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衍慈法师:佛教仪规入门 第一讲:佛门基本常识 |
 
衍慈法师:佛教仪规入门 第一讲 :佛门基本常识 【仪规是什么?】 仪是律义,规是规矩。 律——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 仪——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 规——以律仪所产生的节度气质。 矩——是表现出来的内涵及美德。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律仪和规矩,那么社会就会得到净化,佛法就自然兴盛了。学佛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包括大小乘法,都不能离开处律仪,这是学佛的根本。 再讲[止]的意思,是要求诸恶莫作;[作]的意思,也就是众善奉行。 [止]要停止[身]不合规矩的举目动静[口]所讲的是是非非,亦即是不让身与口放逸去做不如法的事情。除了可以看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情。除了可以看得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意],也要收摄,将看不到的内心动态,思虑、情欲等都要制止,令妄念不生。 [作]是待人处事的一切行为,要有崇高情操,符合规律礼节,表现一种良好品德。若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话,内心会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反映出安祥的仪表,使人产生仰慕及恭敬的心。 古人有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夫以足]。因不懂待人处事,在社会上往往吃亏立不住足,岂能成大事。俗语有云:[不学规矩,不成方圆]。佛门也说:[佛弟子不学威仪(规矩),不成法器(佛门龙象)]所谓玉不琢不成品,人不学不知理。行为若要合乎规矩,合乎节度,就一定要在学律仪的基础上产生。律是理体,仪是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若能够在身、口、意上有所改造,止恶向善,则有规有矩的仪态与道德行为,体用达到一致。所谓生于内,形诸外,这种规矩是内心修养所表露出来的气质及内涵。别人看到便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所以仪规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佛门基本的常识: [常]是时常、经常,[识]是认识、知识、很多时有机会碰到的。有了认识,才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与目标去做,方能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为。 第一:为人礼仪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意思是说,佛法不是很神秘、很高超的,只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能够做好平直心便是。 待人——就是人与人接触时,建立的一种友谊与感情,所以做人的礼仪非常重要。无论你是甚么人,是否系紧弟子,都应遵守礼节。同时,礼节是不受时空的限制,不论中外古今,都讲求礼节。做人要有一定的人格,若做人也做不好,怎样学佛呢?太虚大师曾说:[仰止于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是名真现实]。佛法不是空谈理论,是要实践去做的。若待人接物离开了现实,就很难行得通,想在社会上有成就 亦不那么容易。 怎样才合乎做人的礼节?引用六祖大师所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是建立于[内心] [外行]两方面,内心谦下、平衡、在外表自然流露出来,待人的礼节便存在了,所谓身心一如。 待物——应时人与事物之间,如何处理得恰当,做得圆满。做任何事情,必须有好的思维所讲三思而行,此外,做事的方法及说话的证据都很重要。赋样的一件事,休憩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人的思想和处事的方法。另外从细微的事情处理上,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条理、有计划及规律、例如看看一个抽屉内所放的东西,也可反映出那人的思路。 宏观方面来说、人与社会之间,本着爱国爱教 维持社会秩序,同时要明因果、尽本份、守法纪。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大家才能安心用功办道。 儒家说[五常],倾家说持[五戒],名虽有异,意义有相同。
社会上犯错的人,皆因违背了五戒或五常。若遵守五戒或五常的法则,便符合佛法,又符合社会之法律。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是做到便为人有礼节,合乎人格,而学佛的仪规就是建立于做人礼节之上。 第二:佛子威仪 佛弟子有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佛,是慈父,子是要学父亲的为人,佛子更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待人接物,威仪动态。所讲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那是从比丘250条戒计起。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每一项都有250威仪,所以250×4=1.000(威仪)。再乘以菩萨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1.000(威仪)×3(聚净戒)=3.000(威仪)。 以上所谓的三千威仪是[粗]的,详[细]分起来还有八万车千细行,计算如下: 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YIN)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有贪、嗔、痴,加上等分(即贪行、嗔行、疾行等烦恼),合共有四。7(支)×4=28。 最后将3.000(威仪)再乘以28(3000×28=84.000),便产生八万四千细行。 无论是[粗]的三千或[细]的八万四千,都是从我们身、口、意三业产生出来的,如何收摄身、口、意三业,首先要学威仪。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从[威仪]这个方面做起,我们举目动静便有分寸。 在这末法时期,众生的心特别容易散乱,身则时常放逸,古德举止有范。佛陀制戒律,祖师立仪轨,以律仪来束缚我们的身体、收摄我们的内心。有了内心修善,外表自然便显出威仪。律已要严格,待人要恭敬,这才合符我们作为佛子的要求,那便可为人的模范。威仪不但是自利,而且可感化他人。 第三:寺院起源 [寺]在印度叫僧伽蓝,华译为众园,是大众、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同修佛学的地方,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佛在世时,印度已有[僧伽蓝],亦有[精舍],佛法是在汉朝传入中国,永平七年汉明帝梦见[金人],身有白光,飞在殿前。翌日他便向文武百官查问梦境的意义,是否好预兆?有大臣傅毅答道:[据《周书异记》记载,周昭五时代,西方印度有佛出世时,王亦见金人冲入宫殿。佛入灭后一千年,佛法便会传到东土来]。明帝大喜,遂派遣蔡揞等共十八人,到天竺(印度)求佛。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在永平十年请得佛经和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梵僧回洛阳,由汉明帝恭敬地迎请入鸿胪寺以示尊重。 [寺]原来是当时皇帝以下,政府办公的机构。鸿胪寺相当于现今的外交部。两位梵僧但便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首先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后来帝令新建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寺名的来由是因为用白马从印度驮来经典,故名[白马],而鸿胪寺的[寺]字亦保留下来以示对僧人的尊敬,白马寺,乃中国第一所佛教寺院。 以往僧人的居所只有[寺]与[兰若]两种,[寺]必须由皇帝赐名,不能随便自称。“兰若”就是现在所谓的茅蓬。 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的名称也渐渐改变,寺院的数量也逐渐多起来。魏武帝时,寺院亦有称伽蓝,到了隋炀帝时,寺院又称为道场。唐代马祖道一大师再把寺院称为丛林,丛林意味许多志同道合,仿佛许多大树似的,大家同住一处,齐来办道。后来许多寺院的称呼亦有所添改,例如寺是比丘住的;规模小的就叫[庵],是比丘尼住的;[观]是道教的道十住的;[院]是道教的修女住的,当然这种称谓并非绝对。又由于许多寺以墙围成一个院子,因此[寺]与[院]合称做[寺院],还有[宝刹]、[精舍](佛在世时已有精舍)、[兰若]等等。再讲马祖禅师创建[丛林],他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设立[清规],名为[百丈清规]。丛林规矩内详。 第四:丛林组织 寺院有严密的组织,处理日常的运作。住持以下设四大寮、四大班首、八执事,分工负责寺院内的各项事务。 四大寮(如四大科室)包括下列: (一):库房寮——管理物资,如僧人衣、食、住、行等等;人事方面有监院(即当家师)、副寺(即副当家)库头(掌握财政及物资)、书记(管文书)、典座(大众饮食)等。] (二):客堂寮——管理客人的来往(挂单、止单、迁单等)、信徒的法事(红、白二事、水陆、拜忏法会等等);从事有知客师、照客师、僧值师等。 (三):维那寮——管理五堂功课(上早晚殿、上供等等佛事),又照顾大众的作息;人事方面有维那师、悦众师等人。 (四):衣钵寮——包括住持和尚的衣钵侍者,奉待大和尚的起居饮食汤药,书信传递,并打理方丈的香、花、灯、水、果等等。 四大班首的重要有如一栋房屋的大柱,分裂如下: (一) 首座——居僧众这上,由德高望重的和尚担任,可代理大和尚任务如过堂、上殿等事。 (二) 西堂——退居大和尚,或他山退隐之长老,负责开示及教育大众。 (三) 后堂——亦是诸山长老或退居和尚,管寺院里的清规。 (四) 班首——又名堂主,以掌理其本堂如念佛堂、禅堂等等之事,为一堂之主,亦须才德兼备。 八大执事包括首座、都监、监院、副寺、维那、衣钵、知客、典座。 若再进一步细分,丛林有四十八执事(职位),分东西两序,如封建朝廷制度有文武两班。东序基本上都是如事(执事),管理寺院一切事务。西序是诸山长老,有德之士。 寺院里僧侣虽多,只有住持一人被 称[和尚]或住持大和尚,他是全寺具有学德之主僧,又称[方丈]。 方丈这称谓的由来,缘自唐朝的五玄策,他用尺来量度维摩居士室,四方形,每边一丈长。唐朝百丈禅师把方丈二字用来德称大和尚。若想知道谁是大和尚,只要看看僧侣挂在颈上的念珠便可知晓。大和尚的念珠头是放在背后正中,有些老法师亦会把念珠头放在两旁,居士最好勿挂念珠在颈项上。 丛林又分子孙丛林及十方丛林。子孙丛林由传法(有法嗣关系)及继承两种方法选出住持,十方丛林亦分传法及选贤两种,一般住持,三年一任或再任。如何分辨子孙丛林和十方丛林呢?大家不妨注意寺内所悬挂的一条木鱼,据说,鱼头向寺内的是子孙丛林,鱼头向外的是十方丛林。 职事任免分春冬期,正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为春期、七月十六至正月十五为冬期。最少亦要当半年,若半年未足,不满一期便跑掉者是[逃单];若做得不好被撤职叫[迁单]。逃单或是迁单两者都是十分不无彩的事。
----------------------------------------------------------------------------------------------------------------- 更多衍慈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