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帕奥禅师:突破止观 突破观禅 |
 
帕奥禅师:突破止观 突破观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突破观禅 大纲 观禅的目标是究竟法,必须以与正定相应的智慧来分析内外名色法的究竟成分一一心、心所与色,依每一个究竟法的相、作用、现起、近因来辨别它们,以便正确地培育「名色分别智」(nāmarūpaparicchedanāna)与「见清净」(ditthivisuddhi ) 。必须破除名聚与色聚(rūpa kalapa)的密集(ghana-vinibbhoga),以便透视究竟法与无我相。 接着必须以智辨识产生色法的业(kamma)、心 ( citta)、时节(utu)与食(ahara)这四种因,以及辨识产生六门心路过程的种种原因。也必须辨识缘起 ( paticcasamuppada)的种种因果,透过亲证来解除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疑惑 ,培育「缘摄受智」 (paccaya-pariggahanana)。《清净道论》 与《阿毗达摩注》 很清楚地往明,如果没有辨识缘起的因果关系,是不可能解脱生死轮回的。 再者,根据《无碍解道》 、《相应部》 、《清净道论》 的指导,修行观禅时,一切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法与因果都被观照为无常、苦、无我。修行观禅时运用种种分析、辨识、差别诸行的实修方法,是为了能够获得巴利圣典中提到的利益,为了培育十种观智,为了把心净化到更高的层次,以及为了证悟解脱这个至上的目的,这是现在还可以达到的。 在二十一年的期间里(1983 一 2004 ) ,许多缅甸与外国禅修者在我们的帕奥禅修中心里修行止观,许多人获得大成就而感到很满意。欢迎大家来这些全年开放的禅修中心禅修。 论文主体 开场白 在此我们很欢喜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我们的帕奥禅修中心禅修的缅甸与外国禅修者,有许多人都能够根据巴利圣典与《清净道论》中的指导详尽地修行观禅。 借助与正定相应的心产生的、明亮又具有透视力的光明,禅修者能够透视组成名色的各种究竟法,依照相(lakkhana)、作用(kicca)、现起(paccupatthana)与近因(padatthana)来辨别每一个心(citta)、心所(cetasika)与究竟色(rupa),然后辨识产生这些名色法的种种因,包括缘起的因果关系。接着禅修者依照《清净道论》中所教的许多种方法来观照诸行的三相,逐一地、正确地培育观智,以便能够达到修行观禅的究竟目的--证悟涅槃。 净化心 根据《转车经》 与《清净道论》 ,心次第地经过七个阶段的净化: 1、戒清净(sila-visuddhi); 2、心清净(citta-visuddhi); 3、见清净(ditthi-visuddhi); 4、度疑清净(kavkhavitarana-visuddhi); 5、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 6、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 7、智见清净(banadassana-visuddhi)。 把心从邪见中净化出来 透过精勤地持守「四遍清净戒」( catupārisuddhi sīla)达到戒清净,以及透过培育正定达到心清净后,禅修者应该进而修行第三个阶段的清净一一见清净。他必须去除「身见」( sakkayaditthi)这个邪见,或认为有「我」、「人」 、「自我」、「灵魂」存在的「我见」( attaditti )。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分析自己身心的究竟成分,辨识每一个究竟色法(地、水、火等等),以及每一种名法(心与心所),以便能够清楚地知见事实上只有五取蕴 (upadanakkhandha)存在,并没有灵魂、自我或我的存在。 从比较容易的开始,我们的禅修中心先教导色业处 ( rupa-kammatthana或rupa-pariggaha 色摄受,即分别色法)。 色业处 根据《大牧牛者经》 (Mahāgopālaka Sutta ) ,必须辨识所有的种色(bhūtarūpa ) 与所造色(upādārūpa) , 以便能够证悟道智(magganāna)。 禅修者再次先培育已经证得的正定,然后修行四界分别观来辨识四界。透过辨识地界的硬、粗、重、软、滑与轻的特相,他分别地界。透过辨识水界粘结与流动的特相,他分别水界。透过辨识火界热与冷的特相,他分别火界。透过辨识风界推动与支持的特相,他分别风界。 从硬明显的一个身体部分开始,他辨识自己身体每一个部分的硬。他以同样的方法来辨识其余十一种特相 。他重复地、逐一地辨识所有十二种特相,直到能够几乎同时辨识它们全部。接着他把心专注于四界的十二种特相,直到达到近行定。在这时候,他只觉知四界,不再感觉到有身体。 当他继续令心专注于四界时,首先会出现灰色的光,然后白色的光,再然后是好像玻璃或冰块的透明体。这个透明体是种种净色的聚合体。当他继续辨识透明体中的四界时,该透明体会分解成许许多多非常迅速地生灭的微小粒子,称为「色聚」(rupa-kalapa 色法的聚合体)。他继续以智辨识这些微小粒子中的四界,就像辨识身体中的四界一样。然后他应该辨识这些微小粒子中的所造色。他应该根据五门(panca-dvara)来分析这些微小粒子。 (请参考表 l :辨识眼门五十四色。) 他以同样的方法来辨识耳门、鼻门与舌门的五十四色,只是把眼净色换成耳净色、鼻净色与舌净色 。 身门里只有四十四色,因为只有五种色聚,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三种八法聚。含有净色(pasada-rupa)的色聚是透明的,其他的则不透明。 表 l :辨识眼门五十四色
名业处 名法就是心与心所。根据 《阿毗达摩注》 ,在一秒钟里,便有数万亿的心一个接一个地生起。心与心所没有形状。所以可能有人会问:「人们怎么辨识名法?」 《阿毗达摩概要》说「有分心」(bhavanga citta)是意门,以及意门心路过程能够缘取过去的欲界所缘,包括心、心所与色法。色法也没有形状。因此,与正定相应的意门心(manodvarika citta)能够了知名法与色法。 为了要辨识名法,禅修者必须先辨识: 1、名法依靠而生起的依处(vatthu),以及 2、心与心所缘取的目标。 为了能够清楚地了知,应该根据六门的心路过程来辨识名法。 根据《阿毗达摩注》,色所缘同时呈现于眼门和意门;声所缘同时呈现于耳门和意门:香所缘同时呈现于鼻门和意门:味所缘同 时呈现于舌门和意门 ;触所缘同时呈现于身门和意门。所以禅修者应该再次先培育正定,直到光明极其明亮与具备透视力。接着他同时辨识眼门(眼净色 cakkhupasada)与意门(有分心),然后辨识同时撞击这两门的色所缘。然后他辨识如下地生起的心路过程: 眼门心路过程表
过去有分(atita bhavanga):在色所缘呈现于眼门时,一个有分心已经过去了。 有分波动(bhavanga-calana):色所缘呈现于眼门时,生起在波动的有分心。 有分断(bhavangupaccheda):有分注被切断,在这个心之后,路心开始生起。 五门转向(pabcadvaravajjana):它作意所缘。 眼识(cakkhu-vinnana):它见色所缘。 领受(sampaticchana):它领受所缘。 推度(santirana):它审查所缘。 确定(votthapana):它确定所缘。 速行(javana):它确定所缘是好或坏。 彼所缘(tadarammana):它随在速行之后生起,继续受用所缘。 在相符的所缘各自呈现于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时,类似的心路过程也会生起,差别只在于耳识、鼻识、舌识或身识取代了眼识。 在每一种五门心路过程结束之后,接下来会生起几个意门心路过程,缘取过去的所缘,审查所缘的细节(大小、形状、名称)。心就像一台超级电脑,储存著数以亿计的根门资料在心流里,透过和储存的资料对照来认出每一个正在被观察的所缘。 在法所缘呈现于意门时,纯意门心路过程如下地生起: 纯意门心路过程表
「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就是「确定心」(votthapana)。如果所缘只是清晰所缘,彼所缘不会生起。唯有所缘是极清晰所缘,彼所缘才会生起。 表2:与每个心相应的心所
*若是喜俱就有十一个心所。 辨识了心路过程中的每一个心,禅修者接着辨识每一个心相应的各种心所。他检查每一个心是否有「触」 ( Phassa)的特相:令心与所缘接触。接着他检查每一个心是否有「受」(vedana)的特相:感受及享受该感受。如此,他辨识与每一个心相应的一切心所,如表 2 。 根据《阿毗达摩》中所说,与贪根心相应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二十一个:与瞋恨心相应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二十个;与有分心相应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三十三个:与大善心相应的心所最多可以有三十四个。辨识与每一个心相应的每一个心所后,禅修者可以几乎同时辨识每一个心相应的所有心所。 无我相变得明显 分析每个名聚与色聚中的每一种究竟法以便达到破除密集(ghana 一 vinibbhoga ) ,以及知见无我相是非常重要的。 唯有在佛陀的教化期里才能了知无我相;在佛陀的教化期以外无法了知无我相。 无我相不明显与无法了知是因为它被密集复盖。如果能够破除密集,无我相就如实地变得清楚与明显。 辨识了内在自己身心的一切心、心所与色法过后,禅修者以同样的方法辨识外在别人的名色法,以便了知每个人都是由五蕴组合而成。 修行观禅时必须观照的五取蕴(upadanakkhandha)是: 1、色取蕴(rupupàdànakkhandha):二十八种色法。 2、受取蕴(vedanupàdànakkhandha):与八十一种世间心相应的受。 3、想取蕴(sannupàdànakkhandha):与八十一种世间心相应的想。 4、行取蕴(sankhàrupàdànakkhandha)除了受与想以外的五十种世间心所。 5、识取蕴(vinnànupàdànakkhandha)八十一种世间心。 当禅修者清楚地了知只有五蕴极其迅速地不断生灭,其中并没有实质可以称为「人」、「我」、「灵魂」或「自我」,他便去除了身见,达到了见清净。 名色分别智 依照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来分别每一种心、心所与色法的智慧称为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nana)。 度疑清净 分别了内外名色法后,禅修者必须进而辨识产生这些名色法的种种因,否则他会产生怀疑或邪见。所以他辨识产生色法的四种因:业(kamma)、心(citta)、时节(utu)与食(ahara)。 辨识产生色法的因 培育了极其明亮的禅定之光,他检查依靠心脏中的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以及手指。在他想要弯曲手指,以及真的弯曲手指时,他可以观察到其心产生数以千计的心生色聚导致手指弯曲。他能够了解身体的一切动作都是由心生色聚所造成的。 接着他注意一粒色聚,辨识色聚中的时节(火界)所产生的一系列时节生色聚。他也能够辨识色聚中的食素在外来的食素支助之下产生了一系列食生色聚。能够辨识产生这一世的业时,他也能够辨识由该业不断地产生了业生色聚。 辨识产生名法的因 接着,他以正思惟及正见来检查产生名法的因。再次,在极其明亮的禅定之光的支助下,他清楚地辩明眼门心路过程会生起是因为眼门与色所缘接触:耳门心路过程会生起是因为耳门与声所缘接触等等。 关于过去、未来与现在的十六种疑 至此还有对过去的五种疑:「在过去我曾经存在?在过去我不曾存在?在过去我是什么?在过去我是怎样的?曾经先是什么,然后在过去我又变成什么?」对未来也有五种疑:「我会去到未来?我不会去到未来?在未来我将是什么?在未来我将是怎样的?曾经先是什么,然后在未来我又会变成什么?」再者,对现在有六种疑:「是我?不是我?我是什么?我是怎样的?我从哪一个生命界来到这个生命界?这一世过后,我会去到哪一个生命界?」 辨识缘起的因果关系 为了消除这十六种怀疑,禅修者必须清楚地辨识缘起的因果关系。佛陀提醒过阿难尊者,众生便是因为不能正确与透撤地了知缘起的因果关系,所以只能一世又一世地生死轮回。 在 《清净道论》 与《阿毗达摩注》 里也如此清楚地注明:「除非能用最胜定石磨利的智剑,斩断具有不断毁灭性的有轮(指缘起轮),否则无人能解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 所以必须以观智来辨识及印证缘起的因果关系,以便消除一切怀疑,矫正邪见。根据《清净道论》 给与的指导: ( l)必须清楚地以智先辨识过去五因,即无明 ( avijja)、爱(tanha)、取(upadana)、行(sankhara ) 与业(kamma-bhava),以及辨识因为过去五因而生起的现在五果,即果报识(vinnana)、名色(name-rupa)、六处(salayatana)、触(Phassa)与受(vedana)。 ( 2)然后必须清楚地以智辨识现在五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业有),以及辨识因为现在五因而生起的未来五果,即果报识、名色、六处、触与受。在此,诸因是 「集谛」 samudaya 一 sacca ) ,诸果则是 「苦谛」 ( dukklia 一 sacca ) 。 因此禅修者必须以智辨识: 1 .过去集谛产生现在苦谛; 2 .现在集谛产生未来苦谛; 对于已经能观内外名色生灭的禅修者,如果要办到这一点,他可以供养食物给佛像,同时再次培育起正定,祥细地辨识自己做供养时的名色法。然后去到禅堂里,他辨识名色法的生灭,然后往过去辨识名色法,直到能够辨识到正在供养食物给佛像时的名色法生灭。如果能够辨识到像供养食物给佛像时所辨识的名色法,他就已经能够辨识刚过去的名色法。 然后,他应该辨识更远的过去名色法,辨识昨天、两天前、一星期前、两星期前、一个月前、两个月前、一年前、两年前,辨识一些较显著的时刻里的名色法生灭,直到能够辨识到自己在母胎里时的名色法。 所以现在他已经能够辨识属于现在世的五果:结生识、与结生识相应的心所(名)及业生色、六处、六处与所缘的接触、果报受。 接着他继续往过去辨识前一世的名色法。他真的能够观到过去世:在那一世里的重大事情与所造的业。接着他把心专注于「临死相」(maranasanna nimitta)生起时的临终名色法。从这个相里,他辨识产生这一世的行与业。他也能够辨识围绕着它们的三种支助力,即无明、爱与取。接着他应该尝试辨识是否是这五种过去因产生现在五果。如果它们真的有因果关系,他就能够见到现在五果是因为过去五因而生起。 然后他继续辨识在前世更远的名色法,直到能够辨识到结生识、与结生识相应的心所(名)及业生色、六处、六种与所缘的接触、果报受。然后他退一步辨识第二个过去世的名色法,以便找出产生第一个过去世五果的五种因。如果成功,他可以进一步辨识第三个过去世与第二个过去世之同的因果关系。 他也必须辨识现在世与未来世之同的因果关系。他可再次供养食物给佛陀,然后发愿想要在下一世成为什么。如果他想要成为天神,认为有天神真正存在是无明,想要成为天神的欲望是贪爱,执著这种欲望是执取。他供养食物给佛陀的善心与思是行,种在其名色流中的业力种子是业有。现在他已经造下了会产生新生命的五种因。 接着他尝试观察会因为这五个现在因而生起的新生命。一般上,他会观察到他想要或不想要得到的新生命。无论如何,他辨识新一生结生时的结生心、其相应心所、业生色、处门、触与所缘、果报受。他尝试辨识是否是这五个现在因产生这五个未来果。如果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他能够观察到是这五个现在因产生这五个未来果。接着他继续以同样的方法辨识第一未来世与第二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等,直到见不到更远的未来世。 现在他已经成功地依五因五果的方法辨识了自己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的缘起因果关系: 过去有五因, 现在在五果; 现在造五因, 未来受五果。 接着他依一因一果的方法来辨识缘起因果关系: 1、 无明(avijja)缘生行(sankhara ) : 2 .行缘生识(vinnana 果报识) ; 3 .识缘生名色(nama-rupa 相应心所与业生色) ; 4 .名色缘生六处(salayatana ) : 5 .六处缘生触(Phassa ) ; 6 ,触缘生受(vedana) ; 7 .受缘生爱(tanha) ; 8 .爱缘生取(upaddlla ) : 9 ,取缘生有(bhava ) : 10 .有缘生生(jati ) ; 11 .生缘生老(jara)、死(marana)、愁(soka)、悲 ( parideva)、苦(dnkkha)、忧(dolllanassa)、恼(upayasa)。 清楚地辨识了所能观到的最远过去世到最后一个未来世其中的因果关系,他可以观照其中整个系列名色的生灭。因此他能够去除前面说过的十六种疑及种种邪见,例如「无因见」(ahetuka ditthi)、「无理因见」(visama - hetuka ditthi)、「无作见」 ( akiriya ditthi)、「无有见」 ( nattllika ditthi)、「常见」(sassata ditthi)、「断见」 ( uccheda ditthi ) 。 缘摄受智 如此依照缘起来辨识名色法的因果关系后,他已经去除了对三世的怀疑,已经了知过去世、未来世与现在世的死亡与结生。这是度疑清净,也称为「缘摄受智」。 道非道智见清净 分别了内外的心、心所与色法,辨识了缘起的因果关系,现在禅修者可以正确地修行观禅。然而,他必须根据 《大念处经》 ,及往释 中的指示,依相、作用、现起与近因再次分别每一种究竟法,来提升其智的清晰度。 分别了每一种心、心所与色法,禅修者觉得了知究竟法的智慧变得非常清晰。 修行观禅 现在禅修者可以修行视禅,先从容易的开始。他先辨识六门与四十二身分中的十八种真实色法(nipphanna rupa 完成色),观照每一门每一身分中每一个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 他以智观照内外每一个色法的生灭本质为「无常」。他重复地观照色法不断遭受坏灭逼迫的本质为「苦」。他清楚地以智观照没有可称为「自我」或「灵魂」的永恒不灭实体为「无我」。 他不应该把心专注于色聚来观照(无常、苦、无我)三相,因为色聚并非究竟法,而且在禅修提升时它们合消失 。他应该分析色聚,辨识究竟色法(地、水、火、风、颜色、香、味、色素等等),然后注意这些究竟色法的迅速生灭。 能够迅速且精确地观照色法的三相后,他可以进而观照六门心路过程名法的三相。他以智观照每一个心识刹那中的心与心所的迅速生灭为「无常」。 他如此观照内外所有六门,心路过程的心与心所。他也观照心与心所不断遭受坏灭逼迫的本质为「苦」。 他再以智观照没有可称为「自我」或「灵魂」的永恒不来实体为「无我」。 接着他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的名法与色法的三相。他观照每一个心及其心所、处门的五十四色与欲界所缘的生灭本质为「无常」;观照不断遭受坏灭逼迫的本质为「苦」:观照没有「自我」或「灵魂」的本质为「无我」。 接下来他修行「现在时观禅」(addhdpaccuppanna vipassana).他观照从结生到死亡期间之色法的无常相至少一次。接着他观照苦相,然后无我相。接着他继续对内外观照自己所喜欢的任何一相。 他以同样的方法来观照从结生到死亡期间之名法的三相。他必须观照所有六门心路过程。接着他以同样的方法来观照内外的名色法。 接着他修行过去时、现在时与未来时观禅。对于已经辨识了缘起因果关系的所有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他都轮流地观照从结生到死亡期间的(1)色法而已、 ( 2)名法而已、(3)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接着他修行现在时五蕴观禅。他轮流地观照现在世六门与四十二身分中的真实色(完成色)为无常、苦、无我。他也观照外在真实色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这是观照色蕴。 接着他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每一个心的受心所生灭为无常、苦、无我。他观内及观外。这是观照受蕴。接着他以同样的方法轮流地观照想蕴、行蕴与识蕴。 接着他修行过去时五蕴、现在时五蕴及未来时五蕴观禅。无论是什么色法,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的或细的,殊胜的或低劣的,远的或近的,他都观照一切色法为无常、苦、无我 。他次第地观照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内外六门,与四十二身分的真实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他也以同样的方法轮流地观照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 修行观禅的四十种思惟法 接着,为了加强对于五蕴无常、苦、无我的观照力,禅修者以四十种思惟法来观照五蕴,观照它们为(1)无常、(2)苦、(3)病、(4)疮、(5)箭、(6)恶、(7 ) 疾、(8)敌、(9)毁、(10)难、(11)祸、(12 ) ,怖畏、 ( 13)灾患、(14)波动、(15)坏、(16)不恒、(17 ) 非保护所、(18)非避难所、(19)非归依处、(20)无、 ( 21)虚、(22)空、(23)无我、(24)过患、(25)变易法、(26)不实、(27 ) 恶之根、(28)杀戮者、(29 ) 无有、(30)有漏、(31)有为、(32)魔食、(33)生法、 ( 34)老法、(35)病法、(36)死法、(37)愁法、(38 ) 悲法、(39)恼法、(40)杂染法。 依缘起修行观禅 接着他观照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的缘起因果究竟法为无常、苦、无我,例如: 由于无明生起,行生起: 无明生灭--无常: 生灭--无常。 七色观法与七非色观法 接着他根据《清净道论》 的指导,运用七色观法 ( rnpasattaka)与七非色观法(arupasattaka)来观照色法与名法的三相。 当他能够透澈地、善巧地运用七色观法与七非色观法来观照色法与名法时,他的色业处及名业处就已经达到圆满。 当他以上述的种种方法来使得观照色法与名法的观智变得敏锐时,对于其智名色法的生灭显现得非常迅速且明显。现在他已经培育了「思惟智」( salmnasana-nana ) --观照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达到顶点。他也通达了十八大观(mahavipassana)的一部分,因此去除了跟他所通达之法相对立的法。 培育生灭智 生灭智(udayabbaya 一 nana)是清楚地观到名色法的生时与灭时,以及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要培育这项观智时,禅修者再次观照名色法及其缘起因果为无常、苦、无我。他轮流地观照过去世、现在世与未来世内外的三相: ( 1)色法而已、(2)名法而已、 ( 3)名色法。他运用(1)集起法随观(samudaya - dhammanupassi)、(2)坏灭法随观(vaya-dhammanupassi ) 及(3)集灭法随观(Samudaya 一 vaya 一 dhammanupassi ) , 来修行观禅。他透澈地修行,直到能够清晰地观到名色法及其因果的生时(uppada)、住时(thiti)与灭时 ( bhanga)。 出现观的随烦恼 现在四圣谛、缘起法则与三相清晰地呈现于其智。在他心中生起了「初级观智」(tarunavipassananana)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十种观的随烦恼(upakkilesa ,也可译为「染」) :明亮的身光、清晰的观智、强烈的喜、轻安、乐、胜解、策励、念(现起)、舍与欲 。这些随烦恼生起时,他可能错误地想:「我肯定已经达到道果。」 所以他取非道为道,取非果为果。他舍弃了自己的禅修业处,只是心怀执着、我慢与邪见地坐著享受其乐。 道非道智 然而,如果他精通教理,或得到导师的正确指导,他便知道它们是观的随烦恼,知道它们会产生贪爱、我慢与邪见。他观照每一种随烦恼,知见它们为:「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他断除对身光、喜、乐等等的执着,精勤于培育属于正道的观禅。这就是「道非道智」。 行道智见清净 建立了认知正道的智慧,禅修者继续培育八项观智,从生灭智到行舍智(sankharupekkhanana)与随顺智 ( anulomanana)。 接着他继续修行观禅观照三相,轮流地观照(l)色法而已、(2)名法而已、(3)名色法、(4)五蕴、(5 )十二处(ayatana)、( 6 )十八界(dhatu),涵盖在六门中生起的一切名色法。 修行四种随观 接着他修行四种随观。他再次轮流地观照一切名色法的三相,着重于观照色法,然后再观照名法。这称为「身随观」( kayanupassana)。 接着他轮流地观照一切名色法的三相,着重于观照受。这称为「受随观」(vedananupassana)。例如: 依处生灭--无常(苦、无我)。 所缘生灭--无常(苦、无我)。 受生灭--无常(苦、无我)。 (接着观照与受相应的一切名法。) 接着他轮流地观照一切名色法的三相,着重于观照心。这称为「心随观」(cittanupassana)。例如: 依处生灭--无常(苦、无我)。 所缘生灭--无常(苦、无我)。 心生灭--无常(苦、无我)。 (接着观照与心相应的一切名法。) 接着他轮流地观照一切名色法的三相,着重于观照触、思等等。这称为「法随观」(dhammanupassana)。例如: 依处生灭--无常(苦、无我)。 所缘生灭--无常(苦、无我)。 触(思等等)生灭--无常(苦、无我)。 (接着观照与触相应的一切名法。) 威仪正知 威仪(iriyapatha)是指各种姿势,正知(sampajanna ) 则是思惟的智慧。在任何姿势里,无论是行走、站立、坐著、躺卧、伸展或臀曲肢体等等,禅修者都必须视照一切心、心所与色法,也就是五蕴。他必须了知想要做任何动作的意念:他必须了知动作及动作的结果。他也必须观照在六门中生起的一切名色法(五蕴)。 在每一种姿势里,他都必须轮流地观照在六门中生起的(l)色法、(2)名法、(3)名色法、(4)五蕴的三相。他观照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切内外名色法。他精勤地修行,直到能够观到名色法的生时、住时与灭时。 然后他依缘起来观照名色法的因果,以智亲自体证: 1 .由于因生起,果生起; 2 .由于因坏灭,果坏灭; 3 .由于因生灭,果生灭。 4 .再观察因果的生灭,他轮流地观照过去、现在及未来内外因果的三相。偶而他也观照名色法的不净相。他致力于圆满其生灭智。 坏灭随观 当他如此重复地观照、检验及分析名色与因果,以知见它们是无常、苦、无我、不净时,其前后的观智互相连接,因此其观智变得非常强大、非常敏锐与清净。他不再注意它们的生起,只是注意它们的坏灭。 ‘khaya vaya bheda nirodheyeva satisantitthati’ --「在前生观智的强大支助下,与后生观智相应的念善立于诸行的毁坏、坏灭与灭尽。」 ( 1 )「灭尽而无常」(aniccam khayatthena ) :以智观自知见诸行离去、毁坏、坏灭与消失的本质,他重复地观照「无常、无常 」。 ( 2 ) 「怖畏而苦」(dukkham bhayatthena ) :以智亲自知见诸行离去、毁坏、坏灭与消失的恐怖本质,他重复地观照「苦、苦」。 ( 3)「无实质而无我」(anatta asarakatthena ) :以智亲自知见诸行无实质、无自我、无灵魂的本质,他重复地观照「无我、无我 」。 ( 4)他也观照诸行的不净本质。 由于在修行名色分别智以培育见清净时,他已经破除了名聚与色聚的密集而知见究竟法,所以现在色聚不再显现。由于其观智非常敏锐与精确,诸行究竟法非常迅速与明显地呈现于其智。由于它们非常迅速地生灭,他不再见到它们的生起与住立,只是见到它们的坏灭。 这是「坏灭智」(bhanganana)。 修行所知智观禅 「所知」(nata)是指过去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及未来将会存在的内外名色法与因果。 「智」( nana)是指观照称为「所知」的诸行为无常、苦、无我的观智。它是与意门心路遇程中的速行心相应的慧心所。 根据《清净道论》 的指导,现在禅修者必须观照「所知」与「智」两者为无常、苦、无我。例如: 1 .他观照色法,色法坏灭--无常。观智也坏灭--无常。 2 .他观照名法,名法坏灭--无常。观智也坏灭--无常。 他轮流地观照诸行为无常、苦、无我: ( l)观内一段时间: ( 2)观外一段时间; ( 3)观色法一段时间; ( 4 ) 观名法一段时间: ( 5)观因一段时间; ( 6)观果一段时间; ( 7)观过去诸行一段时间; ( 8)观现在诸行一段时间; ( 9)观未来诸行一段时间。他可以着重于观照能观得较好的法。根据《大疏钞》 ,最好能够以几种方法修行观禅来圆满坏灭智。 他也应该观照内外三时因果的坏灭而已,如下: 无明坏灭--无常;观智也坏灭--无常。 行坏灭--无常;观智也坏灭--无常等等。 生起怖畏智(bhayanana ) 如此重复地培育坏灭智时,组成一切有、生、趣、界或有情住处的诸行显现得非常恐怖。不断地遭受许行坏灭的折磨变得非常明显,显现为大苦大怖畏。 当他知见过去诸行已经坏灭、现在诸行正在坏灭、未来会生起的诸行将会同样地坏灭的时候,在他心中生起了怖畏智。 生起过患智(adinavanana ) 重复地培育怖畏智时,他在一切有、生、趣、界或住处里都找不到避难所、庇护所、可去之处、归依处、三有显现得好像是充满炽烈火碳的火碳坑,四界就像是毒蛇,五蕴就像是高举武器的杀手,六内处就像是空村,六外处就像是打劫村庄的马贼,七识界与有情的九种住处就像是遭受十一种火燃烧、焚烧、烧到天亮。诸行显现得好像一大堆的危难与过患,毫无满足与实质,就像疮、病、箭、恶、疾。 如是,透过坏灭随观(bhanganupassana)的力量,诸行显现为恐怖的危难,禅修者心中生起了知见其过患的视智。 生起厌离智(nibbidanana ) 知见诸行为充满过患的危难时,他厌离、厌倦、不满意、不乐于一切有、生、趣、界或住处里的种种行法。因此厌离诸行的观智也变得明显。 生起欲解脱智(muncitukamyatanana ) 当他对不断地坏灭的诸行感到厌倦与厌离时,他不满意、不乐于、不再执著一切有、生、趣、界或住处里的任何行法。他想要解脱一切行法。 正如网中鱼、蛇口中的蛙、笼中山鸡、堕入陷阱的鹿、受不众敌包围的人想一要解脱逃离这些(危难),同样地,禅修者想要解脱一切行法。他心中生起了欲解脱智。 生起审察智(patisankhanana ) 想要解脱三十一界三时诸行的禅修者再次以观智观照诸行的三相。他知见诸行无常,因为它们是(1)无法超越坏灭、(2)短暂地存在、(3)受到生灭限制、(4 ) 毁、(5)波动、(6)坏、(7)不恒、(8)变易法、(9 ) 不实、(10)死法。 他知见诸行苦,因为它们是(1)不断地遭受折磨、 ( 2)难以忍受、(3)苦因、(4)病、(5)疮、(6)箭、 ( 7)恶、(S)疾、(9)难、(10)祸、(11)怖畏、(12 ) 非保护所、(13)非避难所、(14)非归依处、(15)过患、 ( 16)恶之根、(17)杀戮者、(18)有漏、(19)魔食、 ( 20)生法、(21)老法、(22)病法、(23)愁法、(24 ) 悲法、(25)恼法、(26)杂染法等等。 他知见诸行无我,因为它们是(l)敌、(2)无灵魂、 ( 3)虚、(4)空、(5)无主、(6)无法控制、(7)依欲望而变易等等。 他知兄诸行不净,因为它们是(1)应受抗拒、(2 ) 恶臭、(3)可厌、(4)不净、(5)无法伪装、(6)丑恶、 ( 7)厌恶等等。 如此精进修行时,他心中生起了审察智。 生起行舍智(sankharupekkhanana ) 他重复地、轮流地观照三十一界诸行与因果的无常、苦、无我、不净本质,一时观内,一时观外。此时诸行的坏灭呈现得非常清晰且迅速。他继续轮流地观照诸行坏灭的三相。 其禅修之心逐渐地去除了对诸行的怖畏与喜乐,而变得中舍。它宁静地观照诸行的坏灭。 如果禅修之心保持宁静地观照内在诸行,他便继续轮流观照内在的色法与名法。如果禅修之心保持宁静地观照外在诸行,他便继续轮流观照外在的色法与名法。对于三相,他着重于观照能够观得最好的相。 在这个阶段,特别需要以念来平衡信与慧、精进与定。所有五根必须达到平衡,以便能够觉悟。 禅修之心宁静地观照诸行的坏灭时,禅修者不会感到外在的声音。如果禅修之心宁静地、固定地、不勤摇地观照诸行的坏灭,其观禅已变得特别的强大。禅修者能够持续地观照他能够观得最好的行法,着重于观照能够观得最好的相。如果他只观到名法的坏灭,而没有见到色法的坏灭,他就应只是专注于观照名法的坏灭。 ' Bhayanca nandinca vippahaya, sabbasankharesu udasino hoti mijjhatto.' 一一「清楚地知见诸行的过患、极欲解脱一切行法的禅修者观照绪行坏灭时,他找不到任何可视为『我的、我、我的自我』之法。」 舍弃了对诸行的「怖畏」与「喜乐」这两个极端,他中舍地对待它们。他不执取它们为「我」或「我的」或「我的自我」,他就像已经休掉不忠的妻子的男人。使他这到如此中舍之境的智慧是行舍智。 在行舍智的阶段,如果心见到宁静的涅槃一一寂静之境一一它便舍弃诸行,投入涅槃。如果没有见到宁静的涅槃,行舍智便一而再地缘取诸行为目标,就像水手的乌鸦在见不到陆地时会一而再地飞回船上。 若此智还未成熟,禅修者继续(1)观现在行法一段时间, ( 2)观过去行法一段时间, ( 3)观未来行法一段时间, ( 4)观内在行法一段时间, ( 5)观外在行法一段时间 , ( 6)观色法一段时间, ( 7)观名法一段时间, ( 8 ) 观因一段时间, ( 9)观果一段时间, ( 10)观无常一时间, ( 11)观苦一段时间, ( 12)观无我一段时间,以令其智成熟。 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重复地修行与培育行舍智时,其信变得更加坚定,其精进更加强大,其念更稳固地建立,其心更加专注,其对诸行的中舍更加微细。 在其禅修的智慧从称为「转起」。(pavatta)的诸行坏灭出来,知见称为「无转起」, ( apavatta)的无为不灭涅槃,以下的心路过程便会生起。 纯慧者(mandapanna)的道果心路过程
利慧者(tikkhapanna)的道果心路过程
无常或苦或无我的行法所缘呈现于意门时,有分波动了两次后就中断。接着生起意门转向,把心流转向该所缘,认知且确定它为无常,或苦,或无我。接着生起的是四种欲界智相应大善心(nanasampayutta mahakusala citta)之一,生起四次为遍作、近行、随顺(amuloma )与种姓(gotrabhu)。 「遍作」为道的生起做准备工作。 「近行」的作用是作为趣向道的管道。 「随顺」与(前后)两者之真谛的作用一致,即前面的八种观智及随后生起的三十七菩提分。 与(遍作、近行、随顺)这三种心相应的智是最高的观智,称为「随顺智」( anulomanana)。 「种性」不缘取诸行为所缘,而是缘取涅槃为所缘,指出涅槃,以便同样缘取涅槃为所缘的道心能够随后生起。它便像水手的乌鸦指出陆地,以便船能够航向陆地。它称为「转换种姓」,因为它把禅修者的种性从凡夫 ( Puthujjana)转换成圣者(ariya)。直到 「种姓心」为止,禅修者还是凡夫(受到十结束缚)。然而一旦道心生起,禅修者就变成了圣者。 虽然「随顺智」是缘取行法为所缘、导向出起的最后观智,但是在导向出起的种种观智当中,「种姓智」(gotrabhunana)是最后一个。 道心只生起一次,执行四种作用,即: ( 1)澈知苦谛、(2)去除集谛(贪爱:苦的因)、(3)证悟灭谛(涅槃)及(4)圆满培育道谛(八圣道分)。 道心坏灭后,果心便毫无同隔地(akaliko)生起两次,缘取涅槃为所缘缘。这是纯慧禅修者的心路过程。对于利慧禅修者,遍作不会生起,果心则生起三次。一旦果心生起,禅修者就会成须陀洹圣者(sotapanna ) 。他想要享受涅槃的独特寂乐多久便多久,而且肯定不会再堕入恶道。 圣道心路过程结束后,会有一些有分心生灭,然后一般上会有五种省察心路过程生起。透过这些心路过程,禅修者省察(1)道、(2)果、(3)涅槃、(4)已断的烦恼(邪见和疑)、(5)还未断的烦恼。与这些速行心相应的智称为「省察智」 ( paccavekkhana-nana)。 智见清净 致力于逐步地净化心从修行戒学以达到戒清净开始。证得随顺智时,便圆满了前面六个清净,即从戒清净到行道智见清净。在证悟第一个道及其果时,便达到最后阶段的清净,称为「智见清净」 真正的智见清净是由四个圣道组成,即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与阿罗汉道。 ( l)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断除了两种烦恼,即邪见和疑(vicikiccha),以及断除了三结(samyojana), 即身见(sakkaya-ditthi)、疑和戒禁取见(silabbata-paramasa) 。它也去除了其他烦恼较粗的层面,致使须陀洹圣者绝不会再破五戒,也绝不会再堕入恶道。 ( 2)斯陀含道(sakadagamimagga)没有断除任何烦恼,但它减轻了剩余烦恼的力量。斯陀含圣者只会再投生到欲界一次。 ( 3)阿那含道(anagamimagga)再断除了一个烦恼,即瞋恨(dosa ) ,以及断除了两个结,即欲贪(kama-raga)与瞋恚(patigha)。阿那含圣者不会再投生到欲界,只能够投生到梵天界。 ( 4)阿罗汉道(arahattamagga)断除了剩余的烦恼与诸结,因此阿罗汉的心完全清净。阿罗汉是漏尽的伟人,他只背负最后的躯体,已经放下负担,达到目的,摧毁了有结,透过最终智正确地解脱,应受包括天神的世间至上的供养。 应该明白在各自的道心坏灭后,相符的果心会生起,四种果位生者能够想要享受涅槃的寂静多久便多久。 结论 所教导的观禅极其详细,是根据佛陀在三藏中的教导,以及 《清净道论》 、其他巴利注释与疏钞。修行观禅时,运用种种分析、辨识、差别诸行的实修方法来观照一切内外、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名色法与因果,以便能够获得巴利圣典中提到的利益。许多禅修者在正定的强大支助之下,能够透视究竟法,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导师的密切与正确的指导非常重要,所以常期提供禅修指导与讨论,以确保禅修者所修的是正道,不会偏离。 许多禅修者都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们深入地修行观禅,以智亲自知见真谛。有好些禅修者已经完成了整个观禅的裸程。有些来自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的华裔禅修者说他们非常高兴能够根据中文版的《清净道论》 详细地修行观禅。 帕奥禅师一一帕奥禅林的首席禅师一一撰写了八本帕奥禅修手册给禅修者用来作参考,以及五本共三千五百页的 《趣向涅槃之道》(Nibbanagamini Patipada),详细地解释在帕奥禅修中心所教的止观禅法,给与完整的解择与参考附注。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