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三编 净土资粮——信门 一、就事相立信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宗法语大观_大安法师_DOC版下载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三编 净土资粮——信门 一、就事相立信

有佛有净土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说阿弥陀经》
译 文

  这时佛告诉长老舍利弗:“从这个娑婆世界向西,经过十万亿佛土那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世界名叫极乐世界。其国有一尊佛,名号为阿弥陀,而今正在演说妙法。”
【按】

  此段经文乃释尊于菩提树下开悟的境界,非九界众生所能知见。佛智观察与会大众善根成熟,以此果觉全体予以浊恶众生,特以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为当机者,表明非甚深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酬愿成佛,已历十劫

  阿难闻佛所说,彼作法苾刍①菩萨之行,白世尊言:作法苾刍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现在佛耶?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佛名无量寿。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注 释

  ①作法苾刍:即法藏比丘。苾刍原是一种香草,因具含多义,如体性柔软、引蔓旁布、馨香远闻、疗治疾病、常不背日光等义,比喻出家修道之德。

译 文

  阿难听闻释尊所宣说,作法(法藏)比丘的大乘菩萨之行,向世尊禀白:“彼作法比丘是过去已成佛呢,是未来将成佛呢,还是现在正住世的佛呢?”世尊告诉阿难:“彼佛如来,来无来处,去无去所,无生无灭,非过去已成的佛、非现在今成的佛、非未来当来的佛,只是为酬其因地所发的救度众生大愿,示现在西方。距离阎浮提百千万亿佛刹,有个世界叫极乐,佛名为无量寿佛。那尊佛成佛以来,距今已经十劫。”
【按】

  究极而言,阿弥陀佛实乃无量无边劫早已实成之古佛,由本垂迹,一期赴机,示现成佛,已历十劫。

一切世间极难信法

  又,舍利子!于此杂染堪忍界中,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①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是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日夜六时,亲近供养无量寿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所,闻法受记。福慧资粮,疾得圆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 释

  ①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器世间与九界有情世界。(即六道凡夫法界与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圣贤法界)

译 文

  又,舍利子!在这样一个杂染剧苦的娑婆世界里,又遭遇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齐集之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此一切世间众生极难生起信心的念佛法门,而能生起信解,如法受持,广为众生宣说,按照佛所教敕自行化他,当知此人甚为希有难得,曾经在无量诸佛处培植过出世的善根。此人命终之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极乐国土种种依正功德庄严清净佛土之大乘法乐,昼夜六个时段,亲近供养阿弥陀佛。分身无数游历十方佛国,供养诸佛,在十方诸佛所,得以听闻正法,受成佛的记莂。福德智慧资粮,疾速得到圆满,速证无上正等正觉。
【按】

  在此五浊恶世能信净土法门者,当自尊自肯,遵佛教敕,一意西驰。

获闻正法赖宿善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佛说无量寿经》

译 文

  若人没有宿世的善根,就不能闻信这部净土经典;
  曾奉持清净戒律者,方可获得听闻这出世正法。
  往昔曾经觐见过世尊,则能深信念佛横超之胜事。
  谦卑诚敬听闻奉行,身心踊跃生起大欢喜。
  憍慢弊恶懈怠者,难以相信这圆顿法门;
  只有宿世见过阿弥陀佛,才能好乐闻信这个教法。
【按】

  今生幸闻净土法门,一则是自己宿世善业所感,二则是阿弥陀佛随行六道,与我等众生广结法缘所致。吾人宜当珍惜,此生净土之缘,不可再蹉跎空过。

带业往生犹如大石置船

  王问那先:人生造恶,临终念佛,得生佛国,我不信是语。那先答言:如持大石置于船上,因得不没。人虽本恶,因念佛故,不入泥犁。其小石没者,如人作恶,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
  ——《那先经》

译 文

  国王问那先比丘:“人在生前造作诸多恶业,临命终时念佛,便能往生佛国,我不相信这话。”那先比丘回答:“比如将大石放在船上,大石因此不会沉没水中。人虽然造了许多恶业,因为念佛而不堕入地狱。有的小石反而沉没水中,比如有人作了恶业,不知念佛,便堕入地狱中。”

善导二种深信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善导《观经四帖疏》

译 文

  所说的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包涵两方面义蕴: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在正是念头不离罪恶果报生死轮转的凡夫,旷劫以来在生死苦海恒常汩没恒常流转不休,无有出离生死的胜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遍摄九法界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对此没有怀疑,没有忧虑,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按】

  善导大师别具慧眼,从常没众生的罪恶与阿弥陀佛悲愿的互动关系中,诠显净宗他力信心之内蕴,称佛本怀,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

佛光唯摄念佛人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 善导《观经四帖疏》

译 文

  有人问:广修众多的善行,只要能将功德回向,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唯独摄护念佛人,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呢?
  回答:佛光唯摄念佛人,此中有三层含义:第一,表明念佛的亲缘。众生修行,口常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天耳通即能闻到;身常礼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天眼通即能见到;心常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心智通即能了知。众生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在忆念众生。众生的身口意三业与佛的身口意三业不相舍离,所以称为亲缘。第二,表明念佛的近缘。众生愿意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时应念显现在众生面前,所以称为近缘。第三,表明增上缘。众生称念阿弥陀佛,即除灭多劫生死重罪。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众多的菩萨、声闻自然会来迎接此行人往生净土,诸多的邪业牵引羁束其人,由于佛力加持,不能构成往生的障碍,所以称为增上缘。其他众多的修行,虽然也是善业,但其功德利益若与念佛法门相比较,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诸多经论中处处广赞念佛的功德。
随顺佛意名真佛弟子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是名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善导《观经四帖疏》

译 文

  又,谈到深信,仰愿一切净业行人等,一心只相信佛的法语,不顾身家性命,坚决依教奉行。佛叫舍弃的就当下舍弃,佛叫行持的就当即行持,佛叫离开的就当即离开,这才叫做随顺佛的教诲,这才叫做随顺佛的心意,这才叫做随顺佛的悲愿,这才叫做佛的真正弟子。
【按】
深信之相,乃顺承佛语,不必怀疑,不得踌躇,虽然目前尚不能理解,然宜迅速落实在行动上,日久自然契会。

一滴投海,便同一味

  是以我心实与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弥陀愿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承我心愚痴之力,作一切佛事,无时不引导于我;我心亦于弥陀愿力大心之内,修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无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故知弥陀愿力,始于发心,终于究竟,无一法而不直趣我心,以我心即佛心故;我心亦于无始至今,尽未来际,修一切三昧,无一法而不摄归佛海,成本来佛,以佛心即我心故。
  如是依正色心,因果净秽,虽同一心,而实不妨一一自分,各住其位于一心内也。以一心故,虽净秽不同,所求不出于真心;以自分故,虽一心,而必舍秽取净也。舍秽取净,则感应道交,见彼本性弥陀;了悟一心,则净秽自分,可悟唯心净土。如是而修,譬如一滴投海,便同一味,方知大海即自己也。
  ——妙叶《破妄念佛说》

撰 者

  妙叶:明代精研天台教,专修念佛三昧,弘扬净土功著。

译 文

  由于我心真实地与佛心同一理体的原故,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威德、光明就在我的心中,曲承我心愚痴的力量,作一切佛事,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我;我心也在阿弥陀佛愿力大心之内,修持念佛求生净土的种种善行,我的种种善行也无一不具含阿弥陀佛的功德。了达阿弥陀佛的功德,用以成就我的念佛三昧。所以得知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从初始发愿到究竟圆成大愿,其间没有一法不直接渗入我的心性,由于我心即是佛心故;我心也从无始劫来到现在,以及尽未来际,所修持的一切三昧,无有一法而不摄归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成就本来自性佛,这也是由于佛心即是我心的缘故。
  这样的依报、正报、身色、心性、因果、净秽,虽然平等地内含在同一心性中,然而,实在并不妨碍各自的区分,各住其位于一心内。由于同一心性,虽然有净土与秽土的不同,而所求生的净土并未超出真心之外;由于各自区分的缘故,虽然同等一心,而必然舍秽土、取净土。舍秽土、取净土,就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应道交,见到本性阿弥陀佛;了悟平等一心,则净土秽土法尔区分,由此可以体悟唯心净土。这样来修行,譬如一滴水投入大海,便与海水等同一味,此时才知道大海即是自己。

谤无净土即谤诸佛

  明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在在处处,弘赞流通,即是代诸佛出广长舌,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为罪也,何可言尽!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万言,以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一恶言,拨无净土,阻人念佛,是人罪业,过于前人百千万倍,乃至无算。何以故?微尘诸佛,赞叹西方,惟欲人人成佛;汝独生谤,即是遍谤微尘如来,陷害众生,常沉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辞哉!
  ——莲池《弥陀疏钞》
译 文

  明智之人,应当为世间众生释疑起信,令众生都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无论身在何处,广为赞叹净土法门,广为流通净土经典,这样便是代替佛出广长舌,这样便是报答佛的深恩。如果违背经典圣言量,故意造为魔说,其所犯下的谤法重罪,怎么能够说得完!现在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在此娑婆世界,有人每天出一万句话,诽谤一万尊佛,像这样日积月累,直至满一千年,此人所犯下的罪业,无量无边;而又有人口出一句恶言,诽谤净土,认为极乐世界虚幻不实,阻挠他人念佛,那么这个人所造下的罪业,超过前面那人的罪业百千万倍,甚至无法计算。为什么呢?十方如微尘一般多的诸佛,全都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只想着要众生念佛往生净土,个个成佛;而唯独你对净土法门加以诽谤,这样就等于遍谤十方如微尘一般多的如来,陷害众生,永远沉沦生死苦海,不能成就佛果。故意谤法之罪如此严重,出言吐气乃至撰写文章,能不小心谨慎吗?!

【按】

  现今多有率意藐视轻慢诽谤净土者,伏冀幡然悔悟,转而尊重流通弘扬净土法门,则功德无量。

念佛醒梦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矣。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
  ——蕅益《灵峰宗论》
译 文


  现今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正是迷途知返,转归觉悟,至圆至顿,有人一概以如梦如幻扫荡净土,可以这样吗?当今之人对于梦幻妻儿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看破,甚至梦幻诗词文章、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唯独对于梦幻西方极乐世界就不求往生,这正是极大的迷惑颠倒。若依对待法来看,娑婆世界的种种经营,都是梦中添梦;求生西方净土是使人从睡梦中醒来,所以不可不求往生净土。若依绝待不二法来看,烦惑恶业招感于三界,这是恶梦;念佛往生西方净土,这是好梦,所以也不可不求往生净土。如果深入思惟领会其中的道理,那么,愿生西方净土之心是一万头牛的力量也挽不回的。

念佛报恩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若以众生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至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展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成佛而后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意?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拼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 文


  知小而不能知大,见近而不能见远,这是世间众生认知上的常态。比如阿弥陀佛,对众生有大恩德,而众生却懵然不知。若以众生的视角观照,阿弥陀佛普遍地为一切众生垂慈救度;若以个人的视角观照,则阿弥陀佛专为我一人而施以救度。阿弥陀佛称合自性的大愿,为我而发;无量劫的菩萨大行,为我而修。极乐世界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为我而庄严清净,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为我而圆满。乃至时时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相感应,全都是为了救度我。
  当我造作恶业时,佛就警诫觉悟我;当我遭受苦难时,佛就救拔济度我;当我一心归命时,佛则慈悲摄受我;当我信愿持名时,佛则放光加被我。阿弥陀佛之所以种种善巧方便为我者,其目的不过是希望我念佛,希望我往生净土,希望我永远脱离一切痛苦、广受寂灭法乐,希望我展转教化度脱一切众生,直至一生成佛而后已。噫!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的深恩重德,不是父母的恩德所能比拟的,即使是天地也不足以比喻阿弥陀佛恩德的高广深厚。如果没有听到善知识开示,怎么能知道念佛往生之事?如果不是恭敬地读诵佛经,怎么能明白念佛往生的道理?从今以后,既然已经知晓了净土事理,唯有竭诚尽力精进修行,尽此一报身,一心归命,拚命念佛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谈的呢!
【按】

  阿弥陀佛与众生同体相依,吾人日用行为中,悉有着阿弥陀佛慈悲的关顾,佛恩浩大,我等唯有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作弥陀使者,弘护净宗,庶几报答佛恩于百千万亿分之一。

虽佛祖现身,也不改其所信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曰: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译 文


  若正在修习净业的时候,倘使达摩大师忽然出现在面前说:“我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你只要舍弃念佛,我就将此妙禅传授给你。”这时只应当向达摩祖师顶礼回答:“我已先信受了释迦如来的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改。祖师虽有深妙禅道,我不敢自己违背原来的誓言。”纵或释迦如来忽然现身说:“我先前所说的念佛法门,只是一时方便之说。现在更有殊胜的法门,超过念佛往生一法。你应当姑且放置念佛,我就为你宣说更殊胜的法门。”这时也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前禀受世尊的净土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改。如来虽然另有殊胜法门,我则不敢自己违背曾发的本愿。”虽佛与祖师现身,尚且不改变对念佛法门的信心,更何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动摇迷惑我的净土信心!能有这样的信心,才能算得上深信。
【按】

  见得真,方能守得稳。信心漂浮者,宜在见地上透过。

应具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①,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卷②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彻悟《彻悟禅师语录》
注 释
  ①妙高山王:即须弥山,为山中最高者,故曰王。
  ②左卷: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卷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用来比喻充分的把握。

译 文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人逃过生死)。
  第二相信人命无常(呼出的气息虽存,吸入的气息却难得保证,一口气不来,即为后世)。
  第三相信轮回路险(一念的差错,便堕到三恶道中,保持人身不失者如同手上土那样的少,失去人身者如同大地上的土那样的多)。
  第四相信三恶道的时间漫长(三恶道中一期果报就是五千劫,再得人身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第五相信佛语不虚(这个日轮月轮可以令其坠落,须弥山王可使之倒塌,诸佛金口所宣的法语不会有丝毫的变异)。
  第六相信真实有西方净土(像眼前的娑婆世界一样,西方极乐世界的的确确也是现今存在的)。
  第七相信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便能往生(已经发愿便已经往生,现今发愿便现今往生,未来发愿便未来往生,阿弥陀经中明文所示,岂会欺骗我呢)。
  第八相信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证得不退转位(西方净土境界殊胜,弥陀愿力加持之缘强大,往生者不会生起退转之心)。
  第九相信一生成佛(西方净土中的众生寿命无量,任何道业佛事都能成办)。
  第十相信万法本来唯心所造(唯心有性具与事造二重含义,上述九种信心之法都是我心所具足,亦是我心所造作)。
  由于相信佛语,便造作后四种的因果(即:愿生即生、生即不退、一生成佛、法本唯心);由于不相信佛语,只造作前四种的因果(即:生必有死、人命无常、轮回路险、苦趣时长)。所以,深信佛语就是深信自心。修净业的人,能够具足这十种信心,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有决定的把握,如同探取自己日用之物,轻松自如,如是往生净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
【按】

  信心功德不可思议,吾人能深切地具足上述十种信心,则孜孜于世间的善业与出世间的净业,自然如决江河,沛然莫御。


第三世堕落

  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阐提①、旃陀罗②辈,仅差一步耳!
  ——截流《净土警语》

注 释

   ①阐提:断善根无信仰的人。
   ②旃陀罗:以屠杀为业的恶人。
译 文


  假如对念佛法门没有真切的信心,虽然念佛持斋,放生修福,也只是世间的善人,来世投生到富贵人家享乐。在享富贵之乐的时候,即会造种种恶业。造恶业后,必定堕落在三恶道受苦报。用正眼观察,不具备真信而念佛修善的人,比那些阐提与旃陀罗之流当生所受下地狱的果报,仅仅差一步而已!
【按】

  透辟开示,警人心目,净业行人当三复斯言,免蹈覆辙。

不应以目前所不见而不信

  人骤闻净土之景象,多不信之,无足怪也。盖拘于目前所见,遂谓目前所不见者,亦如此而已。且如陋巷粪壤之居者,安知有广厦之清净?小器藜藿①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弊箧②锱铢③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
  故处此娑婆浊世,不信其有清净佛土。所以生长于胞胎,不知彼有莲华之化生;寿不过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寿数;衣食必由于营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乐常杂于忧恼,不知彼有纯一之快乐。然则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见而不信也。
  ——王日休《龙舒净土文》
注 释


  ①藜藿(1í huò):藜,蒿类,草本植物,嫩叶可以吃。藿,香草。指粗劣的饮食。
  ②箧(qiè):小箱子 。
  ③锱铢(zī zhū):指很少的钱。

译 文

  人们骤然听闻到西方净土种种的景象,大多不相信,这并不奇怪。大凡拘碍于目前所见所闻的人,便认为眼前所见不到的东西不存在,这同不信净土的人是同样的知见。比如在陋巷粪土中居住的人,怎会知道广阔大厦的清净?在小碗里吃蒿叶草菜粗劣食物的人,怎会知道还有摆满方圆一丈的山珍海味?在破旧的小箱子里蓄积些小钱的人,怎会知道有国库里充溢的财宝?
  所以处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便不相信有清净的阿弥陀佛刹土。由于生长于母体胞胎,便不知道极乐世界有莲华化生;由于在这个世界寿命不过百年,便不知道极乐世界有恒河沙数的寿命;由于在这个世界衣食必由劳作方可得到,便不知道极乐世界有随念而至的衣食;由于这个世界的快乐常常夹杂着忧愁烦恼,便不知道极乐世界有纯一的快乐。然则释迦牟尼佛所宣示的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不可以由于我们现前肉眼见不到而不相信呀!

呼引众生上大愿船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无不得生也。若信心肯往,虽有罪恶,亦无不得生。
  盖不慈悲不足为佛,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为其慈悲,故见众生沉于苦海而欲济度;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济度之心、成济度之功也,此所以为佛也。经云: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尽之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命尽者,可谓极矣。
  ——王日休《龙舒净土文》

译 文

  《净土传》说: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乘大愿船,浮泛于生死海中,在这个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直接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愿意前往者,没有一个不能到达的。倘若深切相信,愿意往生,即使犯有罪恶,也无不蒙佛力加持,带业往生。
  因为不慈悲不足以称为佛,不拔济救度众生不足以称为佛,不具备大威神力不足以称为佛。正是由于佛的大慈大悲,所以看见众生沉沦苦海而生拔济救度之心;正是由于有大威力,所以能够使拔济的心愿兑现成济度众生的功德。这就是佛之所以称为佛的原因。经中说:“大医王能治疗一切病,但不能治疗已经死亡之人;佛能救度一切众生,但不能救度一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况已死亡者,可谓形容到了极点了。
【按】

  佛度众生,众生被救度,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吾人能信念佛往生成佛的法门,即是有缘,凭信愿即可登上大愿船,稳抵彼岸,不信即死矣。
 

----------------------------------------------------------------------------------------------------------------

更多大安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三编 净土资粮——信门

大安法师:净宗法语大观 第四编 净土资粮——愿门

净界法师:高慢之人他得果报是怎么样呢?

毗耶达西尊者:佛陀的古道 佛陀法语

毗耶达西尊者:佛陀的古道 认识佛陀(一)佛陀的修学历程

 

后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大空经

帕奥禅师:朝向永恒的和平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 开示(2)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 开示(1)

阿姜李尊者:念住呼吸 禅那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