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

 

  己五、菩萨乘

  这一科是讲到别名五乘的解脱法门。「菩萨」是能修行的人。「乘」是所修行的法。在佛法的定义,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圣人,只要我们现前一念信心当中,有一种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这个就是菩萨。菩萨的一念心性,是能修行的人。这个菩萨要成就上求下化,应该怎么办呢?就是要依止「乘」。乘就是一种运载的功能。透过六波罗密的法门,能够运载菩萨的这一念心,从生死的此岸,到达大般涅槃的彼岸,所以叫做菩萨乘。这个地方是能所双举,叫菩萨乘。菩萨是能修行的人。乘是所修学的法。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此有二义,一者约自利而言,名「觉悟之有情」,为菩萨于因地即能信解「大乘教法」,发广大「菩提心」,修行「六度法门」,上求三世诸佛之菩提正道。二者约利他而言,名「觉悟一切有情」,为菩萨于因地觉悟后,更能依「菩提心」,修行「六度法门」,度化十方一切众生。

  「菩萨」是印度话,直接起印度的音,来安立这个名称。但是在印度话当中,它具足的名称是菩提萨埵。中国人喜欢简略,所以就取菩萨二字。如果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觉有情。一种觉有情,叫做菩萨。什么叫做觉有情?这当中有两层的解释。一者约自利而言,约着成就内心自受用的功德来说,觉有情翻成「觉悟之有情」。换句话说,他已经觉悟了生命的真实相。从自受用这一层来说,觉有情是觉悟之有情。已经觉悟的有情。「菩萨于因地即能信解「大乘教法」」,依止这样的理论,发广大「菩提心」,修六波罗密的法门,上求三世诸佛之菩提圣道。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就是信解大乘教法。菩萨所觉悟的生命真相,是超越前面的人天乘跟二乘的。基本上人天乘跟二乘,所明白生命真相的因缘观,是建立在业力。从业力的角度,善恶业,而建立人天的因果。从业果性空的角度,安立了二乘涅槃的功德。所以不管是人天乘,或二乘的思想,都是建立在业感缘起。而大乘的教法不共于前面的地方,就是讲到万法唯识一心。把生命的差别相,汇归到他的根源,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造作,所创造的。离开我们一念心性的造作,就没有一切法可得。这当中明白的把生命缘起最终的根源讲出来。这是大乘教法不共于前面的地方。世间有杂染的因果,有清净的因果,这些因果都是你一念心的活动,所创造的。所以这个思想是特别的圆满。这是讲到觉悟,他明白了十法界唯识一心的思想,发起菩提心,修六度,上求三世诸佛之菩提正道。这是约菩萨自利的功德。

  其次是约利他而言,菩萨他不但自利,也利他。

  「名「觉悟一切有情」,为菩萨于因地觉悟后,更能依「菩提心」,修行「六度法门」,度化十方一切众生。」利他来说,觉有情是说,他能够有方便力,去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在因地,他自己觉悟了万法唯心以后,他能够依止他的菩提心,这种大悲心。修行「六度法门」,来度化十方一切众生。使令他们在生命流转当中也能够觉悟,因为你的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于内心的烦恼,不是外界会给我们痛苦。所以我们无量劫来,在痛苦当中,我们一直不能明白痛苦的根源,也就不能够去消灭痛苦。我们总是认为外境会给我们痛苦。事实上,外境是由内心所变现的。所以菩萨也就依止这样的发心,去度化一切众生,使令他们明白,要改变果报,一定要改变内心。这是简单的解释菩萨自利利他的修学。

  前面是解释菩萨,能修学的人。以下是解释「乘」。菩萨这一念心,所依止的车乘,有六个法门。

  六度法门-梵语「六波罗密」,「波罗密」译为「度」,即「到彼岸」之意。谓菩萨行者,依止「布施」乃至「智慧」等六种法门,得超越生死大海,到达大般涅槃之彼岸,故名「六度」。

  「六度」,梵语叫「六波罗密」。「波罗密」中文翻成「度」,事实上,它的意思是「到彼岸」。从这个生死的大海当中,我们能够靠岸,靠达一个安乐的彼岸,有这个意思。超越、度脱的意思。这个菩萨,他是凭什么从生死大海,到达彼岸呢?他依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法门,超越生死大海,到达大般涅槃之彼岸,故名「六度」。「度」这个字啊,他之所以能够成就到彼岸,关键点在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法门是共外道的。外道也布施、也持戒、也修忍辱、也修精进、也修禅定。但是外道整个生命的现象,不能够超越三界的范围,就是他那一念心,在这五个法门中修学,一直不能突破三界的业力,关键点就是他没有佛法般若波罗密的智慧。就是没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所以使令他只能在有相的境界活动,不能达到无相的涅槃。般若波罗密,是佛法里面,唯一不共外道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假设六度里面,没有般若波罗密,前面的五度,只能说是一种善法,他就没有「度」功能。这个地方我们也特别提出来说明。

  入文分三:

  一、总标六度所依

  二、别是六度行相

  三、结叹六度功德

  解释菩萨乘分为三科,第一个先解释总标六度所依止。第二个解释六度的行相,再结叹六度功德。

  一、总标六度所依

  这以下以《大般若经》解释菩提心的内涵,

  菩萨修行「六度」所依-「菩提心」-一、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二、大悲为上首。三、无所得为方便。

  我们在修「六度」之前,要先确定你是依止什么样的心态,来修这六个法门?因为你依止的这个心态不同,你修学这六个法门,所造成的功德也就不同。站在一个菩萨正统的传承当中,要修这六个法门,要依止菩提心才可以。到底什么是「菩提心」?《大般若经》讲出三个内涵,要具足三个条件。

  一、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简单的说,就是无上菩提。菩提有三种,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佛的智慧。你要跟佛的智慧的心相应。你内心当中,有要希求无上菩提的愿力,叫与一切智智相应。虽然你是一个凡夫,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罪业在障碍你。但是你内心当中,你希望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成就无上菩提的希望之所以生起。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提出四个因缘,凡夫的菩萨为什么他会发无上菩提心呢?他为什么想希求无上菩提呢?他为什么不求人天果报,不求二乘的涅槃呢?这当中有四种因缘。第一个、见佛神变。这个菩萨在读大乘经典的时候,在经典上看到佛菩萨,他那一念禅定的心当中,现出种种的神通、种种的三昧陀罗尼,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他能够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轮。」凡夫菩萨在大乘经典中,看到佛有这么广大的自在境界。他心里思惟,哎呀! 佛的这一念无上菩提的功德太大,他能够创造这种广大神通,我一定要成就佛的无上菩提,成就这样的神通。依止见佛神变,他就发了菩提心。其次是闻法欢喜。有一个人读大乘经典,听到佛陀种种的开示,佛陀能够解说世间的真理,讲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把生命的真相开显出来。凡夫菩萨读诵大乘经典,他体会到佛的智慧太不得了,他能够看到我们凡夫所不能看到,更深入的境界。这个时候听闻大乘佛法,生起大欢喜心。我一定要成就无上菩提,能够成就佛的智慧。第三个、悲众生苦。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在众生的人群中打滚,看到众生受到老病死的痛苦,他内心当中起了悲愍心。他就思惟要救度一切众生,除非我内心当中有无上菩提的功德,否则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他在悲愍众生苦的当下,就刺激他要追求无上菩提的一个希望,一个愿力。第四个、哀圣教衰。菩萨到末法时代,看到邪知邪见,外道的思想越来越炽盛,而正法的势力越来越薄弱。这个时候他思惟佛法的智慧就像世间的光明一样,这光明的蜡烛越来越淡薄。我一定要赶快成就无上菩提,回入众生的世界,建立佛法,广度众生,让众生能够看到世间的真相,光明再重新点燃起来。哀圣教衰,而发菩提心。我们发菩提心就是有四种因缘。个人的因缘不同,但是他的目的,都是要成就无上菩提。这个叫做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警觉。菩萨一次一次的警惕自己,他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减少睡眠。每天三点半起床,晚睡早起。减少饮食。每天过午不食。放弃很多世间的欲望。他就是不断的警觉自己,我一定要成就佛的无上菩提,才能够成就佛的神通,成就佛的智慧,才能够广度众生,建立佛法。他这个就是经常的作意,来勉励自己,这个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心中有一种成就无上菩提的愿望。这是成就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

  二、大悲为上首。菩萨有了愿望以后,是要采取行动的。不是整天在佛堂发愿就可以。他必须要离开佛堂,到众生的世界里面,修波罗密,广度众生。菩萨他也能够理解到世间是一个苦恼的境界,是一个无常败坏的境界。但是他却能够一次一次的在这三界火宅中受生。凡夫在三界中受生,是依止无明。因为他颠倒,他认为这个世间是常乐我净的,是美妙的、是恒常存在的。凡夫在三界里面投胎,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流转。在《般若经》龙树菩萨说,菩萨为什么也在三界流转呢?他凭的是一个什么心情呢?他不是贪念生死,他凭的是一念的大悲心。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他虽然知道三界流转,每一次的受生,都要承受老病死的干扰,老病死的痛苦。但是他因为要建立佛法,利益有情的缘故,他愿意去承当这样的痛苦。这也说明菩萨整个修学背后的动机,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以大悲心作上首。「上首」就是他的一个引导者。大悲心来引导他,一次一次的在三界里面得果报。

  三、无所得为方便。「方便」就是善巧的意思。他能够透过一种方法,使令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变成一个简单的事情。这件事本来是做不到的,但是菩萨就是有善巧,使令他做得到,这个就是方便。这意思就是说,菩萨在生死的境界当中,要行前面的五度,要布施,不但是财物的布施,连生命、手足都要布施出去。这是一个非常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身为一个凡夫的菩萨,他会执取他的资具。他为什么做得到呢?以无所得为方便。他有无所得的智慧,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来调伏他的执取,所以它能够使令前面的五度是非常的困难,也变成简单化。就是他有无所得的智慧,来做为他修行的一个善巧。无所得为方便,这是一个智慧。龙树菩萨在解释这三心的时候,菩萨的三心,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他说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一个总相。任何一个菩萨,一定都要有一个希求无上菩提的愿力。但是悲跟智,在因地的时候,各有偏重。说有一类的菩萨,叫做智增上菩萨。智增上菩萨,他虽然也发了愿要上求下化,但是他在因地的时候,会偏重在上求佛道。他会作如是思惟,众生的世界,障碍太多,有太多的退转。所以智增上菩萨,他会选择往生到净土去。这个是智增上菩萨的抉择。他虽然对众生有一份的悲愍心,但是他思惟一定要先到净土去,成就法身、成就无量无边的方便力,再回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这一类是智增上菩萨。有一类的菩萨是悲增上。他不愿意到净土去,他舍不得离开有情众生。他虽然知道三界就像火宅一样的痛苦,但是他愿意陪着众生流转,他愿意在凡夫的世界里面去积功累德。这一类的菩萨是属于悲增上菩萨,他不愿意到净土去。当然不同的选择,也就有不同的结果。龙树菩萨就做一个结论,说智增上的菩萨,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智增上菩萨,他到净土去了,他马上就成就圣道,因为净土的环境太清净,一下子就把烦恼给消灭了。然后他再以他圣道的力,来到众生世界,积功累德,广结善缘。他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悲增上菩萨刚好相反,他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的心太强。他在三界中流转,他会先成就福报。但是因为他在三界中流转,对他的干扰太大了,他会比较晚成就圣道。换句话说,悲增上菩萨,他到最后,到人间就做国王,到天上就做天王,广大的福报力,但是他的心还是凡夫。就是说他在成佛的过程中,他会先成就福报力,然后再成就圣道力,这是一个悲增上的情况。

  龙树菩萨说: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过去的善根是悲增上,还是智增上呢?这个地方有一个办法,可以测出来。说你现在只有一碗饭菜,一碗饭上只有一些菜。现在有两个人走过来,一个是佛陀走过来,向你乞求。第二个是一个苦恼的乞丐走过来。假设你做如是思惟,佛是广大的功德,是我的依止处,我应该把这碗饭供养佛陀。你这样子想,你是智增上菩萨,你认为佛道比众生重要。有一种人他会作如是思惟,反正佛陀我不给他饭吃,他也无所谓。这个众生太可怜了,他会把这碗饭送给众生。这样子的根性,就明显是悲增上菩萨。他会把众生看得比佛道更重要。龙树菩萨说,就是一碗饭,你只能够选择一个。你从这样的思惟当中,你就知道你过去生生世世,所熏习的是智增上,是悲增上,可以看得出来。当然,这个当中可以透过熏习改变,不过就可以看得出,你过去生有这样的一种势力存在。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菩提心,就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的无上菩提的愿力,然后再一种慈悲心,再一种我空法空的智慧的和合,愿力、慈悲力、跟智慧力,这个就是菩提心。

  庚二、别示六度行相

  前面是讲六度的依止,依止菩提心而修六度。以下是说明六度的行相。

  分六:初、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忍辱度。四、精进度。五、禅定度。六、智慧度。今初。

  辛一、布施度

  我们每一个度,都以三段来解释。先解释布施的自性。什么是布施的体性?

  布施自性-《广论》云:「云何施自性?谓诸菩萨不顾自身一切资具,所有无贪俱生之思,及此所发能舍施物身语二业。」

  我们在行布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布施的体性。你怎么样做,才合乎布施的条件。做一个问答,什么是布施的一个内涵呢?谓诸菩萨,无量无边的菩萨,不管是凡夫,不管是圣位。他不顾自身一切资具。他内心当中,不爱惜他自己的资具。「资具」就是维持生命的一些物资,包括财物、包括饮食、衣服、卧具等等。所有无贪俱生之思。他依止他无贪俱生的思心所。这当中有两个心所,布施内心的相貌。一个是无贪。一个是思。「无贪」就是心无染着。染着是说,像一块白色的布,泼上墨汁。这个墨汁就深深的把这块布给咬住了。墨汁跟布就分不开。我们爱着财物的心情就是这样,这个财物已经不现前,但是我们经常想着财物,经常去想着它的存在。就像我们这一念心,去爱着财物,就像墨汁去染着这块布一样,不可以分开。但是菩萨不是,他对于财物没有染着的心,无贪。跟无贪同时活动的一个思心所。「思心所」,就是经过你的思惟以后,所生的造作。经过一个很深刻的思惟,不是一个很随便的动作,这个东西给你,不是。他是透过一种如理的思惟以后。所产生的一种行动力,叫做思。不是一种无记的,随便的,不是。经过他慎重的判断、抉择,所发动的一个造作行为,叫做思。他的内心当中,是无贪俱生的一种造作,所引生的一种身、语二业。或者是用身业来布施,或者拿财物给别人,或者是帮你做义工,我帮你服务。就是身业的活动。或者是口业。我们用口业来安慰对方,来鼓励对方,这个也是布施。这偏重在法布施。

  从布施的自性当中,我们应该注意一点。从布施的整个过程,有三个内涵。第一个是你能布施的心。第二个是你所布施的东西。第三个是你所对的对象,所对的人。就是这三个东西。这个布施的体性,重点在于能布施的心,约心来安立的。一定是要无贪相应。譬如说,你现在用一个随身听,你用一用以后,你不喜欢它了。不喜欢它,你把它送给别人,这个不能叫布施。因为你已经不喜欢它,再送给别人,不是一种无贪相应,一种施舍心相应。整个布施的定义,它是要跟无贪相应,这样子才能够安立布施,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所以在自性当中,我们布施的过程,要观照我们这一念心,是一个什么心情?这样子才能够达到一个布施的功德。一定要无贪相应的行为,才能够达到菩萨布施的功德。我们把布施做一个明确的定义。

  趣入修习布施的方便。「方便」就是方法。我们应该怎么修布施呢?我们内心当中有无贪的心情,但是我们应该如何的去布施?分成两段,第一个是加行。第二个是正修。

  「加行」是透过对于佛法的理解,生起对于布施的信心,来突破我们内心对于爱着的障碍。透过对佛法的理解,来建立对布施的信心。

  《摄波罗密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当知布施极顺理,犹如他物寄自舍。」

  基本上,凡夫的心情是爱着我们的资具。因为我们认为资具,它可以让我们快乐,而且它能够让我们恒常快乐。换句话说,我们认为我们的资具是恒常存在的。它今天存在,它明天也应该存在,后天更应该存在,它必须要生生世世的陪着我。我们对于资财,产生了一个常的认识。但是这个认识是错误的。「资财无常现可见」,我们现在所执取的这些财物,是一个无常败坏之法。我们讲天灾、人祸,水灾、火灾的天灾,会破坏你的资财。盗贼、恶国王、乃至于败家子,会破坏你的财富。这种资财是非常的脆弱,这件事情,我们从现生当中,是到处可以看得见的事实。「若能任运起大悲」,假设我们能够如实观察,这个资财是无常的,我们就容易生起大悲心,把这个资财去布施给需要的人。「当知布施极顺理,犹如他物寄自舍。」佛陀要我们布施,这个是合乎道理的。为什么呢?犹如他物寄自舍。资财在我们身边的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就好像他人的财物暂时放在我家一样。现在这个财物在我家,我能够受用,但是这是他人的财物,你不能做主。不能做主这个财物,今天在,明天不在,你完全不能做主。这个在不在是别人做主,因为这个是别人的东西,他随时可以向我要回去。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财物,事实上没有自主性。你虽然不布施,但是你也不能经常拥有,因为这个是他人的财物。我们透过无常的思惟,就能够去调伏对于财物的执取。这是第一个观念,以下的观念,它越讲越细,由粗讲到细。布施的理由,为什么要布施呢?它讲出一个理由,让我们能够接受。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

  第二段说出第二个理由。为什么要布施呢?虽然资财是无常的。无常是无常呗,我还是喜欢把它留在身边。「由施能生他世乐」,这个物资在你的身边,是如此的无常败坏。假设你能够在将它还没有破坏之前,把它布施出去,这当中会创造一种善的业力。这业力就能够引生你来世可乐的果报,因为你这样的善业力,你来生会受用可乐的果报。由施能生他世乐。关于在这段文,在《法句经》佛陀讲出一段譬喻,来解释这个道理。讲到一个国王跟一个医生的故事。说有一位大国王生病,就贴了一个公告,说那一个医生能够把我治好,我就赏他种种珍宝、种种高贵的东西。就有一个医生来应征,好! 就被录取了。这位医生就住在国王的宫殿里面,为他调理医药。但是在医的过程当中,国王都没有表示任何的供养,也没有说要供养他什么东西。这个医生在为国王治病的时候,他也没有尽全力。就是很平常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尽完全的力量。但是国王虽然表面上没有说要给他珍宝,事实上,国王私下已经命令大臣,去把医生的房子翻修了一翻。根据医生对他调理医药尽心的程度,把他的房子重新再翻修了一次。但是这件事情,这个医生完全不知道。他还是照正常的轨则,把国王的病给治好。治好以后,国王也没讲什么,就跟国王告假。当然他也不敢提,大国王的境界,谁赶去触恼国王呢?回到家以后,一看,我过去的房子怎么不见了呢?一栋高楼大厦,外面很多的牛羊成群。问他家人,这个房子是谁的呢?你去帮国王治病的时候,国王就为我们盖大房子,把这个旧房子给拆了,前面的牛羊都是国王送的。他应该很高兴,但是他很后悔,早知道国王对我这么好,当初我应该更尽力的布施才对。佛陀就以这个故事,来勉励我们菩萨,说布施亦复如是。「由施能生他世乐」,布施所产生的业力,你今生看不到,这叫异熟果。异时而熟。你今生布施的果报,你来生才会看得到。我们往往到来生才会后悔,尤其是天人。天人他有天眼通,到天上去以后,他有种种的快乐的境界。他会用神通去观察一下,我为什么会到天上来呢?噢! 我前身就是怎么怎么的布施,他当然会很庆幸,天人当然也会后悔。早知道我今天会得到这样的果报,我当初的布施应该更彻底一点,这个果报能更殊胜一点。就是说,我们往往不能看到他世乐,使令我们在今生布施的时候,没办法尽力。佛陀告诉我们,由施能生他世乐。虽然你在布施的时候,你现在的环境一点都没改变,但是在你的身心当中,已经创造出一种强大的善业,你会引生你来世可乐的果报,是这样子的意思。这是讲到布施的功德,不布施有什么过患呢?「不施现法亦生苦」,我们不断的积集我们的资财,世间上的事情很奇怪,东西积集得越多,越贪心。我们凡夫的贪,他是不会满足。你没钱的时候,还不见得会起贪,你越有钱,就需要越多。贪烦恼多,贪火越大。贪求心越大有什么过患呢?你就不容易满足。经典上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一个少欲知足的人,虽然他睡在地上,他也觉得很快乐。他觉得有个大地睡,他心满意足,比睡在大海中好。「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的人睡在天堂,他觉得天堂也有很多的问题,他心中老是想着更好的东西。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所以说我们在僧团就很清楚,大家一起吃饭,吃同样的饭菜。有些人吃的津津有味,少欲知足。有些人就是闷闷不乐。每一个人的贪欲心,有厚薄不同。所以说我们今天不布施的话,积聚很多的资财,在点点滴滴当中,增长我们的贪欲。我们贪欲增加以后,不要讲来生的痛苦,今生你就不快乐,因为你贪欲越强,所需求越多,就算生活得很好,你还是不快乐。所以讲不施现法亦生苦,因为你增长了烦恼。「人间诸财如流星,定无不舍诸财物。」人间的诸财就像流星,一剎那就消失。你决定没有一个不舍的诸财物。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恒常跟着你受用的诸财物,你任何一个东西,你迟早要施舍。这当中讲出了布施的功德,也讲出不布施的过患。

  「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饶利有情所惠施,诸财无坚亦有实。」

  这一段是总结前面两段。我们对于不布施的财物,我们内心当中执取这个财物是我的,它永远都必须应该由我所受用。但是无常灭,当你死亡到来的时候,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个财物都要完全被死亡所破坏,就不是你的。假设我们选择,在我们临命终之前来行布施。这样子在我们生命当中,就留下一个善的业力。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这个业力你带得走,你可以带走,你可以带走你今生所成就的善业,就像一个财库一样,它永远保持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所以说,我们为了饶利一切有情,所取的布施行为,它能够使令无常的财物,变成你未来一种真实的受用。把这种无坚固的财物,变成你来生所受用的一种真实情况。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的布施度。他为了帮助我们去思惟,布施、不布施的差别,他讲出一个譬喻,来帮助我们理解这样的一个相貌。他说在森林当中,有两户人家,住在隔壁。有一天森林起了大火,两户房子都烧起来。这当中有一户人家有智慧,看这个大火烧的太厉害,救火没意思,这个房子在怎样都无法救。他就到房子里面去,把珍宝拿出来,依止这个珍宝,他到其他的地方,又盖了一个新房子,继续的住下去。另外一个愚痴的人,他不忍心这个房子被破坏。他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怎么样?只好去救这间房子。但是他七救八救,耽误了时间,房子还是烧坏,珍宝也烧坏,什么都没有。龙树菩萨就比喻说,房子就是我们这一期生命。这一期生命当中,受无常大火所燃烧,你的生命一点一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渔,斯有何乐?」房子从你出生开始就开始烧,总有一天要把它烧坏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在这一期生命当中,赶快积极善业。因为他知道生命,有生必有死,不可能经常存在,他为来生积集资粮。就好像说,在大火当中,再把珍宝拿出来,去盖一个新的房子。有一个人是爱着生命的,他希望他今生的东西永远不离开,他不愿意去创造善业,结果他今生的房子也烧光了,所有资具也烧光了。他就什么善业也都没有带走,只好以满身的罪业去面对来生。这个地方是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虽然这个财物是无常会坏,但是有智慧的菩萨,他却能够把握时间,利用今生还在的时候,把无常的财物,转成一种可靠的善业。

  前面的三段是在讲一个布施的世间有为的一个功德。第四段讲到,布施引生出世的功德,更殊胜的功德,不但是来世的福报而已。

  「由舍不起染污执,悭非圣道生烦恼,若施即是道中尊,圣呵余者为恶道。」

  由舍不起染污执。我们能够不断的布施,不但是创造一种善业。更珍贵的是,它能够去对治我们的染污执,对治我们对三界果报的爱取。透过布施的行为,使令我们对三界果报的爱着心,慢慢、慢慢的淡薄。反过来,悭非圣道生烦恼。我们对于财物、资具,不但不布施,一次一次的增加,一次一次的执取,这样子就是非圣道,障碍我们的圣道,引生我们的烦恼。悭非圣道生烦恼。譬如吃药,有些人吃药,他吃一下子他病就好了。有些人吃药了很久,病都没有好,为什么?因为吃药有禁忌,不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禁忌你也不管,就把药的功能给破坏。有些人在佛法中修学,他不断的去拜忏、诵经、修止观,他一下子进步很快,内心很快调伏,内心一片清净光明,跟圣道相应。有些人也拜忏,也作定课,但是做了半天,他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进步。佛法是一个乘,能运载我这一念苦恼的心,到达安乐的心,怎么我内心当中都没有一种超越的感觉?修了半天,内心当中停顿在原地。这当中有障道的因缘。这里提出了一个悭贪,虽然你修学佛法,但是你也不断的去创造不善道的因缘。这里讲到悭贪会使令你很难趣入于圣道的修行,这是一个很大的过失。若施即是道中尊,圣呵余者为恶道。佛陀要菩萨第一个修学布施是道中尊,一切法门当中最为殊胜的,一切法门当中最为基础的。佛陀呵责一个悭贪的人,他来世是容易堕恶道的,因为他的贪爱、执取,他不修行善业,也就容易堕落到恶道去,这种事是佛陀所呵责的。

  「如是善思摄持过患,而生极大怖畏;善思能舍胜利,而能引发广大欢喜,则能任运生起惠施之心,乃至启发志心施他一切所有。」

  我们能够从这个无量的生命观察,生命横转如暴流。我不是只有今生而已,我一定还要面临来生。既然有来生,我们就必须为来生积集资粮。当然,我今生的财物不能带到来生去受用。死亡一破坏的时候,我们只有神识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如果知道,原来我们可以把这一生的财物,透过布施的造做,转成一种善业力,这样子就能够把这个善业带走,使令我们来生受用。我们不断的去思惟,我们今生不布施,结果我们的资财还是要失掉。虽然你不去布施,但是你迟早还是要被破坏。我们布施引生强大的业力,这样子对布施的法生起广大的欢喜心,我们就容易把自己多余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命以外,就布施给一切的有情。这个就是加行,在布施之前,对布施法门的一个理解,然后对它的一个信心。

  二、正修。前面是讲到布施的前方便,建立对布施的一个信心。以下是讲到布施的方法。

  「由能损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自懒惰住教他行施;于来求者呵责嗤笑,旁言轻弄,粗言恐吓而后给与;违越佛制学处而施;不能如有资财而施,长时积集然后顿施,是为应断。」

  正修有两段,第一段是不如法的情况,叫不净施。第二段是如法的布施,叫净施。首先,先举出五段,是菩萨行布施应该要避免的。

  第一段、由能损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你这个布施的行为,是透过损害他人的方便,就是你损害他人的利益。你的钱财是怎么而来的呢?是你去偷盗或骗取而来的。你先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然后再去布施这个财物。佛陀是不允许的。损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

  第二段、自懒惰住教他行施。我们自己不布施,我们看到一个贫穷人家,你跟一个人走在一起,你叫他布施,这不可以的。因为我们自己也应该要去布施,来带动别人。自懒惰住教他行施,这个应该断。

  第三段、于来求者呵责嗤笑,旁言轻弄,粗言恐吓而后给与。有人来向我们请求,我们内心当中以瞋恨心来呵责他,你这个人真是没出息,向我乞求,呵责。或者是私下心生骄慢,哎呀!你也有今天啊!就是用种种的因缘来讥笑他。或者是旁言轻弄,就是用拐湾抹角的话来挖苦对方。或者是出言恐吓,然后再把东西给他。这也是不允许的。就是你在布施的时候,没有诚意。没有一种无贪的施舍心,完全是以一种骄慢瞋恚的心来布施。这样子不能达到布施的功德。

  第四段、违越佛制学处而施。你资具的获得是违背佛陀的戒律,是从事于杀盗YIN妄的行业,赚取金钱来布施。这是违背佛陀的制教,这也是不允许的。

  第五段、不能如有资财而施,长时积集然后顿施。你布施的时候,不能随缘尽份,经过你长时间的积集以后才布施。

  佛陀在戒律里面,对于出家众要求的更严格。菩萨比丘,行布施的时候,要当下。你不能积集很多才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积集过程当中,就会增加你的悭贪。我们东西越多,有一个钵、衣服,照道理说,应该东西越多就越满足,但是不是。当我们只有一两件衣服,或只有一个钵的时候,我们很满足。但是你东西越多的时候,刺激你的贪心,你会要求更多。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的布施一定要适时,适当,马上就要布施出去,有多的马上布施出去,不能够积集很多才布施。

  过去我看一本杂志,证严法师,他在盖医院的时候,他要信徒去护持花莲慈济医院,一个人三十块。怎么做呢?他一个人给你一个竹筒,他不要你一次拿三十块,他要你一天丢一块下去。这样子是很有道理的,你每天都生起一个布施的念头,就是你一个月有三十个布施的心情。虽然财物是非常的微小,但是布施的内涵是建立在一个无施舍的心,这样子的话,一个月能生起三十次的无施舍的心,是超过你一次拿三十块出来的功德大。站在菩萨布施的内涵来说。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佛陀要我们有多的要马上布施出去,不能累积到一次顿施出去,不可以。

  前面的五种,是我们在布施的过程当中应该断除的,因为这样的布施都夹杂过失。就是不净施。

  应该怎么做才正确?应该怎么做才如法?

  「谓舒言平视,含笑先言;随对何田,皆应恭敬;亲手应时,于他无损;耐难行苦,而行惠施。」

  我们布施要起三种的心。第一个起欢喜心。舒言平视,含笑先言。我们面对所要布施的对象,我们要以一种舒适的言词来安慰他,而且要平等心来安慰他。含笑先言。我们脸上带着笑容,主动跟他谈话,来表示我们布施的一个诚意,就是欢喜心。随对何田,皆应恭敬;亲手应时,于他无损。我们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田,是一个敬田。是三宝的境界,是我们所恭敬的境界,当然这个叫敬田。第二个恩田。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恩,叫恩田。悲田。他是个可怜的众生。不管我们面对的是敬田、恩田、悲田,我们都应该生起恭敬心,来亲手给他。「应时」,就是在他正需要的时候给他。于他无损。不能对他自尊心有所伤害,就是恭敬心。第二个是生起恭敬心。第三个是生起坚定心。耐难行苦,而行惠施。耐种种布施的困难,虽然你一天的收入不多,但是你能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耐难行苦,行种种的难行的苦行,而整个当中,才生起布施,内心的坚定,不可动摇。

  这个宗喀巴大师对于菩萨的布施,他提出三种心情。第一个是欢喜心,第二个恭敬心。第三个是坚定心。这三种心态在布施的时候,对于我们未来所成就的果报,有很大的影响。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对于果报的获得,有困难跟容易的差别。说有些人在生命当中,得到的财富是非常的容易。他一出生就生长在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他也不需要怎么工作,就自然的继承他父亲的产业,财富得的非常自然。说有些人他今生也是有钱,但是他是怎么回事呢?白手起家,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在整个追求财富的过程当中,有种种的逆境、障碍。但是他也是得到财富。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有些人起欢喜心、恭敬心。他把众生当福田,哎呀! 真是感激你们,由于你们的需求,成就我的善业。没有你们的需求,我怎么会创造善业呢?他对于布施的过程当中,随对何田,都生起欢喜心,恭敬心。他因地的时候心甘情愿,他得果报的时候,特别的顺利,一点障碍都没有。另外一种布施是说,他的布施非常的勉强,心不甘、情也不愿。虽然在僧团里面做事,做厨房、典座、行堂,勉勉强强的去做,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还是做了,没有欢喜心、没有恭敬心。不得已的情况才做的。这种情况得果报就会有障碍,就会有障碍,但是你还是会得到果报,这当中有很多很多的辛苦、很多很多的辛酸。就是说我们在得果报有一个困难跟容易的差别。其次,得果报有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有些人从小就很富有,长大以后还是很富有,老的时候还是很富有,他的财富水不能淹,火不能烧,地震发生的时候,别的房子都倒了,他的房子不能倒,他的财富特别的坚固。有些人的财富非常的脆弱,他小时后很有钱,但是没几天生意失败了,又破坏掉了。就是他的财富非常的脆弱,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在因地行布施的时候,有坚定、不坚定的差别。有些人行布施的时候,内心特别的坚定,任何人的劝导,障碍,都不能障碍他。有些人他行布施,内心犹豫不决,他对于布施法门认识不够。他虽然行布施,但后来后悔,他未来果报就有问题。果报就是容易破坏。

  佛在世的时候,憍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他有两个女儿,大公主叫金刚,长的很丑陋,这大家都知道。老二叫善光公主,她长的非常的美妙端正,而且非常有人缘。不但深受国王、王后的喜爱,在整个老百姓、百官当中,对她也非常的尊重。有一天波斯匿王,下朝以后,就带着善光公主到花园去散步。国王就对善光公主说:「女儿,你看,你的父亲是个大国王,你仰仗父亲的光明,今天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享受这么好的荣华富贵。」善光公主回答说:「父王,我今生的福报当然也是父王引起的,但是父王对我的照顾只是增上缘,我今生的福报是我过去的善业所积集的。」因为善光公主学习佛法,佛陀为波斯匿王开示的时候,她也经常听。她就讲出,这个是我过去的善业。波斯匿王听了就很不高兴,你这个公主怎么这么骄慢,我一定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要处罚你。波斯匿王回去以后,就把大臣找来,说啊你去我们国家里面找几个乞丐过来。找了几个乞丐过来,波斯匿王就挑一个人品比较好的,相貌比较端正的,说:好,就是你。我会把公主嫁给你。乞丐说:国王,我不敢当。国王说:这件事情就决定了。决定以后,把善光公主嫁给这个乞丐。善光公主她也不知道这个是乞丐,她也不知道国王要处罚她。结婚以后,她就问她先生说:你住那里呢?他说:我没有家,我到处流浪,我是个乞丐,那有房子。她说:你过去祖先住那里?他说:过去我祖先本来是个大官,就是朝廷作大官的,是大富人家。但是发生火灾,一把火就把我们家烧光了,全部人也烧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房子烧坏了,总有一个田地、还有土地吧?土地有啊?那就回去看看吧!乞丐先生带着善光公主回到老家一看,房子破旧,都是蜘蛛网,草长的很高。先在这边盖个小茅蓬吧!白天,这个先生去外面作乞丐,去乞食。善光公主拿着镰刀,把草锄一锄,慢慢种一个田地。有一天,善光公主在锄草的时候。锄头往地上一锄,听到一种喀的声音,打开里面,大地里面很多的珍宝,祖先留下的珍宝。因为突然之间起火燃烧,祖先也没有办法交代,就死掉了。祖先的珍宝拿出来以后,就拿出一部份盖一个宫殿,跟善光公主以前所住的一模一样。波斯匿王要去看善光公主的笑话,一天带着皇后、大臣,来拜访善光公主,就是要去消遣善光公主。到的时候一看,哎呀!宫殿这么的庄严,比她过去住的宫殿还庄严。波斯匿王就很奇怪,你这宫殿是从那里来的呢?就如是、如是报告。波斯匿王就很欢喜,带着善光公主去见佛陀,跟佛陀报告,请佛陀解释,为什么善光公主会有这样的情况?佛陀就说,过去迦叶佛的时代,有一对夫妇,这个女众是很虔诚的佛教徒,经常省吃俭用,把她的财物供养三宝。这个先生刚开始他没有信三宝,他知道以后,就障碍这个女众,说你这个不要老是拿家里的钱去供养三宝,家里的钱应该自己用嘛!就障碍这个女众。这个女众她对三宝的信心很坚定,不能障碍。你不给我,我把自己的私房钱,不管多少,她还是继续的供养三宝。长时间以后,这个女众也一天一天的开导佛法,开导因果的道理,给她的先生明白。慢慢、慢慢这位先生也能够接受佛法,他也跟着布施。这位女众就是善光公主的前身,她在因地的时候,行布施内心非常的坚固,她得果报的时候,她的父亲不能破坏。她的果报体随着她的身心世界的时候,也特别的坚固。她的先生刚开始不相信三宝,后来才相信三宝,所以他前半生贫穷。他之所以信三宝,是因为善光公主的开示,所以他的果报要等到跟善光公主结婚以后,才能够现前。

  所以我们说如是因、如是果,我们因地怎么栽培,就影响到你果报的情况。这段是说布施的方法,就是欢喜心、恭敬心、坚定心。三种心态。

  四、修习布施差别内容。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财施就是用财物来布施,使令众生在物质上不缺乏。法施,就是说法,使令众生能够明白道理。无畏施,就是施给他无畏。这个众生他内心当中有恐怖畏惧,你能够适时的来安慰他,鼓励他,来消灭他的畏惧心,使令他变成无畏。叫做无畏施。

  布施有两个功德,第一个生善。我们能广结善缘。在未来的生命当中,能够积集很多的善缘。第二个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有资财。我们总是在人天里面得到可乐的果报。这是约生善。第二个破恶。度悭贪。就是能够破除,能够对治我们内心的悭。「悭」就是吝惜不舍。已经有的东西你不愿意舍。「贪」你没有的东西,你贪求无餍。这个是布施的内容,跟它所引生的功德。

  龙树菩萨在《智度论》里面讲布施度。他讲完以后,他讲一个观念。在家居士偏重在财施,出家菩萨偏重在法施。财施跟法施的差别,龙树菩萨他提出两个主要的差别。第一个是有漏跟无漏的差别。财施给众生,他能够得到一时的安乐,但是不能消灭他的烦恼,不可以。法施。你用佛法开导他,使他能够心开意解,得到安乐。这样的安乐能够对治烦恼,是无漏,它对烦恼有对治的力量。所以财施、法施,有漏跟无漏的差别。其次有有量跟无量的差别。说今天他没有饭吃,你给他一碗饭。他生病了,你带他去看医生。这也是对,也是好。但是这样一种对他的安乐,是有量的。你只能暂时的解决他一时的安乐。法施,你让他明白道理,明白业果的道理,让他主动的去断恶修善,给他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你对他的影响力是生生世世的。换句话说,你给他这样的善根,在他未来生命当中,他心中就生起了一个光明。他经常就会去创造善业,或者趋向可乐的果报。就是说,他的生命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有决定性,那个影响是无量的影响。财物的布施,并没有决定的影响力,只是暂时的解决他一时的痛苦。但是他内心因为没有智慧,还会创造罪业,还会有痛苦,那就没办法解决。所以法施有无量的作用,财是只有有量的作用。有这样的差别。

  民国初年,禅宗两位大德,南边是虚云老和尚。北边是来果老和尚。两位大德。南虚云,北来果。来果老和尚是一位住持,引导很多人参禅。有一次几个禅师就批评讲经的法师说,你们这些法师,只会讲不会修行的。当然,在古时候,禅宗是很用功。古时候参禅,在禅堂一坐是十六个小时。来果禅师就呵斥这些禅师说:你不能这样讲。来果老和尚说:在这十法界,只有佛是圆满的。其他对佛法,都是随学。不断的教学相长。在学习佛法当中,整个佛法的弘传、相续,还是要靠这些法师,生生世世,无尽灯光明的延续。如果说,大家都不说佛法,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正知正见。来果老和尚的意思是说,虽然他做不到,但是他能够如理如法而说,能够使令众生对佛法有正见,起码还有正见。

  譬如说,我们经常讲《楞严经》的思想。《楞严经》讲两个心,一个正心,一个妄心。我们经常要弃生灭,守真常,安住在真心,不要随顺妄心。这个理论是一个很高的理论。事实上,首楞严大定,谁也做不到。但是是不是表示《楞严经》就不讲呢?不是的。因为我们明白道理以后,当我们落入攀缘心的时候,我们容易起惭愧心。我们起码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事情随顺生死?什么事情随顺涅槃?有佛法的光明引导,起码让我们有正见、有惭愧心。灵芝律师,是宋朝的大律师。他也是提醒所有弘传戒律的律师,不管你的戒律,佛陀制的戒律很多,二百五十条戒。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你在弘律的时候,要如理如法的说。为什么有些人说,这条做不到,把它删掉,不可以。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人说要把沙弥十戒删掉两条,不抓银钱戒要删掉,过午不食已经不合乎时代,也要把它删掉。这是错误的。因为有些人做不到,并不是表示所有的人都做不到。你如理如法的说,在未来生命当中,有些人有善根,他就能够如理如法的受持。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算做不到,起码有正见。如果随便把佛陀的知见删掉,因为一时做不到删掉,到了末世以后,有的人过午不食,反而被毁谤。你为什么那么奇怪,过午不食?如法的人变成不如法,是非颠倒。诸位在座的,未来都有可能弘扬佛法。弘扬佛法,可贵就是如理如法而说,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因为它是一个标准,起码把这个标准,这个传承流传下去。你今天改一点,他改一点,到了末年,谁也不知道那一个是佛的真实义。所以说法布施,可贵就是如理如法而说。佛陀如是说,如是我闻。佛如是说,我如是闻,我们也如是的弘传。让众生起码有一个正知正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一个弘扬佛法的基本概念。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一)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二)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三)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一、培育智慧的利益

帕奥禅师: 转正法轮 二、安般念简介

 

后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九)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八)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七)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六)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