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一卷 |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一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十三页: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一科是说明无上因果。这个因果的道理,我们从果报上来看,这个有情众生的果报体是有差别的。有些人在天上受用五欲的安乐;有些人在三恶道当中,受用刀山油锅的痛苦;有些的众生做蚂蚁,一天到晚就是不停的工作。这个众生世界的果报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这个果报怎么来的呢?如果以外道的思想,基本上是二个思想:第一个是认为这个果报体,是有一个常一主宰的大梵天,或者说是上帝,来决定这个果报的差别。说这个人是安乐、是痛苦,我们自己是作不了主的,由大梵天来决定我们的果报,所谓的邪因缘论。第二种思想是无因缘论,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是树叶,莫名其妙吹来一阵风啊,就把这个树叶吹过来,这个树叶有时候飘往东边、有时候飘往西边,生命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它只是一个偶然。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过去、未来的相续相,因此生命就是「人死如灯灭」,就是这种境界。这个果报体的差别,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这个就是无因缘论。这二种邪因缘论跟无因缘论的思想,都是错误的、都是颠倒的。佛法的思想说:这果报的背后是有它的因缘、有它的因地,这个因地就是业力。有各式各样的业力造作,就有各式各样的果报出现。这个地方,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很慎重的说明一个无上的因果。基本上从这段经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无上的果,这样的一个果报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体呢?「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说有些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把他接到极乐世界去,受用这种清净庄严的国土,使令他拥有这么一个无量劫的正报寿命。这个果报体对我们凡夫来说,实在是太殊胜了,它超越了凡夫杂染的六欲,这个六界的果报,也超越了阿罗汉的偏空涅槃,有这么一个极乐世界依正二报的功德。我们现在所关心的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这样的果报体,他背后的因地是什么?这个地方我们看他的无上因,说:有一个「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而「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是一个无上的因地。由于他念佛名号的因缘,临命终招感弥陀的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他很严肃的说出:在整个法界当中,果然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果存在。你能够实际的根据这个因地去操作,你未来的果报,就会有前面所说种种依正果报的出现。这个地方就是「正示无上因果」,很正式的说明世间上有这个因果存在、有这么一个轨则存在的。蕅益大师在解释这个无上因果,他把它分成二部分:假设我们因地念佛的时候,是念到事一心不乱,就是「伏除见思烦恼」,那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看到的佛是应化身佛,往生到凡圣、方便、有余国土;假设我们这句佛号在心中,念到能够破除无明,所见到的佛是报身佛,往生常寂光跟实报二种的国土,有这二种差别。这段经文,蕅益大师的「正释」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二部分的「破疑」,破除疑惑。破除疑惑,有几个问答的方式,破除我们对于念佛的疑惑。第一个「不必观想疑」: 破疑七 不必观想疑 ┌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 有人问:这「《观经》」当中,它主要的修学方法是「观」想念佛,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蕅益大师你刚刚在前面「正释」的时候说:这句佛号当下圆满具足,「不劳观想」、不必参究。为什么不劳观想呢?他提出这样的疑惑。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蕅益大师说:其实执持名号的法门,正是出自「《观经》」。怎么说呢?《观经》刚开始的时候,它引导我们这一念心,去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宝树、楼阁、宫殿种种的庄严,乃至于正报的庄严。这个正报的时候,在这个第九观,所谓的「胜观」,「胜观」就是胜应身,观察佛的胜应身。它这个地方所描述佛的胜应身,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六十万亿那由他的恒河沙由旬,这个身高。他的光明相呢?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当中遍照无量众生摄取不舍。我们「凡夫」的「心力」,很难作这样的观想,太过于微细、太过于复杂。所以佛陀的慈悲,就在第九观讲过以后,在「第十三」观当中,又「开」出「劣像观」,所谓的劣应身,就是丈六八尺的比丘相,跟我们人长的高度差不了多少。这个是讲到佛陀的为实施权。但是「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虽然十三观当中的劣相观,已经很接近我们凡夫的情况;但是「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就是说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要去造作的时候,不管是在三宝的境界造作、或者是在各式各样的境界造作,我们的心中受到三层的障碍:第一个、烦恼会障碍你,你的昏沉、掉举会障碍你;第二个、你内心当中的罪业,这个罪业有扰动性,它会障碍你;第三个、你的果报体,老病死会障碍你,你身体的病痛,它会障碍你修观。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作劣相观。所以佛陀慈悲,在十六观当中又「大开称名之门」,在第十六观当中告诉我们念佛名号,乃至十念,这第十六观,这是佛陀在《观经》施设的方便。在本「经」当中,「因」为「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本经当中,主要是强调持名,强调《观经》当中的第十六观,它的理由是:因为「末世障重者多」。我们既然会生在末法时代,我们的三障特别的重;但是没关系,「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是我们内「心」所造「作」的,也未尝不是我们内心所显现。所以「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在创造因果的时候,在大乘的思想说: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就是说这个因果的成立,跟你内心的状态,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比如说三归五戒的法门,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或者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这个三归五戒的法门,我们一般内心去操作这个法门的时候,它能够出现人天的果报。但是假设你能操作的心,是依止着菩提心、依止着一种大乘的正见,你以这样的心去操作三归五戒的时候,它所出现的是一个成佛的资粮,就不是人天果报。所以关键点就是「能操作的心」。所以我们看密宗它的本尊相应的修行,也是这个意思。你看敦珠仁波切,敦珠仁波切在教我们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他提醒我们说:你去观察普贤菩萨,你观察普贤菩萨,有些人把普贤菩萨想得很复杂:他这个福报大,作了很多的相貌、作了六牙白象、各式各样的庄严。有些人他心力羸弱,他只能把普贤菩萨想成一道白色的光明。敦珠仁波切说:这个都不是重点。你把他想得多么的微细,或者只是一个粗概的光明都好,重点在于你要能深信你心中所想的,他就是普贤菩萨的功德。假设你内心当中,你不相信你心中所想的相貌是普贤菩萨的化身,你想这个根本就不能成就本尊相应。我们这个地方念佛亦复如是,蕅益大师提醒我们:重点不是说你去观想得多复杂,重点是你内心当中,跟这个法的相应性,感应道交。你去念佛的时候、你去观想的时候,你是不是真实的──内心对你的归依境,你所想出的这个佛的身像、佛的名号,你相信这句名号是总持弥陀的功德;你内心当中也真实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而以这样的心境,来作观想、来作持名。关键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你是观想念佛也好、观像念佛也好,重点在你一定要跟弥陀感应道交,关键在这个地方。你有本事,你心力强,你观想、观像,行;我们自己觉得业障深重,我们持名,也行。就是「契机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药」,把你的病治好就是良药。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你一定要信愿具足。不管你的归依境是用名号来代表、或者是身像来代表,都可以的。这个地方是我们所注意的、所注意的。再看第二点: 不必参究疑二 这当中分二段:第一个「正破不必参究」,第二个「兼破不肯死心」。先看第一个: 正破不必参究 这当中有一个问题:明代的这些大禅师,比如说「天奇」禅师、「毒峰」禅师,这些都是临济宗的大德,他们提倡「念佛者是谁」。蕅益大师你为什么说「不必参究」呢?你这样子是不是跟祖师的思想相违背呢? 这个「念佛是谁」啊,他在念佛的时候,他这一念心在运用的时候,他的重点不是在这个「佛」字,他的重点是在这个「谁」字──「谁」在念佛?假藉我们在念佛的过程当中,跟这一念心的活动啊,去观察这一念心的本来面目,是这个意思。观察我为什么能够念佛?从这一念心当中,一直观进去,观到他内心的深处──那一念真如本性,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回光返照的功夫。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 ┌此义即出天奇诸祖。 「不必参究」这个思想呢,事实上跟「天奇」祖师是相随顺的。怎么说呢?因为祖师看到我们「念佛人」,不能够明白佛陀的「悲心」,佛陀出世的本怀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出世的目的,并不是显现他的神通、他的功德;而是假藉种种的方便,引导我们每一个众生,能够好好的回光返照、好好的检讨我们现前这一念具足无量无边功德的心性。但是我们一般念佛人,只是心外求法。所以祖师慈悲,提出一个这样的公案:念佛是谁?目的就是「直下诘问,一猛提醒」,提醒我们:你在念佛的时候,你稍微注意一下「你为什么能够念佛」?哦!原来我有现前一念心性、有一念跟诸佛同体的一念心性。祖师大德是这样的心情,否则的话「何止长夜复旦」!我们怎么去停止无明的长夜?怎么去「复旦」?怎么去恢复我们本性的光明呢? 禅宗的根本思想,就是「即心即佛」。什么是佛?你这一念心就是佛。换句话说,我们讲一念的迷,就是生死浩然、就是众生,一念的悟就是佛,这是大乘的不二思想。禅宗它提出这样的公案,主要的就是说:你在念佛之余,你也不妨体验一下,你这一念心性,它的本性跟诸佛是无差别的,你不妨有这样的体验,这是禅净双修的意思。但是「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我们到现在还「不肯死心念佛」,还是在那个地方参「念佛是谁」啊!讲一个譬喻,就好象拿「敲门」的「瓦子」这个瓦片,拿到「屋里」去伤害「亲生」的爹「娘」。这意思就是说:你在那个地方打妄想,念佛是谁?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增加你的妄想、增加你的生死业力,根本就不合乎你的真如本性,只有增加无明的势力。所以这个参禅的功夫,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所以你对「祖」师这样的一个心情、这样的用意,反而是「恶逆」,而不是随「顺」。因为祖师说「念佛是谁」,本来是对我们有所帮助,结果你在那个地方打妄想,反而是违背了真如佛性,在这个心中多一层的妄想。这个法门有时是一时的对治,有时是恒常受持的法门,祖师有时是一时的对治一下,让你体验一下「念佛是谁」;但是如果你老是去注意「谁」字,那你就不是构成净土的正行。因为你老是注意这个「谁」字啊,你虽然嘴巴念佛;但是你对这个佛号没有信愿行三种资粮,完全没有。没有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也没有一个行的专注力,你只是注意那一念心,这样子就违背了祖师的真实义了,是这个意思。再看第二段: 兼破不肯死心 ┌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 蕅益大师说:就是因为你不肯「肯心」念佛,所以才告诉你前面的开示。就是说前面的话,是针对你不肯肯心念佛而说的。为什么呢?「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事实上你到现在还在那个地方参「念佛是谁」,表示你对于「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是心是心」这样的信心还没有建立,这样的理解还没有成就。「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就是这个牛皮没有烤过,不能做皮鞋、也不能做皮带,什么功能都不能做。同样的一个牛皮,经过烤过呢,能够创造很多很多的功能。你这一念心那个法执、我执那么坚固啊,你参一辈子也没有效果。所以「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呢?一个有眼睛的人、一个开悟者,他当然不可能在光明之下又去燃灯──念佛是谁,去找那个谁!念佛的就是你这一念心嘛,你这一念具足无量无边性德的这一念心性。所以你念佛的当下,你当下就是能念的心力本自不可思议、所念的佛号不可思议;你为什么要多一个「谁」,多出这个妄想呢?所以说你本来就是在太阳之下,又去燃灯,这不是头上安头吗?多了一个妄想。「无目者」,你不明白这一念心的功德不可思议,那也可以,你就观想「我是业障凡夫,绝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也是行的。所以说没有眼睛的人,也不必在「日中苦觅灯炬」。就是虽然你相信你是业障深重,但是你业障深重的这一念心,也真实不可思议;虽然你不明白,但是它的本来面目,还是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虽然你不敢承当。说你是一个乞丐,你不敢承认你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你还是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不管你开悟也好、不开悟也好,只要你真实的念佛,你内心的功德力就自然显现。所以引证,「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在这个《楞严经》上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换句话说,你能够好好的念佛,不必假藉观想、参究,自得心开,这个是「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这样的法语像大火聚,「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我们如果注意一下,我们中国佛教的历史,中国佛教在南北朝的时候,它偏重在翻译经典。中国佛教真正的发扬光大是在唐朝。唐朝的佛教之所以发扬光大,是因为宗派的建立──八宗的建立。每一个宗派根据它的经典,抉择出他们宗派的修行方法。但是中国社会的动荡,每一个朝代的替换、战乱,慢慢慢慢很多宗派就没落了。唯识宗是第一个没落的,这个人材一雕零,这个法就没落了。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在唐朝以后就慢慢没落了。到了蕅益大师明末的时候,可以说在八宗当中,如果我们注意一下佛教史,有二个宗派是一直不没落的: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净土宗。这二个宗派一直兴盛,从唐朝一直兴盛到明末,修行的人非常多,成就的大德也非常多。之所以这样子,禅宗跟净土宗的大德就有很多辩论的问题出现。 这个「念佛是谁」,其实这句话主要是禅宗的修行方法。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参究念佛是谁的。关于这一点,莲池大师提出了四料简,我们把它解释一下。莲池大师本身也是参禅开悟的,他提出四料简,来抉择参禅跟念佛的差别相。他第一个问题说:「即心是佛,为何舍此念彼?」禅宗说:你这一念心就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即心是佛」,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忆念你这一念清净心,要「舍此念彼」?你放弃了你现前一念的清净心,去念十万亿土的佛呢?为什么要这样子呢?禅宗的大德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来问净土宗的大德,说「即心是佛,为何舍此念彼」?莲池大师回答说:这个净土法门念这个佛呢,正是要开显你的自性佛。因为我们这一念心性,有无明的遮障不能开显,所以必须假藉念佛的因缘,来开显我们的自性佛,所谓的「托彼名号,显我自性」。所以念佛正是有助于开显我们的自性佛。假设我们完全不假藉他力的加被,那变成了执理废事。理上是佛,但事实上你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障碍你、有罪业障碍你、老病死的果报障碍你,还是不能突破。理上是佛,事实上完全是凡夫的功能,他内心当中所表现的是惑业苦,那不是凡夫的功能吗?所以你说即心是佛,这样子是执理废事,这第一点。第二个「为何不普遍的忆念十方诸佛?」好,我念佛可以啊,我应该像《华严经》的「法界观」,普念十方诸佛,普遍的求十方诸佛的加被,应该是这样子的!为什么我单单念阿弥陀佛呢?就提出这个问题。既然要求佛力的加被,来帮助我们破除障碍,应该普遍的念十方佛!莲池大师回答说:「末世众生心思杂乱,令念一佛使心专一。」说这个「末世众生」啊「心思杂乱」,所以释迦牟尼佛慈悲,要我们专心的念一尊佛,使令我们内心当中容易专一、容易成就三昧,是这个意思。你普遍的忆念十方诸佛,对我们没有帮助的。你一定是要能够制心一处,才能够无事不办。所以普念十方诸佛,对我们没有好处,因为心思散乱,不能成就三昧啊,当然是不能够去破除无明。这个第二个。第三个「佛佛可念,为何专念阿弥陀佛?」既然要专一的念一尊佛,为什么选择阿弥陀佛呢?我也可以选释迦牟尼佛、选药师佛,佛佛可念,为何专念阿弥陀佛?莲池大师回答说:「以阿弥陀佛跟众生偏有缘故。」这个很重要。说十方诸佛的佛土,你要往生,你都必须凭你自己的力量解脱三界的业力,你自己去,有本事你自己去。十方诸佛的国土,只有阿弥陀佛的国土,「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有这种境界──佛力的接引。这一点太重要,临命终的时候,佛力的接引,只有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本愿。比如说我们今天念一尊佛,念了一辈子,临命终的时候,这尊佛也没来,对我来说,不是违背我们的心情吗?因为他跟我们的缘非常的浅。他没有发这个愿,你一直念一直念,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感应道交。这世间上的事情不是单方面的,你一直求他;但是他没有这样的心情,是没有办法感应的。所以因为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特别有缘,他之所以有缘,是弥陀的本愿特别加被末世的众生,他有这第十八愿。这个地方就是因为有偏有缘的缘故,有弥陀本愿的加持力,所以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我们可以临命终跟弥陀感应道交。是这个因素,在十方诸佛当中,单单的举出阿弥陀佛。第四个疑惑:「为何不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跟相好?」既然我们今天要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境界,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正报、依报的功德,阿弥陀佛有无量的相好,为什么单念名号呢?莲池大师解释:「以持名一法,于末世众生最契机故。」因为末世众生心的堪能性太弱了,只有执持名号这一个法门,最为契机,契合我们的根机。任何的时间、任何的地点都能够念。好,这是莲池大师对于念佛法门的四料简,这样就一层一层的破除其他的一些疑惑。我们把莲池大师的这个四料简跟蕅益大师的这一段来看,就能够明白念佛的一个特色。我们再看: 宁保非魔疑 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谁知道这个佛是不是魔境呢?怎么知道这个是魔境呢?蕅益大师回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一般的次第法门,他就称为「修心人」。一般的自力法门,主要的是在观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他因地的时候,并没有「作佛」的「观」想;临命终的时候、或者平常的时候「佛现」前,这个「非本所期」,这因果不符。你因地没有念佛的名号、没有作佛的观想,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怎么会有佛现前呢?这是严重违背了因果的道理,所以这个就是「魔事」。「念佛」的人,你因地的时候忆佛、念佛,果地的时候「见佛」,这是因果的「相应」,何「况临」命「终」的时候,它不是「致魔」的因缘,「何须疑虑」!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管我们修什么法门,他一个修行的方向,就是一个逆生死流。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法门相应的时候,就在我们无量无边的烦恼、业力跟果报惑业苦的生死流当中,产生一种正念的力量出现。这样的一个力量,跟过去的生死流真妄交攻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境界出现。窥基大师提出一个方法,他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假设有佛出现,怎么知道这真的是弥陀的现前,或者是魔境呢?窥基大师说:你看到佛现前、或者看到莲华、看到各式各样的境界,你这个时候摄心,不要去攀缘它,摄心念佛,用这个佛号来锻炼它。假设你所现的境界是佛的境界,你因地的时候一直栽培这个佛号,那因果相随顺,他会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广大。假设它是魔境,你因地的时候用佛号来锻炼它,它会越来越模糊,因为因果不相符嘛。你因地念佛的时候,你所现的是一个魔境,这个时候你一直摄心念佛,它这个境界会慢慢消失掉,那表示是你一直的打妄想,突然间这个魔境插进来了。就是你这个真金不怕火炼,你看看这个是不是真金,用火来锻炼它。我们在修行亦复如是,你遇到境界,怎么知道这个境界是真实、是虚妄呢?你用佛号来锻炼它就知道、用佛号来锻炼。如果是魔境,它禁不起你佛号的锻炼、禁不起的。我觉得窥基大师这个开示很好,这个方法很好。 料简七日一念 ┌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 如果我们平时「七日」一心「不乱」以后,再「起惑造业」,那这个人能够往生吗?蕅益大师说:「果得一心不乱之人」,决定不可能再「起惑造业」了。因为一心不乱,它的定义就是要伏除烦恼。一个净业要成就的人,你最起码的标准就是伏住烦恼。虽然不断烦恼,但是要能折伏现行烦恼,所以他不可能再起惑造业,因为他净业成就了。 │┌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 就是说大本的《无量寿经》、或者是《念佛三昧宝王论》讲到十念、一念往生,这个是约平时呢?还是约临终呢? 在经论当中讲到「十念」往生,这个十念是「通」平时、也通临终,这「通二时」。如果是「晨朝十念」,印光大师很强调的晨朝十念,这个是「平时」;如果是「十念得生」决定得生,这个是「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命「终」,这个不同了。如果「一念」的话,一定是「约临终」的时候,一念往生,这个是约临终。最后: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 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有人就问:十念、一念都能够往生,为什么在本经当中,要保持一日、保持七日呢?要保持这么久的时间呢?不是十念、一念就可以了吗?「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这个临终的一念、十念是怎么来的呢?它也正是我们平时,若一日、……若七日的用功加行栽培起来的,是这个意思。乃至「下下品」的五「逆」十「恶」,这个五逆十恶,他平常根本不念佛,他不就是临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的开示,他才念十念吗?他哪有平常的一日、七日呢?蕅益大师回答:此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而且「闻便信愿」。说这个人他今生虽然没有念佛;但是他过去生是一个大乘善根的人,而且跟净土的因缘很深。怎么知道呢?因为你看他能够在临命终这么一个短暂紧要的关头,能够遇到净土的善知识现前,这个是多么不容易的因缘。临命终的时候,不就是很短的时间吗,刚好有善知识的因缘现前;而且又在临命终身心逼迫的时候,善知识几句简短的开示,就能够使令他发起信心、发起往生的愿力,所以这个地方「此事万中无一」。这个净土法门是一个难信之法,我们真正能够对名号生起真实的归依,这个是不容易的。我们对于娑婆真实的厌离、对极乐世界真实的欣求,也不容易的。这个人却能够在临命终的时候,身心逼迫的情况下,短暂的几句话,就能够生起真实的信心跟愿力,这个都是宿世的善根成熟,「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我们现在的台湾,有些人有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就是他平常也不念佛,但是他心情是想往生极乐世界。他是什么想法呢?怕什么,反正临终再等人家来助念就好了。(哈──)不但是居士有这样的想法,很多弘法的法师,他也提倡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思想。所以蕅益大师说:下品下生,他临终仰仗善知识的开导,而生起十念往生的,这种只能够增长我们的信心则可,不能当作榜样来修行的,这是一种特殊的个案、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你看「万中无一」,一万个找不到一个。所以我们在正常的情况下,一定要强调「若无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这个是比较合乎正常修行的一个情况。就是我们的念头是等流性,你一定是平常有这样的栽培,临终才有这个念头出现。当然,生命是无量的,谁知道你过去生栽培过什么念头?谁也不知道。但是你存有这个侥幸,可能你就会出差错!你一定要假设你是大乘善根的人(诃──),会出差错,因为这种人万中无一。所以我们正常的修行、正常的弘法,你还是要按照正常的轨则。不管我们过去世是不是有善根,不管,根据正常的信、愿、持名来栽培,是这个意思。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