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五卷 |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五卷
《瑜伽菩萨戒本》,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八页: 参、随文释义 我们这一次的菩萨戒法叫做「瑜伽菩萨戒」,玄奘大师用「瑜伽」这二个字来赞叹菩萨戒法的殊胜,「瑜伽」(Yoga) 这二个字翻成中文叫做「相应」,就是相应于大般涅槃,在修习菩萨戒法的时候基本上是二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法门叫做根本法门。根本法门就是说,首先我们在修习菩萨戒之前,我们必须要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就是说我们虽然是一个生死凡夫,我们在内心的妄想当中要确立一个生命的希望,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我们希望能够上求佛道,我们希望能够下化众生」,内心当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引导着我们,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要安住在我们的菩提心。第二个法门就是我们应该要有大乘正见,就是我们应该要有正确的智慧来观察生命的真相,在整个十法界的因缘果报当中,主要的因缘就是我们内心的造作。换句话说,我们由于内心的恶念跟罪业,所以招感三恶道的果报;我们由于内心的善念跟善业,而招感人天的果报;我们也由于内心的出离心,而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由于内心的菩提心,而成就无上菩提。所以我们应该要正确的了解整个生命的因缘,是由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所谓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我们能够发起坚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见,这样子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我们叫做「安住菩萨种性」。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整个菩萨戒当中,我们是安住在根本法门,依止这样的菩萨种性,我们开始发出行动去修学广大的菩萨戒法,所谓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种三聚净戒,这三聚净戒的实践就叫做枝末法门。我们能够依止根本法门来修习枝末法门,本末双举,这个时候我们就正确的走在成佛之道,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正式的安住在瑜伽的功德当中。这个就是整个菩萨戒的修学纲要。前一科我们讲的「修学纲要」是讲到根本法门;这一科的「随文释义」,就随顺菩萨的戒文来解释它的义理,这个是讲菩萨的枝末法门,有三聚净戒。我们看科判: 古德把菩萨戒「分」成「三」科:「甲一、受戒劝修」,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应该要修学的内涵,首先先作一个大纲说明;「甲二、广明戒相」,这一科就正式广泛的说明菩萨戒的戒相,把三聚净戒开展出来,有四重四十三轻的开遮持犯,「广明戒相」等于是整个菩萨戒的正宗分;「甲三、结劝应修」,当我们了解了菩萨的三聚净戒以后,就着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我们面对这么一个广泛的三聚净戒,我们应该依止什么心情来受持菩萨戒法,在第三科当中有一个明显的开示。现在我们看第一科: 甲一、受戒劝修 就是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所必须修学的内涵,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 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 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修学。 我们受了「菩萨戒」,等于是发了菩提心,也具足了大乘正见,这个时候戒文当中说到我们应该要修学二个内涵:第一个「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我们「应」该要「专谛」的「思惟」,当然这个地方从一个修学的次第,我们应该要先学习,我们受了菩萨戒,在整个成佛之道只是跨出第一步,我们对于成佛生起一个这样的希望,有了希望表示有一个开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先亲近善知识、听闻菩萨戒法;听闻以后,我们应该去「思惟」。思惟什么事情呢?思惟这「是菩萨正所应作」,「正所应作」是指作持,就是菩萨所应该去奉行的,包括摄善法戒跟摄众生戒,这个都是作持,我们应该要奉行的;第二个、思惟「此非菩萨正所应作」,这个是遮止的,就是止持,属于摄律仪戒。所以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我们整个身口意就有一些规范,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就有一个规范,这个规范我们都应该要事先去听闻,然后「思惟」产生一种理解。「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经过我们如理的思惟以后,我们应该要付诸行动,「然后为成正所作业」,这个「正所作业」指的是菩萨的二大事业,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是菩萨的主要作业。根据这样的一个目标「当勤修学」,对于应该断的、应该修的法门,应该要努力的去修学。 这个地方我说明一下。我们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我们众生的心情是没有目标的,就是我们没有远大的目标来引导我们,我们一般众生的心情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是心随妄转,内心随顺妄想而转──我现在打什么妄想,我就去做什么事,没有任何的轨范来约束我们。当我们内心有这样一个菩提心的理想以后,受了菩萨戒,我们就应该有轨范,而这个轨范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这有传承,你应该要亲近善知识,如理如法的去学习菩萨的戒法,然后把它付诸行动,就是你受了菩萨戒以后,第一个应该要去修学菩萨的戒法,包括止持、包括作持。第二点「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呾缆藏,及以菩萨摩呾理迦,随其所闻,当勤修学。」「素呾缆藏」就是经藏,或者叫修多罗藏;「摩呾理迦」就是论藏。你受了菩萨戒,你不但是要修学菩萨戒法,你还应该要修学大乘的经论。这一点,在古德的开示当中举出二个理由来说明「为什么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第一个理由、因为菩萨的戒法是分散在各种大乘经论当中,这个是不同于小乘的地方。小乘的戒法是完全归纳在小乘的律藏,所以我们在学小乘戒律的时候,只要看声闻戒法就可以了,因为整个小乘制教、化教的区分非常明显。但是菩萨的戒法,它的制教、化教是不明显,换句话说,整个菩萨的止作二持是分散在整个大乘的经论当中;所以我们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那你必须要广泛的学习。这个就是第一个理由,因为很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方便是分散在各种经论当中。第二个理由、因为菩萨戒法重视的是心地法门,特别很强调你的菩提心,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你要保护你的菩提心。我们凡夫的菩提心跟圣人的菩提心有什么差别?圣人的内心当中没有烦恼,所以他的菩提心特别坚固。我们凡夫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可能在整个生命当中,遇到三宝境界的开导,启发我们的善根发了菩提心;但是我们凡夫的内心有烦恼,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假设我们不能修习止观加以调伏烦恼的话,我们的菩提心就会被烦恼所破坏。菩提心是整个菩萨戒的根本,这个菩提心被破坏以后,你的整个菩萨戒法就不能成就无上菩提了,变成一般的善法。所以我们修学菩萨戒,你一定要学习大乘经论,明白止观的道理,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调伏的力量,这一点很重要,要保护你的菩提心。所以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上开示说:整个菩萨的戒定慧三学是相辅相成,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就是说你整个修行当中,你不以出世的妙戒做基础,你修习的定慧谓之邪定邪慧,外道的邪定邪慧,所以「没有出世的妙戒,绝无出世的定慧」。「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出世的妙戒」 ,假设你内心当中只有持戒,只有身口勉强的去奉行,而内心当中没有栽培一种止观的调伏力,没有出世的定慧,「并失」,你绝对会失掉你出世的妙戒,「并失出世的妙戒」。所以我们在修习菩萨戒,这一点是不共声闻的地方,它是戒定慧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菩萨的三聚净戒之前,先有一段的「受戒劝修」,就是我们一个菩萨弟子应该要修学菩萨的戒法,也应该要修学大乘的经论栽培内心的止观,来保护我们的菩提心。我们再看下一科: 甲二、广明戒相三 乙一、明持犯相三 丙一、明四重戒三 丁一、总标名数 这以下「广」泛的说「明」菩萨戒法的「戒相」,分成三科,「乙一、明持犯相」,说明持戒、犯戒的相貌。这当中分成三科,先看第一科的「丙一、明四重戒」,先说明四重戒。「四重戒」也分成三小科,先看第一小科「丁一、总标名数」,把四重戒法的名称跟数目先标出来。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 一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就是你安住在菩提心跟正知见,你必须要奉持不犯这「四种」的「他胜处法」。什么叫「他胜处法」?「他」指的是内心的烦恼,「自」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我们在没有受菩萨戒之前,我们凡夫的心是以妄想为自体,心随妄转,就是我们生命当中没有目标,内心跟着感觉走,你现在的感觉想做什么事,你就去做什么事了,所以你的生命是不决定的,可能会造善、也可能会造恶,你来生的果报也不决定,可能是生天、也可能到三恶道去,说是譬如空中的羽毛随风飘荡,可上可下。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的生命就明确的决定下来,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有一个目标来引导我们,就是菩提心,我们生命当中要做二件事:第一个、上求佛道;第二个、下化众生。所以一个菩萨戒弟子,他的内心当中不再以妄想为自体,而是以菩提心为他的自体,他的生命当中以菩提心为自体,所以菩提心是「自」。这个烦恼就退居做「他」,不再是我们的主人。但是烦恼可也不是普通的力量,它是长时间的熏习,所以这个「他」也经常会来干扰我们的菩提心。当这个烦恼的力量已经「胜」,已经是「胜」过我们菩提心的力量的时候,我们叫做「他胜处法」,就是你的菩提心已经被烦恼所破坏了,这叫「他胜处法」。你好不容易在三宝面前发起了清净的誓愿,所栽培的一个成佛的善根没有好好的保护,被烦恼破坏了,这叫做「他胜处法」。这个「他胜处法」总共有四条,「四种他胜处法」,先把四重戒的名称跟数目标出来。 他胜处法我们先看第三页,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
在中国的传承当中,菩萨戒翻成中文有六种菩萨戒:《菩萨璎珞经》有十条重戒;《梵网经》也是十条重戒;《善戒经》是八条;《优婆塞戒经》是六条;《瑜伽菩萨戒》是四条,第一个是自赞毁他戒、第二个是悭惜财法戒、第三个是瞋不受悔戒、第四个是谤乱三宝戒,有四条。好,我们回到《讲义》的第九页。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说明的,在《菩萨璎珞经》跟《梵网经》的重戒都讲十条;《瑜伽菩萨戒》只讲四条,没有把杀盗YIN妄这四条戒列入菩萨戒里面。古德的解释有二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因为你受菩萨戒,你次第一定先受过声闻戒法,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一定先受过五戒,你如果是出家众,你一定受过沙弥或沙弥尼戒,在前面的五戒跟沙弥沙弥尼戒已经有四重戒了,所以《瑜伽菩萨戒》就不再重复,只提到菩萨增上戒不共于声闻的地方就可以,所以它只列出四种他胜处法,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菩萨行者「若顺若逆」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就是说杀盗YIN妄在利益众生的因缘之下是有种种的开缘,后面也会讲到四重戒开缘的情况。但是《瑜伽菩萨戒》所安立的四种他胜处法,是一切时一切处都不可以开缘,不管你是自利、不管你是利他,这四条戒法都不允许开缘,这四条戒法只要有所违犯,就会严重的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在《瑜伽》当中但安立这四条戒,因为这四条戒是绝对不能开缘的,所以安立四种他胜处法,是这样的一个因缘。好,我们再看下一科: 丁二、征释戒相二 戊一、征问 这以下是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四重戒法的戒相,先有一个问,先看「征问」: 何等为四? 这是一个问,以下回答。 戊二、辨释四 1 己一、自赞毁他戒 回答当中,先看「戊二、辨释」,分别的解释。解释当中有四条,先看第一条戒「己一、自赞毁他戒」。这一条戒事实上具足二种过失:第一个过失是「自赞」,叫做自赞己德,你自己赞叹你的功德,你向别人宣扬你自己有布施、持戒、忍辱的种种功德;第二个过失是「毁他」,毁他之短,你毁谤他人的过失。当我们的身口意出现了自赞跟毁他这二种条件,就正式的犯到这条戒,这叫「自赞毁他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为欲(lābha)贪求(adhyavasita)利养恭敬(satkāra),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欲」指的是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整个犯罪的动机。说这个人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希望。什么希望呢?「贪求利养恭敬」,他要「贪求」更多的「利养」、财物资具,或者是要博取种种的「恭敬」,得到别人的尊重赞叹。有些人比较重财物;有些人对财物很淡泊,但是对名声看得很重,他比较资深、你比较资浅,你站在他的前面他就不高兴。总之,他内心当中对「利养恭敬」有所「贪求」,他就采取了「自赞」己德、「毁他」之短的过失,这个就是「第一他胜处法」。 这个地方的「他」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的「他」有二个他:第一个、从自赞己德的角度,这个他叫做贪欲的烦恼,你对三界的果报有所贪求;第二个、毁他之短所带动的烦恼是嫉妒心,不耐他荣:所以这个地方的烦恼,是贪欲跟嫉妒这二个烦恼所构成的,叫「他胜处法」。 这条戒对我们整个佛教的兴衰基本上是有关系的。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二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貌不是很明显;这个魔王要是看到二个住持正法的菩萨互相的毁谤斗争,魔王起大欢喜。为什么呢?譬如二虎相斗,一死一伤,这就表示佛教即将要衰亡。因为「自赞毁他」很容易造成人事之间的不和,佛教的推广就会产生障碍,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倒是要注意。 这个「自赞毁他」,我们应该要修随喜功德来对治。整个佛法的事业其实不是单一的因缘,诸位如果慢慢思惟整个众生的因缘是多元化的因缘,所以我个人经常用一个偈颂自我勉励,这个地方提出来给大家作参考,我经常想的一个偈颂就是:「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就是说佛教的事业,有很多人会创造很多的功德,能够住持正法、续佛慧命,这个功德不一定是我要去做,我也可以扮演一种次要的角色,乃至于我根本没有参与都可以,我们在生命当中不要把这个「我」看得太重要。当然佛法是讲无我,但是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刚开始不要这么高的标准说是「我空」,就是把这个自我意识压低一点,压低一点就是说「成事不必在我」。世间上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出现,这个功德不一定要我去做,很多人去做都可以。这个功德出现在别人的身心上,我是用什么心情呢?「随喜一切功德」,只要我发出我的随喜,我对这个功德就有一种参与感。换句话说,其实我们采取自赞毁他,对我们自己完全没有好处。诸位想想看,我们今天去毁谤他人,他人的功德不会跑到我的身心上,不可能,你只有给自己障碍,成佛之道自己障碍自己。当然今天一个人会自赞毁他,这个人应该是多少有一点资粮了,有点资粮的时候,你应该压低自己的姿势,不一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去做。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要修随喜功德来对治,这是第一条「自赞毁他戒」。 2 己二、悭惜财法戒 前面的「自赞毁他」是对于没有得到的利养恭敬去追求,所以只好采取自赞毁他;「悭惜财法」是你已经得到的财物、或者是佛法,你用悭贪的心情不肯布施出去。前面是没有得到的去追求,这个是已经得到的没有加以布施而犯到这条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lobha)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matsarya)法故,虽现有法而不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这条戒有二个情况:第一个是这个「菩萨现有资财」,表示你内心当中的确是有资财的,但是「性悭财故」,就是你多生多劫产生了习性,对财物产生一种悭贪的个性。因为你的悭贪,结果「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这个「苦」指的是残废病痛,这个众生身体有残废、有种种的病痛,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有贫」,「贫」就是说他身体虽然健康,但是物质缺乏;第三个「无依」,「无依」是指年老孤独,年纪特别老,孤独没有依靠;第四个「无怙」,「无怙」是指年幼无养,年幼没有人去照顾他:这四种人都是属于菩萨所应该要资助的对象。这个时候这四种境界在菩萨的生命当中出现了,「正求财者来现在前」,「正求财者」是指对方的乞求是合理的乞求,换句话说,他对你的乞求是你做得到的,菩萨本身有能力能够做得到,这叫做「正求财者」。这个时候菩萨「不起哀怜之心而修惠舍」,不修施舍,这个是对财物的悭惜。第二个是对佛法的悭惜,「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正求法者」是指众生他具足闻法的根机,要是听闻这个法以后,他能够产生信解、乃至能够依教奉行,他有这种闻法的根机。菩萨「性悭法故」,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佛法产生悭贪,「虽现有法而不」加以「舍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这个时候菩萨好不容易栽培的菩提心,就被他内心的悭贪烦恼所破坏了,叫做「第二他胜处法」。「第二」个「他」指的是悭贪烦恼。悭贪的过失,蕅益大师说「悭财者,世世贫穷」,我们今天对财富的悭贪是产生贫穷的果报。「悭法者,生生愚痴,不可不」惧也。对佛法的悭贪,你来生会产生愚痴的果报,所以不可不惧也。(X51,381c) 在经论上讲一个小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比丘,老比丘是年轻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也想努力的修学佛法,但是他根性愚钝,虽然努力的修学,但是都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就放弃了学习去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当然这样下去,等于是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心中没有道法的摄受,这样子就空度光阴一天一天过去了,到年纪大的时候戒腊很高。这个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要请僧团去应供,要做一个供僧的修福法会,大众僧团就开会说:这个老比丘的戒腊最高,如果他去参加应供,按照戒腊他要坐在首座,他到时候要为大众开示,但他又不能开示,就有损僧团的声誉。所以僧团执事就决定不让老比丘参加,派老比丘去扫大殿的门口。这个时候大众师都去参加应供了,老比丘去扫大殿前面的广场,他愈扫地内心就起惭愧心,他想:我出家这么多年,真是惭愧,在三宝的加被之下,身虽出家而心不入道。这个惭愧心生起以后,他就想要以自杀来谢罪,就找一条绳子吊在树上准备上吊。这时候大智慧光明的佛陀就现前了,佛陀就明知故问说:某某人你要干什么呢?这个比丘就如是如是的报告。这个时候佛陀就善巧的诃责这个比丘: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生生世世这么愚痴吗?佛陀说:你在迦叶佛时代是一个三藏法师,因为你做法师的时候悭法,你内心当中有殊胜的法门,你不愿意宣扬出去,因为悭法的缘故,所以招感这个愚痴的果报。这个时候老比丘就向佛陀至诚的忏悔,佛陀为他宣说四圣谛的法门,苦集灭道的法门。当然这个有善根的人,这个「善根」佛法说是金刚种子,跟一般善业不同,善业是生灭法,他这个善根可能会被一时的罪业所遮障,但是它不能被破坏;所以他忏悔以后、把罪障消灭以后,佛陀跟他讲四圣谛法,他当下就证得阿罗汉果,启发他的智慧。佛陀说:你现在去应供还来得及(哈),他以神通力到居士家就坐在首座。大众师都很紧张:诶,这个老比丘怎么跑过来了呢?但是他吃完饭以后为大众师开示,辩才无碍,他把他过去的善根都表达出来了,大家都听得非常的欢喜。这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财物、不管是佛法,一定要让它流通,流通了以后,我们自己才能够从流通的过程当中产生增上。假设我们加以悭惜,我们对自己就会产生障碍。 当然爱着财物、爱着佛法是我们过去的习性,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偈颂来思惟这当中的道理,宗喀巴大师在《广论》当中讲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思惟,他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我们可能会因为过去的善业,我们今生积集了财富、或者是佛法,对于今生的财富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们把它占为己有。一般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安全感,以为「财富是我的归依处,我只有依止财富才能够离苦得乐」,这样的想法可是害了你自己。为什么呢?「诸未施财无常灭」,就是说你把这种无常败坏的财富占为己有,不管你愿不愿意,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的法会把你的财物破坏,你对财物再也没有使用权,你离开人世间的时候,这个财物就不再属于你的,你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你愿不愿意,你迟早有一天要离开你的财物,你对财物的悭贪,反倒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你累积一个悭贪的业,你来生会因为这样子而贫穷,所以「诸未施财无常灭」。第二个选择,「由施反成有财库」。我们今天可以选择把财物布施出去,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累积一个善业,就是把财物换成善业。因为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死亡能够破坏我们的财物,但是死亡不能破坏我们内心的善业,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把无常的财物转成坚固的善业,你来生会因为这样的善业而继续得一个安乐的果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一个譬喻来解释这个道理,他说:在森林当中有二户人家,这二户人家都是有钱人家,这个时候这二户人家突然间起火,火烧得很厉害。有一户人家,他光顾着救火,就拿这个水去泼房子,结果这个房子还是被烧掉了,没有办法救了;另外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看到这个火势如此的猛烈,他知道这个时候救火没有办法,他就赶快利用剩余的时间,到房子里面把价值的珍宝拿出来,到其它地方再盖一栋新的房子。龙树菩萨讲这个故事是说:世间上有二种人:第一种人就是房子被无常的火所燃烧,就是我们一天一天的面临死亡,我们爱惜这个生命不愿意布施,结果死亡的时候全部都破坏了;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够运用生前的时候加以布施,结果「由施反成有财富」,把无常的财富转成坚固的善业,来生还可以继续受用。我们应该从因缘法上去思惟,来对治我们的悭贪,这个是第二条戒「悭惜财法戒」。 3 己三、瞋不受悔戒 前面的二条戒都是依止贪心跟贪心的等流所造成的罪;这以下是依止瞋心,瞋心所做的罪。好,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kroda)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麤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一个「菩萨」他「长养如是种类忿缠」,「长养」就是数数现行不修对治,菩萨对烦恼一次一次的活动,他内心当中完全不采取对治的行动,就是放纵它,一次一次的放纵。放纵什么烦恼呢?「如是种类忿缠」,「忿」是瞋恚心,「缠」是烦恼,烦恼活动的时候会缠缚内心,使令内心不自在。这个地方制戒的意义有三种层次,「种类」就是层次,事实上是有身口意三种瞋恚的层次,这三种层次具足了,才构成了犯戒的条件。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