能正确的看到自己的福祉,他人的福祉,自己和他人的福祉。还有,他以往曾背诵的经教都不能在心中浮现,更遑论那些未曾背诵的。

  《相应部》四十六:五十五经

  《长部》第二《沙门果经》和注释的选辑

  《长部》第二《沙门果经》

  一位具正念正知,少欲知足的比丘,到达一个远离繁嚣的地方,如树林、树下、深山、峡谷、山洞、荒冢、森林、旷野、草堆等静修。他在托钵化食之后,盘腿安坐,端正身体,保持正念。舍弃了世间的贪欲,内心从贪欲中解脱出来,他清除掉内心的贪欲,舍弃了瞋恚,内心没有瞋恚,悲悯所有众生,他清除掉内心的瞋恚。舍弃了昏睡,内心没有昏睡,充满光明,正念正知,他清除掉内心的昏睡。舍弃了掉悔,内心没有掉悔,平伏下来,他清除掉内心的掉悔。舍弃了疑,内心超越了疑,对于善法没有疑惑,他清除掉内心的疑。

  就像一个贷款营商而得到成功的人,他不仅能还清旧有的债务。还有余款可以养活妻子。因此他的内心充喜悦。

  又像一个患上重病,充满苦痛,没有食欲,浑身无力而得到康复的人,他恢复了食欲和体力。因此他的内心充满喜悦。

  又像一个被囚在监狱而获得释放的人,他得到了安全,没有恐惧,并领回他过往的财物。因此他的内心充满喜悦。

  又像一个不能自主,受人支配,不能随心所欲到处去的奴仆,后来恢复了自由,不再受人支配,能够随心所欲到处去。因此他的内心充满喜悦。

  又像一个穿越危险和没有食物的荒野,而最后安全抵达村口的富人,到了一个太平的地方,没有危险。因此他的内心充满喜悦。

  同样在,一位比丘如果不能除掉五盖,他就你负债、患病、身陷囹圄、身为奴仆及穿越荒野那样。

  但是当五盖根除之后,他就像还清债务、从病中康复、从狱中获释、奴仆重获自由及脱离险境那样。

  当他除掉了五盖的时候,欢欣便生起了;当欢欣生起时,喜便生起了;当内心充满了喜时,他的身体便止息下来;当身体止息下来时,他内心便生起了乐;当内心乐时便进入定境。

  舍离了贪欲,舍离了各种不善的心念,他进入和安住于初禅之中;内心有觉(Thought-conception;vitakka)(译注:觉也有翻译为寻,是五盖禅支之一,指内心与五盖不相应的思想活动)和观(Discursive

  Thinking;vicara)(译注:观也有翻译为伺,也是五禅支之一,指内心与五盖相应的分析活动);初禅是从舍离而生活的,内心充满喜和乐。::他进入和安住于二禅::三禅::四禅:::。《吉祥悦意》-《长部》的注释

  经文中提到:「同样地,一位比丘如果不能除掉五盖,他就你负债、患病、身陷囹圄、身为奴仆及穿越荒野那样。」

  在这里世尊指出不能除掉贪欲盖,就正如同负债一样,不能除掉其他的盖就正如同患病:::。这些比喻应该理解如下:

  贪 欲

  一个负债的人还会丧失很多东西的。例如,当债主要他还债时,用粗恶的语言骂他和打他,他都不能还手,只好全部哑忍。就是那些债务使他不得不忍受。

  同样地,若果一个人对某人生起了贪欲,他将会对这欲境充满渴爱和执着,即使对方用精恶的语言骂他和打他,他都会忍受下去,这是贪欲使他不得不忍受。就是如此,贪欲好比负债那样。

  瞋 恚

  如果一个患有胆病,他即使进食蜂蜜呼糖也不能领略到甜美的味道。这个病史他把吃下去的东西呕吐出来,还会抱怨道:「这是苦的!苦的!」

  同样地,一个具瞋恨心的人,即使导师对他劝诫,他都不会接受忠告,还回答:「你在打扰我!」他将会离开僧团,或走到别处游逛。正如患胆病的人不能领略蜂蜜和糖的味道,一个瞋恚的病患者将不能领略得到佛法中的禅悦用各种的法乐。就是如此,瞋恚好比患病那样。

  昏 睡

  一个人在节庆的日子被囚在监牢里,他因此不能看到节日庆典的初段、中段和尾段。翌日当他被释放出来时,听到每人都谈论着:「昨天的庆典真快乐啊!那歌曲和舞蹈直精彩啊!」他都说不出半句说话来加入谈论,为甚么呢?因为他根本没有欣赏过那场庆典。

  同样地,在一个精彩的法义演说全里,当中有一个比丘被昏睡所征服,因此他听不到法义演说的初段、中段和尾段。当演说完毕之后,他听到众人的赞美:「听闻佛法真使人高兴!那个题目真有意思,那个比喻真是好!」他都不能说出片言只字来加入赞美,为甚么呢?因为昏睡,他不能欣赏那场演说。就是如此,昏睡好比身陷囹圄那样。

  掉 悔

  一个奴仆很希望前去欣赏节日庆典,但他的主人对他说:「快到这个地方去,快到那个地方去,那里有急事要做。若你不去,我将会斩断你的手和脚,或割掉你的耳和鼻!」听到这番说话之后,这奴仆连忙遵从主人的吩咐去做,因此完全不能欣赏到庆典节日的任何部份。这是因为他要依从他人的缘故。

  同样地,若一位比丘不大精通毘奈耶(注:比丘的戒条),当他到森林中静修时,若遇到一些学上的问题,如「吃了的,是否净肉」。他便需要打断静修,走到精通毘奈耶的比丘那里寻求回复戒行的清净。因为他受到掉悔的征服,所以不能得到静修的悦乐。就是如此,掉悔好比身为奴仆那样。

  疑

  一个人在穿越荒野途中,一旦想到可能会被强盗抢掠或杀害时,他只要听到树枝或小鸟的声音,都会使他紧张、害怕起来,想道:「强盗已经来了!」因此他心怀恐惧,迟疑地前进,甚至转身逃跑,故此,他很艰困的才到达目的地,或者甚至永远不牟抵达。

  这正如一位修行当内心生起疑时(注:根据《分别论》,疑可分作八种:疑佛,疑法,疑僧,疑戒,疑世间的过去有否尽头,疑世间的未来有否尽头,疑世间的过去或未来有否尽头,疑缘起法),例如怀疑佛陀是否一位觉者,他便不能于此生起信念,没有信心,因此不能踏上圣道和取证圣果,就正如一个要穿越旷野而不知那里有没有盗贼的人,这位修行者不断在内心生起疑惑,焦虑不安和没有自信,他通往圣位的路途上为自己制造一个障碍,就是如此,疑好比穿越荒野那样。

  舍弃五盖

  经文中提到「当五盖根除之后,他就像清还了债务、从病中康复、从狱中获释、奴仆行重获自由及脱离险境那样。」

  舍弃贪欲

  一位向别人贷款营商的人,当他赚到钱财之后,便想道:「债务会使人生烦恼!」他立即把债务连本带息都还掉,撕毁了借据。从此,他不再要定时向债主报告行趴,即使债主到来也不需要起座逢迎。为甚么呢?因为他不再受到债主的束缚,不再受制于他们。

  同样地,一位比丘想道:「贪欲会使人生烦恼!」因此他修习六种方法(注:如前面所提及的,有助于舍弃贪欲的六种方法)去对治,并且除掉贪谷。正如一位还清债务的人,当两次遇上债主时,也不会生起恐惧或焦虑那样,一位比丘当舍弃了贪欲时,再了不会沾染它或被除数它所束缚,即使面对天界的欲乐,也不会受贪欲的煎熬。因此,世尊以清还债务比喻来说明舍弃贪欲。

  舍弃瞋恚

  一个人胆病康复的病人,他通过治疗服药后,可以恢复品尝蜂蜜和糖。正如一位比丘想道:「瞋恚真会带来很大伤害。」因此他修习六种方法支对治,并且除掉瞋恚。就像一个康复的病人能亲自尝到蜂蜜和糖的美味那样,这位比丘能够体会爱持戒律的价值。因此,世尊以从病中康复为比喻来说明舍弃瞋恚。

  舍弃昏睡

  有一个人曾于节庆的日子受到囚禁,他被释放后想道:「之前由于自己的放纵,在节庆的日子里被囚禁在监牢,因而错过那些节日庆典。从今开始我将不放纵自己。」因此他再也不放任自己的行为,心中没歪念。到了下次节日,他欣赏庆典节日时,欢呼道:「啊,这些节日真好看!」

  同样地,一位比丘当明白到昏睡会造成很大的害处时,他便修习六种方法地去对治,并且除掉昏睡。正如一个从狱中释放出来,他能欣赏到整个庆典,即使这个庆典长庆七天。一位比丘当舍弃了昏睡之后,他便能够欣赏到整个说法法会的初、中、后段,最后还得到圣道和四无碍智。因此,世尊曾经以从狱中获释为比喻来说明舍弃昏睡。

  舍弃掉悔

  一个奴仆受到朋友的帮助,赎了身,恢复自由,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样地,一位比丘明白到掉悔能造成很大的障碍时,他便修习六种方法支对治,并且除掉掉悔。当除掉了掉悔时,他就像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能去做他意愿的事情。正如旧主人再不能阻止已赎身的奴仆做事,掉悔再没有能力阻止这位比丘实践离苦得乐的解脱,因此,世尊宣说,舍弃掉悔就像奴仆重获自由那样。

  舍弃疑

  一个强健的人手持武器,携带着行李,与众人一起穿越荒野。即使有盗贼地远处秆到他们,他会四散而去。这人安全抵达目的地,内心感到十分快乐。

  同样地,一位比丘明白到疑会带来很大的伤害时,他便修习六种方法去对治,并且除掉疑。正如一位强健的人,手持武器及结伴而行,视盗贼如无物,走过荒野面抵达安全的地方,一位比丘越过那恶行的荒野,最后抵达至高无上的安稳地-不死的涅槃境界。因此,世尊以脱离险境为比喻来说明舍弃疑。

  七种觉悟的因素 竟

 
 
 
前五篇文章

cittara长老:阿那律思惟八法

德加尼亚尊者:正念获得动力

喜戒禅师:名与色

智慧禅

由愤怒到慈悲之路

 

后五篇文章

佛陀最后的说话

开动真理之轮

阿姜布拉姆:禅悦——快乐呼吸16法(3)

阿姜布拉姆:禅悦——快乐呼吸16法(2)

阿姜布拉姆:禅悦——快乐呼吸16法(1)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