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上) 第七讲 杂心所 |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第七讲 杂心所
我们在前一讲学习了七种遍一切心的心所,这七种遍一切心的心所分别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在学习名法的时候,要记得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心始终都跟心的对象(所缘)发生关系。心与心所称为名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朝向对象。如果理解了这种关系,再讲心和心所就容易明白。“触”是心跟所缘的接触。“受”是心体验所缘,或者说对所缘的感受。“思”是意愿、行动,心对所缘采取行动。“想”是心对所缘作标记或者认出所缘。“一境性”是心持续地固定在所缘上,对所缘保持平静、稳固。“名法命根”是心认知所缘时的生命。“作意”是心转向所缘。只要理解好这种关系,即名法跟所缘的关系,所有的心和心所变得都好理解。我们将要讲到的“寻”(vitakka)是把心投入对象。“伺”(vicàra)是心持续地审察对象,或者维持心持续地投注于对象。我们以后所讲的所有心所都是这么样,心也都是这么样,都离不开这种关系。 我们接触到外境的时候,不管是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舌头尝、身体接触、心里想都好,其实都不过是我们的心和外界这一种关系而已。然而,当心在执行看、听、尝、觉知、想等的时候,其作用并非单一的,心不会单独生起,而是很多作用同时发生,这些名法与所缘发生关系的时候,分别执行不同的作用。这些心理作用就称为“心所”。 一、寻 我们现在来讲六个杂心所(pakiõõaka cetasika)。这里的“杂”并非杂乱的杂,而是指这些心所只生起于有些心,有些则不会生起,因此称为杂。同时它们也不是一生起就一起生起,有些生起,有些则不会生起,因此称为杂。这六种心所是寻(vitakka)、伺(vicàra)、胜解(adhimokkha)、精进(vãriya)、喜(pãti)、欲(chanda)。 我们先讲第一个——寻心所(vitakka)。寻的特点是把心投向所缘。作用是全面地撞击所缘。现起是把心导向所缘。寻心所能够使心投入对象,或者把心安放在对象上。 寻心所也可以翻译成思维。八圣道中的第二圣道叫“正思维”,就是这个心所。我们平时所说的想、思考、考虑、推理、逻辑,也是这种心所在起作用。在修行当中,这种心所也是我们所说的“妄想”。掉举和这种心所有所不同,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心很有条理地思维着一些事情,追寻着一些事情,思考这个,思考那个,这就是寻心所;而掉举心所是心在胡思乱想,想这个,想那个,但却没有条理,妄想纷飞,漂浮不定,这是掉举心所。 寻心所对修行也非常重要。当我们在培育定力的时候,要把心投入所缘。对修入出息念的禅修者,寻心所就是让心持续地投入到呼吸上。投入并将心安放在呼吸上,这就是寻心所的作用。正因为寻心所不断地带动心投入呼吸,久而久之就能证得禅那。证得初禅有五种禅支,第一禅支就是这种寻心所。寻心所在我们平常生活当中起的作用太重要了,它既可以将心固定在一个目标上,也可以拉走心到其他地方去。 有两种寻心所,一种是好的寻,一种是不好的寻,也就是正思维与邪思维。哪些是正思维呢?佛陀在经典里面讲到有三种:一、出离思维,二、无瞋思维,三、无害思维。出离思维就是出离恶法,出离不善法,出离欲乐。把心从欲乐中抽离出来,投入于善法,这种寻称为出离思维。第二种寻是让心从瞋恚中抽离出来,把心导向于修慈,祝愿一切众生快乐,称为无瞋思维。第三种寻是让心从对自他的伤害中抽离出来,称为无害思维。邪思维是把心投入欲乐目标。把心投入自己不喜欢的目标,投入瞋恨,这种寻称为瞋恚思维。经常想着要伤害、要报复,这种寻称为恼害思维。这三种寻称为邪思维。 我们要多培育正思维:让我们的心离染,少去追求欲乐的目标;让我们的心尽量少排斥,少抗拒,不讨厌,不厌烦;让我们的心不伤害,不对自他有任何的中伤,不要让别人受苦。我们不应当培育追求欲乐的思维,不应当培育瞋恚的思维,不应当去培育恼害的思维。 在修行过程中,寻是很重要的,它能够把心完全地投入目标。如果一位禅修者的禅相出现了的话,他应当更加善巧地运用和把握这种心所。亦即,当他还是处在专注呼吸的阶段,由于心还不是很强有力,这时只是平静地觉知呼吸就行;然而,当他的禅相出现的时候,就应当把心投入或者完全地融进光里去。将心融进禅相就是寻心所的作用,这是我们入禅的技巧之一,因为在初禅当中必定有寻心所。 二、伺 我们再讲伺(vicàra)。伺的特点是重复地审察对象。作用是维持相应名法置于所缘。表现为把相应名法勾住所缘。当寻把心投入所缘之后,伺则继续维持,使心能够停留在那个地方一段时间。在《清净道论》里打了几个比喻,分析寻与伺之间的关系。寻把心投入所缘,而伺持续地审察目标,犹如一只鸟想要飞的时候,拍打了翅膀之后就能持续地在天空翱翔。拍打翅膀比喻寻;在天空中翱翔比喻伺。又如敲钟,刚敲的那一下比喻寻;余音仍然在缭绕比喻为伺。或者如一只蜜蜂飞向一朵花朵采蜜,在冲向花朵的时候比喻为寻,在花朵上蹒跚比喻为伺。 对于修入出息念的禅修者,当呼吸已经变成了光,这个叫做禅相。当禅相稳固之后,应当把心投入到光中,投入到禅相中。当他把心投入到光中,这个称为寻;之后将心维持在光中,这个称为伺。对于有经验的禅修者就很容易理解。 三、胜解 再讲另外一个心所——胜解。“胜解”是adhimokkha的直译。adhi的意思是殊胜的、增上的、更好的;mokkha是解放、放开。这里的解并非理解的意思,而是解放。adhimokkha的意思是“把心放开,让它进入目标”。胜解的特点是确定目标,使心摆脱摇摆的状态,作出“就是这个”的结论。它的作用是不犹豫。现起是决定,好比石柱般不动摇地决定所缘。当我们认出一个所缘的时候,肯定就是这个,这是胜解的作用。我们平时所说的决定、发愿、下决心,也是胜解的作用。 这种作用对我们达到世俗的成就,乃至对禅修都很重要。例如在禅修的时候,心老是摇摆不定,始终受妄想干扰,这时候就要决意让心平静下来!这种决意就是胜解,决定让心确定目标,像石柱般不动摇。当禅修者的心可以平静地专注禅相一段长的时间,他应当下决心:“让我专注禅相2个小时或3小时。”这样决意之后,就让心完全地投入禅相,他将可以实现。如果没有胜解在起作用,没有决意在起作用,他的心可能会有一些晃动、干扰。证得禅那之后,要练习入定自在、住定自在与出定自在,这时决意显得很重要。想要进入禅那时,心里先下决意说:“我要入禅2个小时或3个小时。”决意之后就让心完全地投入禅相。在安住于禅那的过程中,心将稳固地融进禅相2个小时或3个小时。到了预定的时间,自然就会出定,这就是决意的作用。 修行也要决意,比如决意证悟涅槃。好像我们的菩萨悉达多修了6年的苦行,后来发现苦行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在折磨自己。那个时候他回忆起在小时候,有一次和父亲净饭王参加一个农耕节,他走到一棵赡部树下,坐在树荫下专注呼吸,结果证入初禅,体验到殊胜、平静的快乐。他在想:这是否就是觉悟之道?结果他知道:“这应该就是觉悟之道!我为什么要害怕这种快乐呢?这种快乐并没有夹杂欲染,没有夹杂不善法呀!”于是他接受了牧女苏迦达(Sujàtà)供养的奶粥,喝了之后恢复体力,在内兰加拉河(Nera¤jarà)边洗澡后,走到伽耶的菩提树下。当他坐下之后,决意说:“且让我剩下皮,且让我剩下腱,且让我剩下骨头,且让我的血肉干枯。除非能证悟一切知智,否则我绝不从此座起来!”当菩萨下了这个决心之后,就开始专注呼吸,修入出息念,次第证得了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在初夜时分,他证得宿住随念智,亦即平时所说的宿命通,见到他在无量劫以来的过去世——在这里死了投生到那里,在那里死了又投生到那里。在中夜时分,他证得有情死生智,亦即是天眼通。他见到一切众生都各随其业,如果造的是善业,身行善,语行善,意行善,不谤圣贤,具足正见,由这个地方死后,投生到天界或人界善趣。如果造作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毁谤圣贤,有邪见之业,在这个地方死后,堕落苦处、恶趣、苦界、地狱。他了解到众生随着业果差别的种种情形。在后夜时分,菩萨的观智达到圆满,他如实了知:“这是苦,这是苦的原因,这是苦的完全灭尽,这是导至苦完全灭尽之道。”他又了知:“这个是烦恼(漏),这是烦恼的原因,这是烦恼的完全灭尽,这是导至烦恼完全灭尽的道路。”因此证得漏尽智(àsavànaü khaya¤àõa)。àsava就是漏、烦恼;khaya是断尽;¤àõa就是智。在后夜时分,菩萨见到了四圣谛,依次证悟入流道、入流果、一来道、一来果、不来道、不来果、阿拉汉道、阿拉汉果。当他在证悟阿拉汉道时,其阿拉汉道与一切知智相应。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的菩萨就成了一切知智的佛陀,称为Sammà-sambuddha,也就是正自觉者。所以菩萨证悟正自觉,也是通过决意之后才证悟的。 在禅修时如果能善用决意,对修行很有帮助。一旦下了决意之后,就不要动摇,不要轻易改变,要不然的话决意会变得无效。如果禅修时很多妄想,心不能平静,你就要决意:“让我坐半个小时不动!”然后就一定要达到半个小时坐着不动。有时候坐到半个小时脚就会痛,那你就要决意:“我要坐40分钟保持姿势不动!”你下了决心之后就不要动。假如还不到40分钟就忍不住又动了,以后你的决意就不准。也就是说,当你下了决心之后就要做到。能够做到,你的决意就会准,就能随你所愿达成愿望。所以说决意要如石柱般不动摇地决定所缘。 四、精进 接着再讲另外一个也是很重要的心所——精进(viriya)。精进源自vãra,是英雄的意思。精进的特点是努力、支持与奋斗。作用是支持相应名法,犹如一间老房子受到新柱子的支持不会倒塌。现起是不放弃,对目标锲而不舍。近因是悚惧感,或者能激起精进之事。 精进是对一个目标作出努力。一般人努力地赚钱,这属于精进;一个人努力地追求名利,这也是精进。总之,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付出努力与奋斗,就是精进。不过我们不讲这种世俗的精进,我们讲的精进是要为了禅修、为了断除烦恼、为了证悟正觉所付出的努力与奋斗。有一句话说:“只要有正确的方法,精进被视为是获得一切成就的根本。”正因如此,我们所说的精进称为正精进(sammà viriya)。正精进是什么呢?是正确的精进。相反的,错误的精进就是邪精进。错误的精进与正确的精进之间有甚么区别呢?在于方法正不正确! 大家有没有听过“南辕北辙”的故事呢?我们先讲这个故事,然后再来比喻精进不要用错地方。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魏国人想要到楚国去,于是他带足了盘缠,雇了辆好车,请了技术精湛的车夫,驾上骏马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方,但他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往北方走。他走到半路时遇到一个朋友,问他要去哪里,他说:“我要去楚国。”“你要去楚国怎么往北去呢?你应该往南走才对!”他说:“不用怕,我的马跑得很快。”“你的马跑得很快,但是朝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啊!”他说:“不用怕,我带的盘缠多。”“你的盘缠多,方向错误只会花冤枉钱啊!”他说:“不要紧,我的车夫驾车技术很好。”他的方向走错了,他能不能够走到目的地呢?不能!无论他的马跑得再快,盘缠再多,车子再好,驾车技术再高明,自身条件再优越,只要方向错误,其结果只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我们修行也要找对正确的目标。有了正确的目标,同时也要有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呢?佛陀在80岁般涅槃之前,躺在古西那拉城的沙喇双树间,当时他已经非常疲累了。那天傍晚来了一个名字叫苏跋达(Subhadda)的出家人。苏跋达是一个到处游方寻找真理、寻找解脱方法的人,他见过许多大师,当他听说佛陀来到古西那拉城,于是赶去拜谒。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阻止不让他见佛陀。苏跋达说:“我听说如来出世很稀有难得,但今夜就将要般涅槃了。我有疑问想请教沙门果德玛,请带我去见他。”阿难尊者说:“请不要打扰如来,世尊很疲倦。”他们争执的声音让佛陀听见了,佛陀说:“阿难,不要阻止他来见如来,他是真的有问题来问的,不是为了打扰我。”于是苏跋达走到佛陀面前,问道:“朋友果德玛,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沙门婆罗门,他们是僧团的领袖,有很多的随从,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也教导修行的方法。他们所有人皆已证悟呢?还是都没有证悟?或者有些人已证悟,有些人没有证悟呢?” 世尊回答说:“够了,苏跋达,且不管他们所有人是皆已证悟,还是都没有证悟,或者有些人已证悟,有些人没有证悟。苏跋达,我将要说法,你要好好地听,善作意之!苏跋达,凡是在一种教法中(dhammavinaye,法与律中)没有八支圣道的话,那里就不可能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这里的沙门是出家人的意思,沙门所追求的目标是解脱,即四种圣道与圣果。如果一种修行体系离开了八圣道,就不可能出现圣者。圣者分为四个阶段,即佛陀所说的四种沙门。 佛陀接着又说:“凡是一种教法中有八支圣道,那里就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苏跋达,在此教法中有八支圣道。苏跋达,唯有这里才有沙门,第二沙门,第三沙门,第四沙门;其他外道则无沙门。” 佛陀肯定地说了一句话:“苏跋达!在此,只要比库们正确地安住,则世间将不空缺阿拉汉!” 佛陀又说:“苏跋达,为了寻求什么是善法,我29岁出家。自从出家到现在,已经超过50年了。”超过50年就是45年的弘法生涯,再加上6年的苦行,一共有51年。“除了如理法之地以外,并没有沙门!” 所以我们知道修行的核心是八支圣道。八支圣道是通往圣者、圣谛之道的八种要素。我们要精进,就要通过八圣道来修行;如果离开了八圣道,就谈不上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精进有正精进、邪精进,跟目标也有关系。目标就是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如果你追求的是世俗的成就,那么你的精进也可以得到世俗的成就。世俗人都很辛苦,他们也是在精进,但是精进的目标是为了得到名利、钱财、色。我们的精进是为了远离烦恼,为了息灭贪瞋痴,我们为了修行所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懈怠,或者觉得心没有力,或者不想修行,或者借口忙碌抽不出时间,这时应该怎么办呢?佛陀教导我们八种能够激发悚惧感的事情。悚惧感(saüvega)是说假如一个人不怕死,认为来日方长,或者沉湎于欲乐美梦,对生死不会感到害怕,就不会想修行。如果一个人对生死、对世间感到害怕,就会激起精进来修行。佛陀教导了哪八种事情? 第一、生苦。我想对于生苦,在座有做过母亲的就深有体会,是不是?但是这里所说的生苦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而且经历过无数次的,即入胎之苦、住胎之苦、出胎之苦。住胎之苦,你想想,要一个小婴孩待在那么狭小、那么肮脏的子宫里,而且要在那边待9个月,如果现在要求大家再进去里面待一天,想不想?一个小孩要在那里头待9个月,你看有多么辛苦?我们不是出生在莲花中,也不是从金银、宝石当中生出来的,是从母胎里生出来的!母胎干净吗?母胎很香,还是很臭?能够投生到人胎还算很幸运,假如投生到鬼胎,投生到狗胎岂不是更倒霉?住胎也苦,出胎也苦!小婴孩刚出生的时候,犹如一个娇嫩的小肉球,外面的热冷、食物的热冷都刺激着他,这也是苦。他的生命还很脆弱,极容易受感染,容易得病,要尽心呵护,所以无论入胎、住胎、出胎都是苦。我们想一想,只要今生没有解脱,没有断除烦恼,这种苦肯定还要不断地承受下去! 第二、老苦。上了年纪的居士们对此应该更有体会。什么是老苦呢?大家都喜欢青春,即使已经五、六十岁了,人家赞美你仍然年轻,你还是会感觉到心花怒放,是不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老!年老了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头发又白,脸又皱,牙齿掉落,身体又多病,行动又不方便,记忆力又衰退,是不是?大家喜欢老吗?所以我们要思维衰老之苦,要感到害怕。 第三、病苦。大家都喜欢健康,不喜欢生病。在健康的时候也许不会有很深的体会,但是一到生病的时候,头又痛,牙又痛,眼睛又痛,这里痛,那里痛。只要拥有这个身体,什么样的病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体上。而且有时候病来得真快,甚至会收我们的命!疾病就是苦! 第四、死苦。每个众生都怕死,假如死亡是美好的话,大家都想死,问题是大家都不想死。死宣告我们生命的终结,命根的断绝,跟家人、儿女、亲戚朋友,还有辛辛苦苦赚来的财产分离。即使一个人再怕死,再不想死,可是死也必定会到来。如果想要长生不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有句话叫“人无百年寿,常怀千岁忧”,人生虽然很少能够活到百岁,但是却愁这些、愁那些,一千年都愁不完。当我们想到死的必然性时,要感到怕,要精进! 第五、堕落恶趣之苦。在什么情况下才决定不会堕落恶趣呢?唯有已经证得初果的圣者才不会堕恶趣。所以佛陀说初果圣者是“不退堕法”(avinipàtadhammo),即是说不可能再堕落恶趣。 菩萨会不会堕恶趣?会!大家看过《本生经》否?《本生经》讲的是我们的佛陀在过去生行菩萨道的时候是如何圆满种种巴拉密的。如果要行菩萨道,一定要向佛陀的过去生学习。即使菩萨投生为动物,投生为狮子、鹿、猿猴等,都会帮助其他众生。为什么菩萨也会投生到恶趣呢?因为还没有断除烦恼,还是会造恶业,当所造恶业成熟时,就必须受报。但是菩萨有很强的决心想要成佛,所以无论他的生命境界是升是沉,是堕落到畜生道、饿鬼道,或者由于善业成熟而投生为人,甚至投生为转轮圣王,他都是在累积巴拉密。因此要行菩萨道就要看《本生经》,因为我们的菩萨已经成佛了,这是最好的榜样,最好的例子。想要做菩萨,就要学会忍所难忍、行所难行。但是只要我们还没有证得初果,还不是圣者,堕恶道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菩萨那么伟大的众生,一样也会堕落恶道,其他的凡夫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喜欢堕落恶道吗?有哪些恶道呢?最苦的是地狱。菩萨会不会堕地狱?在《本生经》里讲到,我们的菩萨有一次投生为德米亚王子,他的前两世就堕落地狱。当时王子还很小,坐在他父亲的膝盖上,看到他那当国王的父亲下令处死犯人的时候,就记起了他之前也曾做过国王,也处死犯人。因为这种恶业成熟,他堕到地狱。由于想起堕地狱之苦,菩萨当时思维:“如果我长大了也必定要做国王,也要判人死刑,还要造这样的恶业。”于是菩萨感到很害怕,想要出离那个像监牢一样的王宫。他前一世的母亲投生为一位天女,就在他卧床的宝盖上告诉他:“如果你想要脱离这个王宫,从现在开始就装残废,装聋装哑,装成瘫痪。”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菩萨就伪装成瘫痪,一直到16岁,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和诱惑,后来他的父王认为他是废人,下令把他送出王宫丢掉,结果我们的菩萨就自由了。就连菩萨都不想堕恶趣,可见堕落恶趣是没有一个人想要的。 动物都是很可怜的。即使富裕家庭养的宠物狗很幸福,但你们想不想投生为宠物?例如鸡,鸡在缅甸帕奥禅林算是很快乐的,因为没有人用笼子关它,没有人会宰它,但是它们随时都会给狗咬死,因为没有人喂狗,狗就要抓鸡吃。还有那些虫子,只要稍微不小心,就变成其他动物的美餐。动物就是这么样的,时时刻刻都有生命的危险。投生为饿鬼也是,经年累月遭受饥饿、疾病、痛苦的折磨,偶尔得到一点点可怜的食物,还没送进口就变成了火炭;有些稍微有点福报的鬼,可以吃到脓血、粪便、死尸、垃圾,你们喜欢吗?所以,当我们思维堕恶趣之苦,就应当生起悚惧感,应当提升精进,因为只要我们还没有解脱轮回,就必定还有机会堕落恶趣! 第六、思维以过去轮回为根基之苦。也就是基于过去的轮回所遭受的苦。过去到现在有多少位佛陀曾经出现于世间呢?无数的佛陀已经出世。为什么我们还会轮回到现在?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那时可能还在胡里胡涂地追求名利、追求财富。我们到现在还在轮回,就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造业。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我们什么都做过,什么生命状态都经历过,在三界当中,我们哪一界都去过。特别是恶趣,恶趣更是我们的家,是我们轮回的家。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在吓人!有一次,佛陀和比库们外出,他抓起一把土,问比库们说:“诸比库!你们说我手中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那些比库说:“尊者,您手中的土少,大地的土多,甚至您手中的土根本不能和大地的土相提并论。”于是佛陀说:“是的,能够得人身的众生就像我手中的土一样,没有获得人身的众生就像大地的土一样。” 我们试想一想动物的数量和人的比例。例如帕奥禅林那座山,我想光是整座山的蚂蚁就比我们地球的人还多,成千上万的,白蚁也是。整个地球上的昆虫可以数一数:蟑螂、蚂蚁、苍蝇、蚊子、蜘蛛,还有爬虫、飞蛾,有多少?数不清!这些都是生命啊!我们不用幸灾乐祸,其实我们过去也都做过动物,而且这些生命还只是属于六道当中的一道——畜生道。鬼道众生也不会少到哪里去,如果大家有天眼通的话,会看到树林里住满了密密麻麻的无形众生,大大小小、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经典形容地狱里的众生也很拥挤,如果和人的数量相比,人真的是太少了,众生的数量是无数的。我们想到这些恶趣的众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数量与人的数量之比,其实就是堕落恶趣与投生为人的机会之比。 第七、思维以未来的轮回为根基之苦。我们想一想,只要还没有解脱,没有证悟涅槃,我们未来的轮回就必然还要受苦。大家想不想知道下一生会投生到哪里呢?我想这应该不用问我,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相信因果,相信业果法则,造善业能够使我们投生到善趣,造恶业能够使我们投生到恶趣。我们所造的身业、语业、意业当中,以意业为最重,有了意业,才会有语业和身业。现在我想问一问大家:大家平时生起的贪、瞋、痴多,还是生起的善心多?想到布施、持戒、禅修,这些属于善心;忆念佛、法、僧是善心;入定是善心;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这是善心。平时想到这个是我的女儿,这个是我的妻子,这是我的钱,这是我的家,这些都是不善心;或者讨厌这个,排斥那个,这都是不善心。大家生起善心多,还是不善心多?如果生起的不善心比较多的话,那大家知道下一生会投生到哪里了吗?按照比例来说,如果我们平时能够生起越多的善心,投生到善趣的机率就越大。令我们投生到善趣或恶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惯行业,即经常造作的那种业。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造的业。为什么会有性格的形成呢?因为经常造作某些行为就会养成习惯,并形成了他的思维模式,一旦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定型,就称为习气。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思维模式形成习气,会影响他造业的模式。每当习气又来的时候,造作的都是那一类型的业。当他在临终的时候想要摆脱这种习气,容易吗?不容易!如果造的是善业,就会随着善业投生到善趣;造的是不善业,就跟随着不善业投生到不善趣,这是很自然的事。 佛陀在《如是语•邪恶心经》中说:“诸比库,在此,有些人的心邪恶,我以心查知其心:‘若此人在这时死去,就如[被自己的恶业]运载般扔到地狱中。’那是什么原因呢?诸比库,心邪恶故。乃是因为心的嗔恶,诸比库,如是在此有些众生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 假如我们在生起贪、瞋、痴的那一刻死去的话,就好像一块丢向空中的石头必然会掉下来一样,必然将堕落到恶趣去。如果大家经常不如理作意,经常生起不善心的话,那么不善心会成为习惯。因为我们讲到过不如理作意——见到好的就生起贪,见到不好的就生起瞋,这样就形成了心的惯性反应,这是不善心。无论善心或不善心,每一个心里的思心所都在造业,这些业可以决定我们是投生到善趣还是恶趣,以及平时遭遇的好或不好,这就是业果法则。业果法则并不是由佛陀来主宰的,佛陀只是把它说出来而已。我们可以对比一下获得人身的与没有获得人身的比例,就知道获得人身是多么难得,我们能听闻到佛法更加难得。正因如此,我们对轮回要怕,会怕才会精进。 第八、以觅食为根基之苦。觅食就是为了生计、谋生。现代的年轻人都很忙。忙什么?忙生活、忙生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贫穷国家,劳动力都很廉价,风吹日晒都要做工,辛苦做工才能得到一点点报酬,这是以觅食为根基的苦。大家要上班,去公司有时候会遭到上司的批评,要忍受上司的刻薄,要忍受下属的刁难,要忍受顾客的刁蛮,要忍受工作的压力。我们要风雨无阻、起早摸黑地去上班,这些都是苦。如果在贫穷国家,人们更能体会到这些苦,他们很辛苦地工作,但所赚得的却很少,仅仅可以糊口,一旦生病或有什么意外,很可能就倾家荡产。但是只要他们要生活,要养家活口,就必须承受这些苦。投生到人道算是善趣,都要经受这些苦,如果投生到恶趣,鸡、鸭、狗,它们也要觅食,也要吃东西。所以古人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我们讲了激起精进的八种事情,那应当如何精进呢?精进到底有哪些具体做法呢?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 “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正精进有四项内容: 第一、提防未生之恶。对于还没有生起的不善念头、不善心、不善行为,我们要预防它,不让它生起。如果我们有某种坏习气,就要提防它,不要让它滋长,不要让它再控制我们,不要让我们的心被它所左右。 第二、去除已生之恶。自己经常会生起的身语意之恶,要努力改正,要使我们的身语意清净。 第三、使未生之善生起。哪些是未生之善呢?还没有培育的戒,应当培育直到圆满;还没有培育的定力,要培育使它圆满;还没有培育的观智,要培育直到圆满。所以,还没有培育的戒定慧要培育起来。培育善行、善心、善念,这是使未生之善生起。 第四、培育已经生起之善乃至圆满。如果现在正在持戒,要很好地持戒,使戒清净圆满。如果正在培育定力,要使定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越来越圆满。如果还没有证得禅那,要精进努力以证得禅那。对于拥有禅那的禅修者,应当培育其他的业处,使禅那既强有力,又快捷敏锐。要培育观智,对世间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我们要培育的智慧不仅仅是世间的智慧,更要培育出世间的智慧,因为出世间的智慧(道智)能够断烦恼。因此,在这里所说的善是戒定慧,是八圣道,是佛陀教导的法。 因此,正精进有这四样内容,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做到这四样内容。要谨慎提防还没有生起的贪瞋痴,身语意的恶行、不善行。对于已经生起的贪瞋痴,已经造作的恶行,已经形成坏习惯,要努力去除它,这称为精进。对于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如果没有布施,现在应当布施;还没有持戒,现在应当持戒;如果没有定力,现在要培育定力;没有证得禅那,现在应当证得禅那;还没有培育观智,现在应当培育观智。为了圆满戒定慧、修习止观所付出的努力称为精进,这种精进称为正精进。对于拥有禅那的禅修者,不要贪著禅那;假如贪著禅那的快乐,则没有做到第四点。他应当使禅那越来越强有力,越来越稳定,然后再以禅那的定力为基楚进一步修观。修观也不是目的,修观的目的是为了生起道智、断尽烦恼。道智属于出世间智,唯有用出世间智完全把所有的烦恼断尽,才可以称为圆满。圆满的意思是三学圆满、戒定慧圆满。甚么叫三学圆满?你不用再修了,不用再学了,这时叫无学,这个时候才叫圆满,已经圆满了戒定慧。如果还没有圆满,那就是有学。如果连一样都没有圆满,那叫凡夫,连有学都沾不上边。 在培育精进的时候要注意一点:精进必须是正精进。什么是正精进?恰当的正精进,正确的精进,才叫正精进。这里精进的意思是: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我们要的精进是中道的精进,精进不能够偏离中道。“中道”就是离开极端,也就是说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五根平衡。哪五根呢?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在这五根当中,精进根和定根要达到平衡。精进根是指努力,定根是指心保持平静。因此,精进根属于动的,定根属于静的。过度的精进会使一个人躁动不安,心没办法平静。大家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如果精进过度会头晕、头胀,或妄想很多、烦躁不安。定根太强而精进不够,人会懒洋洋、懈怠、无精打采,心沉滞不前,也就是过度平静,静到不会动,定过头了。因此定根与精进根要平衡,定根与精进根平衡就是在稳中求进。定根偏于稳的、平静的;精进根是动力。动过度而不稳是轻浮;只是稳而不前进是停滞。所以修行一定要诸根达到平衡。 信根和慧根也要达到平衡,这无论是对学佛还是对修行都很重要。信根过强容易迷信。有哪位大师、上师来了,听说他会加持、会念咒,很灵验,大家一窝蜂涌过去;哪一尊神很灵,大家一窝蜂涌过去拜;就连听说符咒很灵,烧成灰喝了什么病都能除掉这都有人相信!这些是迷信,是信根过度而慧根不足。慧根过强也不行。好像有些学者,懂得的佛学知识很多,但就是不信,你叫他做,他就是不做;但你叫他品头论足,他可以评论整一个晚上,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讲给你听,但就是做不到,这就是慧根过强而信根不足。信根和慧根要达到平衡,我们的信——对佛法僧的信、对导师的信要建立在智慧上,这种信才叫正信,才叫智信,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迷信。不探究原由就盲目地信,叫做迷信。 《清净道论》中说:“信强而慧弱则成迷信,信于不当之事。慧强而信弱则偏于虚伪一边,犹如由药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药。唯有两者平等,才能信于正当之事。” 信根过强,人偏于感性,感性太强容易误事,容易冲动。慧根太强的人偏于理性,喜欢品头论足,爱批评,甚至虚伪,就像一个人吃了过量的药一般难以治疗。我们学佛修行要感性与理性两者达到平衡,不要盲目,但是也不要世智辩聪太强。我们接受一种观点、一种修行方法,先要考虑它符不符合佛陀的教导,若符合佛陀的教导,就应当相信、接受、依教奉行,不要犹豫不决。好像你明明知道自己已经进入了宝山,人家都在捡宝,你却拿着放大镜在研究“这个是什么?它的成份是什么?”没有用!信根过强也不行,慧根过强也不行,要达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中道,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平衡,不要走极端。修行一定要行于中道,不落两边。 同样的,培育七觉支也要达到平衡。是哪七觉支呢?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念觉支”是把心完全沉入所缘,不会忘失禅修的对象,这是念觉支。 “择法觉支”是智慧,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在修行的时候要有择法觉支。择法觉支就是不迷信,做事情要先择法,以正见为前导。我们知道这样的修行是好的、是对的,这样的修行、这样的心态不会偏于一边,不会过度用力,这是择法觉支。 “精进觉支”是为达成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奋斗,这是精进觉支。 “喜觉支”是内心对所缘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也就是喜欢禅修。 “轻安觉支”是身心的轻快、轻安、舒适,不会修出一大堆问题,身心要轻安。 “定觉支”是定,是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 “舍觉支”是身心的平等、中舍,不偏于任何一边,不会极端,不会过度,修行恰到好处,这是舍觉支。 这些都称为觉支(sambojjhaïga)。觉支,又称正觉支,由巴利语sambodhi + aïga组成。sambodhi是正觉,即完全的觉悟、正确的觉悟;aïga是因素、成份。因此,sambojjhaïga就是导向完全觉悟的要素,导向正觉的条件。导向正觉的要素有七种,只要想觉悟,就要培育这七觉支。七觉支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念觉支。念觉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 第二组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些是偏于动的,与精进根相似。 第三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些是偏于静的,与定根相似。 佛陀在《相应部》中举了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想要让火熊熊燃烧起来,但是却往火中加湿的草、湿的柴、洒水、撒泥沙等,火可不可以烧起来呢?不能!同样的,如果禅修者的心偏于沉滞,反而去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他的心会越来越沉滞,越来越钝。如果说一个人想要让火烧起来,往火中加些干的草、干的柴,火会不会烧起来?会的!同样的,如果禅修者的心没有力的时候,应当培育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如果一个人想把火熄灭,但是却往火中加干的草、干的柴、干的牛粪,那么火会不会灭呢?不会!同样的,如果禅修者的心躁动不安,他想要让心平静下来,却去培育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是不适合的。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果一个人想要把火熄灭,然后往火里洒水、撒泥沙,火可不可以灭呢?可以!同样的,如果禅修者的心躁动不安,很亢奋、很兴奋,这个时候他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运用在禅修也是这样,禅坐时如果妄念纷飞、心很烦躁,应当培育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让我们的身心平静,保持中舍。让身心轻松、放松,这是轻安觉支;让心平静、单纯,这是定觉支;不要执取其他的外缘、对象,这是舍觉支。如果一个人的精进力不够,心力不足,就应当用择法觉支,思维佛陀的教导,应当精进努力,提升对禅修的兴趣,这就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无论在任何时候,他都应当把心投入禅修当中,不要忘失禅修的目标,这是念觉支。 精进是这样运用的,达到平衡的精进是中道的精进。如果大家真的去修行的话,中道精进一定很管用;然而如果大家只是听却没有去修行,这些话也只是隔靴搔痒。 五、喜 接着再讲喜(pãti)。喜的特点是心喜欢所缘,对对象有兴趣或者满意。作用是令身与心清新或轻安,充满喜悦。现起是身心的喜悦。 喜也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在七觉支当中有一个是喜觉支,就是这里讲到的喜(pãti)。为什么喜也是一种觉支、一种导向正觉的要素呢?如果大家对修行没有兴趣,会去修行吗?那现在知道为什么佛陀把喜也视为是导向正觉的一种要素吗?如果你压根不喜欢禅修,心对禅修的目标没有兴趣,即使有人逼你去修行,你坐在那边也会打瞌睡。因为心对于所缘没有兴趣,感到枯燥、无聊,心就变成钝钝的,变得很软弱,一软弱就容易昏沉。因此我们在禅修的时候要将这种喜提升起来。 在实践当中应该如何提升喜呢?在《清净道论》中说:“有十一种方法可导致生起喜觉支:佛随念、法、僧、戒、舍、天随念、寂止随念,避开粗俗之人,亲近柔和之人,省思信乐的经文,对彼胜解。”在这里让我们简单地讲一讲修习六随念的方法: 第一、佛随念。佛随念可以提升喜。只要大家是佛陀的弟子,是归依三宝的弟子,以佛、法、僧三宝为信仰,那么我相信大家对佛陀都有一份恭敬。只要对佛陀有恭敬心,当我们看到佛像,取佛陀为所缘的时候,喜就能够生起,因此修佛随念很容易生起欢喜心。在修佛随念之前,我们可以选一张很庄严、清净、平静的佛像,或者自己很喜欢的佛像,然后看着他,忆念着佛陀是多么的清净,多么的庄严,这也是修佛随念的方法。为什么看着佛陀的相好庄严也属于修佛随念呢?因为佛陀有种德号叫Bhagavà。Bhagavà,古代意译为世尊,古音译为婆伽梵,正确读音是跋格瓦。bhagavà就是具足各种祥瑞、福德的意思。这些祥瑞也包括佛陀身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也是佛陀的素质、福德。我们只是看着佛陀的像,内心生起欢喜,这也是培育喜觉支的一种方法,很容易做到!这样大家可以将佛像带在胸前,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看,看佛像修佛随念。当然,如果想要进一步修佛随念的话,应该坐下来,培育很强的恭敬、欢喜与平静。 第二、法随念。法随念也可以提升喜。我们思维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教法是导向清净、导向清凉、导向觉悟、导向烦恼的完全止息、导向苦的灭尽,这种法是非常难闻难得的。我们生起稀有想、难得想,就会有欢喜心。我们思维:这种法是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曾用了多么漫长的时间圆满巴拉密才证悟的,佛陀的教法是很难闻的,但难闻之法现在已经听闻了。我们再想一想:没有佛法的时期是多么的漫长,有佛法的时期是多么的短暂。佛陀经常用“漫漫长夜、电光一闪”或“昙花一现”来形容有佛法时期的短暂与难得。在没有佛法的时期,大家想要解脱是不可能。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通常都是空劫,空劫就是在漫长的世界周期当中都没有佛陀出现。当我们再思维到现在是有佛法的时期而生起欢喜心,这也是培育喜觉支的方法。 第三、僧随念。僧是佛陀的弟子,是依照佛陀的教法、传承佛陀的教法、实践佛陀的教法,以及证悟佛陀教法的弟子,特别是圣弟子。佛陀的教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是因为这些僧团、长老、上座们一代接一代地把佛陀的教法传承下来,我们现在才能听闻到佛法,我们应当心怀感恩。同时,僧团里的出家众要持守很多的戒律,要修止观,要培育戒、定、慧,而且还要度化有缘的众生,肩负化世导俗的义务,所以僧团是可敬的,僧宝是非常可贵的。我们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佛陀的形象,因为他们是依照佛陀的教导实践的人,他们的形象是剃光头、穿袈裟,这就是佛陀的形象。佛陀必定是现出家相的,佛陀不可能现在家相。当我们随念僧宝,随念这些传承、实践乃至证悟佛法的弟子们,我们内心得遇良师善友、得遇世间福田的喜悦就很容易生起。 第四、戒随念。如果大家有持戒,还可以忆念戒行清净:我没有杀生,没有偷盗,没有不正当的性行为,没有说虚妄语,没有服用任何的麻醉品。当我们省思自己戒行圆满,没有斑点、没有缺陷、没有污点,内心感到欢喜,这是戒随念。 第五、舍随念。舍的意思是布施、施舍。如果我们经常布施,欢喜布施,当省思到布施的功德时,就会感到很欢喜。有很多禅修者在观过去世的时候,发现在过去世因为造了布施的善业,今生才投生为人的。这种善业占了很大的比例。由于他们过去曾经供养过僧众,或者曾经用花供佛陀,或者拿食物布施其他的人,这种善业在临终的时候成熟,导致今生投生为人。当思维自己有布施的品德、有布施的习惯,心中应该生起欢喜。 第六、天随念。思维诸天的功德。这里并不是叫我们思维诸天的欲乐,而是思维天人的福报后,知道这些天人的过去世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他们有戒行,他们听闻佛法、行布施,同时有智慧。因为他们具足信、戒、闻、舍、慧的功德,以这些善业才投生到天界。我们自己也对佛法僧三宝有信心,也有戒行,也听闻佛法,也行布施,也有智慧,那么我们就不用担心未来世。我们思维到诸天的品德和我们的品德是一样的,就应该生起欢喜心。 在这些培育喜觉支的方法中,戒随念、舍随念及天随念都是思维我们自己的功德,所以要经常思维自己造的善业。如果我们感到不高兴、沉闷,或者不想修行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所作的善业、善行,我们要对所作的这些善业善行感到欢喜、感到高兴,这也是培育喜的方法。我相信在座都是佛弟子,都有行善积累功德的习惯,我们经常要省思这些功德、善行,想到我们拥有的善行,并对这些感到欢喜。假如你在思维自己的善行、功德的那一刻去世的话,你将会投生到天界或人界,会投生到善趣。只要你喜欢这些善行,这就是善业。 我们讲了喜以及培育它的方法之后,现在我想问一下大家:喜和乐是不是一样的呢?不一样!喜属于五蕴当中的行蕴,乐属于五蕴当中的受蕴。喜是高兴,乐是心的快乐感受。喜和乐在五禅支当中属于两种禅支。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好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走在茫茫无边的沙漠中,烈日当空,却没有水。突然他发现前面有一片绿洲,那个时候他的心怎么样?很高兴!这种高兴、兴奋就属于喜。等他到了绿洲之后,尽情地喝水、洗澡,洗完澡之后躺在树荫下休息、享受,这叫做乐。所以喜和乐之间的区别在这里,有喜必定有乐,但是有乐不一定有喜。第三禅就有乐没有喜,因为喜是心的兴奋、高兴,到了第三禅的时候,这种喜消失了,只有平静的乐。 六、欲 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心所——欲(chanda)。欲的特相是想要行动,也就是想要做某一件事情,或者想要获得某种成就、想要追求某样东西。它的作用是寻找所缘,追求目标。现起是需要所缘。欲就好像把手伸向目标。 欲是好的还是不好?欲望本身并没有好或不好,我们不要冤枉它,它只是追求东西,是中性的。但是如果欲望和贪心所在一起,它就变成贪欲。贪欲就是为了追求欲乐,为了得到和拥有可以执著的目标,称为贪欲。想要得到世俗的、物质的快乐、物欲,称为“贪欲”。欲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采取行动。由于和贪在一起,欲就变成助纣为虐,做了帮凶。如果想要行善,这种欲叫做“善欲”或“善法欲”。我们要看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和贪瞋痴在一起,它追求的就是不好的;如果追求的目标是好的,比如想要布施,想要持戒,想要禅修,想要断除烦恼,这些想要都是欲。所以我们应当培育善法欲,但是对欲乐目标的追求、贪欲要放下。如果懂得善用的话,欲可以使我们一直都保持冲劲,都有那一份对法的追求,对善法的追求,对解脱的追求,对出世间法的追求,这些是善法欲。我们应当培育善法欲,而应当克服贪欲。 6个杂心所就讲到这里。我们再总结一下这6个杂心所,第一寻(vitakka)是把心投入对象。第二伺(vicàra)是心持续地审察对象。第三胜解(abhimokkha)是心决定对象。第四精进(viriya)是心为了得到目标的努力,或者是心持续地对目标努力、奋斗。第五喜(pãti)是心喜欢对象,对所缘有兴趣。第六欲(chanda)是心追求对象。只要我们把握好心跟所缘这一种关系,这些心所就很好理解。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