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白话文:禅宗七经之金刚经解 注疏六 无为福胜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白话文:禅宗七经之金刚经解 注疏六 无为福胜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

  无为福胜①分第十一

  [古文]

  “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等恒河,于意为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解]

  ① 无为福胜 这《金刚经》说的是大乘无为法,受持这经,就是受持大乘无为法;宣传这经,就是弘扬大乘无为法;如此得福胜于以无量七宝布施。

  ② 恒河 印度最著名的大河。

  [释净慧注疏]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前来宗明经体,自下主明经用。用难指事,故格量以喻之。初言三千,不即言恒沙者,自少之多,开化渐也。恒河者,恒是河之神名,河即因神立目。问意言:初以一恒之沙为数,次有尔许沙数恒河,后诸恒之中复各有诸沙数,是诸沙数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诸河为总,诸沙为别。河尚无数,况乃沙乎!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一恒之沙为第一多,一沙复为一恒河为第二多,诸恒之中复各有诸沙数为第三多,诸沙之中一沙复为一世界为第四多,今问若人施宝同乎此量,所生之福得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答明多也。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如此福德胜前福德。

  舍宝虽多而生福少,持经虽少而生福多者,经之胜用在乎此也。

  [白话]

  “须菩提,有一恒河沙数那么多的恒河,你想想,这么多恒河所有的沙数,算不算多?”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单说恒河数,已是无数,这无数恒河所有的沙数,更是无量无数了。”

  “须菩提,我同你实话实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充满那么多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以这么多的珍宝作布施,得福多不多?”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这部经,即使只受持四句偈,并向他人宣传演说,所得福德胜于无量七宝布施的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古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此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释净慧注疏]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下明此经之胜,成彼生福之多。此章明此经能令物尊,随何处说此经,即令此处可尊;随何人说此经,即令此人可贵。随何所舍此宝,不令此处可尊;随何人舍此宝,不令此人可贵。由此义故,持经虽少而福多,舍宝虽多而福少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何况者,一以无情况有情,谓以地况人。二以少况多,即一偈况于尽受也。地本无灵,说处尚令尊仰,人既有识,持者深须虔养也。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希有之法是菩提,成就菩提即人可贵也。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有经之处则有佛教,佛教不异经教也。可重之者是弟子,弟子即是菩萨也。有佛显有能说,有菩萨显有能受,两圣居中处可尊。

  [白话解]

  “再说,须菩提,有人宣说这部经乃至宣说四句偈的处所,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都应像供奉佛塔庙那样虔诚敬奉。

  对尽能受持读诵这经的人,更应全心敬奉。须菩提,应当知道,这人必定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即有佛在,要像弟子尊重佛一样,见经典如见佛。”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古文]

  尔时,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①,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②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解]

  ① 微尘 极小极小的浮尘,名为微尘。没有准确定量。

  ② 三十二相 如来,是意识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不存在色身相。《大智度论》载有三十二大丈夫相,一般认为是释迦牟尼的色身相。这三十二相如下:一、足底平正,二、足底有轮状纹;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掌纹如缦网;六、足跟平满;七、足趺高满;八、股骨如鹿王;九、手过膝;十、阴部如马阴内藏;十一、身体横竖相称;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右旋向上;十四、身金色;十五、身放光明,照及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平满;十八、两腋下隆满;十九、身如狮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具足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狮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音声传播深远;二十九、眼目明净,色如金精(青色);三十、眼睫毛如牛王;三十一、两眉之间有白玉毫;三十二、顶上有肉,高起如髻。

  [释净慧注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此章明此经体是真流。夫证真如者得真般若,从真般若流乎大定,从大定流乎大悲,从大悲流乎化身,从化身流乎此经。故此经真所流也。经是真流故,持虽少而福多。宝非真流故,施虽多而福少。须菩提欲显此义,故设两请。初请约文以求目,此文以何为名?后请约义以问持,此义云何修奉?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此答初问,显真流义也。夫名以宣实,实为名本。证实者能流名,寻名者能津实。欲显此经既为证真者之所流,还诠证真者之般若,故目之曰金刚般若也。金刚以不坏为义,喻智真也。般若以神照为功,即智体也。波罗蜜以到岸为趣,显智用也。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此答后问。即令依向所立之名,以持此文之义。所以尔者,立名之意,欲令依名以取文,依文以寻义,依义以修行,依行以证真。故须依此名字而奉持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更晓前意。夫证真之日得真般若,得真之时便舍文字。故云:佛说般若,即非般若也。若能依名作取舍两意,以持此文之义,即是如法奉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此章明此经是诸佛同说。夫能证真者能说真,如说行者能证真。诸佛已证,为他证故同说。菩萨未证,为自证故同行。欲显同行者必同证,先明同证者必同说,故为斯问。问意言:颇有一法唯我释迦独说,非余诸佛所说耶?若唯我独说,即我名有所说。若余佛亦说,即我名无所说矣。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此说同彼佛,则说无所说也。若然者,随是一法,则一切诸佛同说。无有一实,得一切诸人共舍。法可同说,同行者必同证,所以持虽少而福多。财无共舍,别舍者不同证。所以施虽多而福少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章明此经是灭惑之本。夫通论财施之福,内生不善之惑,外感无记之尘。弘经之善,则近灭烦恼之因,远感菩提之报。今欲明施福之所生,即经福之所灭,故为斯问。夫积微尘以成世界,则尘因而界果。碎世界以作微尘,则界因而尘果。然则世界作微尘,是微尘从世界出,此喻示何义?示烦恼从财施生。微尘众甚多,是微尘遍满虚空,此喻示何义?示烦恼弥纶法界。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尘以染坌为义,界以因性为理。地尘非染尘,是说地微尘。世界非染因,是说为世界。此喻通显两意。一取非为喻,显智慧非染尘,经福非染因。二取是为喻,显烦恼是染尘,施福是染因。然则前是破粗为细,示因少而果多。此即摧有入无,显始生而终灭。何以明之?夫地尘是相结,属分别性。烦恼尘是粗重结,属依他性。相结虽不可以无生观断,然可以无相观灭。粗重结虽不可以无相观灭,然可以无生观断。二尘虽异,俱财用之所生。两观乃殊,并经力之能致。若尔财福之所生,即经福之所灭。能灭即为胜,所灭即为劣。由此义故,施宝虽多而福少,弘经虽少而福多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此章明弘经之福是诸善中胜。夫因以感果,果以酬因。果胜即因胜,果劣即因劣。欲寄应真两果,以辨胜劣二因,故为斯问。问意云:如来以真如为体,三十二相是虚妄之法,可以此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丈夫之相,无相是菩提之相,即是非相。非菩提之相,是名三十二相,是丈夫之相。此明两相异体,即显应真殊状。夫三十二相是世间之胜报,其因尚劣于经福,无相是出世之妙果,其业理胜于施善。由此义故,施宝虽多而福少,弘经虽少而福多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前寄舍财以明胜,此寄舍身以明胜,依报易舍,正报难捐。自易之难,亦化渐也。

  [白话解]

  这时,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给这经起个什么名字?我们应当怎样奉持?”

  佛告诉须菩提:“这经名字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好好记住,好好把握。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不要以为实有般若波罗蜜,只是名字叫做般若多罗蜜。

  须菩提,你说,如来说了什么法吗?”

  须菩提说:“世尊,如来没有说过什么法。”

  “须菩提,你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数多不多?”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

  “须菩提,如来说微尘,是微尘亦非微尘,是名字叫做微尘。如来说世界,是世界亦非世界,是名字叫做世界。

  须菩提,你想想,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见如来吗?”

  “不,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为什么不可以?如来说三十二相,是相亦非相,是名字叫做三十二相。”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布施。另有人受持这经乃至四句偈为人宣说,后者的福德比前者多得多。”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前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08.继承密付

白话文:禅宗七经之金刚经解 注疏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09.我也可以为你忙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10.我有你呀!

白话文:禅宗七经之金刚经解 注疏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07.打坐非禅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68.立地成佛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67.责骂与慈悲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66.我不是众生

星云法师:星云禅话 365.禅师的宝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