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四)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四)

 

  寅二、正为选方便门(分二:卯一、简非。卯二、显是)

  卯一、简非  首先简别就着末法众生,就阿难尊者来说,不是圆通的先把它简去。

  (分四:辰一、简六尘。辰二、简五根。辰三、简六识。辰四、简七大)

  辰一、简六尘

  在圆通中先简去六尘的所缘境,六尘所缘境因为它是不普遍的,而且它是变化太大,对初心来说,我们很难掌控,从这个地方回家并不是非常好的路。

  淨业学园 84讲次  讲义176面

  辰一、简六尘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要度化众生。所以从佛菩萨的角度来看是:「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佛菩萨引导众生悟入心性的时候,他所针对的根机是广大的,所以你看在经典当中,经常会开出很多很多的法门。《华严经》开出了五十三参,《维摩诘经》有三十二种法门,本经有二十五个圆通。一个医生他不可能只开一种药,因为他要面对很多病人,所以他必须把所有的药都把它现出来,尤其是末法众生,佛菩萨都不在了,佛菩萨应该把很多药都留下来。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是广开方便法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但是站在众生的角度,我们一个生死凡夫的角度,我们的心态是「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我们只能够选择自己需要这一部份来修学,不是所有佛菩萨法门你都要照单全收的,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你一定要一门深入,要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所以你要简择,佛菩萨开示药的时候他不能简择,他平等的把所有法门都留下来。但是我们众生在修学的时候,你不简择你进步就变得很慢。针对一个末法障深慧浅的众生,应该怎麽简择呢?首先本经先把六尘简择出去。

  色尘不彻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我们如果以色尘来当回家的路好不好?

  “色”,色尘,色尘经过我们一念明了心的攀缘以后会产生一种想像,心中的想像跟色尘的结合就变成一种尘垢,色心和合变成一种尘垢,一种心中的影像。这种影像我们依止我们心中的观照力(精了),是不能通达它的体性的,因为这样的色尘它是一种尘垢相,是一种障闭不能通达的。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以色尘当作所观境,我们很难去通达它的体性,因为它这种影像障闭性的,我们看到这个影像以后,我们很难体会它的本性是空的,很难体会。而我们一个初心的人,又怎麽可以以此障闭的体性,来当作修学圆通的本根呢?这样一下子就被障住了,就通不过去了,我们看到一个恶逆的境缘的色尘现前,我们很难说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很难这样去体会的,所以色尘的障闭性是很难去通达的,以色尘当圆通本根是不恰当的。

  声尘言偏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音声有二种音声,一种是无情的音声,比方说你桌子的碰撞等等,这是没有所谓的语言这一部份。但这个地方所指的是有情所发出的音声,有情所发出的音声会掺杂许多的语言文字,所以它是属于一种「名句味」。“名”它是诠释自性,“句”诠释差别,“味”指的是文,诠释义理。比方说这是一朵花,这是「名」,它强调花自体,这朵花很漂亮,就有漂不漂亮的差别,这个叫「句」。这朵花很漂亮,这是完整的观念,这个加起来就是「味」。

  总而言之,音声它是一种名句味的一种诠释,它的特性就是「一非含一切」,一个名不能含摄一切的名,一个句也不能含摄一切句,一个文不能含摄一切文。

  所以音声在诠释整个法义当中,是不能够普遍圆满,没有普遍性。身为一个没有普遍性的音声,又怎麽能够当一个初心的圆通本根呢?

  我们去注意这句话,就失掉其他的话,所以它不能够圆满的普遍,这一部份就不适合当回家的路,因为回家要俱足「圆通常」。

  香尘不恆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恆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香尘的特性必须要合中知,它必须要跟鼻根相结合,才能够知臭知香。香臭的香尘必须要跟鼻根结合才能够显现出来。

  「离则元无有」

  如果香尘离开了鼻根的了别功能,香嗅的体性就不能现前了。所以身为香尘,是「不恆其所觉,」因为事实上鼻根也不可能跟所觉的香尘经常相结合。所以你以香尘为所缘境,它不能经常现前,因为它必须要根尘的结合才能显现。譬如你以香气为所观境,但是有时候香气不现前,那去哪裡找所观境呢?你找不到所观境的,你就不能长时间修学,所以对初心来说不适合。

  味尘不一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恆一,云何获圆通?

  “味尘”,味尘它不是本来就有的,它要假借因缘才有。要假借什麽因缘呢?「要以味时有」,必须要味尘跟舌根相结合,才能够感觉它的存在,它的功能跟前面很像,「其觉不恆一」,既然能觉知的舌根跟所觉知的味尘,是不能经常的合而为一,所以它也是一种生灭性、变化性,对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圆通本根的。

  触尘不定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触尘它必须要能触的身根跟所触的触尘相结合,才能够将冷热的相状发明出来。

  「无所不明触」,如果只有身根而没有所触之物,就不能够明白冷热之相。所以「合离性非定」,这二个是合是离,体性不决定,这一部份不能操之在我啊!你也不能叫人家一天到晚碰触你,这样的体性,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所以它不适合当初心的圆通本根。

  法尘不徧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徧涉,云何获圆通?

  法尘我们一般叫「内尘」,因为它是五尘落谢的影像,落在心中产生一种独影境,它是一种内五尘。它必须要假借外五尘才能够显现,「凭尘必有所」,它必须要凭藉外在的五尘才能够显现。法尘的生起一定有它先后次序的差别,你看我们心中的影像有昨天的影像、有前天的影像、有今天的影像,这就是时间上有前后的差别,既然有前后的差别,「能所非徧涉」,能缘的心去攀缘所缘的法尘的时候,就不能普遍含摄,你去想昨天的事,你就不能同时去想前天的事,也不能同时想今天的事情。这种能所互相的攀缘不能普遍含摄一切的法尘,所以不适合当初心的圆通本根。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身为一个初心的圆通本根,必须俱足三种功德:

  一、「圆」它要普遍圆满。你看音声就很好,音声它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的,一个地方有音声,十个人同时听得到,它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

  二、「通」它不能有障碍,要达无碍。你看那音声不管是牆壁,什麽都不能障碍它,它通达无碍,不像色尘,它是不通达的。

  三、「常」它必须要恆常存在的。这一点在六尘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经常很难存在,因为六尘是外在的尘境,不是你决定的,所以你很难长时间修学的。

  305这地方倒是有一个地方要注意,它是不适合长时间修学,但是从一时的感应、一时的开悟这一部份,六尘有它的效果。你看『禅宗』我们常说「德山棒,临济喝」,你问德山师:什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他拿棒子就打你,就追着你打。你说:我们怎麽样把心带回家?临济禅师就诃责你、大声的诃责你。

  我曾经问达空长老,我们以前的老和尚,他是修禅宗的,问他:为什麽『临济宗』老是打人家呢?

  达空长老说:〔禅宗〕的道理你不懂。他说:你们教相是讲道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慢慢体会,〔禅宗〕不是这个意思,〔禅宗〕是认为一个人的攀缘心很重,讲道理没有用,你用棒子打下去的时候,他那个触尘是刺激性的,跟身根接触的时候,那能够截断妄有。因为你一痛的时候,妄想就突然间脱落,「迥脱根尘」,在那个当下,那个不生灭心容易体会得到,「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因为那个痛太痛了,所以妄想突然间忘掉,截断妄流,妄想之流突然间停止了,那个时候很多人从那个地方开悟。

  「棒喝」棒是触尘,喝是声尘,这个地方跟本经有什麽差别呢?

  〔禅宗〕它只是引导你一时的开悟,你也不能老是用打的方式,对不对?因为圆通是长时间的修学,长时间修学你要找一个稳定性,但一时的起悟,那麽当然这个六尘,有时候有它一定的力量。

  我们讲解悟跟证悟是不同的,解悟说你开悟了,但是开悟没多久你又忘掉了,那是成就一种善根而已。但是你要让善根相续,要破妄显真,那要常修学(后面会讲),前面的不是不好,重点是它非是常修学,你没办法一辈子去修它的,六尘不是经常有。所以这个地方要简别出去,因为外在的六尘,它的现前不是操之在我,这个地方要简别。

  辰二、简五根   除耳根以外的五根都要简别

  眼根不圆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见性”指的是眼根见的功能。眼根见的功能它在了别眼前的境界时候,虽然是可以洞然明彻,这是佛像、这是释迦牟尼佛,这是阿弥陀佛,很清楚分明,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明前不明后,它的功能是不能够圆满,它只能够看到前面不能看到后面,所以在四维当中只看到前方的二维,不能看到后面的二维,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不圆满的。身为一个不圆满的所缘境,当然对一个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圆通本根的,因为它不圆满。

  鼻根缺中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鼻根它可以通于入息也通于出息,我们入息的时候是从鼻子到丹田,出息是从丹田到鼻子,它通内通外。

  但有二个问题:第一、「现前无交气」,当入息到尽头的时候,这时候的息会停止,乃至于出息到尽头的时候,这二个息都会暂时的停止。入息的时候,鼻根到丹田会暂时的休息一下,丹田到鼻根也会暂时的休息一下,会有暂时停止的情况,会中断,是第一个问题。第二、「支离匪涉入」,出息跟入息彼此间是支分离异的,它们不能同时存在,有入息就不能有出息,有出息就不能有入息,不能互相摄入,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有它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它。

  这二个会变化,对我们产生干扰,因为你观出入息,一下子是出息,一下子是入息,所缘境变来变去,相对来说不太稳定,所以对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圆通。

  舌根不常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为舌根它有知味的功能,但是它不是入无端,它不能够没有味尘就产生知的功能,它要有味尘的刺激,知味的功能才能够现前。你看我们舌头平常没有什麽滋味的时候就没什麽感觉,它必须要有味尘的刺激才能够产生了知的功能。假设味尘消失了,这个舌根也就消失了,所以对初心来说它不恆常现前,当然不是圆通本根。

  身根不会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身根跟前面的触尘相同,什麽叫相同呢?触尘前面说「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它们二个各非圆觉观,不管是能触的身根,或者是所触的触尘,它们都必须要互相的结合,才能够产生它的作用。如果互相的分离,这二个就互相消失掉,所以它们都不是圆满普遍的觉观,不是一切时的现前。

  「涯量不冥会」

  第二个问题,能触的身根它是一个心法,所触的触尘是一个色法,一个有知的心法跟一个无知的色法,二个各有它的界限,不能一切时互相的契会,所以云合获圆通?身根要产生触尘,你要人去碰触你,你不能叫人一天到晚碰触你,这个可能性不大,所以它不适合当初心的本根。

  意根杂念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知根”指的是第七意识的意根,第六意识以第七意识为根。

  第六意识跟第七意识二个是兄弟,有第六意识就有第七意识,有第七意识就有第六意识,它掺杂第六意识的种种杂乱的思想。第七意识的意根在了知法尘的时候,第六意识就在那边吵,掺杂第六意识杂乱的思想。所以「湛了终无见」,湛了寂静的心识除非你成就禅定,否则很难现前。凡夫的心怎麽可能成就湛了寂静的心呢?

  一定是被妄想一天到晚干扰,所以「想念不可脱」,乱思乱想的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是很难脱离它的,在这麽多的干扰当中,对一个初心的来说,面对这麽多掺杂的乱想,又怎麽好去悟入圆通呢?虽然它经常存在,但是干扰多。

  306我们讲「根、尘、识」,“根”刚好是中间,攀缘六尘创造六识出来。其实我们平心而论,在根尘识当中,六根门头是相对稳定。你看六尘,这个你没办法作主,你不能强迫六尘一天到晚现前,这个你做不到,你在山中修行,你的色声香味触法是不断的变化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有时候白天有,晚上没有;但六根的话,你可以完全操之在我,见闻嗅尝觉知,它相对是稳定。有人就提倡捨识用根是有道理的,六尘是变化多端,六识是一天到晚干扰你,你以六识为所缘境那你就糟糕了!太躁动,所以六根基本上是不错的。

  当然在简别中把眼根简别、鼻根也简别、舌根也简别、身根、意根都简别,不过,蕅益大师他提出一个看法,他说:没有错,末法时代的确是「此方真教体,清淨在音闻」,以耳根为主这倒是真的。

  我们很多善根的栽培都要透过耳根,吸收很多、很多的法义,但是他提出二个根是不能忽略的:第一个、眼根不能忽略,眼根可以看经典可以看佛像,尤其末法时代,佛陀的法经过整理,因为正法时代没有文字当然不需要眼根,而末法时代很多的法都靠文字记载,所以眼根也是很重要。其次意根,我们修止观的时候,「都摄六根,淨念相继」,我们依止独头意识去攀缘心中法义的时候,或者心中佛号的时候,你还得要假借意根。意根跟眼根是一个助行,耳根是主要的圆通。

  这个地方是约着长时间的正行来说,五根是不适合,但是我们在瞭解当中要知道,其实根尘识,根相对尘来说、相对识来说,它的稳定性是比较高。

  辰三、简六识。

  眼识无定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识见」指的是眼识生起见的了别功能,身为一个识,它的生起必须要掺杂根尘识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你眼根必须要掺杂色尘才能够生起见的了别功能,根尘识三和。所以「诘本称非相」,“诘”就是追究它的根本来源,它不是一个真实的体相,它只就是一个根去攀缘尘,产生一种暂时因缘的假象而已,它不是一个不变的真实体相。所以它「自体先无定」,它本身的自体本来就是缘生缘灭,本来就不决定。生为一个生灭变化的眼识又怎麽能够当初心的圆通本根呢?

  我们讲,要回家的路一定要越稳定越好,干扰降到最低,因为我们已经被烦恼耗损太多能量了,所以剩下的善根不多了,用这个当所缘境,又这样的变化是不适当的。

  耳识非初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心闻」指的是耳识的了别作用,虽然能够洞察十方无所障碍。普贤菩萨他用听闻的功能,来洞察十方无有障碍,但是他是生于「大因力」。普贤菩萨听闻耳识的功能,能够洞察十方,那是普贤菩萨久远劫来修学「法界观」所成就的。「法界观」就是一心万行,依止一念心而生起万行,一心万行,万行一心,是时空无障碍所成就的,是广大无边的因力。「初心不能入」,这不是一个初心菩萨所能够成就的洞察十方,那是一个佛菩萨的果地妙用,所以云何获圆通?不是一个初心的人能够尝试的。

  鼻识有住    鼻想本权机,祇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鼻想」就是佛陀使令孙陀罗难陀观察鼻端的白相。我们鼻端哪有白相呢?那是自己想像出来的,我们观想鼻尖的地方有一个白相,然后把心住在那个地方。它是「本权机」,那是佛菩萨的一种善巧的方便,因为这一个人太散乱了。他的目的「祇令摄心住」,佛陀的意思只是要让难陀尊者,把散乱之心安住在鼻端之处。既然是安住,就有问题了,「住成心所住」,当初心的人住在鼻端的白相的时候,就有能住的心跟所住的境,既然有能所的对立,那正是一种生灭心,真实的心性是无所住的。所以身为一个有所住,那麽坚固有所住的一个初心,又怎麽去悟入圆通呢?又怎麽能够当圆通本根呢?

  舌识有漏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富楼那尊者依止舌根来演说佛法。说法是「弄音文」,那是拨弄音声文字。这样的拨弄音声文字是怎麽来的?是「开悟先成者」,那不是一个初心人做得到的,那是富楼那尊者在久远劫以前,早就大开圆解,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他才有如此的妙用,才能够说法弄音文。所以不是初心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说,「名句非无漏」,说法当中诠释的名句,它都是生灭的变化之法,并不是第一义谛的无漏之法,所以当作初心的圆通本根不适合,当做开悟以后的一种妙用是可以的,初心回家的路是不适合。

  身识不徧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徧一切,云何获圆通?

  优婆离尊者受持禁戒没有违犯叫作「持犯」。它主要的功能是约束我们的身业,当然也以可以约束口业,但重点它不能约束意业。所以「非身无所束」,如果不是身业的话它就很难约束了,它这样的功能不能普遍于在身口意三业,云何获圆通?又怎麽能够当初心悟入圆通的本根呢?因为它不普遍。

  意识缘物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目犍连尊者他依止意识的妙用,而显现广大的神通,而这神通的来源也不是他因地时修意识观而来的,他是久远劫来早就成就神通,他今生是利用意识来当作显现神通的方便,所以何关法分别?

  目犍连尊者他显现神通,根本无关于他的意识来分别法尘来作用,他不是把它当作因地修学,他只是把它当作果地上的妙用。

  一般人是「念缘非离物」,一般人意识去攀缘法尘的时候,是不能离开外在五尘的,都要凭藉外在五尘,那当然会受到外在五尘的干扰。所以身为一个初心来说,是不适合当初心的圆通。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是这个意思。

  智者大师的『大乘止观』,老人家对这观心法门,观这第六意识是很讚歎的。

  在整个〔天台宗〕的整个体系当中,他在观空假中三观的时候,一心三观,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它这一念心性其实就是第六意识,就是你这一念生灭心。他认为这个生灭心,你不断用空假中三观去观它,这第六意识就转成不生灭心,所以它的特点是观心。他的意思是说,你不管遇到什麽境界,你都不要管,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观察你的心的起心动念,你观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就是我们常说的,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只是个缘生缘灭的毕竟空的体性。即假这一部分〔天台宗〕那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天台的假观它把《法华经》的十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发挥得非常清楚。

  智者大师九旬谈妙,解释经体《妙法莲华经》的一个「妙」字,讲了九十天。他开出众生法妙、佛法妙、最后心法妙,他认为心法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心是通于众生法、通于佛法,这一念心通十法界。他说你能够观这一念心性,你就可以在时间上,你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你可以知道十法界种种的差别。他说你要知道的所有事情,你都可以从第六意识观出来。

  比方说,假观的十如是怎麽观?蕅益大师说,它的妙,妙在哪裡?观如是相,十如是裡面,如是相是总观,观察内心的相状。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你要看看你起什麽相状,你心中生起什麽相状?从相状可以看到你内心的体性,你这一个人的根机是一个增上的恶心比较重,增上的恶心他就判作三毒种性,有些人他看到事情他都往坏的地方想,他出现的相都是邪恶的相,忌妒高慢相,他说这种人过去生大部分都从三恶道来;有些人他看到事情他起的是增上善心,这种人是天种性;有些人生起出离心,他看到什麽事情完全出离,没有好乐心,这种人是二乘种性;有些人是大悲心。他说你经常看你心中的相状,你就知道你的体性,你的体性的种性是什麽,而这种性,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有它过去生的因缘。你过去生大概是怎麽回事,你未来会往哪裡走,你从什麽地方来,你将往哪裡而去,你这一念心的相状,都告诉你一切了。

  智者大师说:你来生要去哪裡,你看你心中的想像就清楚!你大概经常起什麽相状,你大概就知道你来生的那种身心世界,那个图形大概都慢慢慢出来了,除非你改变你的相状。学过《唯识》都知道,所有的五十一个心所,我们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最大的潜能就是整个想像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有的生灭都是你想像出来的,极乐世界也是你想像出来,你看「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阿弥陀佛,我们没有一个人看过极乐世界。就是你不断的忆念,不断的想像,慢慢慢慢,你就跟他相应了。

  我们过去曾经讲过一个公桉说:法国有一个百货商店的店员,后来因为不景气他被裁员,裁员以后他太太也离他而去,他心情很不好,他又失业又没有钱,心情很沮丧就喝酒,喝完酒以后,他说:唉!这人生没什麽意思,赶快去自杀算了。在自杀之前,他打电话给他最好的朋友向他道别。说:我马上要死掉了,跟你道别一下。他朋友说:你不要马上死,你真的想死,那我先带你去找一个算命先生给他算算命,搞不好还有希望。他的朋友就把他带去算命了,一算命的时候,那个算命先生说:哎呀!你真不得了,你前生是拿破崙的转世。这个人想,哎哟!我是拿破崙转世,那我怎麽可以自杀?那他就对拿破崙很有兴趣,回去以后,去图书馆把拿破崙整个历史,就完全的研究,他的心态是什麽,他面对事情是怎麽思考的,就把自己当拿破崙,他不是忆佛念佛,他是忆念拿破崙。欸!果然他就真的有拿破崙的功德。

  你看他本来是一个很消极的,他本来的思考模式遇到事情都是消极退缩的,后来变得主动积极。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你不断的忆念什麽东西,你就跟它感应道交,307我们一念心通十法界。你看他不断的忆念拿破崙,他就不断的观想自己成拿破崙,他的心就有主动积极,绝不放弃的心态。后来他又重新站起来,他重新去应徵,老闆看这年青小伙子很有干劲,就录用他,后来慢慢慢慢,他做到法国最有名的连锁店超商的老闆,他从一个基础的员工,做到一个连锁店的总裁,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财富管理杂志去访问他,你是真的拿破崙吗?他说:我看可能不是,但是我当初把自己想像是拿破崙,的确是有大加持力。

  〔天台宗〕以第六意识当所观境,它是有道理的。就是你那第六意识的相,如是相、性、体、力、作……,也就是我们心中生出什麽相,你就产生一个不同的灵动,它对你就会产生一种欲望;思想产生希望,希望产生动力,动力产生行动,最后产生结果。所以你看我们整个生命,最初的根源就是想像力,所有的事情最初就是那个想像力,想像力会产生一种希望力,由希望力再产生行动力,最后的结果果然出现了。

  这个是智者大师的想法,他就是从十如是裡面,开展出整个观心法门的假观。我讲这一部分只是简说,你看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他的假观都在讲这个道理。他是讲广了一点,他讲十法界,我们今天只是针对着人法界来说,十法界都是你的想像力。

  我今天的意思是说,第六意识也是一个悟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圆通体性的一个门。我的体会是这样,智者大师〔天台宗〕的人观照力特别强,他们那些人都不得了,止观力、观想力、想像力都非常丰富,很适合第六意识来当所观境。一般人如果是烦恼很重,我还是强调耳根比较稳定,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迷、不取、不动,耳根这一条回家的路,是非常安定的路,它有它的特色。

  但是一般修假观的人…,你看忏公师父假观就很强、非常强,你看他念佛堂的摆设就特别的精妙;一般喜欢观〔天台宗〕的人,他观心久了,他假观很强,他的日常生活各式各样都有很多章法的。这也就是说,你今天走出什麽样的路,你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出来。

  淨业学园 85讲次   讲义178面

  辰四、简七大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一生当中所受用的这一切的果报,完全是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为什麽是内心呢?在《唯识学》就讲得很清楚,就是你的思想。我们一个人,为什麽有些人会造杀盗YIN妄的罪业?有些人会去造五戒十善的善业?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一样。当我们有一个很善良的思想,我们就会去造作善业,我们如果经常产生邪恶的思想,我们就造作罪业,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也就影响到我们最后的结果。所以整个佛法的戒定慧,基本上都是在修正我们的思想,而这当中基本上是二个修学次第:

  我们在改变思想刚开始先从持戒下手,持戒主要的精神,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持戒整个目的都是在培养善良的思想,培养一个善业。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内心当中有曾经发愿,所以,以这个愿力产生一种戒体,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刚开始我们在受持佛陀的戒法,是培养一种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善念,从善念中慢慢慢慢的对治我们内心深处的邪恶思想,远离三恶道的果报。所以我们善念培养起来的时候,我们内心已经趋向安乐的果报,我们讲成就安乐道。进一步,我们从持戒的基础当中来修学「止观」,特别指的是「大乘止观」,从善念而提升到一种正念。正念什麽呢?简单的讲就是正念真如,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们开始依止空假中三观,来观照我们众生本俱的那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说是现前一念心性,或者说真如本性。以「空观」来发明不变的体,以「假观」来发明随缘的作用。

  所以其实我们整个修学,从你刚开始发心修学到你临命终,都是在调整你的思想。从一个善念的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到最后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由善念到正念,因为你思想改变了,你整个行为就改变了。我们说事出必有因,一个人的行为是他的思想推动的。

  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我们讲开悟的《愣严》,其实我们研究本经,就是希望我们在持戒的基础善念当中,要慢慢的提升到正念;从对治恶念,慢慢的提升到对治颠倒,正念可以对治颠倒。在正念真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简择一个方便法门,因为我们毕竟心力太薄弱,末法时代障深慧浅。所以在二十五圆通,我们必须要简别一个下手易成就高的门,然这门当中本经简别中分成二段:一、简非,先把不适合末法众生,不适合阿难尊者修学的门,先把它去掉。先简非然后再显示适合的门。

  前面我们讲到六尘、五根跟六识都简别了,最后简别七大,它也不是一个末法障深慧浅众生,所应该去修学的。

  辰四、简七大

  地大非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末法众生一个善根非常浅薄的初心菩萨,我们选择以地性来当所观境,就像持地菩萨他以地性为所观境。这当中会有二个问题?第一个、「坚碍非通达」,因为地大的体性是坚固的,也就说它是一种障碍的,它并不像虚空一样是通达的体性,当然真如本性它不能有障碍,是通达的,真如是一种时空无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但是地大它本身是有它的时空、有障碍的。我们很难从一个有障碍的因缘当中,趋向于无障碍的真如,这是第一个过失。

  第二、「有为非圣性」,我们看持地菩萨在观察地大的时候,他刚开始是填平道路,这有填平道路的行为,是一种有为的生灭之法,它不是成就圣道不生灭的真实本因,有为法它是成就福德资粮,你从有为当中你很难去悟入无为的真理。所以云何获圆通?

  二个理由,第一个、它是坚碍非通达;第二、它是有为诸法,它不是圣道的真因,这二个理由。当然身为持地菩萨,他有广大的功德,他把地大当作是他果地的妙用,那就另当别论,一个初心菩萨是不适合的。所以云何获圆通?云何以此坚碍非通达、而有为非圣性这样的法来当作初心的圆通本根呢?这是不可能的。

  水大非真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假设我们今天是以水性,月光童子的水性来当所观境,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想念非真实」。事实上,我们看月光童子在观察水大的时候,他那个水大是第六意识的想念所变现出来的,是禅定的心中的一种想像,一种假想所成就的,它不是真实有一个水在那个地方。依止想像产生一种水大的相状有什麽缺点呢?

  「如如非觉观」“如如”指的是我们今天要正念真如,所证的如如理,以及能证的如如智。不管是如如理、如如智,都不是一般分别觉观所能相应的。如果我们因地的时候透过一种生灭想像的造作,那麽果地怎麽去证入如如理,怎麽去生起如如智呢?以生灭为因缘,怎麽成就不生灭如如的功德,这是不合理的。

  火大非初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乌刍瑟摩尊者以火大为所观境,这当中有二个问题存在:第一、「厌有非真离」,乌刍瑟摩尊者他在观火大的时候,他的心态是厌离三界的欲望之火,而追求离欲的寂静。但是这种厌离的心态,除非你能够达到身心俱断,乃至于断性亦无的境界,否则你还是有能所的对立,就不是一种真实的离欲。

  第二、非初心方便,火大是因为乌刍瑟摩尊者他的慾望之火炽盛,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情况,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多YIN之人,所以不能当做一般性初心的下手方便。云何获圆通?这样的法门不是普遍性的适合每一个人。

  风大有对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琉璃光法王子以风大为所观境,以风大为所观它有什麽缺点呢?「动寂非无对」,因为他在观察身心世界风大的变化,时间久了,他会产生一种它是躁动的相或者寂静相的一种相对的法。既然相对,它就是一种生灭之法,跟无上的觉性它是不相应的。所以云何获圆通?

  你经常观察风大,你的心态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对立的思考,躁动跟寂静会对立思考,这样子跟我们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是不相符合的。

  空大非觉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虚空藏菩萨以虚空为所观境,以虚空为所观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昏钝先非觉」,因为虚空的性质是一种昏昧暗钝之相,它不是一种灵明觉知之性,它毕竟是一个无情。我们讲我们刚开始是以晦昧为空,一念的无明妄动,才把我们一念的清淨心转成顽虚空,所以它是昏钝之相。昏钝的虚空它是无觉,它没有灵明觉知之性,自然不相应无上菩提。所以云何获圆通?也不是初心的下手方便。

  识大虚妄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弥勒菩萨他以这一念现前心识为所观境,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地方有二个过失:第一、「观识非常住」,因为它所观的心识是念念生灭,非常住之法,「观心无常」。我们心静下来观察第六意识,我们就会发觉第六意识是变化的,你看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是不同的,不断的变化。这是一个问题,所观的心识是变化的,其次,「存心乃虚妄」,你能观的心也是一种存心的作意,你要去思惟无常的道理、无我的道理,要去思惟才能生起这样的观照。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生灭之心、生灭之法,是虚妄的,云何获圆通?

  308解释「存心乃虚妄」

  〔唯识〕的观法,在大乘止观裡面的角度,有它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一般说,修大乘止观是先修唯心识观,再修真如实观,他是趋向真如观的一个基础。唯心识观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二个观法:一个、遍计本空,一个、依他如幻。

  他在观「遍计本空」的时候,这一部分跟〔天台宗〕的空观是完全相同的;观真如二空真理这一部分,所发明的二空真理,跟〔天台宗〕是没有差别的,都是因缘生,所以自性空。

  但是〔唯识宗〕的「依他如幻」这一部分,很多大乘学者是有意见的,因为它依他如幻,他所观的假观只是局限在六凡法界。〔唯识学〕不能去观…你看《华严经》裡面诸佛的功德,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菩萨事事无碍的法界,〔唯识学〕它是没办法去观察的。

  因为〔唯识学〕他整个生命的立足点,是安住在阿赖耶识,他是以阿赖耶识来变现根身器界,来当作我们说是生命的本来面目也好。如果诸位去研究〔唯识学〕,你会发觉〔唯识学〕在探讨生命根源的时候,三十颂讲「三能变」,最初能变是讲什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唯识学〕讲出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

  我们生命最初的一个因缘就是阿赖耶识,它能够异熟一切种。若你要问〔唯识学〕学者,阿赖耶识之前的是什麽?他就不回答你。

  〔唯识学〕也不否定阿赖耶识之前还有东西,但他绝口不提,阿赖耶识之前的是什麽,他绝口不提!因为它的定位就是从阿赖耶识讲起。从阿赖耶识讲起就有问题了,他只能诠释六凡法界的生死轮迴,诸佛无障碍的境界,诸位你去看〔唯识〕的经论,很少提到诸佛的功德庄严,他顶多就是转识成智,把阿赖耶识转成无垢识,然后就不谈!无垢识以后的妙用就不谈,依他如幻的假观是有极限,它不徧满。

  为什麽不徧满呢?问题点就是因为〔唯识学〕整个生命的出发点是有问题的,「存心乃虚妄」,它是站在阿赖耶识的角度来探讨生命。

  各位要知道,阿赖耶识是个生灭法,我们常说它是生灭跟不生灭和合,但是不生灭的体性我们凡夫看不到,我们看到阿赖耶识不断的受薰,你第六意识不断的打妄想,第八意识就跟着变化。因为你第六意识会去薰习阿赖耶识,你上一个念头的阿赖耶识跟这个念头的阿赖耶识不一样了嘛!

  所以〔唯识学〕它的好处,它建立了整个生命的相续,阿赖耶识恆转如暴流,它建立了无量的生命观,这一点是〔唯识学〕的贡献。但是如果你想要很快的恢复本来面目,你站在〔唯识学〕的角度就很困难。因为你刚开始就站在一个生灭的体性来修学,你要煮成饭,你要拿米来煮,你用沙是煮不成饭的,一开始就是以生灭心,你怎麽能成就不生灭果呢?

  所以〔唯识学〕它的「存心乃虚妄」这个思想,它在大乘止观的定位,它只是个对治;它对治烦恼很有力量,这一点不能否认,在破徧计执这一部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告诉你说:你看到一切的境,你什麽境都不要管,你把你心中的分别心消掉就好。这个方法非常好,徧计本空,它不空外境,它空掉你心中的名言分别就够了。这一部分对我们一个初心的菩萨来说,提供一个很快解决障碍的一个方法。所以即便它不是一个圆满的止观,但是站在对治的角度,唯心识观是不能忽略。蕅益大师讲:破执法门这一部分做出贡献。

  它为什麽被简别出去呢?他的理由其实就是这一句话:「存心乃虚妄」,但不表示〔唯识学〕的止观完全没有价值,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要清楚,因为我们现在要趋向圆顿止观,这个地方从圆顿止观的不生灭心来说,〔唯识学〕的确有它不圆满的地方。

  根大殊感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这地方是简别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根大」,他提出的主要有二个理由:

  一、「诸行是无常」,“诸行”,有为的造作之法都叫作诸行,只要有所造作的都是无常败坏之法。但是这地方的诸行主要是针对我们在修『念佛圆通』的时候,以一句佛号都摄六根,以一句佛号淨念相继。你所都摄的六根(见闻嗅尝觉知),是无常败坏的,这个地方是个问题。其次,能都摄的淨念,我们讲忆佛念佛,这忆佛念佛你也是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才有所谓的淨念相继,所以能都摄的念佛的心,也是生灭的。所都摄的是无常的,能都摄的正念也是生灭的。

  那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了,「因果今殊感」,我们以一个生灭的因地,而追求不生灭的果报,这个因跟果是不相应,所以云何获圆通?

  309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我们不讲转凡成圣,我是一个凡夫没关係,我带业往生,为菩提道求生淨土,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求生淨土的角度,『念佛法门』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有佛力本愿来摄受。但是站在一个成就圣道,返妄归真的角度来说,那它的确比不上耳根,因为它没有俱足「圆通常」三种功德。

  所以这个法门你要看看站在什麽角度来分别它的好坏,因为『念佛法门』比较偏重在事修,因为你所缘境是佛的功德庄严,能念的心是生灭的,所忆念的境也是生灭。但是它所成就的感应道交,它所成就的带业往生,求生淨土这一部分却是真实的。它今天被简别只是因为站在返妄归真、站在一个转凡成圣的角度,它比不上耳根,因为它的体性是生灭的。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有不同的看法,在『念佛圆通章』这一章裡面,蕅益大师他有他独特的见解,他不认为『念佛法门』完全是事修、他不认为。他说:一个人他如果能够学习大乘经典,能够解第一义谛,而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知道我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没有差别的,从自他不二的角度,开始生起忆佛念佛。那麽这个心态他就不是完全向外攀缘。说我是业障凡夫,你是万德庄严,我完全靠住你,那当然这是对立的、是生灭的。

  那你能够发明心性以后来念佛,那心态是什麽?

  蕅益大师讲出一句话说:「托彼依正,显我自性」。这个心态就不同了,或者说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蕅益大师认为有事有理,有不生灭的理观在裡面,他是依止不生灭心称性起修,忆佛念佛,最后还是回归到一念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

  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 『念佛法门』它能够念到什麽程度呢?「一一理性俱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

  这样子讲的话,「因果今殊感」这一句话对『念佛法门』的批判就不成功了,因为它本身也有不生灭的理观在裡面。当然这种人少,因为圆教的人在念佛的人是少,大部分念佛人还是偏重他力,偏重事修的部分,是这个意思。但是其实它是有理观在裡面。

  这地方,文殊菩萨把整个七大修学,因为它是有障碍的,因为它是有对立的,它是生灭的。从这样角度,来引导我们悟入这种不生不灭的心性来说的确是有困难,相对是有困难的,所以对初心菩萨来说应该简别。

  这地方我们要讲清楚,这是针对初心菩萨,而圣人的妙用那就不同。

  卯二、显是

  正式的显示耳根圆通它是适合娑婆世界的末法众生,以及适合当机的阿难尊者根机。蕅益大师以七大来发明讚歎耳根法门的殊胜。

  (分七、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辰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辰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辰五、歎美法胜以寓劝修。辰六、述成佛意结示简选。辰七、顶礼请加以明真实)

  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

  拢总的说明,娑婆世界依止耳根是最适合的方便。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淨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我”指的是文殊菩萨。我文殊菩萨现今如实的禀告世尊,释迦如来是出现在于五浊的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特色是什麽呢?

  此方真教体,清淨在音闻。

  佛陀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真实道法,依止这个道法成就广大的功德,而这种真实的功德它必须要「真教体」,真实的教化之体。这种真实的教法之体,这种清淨的功德是要寄託在音闻当中,包括音声跟耳根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佛陀以音声来诠释道法,众生依止耳根来吸收道法。

  我们要成就大乘的《首愣严王三昧》的道理亦复如是,「实以闻中入」,应该从耳根来下手修学,是最为简单方便。

  310蕅益大师他说:「此方真教体,清淨在音闻」,这一句话,是针对佛世的时候说的。

  佛在世的时候,众生在得度只有音声,那时候的人根机特别利;他一听到佛陀讲四圣谛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佛陀讲华严经,就发起无上菩提心。所以佛世的时候的真教体,主要就是靠音声。但是佛灭度以后,这真教体产生变化,因为根机羸弱必须要有文字的记载,我们不可能听一次就开悟了,我们必须用文字每天不断的去读诵。

  我们现在叫做什麽?叫做积集资粮,为以后的开悟先把这个善根种下去,「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所以佛灭度以后,除了音声以外,蕅益大师讲「文字相」也是个教体,其次,「法尘」也是个教体。你听完经典,看完经以后,你眼睛一闭,在心中如理思惟,我们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你慢慢慢慢用空假观三观来观察人世间,这时候你心中生起一种独头意识,来观察心中的影像(法尘),这样也可以开悟。

  所以到了末法众生,根机羸弱,它的教体就三个,一个音声、一个文字、法尘三个都有。佛在世的时候根机比较利,那只有靠音声,因为那时候也没文字记载,完全靠上师的口耳相传,众生就能够开悟。

  这一段是总说,举佛陀在世为什麽用音闻来作引证,从这道理中,你修三摩地也应该从闻中入,从这样的对比来说明。

  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

  前面以佛陀的教化,这裡以观世音菩萨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成就包括他自利与利他的功德,跟耳根跟音声完全脱不了关係。举出一个实际成功的例子来勉励我们。

  自利功德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讚歎观世音菩萨他的身心世界有二种功德:一、离苦。观音菩萨他的身心能够离开分段变异二种生死。这是一种功德,所有的痛苦都跟生死有关係。

  二、解脱。他身心有无量无边的解脱功德,三明、六通、八解脱,有无量无边的解脱功德。所以讚歎:良哉观世音!“良哉”, 讚歎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讲:「良哉得离苦,良哉得解脱」,讚歎离苦、解脱二种功德。这是偏重在自利这一部分。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与漏尽明

  八解脱、(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3)『淨解脱』(4)空无边处解脱;(5)识无边处解脱;(6)无所有处解脱;(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8)『灭受想定解脱』

  利他功德

  悲心普徧  于恆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是什麽相貌呢?「于恆沙劫中」,他有这麽长的时间,大悲心是没有所谓时间的限制。「入微尘数佛国土」,这指的是空间的广大。

  这一段是讚歎观世音菩萨的悲心是时空无量的。

  自在护生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依大悲心所做的事业,他能够做什麽事情呢?

  他能够成就广大的自在力,这个地方的“自在力”指的是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应于何身得度,则现何身,给众生种种的安乐,这种大自在的威德力(与乐)。

  「无畏施众生」观世音菩萨以十四种无所畏,来拔除众生身心的种种痛苦。

  大悲心所做的事情,主要是与乐跟拔苦这二种誓愿。

  音备众美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菩萨度化众生有四种方便:一、妙音。菩萨在度化众生离苦得乐他用什麽方法呢?1、演说妙法,2、宣说神咒。

  二、观世音。他除了演说妙法、宣说神咒的时候,菩萨他的耳根经常能够观察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所以他在度化众生,众生跟他感应主要要靠音声,「观世音」,观察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

  三、梵音。梵音有二层意思:1、菩萨在说法或说咒的时候,他是不染着世间的有为诸相,从菩萨这一部分来说叫「梵音」。其次从众生的角度,众生听闻菩萨的说法跟咒语,能够破除心中的三毒,而成就清淨的梵行,这也叫「梵音」。

  四、海潮音,菩萨度化众生皆能够随机示现不失其时,海潮它什麽时候涨潮,什麽时候退潮,是非常的准时,绝对不会有所耽误,菩萨能够即时的显现救拔。

  菩萨有这四种的方便力来度化众生

  恩被凡圣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总结)菩萨的功德在利他这一部分,一方面能够救拔世间的痛苦,成就世间暂时的安乐,也能够成就出世间的功德,使令成就大般涅槃的究竟安乐。离苦得乐有二种,一种是世间的安乐,一个是出世间的安乐。

  311这一段是要发明耳根跟音闻殊胜之前,举出观世音菩萨做例子。值得讚歎的是他的方便力特别殊胜,『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这裡值得我们提的是「妙音」。

  「妙音」的意思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萨发菩提心以后,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积功累德,不像阿罗汉,你看阿罗汉几十劫,把心中的见思烦恼断了以后,他就大事已办;菩萨不是,菩萨要到众生的世界积功累德。

  那麽他们这麽多功德是干什麽呢?一部分是自受用,常乐我淨是自受用,但是一部分是他受用,是用来救拔众生用。

  这地方有个问题,佛陀的无量无边功德庄严,都是在一念的大般涅槃的心中,这是一种无相的境界。我们凡夫的心只能够在有相的因缘中分别,怎麽办呢?

  所以我们的心跟佛的心,中间必须要有个桥樑,我们常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要找到门,诸佛菩萨的功德之门,所以佛菩萨留下他的名号,留下他的咒语。当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或持咒产生一个音声,这个音声就代表我们众生心跟佛心之间的,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樑,这个非常重要!

  如果这个世间上,所有佛菩萨的圣号完全消失掉,大悲咒、往生咒、愣严咒…的传承都消失掉,那我们跟佛菩萨之间没办法感应道交,所有的桥樑全部断掉,那就完蛋了!那这是一个黑暗时代的到来。

  在整个「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当中,最重要就是「妙音」,佛菩萨的圣号,佛菩萨的咒语,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音声,可以引导我们「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一点对我们凡夫很重要。

  辰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

  正式的说明观音菩萨所修的法门。这一段是把观世音菩萨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标出来,以下说明他为什麽成功,把他因地的修行方法,他所修的法门讲出来。

  总标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我”指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我很如实的来启禀释迦如来,诚如观世音菩萨自己所宣说的一样。

  观世音菩萨前面所宣说的「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来,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依止耳根,缘心自在,脱离根尘识的干扰,而因入流相,悟入二空的法性,这在所有的方便当中是最为殊胜的。

  为什麽依止耳根很容易脱离根尘识的障碍?很容易悟入不生灭的法性呢?三个理由:

  别明

  圆真实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一、耳根的闻性是圆满周徧,譬如有一个人,他居住在寂静的房子当中,那时候在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同时击出鼓的声音,这时候在静室当中的人,对于来自十方的鼓声,他是同一个时间,同时可以听到十方来的声音,这就是耳根圆满普遍的真实功德。也就是说,身为耳根,它的闻性是三百六十度的圆满。你比方说,眼根观前不能观后,你看得到前面,看不到后面,所以眼根的功能是不能圆满。

  这地方是说明它空间上是周徧圆满的,你眼睛闭起来你用耳根,十处一时闻,东西南北上下,不管什麽声音,在什麽方位,你全部听得清清楚楚,这是耳根的殊胜。

  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坦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二、耳根的闻性是通达而无碍的。以下跟其它的五根做比较。「目非观障外」“目”指的是眼根的见,眼根的见是不能去观察障碍以外的事情,比方说一张纸,隔着一张纸以外的东西,眼根就看不到了,所以眼根它很容易形成障碍,障碍特别多,所以它没有通达的功能。其次「身以合方知」,身根的觉知功能它必须要跟所缘的触尘相合,才能够产生了知的功能。「口鼻亦复然」,舌根跟鼻根一样,也都是要跟所缘境接触,一旦所缘境消失,它们了知的功能就同时消失,所以它们的了知功能是非常被动的,不能操之在我,所以它们的确是有障碍,有它的一种相对的障碍。

  淨业学园 86讲次  讲义180面

  312我们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当我们这一念心,慢慢已经能够安住在深信因果断恶修善,也就是我们开始安住在一种善念;然后我们从善念慢慢慢慢能够提升到一种正念。开始在修学正念的时候,所要面对的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要依止什麽样的法门来修学正念最能够成就?

  前面我们讲过一个观念:「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当这个人已经成就圣道以后,他要从空出假广度众生的时候,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方便。但是你一个初心的凡夫,障深慧浅,你要开始回到真如本性这个地方,这困难度就很高。

  我们这样子讲好了,成佛之道有二条路,一个是万行一心,一个是一心万行。当我们要修学万行而会归一心的时候,那这困难度就比较高,那这个门你选择对、跟选择不对,那真的是迟速不同伦,那有时候你修一劫,那真的比不上人家修一天,因为你走的这一条路是不好的路,是坎坷的路。

  所以当我们要万行一心的时候,你一定要简别你回家的路,回家的路你一定要简别;但是你要一心万行,要从家裡出来的时候,那你不要简别,那是顺逆方便。你看《法华经》、《华严经》,那不可思议,诸佛菩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的时候,那六根、六尘、六识,随手拈来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他总是有办法让你能够产生善根,产生欢喜、增善、破恶入理的四悉坛。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回家的路是比较困难的,这一点你这门就要注意,回家的门要选择。但是从家裡面出来,那就是每一个门都是妙法,你可以说一切法门都是妙法,你有资格这样讲;但是我们回家的时候,你不可以说一切法门都是妙门,不能这样讲,这的确有差别。

  所以你看,佛陀要文殊菩萨花这麽多时间一一的来简别,这个地方有他的深义。

  什麽深义呢?就是回家的路很难走,选择一个下手易成就高的门是很重要。

  这地方讲到耳根的三种功德:「圆通常」,看“通”这一部分: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心念纷无绪」“心”指的是意根,“念”指第六意识。意根跟第六意识二个是经常在一起的。这二个的特色是念念生灭,是错综複杂无有头绪,假设我们选择以第六意识的心念来当做回家的路,这会有问题,因为第六意识的念头很多,我们很容易被它干扰,因为它经常变化,它的情绪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情绪变化很厉害,那我们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所以这不是一个很好回家的路。那怎麽办呢?

  隔坦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耳根就不同,耳根的闻性即便你隔了一道的牆壁,你也可以听到音声,它不会因为音声而有所障碍,所以它的特色是「遐迩俱可闻」,“遐”远方,“迩”近方;远近的音声都可以听得到。这个地方有二层意思:从动态的音声来说是,遐迩俱可闻;其次从静态的音声、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是一种所缘境。比方说莲花灯,诸位你听听莲花灯是什麽声音?莲花灯是没有声音。没有声音表示它是徧满整个法界,你看,我们今天把这莲花灯带到美国华盛顿DC,把它放在那个地方,没有声音,它的闻性是徧满整个空间,就没有远近的差别。你看这个莲花灯放在这个地方,你听到无声,跟放在美国华盛顿DC的无声完全一样,所以当我们听无声的时候,那是听得更远更远,那是完全没有空间的障碍,无声没有远近的差别。

  这样的「遐迩俱可闻」,是其它的五根所不俱足的,这种通达无碍的功能,所谓的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静二相它能够了了分明,而不生分别。比方说,我们讲舌根,舌根它在尝味道的时候,你必须有东西让它尝,没有东西的时候,舌根一落入静态就完了!它那能分别的尝消失掉了,舌根一定要合中知,一定要有东西来刺激它,它才能够产生了别的功能。所以它不能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没有这回事情,它只有动态才能够了别,不像耳根有声音也可以听,没有声音也可以听,我们可以听得到没有声音。所以耳根的功能完全操之在我,外面怎麽变化对耳根完全没有干扰,它是通达而无障碍,它不随外境而有所障碍。

  常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讚歎耳根的第三种功德:「常」,恆常相续

  音听的体性它有动态的,有音声、跟静态的没有音声,所缘境是变化的。但是对能闻的闻性来说是「为有无」,动态它听到有声音,静态的时候它听到没有声音,闻中听到有声音、没有声音,对闻性来说,完全没有什麽变化,它还是存在。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如果我们今天说,没有声音就没有闻性的存在,这个是错误的。其实没有声音,只是说这个声音是处在静态的状态,这种听闻的功能不但存在而且更加广大,更加没有边际。我们前面说过,耳根在听没有声音的时候,那更加的广大,更加的没有边际,所以它是恆常住,不随外境而有所变化。

  「声无既我灭,声有亦非生」

  身为耳根的闻性,它是没有声音的时候,它也不随音声而消灭,有声音的时候,它也不随音声而生起。所以它是「生灭二圆离」,耳根的闻性,这种觉了照见的功能,它是远离生灭二种的对立之相,这是闻性常住不灭的功德,「是则常真实。」

  (这是一般性,这以下提出一个特殊的例子)

  313「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即使你在睡觉当中,处在梦想的作梦中。作梦的时候,耳根它是怎麽回事呢?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什麽叫“不思”呢?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在作梦的时候,第六识是分别的功能完全被梦境所缠缚,而忘失梦境以外的所缘境。

  比方说,你是一个人,你作梦的时候,梦到你是一隻蚂蚁,整天搬东西,从东边搬到西边,再从西边搬到东边。这时候你的第六意识完全被你的梦境所缠缚了,你根本不会记得你还是一个人。

  所以我们一个人第六意识在梦境当中,是处在一种不“思”的阶段,没办法去思惟梦境以外的人事。但是耳根不同,它是「不为不思无」,一个闻性在梦境当中,它并不会因为第六意识的无知而消灭,相反的,它对梦境以外的音声,还是能够了了分明。

  你看我们睡觉的时候,是什麽把我们吵醒的?是闹钟嘛!那我们为什麽能够听得到闹钟呢?表示耳根的闻性是超越梦境,它能够从梦境裡面穿过梦境回到我们梦以外的境界。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一个功能能够超越梦境,我们一个人睡下去就醒不过来,除非你自然醒过来,没有人可以把我们吵醒。只有耳根它能够超越梦境,所以它「不为不思无,」所以它的功能「觉观出思惟」,耳根的闻性觉了照性的功能,它是不必假借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就能够任运生起的。在整个五根乃至于整个身心世界当中,是其它诸根所不能及的。

  这地方是把耳根殊胜的「圆通常」表达出来。

  蕅益大师说: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有三德,刚好圆通常是有关係的。耳根的圆,是开显我们心性的般若德,般若德是圆融无碍的;耳根的通真常,是开显我们心性的解脱德,因为解脱正是一种无障碍的妙用;常的功德是开显法身德,恆常不变。圆通常刚好是有助于开显我们一念心性的三德密藏,所以从这一条路回家是最方便的。

  辰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

  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好的谛听,好好的学习,乃至于如法的修学

  (分三、巳一、示其合机。巳二、劝其善修。巳三、结其真实。)

  巳一、示其合机    显示耳根是适合末法众生的根机

  此方教体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便:

  释迦牟尼佛在教化娑婆世界的时候,他的特点是「声论得宣明」,是以音声来论说妙法,才能够使令微妙的义理,在众生的心中能够宣畅明达的表达出来。

  佛心的道理要转到众生的心中,要靠音声透过耳根来作桥樑。这当中有什麽问题?有正反二面的问题…

  众生通病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反面问题:

  佛陀在传递音声的时候,有一种人是循声流转的。众生因为长时间迷失了我们本俱的闻性,所以我们在听音声的时候,我们习惯一昧的循求音声的声相而分别它的音声,¬而产生流转生死。314比方说,阿难尊者他无量劫来能够摄持十方如来恆河沙的种种的秘密法门,但是到了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他还是不能免于摩登伽女之难,而落入邪思当中,为外境所转。

  「邪思」一般字面的解释,摩登伽女之难叫邪思(邪恶的念头)。

  蕅益大师对「邪思」有比较深入的解释,他说:阿难尊者这个邪思,讲的深一点就是「认妄为真」。他依止缘影之心来当作本来面目,以为缘影之心是能听闻,其实缘影之心它只是我们所听闻的一个影像而已。就是认妄为真,把妄想当作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叫邪思。

  我们在听到佛的音声的时候,第一种过失就是,循声故流转,那应该怎麽办呢?

  应病与药    其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这难道不是说我们只是随顺所听到的音声,而产生轮转吗(跟前面一段做总结前)?

  那应该怎麽办呢?

  「旋流获无妄」应该旋转耳根的闻性,而反闻闻自性,才能够破除虚妄,回归真实。

  这段的意思:佛陀以音声来宣扬真理,这个地方产生二种效果,一种产生多闻之人,一种产生反闻之人。

  有些人他只是注意佛陀的名相,你看很多学者是这样子,他站在一种考据的角度来研究佛陀的教法,一考据下去,这本部经的初注是什麽,是谁说的,考到最后…结果大乘非佛说,整个信心都破坏掉了,佛陀的音声对他来说变成一种障碍。当然佛陀没有错,问题是他的心是向外攀缘,他没有注意音声裡面的“道”,所以多闻产生的结果就是,循声故流转。

  反闻不同,反闻是当我们听到这个音声以后,我们去思惟裡面是什麽道理。一个宗教师他在修学佛法的心态是不同的,他注重佛陀到底想要诠释什麽。从音声当中而产生道理,而能够反闻闻自性,结果旋流获无妄。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多闻比不上反闻。它后面会讲到,说你阿难尊者你无量劫来,你受持的十方如来秘密的法门,你比不上一念之间的反闻闻自性,因为你方向错误了。这地方说明了,我们在听闻教理当中二种不同方法,有二种不同的结果。

  巳二、劝其善修。

  劝勉阿难尊者应该从多闻要转到反闻,对你会比较好。

  显名歎德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

  昧。

  文殊菩萨很慈悲的教诫阿难尊者。他说:

  阿难尊者,你现在应该要好好的如实谛听!我文殊菩萨承蒙佛陀的加被,才有能力来宣说这个三昧的(《首愣严王三昧》)。《首愣严王三昧》这个地方提出三种的名称,也诠释了三种功德:

  315第一、金刚王,《首愣严王三昧》它依止的是不生灭心,所以在修的过程当中它不会受无明妄想的干扰。我们常说烦恼障,的确烦恼会障碍我们,但是有时候烦恼也不构成障碍。如果你依止生灭心来修学,烦恼对你的确是干扰,你有烦恼的时候你佛号提不起来。

  大陆有一个金刚上师,他讲到临终十念,他说临终十念往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说你要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才有办法临终十念,否则你临终的时候烦恼这麽多,你没办法十念往生。也就是说,你一定是在念佛当中,另外有一个《金刚王的三昧》,就是要依止不生灭心,不随妄转的这种功力。

  我们常说〔禅淨双修〕,禅淨双修有什麽好处呢?就是你这个佛号提起来的时候有一个《金刚王三昧》的保护,烦恼不会干扰你,因为你这个佛号是依止在不生灭心发动出来的。所以同样的烦恼,有些人不构成干扰,有时候构成干扰,这是每一个人的智慧善根不同。你修习《首愣严王三昧》,它是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第二、如幻不思议,修学《首愣严王三昧》,它是一种如梦如幻的修学。

  怎麽说呢?它是虽断而无能断所断,虽修而无能修所修,所以是不可思议。

  这句话怎麽说呢?「虽修而无能修所修,虽断而无能断所断」?

  我们没有学《愣严经》之前,我们会怎麽面对烦恼?我不知道诸位对烦恼的态度是怎麽样?一般人会认为烦恼是真实的,譬如说,我不是不想住下去,而是烦恼逼得我不得不这样子做。他把所有的过失都推给烦恼,我已经很努力了,我每天该拜佛也拜佛,五堂功课也做了,但是我还是做不到。为什麽?

  他说:我就是烦恼太重、业障太重。这样讲我们可以理解、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如果经常保持这个心态,你就是很难修行、没办法修行,因为你很难摆脱烦恼对你的掌控,你把它当真实想,那就完了!烦恼不可怕,但是你认为它是真实的时候,它变得非常可怕!因为你认为它真实的,你一辈子跟它纠缠不清。所以你看有些人他一生当中,不要说断恶修善,他所有的修学面对烦恼就差不多了,他哪有时间去念佛、念法、念僧,去增善断恶更不用讲。

  「如幻不思议」是说,刚开始一个大乘菩萨你要相信一件事,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来就没有烦恼!如果你研究《愣严经》,你听到这个地方,这句话你还不能承当,那你这一部经叫做结缘。你的功德今生表达不错,但是没有失掉,你的来生这个善根还在。

  《首愣严王三昧》的根本思想叫「称性起修」,就是你一开始你要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整个修行的角度就是告诉你自己「我是本来无一物」,我本来是没有烦恼的,那是一念的妄动后来才有的,这个很重要!你的本来面目是没有的。

  「如幻不思议」是说,本来就没有烦恼好断,它是用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如此而已!你若能产生这样的思考模式,那烦恼对你来说就不是那麽的可怕了。

  所以我们讲「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你怎麽去想像烦恼它就变什麽样,你想成它是真实的,它就很可怕了,你说本来就没有,那它对你就不构成干扰了,「如幻不思议」它是以一种不生灭心为起修,所以是如幻不思议。

  第三、佛母真三昧,他是十方诸佛之母,也就是说,十方诸佛的是依止《首愣严王三昧的如幻三昧》而能成就佛果的,没有一个佛陀是例外的。没有一个佛陀是依止生灭心而成佛的,没有这回事情。

  这地方是把《首愣严王三昧》讲到金刚王、如幻不思议跟佛母真三昧,来讚歎果地的功德。

  不修成过    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正式诃责阿难尊者在修学佛法的过失:

  阿难尊者!你过去曾经亲近过微尘数的诸佛,当然也听说了诸佛所宣说无量无边深奥的秘密法门。「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多闻强记,过目不忘,一听到以后马上记住。但是「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你听到佛陀的经典以后,你没有好好的产生迴光返照,没有好好的去对治心中的烦恼。只是一时的多闻而没有产生内心的观照,变成一种修行的过失。

  蕅益大师说:这种过失是产生生死流转的过失。那应该怎麽办呢?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你既然能够依止耳根裡面的闻性,来受持佛佛;第一个“佛”指的是十方诸佛,第二个“佛”指的是佛法。你既然能够用耳根的闻性,来听闻受持十方诸佛的秘密法门,你为什麽不自闻闻?第一个“闻”是能闻的耳根,第二“闻”是我们的闻性、本来面目。你为什麽不从耳根当中,反闻闻自性呢?

  我们前面说过,多闻的结果是:循声故流转;反闻的功德是:旋流获无妄。这个地方正是要提醒阿难尊者,你的心不要老是向外攀缘,应该迴光返照,耳根没有错只是一个方向的问题。

  修学方法

  脱离情界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首愣严王三昧》修学的次第:首先我们要突破的是个人正报的身心。

  「闻非自然生」,能闻的耳根的功能,它是要假借动静二种的声尘,才能够产生闻的功能。所以「因声有名字」,要假借音声才有耳根的名称、耳根的功能。「旋闻与声脱」,但是如果你能够将能闻的耳根迴光返照,那麽外在的声尘就脱离了。既然所闻的声尘脱离,能闻的耳根当然也就失去这样的功能,就脱离根尘而恢复一念心性,我们讲「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因为你的根攀缘尘才产生六识,那你能够迴光返照就脱离根尘,当然你识的功能就消灭掉了。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你刚开始是从耳根下手,那麽耳根能够恢复到一念心性,那其它五根的障碍也同时就解脱了(解脱五蕴的障碍)。

  先从自己根身正报而成就解脱。

  超越器具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淨。

  淨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依报解脱:

  「见闻如幻翳」,“见闻”包括整个六根的功能,见闻嗅尝觉知。这种功能就好像我们眼睛当中有一种翳病,一念心的妄动才有六根。

  我们要知道,六根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是一念的妄想以后才有的问题。

  「三界若空华」,因为有六根的翳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整个六尘的各种各式各样的华。虚空没有华,那是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华,因为我们有六根才看到六尘。

  那怎麽办呢?「闻复翳根除」,假设耳根当中的攀缘的毛病消灭了,而恢复本觉圆满的心性,那麽犹如空华的依报三界的环境,也就自然消灭了。也就是说,你那根身器解脱,器界随之消灭,我们讲「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当我们能够脱离根尘识以后,它是什麽相貌呢?

  淨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摄用归体

  「淨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当我的根尘完全脱落以后,我们这时候的心中的光明是内外通达,徧照法界无有障碍。“淨”,当寂静讲,你一迴光返照,到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寂灭再进去以后,心光就显现,「灵光独耀」,约本质。

  约量

  「寂照含虚空」

  我们一念心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它心的量是含裹虚空徧十方界。所有的世界依虚空而住,你连虚空都能够含裹了,那其他的世界当然在你一念心中,都能够了了分明。(摄用归体)

  依体起用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依止淨极光通达的心性,再来观世间的万事万物,那是犹如梦中事,如梦如幻,从如梦如幻当中开始积功累德。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什麽叫摩登伽女呢?从一念心性来说,他只是你作梦当中的一个影像,是梦中的境界,一个梦中的境界,又怎麽能够障碍你梦境以外真实的心性呢?

  摩登伽女之所以对你产生障碍,是我们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你要不取着它,它只是一个梦中的影像,它怎麽能够障碍你的真实心性呢?因为自心取自心,所以才产生了障碍。

  这地方等于是把整个《首愣严王三昧》的一个修学过程,脱离根身器界。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举喻说明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比方说世间有一个很巧妙的魔术师,“魔术师”指的是我们真如随缘的妙用。这魔术师他有什麽功能呢?「幻作诸男女」,他有种种的幻术;“幻术”指的是我们无明的妄想。依止幻术他能够变化种种男女之相,变现阿难尊者的六根,变现摩登伽女的六根,各式各样的六根;六根都是无明妄想变现出来的,幻术变现出来的。

  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虽然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男女六根,有各式各样差别的作用,事实上它主要就是一念的幻术,一念无明妄想的动。所以我们常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的妄想在动。你看所有的事情事出必有因,佛法讲,你一个人有问题都有他的根,你要把这个根找出来。所以说「虽见诸根动」,表面上我们看到六根在动,其实「要以一机抽」,就那个“机”,无明妄想在动。所以「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当我们能够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息灭无明妄想,六根就恢复了寂静,乃至一切三界的果报相也随之消灭,种种的幻象全都消灭。所以我们常说:「梦裡明明有六趣」,生死凡夫看到三界的果报,但是你返妄归真以后,「醒后空空无大千」。

  为什麽?因为三界的果报正是我们一念无明妄想变现出来的。你看魔术师他拿一条手帕就变现一隻兔子,是没有兔子,而你看到是有兔子。你看手帕可以变现出兔子、也可以变现出苹果、可以变现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各式各样都可以变。那这些影像是怎麽来的?是手帕来的,你只要把手帕拿掉了,那些东西都消失掉。「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问题在这个地方。

  这比喻什麽呢?

  法合劝修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淨妙。

  众生男女六根的差别作用亦复如是,「元依一精明」。为什麽有六根呢?无非就是一个精明之心;“精明之心”指的是我们的阿赖耶识,根本无明。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以后,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那个阿赖耶识,那个明了的心,那个很微细、很微细的精明之心。因为有阿赖耶识,当然就产生六根六识的作用,所以「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只要在一根当中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则六根向外攀缘的功能作用也就消灭了,这时候外在一切的三界的幻象,也就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圆明淨妙之心。圆明淨妙,四种功德。

  「圆明淨妙」就是我们一念的清淨本性。

  结歎究竟    馀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果位差别

  假设我们在迴光返照的过程当中,无明妄想还没有断尽,那麽居在有学之位(大乘有学),如果断尽无明,那就是成就如来究竟功德。

  这地方把整个返妄归真的过程,先要阿难尊者从多闻到返闻,返闻当中,先成就六根的清淨,再成就整个三界果报的清淨,最后成佛。

  316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淨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蕅益大师说:「淨极光通达」,其实它是有六即佛,有名字位的淨极光通达、观行位淨极光通达,乃至于相似位、分证位、究竟位,是有它的差别次第。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本经为什麽讲正念真如?为什麽不讲正念无明?

  我们刚开始所面对的是无明,那麽为什麽要正念真如呢?其实这意思就是说,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容易清楚。

  孔夫子有一个学生,他问孔夫子说:什麽是为政之道?身为地方的首长,我怎麽样把这地方管理好?

  孔夫子讲出一句话出来,他说:「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直”正直的君子;“措”安置;“枉”弯曲。

  他的意思说,管理政治最重要是人的问题,当然有很多小人,你也不能把小人都赶走,世间上总会有小人在。没关係!你不要怕小人,你把正直的人放在上位,把那个不正直的人放在下位。把正直的人放下小人的上面,这个小人就会产生变化,慢慢慢慢他就变成正直的人。

  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心中有无明妄想,但是我们常说无明妄想当中也有本性,二个现在是错综複杂,「观相元妄,观性元真」,它表现出来的相状明明是无明妄想,但是他内在的体性却是真的,那该怎麽办?没关係!你只要把真实的部分表现出来,妄想自然消灭。所以我们修行要转被动为主动,你一天到晚去注意无明妄想,你就完了!

  所以佛陀要你,你不要管妄想,你只要不断的忆念真如,妄想就消失。这个观念很重要。为什麽我们要听经?听经就是淨法薰习,加强你心中的光明。

  「淨极光通达」就是你把光明现前了,黑暗自然消失掉,所以你不要老是去想妄想,想妄想的话你就完了!你要想妄想的本质就是真如,即妄显真。

  有时候我在静坐的时候,正念真如,真如在哪裡呢?

  真如就在妄想当中。所以我们忆念真如的时候,不可避免一定先接触妄想,因为真如就在妄想当中,你离开妄想哪有真如呢?

  佛陀告诉我们面对妄想的时候,佛陀绝口不谈妄想,你就站在这裡就好,就是「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你不要管小人,你请来正人君子放在小人的上面,能使枉者直,弯曲的小人慢慢慢慢就变成君子了。

  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深思,正念真如的本意就在这个地方。

  巳三、结其真实。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文殊菩萨普遍的劝勉大众及阿难尊者说:「旋汝倒闻机」,你应该旋转你循声而流转颠倒闻机,来返闻闻自性,回过来,来闻你本闻的自性。旋转你循声而流转这种倒闻之妄机,而反过来闻你的本性。这样子有什麽好处呢?「性成无上道」,你自然能够开显本性,自然能够破除无明妄想,而成就无上的觉道,圆通实如是,这个就是修学圆通法门真实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以过来人的身份,来描述他修学过程,文殊菩萨也以过来人的身分,来印证观世音菩萨说的是对的,释迦牟尼佛最后再做总结。

  淨业学园 87讲次  讲义182面

  辰五、歎美法胜以寓劝修

  317当我们在学习一部经或一部论的时候,我们会有二种情况出现:

  第一种情况,有些人把这一部经学完了,他的内心当中产生一个清淨无漏的善根,但是你看他身口意没有太多的改变,他平常做什麽,他还做什麽。也就是说这一部经进入到他的身心世界,并没有产生一个强大改变的力量出来,这种人叫做跟这部经结缘。

  第二种情况,有些人把这一部经学过以后,这部经的法义在他的身心世界,的确可以看得出来产生一种强大的灭恶增善的效果,我们应该说这个人的生命开始增善了。

  这二个差别在哪裡呢?有些人为什麽这一部经到他的身心世界,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人只是一种善根而已呢?

  《法华经》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其实每一部经都有它的一个方便门,有些人就是找不到门,所以他这一部经进不去,在门外看一看,“喔”!这一部经有很多珍宝。他知道这一件事情,但是他并没有把这珍宝拿来真实的受用。为什麽?因为他找不到门,不得其门而入。

  所以〔天台宗〕在讲经之前,一定是「五重玄义」,掌握经的体宗用。那麽本经的方便门是什麽?我们怎麽能够找到这部经的入口,它的门在哪裡呢?我们分二部分:一、讲到这一部经的理观,二、它的事修。

  这一部经的理观是从不生灭心,而修学空假中三观。我想你要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第一个,你的内心是依止什麽心态,「云何应住?」是很重要的。

  在本经当中讲到修学《首愣严王三昧》的人,对整个生命的现象,要以「无住为住」,以不生灭心来当作你因地的发心。你生命不是要追求什麽,而只是恢复你本来的面目而已。

  你生命的目的是干什麽?

  就是把你原来的清淨本性把它恢复出来而已。这种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向外追求,它是向内安住的。

  安住在不生灭心的时候,我们开始调伏其心,空假中三观,使令我们能够保持中道。一方面「观相元妄」,一方面「观性元真」,用空假中三观,使令内心当中能够保持平衡的中道思想。这个就是整个本经的理观,以不生灭心来修空假中三观。依止一念心性而修空假中三观,依止空假中三观还是开显一念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如此的辗转相续,就把整个五蕴身心的障碍破坏掉了。这就是整个本经的理观。

  本经的事修,它的正行主要是二十五圆通,但本经的意思是以耳根为根本。蕅益大师说:念佛圆通也不错、也是可以。总而言之,以念佛圆通跟耳根圆通,这二个交互的作用,禅淨双修来当正行。另外本经讲到有二个助行是很重要的:一、严持四重禁戒(四种的清淨明诲),调伏四种烦恼,这是助行的第一个,「持戒」。二、诵持神咒,持咒的功德来破除我们的障碍,特别指的是鬼神障。

  你能够把这部经的理观跟事修都掌握了,那你就掌握这部经的「门」,它的方便门你就掌握到了。那我们就可以进入裡面去受用这部经的种种功德,种种的作用。

  辰五、歎美法胜以寓劝修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他讚歎耳根法门的殊胜,来劝勉末世众生能够如法的修学。

  总标诸佛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前面我们看到二十五位圣人,广泛的陈述二十五圆通的法门,最后文殊菩萨做一个总结,他说:

  “此”指的是耳根反闻闻自性的法门。

  依止耳根来入流亡所,是过去微尘数诸佛,所依止一路修学而能够悟入大般涅槃之门。也就是十方诸佛都是依止耳根之门,而成就涅槃。

  这个地方指的是没有例外的,这是总说,以下把十方微尘数诸佛,把它开出来三世。

  别列三世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过去诸佛在耳根反闻闻自性当中是已经成就,现在的菩萨也即将依此法门而悟入圆明妙心,未来大乘的修行人也应该依止耳根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来修学。

  这个地方讲到是没有例外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走这条路,我们讲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但是这路是有一个特别容易上去的路,这个路当然指的是耳根的路。

  前面讲的是道理,以下引用实际的例子来做证明。

  示己亲证    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文殊菩萨说:我过去在因地的时候,我也是从耳根而悟入圆明妙心,不只是观世音菩萨如此修学而已。

  引用道理,引用实际的事证,来讚美耳根的殊胜。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为什麽说通往涅槃只有这条道路呢?其实这一句话是有二层意思:第一、就一个因地的菩萨来说,这个门是单指耳根,你别无选择。因为一个初心菩萨,他本身的障碍就很重,我们内在的烦恼、外在的鬼神、还有果报体的障碍、各式各样的障碍太多,所以从一个初心菩萨来说,那一路涅槃门当然只有指的是耳根这个门。二、如果约着果地的功德,法身菩萨所证果地的功德来说,那这个门指的二十五个方便都是进入涅槃之门。

  我们前面说过「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初心菩萨跟圣人在进入涅槃是不太一样的,初心菩萨要简别,圣人是不用简别的。这一层道理就是在讲这一句话,讲到「一路涅槃门」有因果二种的解释。

  辰六、述成佛意结示简选。

  经过文殊菩萨的叙述,完成释迦佛的本意。释迦佛陀都没讲话,但是文殊菩萨知道他老人家的意思,他把释迦牟尼佛心中想要讲的话把它表达出来,一方面做结示来简择圆通的差别。

  观音最殊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先把殊胜的法门标出来:

  真实犹如释迦世尊,您老人询问我在二十五方便当中,哪一个法门是最容易下手的,依此最容易下手的法门来救末劫的众生。

  蕅益大师说:圆通法门的特色,在其它二十五圆通当中,它的特色在哪裡呢?

  它特别加被末法时代下等根机的众生。也就是说,这个法门特别照顾弱势团体,有些人心力很强烦恼很澹薄,那他就不一定要根据用耳根法门,因为他没什麽障碍,他身体也健康,他平常也没什麽烦恼干扰他,他的正念也特别强,那二十五圆通你修什麽都可以。但是末劫众生啊!他问题很多、很多,内在的烦恼罪业、外在的鬼神干扰,你内心已经是心力交瘁的时候,剩下的精神体力不多的时候,而且你又想追求出世间的大乘之道,又想成就涅槃妙心,那麽这时候,你唯一的选择就只有『观世音的耳根法门』是最为殊胜的。如果你生长在正法时代,那麽这一段你都不用学习,那你随捻一个法门通通是妙法。但如果我们不幸生长在末法时代,选择一个容易成就的法门就非常重要。

  馀门难成    自馀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318二十五圆通我们只选耳根,那其它法门它的内涵是什麽?

  其馀的二十四种法门,其实都是佛陀的神力所加被的。前面的二十四个法门,都是佛力加被所成。什麽叫佛力加被?你必须生长在佛世,它是有个别性的,它不是三根普被。

  他们是「即事捨尘劳」,你生长在有佛出世的地方,你生长在有大善知识的地方,他能够了解你所遭遇的特别的世缘,你有特殊的世缘。比方说:阿那律尊者,他后来不睡觉失明了,如果阿那律尊者要生长在末法那就完了!没有知道他的方法。因为生长在佛世,佛陀就顺着他眼睛的失明,告诉他你要修习《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从他所发生的障碍,结果成就圆通。又比方说乌刍瑟摩尊者,他的身心世界慾火炽盛。佛陀说:你也是一样,即事捨尘劳,观察慾望之火的火,本来就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把YIN欲之火转成智慧之火,转一下就好、转个方向。

  在其它二十四个法门当中,都是要经过佛力的加被,佛陀亲自的指导。没有一个法门是在末法时代,你就可以自己修学的,不可以!

  其馀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尘劳。

  它不是一般人可以长时间修学,也不是浅位菩萨跟圣位菩萨可以共同修学,所谓三根普被的,没有这回事情!

  我们在佛法当中有些真的是特别的法门,有些是一种正常的恆常修学的法门。特别法门在〔禅宗〕特别多,〔禅宗〕最喜欢用特别法门,但是〔禅宗〕有一个特点,〔禅宗〕是不立文字,但是它是以心印心,禅宗一定要有善知识住世。你看〔禅宗〕他们的祖师一往生,这个教法就完蛋了,他们是以人来带动法。

  比方说,德山棒,临济喝。有人问德山祖师说:什麽是我们的祖师西来意?他过去就打你一棒,他保证你开悟。你说我们现在的人谁敢打,谁敢去打人家?你根本就不是善知识。这个法门你是不适合用了,那是要祖师的加被。什麽是祖师西来意?喝茶去。他就知道你的根机,他知道顺着这个因缘你可以开悟。吃饼去!从舌根当中反闻闻自性。但问题就是,这个都必须要有佛陀、有菩萨的住世,这个法门才可以去操作的,不是一般正常的人可以去修学的。

  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有通途的法门跟特别的法门,特别法门一定要大善知识的住世才可以去运用,这一点大家要清楚。

  这地方是把耳根圆通跟其它圆通做一个差别。

  辰七、顶礼请加以明真实

  文殊菩萨起大悲心顶礼三宝求加被,以发明耳根圆通是一个真实的圆通。

  礼讚求加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文殊菩萨为了整个末法众生的因缘顶礼三宝,『如来』是佛宝,『藏』是法宝,《愣严经》讲法宝都不是心外的法,不是语言文字的法,它的法就是一念心性,你本来就俱足无量的性功德等待你去开发,这个是法宝,叫『藏』;『无漏不思议』--僧宝,我们依止如来藏修学,成就无漏戒定慧的功德,这叫僧宝。

  为什麽他要顶礼三宝呢?

  希望三宝的加被未来的末法众生,对耳根法门能更生起真实的信解,而没有任何疑惑。

  当然所有的法门都要依止信解,有很真实的信心才能够产生它的力量。

  法门超胜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馀者。

  我们前面讲这麽多,到底耳根圆通的特色在什麽地方?

  文殊菩萨说:「方便易成就」。这个法门跟其它二十四个法门相比(其实耳根跟念佛圆通很接近),这二个法门包括耳根圆通跟念佛圆通,都是最容易成就的方便法门。不管有没有佛陀住世,不管有没有善知识出世,你都可以依指法门来修学,来教导阿难尊者乃至于末劫沉沦的众生,这个法门它是障碍最少。

  但以此根,圆通超馀者。

  身为一个末法众生,你能够依止耳根来修学,你所成就的速度绝对超过其它的法门

  总结究竟   真实心如是。」

  真实心如是。这是修学《首愣严王三昧》一个真实修心的关键,就在耳根当中,这是它的关键之门,「开方便门,示真实相」。门在哪裡呢?就在耳根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说,就在念佛当中。这二个法门同样殊胜,同样是方便易成就。

  319我们之前讲过很多观念,「门」有进去的门跟出来的门,这二个门不完全一样。我们从一个生灭心要进入真如的门,这个门就是「耳根」,只有一个。

  《愣严经》是在修清淨心,从生灭心回归到不生灭的清淨心。《法华经》修的是菩提心,《法华经》是从清淨心那个门开始出来,那就不是耳根的境界,那无量无边的法都是方便法门。《愣严经》它是摄用归体,这个门必须障碍要少。

  印光大师说,用耳根来摄心…在念佛中为什麽用耳根来摄心?我们有很多方法,你可以去观想佛像,也可以观像,为什麽要持名?

  印光大师说:因为耳根一法,不但摄心而且养神。耳根当中,第一个、你的所缘境很容易了了分明的现前,也就是说耳根它是圆通的没有障碍,它能够让你的所缘境很容易的现前。第二个、摄心,它能够没有障碍的运转下去,你白天用它、你晚上用它,你也不会觉得疲惫,因为你修学不是短时间的;德山棒、临济喝,那种一时的开悟当然时间很短,但是你长时间的断惑证真,你这个门必须要长时间的走,那这时候养神就很重要,耳根是特别的坚固,所以我们讲,开方便门是很重要的。

  过去我们讲过一个公桉,在经典上,佛陀说有一个牧牛人,他带了一群牛要过恆河。而这个牧牛人他没有选择恆河该从什麽地方过,随便找一个地方就冲过去了,这些牛过去以后死掉三分之二,只有三分之一的成功。佛陀说这个牧牛人不知善巧方便。另外一个牧牛人,他在过河之前,他要简别一下哪一段恆河距离最短?哪一段恆河障碍最少?他要先观察地形地物,找到地方的时候他把牛分成三批,第一批牛是体力最好的,第一批先过去。他一吆喝,这三分之一的牛就全部冲过去了,冲过去以后这些牛就互相的叫喊,鼓励后面的牛;第二批牛是体力中等的,这时候前面有牛在叫喊,后面牧牛人再鼓励一下,第二批的牛也过去了;三分之二都过去了,剩下三分之一体力羸弱的,牠们想大部分都过去了,我也过去。结果再鼓励一下,全部都过去。佛陀说:这个牧牛人善知方便。

  佛陀讲这个譬喻是什麽呢?

  祂说修行者亦复如是。你今天找到一个方便法门,你修习一天,等于别人修习一劫的时间,「日劫相倍」。你能够找到方便法门,你所产生的效果是别人一劫的时间,这叫「真实心如是」,一种真实的修心法要,就在这个地方。

  我们说:「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尘沦。」是这个意思。

  到这地方,耳根圆通法门的介绍完全圆满结束。

  辛三、时众获益

  当时的法会大众,听到观世音菩萨的教授,听到文殊师利菩萨的印证,得到广大的功德利益。

  当机开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

  阿难尊者跟法会的大众,这时候在修行当中得到二种功德:一、「得大开示」指的是佛陀、观世音菩萨跟文殊菩萨殊胜圆满的开示。这种开示有什麽效果呢?「身心了然」,对于五蕴身心的真实相……我们在《愣严经》的时候,对身心世界一个是相、一个是性、一个是真如门、一个是生灭门。「观相元妄,观性元真」,相妄性真,这个就是整个身心世界的真实相。我们的五蕴身心有真如门跟生灭门,就产生空假中三观,当我们从假入空的时候,是回到真如本;当我们从空出假又回到生灭门。你能够在这二门当中,能够进出自在,那就叫「身心了然」。

  观察佛陀无上菩提的智德,跟大般涅槃的断德,讲出一个譬喻:身心了然。到底对诸佛的功德有什麽样的了解呢?

  譬如有一个人他离开他的家,到很远的地方去办事情,事情办久了,以后忘了回家的道路,「未得归还」,他已经不知道该怎麽回家,听到耳根圆通以后,他明白“哦!”他明白这个家在哪裡了,虽然还没有回家,但是他的道路已经完全清楚了,回家的路清楚了。

  我们讲说:大乘的信心已经建立起来了,「信解」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正式的认清路头,这是阿难尊者的开悟。

  与会证入

  得法眼淨    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恆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淨。

  与会大众各别的开悟

  在整个法会当中,包括了天龙八部,包括了二乘的有学,包括了一些初发心菩萨,有十恆河沙这麽多的众生,「皆得本心」。他们的受益皆得悟入自己本俱的心性。

  这地方,蕅益大师说:什麽叫「皆得本心」呢?了达现前一念心性,随缘不变之体,他知道真如门在哪裡,进一步能够远离见思跟无明的尘垢,而成就「获法眼淨」。

  蕅益大师说:获法眼淨是圆教初住,是破无明证法身。

  成阿罗汉    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性比丘尼是摩登伽女,他听到文殊菩萨前面所说的偈诵,而成就阿罗汉。

  闻大证小,这就是讲「不定」,受益不决定。

  发菩提心    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量无边的众生,听到前面观世音菩萨跟文殊菩萨的开示,成就「无等等」。

  「无等等」蕅益大师解释的很妙。蕅益大师说:「无法可等此心,此心可等一切法」。“心”指的是不生灭心,他的位置在名字位的发心,或者是观行位的发心,比前面的法眼淨稍微差一点。

  这地方大众的受益,蕅益大师的判教就从这个地方判教,这个地方很明显的是「方等时」,四教并谈,而且是「弹偏斥小,歎大褒圆」,这个地方,大乘根机的得到大乘的利益,小乘根机的,竟然在佛陀发明不生灭心当中证得阿罗汉果。这是所谓的四教并谈,各得其利,所谓「正为菩萨,旁为二乘」。

  到这个地方,整个事修的圆通法门,所谓的正修全部都讲完了。

  丙二、为末世示道场方法

  前面的正行是依不生灭心修空假中三观,从耳根而反闻闻自性。在正法像法时代善根很强,烦恼比较轻薄。蕅益大师说:其实到这个地方就够了,但是末法众生问题就比较多,一方面内在善根浅薄烦恼粗重。第二、外在环境的诱惑,障碍特别多。所以必须要有助行,就必须建立道场来产生一种防护的效果。

  (分三:丁一、陈请。丁二、讚许。丁三、宣说)

  丁一、陈请

  阿难尊者慈悲的陈说启请。阿难尊者把他自己听闻经典的整个心态,在这裡陈说。先陈说阿难尊者听完经的心得,启请建立道场的方法。

  礼讚启请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阿难尊者整理他的衣服,在大众中起立合掌顶礼,他先陈说听经的心得:

  「心迹圆明,悲欣交集」

  蕅益大师说:第一个“心”是涅槃之心,不生灭心,整个修学的依止处,他的目标。“迹”指的他整个修行的方法,回家的道路。对于整个修学的目标、跟修学的方法非常的了了分明,没有任何的疑惑。他的心态是「悲欣交集」,「悲」昔日之未闻,为什麽过去没有听到,白白的流转三界的生死;「欣」今日之开悟,欢喜的是现在终于开悟了。这裡是陈说自己的心得,一方面他为未来末法的众生而启请佛陀说:「大悲世尊!我现在已经开悟了成佛的法门(理观),是中修行(事修),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了;整个事修理观都很清楚了。

  引叙佛言    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修行的二种心态:

  我过去常常听到佛陀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有一种人是属于菩萨发心,他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见思烦恼都还没有解脱,但是他是发心去度众生。这叫做「因人的发心、因地之人」,这是第一种心态。第二种人『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自己整个身心世界已经圆满觉悟了,然后再觉悟他者,这是如来果人的倒驾慈航乘愿再来。

  我们说菩萨有二种:一个悲增上,一个智增上;悲增上的菩萨是先度众生然后再成佛,智增上的菩萨自己先成佛再度众生。

  看这个意思,阿难尊者是选择第一个,他是属于悲增上。

  愿同菩萨    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我虽然还没有度脱(阿难尊者证初果),但发誓愿愿度末劫一切众生!

  依止度化末劫的心态,正式的启请。

  正请道场    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恆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世尊!「此诸众生」指末法时代的众生,末法时代的众生有二个障碍,第一、内因障碍,就是障深慧浅,他那个明了的心烦恼障、业障特别多,而且善根浅薄。第二、外缘的障碍,因为去佛久远,所以招感的外在环境,邪知邪见说法的法师特别的多,宣说以邪乱正的相似之法。末法众生内因力薄弱,外缘障碍特别多,应该怎麽来摄受他的心,修学大乘的三摩地,应该怎麽安立道场,使令末法众生,一方面远离鬼神的障碍,一方面对菩提心能够相续的增上,而没有退转。

  「道场」是什麽意思?

  我们先解释「场」,古时候农业社会,稻米收割以后,它不能马上去壳,要先拿到空旷平坦的空地晒一晒。也就是说,稻要转成米之前要有一个场,在这个地方晒晒太阳,过滤一下做筛选,稻才能够转成米,这叫做「场」。

  我们在修学「道」,“道”指的是观察的智慧,心中正念真如就叫做「道」。但正念真如你要完全的走下去而没有障碍,你也要有一个场帮助你,才能够远离魔事,才能够产生不退转。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警告所有资粮位的菩萨,他说:所有的成佛之道当中,资粮位菩萨的分段生死,是最难跳脱出来的,因为退转的因缘特别多。

  一、你的烦恼干扰你,很多人刚开始修学很精进,修个三个月一年以后,起烦恼就放弃不再修学,回俗家去了,很多啊!你不能说他不用功,问题他不是不用功,他是有障碍,你也没办法帮他排除,他的道只好被障碍破坏掉了。

  二、鬼神障特别多,你要不修行没事,你一修行,你的冤亲债主就来找你。

  所以在末法时代,建立一个保护自己身心正念的道场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以免产生退转。

  这就是阿难尊者他请示道场的理由,一、远离魔事,二、菩提心能够不退转。

  我们看佛陀怎麽回答?

  丁二、讚许

  佛陀是讚许、讚歎阿难尊者的悲心,一方面允许来宣说安立道场的方法。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讚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这时,世尊在大众中就称讚阿难尊者说:「善哉善哉(讚歎阿难尊者大悲的发愿)!如同你所问的,末法时代障深慧浅,而且是种种的障碍,邪师说法,鬼神的干扰等等。所以应该如何来安立道场,救护末法众生的善根,在末劫当中的沉溺众生,这是非常重要的,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宣说。」

  这地方是整个《愣严经》的正行、正修,耳根圆通是圆满了,以下是它的助行。

  佛陀要怎麽样去保护我们已经成就的善根。

  丁三、宣说  (分二:戊一、明根本戒法。戊二、明诵咒治习)

  戊一、明根本戒法  说明根本戒法

  (分二:己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己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淨业学园 88讲次  讲义184面

  己一、总显三学以戒为本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在修习《首愣严王三昧》的道场,就是保护我们「止观」正道的一个处所。处所有二个:一、戒法,二、咒语,这二个都是保护止观的处所。

  这一大段等于开始讲到大乘的戒法。在讲大乘戒法之前,先把大小乘戒法的观念,先作拢总的说明,这你进入到经文你就容易了解。

  320声闻是从事相上来安立戒法,它所摄受的是偏重身口二业,大乘是从理性上来安立戒法,他偏重在收摄这一念心。

  声闻戒的安立他从事相上,他为了要令正法久住,所以声闻戒的制戒,他是随犯随制的,有众生犯戒了,佛陀开始制戒,佛陀不能够在众生没有犯戒的情况之下来制戒,因为声闻戒的基本精神就是从事相上安立。每一个地方,佛陀出世的环境不同,当然制戒有所不同,声闻戒佛陀不能够顿制。但是菩萨戒是约内心安立,我们看《梵网经菩萨戒》,佛陀是一时顿制菩萨戒,不必有人犯戒,它超越时空,不管在什麽环境之下都是这样制。

  在这二种不同的精神当中,一个是事相的安立,一个是理性上的安立,就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声闻戒当中戒定慧是独立的,你看我们在〔天台宗〕,把小乘教叫「三藏教」。为什麽叫「三藏」?三藏就是经律论,这三种教法是独立的,叫「三藏教」。

  我们在学声闻戒的时候,声闻戒法、声闻的定跟声闻的慧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人说你持戒就能产生禅定,那是两码子事;你有禅定就能产生无常、无我的智慧?这也是没有关係的。所以在声闻戒的戒定慧是各自独立的,因为它理观跟事修是分开。

  大乘戒法就不同,它理观当中有它持戒的事修,它持戒的时候也要有理观的帮助。大乘戒法的特色是,三学是互含互摄的。你讲大乘的戒,它一定有大乘的止观的观照在裡面,你讲大乘的止观,它一定有大乘的戒法在那个地方防护的。

  大家要把这观念弄清楚,你才知道以下的杀盗婬妄四种戒法,其实跟声闻戒所说的是完全不同。海公一再强调,你要把这一段的四种清淨明诲,跟声闻戒的四重戒法是要区隔出来,完全不同。一个是约心安立,一个是约身口的事相安立。

  引律标宗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

  佛陀在讲道场之前,先讲以「戒」来当做道场。

  佛告阿难尊者:「你过去应该听过我讲到「毗奈耶」,毗奈耶翻成中文叫毘尼,毗尼翻成中文叫「律」,调伏的意思。佛陀要我们依止律来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而远离过失,叫「毗奈耶」。

  「毗奈耶」当中有三决定义;“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准则。佛陀出世有些准则是因当时环境而改变,有些戒佛陀有制,有些戒佛陀没有制,但是有些原则是不能改变的,过去诸佛如此,现在诸佛也如此,未来诸佛也如此,这就是三种不可改变的原则。

  三学次第    所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哪三种原则呢?「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你读到这个地方,你就知道这是大乘戒,三个是有它的次第的。

  大乘的戒法是「摄心为戒」,小乘的戒法是收摄身口的,大乘是收摄我们放逸散乱之心,叫做「戒」,慢慢的收摄久了以后,我们成就一种专注的禅定,由禅定的寂静中开发心中我空法空的智慧。这是三种成就真实无漏功德的修学的方法,依止三种方法而成就无漏的功德。

  蕅益大师他讲到婬戒的时候,他把三种关係讲清楚,他说:婬戒首先先断身业的婬慾,但是它主要思想还依止一念心而修学,依止一念心性而修不婬,不婬它也是空假中三观这样观照,它第一个是达到身业的不婬--「摄心为戒」,第二内心的不婬--「定共戒」。蕅益大师讲:这叫定共戒,他的摄心当中已经有一专注的禅定,这个禅定是大乘的禅定。第三个是、断性亦无,那就是道共戒。

  大乘的戒法三学是互含互摄,依止他内心的浅深而安立。大乘戒法它完全是依止一念心,而安立戒定慧,从身业的防护,内心的防护,到最后对治能所。

  己二、别示四重以彰无漏

  各别显示大乘的四重戒法,来彰显无漏的功德

  (分二:庚一、牒徵。庚二、详示)

  庚一、牒徵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阿难!在大乘的戒法当中,应该用什麽样的戒法来摄持放逸散乱的心呢?如此才可以称为大乘佛法当中真正的持戒?

  佛陀先提出这样一个徵问,说大乘戒法它是以摄心为本。

  庚二、详示

  (分四:辛一、婬戒。辛二、杀戒。辛三、盗戒。辛四、大妄语戒)

  辛一、婬戒

  “戒”禁止的意思,主要是戒止我们身口意的婬欲;戒法是能对治,婬欲是所对治。能所双举叫婬戒,也可叫戒婬;一个能对治的法,一个所对治的烦恼。

  持戒功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持戒的功德

  假若在三界中的六道众生,他的内心已经不生起婬欲的念头。有什麽功德呢?不随其三界的生死相续。因为三界就是以婬欲为正性命,以婬欲为生死的种子,既然种子消失了,那当然就没有这种果报。

  说明「其心不婬」

  你内心当中不婬欲,不是我们平常住在道场,我们平常在那个地方拜佛静坐,这叫其心不婬,不是这个意思,这叫缘缺不生,没有因缘的刺激,你不生起婬欲,这跟这个地方不太一样。

  其心不婬,是说你内心产生一种观照的对治力,一种防护的道场的力量生起、防护力生起。这个地方的「其心不婬」,其实他是讲出一个目标,后面蕅益大师会解释它的过程,它有三个次第,身业的不婬、意业的不婬,连能对治的心也不可得,最后是觅心了不可得,根本就没有婬欲这个念头生起来。这才叫其心不婬,它是有三个次第。本经在修学婬欲的目标是「其心不婬」。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一个修行者没有调伏婬欲烦恼的过失

  我们修学大乘的三昧,不管你是修耳根圆通或念佛三昧都好,我们刚开始的目标是要脱离三界的烦恼,如果因地没有在「止观」当中,建立四种清淨防护的道场,没有把最初的婬心加以对治,结果是三界的尘劳是不可能出离的。

  会产生什麽结果?「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我们在心中听闻佛法产生多闻的智慧,心中能够善巧的分别各式各样的法义,乃至于禅定现前,这地方的禅定应该指的是欲界定跟未到地定,因为初禅以上根本不可能有婬欲的念头。

  假设你在因地没有把婬欲念头调伏,一路的在禅定跟智慧的加持当下,反而助长婬心的势力。然而这样会什麽结果呢?有三个结果:

  一、必落魔道,在三界当中,魔道就是以婬心为他的根本,魔道以婬欲为根本。有三种的差别:一、上品魔王。魔王他有什麽特色呢?有三种特色:1、欲望炽盛,魔王的贪欲烦恼很重。2、福报很强,魔王在因地的时候很喜欢修福报,他做慈善事业、斋僧、盖道场…,他福报特别大。3、内心特别灵巧,他很有智慧。以三种的特色而做魔王,当然这种人是福报很大,禅定智慧也特别高,叫「魔王」。

  二、中品魔民,他各方面的福德、禅定智慧都次一等的,变成男众魔王的眷属。而下品就变成女众的眷属。

  彼等魔民魔女,都有他各自的魔子魔孙,自己都认为自己已经成就无上之道。成为魔道,第一个关键就是先起邪见,自己认为婬欲是种功德之相、不障道!他一定是以这样的邪见产生。

  这地方讲到你因地发心,没有把婬欲的烦恼调伏,结果你整个禅定智慧的加持,反而往魔道的方向去。

  这是讲到它的过失,这以下佛陀对末法众生提出警告。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预言说:我在的时候当然没问题,什麽是功德相,什麽是过失相很清楚。但到末法时代有二个问题:一、众生本来就障深慧浅,他也没什麽判断力。二、去佛久远,邪见炽盛,造成末法一个魔强法弱的时代,正法的势力已经单薄了,邪知邪见魔法的力量特别的强盛,这时候魔子魔孙就出来活动了,很多很多的魔民、魔女游行于世间。

  游行于世间,干什麽呢?广行贪欲。“行”包括它实际的行动,也包括它口业的宣扬。他宣扬婬欲是种功德之法、是助道之法,来鼓动众生心中的贪欲,而且以善知识自称,使令很多众生受到这种邪知邪见的误导,而堕落爱见之火坑,而失掉菩提正念。

  末法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邪正不分,不知道什麽是通往涅槃的路,也不知道这是走向魔道的路,也不知道这是走向地狱的路。有人说:欸!为什麽这个人造罪这麽重,他为什麽不直堕地狱呢?为什麽先到魔道去呢?因为他福报还在,他福报很强。一个人要堕地狱之前,他善业要先表现出来,善业很强,他必须要把他的福报花光了以后……它后面会说,我这些魔子魔孙福报享尽以后是直堕地狱。他虽然心术不正、邪知邪见,但是他可以是修些福报,所以先到魔道裡面去受用福报,等到福报享尽直堕地狱。在末法时代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少,所以他们就开始出来活动。

  这是佛陀的预言跟警告。应该怎麽办呢?

  诸佛教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淨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要辗转的教化世间人,在修学大乘的三昧,不管是《首愣严王三昧、念佛三昧》,一定要断除心中的婬念,因为这是魔道之因。这是过去诸佛、现在诸佛、乃至于未来诸佛,决定不可破坏的一种清淨而明智的教诲。

  应该怎麽断?为什麽要断婬欲呢? 佛陀就讲出一个道理。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祇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阿难你应该知道,假设我们因地的时候,没有断除我们婬欲的念头,而修行禅定跟智慧,这有什麽过失呢?譬如你现在想要吃饭,但是你没有拿米来煮,你用砂来煮饭,用大火来蒸热砂石,希望砂石变成饭,经过百千劫的时间,它只变成热砂。为什麽呢?因为砂不是成就饭的正因,因果不相符合。你用有所得的攀缘心,产生婬欲为根本,你怎麽能够成就诸佛菩萨不生不灭涅槃的功德?因果不相符。

  菩提之本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假设我们以贪爱婬欲的身心,依止这样来修学佛陀的妙果,在过程当中虽然成就多闻的智慧,乃至于有少分的禅定,但是因为婬心没有断除,皆是婬根,因为你以婬欲为根本,结果是根本成婬,结果所有的禅定智慧都加持在心中的婬欲当中,结果轮转三涂,先到魔道裡面享受天福,最后直堕三恶道,是决定不能出离三界的。三界都不能出了,更何况是如来涅槃的清淨之果?又怎麽能够修证呢?

  应该怎麽办呢?

  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冀。

  321本经在断婬心,它的重点在「婬机」;「婬机」就是婬欲的念头,一种不如理的作意。前面我们讲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六根当中有一个机。

  蕅益大师说:这个「机」跟前面那个「机」是一样的。就是为什麽六根会活动呢?六根会向外攀缘呢?那当然就是一种无明妄想的攀缘,那个「机」,那个机关没有把它关掉,六根就动,你把那机关关掉了,六根的功能向外攀缘就熄灭了。婬机亦复如是,就是婬欲心的不如理作意产生的相续。

  那应该怎麽断呢?

  要身心俱断,断性亦无。

  蕅益大师说这地方有三个次第:先求身业的断除,这就是「摄心为戒」;再求内心的断除,因戒生定,「定共戒」了;断性亦无,「道共戒」了,能所双亡,惟是一心,这是断性亦无。

  这对诸佛菩萨的菩提涅槃,才可以有所期待、有所希望。

  诸位看看蕅益大师的注解,他老人家讲得很详细。他讲到「摄心为戒」,要怎麽摄心呢?一、所摄何心,二、如何摄心。

  蕅益大师说:摄心为戒,断除婬机,到底你所摄的心是真心还是妄心?

  蕅益大师说:真心你不用摄,真心它好好的,你摄它做什麽?多此一举!那自然是摄妄心。

  妄心它没有自体要怎麽摄呢?妄心无体,云何可摄?

  蕅益大师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不随妄转的意思,这就是断除婬机。断除婬机不是说你都没有婬欲的念头,若你没有欲念那你就不用修行,你就成佛了。当然我们是带着婬欲念头来修学,问题就是你整个修学的因地发心,你要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你要告诉你自己,这不是你要的。但是它有一种等流习气生起来,这时候你要观照,婬欲的念头要「不取」。

  蕅益大师讲,主要的关係在「不取」,你观想婬欲的念头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本来就是没有自体。你能够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就是断除婬机方法,这个就是摄心为戒的方法。

  我们会一再说明,大乘的持戒跟「止观」是相配合的,它主要是不随妄转,不是要你把婬欲的念头全部断掉。那怎麽可能呢?

  诸位看看〔菩萨戒〕,菩萨戒在断恶念是断相续,任运的现起的它不断。菩萨戒有一个观念,菩萨戒有一条很重要的开缘,它说:

  「菩萨为断彼故,生起乐欲,精勤对治,而数数现行无违犯」

  这个菩萨他对贪瞋痴的烦恼已经想要断除,他已经安住在不生灭心,但是烦恼还是不断的活动,但是他已经在对治了,不随妄转,他产生一种抗拒的力量,这时候不犯菩萨戒,因为你已经慢慢脱离它了。

  最可怕的是你还跟它在一起,而且你还不知到怕,你也不知道它是过失,这是最可怕的!我已经知道这个人不是好朋友,我的功德都被你偷走了,但是你一天到晚跟着我,但是我已经知道你不是我的好朋友。这时候你慢慢对它产生防备心,这时候你开始在断除婬机,这个轮盘一直在动,你把开关关掉了,但是它还有些剩馀的势力,这轮盘的机,那个生机被断掉了,断相续心,破和合识。

  蕅益大师讲:断除婬机,关键在「不取」。不取就是有「止观」的意思在裡面「观照力」。

  判决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破邪显正

  如我前面所说的,修学三摩地,一定要先端正其心,这才是佛陀所说的「正法眼藏」。假设有人宣说,婬欲对我们修行是不障道的,而且是有帮助的,这是魔王的邪知邪见。

  有人说:《愣严经》是照妖镜,其实主要就讲到四种清淨明诲。我们讲破邪显正,修行你要很清楚什麽是对,什麽是错,你才能够一路的走上去。《愣严经》很强调端正其心,就是你依止什麽心态来修学。

  蕅益大师说:我们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因地发心有错误还看不出来,因为你没有什麽福报,但是到后面的时候,你会发现越差越多。有些人开始贪求欲望、贪求名利。

  为什麽会这样呢?

  蕅益大师说:其实他因地发心就错误,他自己没有发觉,福报一加持下去的时候,那整个邪恶的力量就现出来。追根究底就是因地夹杂,他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真正的依止不生灭心来修,最后产生后患无穷。

  辛二、杀戒

  “杀”,断除有情众生的命根,戒法是能对治,杀生是所对治,也是能所双举而安立这个名称。

  持戒功德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佛陀告诫阿难尊者说:阿难!在世界的六道众生,假设内心能够不生起杀生的念头,前面是断除婬机,这地方是断除杀机,杀生那种相续的力量。你能把杀机给断,你就不再负众生的命债,你就不必再来三界酬偿我们的命债,乃至于肉债。

  杀生佛陀讲得很详细,包括肉债、包括命债。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佛陀为什麽要我们对治杀心呢?

  我们修习大乘三昧,主要的目的是要出离三界,成就菩提涅槃二种清淨的功德。假设因地中我们含有杀心来修学,而自己不知道,那最后的结果是因果不相符,那是不可能出离三界的。假设我们在因地中,有一种想要杀生的欲望念头还在,这样子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一路薰习很多多闻的智慧,也有成就欲界定跟未到地定的功力,这种禅定智慧加持在杀心当中,最后必落神道。

  前面的婬欲,它的结果是魔道,这个地方是落入鬼神之道,鬼神之道也分成三品:上品之人,为大力鬼王,你的禅定智慧,你的福业特别的殊胜,变成大力鬼王,如我们世间上讲某某大帝、某某国王,这个都是属于上品的鬼王;中品的是飞行夜叉,“夜叉”指的是山神、土地、城隍,这种叫做飞行夜叉,他能够飞行,乃至于诸鬼帅等,如某某某大将军等等;下品的是地行罗刹,他不能飞,他只能够在地行上走,“罗刹”就是吃众生的血肉。

  一般来说鬼神道,他们都喜欢吃肉食,你看供养鬼神一定是杀鸡宰羊的,因为他因地当中都是依止杀生业力而成就神道。

  这种鬼跟神有点差别,神是有福德的,福德特别多的叫神,福德比较轻薄叫鬼,其实就是同一个道。他们也有他们各自的眷属,而一切都以高慢心说自己成就无上觉道,都是邪知邪见的。

  这地方讲到犯戒的过失,以下是佛陀对末法众生的警告。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佛陀预言在我灭度之后,末法当中有很多很多的鬼神炽盛在世界中,对外声称食肉不但不妨碍无上菩提,而且有助于无上菩提。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以这个当做菩提之道,在末法众生当中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我们讲杀盗婬妄,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到,本经对杀盗婬妄整个修学的重点,就是你要先端正其心,本心先修端正,我们讲「诚意正心」,你才有资格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意思。你一开始的因地发心,先把它端正,你后面你就走得正,是这个意思。

  后面的整个事修,都必须要有《首愣严王三昧》的正念真如理观的配合,它的事跟理是互含互摄的。蕅益大师到后面会讲到说:没有大乘的「止观」,就没有大乘的「妙戒」,没有出世的妙戒,你併失出世的止观。大乘的戒定慧三学,它是互含互摄的。

  淨业学园 89讲次 讲义 186面

  322我们讲到《愣严经》的修学方法,有正行跟助行的差别。正行主要是修学「耳根圆通」的法门,助行本经讲到二个重点:一、圆持四根本重戒,二、诵持《愣严神咒》。我们这一段讲到圆持四根本重戒,这地方的戒法跟我们一般声闻的戒法,是不太一样的,大家要把它分清楚。

  声闻的戒法它是以事相做根本的,它是由事而入理。你看我们在修学比丘戒的时候,我们刚开始不是很重视无常无我的智慧,反正你就照着做,把佛陀所制定的制教你照着做,慢慢慢的由戒修定再修慧,它是由事入理。菩萨戒是相反的,菩萨戒他一开始要求你安住菩萨种行,你才有资格持戒。所以菩萨戒是由理而入事,他先入理观,然后再从理观当中产生事相的修学。这地方大家要区分清楚。

  当然菩萨的理观,我们一般叫做菩萨的戒体,戒体的内涵,在蕅益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他老人家提出七个重点,我今天讲出其中二个,他说:菩萨戒体,这个理观有二个主题:一、「本元清淨,以为其体」。二、「增上的善心,以为其因」。

  你整个菩萨道断恶修善度众生,你依止什麽样的心态来做这件事情,心态是很重要。它整个菩萨道的体就是「本元清淨」。我们讲是因为正念真如,所以开显我们内心本俱的清淨本性,在清淨本性当中,本来没有杀盗婬妄。我们的清淨本性本来没有杀盗婬妄,那当然我们应该要不杀盗婬妄。

  我们过去在持戒的时候是从因果的思考,我为什麽不杀盗婬妄呢?因为我杀盗婬妄来生会遭受到痛苦的果报。

  一般我们在人天乘的思考是「业果」,但菩萨戒的思考不是这样,他是念念随顺真如,我既然要成佛,我就应该随顺真如,那麽真如没有杀生,所以我不应该杀生,杀生是妄想做的事情,真如怎麽会杀生呢?因为它内心当中本来没有杀生的功能。

  第一个、你整个心态的依止点是「本元清淨」,以真如本性来当做你整个菩萨道的体。其次、以「增善的善心为因」,这个“因”就是功能,你要表现菩萨道你一定要有功能,增上的善心就是菩提心,你要观察十法界的差别因缘,思惟佛法界的功德,而生起上求佛道;思惟众生法界的痛苦,而生起下化众生。上求下化,来当做整个菩萨道的因地功能。也就是说,整个菩萨道它修学的行动,是从一个清淨心跟菩提心的结合所发动出来。它整个修学是先从理观,而入事修,先安住菩萨种性,然后才有菩萨修学的行动。

  废权防难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

  这段经文讲到杀生相关的关係,就是吃肉的问题:

  佛陀在世的时候曾经预言在末法时代,有很多所谓的善知识他提倡吃肉。他怎麽说呢?他说食肉是得菩提路,吃肉会让我们身体健康强壮,是有助于修菩萨道。

  佛陀知道,在末法时代有很多这样邪见的众生出现,佛陀必须要把这观念讲清楚,把食肉的问题很清楚的做一个交代。

  佛说:「我令比丘食五淨肉」,佛在世的时候,佛陀是允许比丘来食用五淨之肉。五淨肉是什麽意思呢?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自死(自然死亡)、鸟残(鸟类吃剩下的肉食)。这五种因缘俱足就表示说,比丘得到这个肉是没有杀生的因缘,牠的死亡跟我完全没有关係。佛陀是允许吃五淨肉,但是他有他背后的内涵在裡面,佛陀要讲出来。

  佛陀说:这些的肉其实是我神通道力变化,它根本没有生命现象。

  佛陀为什麽要用神通道力变现五淨肉来让比丘吃呢?

  佛陀讲出他的道理:婆罗门(印度)的气候是地多蒸湿,特别的乾旱,而且很多的雨水湿气很重,在很多土地的结构是很多的砂石,所以一般的蔬菜根本就很难生长,在这种情况之下,假设不开缘吃五淨肉,那比丘就很难去维持他的生命。所以佛陀以大悲心来显现神通力来变化五淨肉,这五淨肉是佛陀大慈悲的神通所加持的,它只有肉的假名、假相、假用,根本没有生命现象,主要是让比丘得到这样的滋味来维持他的生命。

  这地方等于先做一个预言。说:欸!你看佛在世的时候,佛陀也允许吃五淨肉,那我们现在当然也可以吃!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注解当中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既然佛陀不允许我们吃众生肉,那佛陀直接就变现蔬菜就好,为什麽要变五淨肉,然后给后世产生这样一个误解。

  蕅益大师解释说:佛陀的出世不能有种种怪异的现象,要很正常。佛还没有出世之前印度没有蔬菜,结果佛出世以后变成有蔬菜,佛灭度以后蔬菜又消失了,那大家就觉得很奇怪啊!

  佛教是不能提倡怪力乱神,所以佛陀在世间不能坏世间的假相。《金刚经》讲菩萨观一切法空,不坏世间的假相。也就是说,佛陀必须要随顺众生的因缘,是这个道理。

  这个地方,佛陀把佛世的时候五淨肉的真实相貌讲出来了,那大家就不能有藉口了。

  第二段跟第三段就开始把食肉的过失讲出来。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奈何”为什麽(有诃责的意思)。佛在世的时候吃五淨肉还有道理,因为五淨肉是佛陀变现的,那现在佛陀灭度以后,变现的五淨肉已经不存在了,那麽佛弟子又吃五淨肉,那这样子怎麽可以称为一个修学圣道的佛弟子呢?

  为什麽吃肉就不是佛弟子呢?

  汝等弟子当知,一个修道之人经常的吃肉,纵使你能够得到心开意解,他有多闻的智慧、有俱足一些相似的智慧、乃至于有种种三摩地禅定的相似的功德,有多闻的智慧、有少分的禅定,但是这个人是大罗刹。

  我们看佛陀在戒律裡面诃责弟子,很少用这麽重的话来诃责,这个人是大罗刹。你看我们菩萨戒说:这个人明明知道这个是过失,故意的起心来犯戒,佛陀顶多说这个是痴人、畜生无异、木石无异;说你这个人是畜生、是石头,没有判断力,顶多这样子。

  这个地方说你等于是罗刹。什麽叫大罗刹呢?罗刹是吃肉的,你是一个有多闻、有智慧的叫大罗刹,但是你的本质还是罗刹。他的结果是「报终必沉生死苦海」,他享尽他的福报以后,他就堕落到三恶道去,变成鬼神之类。前面我们讲到,上品的大力鬼王、中品的飞行夜叉、下品的就是地行罗刹。非佛弟子,因为他已经损坏了自己的菩提善根,即便他每天还是拜佛、持咒有种种的加行,但是他已经破坏他菩提的善根。

  如此食肉之人彼此相杀相吞,这种因果的辗转相续没有了期,又怎麽能够出离三界呢?因为你一天到晚吃肉,欠众生很多命债,你什麽时候才能够还得清楚呢?

  诸佛教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淨明诲。

  佛陀要阿难尊者:你应该把这样的正法,辗转流通到后世,让大家知道你要修学大乘的三摩地,次断杀生。

  这个地方讲:第一要断婬心,第二断杀心。这才是如来(现世的佛陀)、先佛(过去佛陀),过去现在诸佛一种决定的清淨明智的教诲。

  323在大乘经典中,佛陀对吃肉诃责这麽严重的很少,像《愣严经》的这样很少,大概带过去,当然他的理由就是说…吃肉为什麽这麽严重,会变成大罗刹呢?《梵网经》有讲得很清楚,说:「食肉之人,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捨去」。

  你这个人本来很有慈悲心,但是你每天吃肉,慢慢慢慢的无形当中你慈悲心消失掉。有些人说是,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这一句话是完全不合乎道理,因为你酒肉穿肠过的时候,你的佛已经慢慢慢慢不在心中坐,是罗刹在心中坐,怎麽佛在心中坐呢!破坏你的大慈悲心。

  这个道理在〔唯识学〕讲得很清楚,〔唯识学〕说: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摄的,心会牵动你的色身,色身也会牵动你的内心。

  在《宗镜录》,永明延寿讲一个小故事,他说: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群比丘在山林中修学,那时候大家结夏安居九旬用功,很多人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在用功当中,有很多的猴子,猴子看到比丘这麽用功很精进,看大家都在打坐就起欢喜心,就送很多的鲜花、很多的水果来供养这些比丘们。比丘九旬用功,成就圣道以后就离开了。

  比丘离开没多久,外道也看到这个地方,欸!这个地方不错啊!他也住下来。过去供养比丘那些猴子也过来,看他们在修行也拿花、水果来供养。但是这猴子一看,哎哟!这些人跟之前的那些人的动作不太一样啊!比丘都是正襟危坐,外道有的是一隻脚站着、有的是躺在地上…各式各样的姿势。猴子刚开始看还不怎样,看久了就很生气,他们怎麽这样子呢?猴子实在是受不了了,就成群冲下来,就强迫这些外道们坐好,把他们的腿盘好,双手结法界印,把他们眼睛强迫闭起来。外道刚开始当然抗拒,但久了,这个方法还不错,容易摄心喔!结果因为结跏趺坐,外道很快的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宗镜录》永明延寿大师说:可见得你身体的动作,会影响你的内心。

  你看,外道刚开始没跏趺坐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得到禅定,都是散乱。所以你吃肉它只是一个色身的行为,但是我们的五蕴身心,身心世界是互动的,色身会影响你的内心,内心也会影响色身。在讲「沙弥律仪」,诸位就知道,为什麽要俱足威仪呢?因为威仪它会产生摄心的效果。

  这个地方佛陀是对末法众生的吃肉,可以说是很严厉的诃责跟批判。

  那该怎麽办呢?下一段讲到对治的方法。

  解脱之本

  举喻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一个人假设不断杀,在《愣严经》讲断杀,不是只有杀生,包括你吃肉,包括你吃众生所有的部分都叫做杀,这地方的杀生是很广泛的。

  假设你不断除这样的杀生的心念跟行为,而只是一昧的修学大乘的三昧,就像一个人,你自己把自己的耳朵塞住,结果又高声的大叫,希望别人没有听到。换句话说,你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只有你自己没有听到,别人都听到的,这叫「欲隐弥露」,本来要隐瞒自己的过失,结果是更加的显露他的过失。也就是我们一方面要杀生吃肉,一方面又想远离三界轮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先讲出一个譬喻,以下合法。

  法说    清淨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佛陀先讲出一个比况:

  身为一个清淨比丘,乃至于一个清淨持戒的菩萨,在乡间的小道行走的时候,都不去踩踏有生长功能的这些野草,当然也不可能用手去拔。佛弟子连对草都这麽的爱护,又为什麽修学大悲心的这些大乘佛弟子,而取众生的血肉来充食呢?

  连草都不可以去踏了,何况是食众生肉,一个有生命的众生肉呢?应该怎麽办呢?

  下一段,佛陀就讲得很清楚…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ㄘㄨㄟ),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离地。

  佛陀要我们在断杀生的时候,要断三种因缘。

  假若诸位比丘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不服,“服”有二层意思:一、服食,服食其肉;二、服用,穿的衣服鞋子叫用。「东方」指的中国,印度在西方。我们中国的丝棉绢帛,这四个字加起来就等于丝织品,“丝”是一个总称,比较细的丝就叫“绵”,“绢”是由生丝所做成的物品,将绢做成棉被、做成手帕…等等,“帛”就是把生丝再跟其它的东西溷合加工以后的作品,总而言之就是丝织品。

  佛陀举出三种要断的,丝棉绢帛是最重的,这可以说是广泛的杀生所成就的。「及是此土靴履裘毳」,“靴履”动物的皮做成的鞋子,“裘”野兽的皮所做成的衣服,“毳”野兽的毛;皮跟毛来做成的衣服鞋子之类。还有「乳酪醍醐」,刚出来的叫做“乳”,提炼以后就变成“酪”,乃至于再精緻变成“醍醐”。

  佛陀在本经是讲得很微细,断的三种东西,但这三个当中,其实蕅益大师说:有浅深的差别。蕅祖在注解上说:丝织品是最严重的,大小乘同制而且没有开缘。靴履裘毳,是大乘不许,小乘有开缘,所以它是中等。乳酪醍醐,大小乘都有开缘,有重病的因缘它是有开缘的。这三个有轻重的差别。

  这个人能够完全不吃动物的东西,这个比丘在世间上是真实的解脱。

  为什麽呢?

  因为他的生命的相貌是「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他的生命只是来酬还过去的命债,随缘消旧业,他不再造新殃,未来也不再游于三界之中。

  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服其身分,皆为彼缘」,你吃他的肉、用他的皮毛,你就跟众生结下业缘,你再也离不开跟众生的一种力量,你跟牠有缘嘛!你看他为什麽做你的儿子呢?就是你过去跟他结缘嘛!

  这以下讲出一个譬喻:就好像一个人,他食用地中的五穀杂粮,他再也不能够离开大地,因为五穀杂粮是地上的东西,你吃了它以后,你跟大地结缘,你就离不开大地。在我们人世间最早的时候,我们讲劫初光音天,光音天从天上掉到人世间的时候,他是有神通的,但是后来,他因为吃了地上一种滋养的,叫「地肥」以后,他再也飞不回去了。因为他吃了大地的东西,就跟大地结缘,就离不开大地了,你吃了众生的东西,就离开不了众生,牠轮迴你只好陪牠轮迴。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

  (总结)我们有志于要离开三界的人,对色身的行为、还有内心的活动,对于身(动物的血肉),身分(动物的皮毛),这二个身心二途,都能够不服用也不服食,这个人才容易的跳脱三界。

  判决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如果能够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这个就是佛陀所宣说的正法眼藏,假设违背前面的旨意,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见。

  我们刚开始在修学戒律的时候,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说:绵羊的毛为什麽不能用呢?很多人提出质疑,因为绵羊的毛,就像我们剪头髮一样,它时间到它自然要掉的,所以你把牠剪掉,对牠完全没有影响,牠也不会痛苦,就像剪头髮一样,但是佛陀还是不允许用。我们在《愣严经》得到答桉了,因为你用牠的东西就跟牠结缘,对我们离开三界自然是很不好。

  有一个禅师他行脚,他刚好到一个古代的乡村,看到有人在办喜事,看了以后他讲了一个偈诵,他说:「娑婆众生苦,孙子娶祖母,牛羊桌上坐,六亲锅内煮。」

  他说:众生六道轮迴是很痛苦。为什麽呢?你看这因缘变来变去,孙子娶祖母,因为这祖母过去爱这个孙子,所以当这个祖母死掉以后跟孙子结缘;牛羊桌上坐,他们过去所杀的,你过去吃牠的肉,现在牛羊变现来吃你的肉,牛羊变成人来桌上坐;过去的六亲在锅内煮准备给人吃。

  所谓的肉债,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诸位你看看印光大师文钞,他讲到临终的正念,除念佛以外,印祖是很强调吃素的,而他的理念是从《愣严经》的地方出现。你临终的时候,你希望没有障碍,没有冤亲债主来障碍你,你就少吃牠们的肉。今天我们要从这个地方跳到那个地方去,你身体的负担是越少越好,你若背着一百公斤还能跳过去?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说:你能够不吃任何众生的东西,那你真实的解脱,减轻你临终的负担,是这个道理。

  辛三、盗戒。

  “盗”的定义是不予而取他物,是我们所对治的恶法,包括偷盗、包括强夺、乃至于用诈欺的方式来骗取财物,都叫做偷盗。“戒”是能对治的法。在本经讲到四根本重戒,都不是只是身口而已,还偏重在意业的断除这种偷盗之心。因为在〔菩萨戒〕就是重理观的,是重意业的,因为〔菩萨戒〕它根本的思想,就是在加强你的菩萨种性,从菩萨种性发动出来,最后加强你的菩萨种性,所以它重视意业的。

  持戒功德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总说持戒的功德:

  阿难!在世界中的六道众生,假设我这一念心不生起偷盗之心,这要有理观的智慧。一个人不生偷盗,你当然要安住真如本性,一个人安住在无明妄想,就很可能生起偷盗,所以你要远离虚妄的生灭心,而回归到不生灭心,你才能做到「其心不偷」,那就不再随顺生死业力相续。

  可见得偷盗是增长生死业力,是障碍我们出离的,是这个道理。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佛陀告诉我们,为什麽要断离偷盗的主要因素:

  汝等修学大乘的三昧,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离开三界的尘劳烦恼,假设偷心不除,不但三界的尘劳不可出,而且会有以下的过失。纵使我们有多闻的智慧,有少分的欲界定跟未到地定的功德,但是我们内心当中还累积很多偷盗的功能,最后的结果是必落邪道,邪祗鬼魅之类的众生。上品精灵,假设你的福德资粮很够,那就是精灵。精灵主要的功能就是盗取日月的精华,有时是依靠山、依靠水而住,偷取日月的精华。中品的妖魅,妖魅是偷取人类的精气。下品的邪人,邪人被前面这些所谓的精灵、妖魅所附着,帮精灵跟妖魅做事的人,叫邪祗之人。前面三品之人,都是属于邪祗这一类的众生,而且他们都各有他们相应的眷属,而每一个人都产生邪见,自己认为自己经成就无上觉道。

  差不多这种人会那麽坚固的生起偷盗,都有邪见支持,都是无惭无愧邪知邪见的人,才有办法产生那麽大的力量。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姦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炫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佛陀对末法时代的预言:

  我灭度之后,正法过去了,像法过去了,到了末法时代,末法时代有二种特色:外在的环境是去佛久远,所以邪师说法如恆河沙;内在的因素是障深慧浅,善根浅薄烦恼粗重,所以造成了一种魔强法弱的时代。在这时代就有很多很多的妖邪众生出来活动,而他们出来活动他也不可能现出本来的面目,说我是妖邪,他隐藏自己。潜匿姦欺,他隐藏他内在奸诈欺狂之心,表面上现出善知识的相貌,他经常好言吉凶祸福,以得道的善知识来自居。但是你看看他所说的法,他自己就称自己是上人之法,甚至于称自己是菩萨、古代的佛自居。他这样子的目的是要迷惑这种没有知识、没有教理判断力的这些愚夫愚妇。

  他是用什麽方式呢?恐令失心,他往往好言吉凶,说你这个人可能什麽时候会有灾难,用恐吓的言辞使令这个人失去主张、失去他的判断力。尤其一个人他运气不好的时候,他才会来找出家众谈,有很多人就顺势而为,说你怎麽怎麽…的,那麽他更加的没有主张。

  如此的邪欺之人,他所到过的处所,他对众生的伤害是其家耗散,把这个人的钱全部都骗光了,因为他内心害怕,结果就把钱都拿出来。这种妖邪众生在末法时代,是特别多的,佛陀先预言。

  佛教捨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佛陀的教诫:

  为什麽讲完邪逆众生以后马上讲佛的教诫?对比一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是不相应的。

  佛陀教诫弟子们是怎麽修学:

  佛陀教诫比丘们是用乞食的,而且是「循方」,你不能够故意的跟谁去乞食,不能有特定的对象,要按照你所走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次序来乞食。他的目的就是要捨弃心中的贪欲,因为你乞食,你就不用积集财富,也不用从事生产事业,反正你今天吃完了,明天的明天再说,一天过一天,不要累积太多的饮食跟财物,捨弃贪欲。依此捨贪来助成我们的菩提道,诸比丘在大戒当中是不能储饮食的,佛世是这样规定的。

  他生命的目的是「寄于残生,旅泊三界」,身为一个比丘,他对生命的看法,他经常观察生命是无常的,我只是在大海中暂时产生的一个水泡,暂时得借用这个色身来修行而已,在一期的生命当中只是暂时的借住。「示一往还,去已无返」,每一个修道人都有最后的准备,这是最后一生了,从此以后成就圣道,不再来三界。所以他把自己的生活所需降到最低。

  这是佛陀的教法,这跟前面自称善知识的、累积财富越多越好,当然产生对比。佛陀对这样的事情,产生严重的教诫。

  违教深害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贼人”,出家以后他不修学佛法,而修外道之人,用种种的外道之法来好谈吉凶祸福,为人家处理事情,这叫贼人。因为他偷取佛法,假借僧众的衣服,他也出家,但是他真正所作所为是「裨贩如来」,穿着出家的衣服来帮助他贩卖如来,追求名利。因为要不现出家相,这些信徒对他也不能产生信心,他必须要现出这个相状,来帮助他造作种种盗取财物的罪业。平常的开示「皆言佛法」,他认为这些种种的外道法都是佛法,说一些相似之法,非法而说成佛法。

  「却非出家具界比丘为小乘道。」

  “却”反过来,“非”诽谤。反过来诽谤这些如法持戒,少欲知足的持戒比丘是小乘之道。说:我是求大乘菩萨,不拘小节,这些只是小乘的自了汉,反过来批判这些少欲知足的道法。

  最后的结果:「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重大的过失就是疑惑误导众生,使令他们堕落到无间地狱。

  234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疑误众生」在佛教裡面是非常严重的过失,因为整个佛法的重点在正确的知见,端正其心才能有正确的行为、有正确的结果。

  比方说:我们看春秋时代,春秋时代齐桓公当时要称霸整个天下,他就找管仲。他说:我想称霸于天下,要有什麽样的条件?管仲说:称霸天下不是靠武力,你要有一个证盟,你要有一个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知见。他说:你看郑庄公(他举郑庄公,在齐桓公之前,郑庄功的武力是很强大的),但是郑庄公没有证盟,他师出无名,他公然的抗拒周天子。管仲说:周天子是王室虽衰并未丧德。你称霸,默默的称霸,大家没话讲,你不能公然的挑战周天子的威严。因为这是古代的证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它有一定的章法,来形成整个社会次序。所以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你虽然称霸,但是你要尊重周天子,这样子整个社会的次序才有章法。管仲果然用这个方式,让他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春秋五霸第一个霸主。我们讲「齐桓公九会诸侯,一匡天下」,他的整个成功就是证明。

  这地方就是说:我们一个佛弟子(比丘)看到比丘戒,很多地方我们真的很难做到,因为时代隔了二千多年。但是蕅益大师他提出一个观念,他说:这是佛世的方规。虽然做不到,你应该起惭愧心来面对,你看现在有些人传戒,他甚至于把一些戒律更改了,沙弥十戒改成沙弥八戒。这是非常不对的,非常不对!他的过失在哪裡呢?在疑误众生。

  我们做不到,我们起惭愧心,但是佛陀的制教你要保留下来,当做一个镜子,让大家知道什麽是对、什麽是错,我们做不到,那是我们个人的事情。

  这个地方贩卖如来,最大的严重:「疑误众生」。行为本身还不是很严重,因为你坏乱了整个佛法的章法。你看孔夫子他要去杀生,杀一隻羊。子贡说:你不要杀这隻羊,这隻羊很可怜。孔夫子说:你爱惜这隻羊,我爱的是那个制度。古时候没有因果观念,大家为什麽不敢造错呢?因为敬畏鬼神。我们知道有鬼神存在不敢放逸,这种制度的存在,有安定人心的作用。这个地方,大家要站在比较高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

  淨业学园 90讲次 讲义188  面

  我们这一科讲到,辛三、盗戒。透过大乘的理观跟事修,所谓大乘的戒法来对治偷盗的行为跟偷盗的心态。

  佛陀在开示四重戒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正反二种相貌来对付,先讲负面的过失,再讲正面修学的功德。前面讲到所谓的“贼人”,有些人他只是依靠佛陀出家行外道法。结果是疑误无量众生,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这个是很严重的过失,所谓的「疑误众生」。这以下讲到一个修行人,他有什麽样正面的方法?

  捨贪近道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

  在我灭度以后的末法当中,假设有如法修学的比丘,发心决定要修学大乘的三摩地,或者是《念佛三昧》、或者是《首愣严三昧》、或者《法华三昧》,都没关係,要怎麽样修学比较没有障碍呢?

  你最好是在如来形像的面前,先诚心的忏悔过去的罪业。

  那怎麽忏悔呢?

  在身上燃一个灯、或在手上烧一个指节,或者在身上爇一炷香。

  在我们北传佛教,在家居士受菩萨,那就是燃手臂。若是出家众是在头上烧香。整个观念当然就出自于《愣严经》,就是为了要忏悔过去的罪业,使令修学三摩地能够更加的无障碍。

  为什麽这样做呢?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

  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

  我们能够在佛前忏悔,烧手臂或者烧头香,这当中有二个功德:第一、他能够酬偿过去偷盗的罪业,而且这种偷盗的罪业是一时之间完全消灭,从此之后远离人世间种种罪业的纠缠,乃至于很快的能够成就三摩地,能够消灭心中的见思烦恼。

  你能够在佛前烧臂香或烧头香,你可以把过去你所造的偷盗的罪业把它消灭掉,这是第一个好处。第二个、这个人虽然当下还不能成就大乘的圆通,但是对于圆通的正法,已经生起决定的信心。因为世界上最贪爱的莫过于自己的色身,我们都能够对佛陀、对三宝如此的供养,更何况是其它呢?所以这时候你这样子供养,对于你所修的法,容易生起一种决定的信解之心。一个是消除偷盗的罪业,第二有助于我们对法门的信心不退转,二种功德。

  若不为此捨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总结)假设我们不修这种烧身烧臂,这种捨身微小的善因,将来即便能够成就无为的圣道,但是因为偷盗的宿业没有完全的清淨,所以终究还是要人世间来酬偿偷盗的罪业。比方说释迦牟尼佛,自己所遭遇的其中一个马麦的馀报。佛陀在舍卫国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阿耆达王,他请佛陀跟五百比丘夏三月安居的时候,到国王的花园来供斋。后来因为国王为魔王所迷惑,而耽着于五欲当中而忘掉了这事情。佛陀已经答应了阿耆达王当然就不能去托钵,又没有人送供养来,后来在花园中有一个养马的马师,就在马粮中减一半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所以佛陀在九旬当中等于是用了三个月的马麦。

  当然这跟他过去宿世的罪业有关係,佛陀以他自己来做一个例子。就是说罪业你该还的还是趁早还一还比较好。

  325蕅益大师说:为什麽我们无始的罪业,因为燃一炷香就能够一时酬毕呢?

  蕅益大师说:从因缘上来观察,你为什麽盗取他的财物呢?你为你的色身,你当初是因为你色身的执取,要增长你色身,结果去盗人家财物,所以问题在色身嘛!你现在用色身来供养佛陀,而且你是依止这种清淨的智慧,而发起广大的愿力。

  光明能够破除黑暗,同样是发生在色身,以前是依止愚痴颠倒的心,贪着色身的心,来盗取他的财物,叫做黑暗;后来在佛前诚心的忏悔发愿,还是依止色身,但是还是依止光明的心,光明能够破除黑暗。

  这就是为什麽我们无始偷盗的罪业,在燃香的过程当中,能够一时酬毕,这是要有智慧的观照才可以,不是你在那边烧一烧就算了,要有光明的智慧。这一点诸位要看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就很清楚。

  你慢慢的研究,再看蕅祖的注解,就会发觉四根本重戒,每一个行为都要有理观在裡面,要有理观才能够产生重大灭恶增善的效果。

  诸佛教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淨明诲。

  佛陀正式的教诲:

  阿难尊者!你应该辗转告诉末法时代的众生,要修学《念佛三昧》或《首愣严王三昧》,先断婬心,再断杀心,再断偷盗之心,这是现在的如来跟过去的诸佛,第三种决定不可改变的清淨明智的教诲。就是说,过去佛陀出世讲、我也是这样讲、未来的诸佛还是这样讲,这个事情是不能改变的。

  三昧之本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ㄓ),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佛陀讲出一个譬喻:

  假设一个人他内心不断偷而修禅定,很用功的静坐、念佛、持咒,但是你在外面讲的法,都是讲一些怪力乱神去骗取财物,经常的偷盗。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它用水去灌有漏洞的巵(装水的器具),你用水每天的灌,虽然你每天做很多加行的功课,希望器具能够满,但是因为它有漏洞,所以经过尘点劫的时间,还是没办法把装水的器具装满。

  “水”指的是我们定慧的功德,说你这个人很用功的修行,但是你心中不断的造偷盗的行为,结果你的功德都漏掉了,你很难成就三昧,因为它把你的功德破坏掉。修行三昧要有个根本。那这应该怎麽办呢?

  施捨之法

  身捨贪悋  若诸比丘衣鉢之馀,分寸不畜,乞食馀分,施饿众生。

  对治之法:一、捨贪

  要修学三昧,你最好对世间的衣服、钵具你该用的,生活上有需要你就拿去用,有多馀的东西尽量不要积畜;如果乞食当中有剩馀的食物,布施给饥饿的众生,不要储存太多的财物跟饮食,这是障道的。

  心捨慢瞋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ㄔㄨㄟ)詈(ㄌㄧ),同于称讚。

  二、捨慢心、瞋心

  大众集会当中能够以谦卑的心顶礼大众师,假设有人跟我们思想不一样,对我们有误会,捶打我们、骂詈我们,我们内心表示欢喜信受,就好像别人在讚歎我们一样。

  偷盗对治的方法就是捨,捨外面的物质,捨掉内心的瞋心跟慢心。

  身心捨尽  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三、身心俱捨

  也能够拿色身去供佛陀,内心中也能够捨掉种种的瞋恚跟高慢,乃至于血肉骨肉都可以跟众生共同来受用,有同体大悲的心。

  不着权乘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迴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前面是偷盗身心,这裡是偷盗佛法。

  你不能够将佛法的不了义说;「不了义说」,我们看经典,佛陀有的说法是常法,放诸四海皆准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但是佛陀有时候是一时的方便,针对当时情况的开示,这叫「不了义说」,有他当时环境背景的。把不了义说「迴为已解」。

  这有二层解释:一般的注解把「迴为已解」,佛陀的不了义说,用这个地方来迴护自己的过失。比方说,你本来就很喜欢吃肉,佛陀在戒律裡面也是规定弟子能够吃五淨肉,你看南传比丘他来到台湾他也是吃肉,戒律裡面本来就可以吃肉,吃五淨肉就好了。他不能体会到这是佛陀的不了义说。这是第一个、以不了义说来迴护自己的过失。

  第二种是蕅益大师的解释:「迴为已解」就是以不了义说,来当做自己一种狭隘的知见,自以为是,不了权实二法,以少知见来自以为是。这样子也是误导众生。

  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通达「权实二法」,这才能成就真三昧的因缘。

  判决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是正法眼藏,假设违背这种说法的是邪知邪见。

  辛四、大妄语戒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它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见言不见,不见言见,乃至于闻言不闻,不闻言闻…等等,六根的一种虚妄的过失。而大妄语是针对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所说的。这地方有六段…

  犯戒过失

  杂染成魔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大妄语的过失:

  在这世界当中的六道众生,虽然你在前面的修学,断除了杀盗婬三种的行为跟三种的邪念,这三种清淨的梵行已经圆满成就。但是假设有大妄语的过失,大乘的三摩地还是不能清淨的。

  我们一再讲过,说为什麽修「止观」,你有大妄语就会影响到你的止观?我也是随顺佛陀的教理在思惟啊?

  因为我们讲到大乘的戒定慧,它是互含互摄的,它的戒当中有「止观」,「止观」中有戒。所以你的戒法有过失,你就染污到你的止观,因为大乘佛法是以「一心真如」来开显戒定慧,它是三个互含互摄的,所以有大妄语的过失,三摩地就不能清淨,这是互动的。

  最后的结果是,变成爱见之魔;什麽叫“爱见”呢?贪求供养,“爱魔”;谓己成圣,认为自己成就圣道,邪知邪见,叫见魔。最后的结果断失了如来的种性,而忘失了菩提心。

  妄语相貌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

  大妄语就是未得谓得;“得”指的是得到菩提智慧,“证”证得寂静涅槃。他用什麽方式呢?他要求取世间尊胜第一的名称,对前人说我现在证得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辟支佛果、或者大乘的十地,乃至于地前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贤的菩萨。

  为什麽称为自己成就圣道呢?他的目的是求取对方的礼拜忏悔,来表示自己尊胜,一方面贪其供养,满足自己的贪欲。

  这个地方有爱跟见二种烦恼,求彼礼忏,有见,我执我见的意思,贪其供养有贪爱的意思。

  损德堕落  是一颠迦,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大妄语的结果就是自己变成一颠迦;“一颠迦”翻成中文叫做断善根。为什麽大妄语断善根呢?因为大妄语久了以后就变成无惭无愧。所有的善根以惭愧为根本,你自己消灭自己成佛因种,无惭无愧就没有菩提心。就好像一个人拿锐利的刀斩断多罗木,多罗木是印度的树,长得很茂盛,树干很正直,但是这树有一个问题,你只要把它斩断,这棵树就死掉了,就再也不能生长了。

  所以佛陀预记这个人,将永远的断除善根,无复知见。这个人在今生当中,不可能生起大乘的正见,也不可能再真实的去信仰三宝,沉溺三途苦海,当然也不可能成就大乘的三昧。

  大妄语的过失,我们把它做一个归纳,有二个过失:自己的过失当然就是欺诳心,所以你自己断了你自己的善根,断除自己成佛的因种。第二、对整个佛教来说,是以凡滥圣,你是凡夫,结果说你是个圣人,破坏佛法的正确次序,造成众生的误导。说你这人是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就像你这样的身口意的相貌,对众生会产生误导,这是很糟糕的!

  顺逆示现

  随类度化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姦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菩萨顺逆的示现的相貌

  佛陀他也曾经有这一件事情说:在我灭度以后的末法当中,佛陀的确是有秘密的敕令诸大菩萨跟阿罗汉…

  你看佛陀讲《法华经》、讲《华严经》,讲完以后一定要说,哪一个人发心在末法时代,帮助我弘扬佛法,很多的菩萨现前。

  那他们是怎麽现前的呢?是以应化身,不能以他的本尊,是以应化身来生长在末法时代,示现种种的形象,我们讲随类化生,看你要度化哪一类的众生,你就现那一类的形象。目的是度诸轮转,度脱众生远离三界的轮转。

  示现形相是讲现身,度诸轮转是讲他应机的说法。所以菩萨一定要说法,那麽怎麽示现呢?或者现出一个出家众的沙门、或现白衣的在家修行者、或者现出一个国王、或者现出一个政府的官员、或者做一个童男、童女、或者是现出婬女之身、寡妇之身,或者是作姦犯科、偷盗、或者是从事杀生的,这各式各样的相貌。

  现出这种相貌只有一个目的,与其同事,称讚佛乘。你必须要跟他同一类,物以类聚,他才会对你产生欢喜。

  326现在的心理学家也证明了佛法同事的效果。心理学家说:你到一个地方去,比方说你是一个营业员,你要跟某一个人结缘。你不要马上过去,你在旁边观察他的动作、他的讲话,然后你学他的动作,学他讲话的口气。学一段时间以后,你过去跟他打招呼,他很快跟你相应,因为你会释放出跟他相同的磁场。

  心理学家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口意都会释放出一个磁场,你要跟他在一起,你要把你的磁场调整跟他相同,他才可以接受你。若菩萨高高在上,那他跟你不相应,你讲话他不听的。所以菩萨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身口意,恆顺众生,你是什麽磁场,那我就现什麽磁场,没关係嘛!目的只有一个,称讚佛乘,广泛的讚歎成佛的法门,使令众生能够因为彼此的互相欢喜来成就三摩地。

  秘言无泄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洩佛密因,轻言未学。

  身为一个菩萨跟阿罗汉,他来人世间示现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说我是某某菩萨、我是某某的阿罗汉示现。为什麽呢?这样是洩漏佛陀秘密的旨意,绝对不能够轻易的洩漏身分在初学之人,以免心中产生虚妄分别。你说你是文殊菩萨示现,每一个人都供养你,都跟你在一起,那其他的人怎麽办呢?众生的得度是有很多因缘的,所以绝对不能够洩漏自己的这种密因。

  有一种情况是例外:

  临终阴付  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除非这个人在临命终的时候,他暗中有很特殊的遗嘱要交代后人,要启信于后人,所以他必须把他的本地风光开显出来。也就是说一个示现的菩萨,他只要讲出他的本地风光,他一定要往生才对,只有临命终的时候有开缘。

  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云何”诃责。云何这愚痴的众生以凡滥圣,而成大妄语。

  这地方是说明,菩萨也的确陆陆续续在末法时代来示现,但是菩萨绝对不会称自己是某某菩萨示现。你看我们中国佛教,丰干禅师,阿弥陀佛示现;寒山、拾得,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示现。他们绝对不会说自己是菩萨示现,绝对不会。

  我读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他讲到一个观念,他说:菩萨示现有二种,一种是逆向操作,示现病相。你看济公和尚装疯卖傻,那种人疯疯癫癫的示现,喝酒吃肉,他绝对不能够以善知识自居的,不可以善知识自居,因为你这样子做出一个坏榜样。菩萨示现如果是正正常常的,变成一个祖师,他就必须要很正常,按照佛陀的教诲去做,就要很正常;如果奇奇怪怪的,他就不能现祖师相。现出寡妇相、婬女相,他只是针对某一种因缘来度化,如果要现出善知识,这个菩萨要变得很正常、不能不正常。蕅益大师这样说,你要以善知识来出现的话,他要现得很正常,因为他才能够把佛法的整个次序,才能够建立起它的章法制度。

  诸佛教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淨明诲。

  前面的教诲不完全只是释迦牟尼佛,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诸佛。

  修学三摩地,先断婬心再断杀心、偷心,最后断除大妄语,这个是现在的世尊、过去的世尊、乃至于未来世尊,第四个决定不可改变的清淨明智的教诲。

  不断无成

  刻粪之喻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先讲出一个譬喻:

  假若一个人不断除大妄语,虽然这个人持戒很清淨,有很多止观功德,但是自己称为某某菩萨再来,这种情况就好像你刻一个人类的乾粪,把它刻成栴檀的形状。因为它的体质是乾粪,他还有很多贪瞋痴烦恼,他只有这种相状而已,而希望他现出栴檀的香气,无有是处。你用欺诳的心来当做你的因地,想要求佛果的香气是无有是处,因果不符。

  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佛陀要比丘依止直心(正念真如),以真如本性来当做整个修行所依的本性。在四威仪当中,一切的动静语默,都不能有虚假的造作,又怎麽能够自称自己是已得上人之法呢?自己是佛菩萨示现呢?

  你产生弯曲的心情,依止这样的心态来修习所有的善法,所有的善法都变成弯曲,都被你染污。

  妄号之喻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第二个譬喻:

  譬如一个穷人,自己称自己是一个帝王。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得到灭除九族的过失。你妄称法王,那麽当然结果也是一样,产生重大的过失。法王又怎麽能虚妄的窃取呢?

  噬(ㄕ)脐之喻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第三个譬喻:

  327依止大妄语欺诳之心来当作因地,在果地上产生迂迴曲折,如此迂迴曲折的心来求佛菩提,就好像一个人用嘴巴来咬自己的肚脐,又怎麽能够成就呢?

  因为你大妄语,你认为你已经是成佛、成菩萨了,那就破坏你整个增上惭愧的心。菩萨道所有的进步都要靠增上惭愧来自我反省,我们不断的用佛法的道理来照自己的镜子,然后不断的修正自己,不断的调整自己。结果你说你是文殊菩萨示现、你是菩贤菩萨示现,这表示你不需要进步了,一个人没有进步就开始退步了,问题就来了。

  这就是他为什麽永断善根的原因,他没有惭愧心,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你的善心就失掉了。

  能断必成    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讚歎一个正直人的功德:

  假若一个比丘,他内心能够像直弦一样,一切真实,真实的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该怎麽说就怎麽说、该怎麽做就怎麽做,一切真实,依止不生灭的清淨心来修学,决定没有魔障的干扰,因为内魔不生,外魔就不起。这个人决定可以成就菩萨的无上知觉,菩萨的圆通法门。

  就是你的心要正,正念真如,蕅益大师这样讲:直心者正念真如。

  判决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照我前面所说的是佛陀所说的正法眼藏,违背前面的说法是邪知邪见。

  所以我们常说《愣严经》是照妖镜,清淨明诲就讲得很清楚。而且我感觉佛陀讲话的口气好像都是针对末法时代的讲,因为正法像法时代很少有这种情况。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5.大圆满的教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五)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6.实修三要点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7.二谛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8.不可或缺

 

后五篇文章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4.萃精的艺术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三)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二)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一)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