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九、菩萨的精神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九、菩萨的精神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这段经文讲四无量心,这是菩萨道的精神所在。我们学佛是为了超越我们现有的生命状态,成就圆满的人格——成佛。成佛先要行菩萨道。菩萨的特点,就是要有慈悲济世的胸怀,这要从四无量心开始修学。

  1.慈无量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慈,是与乐,就是给人快乐。一个人如果拥有慈的心态,他就能做到‘于诸众生不起恼害’,对于一切众生不会生起一种恼害的心理。因为一个人有慈的修养,随时都会想著给众生带来快乐、幸福,他自然不会去做恼害众生的事。

  2.悲无量

  ‘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悲,是拔苦。与乐是慈,拔苦是悲。悲,是把众生从烦恼痛苦的深渊里拉出来,放到快乐的、幸福的地方去。所以慈悲的定义,就是与乐拔苦,给大家快乐,解决人家的痛苦,这就是慈悲。佛教所讲的慈悲,与基督的博爱,儒家的仁有些相似,但更深、更广,思想境界更高。基督教讲博爱,并没有让我们去爱异教徒。儒家讲仁,也是内外有别。他们都不及佛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什么叫无缘大慈呢?无缘就是不讲条件。世间上的人,给人家好处,总是有条件的。这个人跟我有关系吗?他是不是我的亲戚朋友?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事业?我有没有必要帮助他?帮助他对我有好处吗?先反覆计较一番,然后再施展慈心。而一个行菩萨道的人,慈悲众生,是不讲条件的。在菩萨的心目中,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只要人家有困难,他就乐于帮助,不讲究任何条件,这就叫‘无缘大慈’。

  什么叫同体大悲呢?同体,就是把众生和自己看成是一体的。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菩萨要拥有这样一种胸怀,就像《维摩经》里讲的维摩居士,人家问他为什么病了?他说,‘因众生病故,所以我有病’,因为众生病了,所以他才会生病,这就有点类似母亲对待儿子一样。当儿子生病的时候,作母亲的就会很著急,甚至会著急得宁愿她死,也不要她儿子生病。母亲对待儿子的这种心情,就接近于‘同体大悲’的精神,可惜母亲的这种胸怀太窄了,不是‘无缘大慈’,因为她不会对待一切人,对待别人的儿子,她就没有这种胸怀了。

  菩萨的修行是把母亲待儿子的胸怀扩充到无限,称为无量。四无量心,就是范围无限的意思。无量,以一切众生为物件。所以一个人要想修四无量心,可以从他的亲人开始,把对自己儿子、兄弟、姐妹、父母的慈悲,进一步推广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再进一步扩展到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最后再把这种慈悲扩展到自己的怨家仇人,再把待人的慈悲心推广到一切众生,能够设身处地替一切众生著想,慈悲心就算修成了。到这个时候,才能做到‘悯诸众生,常不厌舍’。

  3.喜无量

  ‘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喜,就是随喜,随喜是相对嫉妒而言的。通常人们总有嫉妒心,因为有了嫉妒心,就不能随喜。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培养随喜的心态。随喜心态的培养,首先要从我们的儿子、夫妻、亲戚朋友身边开始培养,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我们要马上随喜赞叹,生起欢喜心。接著,把这种对亲人的欢喜心再扩展到陌生人身上,乃至跟我们有利害冲突的人,对他们取得的成就和荣誉,我们也要随喜赞叹,感到由衷地高兴,而不是口是心非地说恭喜恭喜。我们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欢喜心从一个乡村扩展到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然后再从人类普及到一切动物身上。我们要对一切生命,一切有情做出的荣誉事情,那怕就是那么一点一滴,也要由衷地感到高兴,这就叫随喜,这就是喜无量心。

  ‘见修善者心无嫌嫉’。怎么样检验我们有没有喜无量心呢?就是当你看到别人修善的时候,是欢喜的心态,还是嫌疑、嫉妒的心态?如果是欢喜的心态,你就有了随喜功德,如果你看到人家做好事,心里很难过,并讨厌他,甚至嫉妒他,这说明你根本就没有喜无量心。

  4.舍无量

  ‘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舍,是平等的心态,就是要怨亲平等,对怨家和亲戚朋友都一视同仁,在顺境、逆境面前,不起爱恨之心,以平常心平等处之。把这个心态推广到任何环境,推广到一切人的身上,一切众生的身上,这就是舍无量心。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十、摄化众生的方便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十一、趋向解脱的法门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十二、结说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81.洗碗扫地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82.荣枯一如

 

后五篇文章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八、成佛的途径

南怀瑾:维摩精舍丛书 黄叶闲谈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七、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六、学佛的基本德行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五、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