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二章 法念处 甲、五盖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二章 法念处 甲、五盖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在此,诸比丘,内心有欲欲时,比丘了知:『我内心有欲欲。』内心没有欲欲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欲欲。』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欲欲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欲欲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欲欲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关于经中所说的:「内心有欲欲时,比丘了知:『我内心有欲欲。』内心没有欲欲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欲欲。』」这两点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能觉察自己内心的欲欲(对欲乐的欲求),又怎么能观照它呢?因此应该了解自己的心。在经文中,「有」是指由于生起、熏习或一再发生而存在。「没有」是指由于不生起或透过观照或禅定来驱除而不存在。

  为什么欲欲会生起呢?我们必须了知:欲欲盖乃是由于对可喜、可爱、可乐的感官目标不如理作意而生起的。这样的可爱目标可以是欲乐本身或能产生欲乐的事物。

  什么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乃是不善巧的、错误的作意;或者不如理作意可以解释为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的作意。

  第一种不如理作意是视无常为常:什么是无常呢?一般我们将anicca这一巴利词翻译为无常,但在此它是指无常法。什么是无常法?五蕴就是无常法。如果你视它们为常,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如果能观到五蕴,你就会知道它们是无常的,因为它们一生起就坏灭。如果无法观到五蕴,你就会认为有恒常的比丘、比丘尼、他、我、父亲、母亲等存在,这就是不如理作意。从究竟谛(胜义谛)的角度来看,没有男人、女人、父亲、母亲、我、他人等。如果你视无常为常而作意有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朋友等,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基于这种不如理作意,互相执着的贪欲就会生起。

  第二种不如理作意是视苦为乐:五蕴是苦的,因为它们不断地受到生灭逼迫;但如果你不如理作意,就会认为五蕴是乐的。如何?例如你见到好朋友时说:「我很高兴见到你。」那就是视苦为乐。

  第三种不如理作意是视无我为我:五蕴是无我的,如果你视它们为我,那就是不如理作意。人们所误以为存在的「我」可分为两种,即身见与我想。「我想」即世间通称我见。根据世俗谛,我们说有父亲、母亲、我、他等,然而如果相信他们真的存在,那就是我想。五蕴迅速地生灭,没有恒长不变的实质。如果你视无我为我而作意:「这是我的父亲;这是我的母亲;这是我;这是他;这是她」,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基于这种不如理作意,互相执着的贪欲就会生起。

  第四种不如理作意是视不净为净:我们的身体充满不净物,例如头发、身毛等三十二身分。如果有人将这些身分拆开来放在桌子上,你会喜欢那一身分呢?你能说它们是净(美丽)的吗?由此可知事实上身体是不净的,但有时你可能会想:「这个男人很英俊;那个女人很美丽」,那就是不如理作意。基于不如理作意,贪欲就会生起。

  经中提到「内心有欲欲时,比丘了知:『我内心有欲欲。』」是说当你由于不如理作意而生起欲欲时,必须了知自己内心生起了欲欲。如何了知呢?你必须观照与贪欲心所相应的八种贪根心。怎么观呢?这八种贪根心依靠六种目标及依处而生起。如果要观眼门心路过程的贪根心,应该先观眼门和意门,然后再看某个对你而言是可喜的颜色。当该颜色同时撞击眼门和意门时,就作意它为美丽的颜色,那时眼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而其中的速行心就是贪根心。在此,眼门、心所依处及颜色是色蕴,取颜色为目标的眼门心路过程则是四名蕴,总共是五蕴。在此佛陀教我们观照名蕴及色蕴两者。

  关于「内心没有欲欲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欲欲。』」这段经文,对不可爱、不可喜的目标生起如理作意或通过专注该目标而培育禅那就能灭除欲欲,因此世尊说:「对不可爱或不可喜的目标数数如理作意是防止未生的欲欲生起之因,也是令已生起的欲欲止息之因。」如理作意乃是善巧的、正确的作意,是如实地知见五蕴及它们的因为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作意。

  经文中说:「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欲欲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一再对可爱的目标生起不如理作意会导致欲欲生起,例如你有儿女而且一再作意他们为你的儿女,那么你对他们的执着就会逐日增长;因此世尊说:「对可爱、可喜的目标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欲欲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起的欲欲增长及增强之因。」

  经文中说:「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欲欲如何被灭除」注疏根据巴利圣典解释有助于灭除欲欲的六种方法:

  一、取得不净的目标(直到获得取相);

  二、致力于修行不净观,直到近行定或禅那;

  三、守护根门;

  四、饮食适量;

  五、亲近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欲欲的适当言论。

  第一种方法「取得不净的目标」是指内心记住十种不净、可厌目标当中任何一种或是指练习不净观。如此记取不净目标的人能够灭除欲欲。

  第二种方法「致力于修行不净观」是指依不净观而培育近行定或禅那。不净观可分为十种无生命体的不净观及有生命体的不净观。

  「无生命体的不净观」的十种目标是:

  一、肿胀的尸体;

  二、变色的尸体;

  三、腐烂的尸体;

  四、裂开的尸体;

  五、血肉模糊的尸体;

  六、分解的尸体;

  七、切断、分割的尸体;

  八、血迹漫涂的尸体;

  九、生满蛆虫的尸体;

  十、变成骸骨的尸体。

  如果要修行无生命体的不净观,你必须见到上述十种尸体之一,可以取你以前见过的尸体为目标。如果你已修成其它止禅,例如安般第四禅,就应该先进入该禅。出定之后,在明亮的定力之光帮助下就能清楚地见到以前见过的尸体。那时应该专注它为不净直到证得初禅,这就是无生命体的不净观。

  另一种是「有生命体的不净观」,例如观照头发等三十二身分为不净,在《耆利摩难陀经》(Girimananda Sutta)中称之为「有识不净观」。根据那部经,你可以取自己的三十二身分整体或只取其中一个身分,然后专注它为不净直到证得初禅。

  第三种能帮助灭除欲欲的方法是守护六根门:怎样守护呢?在《龟喻经》(Kummupama Sutta)中提到其方法:

  有一只乌龟在恒河岸边寻食,同时有一只狐狸也在那里寻食。乌龟在远处就见到那只狐狸,而狐狸也在远处就见到那只乌龟,狐狸想要吃乌龟,但乌龟把头、四肢及尾巴缩藏在龟壳里。狐狸就在乌龟身边等着咬牠,但乌龟知道狐狸在等着,所以不把头、四肢及尾巴伸出去。最后狐狸很失望地离开了。这譬喻的提示是:比丘应该令心专注于好比是龟壳的禅修业处,若能如此,那好比是狐狸的烦恼就吃不到他;如此守护根门就能灭除欲欲。

  因此,如果要守护六根门,就必须令心专注于业处。如果你在修行安般念,就应该令心专注于呼吸;如果你在修行四界分别观,就应该令心专注于四界;如果你在修行观禅,就应该令心专注于观禅的目标,例如究竟名色法、名色法的因、名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第四种能帮助灭除欲欲的方法是饮食适量:关于这点,舍利弗尊者在《长老偈》里说:

  「吃到再吃四、五团饭就会饱足时就应当停止吃,而喝水以代替那四、五团饭,这就足以使精进修行的比丘快乐地安住。」

  关于此偈,有一种解释是:如果你吃四十团饭会饱,那就应该只吃三十五团饭;如果你吃六十团饭会饱,那就应该只吃五十五团饭,剩下的五团饭不吃,而喝水来代替,这就足以令你快乐地安住。

  另一种具有争论性且不可靠的解释是:你应该只吃四或五团饭,然后就只是喝水。

  有些法师说对于懂得摄取适量饮食的人,欲欲就会被灭除,因为他没有昏沉与睡眠的困扰,能对食物修行可厌的观想以及能安住于这类观想,例如观想食物会变为粪便等,所以欲欲就不能生起。

  第五种能帮助灭除欲欲的方法是结交善知识:亲近有如提舍长老那样乐于修行不净观的善知识也能灭除欲欲。这里提到的提舍长老是指阿诺罗富罗(Anuradhapura)的摩诃提舍长老(Mahatissa),他在托钵的路上看见一个女人的牙齿,对牙齿骨生起白骨观的如理作意,因而透过禅那而灭除欲欲。

  第六种能帮助灭除欲欲的方法是适当的言谈:善知识会借着涉及十种不净观的言语来勉励致力于去除欲欲的人。因此注释者说这六种方法有助于灭除欲欲。

  经文中说:「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欲欲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被上述六种方法灭除的欲欲在禅修者证悟阿罗汉道之后就永远不会再生起。

  对于想要证悟阿罗汉道果的人,能了解四种如理作意和四种不如理作意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此重复讲一次:四种不如理作意是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四种如理作意是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

  当你心中有欲欲时,应当了知自己心中有欲欲;当你心中没有欲欲时,应当了知自己心中没有欲欲。在什么时候你心中会没有欲欲呢?之前已经解释过,在你运用六种能灭除欲欲的方法时,你心中就没有欲欲,例如你修行不净观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时,该定力就能暂时灭除欲欲;这是止禅的方法。

  如果你不如理地作意(注意)目标,例如你作意所见的颜色为美丽,欲欲就会生起。那欲欲生起于眼门心路过程里及随后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里的速行心中,因此对于有欲欲的心,你不应只观照欲欲而已,而应该也观照在每一个速行心识剎那中与欲欲同时生灭的名法。当你如此观照而拥有观智时,欲欲就不会生起。为什么呢?因为善法与不善法不能像用两条牛来拉车那样同时存在,因此以如理作意来观照欲欲时,当下并没有欲欲存在。对于其它四盖,你也应如此观照。

  你应该观照颜色等目标为无常、苦、无我、不净,如此心中就会生起观智而灭除欲欲。除此之外,你也应观照观智本身为无常、苦、无我。观智生起于意门心路过程中,在一个意门心路过程中,第一个心是意门转向心,随后逐一地生起七个速行心,每个速行心中有三十四、三十三或三十二个名法。你应该观照每一个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

  如此观照善法或不善法时,就观照了五蕴。怎么说呢?善法与不善法所依靠的依处及所缘取的目标(如果是色法目标)是色蕴;善法与不善法本身则是四名蕴,所以一共有五蕴。观照善法与不善法之后,应该观照它们的因,然后观照善法、不善法及它们的因为无常、苦、无我。如此观照到观智成熟时,取涅盘为目标的四道智及四果智就会次第地生起。当你证得阿罗汉道时,欲欲就会被根除,而永远不会再生起。那时你应该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欲欲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根据《阿毗达摩藏》的教导,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都是欲欲盖;因此注释者说:透过证悟阿罗汉道来完全断除欲欲。

  过后会再谈到观照各种分类法,如观照五蕴、十二处等应被了知之法及观照七觉支等应被培育之法,在这里也是同样道理,此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观智,所以说:念处之教法以观禅为主、充满观禅。

  接着佛陀解释瞋恨盖如下:

  「内心有瞋恨时,他了知:『我内心有瞋恨。』内心没有瞋恨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恨。』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瞋恨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瞋恨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瞋恨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当你心中有欲欲时,必须了知心中有欲欲。同样地,当你心中有瞋恨时,也必须了知心中有瞋恨。为什么呢?如果你不能先觉察自己内心的瞋恨,又怎么能够观照它呢?因此你应该了解为什么自己心中会有瞋恨。

  对可恨相不如理作意会产生瞋恨;在这里,瞋恨本身及造成瞋恨的目标称为可恨相。无论在何处,不如理作意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即视无常为常、视苦为乐、视无我为我、视不净为净。例如有人会因为作意「她很美丽」或「他很英俊」而感到嫉妒与生气;如果他作意「他很令人讨厌」,他也会因此而生气。当一个人对可恨相重复地不如理作意时,瞋恨就会生起,因此世尊说:「对可恨相的数数不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恨生起之因,也是使已生起的瞋恨增长与增强之因。」

  借着对慈心解脱的如理作意,可以灭除内心的瞋恨。这里的「慈爱」是指近行定或安止定而言;「慈心解脱」则单指安止定而言。无论在何处,如理作意都具有同样的特征,即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当如理作意透过慈心观而变得强而有力时,就能灭除内心的瞋恨,因此佛陀说:「诸比丘,透过慈爱能达到心解脱。对慈爱数数如理作意是使未生的瞋恨不生起之因,也是灭除已生起的瞋恨之因。」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瞋恨:

  一、学习慈心观;

  二、致力于培育慈心禅那;

  三、思惟自己所造之业是自己的财产;

  四、数数如理思惟;

  五、亲近善知识;

  六、有助于培育慈心与灭除瞋恨的适当言论。

  注释者解释说:借着对个别的人散播慈爱可以灭除瞋恨;借着整体地散播慈爱,不局限特定的人或方向,也可以灭除瞋恨。

  通过对七类或二十八类有限定的对象、五类或二十类无限定的对象或十方的众生培育遍满慈爱都能灭除瞋恨。关于有限定与无限定对象的遍满慈爱,过后我会为大家解释清楚。

  以下列方式思惟的人也能灭除瞋恨:「你生气对他有什么作用?」「你能抹煞他的德行等法吗?」「你难道不是由于过去所造之业才投生在这里?未来你还不是要继续随业流转生死?」「对他人生气就像赤手握着灼热的木炭、火红的铁条、粪便等损害之物而想打击他人一样。」当你赤手握着灼热的木炭或火红的铁条想打击别人时,别人未必会被打伤,但你肯定会先烧伤自己。同样地,当你用手拾起粪便想丢别人时,别人未必会被丢中,但你肯定会先弄脏自己、沾上粪臭。

  也可以对所生气的人如此思惟:「生你气的人又能对你怎样?」「他能抹煞你的德行等法吗?」「他也是由于过去所造之业才投生,并且还要继续随业流转生死。」「他的愤怒就像不被接受的礼物退回给他自己一样,也像逆风投掷灰尘,灰尘只会飞回他自己的头上一样。」时常如此思惟自己所造之业是自己的财产,他人所造之业是他人的财产,就能灭除瞋恨。

  亲近乐于修行慈心观及谈论在四威仪中修行慈心观的善知识者也能灭除瞋恨,所以说这六种方法有助于灭除瞋恨。如此灭除的瞋恨最终会被阿那含道完全灭除。

  慈心是一种梵住(brahmavihara),是解脱瞋恨的境界。慈心观的详细修行方法可参见《清净道论》,以下是从各种注疏及《清净道论》汇集出来的纲要,有助于初学者修行慈心观。

  慈爱与世俗爱不同。慈爱是基于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的善愿,而不是想要拥有所爱的目标,它不是想要独自占有的心。慈心观的目的是要达到平等无差异地将一切众生包含在自己的善愿中。「慈心解脱」只是指安止定而言,如果还未达到安止定,就还不能有效地解脱瞋恨。修行慈心观时不可采用死人作为对象,因为如此修行肯定不会成功。对单一人散播慈爱时,不可采用异性为对象,因为可能会对异性生起贪爱。初学慈心观者开始时不应对以下三种人修行:

  一、 你讨厌之人,因为可能会对他生起愤怒。

  二、 你对他无好恶感之人,因为可能会修得很疲累。

  三、 你非常亲爱之人,因为很难对这样的人生起没有执着的慈爱,而且很容易在那人稍遇困难时就为他担心不已。

  「学习慈心观」是指激起以善愿涵摄一切众生的慈爱。「个别地散播慈爱」是指以下列的次第连续地散播慈爱:对自己、对亲爱者、对无好恶感者、对厌恶者。「整体地散播慈爱」是指借着破除人我之间的界限与分别而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

  如果要灭除瞋恨,你应该修行慈心观。要如何修行呢?根据许多禅修者的经验,当他们修成十遍八定,尤其是白遍第四禅之后,再转修慈心观很容易就能成功。《慈爱经》中显示了这种修法:有一次佛陀教五百位比丘修行十遍八定及观禅。之后那些比丘去到一座森林里修禅,而且很快地修成十遍八定及修行观禅达到生灭随观智。那时该森林里的众树神惊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再住下去,所以他们回去见佛陀。佛陀为他们开示《慈爱经》,吩咐他们背诵该经及依照该经修行慈心观。他们回到那座森林修禅之后,能够很快地培育强而有力的慈心禅那,并且向十方散播无量的慈爱。为什么呢?因为之前他们已经修成十遍八定。

  因此,如果你已经修成十遍八定,就应该在每次开始坐禅时先进入第四禅,例如白遍第四禅,直到定力之光非常明亮。出定之后先以四种方式向自己散播慈爱,即:「愿我没有仇敌、愿我没有内心的痛苦、愿我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我愉快地自珍自重。」如此散播慈爱两三遍。虽然向自己散播慈爱不能证得禅那,但还是要如此做以便推己及人:正如你希望你自己快乐,别人也都希望他们自己快乐。

  当你的心充满喜悦时,可运用明亮的定力之光,照向一个你敬爱且与你同性的人。你应该看到他全身,尤其注意他那充满笑容的脸,然后以四种方式向他散播慈爱,即:「愿此善者没有仇敌、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愿此善者没有身体的痛苦、愿此善者愉快地自珍自重。」如此散播慈爱四至五遍之后,应该从当中选你最喜欢的方式,譬如「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然后不断地以该方式向他散播慈爱。由于你以遍禅第四禅为基础而修慈心观,所以你能很迅速地证得慈心初禅。在开始的阶段,你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禅那,例如一、二小时或更久。满意之后,你可以省察禅支。如何省察呢?首先必须入初禅大约一小时,出定之后即刻观察有分心(意门),然后再看回你散播慈爱的对象。当该对象出现在有分心时,五禅支就会很明显地出现,那时你可以逐一地省察它们。熟悉于省察禅支之后,你应该修行初禅的五自在。成功后你可以进修慈心第二禅及第三禅。

  至此,你已能用「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这个方式散播慈爱直到证得第三禅。接下来应该逐一地运用其它三种方式来散播慈爱,直到以每一种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

  然后选另一个你敬爱且同性的人作为对象,同样以四种方式逐一地对他散播慈爱,直到以每一种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成功后再选另一个你敬爱且同性的人,以同样的方法对他修行……直到修完至少十位。

  然后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它三种人修行慈心观,即你非常亲爱的人、你对他无好恶感的人、你讨厌的人。取讨厌的人为对象来修行慈心观时,如果无法生起对他的慈爱,你应该重复地对自己、亲爱的人及无好恶感的人修行慈心观,直到慈爱强而有力,再向讨厌的人散播慈爱,直到证得第三禅。但若你没有讨厌的人,就不必对这种人散播慈爱。

  修行成功之后,可以更进一步破除人我之间的界限。如何修行呢?你应该轮流地向四种人散播慈爱,即你自己、喜爱的人、无好恶感的人、讨厌的人。由于这时你对敬爱的人及非常亲爱的人的慈爱已变得同等,所以将它们归纳为喜爱的人,因此只剩下四种人。应该以刚才所说的四种方式向自己散播慈爱两三遍,然后逐一地向其它三种人散播慈爱,直到各以四种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应该不断地轮流向四种人散播慈爱:除了你自己之外,对于其它三种人,每次都选换不同的人,修行到你对四种人的慈爱完全平等,那时就破除了人际之间的界限。

  然后可以进修遍满慈。遍满慈分为两种,即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与有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可分为五种或二十种,而有限定对象的遍满慈可分为七种或二十八种。什么是五种或二十种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呢?有五种不限定的对象,即一切有情(satta)、一切有息者(pana)、一切生物(bhuta)、一切个人(puggala)、一切有生命者(attabhavapariyapanna)。为什么称他们为不限定的对象呢?因为他们每一种都涵盖一切众生。

  开始修行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时,应该先选定一个范围,例如一个寺院的范围,以慈心禅的光明照见该范围里的各种众生,包括天神、人类、动物及其它恶道的众生。然后以四个方式向他们散播慈爱:「愿一切有情没有仇敌、愿一切有情没有内心的痛苦、愿一切有情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一切有情愉快地自珍自重。」修到以每一个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然后再用相同的四个方式,向该范围里的一切有息者、一切生物、一切个人及一切有生命者散播慈爱,直到以每一个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由于对每一种对象都有四个方式,所以总共有二十个方式。

  接着可以修行有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众生可分为七种,即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圣者、一切凡夫、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

  在此有一点要说明:向单一人散播慈爱时,不可取异性为对象,但向异性整体地散播慈爱是可以的。举例而言,如果你是男人,就不应向单一个女人散播慈爱,但可以向女性整体地散播慈爱。

  先以光照见这座寺院范围里的一切女性,然后逐一地以四个方式向她们散播慈爱,即:「愿一切女性没有仇敌、愿一切女性没有内心的痛苦、愿一切女性没有身体的痛苦、愿一切女性愉快地自珍自重。」直到以每一个方式都能证得第三禅。接下来应以同样的方法对这座寺院范围里的一切男性、一切圣者[33]、一切凡夫、一切天神、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修行慈心观。对每一种对象都有四个方式,所以总共有二十八个方式,加上二十种不限定对象的遍满慈,一共四十八种遍满慈。

  成功之后,可以将范围扩大至二或三间寺院,再以四十八个方式来散播慈爱。成功后,再渐次地将范围扩大至一个村子、两个村子、一个市镇、两个市镇、一个国家、两个国家、整个地球、一组三十一界。根据南传佛法,一组三十一界就是一个世界(cakkavala)。如此的世界是无量的,即有无量组的三十一界。因此,成功以四十八个方式散播慈爱至一个世界之后,应该再把范围渐次地扩大至无边世界(ananta cakkavala)。

  能将慈爱散播至无边世界后,应将慈爱散播至十方,即依方向的遍满慈(disa pharana metta),这是指逐一地对十方无边世界的众生散播慈爱。先把光照向东方,照见东方无边世界里的众生,包括梵天神、天神、人类等,然后以之前提到的四十八个方式向他们散播慈爱。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将慈爱散播至西方、北方、南方、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下方与上方的无边世界。如此一共有四百八十个依方向的遍满慈,上面已提及四十八个不依方向散播慈爱至无边世界的遍满慈,所以一共有五百二十八个散播遍满慈的方式。对于能重复地修习这五百二十八种遍满慈的禅修者,他能获得慈心禅那的十一种利益。

  在《增支部.慈爱经》里,佛陀说:

  「诸比丘,当慈心解脱被培育、开展、勤习、驾御、作为基础、建立、稳固与正确地修行时,可望得到十一种利益。是那十一种呢?睡眠安稳;不做恶梦;醒觉安稳;为人所爱;为非人所爱;天神守护;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心易得定;相貌安详;临终不迷惑;若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到梵天界。」

  对于已精通慈心禅那的人,他能很安稳地睡眠,就好像入定一般。他不会做恶梦;如果做梦,也只有好梦而已。他醒来时会觉得很安稳。

  除了人会喜欢他之外,天神也会喜欢他,就像毘舍佉长老(Visakha Thera)的例子。毘舍佉长老精通慈心观,他以慈心禅为基础修行观禅而证得阿罗汉道果。由于他的慈爱非常强,所以众天神都很喜欢他。有一天,他走在前往庄严山寺(Cittalapabbata Vihara)的路上,走到一个分叉路口时,不知道那一条路通向庄严山寺。那时有一个天神为他指路,所以他顺利地到了庄严山寺。他有个习惯,就是在每个地方最多只住四个月,因此于该寺住了四个月之后,最后一夜他收拾好行李然后就寝,打算隔天就离开。当他正在睡时,摩尼树的树神便坐在梯级上哭泣,长老问:「是谁在哭?」「尊者,我是摩尼树神。」「为什么哭?」「尊者,因为您就要离去了。」「我住在这里对你有什么好处?」「尊者,您住在这里令此地诸神互相慈爱;您走后,他们就会再互相争吵,甚至说粗言恶语。」

  长老说:「若我住在这里能帮助你们安乐地生活,那么我就再多住四个月。」四个月后当他再要离去时,那树神又再悲泣,如此长老无法离开那寺院,在那寺院住到最后进入般涅盘。如是,对于慈心很强的人,不只是人会喜欢他,天神也会喜欢他。

  慈心禅的第六项利益是受到天神守护,这就有如之前提到被众树神惊吓的五百位比丘之例,他们从佛陀那里学习《慈爱经》之后,回到同一座森林背诵该经以及依照该经修行慈心观,因而培育起极强的慈爱。由于慈爱的力量,原本惊吓他们的众树神变得喜欢他们,帮他们打扫住处、准备饮水等,而且还保护他们,使他们能专心修禅。这显示天神会保护已证得慈心禅的人。

  关于慈心禅的第七项利益「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我要举佛陀时代的几个例子来说明。佛陀最特出的两位在家女弟子当中一位是优陀罗(Uttara),也名为难陀母(Nandamata)。她修行慈心观直到证得禅那,然后再以它作基础来修行观禅,因而证得须陀洹道果。有一天,当她正在厨房里煮食物以便供养佛陀与僧团时,她雇来服侍丈夫的高级妓女师利摩(Sirima)看到她向丈夫笑而感到妒恨与愤怒,她冲进厨房里,舀了一杓火滚的油往优陀罗头上倒。当时优陀罗即刻进入慈心禅,因而那油就像荷叶上的清水一般从她身上流过,对她没有一点伤害。

  另一个是莎玛瓦蒂王后(Samavati)的故事,她有一位侍女名叫古入达拉(Khujjuttara),是佛陀另一位最特出的在家女弟子。此侍女时常去寺院听佛陀说法,回到宫里就将所听闻的法说给莎玛瓦蒂王后及五百位侍女听。她们都修行慈心观直到证得禅那,然后以它为基础来修行观禅,因而证得须陀洹道果。有一天,乌提那王(Udena)以为王后要放毒蛇咬他,所以感到很愤怒,命令王后及其五百个侍女排成一行,然后拿起弓与毒箭,想要一箭把她们射死。当时莎玛瓦蒂王后吩咐她的侍女们不应恨国王,而应向他散播慈爱。由于她们极强的慈爱力量,使国王的毒箭发射不出去,因此也就伤不了她们。

  还有僧吉帝沙弥(Savkicca)的故事,他七岁时就证得阿罗汉果。有一天,一群强盗捉住他,想要杀他来祭神。就在强盗首领用刀砍他的头时,他进入慈心禅。由于慈心禅的力量,那把刀被砍弯了也伤不了他分毫。因此对于拥有慈心禅的人,武器也伤不了他。

  拥有慈心禅的人也能像须菩提尊者(Subhuti)一般容易获得定力。须菩提是慈心禅第一的比丘,他以慈心禅作基础来修行观禅,因而证得阿罗汉道果。他有个习惯,就是在托钵时站在每家门前进入慈心禅,出定后才接受饮食供养。这显示出他能多么迅速地获得禅那之定。

  慈心禅的另一项利益是相貌安详。为什么呢?当禅修者进入慈心禅时,慈心禅心持续不断地生起,每一个禅心都产生许多具有八种色法的心生色聚,这些色法是胜色而且遍布全身。由于这些胜色的缘故,他的相貌变得非常安详。再者,当他心中充满慈爱时,其心毫无瞋恨,所以他的脸时常保持微笑,显得很安详。

  慈心禅的另一项利益是临终不迷惑。能在临终时保持善心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若人的临死速行心[34]是不善心,他肯定会投生到恶趣;反之,若人的临死速行心是善心,则肯定会投生到善趣。由于可知临终不迷惑是多么重要。精通慈心禅的人在临终时可以再度进入该禅,而能不迷惑地死。

  慈心禅的第十一项利益是如果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到梵天界。

  以上是慈心禅的十一项利益。

  然而慈心禅只能暂时灭除瞋恨;若要根除瞋恨,必须精进地修行直到证得阿那含道,因为该圣道才能根除瞋恨。

  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盖,即昏沉与睡眠:

  「内心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昏沉与睡眠。』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昏沉与睡眠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通过不如理地作意无聊等法,昏沉与睡眠即会生起:无聊就是不满意;松散是身体的怠惰;身体软弱无力是在起身等动作里迟钝地弯身;用餐后昏睡是在食用饮食之后昏沉,也称为用餐后的不适;心的软弱是心昏沉。时常不如理地作意这些法会产生昏沉与睡眠,因此世尊说:「时常不如理地作意无聊、倦怠、身体的软弱无力、用餐后的昏睡及心的软弱是产生新的昏沉与睡眠之因,也是导致现有的昏沉与睡眠增长与增强之因。」

  通过如理作意致力界等法,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致力界(arambhadhatu)是初步的努力;精勤界(nikkamadhatu)是比致力界更强的精进,因为它将懈怠抛在后头;不断精进界(parakkamadhatu勇猛界)比精勤界更强,因为它不断地进一步灭除破坏性的因缘。通过数数如理作意这三层次的精进,就能灭除昏沉与睡眠,因此世尊说:「时常如理作意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断精进界这三层次精进是防止新的昏沉与睡眠生起之因,也是灭除现有的昏沉与睡眠之因。」

  不如理作意是昏沉与睡眠生起的近因,而如理作意则是灭除昏沉与睡眠的近因,因此应该舍弃不如理作意而培育如理作意。如何培育呢?如果你在修行止禅,例如安般念、地遍或三十二身分,那就应该只专注于该止禅业处。别小看那单调的呼吸,因为通过一心专注它就能培育极强的如理作意;如果你在修行观禅,那就应该一心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止禅与观禅的如理作意能灭除昏沉与睡眠,无论修行其中的那一种,你都应该运用致力界、精勤界及不断精进界这三层次的精进,如此就能克服昏沉与睡眠,成就禅修。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昏沉与睡眠:

  一、知道饮食过量能导致昏沉与睡眠生起;

  二、完全转换身体姿势;

  三、作光明想;

  四、住在露天下;

  五、结交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

  以下是这六种方法的解释:暴饮暴食的比丘在修禅以执行比丘的任务时,会受到昏沉与睡眠攻击,就像是有只大象压着他一样;然而饮食适量的人不会遇到这些障碍。知道饮食过量能导致昏沉与睡眠生起而取用适量饮食的人就能灭除它们。

  疏钞根据古印度书形容贪吃的人来解释暴饮暴食的比丘,共有五种贪吃的人:

  一、吃到必须用手撑着才能从座位站起来的人;

  二、懒散地躺着,一直吃到满意为止的人;

  三、吃到必须解开腰带的人;

  四、吃到好像乌鸦都能在他嘴里啄食的人;

  五、吃到呕吐或吃到呕吐了再吃的人。

  在以下的情况,昏沉与睡眠也会消失:从导致昏沉与睡眠生起的姿势换去另一个姿势;在晚上观月亮、灯或火炬的光,在白天观太阳的光;住在露天下;结交善知识;说有助于灭除昏沉与睡眠的适当言论,例如有关严守头陀行的言论。

  所以说这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昏沉与睡眠。通过这六种方法灭除的昏沉与睡眠只有在证悟阿罗汉道时才会被根除,而永远不再生起。

  在此提出佛陀教导目犍连尊者克服昏沉与睡眠的八个方法,或许对大家有帮助。这八个方法是:

  一、 不应注意昏沉的念头;

  二、 思惟佛法,例如《转法轮经》、各种保护经;

  三、 背诵佛法;

  四、 拉扯自己的耳朵,按摩四肢;

  五、 从座位起身,以水洗脸后遥望天空的星辰;

  六、 作光明想;

  七、 在清楚前方及后方之情况下来回行走,令诸根向内收摄,不让心向外飘荡;

  八、 当前面七种方法都无效时,应当小睡片刻。保持正念、正知及谨记应当起身的时刻而躺下睡觉。醒来之后应当立刻起身,心想:「我不应放纵自己而乐于躺卧、乐于睡眠。」

  接着佛陀继续解释第四盖,即掉举与追悔:

  「内心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掉举与追悔。』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掉举与追悔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对内心的扰乱不如理作意会导致掉举与追悔生起。内心的扰乱是心的激动,事实上就只是掉举与追悔而已,因此世尊说:「时常对内心的扰乱不如理作意会导致新的掉举与追悔生起,以及导致已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增长与增强。」

  世尊说:「通过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就能灭除掉举与追悔。时常如理作意心的轻安或定是防止新的掉举与追悔生起之因,也是灭除现有的掉举与追悔之因。」

  注疏解释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掉举与追悔:

  一、对佛法有深入的知识;

  二、发问;

  三、了解戒律;

  四、与年长且对持行戒律等更有经验者相处;

  五、结交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掉举与追悔的适当言论。

  在解释这六种方法时,注释说:

  「对于学习一、二、三、四或五部尼柯耶[35]的意义及语法的人,掉举与追悔就会消失,这是通过『知识』而克服掉举与追悔的方法。『发问』是指多问在戒律上什么是适当及不适当的;对于如此做的人,掉举与追悔也会消失。对于通过实际运用及掌握戒律本质而精通戒律者,这两种恶法(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这即是『了解戒律』。『与更有经验者等相处』是指去拜见及咨询僧团中具有道德的长老;通过这些拜访,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结交善知识』是指跟有如精通戒律第一的优婆离尊者一般的善知识交往;在那种群体当中,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在此『适当的言论』特别是指讨论在戒律上什么是适当及不适当的;通过这么做,掉举与追悔即会消失。所以说这六种方法有助于断除掉举与追悔,但通过这些方法灭除的掉举必须于证得阿罗汉道时才会被根除而不再生起;而通过这些方法灭除的追悔必须于证得阿那含道时才会被根除而不再生起。」

  疏钞解释:

  个别地看待时,掉举和追悔是两个不同的法,但由于对已造恶业及未造善业的追悔与以心散乱、不宁静为特相的掉举相似,所以称「内心的扰动」为掉举与追悔。

  对于已透彻地了解圣典的涵义及明白佛法重要性的博学者,心的扰乱不会生起,因此不仅需要了解戒律,也需要了解佛陀的经、如是语、本生谈等九分教,以及通过发问等方法,才能避免掉举与追悔生起。

  通过与有自制、年长且成熟的长老相处,也能获得自制、成熟、庄严及平静的性格,而且能灭除掉举与追悔。

  「结交善知识」是指与精通戒律及能灭除他人怀疑何为适当及不适当等忧虑之人相处。

  接着佛陀解释第五盖,即怀疑:

  「内心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怀疑。』内心没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怀疑。』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怀疑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怀疑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怀疑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不如理地作意基于怀疑之事会导致怀疑生起:「基于怀疑之事」是立足于怀疑或朝向怀疑进行的事,是导致怀疑生起的原因。依共同的原因,前面之怀疑成为后来生起之怀疑的原因,所以佛陀说:「不如理地作意基于怀疑之事是导致新的怀疑生起之因,也是导致现有的怀疑增长与增强之因。」如理思惟善行等则能灭除怀疑,因此世尊说:「在勤于如理思惟善法与不善法、当受指责与无可指责之法、应修行与不应修行之法、卑劣与高尚之法、邪恶与公正之法、好与恶之法,就能防止新的怀疑生起,也能灭除现有的怀疑。」

  有六种方法能帮助灭除怀疑:

  一、精通佛法;

  二、问有关佛、法、僧的问题;

  三、透彻地了解戒律;

  四、对佛、法、僧的真实性有信心;

  五、结交善知识;

  六、有助于灭除怀疑的适当言论。

  第一项之前已经解释过,那即是明白圣典的意义及语法的知识;第二项则很明显易懂,肯定地,通过拥有佛法的知识及发问就能灭除一切的怀疑。第三项是指精通且能实际修行戒律。第四项是对佛、法、僧极强的信心。第五项是与有如瓦卡利长老(Vakkali Thera)一般深具信心的善知识相处。第六项是讨论三宝的特质。通过这六个方法能暂时灭除怀疑,但只有在未来证得须陀洹道时,才能根除怀疑,使它永远不再生起。

  为了根除它,除了运用上述六个方法之外,你应该修行止禅,培育够强的定力,然后以该定力为基础来修行观禅。你应该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你透彻地照见过去因导致现在果及现在因导致未来果时,就会清楚地明白业力如何产生果报。这种了解缘起的观智称为缘摄受智,它能暂时灭除对业报法则、缘起与生死轮回的怀疑,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曾照见自己的过去世,也不了解缘起,就不可能证悟涅盘,为什么?因为从证悟须陀洹道的那一刻开始,禅修者自然地对佛、法、僧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业报法则、缘起与生死轮回是佛陀教法的重要部份,如果你还不曾以观智直接知见它们,又怎么能肯定且毫不怀疑它们的存在呢?即使是已经直接照见它们的人也还只是「小须陀洹」而已,只能暂时性地去除自己的疑,那么,是否可能还未照见它们就成为须陀洹呢?即使你说自己对它们有十足的信心,但那只像婆罗门众对他们不曾亲眼见过的大梵天有十足的信心罢了,因为你对法的十足信心只是依靠理论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建立于亲身体验的观智。请记得,名字与头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证悟涅盘。因此,如果你自认为是须陀洹,为了你自己切身的利益,你应该细心思考我这一番话。

  观照缘起之后,应该观照内外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观照内外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只是内观,怎么能肯定外在没有常或我的行法呢?有些人就认为大梵天是常及我的;你怎样证明那是错的?怎样才能去除你自己对它的疑惑?这是为何佛陀教导我们必须也观照外在的行法为无常、苦、无我。

  当你的观智成熟时,取涅盘为目标的须陀洹道就会生起,此圣道根除怀疑,令它永远不会再生起。那时你就已彻底地了知涅盘是真实存在的、佛陀的证悟是真实的、已证悟涅盘的圣僧团是存在的、八圣道分的确是导向涅盘的道路;而你对佛、法、僧的怀疑就因此完全灭尽。

  在经中,佛陀继续开示: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如此,比丘安住于观照自己心中的五盖、观照别人心中的五盖或一时观照自己心中的五盖,一时观照别人心中的五盖。

  在这一节,佛陀着重于解释五盖。生起的现象是指通过不如理地作意美丽的目标等而导致五盖及其相应名法生起;坏灭的现象则是通过如理作意不净的目标等而导致五盖及其相应名法灭尽。对其他经文的解释则与前面章节里的相同。

  --------------------------------------------------------------------------------

  [33] 这里所谓的「一切圣者」只是出自个人主观想法而已,所见的未必真是圣者。禅修者照见自己认为是圣者之人并且向他们散播慈爱,这只是练习慈心观的一种方法,千万不可自以为能分辨圣凡!

  [34] 临死速行心是一生中的最后一个速行心。

  [35] 五部尼柯耶是《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及《小部》,也就是经藏。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三章、法念处乙、五取蕴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四章 法念处 丙、十二处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五章 法念处丁、七觉支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六章 法念处戊、四圣谛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七章 修行念处的成果

 

后五篇文章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一章 心念处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章、受念处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九章 身念处 己、九种坟场观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八章 身念处戊、界分别观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七章 身念处丁、不净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