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

  一七八、猎师经第七(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猎师藏饵而捕鹿等事。第一群鹿食后而被捕,第二、三群鹿虽然知道而有所警戒,但是不堪饥饿,也是为食而被捕。第四群鹿就终能逃离被捕的灾厄。世尊用猎师之饵比喻人的五欲,猎师譬喻为魔王,鹿则譬喻为沙门、梵志。第一乃至第三沙门、梵志受用信施,但都以放逸而为魔王所俘虏。第四沙门、梵志则已脱离魔王之境,故不被俘虏。魔王不能及之处就是: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灭尽定。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王舍城,住在于竹林迦兰哆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猎师之饲鹿,并不是有如是之心,如:令鹿得肥、得色、得力、得乐、长寿的。都是存如是之心去饲鹿的:唯欲鹿之近于食物,使其近食,而食后,便可使其憍恣放逸(会起憍慢,狂醉而陷入于放逸的动作)。放逸之后,则随猎师、猎师的眷属们之所欲望。猎师之饲鹿,都是存有如是之心的。

  (1)第一群的群鹿们,近食于猎师的食物,牠们近食后,便会起憍恣而放逸。放逸后,便会随着猎师、猎师之眷属之欲望。像如是的第一的群鹿,便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会被捕获,不能离开猎师们的魔掌)。

  (2)第二群的群鹿们曾作如是之念:第一群鹿近食于猎师之食,牠们近食后,便起憍恣而放逸。放逸后,便随着猎师、猎师之眷属之欲望。像如是的第一群鹿就不能脱离猎师、猎师之眷属的境界。我们现在宁可舍弃猎师之食,离烂恐怖之地,依于无事处,去食草饮水吧!第二群鹿作此念后,便舍弃猎师之食,而离开恐怖之地,依于无事处,去食草饮水。然而牠们乃在于春后之月(指秋冬),在诸草与水都尽之后,身体都极为羸弱,气力都大为衰退,便随着猎师、猎师的眷属们之欲望。像如是的那些第二群鹿,也同样的不能脱离猎师、猎师们的眷属的境界。

  (3)第三群的群鹿,也作如是之念:第一、二群鹿们,一切都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们的境

  界,我们现在宁可离开猎师、猎师的眷属,依住于不远之处,住在于不远处后,就不会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食后,便不会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会随着猎师、猎师的眷属的欲望。第三群鹿作这些念后,便离开猎师、猎师的眷属,而依住于不远之处,住于不远处后,就不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猎师、猎师的眷属。那些猎师、猎师的眷属们,便作如是之念:第三群鹿甚奇谄黠(指牠们乃非常的狡猾)!极为谄黠!为甚么呢?因为食我之食后,而不可得(指牠们在不远处食,而不跳入其布置的陷阱的范围内)。我们现在宁可作长围罝(结一条长围的网)为是。如作长围罝后,便能得第三群的群鹿所依而止住的地方。猎师、猎师的春属作如是之念后,便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后,便得第三群鹿所依住而止的地方。像如是的,第三群鹿也同样的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

  (4)第四群鹿也作如是之念:第一、第二、第三等群鹿,一切都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我们现在宁可依住在于猎师、猎师眷属所不至之处,如依住在于那个地方的话,就不会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食后,便不会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会随着猎师、猎师的眷属竹之欲望。第四群鹿作此念后,便依住在于猎师、猎师的春属所不至之处,依住于那个地方后,便不近食猎师之食,不近其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之故,便不随着猎师、猎师的眷属的欲望。那些猎师、猎师的眷属又作如是之念:第四群鹿乃甚奇猛儁(隽,非常的矫诈)!是第一的猛儁(非常的猾俊)!如我们追逐牠们的话,必定不能得到,其余之鹿(所有的群鹿),当会恐怖而惊散,我们现在宁可舍弃围罝,不管第四群鹿。猎师、猎师的眷属们作如是之念后,就便舍弃围罝。像如是的,第四群鹿,便得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们的境界(能逃离其魔掌)。

  比丘们!我说此譬喻,是欲使你们了解其中之义,我现在要说此义,你们当观其义。所谓猎师之食,应当要知道!是五欲的功德(功能、性能),为眼根知色境,耳根知声境,鼻根知香境,舌根知味境,身根知触境。猎师之食,当知就是此五欲的功德的。所谓猎师,应当要知道!是喻为恶魔王。猎师的眷属者,当应知道!是魔王的眷属是。所谓群鹿,就是指沙门、梵志。

  (1)第一类的沙门、梵志,乃近食于魔王之食。所谓世间的信施之食,他们近于其食后,便起憍恣而放逸。放逸后,便随于魔王、魔王的眷属。像如是的第一沙门、梵志,乃不能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的境界。有如第一群鹿之近食于猎师之食,牠近食后,便会憍恣放逸,放逸后,便会随着猎师、猎

  师的眷属的欲望,像如是的第一群,便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局的境界。应当要观察那些第一类的沙门、梵志,也是如是的。

  (2)第二类的沙门、梵志,也作如是之念:第一类的沙门、梵志,乃近食于魔王之食,所谓世间的信施之食,他近于其食而食后,便起憍恣放逸,放逸后,便随魔王、魔王的眷属,像如是的,那一类的沙门、梵志,乃不能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境界。我现在宁可舍弃世间的信施之食,离开那些恐怖之处,而依住于无事处,去食那些果树的果子,以及其根为妙!第二类的沙门、梵志作此念后,便舍弃世间的信施之食,而离开那些恐怖,而依于无事处,去食果树的果子,以及其根。然而在于春季之后的月日时(指秋冬),诸树果及根,都尽,身体就因不得食而极为羸弱,气力也衰退。气力衰退之后,其心解脱、慧解脱,便也就随之而衰退。心解脱、慧解脱衰退之后,便会随着魔王、魔王的眷属,像如是的第二类的沙门、梵志,也不能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的境界。有如第二群鹿之作如是之念:第一群鹿近食猎师之食,牠们近食后,便憍恣放逸,放逸后,便随着猎师、猎师的眷属,像如是的第一群鹿,便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我们现在宁可舍弃猎师之食,离开那恐怖之处,而依于无事处,去食草饮水为是?第二群鹿作

  此念后,便舍弃猎师之食,离开那恐怖之处,而依于无事之处,而去食草饮水。然而在那春后之月,诸草与水都尽,而不能得食时,其身体就极为羸弱,气力也衰退,便随猎师、猎师的眷属。像如是的第二群鹿,也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应当要观察那第二类的沙门、梵志,也是如是。

  (3)第三类的沙门、梵志,也作如是之念:第一、第二类的沙门、梵志,其一切都不能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的境界。我现在宁可离开魔王、魔王的眷属,依住于不远之处,如依住于不远处后,就不近食于世间的信施之食,不近于其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魔王、魔王之眷属。第三类沙门、梵志作如是之念后,便离魔王、魔王的眷属,而依住于不远之处,依住不远处后,就不近食世间的信施之食,不近信施之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魔王、魔王的眷属。然而却受持二见,所为有见,以及无见是(常见与断见)。他们受此二见之故,便随着魔王、魔王的眷属。像如是的第三类的沙门、梵志,也不能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的境界。

  有如第三群鹿之也作如是之念那样,所谓:第一、第二群鹿,其一切都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境界,我们现在宁可离开猎师、猎师的眷属,而依住于不远之处,如依住于不远处后,就不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其食后,便不会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会随着猎师、猎师的眷属。第三群鹿作如是之念后,便离开猎师、猎师的眷属,而依住于不远之处,依住于不远处后,就不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其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猎师、猎师的眷属。那些猎师、猎师的眷属们,便作如是之念:第三群鹿甚奇谄黠(非常的狡猾)!极为谄黠!为甚么呢?因为既食我食,而却不可得牠们,我们现在宁可作长围罝,如作长围罝后,便能得第三群鹿所依而住止之处。猎师、猎师的眷属作如是之念后,便作长围罝,作长围罝后,便得第三群鹿所依而住止之处。像如是的,第三群鹿也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所谓所依,应当要知道!就是所谓有见是。而所谓住止者,应当要知道!就是所谓无见是。应当要观察那第三类的沙门、梵志,也是如是的。

  (4)第四类的沙门、梵志,也作如是之念:第一、第二、第三等类的沙门、梵志,一切都不能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的境界。我们现在宁可依住于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依住于那个地方后,则不近食于世间的信施之食。不近食信施之食后,便不会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会随着魔王、魔王的眷属。第四类的沙门、梵志作此念后,

  便依住于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依住于那个地方后,就不近食世间的信施之食,不食信施之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魔王、魔王的眷属,像如是的,第四类的沙门、梵志,便得脱离魔王、魔王的眷属的境界。

  有如第四群鹿之也作如是之念那样:第一、第二、第三群鹿,其一切都不能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的境界。我们现在宁可依住于猎师、猎师的眷属所不至之处,依住于那个地方后,就不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其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猎师、猎师的眷属。第四群鹿作如是之念后,便依住于猎师、猎师的眷属所不至之处。依住于那个地方后,则不近食于猎师之食。不近其食后,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后,便不随猎师、猎师的眷属。那些猎师、猎师的眷属又作如是之念:第四群鹿乃甚奇猛儁(隽,非常的奸猾)!为第一之猛儁!如果我们追逐牠们的话,必定不能得到,余鹿则当会恐怖而惊散,我们现在宁可舍弃围罝第四群鹿。那些猎师、猎师的眷属作此念后,就便舍弃围罝。像如是的,第四群鹿便脱离猎师、猎师的眷属境界。应当要观察那些第四沙门、梵志,也是如是。

  比丘们!应当要学如是的所依住止,使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甚么叫做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呢?所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得到第四禅成就而游正于其中,这叫做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其次,甚么叫做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呢?所谓比丘之心,与慈俱在,而遍满于一方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二三四方,四维上下,而普周于一切,心与慈俱在,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悲与喜也同样的道理。而心与舍俱在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这叫做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的地方。

  又次,甚么叫做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之处呢?所谓比丘度一切色想,而至于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而游止于其中,这就是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的地方。又次,甚么叫做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的地方呢?所谓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而至于想知灭,而身触之,而成就游止于其中,有慧见,诸漏都尽,而断知(断智,断烦恼之智。烦恼尽处,名叫断,断是智果),这叫做魔王、魔王眷属所不至之处。比丘们!像如是的,所依而住止,使魔王,魔王的眷属所不至处。应当要学如是!」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

  说,都欢喜奉行!

  一七九、五支物主经第八(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外道沙门文祁子,对于佛弟子之五支物主说:如能成就(1)身不作恶业,(2)口不恶言,(3)不行邪命,(4)不念恶念之四事的话,就是第一善,就是无上士;而得第一义,为质直的沙门。佛陀曾闻此,佛陀乃说:这是婴儿也能成就之事。佛陀更为五支物主说何者为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以及其从何而生,何处而灭,何处而败坏,乃至如何行灭等说。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五支物主(名叫五支的工匠的首脑人物),在于平旦(朝晨)由舍卫国出来,往诣于佛所,欲拜见世尊,去供养礼事。五支物主曾作如是之念:暂且放置往见佛陀世尊,或者在宴坐当中(不先去打扰),以及不去拜见诸位尊者比丘。我现在宁可往诣一娑罗末利异学之园(末利迦妃所建的精舍。为镇头迦林中)。于是,五支物主便至于此道,而游戏欢乐,而近于巾头阿梨(镇头迦树苑),往诣于一娑逻(一舍)而成的末利异学的园苑。

  那个时候,在娑逻末利异学园中,有一位异学沙门名叫文祁子,在于众中为大宗主,为众人之师,受众人所敬重,统领五百名大众的异学之师。他在扰乱的大众当中,发高大的音声,其声很喧闹,都是说那些若干种畜生之论。所谓:论王、论贼、论斗诤、论饮食,论衣被、论妇人、论童女、论YIN女、论世间、论邪道、论海中,像如是的比类之聚集,而在论若干种畜生之论(对于修道上无关紧要之事)。异学沙门文祁子遥见五支物主之到来,便自敕其自己的大众,叫他们要默然而住。他说:「你们要肃静!不可再说话!应该要自收敛!因为这里有一位沙门瞿昙的弟子,名叫五支的物主将到。如有沙门瞿昙的在家弟子当中,居在于舍卫国的,都不能超过于五支物主的。为甚么呢?因为他乃爱乐于默然,称说默然,如果他看见此众当中,为默然者的话,或者会到这里来的。」那个时候,异学的沙门文祁子,止住其自己的大众后,就自己也默然而住。

  于是,五支物主乃往诣异学沙门文祁子之处,到后,共相问讯,然后退坐在一边。异学沙门文祁启口而说:「物主!如有具足四事的话,我就施设他(记说他)为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而得第一义,为质直的沙门。那四事呢?所谓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是。物主!如果有此四事的话,我就施设他为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而得第一义,为质直的沙门。」

  五支物主听闻异学沙门文祁子所说,乃不以为是,也不以为非,就从其座站起而去。他想:像如是之说,我自往诣佛陀,当请问佛陀有关于此义为是。就这样的往诣佛陀,到后,稽首作礼,然后退坐在一边,就将与异学沙门文祁子所共论之事,尽向佛陀说。

  世尊听后,告诉他说:「物主!如异学沙门文祁子所说的,假如为实在就是这样的话,则那些婴孩童子,其支节为柔软,其仰向卧眠,也当会成就善,为无上士,而得第一义,为质直的沙门的了。物主!婴孩童子尚且没有身想,更何况又能作甚么身的恶业呢?唯有能动其身而已的。物主!婴孩童子尚且没有口想,更何况又能恶言呢!唯能得啼而已(只会啼哭耳)。物主!婴孩童子尚且没有命想,更何况又能行邪命呢?唯有会呻吟而已。物主!婴孩童子尚且没有念想,更何况又有甚么恶念呢?唯念母乳而已。物主!假如像异学沙门文祁子

  所说的话,则像如是的婴孩童子们,都能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而得第一义,而为质直的沙门的了。

  物主!如具有四事的话,我就施设他为成就善,为第一善,然而并不是无上士,不得为第一义,也不是质直的沙门。那四事呢?所谓身不作恶业,口不恶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是。物主!如果具有了此四事的话,我就施设他为成就善,为第一善,然而并不是无上士,也不得第一义,更非为质直的沙门。物主!身业与口业的话,我乃施设是戒。物主!所谓念的话,我乃施设是心所有,与心相随。

  (1)物主!我说当知不善戒,当知不善戒,乃从于何处而生?当知不善戒,乃从于何处而灭无余?在何处败坏无余?当知贤圣的弟子怎样行灭不善戒呢?

  (2)物主!我说当知善戒,当知善戒是从何而生,当知善戒在于何处而灭尽无余,在何处败坏无余,当知贤圣的弟子怎样而行,而会灭善戒呢?

  (3)物主!我说当知不善念,当知不善念乃从何而生,当知不善念在何处而得以灭尽无余,在何处得以败坏无余,当知贤圣的弟子怎样去行,而得以灭尽不善念呢?

  (4)物主!我说当知善念,当知善念乃从何而生,当知善念在于何处得以灭尽无余,在于何处会

  得败坏无余,当知贤圣的弟子云何而行,而会灭善念呢?

  (1)物主!甚么叫做不善戒呢?所谓不善的身行,不善的口行,不善的意行,就叫做不善戒。物主!此不善之戒,到底从何而生呢?我要说它所从生之处,当知乃从心而生的。从甚么心而生的呢?如心有欲、有恚、有痴的话,当知不善戒乃从其心而生的。物主!不善戒要在于何处而灭尽无余呢?要在于何处败坏无余呢?多闻的圣弟子,如能舍弃身的不善之业,而修身的善业;舍弃口与意的不善之业,而修口与意的善业的话,则此不善戒就会灭尽无余,就会败坏无余。物主!贤圣的弟子,要怎样而行,而灭不善戒呢?如多闻的圣弟子,观察内身如身,乃至观察觉(受)、观察心、观察法,都如觉(受),都如心,都如法(身受心法)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时,就会消灭不善之戒的。

  (2)物主!甚么为之善戒呢?如善的身业,善的口业,善的意业,就叫做善戒。物主!此善戒到底从何而生呢?我说:它所从生的,当知就是从心而生。到底是甚么心呢?如心无欲、无恚、无痴的话,就应当知!善戒乃从此而生的。物主!善戒到底会从何处消灭无余呢?何处会败坏无余呢?如多闻的圣弟子,行戒而不着于戒的话,则此善戒会消灭而无余,会败坏无余。物主!贤圣的弟子为怎么而行,而会灭善戒呢?如多闻的圣弟子,观察内身如身,至于观察觉(受),观察心,观察法,都如觉、如心、如法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的话,就会灭善戒。

  (3)物主!甚么为之不善念呢?所谓欲念、恚念、害念,就叫做不善念。物主!不善念到底从何而生呢?我说:它之所从生,当知!乃从想而生的。甚么为之想呢?我说:想乃有多种、无量种、若干种之行的。或者为欲想,或者为恚想,或者为害想。物主!众生由于欲界想之故,会生不善之念,而与欲界相应。如有想的话,就因于其想之故,而生不善之念,而与欲界相应。物主!众生由于恚界,由于害界之想之故,而生不善之念,而与恚界、害界相应。如果有想的话,就由于其想之故,而生不善之念,而与恚界、害界相应,此不善之念,乃从此想而生。物主!不善念到底由于何处而灭尽无余呢?从何处败坏无余呢?如多闻的圣弟子,离开欲,离开恶不善之法,而有觉(粗寻)、有观(细伺),而由于离而生之喜与乐,而得初禅而成就游止于其中的话,则此不善念会灭尽无余,会败坏无余。物主!贤圣的弟子应怎样行,而灭不善之念呢?如多闻的圣弟子,观内身如身,至于观察觉(受),观察心,观察法,也如觉、如心、如法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之时,则能灭尽不善之念。

  (4)物主!甚么叫做善念呢?所谓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就叫做善念。物主!善念是从甚么而生的呢?我说它所从生的,当知!乃从想而生的。甚么为之想呢?我说想乃为有多种,有无量之种,有若干种之行。或者无欲之想,或者无恚之想,或者无害之想。物主!众生由于无欲界之想之故,会生善念,而与无欲界相应。如果有想的话,就由于其想之故,而生善念,而与无欲界相应。物主!众生由于无恚、无害界之故,而生善念,而与无恚界、无害界相应。如果有想的话,就由于其想之故,而生善念,而与无恚界、无害界相应。此善念乃从如是之想而生的。物主!善念会在何处而灭无余呢?会在何处败坏无余呢?如多闻的圣弟子,其乐灭、苦灭,喜与忧本来就已灭,而为不苦不乐,而为舍、为念、为清净,而得第四禅成就游止于其中的话,则此善念定会灭尽无余,会败坏无余。物主!贤圣的弟子,应怎样而行,才能灭此善念呢?如多闻的圣弟子,观察内身如身,乃至观察觉(受),观察心,观察法如法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时,就能灭除此善念的。

  物主!如多闻的圣弟子,以慧而观察不善戒,而知如真,从之而生的不善戒之原,能知如真的话,则此不善之戒,会消灭无余,会败坏无余,而知如真,而以慧去观察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时,就会灭除不善戒,而知如真。以慧去观察善戒,而知如真,从之而生善戒之原,能知如真的话,则此善戒会灭尽无余,会败坏无余,而知如真,而以慧去观察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时,就能灭尽善戒而知如真。以慧去观察不善念而知如真,从之而生不善念之原,如能知如真,则此不善念会灭尽无余,会败坏无余,而知如真,而以慧去观察的话,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时,就能灭尽不善念,而知如真。以慧去观察善念,而知如真,从之而生起善念之原,知如真的话,则此善念会灭尽无余,会败坏无余,而知如真,以慧去观察的话,则贤圣的弟子,如是而行时,就能灭除善念而知如真。为甚么呢?因为正见之故,就能生正志,由于正志之故,而生正语,由于正语之故,而生正业,由于正业之故,而生正命。由于正命之故,而生正方便(精进),由于正方便之故,而生正念,由于正念之故,而生正定。贤圣的弟子,其心如是而得正定后,便能解脱一切的YIN、怒、痴。

  物主!贤圣的弟子,像如是而正心解脱后,便知一切之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而知如真(如实而知道),这叫做学见迹(除阿罗汉果外之四向三果)的人,乃成就八支(八正

  道),漏尽的阿罗诃(阿罗汉),乃成就十支(八正道外,加正智、正解脱之二)。物主!甚么叫做学见迹,成就八支呢?所谓学正见,乃至学正定,就叫做学见迹而成就八支。物主!甚么叫做漏尽的阿罗诃,成就十支呢?所谓无学的正见,乃至无学的正智,就叫做漏尽的阿罗诃成就十支。物主!如果有此十支的话,我就施设他已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而得第一义,而为质直的沙门。」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位五支物主(名叫五支的工匠的首脑人物),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八○、瞿昙弥经第九(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世尊的姨母-瞿昙弥夫人,以金缕衣供佛。佛则叫她布施给比丘众,但是经过三劝,还是不从。这时阿难立在于世尊后面,佛陀就为阿难说七施众,以及十四私施,并谓四种布施之净和不净等事。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释羇瘦(释羇国),住在于加鞞罗卫(迦毘罗卫,佛陀出身的国家)国的尼拘类树园。

  那时,摩诃簸逻阇钵提瞿昙弥(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译为大爱道,佛陀的姨母,为养育佛陀的人),持金缕的黄色衣,往诣于佛所,到后,稽首佛足,然后退住在于一边,而白佛说:「世尊!这一套新的金缕黄色衣,是我亲自为世尊您作的,请慈愍我之故,愿垂纳受!」

  世尊告诉她说:「瞿昙弥!妳应持此衣去布施比丘众。如布施比丘众后,便是和供养我一样,也是与供养大众一样。」大生主瞿昙弥(为意译),乃至于再三的白佛说:「世尊!此新金缕黄色衣,乃我亲自为世尊您作的,请慈愍我故,愿垂纳受!」

  世尊也至于再三的告诉她说:「瞿昙弥!妳应持此衣去布施给比丘众,布施比丘众后,便是供养我一样,也是供养大众一样的。」那时,尊者阿难,立在于世尊的身后,正执拂而奉侍佛。于是,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这位大生主瞿昙弥,乃对于世尊,有多所饶益,为世尊的母亲命终后,乳养世尊长大的人!」

  世尊告诉他说:「如是,阿难!如是,阿难!大生主瞿昙弥实在对于我为多所饶益,我母命终之后,乃乳养于我,使我长大的人。阿难!我也对于大生主瞿昙弥多所饶益的。为甚么呢?因为大生主

  瞿昙弥乃由于我之故,得以自归依于佛与法,以及比丘众,而不疑三尊(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深信而不疑),不疑苦集灭道,而成就信、戒、多闻、布施、智慧,而离开杀生,断除杀生,离开不与取(不偷盗),离开邪YIN、妄言(断除偷盗、断除邪YIN、断除妄言),也离开酒、断除酒。阿难!如有人,由于人之故,而得以自归依于佛、法,以及比丘众,而不疑三尊(佛法僧三宝),不疑苦、集、灭、道,而成就信、戒、多闻、施、慧,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YIN、断邪YIN,离妄言、断妄言,离酒、断酒的话,则此人供养于那个人(指教授师),乃至尽形寿,用饮食、衣被、床榻、汤药,以及若干种的生活之具,也不能得以报答其恩的。

  又次,阿难!有七施众(1.佛在世时之二部众〔比丘僧伽、比丘尼僧伽〕,2.佛灭度后之二部众,3.比丘僧众,4.比丘尼僧众,5.特定的比丘、比丘尼众,6.一定数目的比丘众,7.一定数目的比丘尼众。此七众,无论何人,皆可作为布施的对象,故称七施众),有十四私施(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都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的。

  阿难!甚么叫做七施众,而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呢?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善男信女),于1.佛陀在世时,以佛为首,而布施佛,以及比丘众,这叫做第一类的施众,而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的。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在于世尊般涅槃后不久,布施二部众,2.布施比丘众,3.布施比丘尼众。4.入于比丘的僧园,而白众说:『如在大众当中的比丘来时,当会布施给他的。』5.入比丘尼的僧房(僧舍)而白大众说:『在大众当中的比丘尼来时,当会布施给她的。』这叫做第五施众,而能得大福,能得大果,能得大功德,能得大广报的。

  阿难!6.在于当来之时,会有比丘,也有其名姓种(多少有名称,有来路功行的出家人),虽不精进,然而也着袈裟衣(成就修行者之相)。他虽不精进,然而不精进之故而布施给他,就是他乃依于众(僧)之故,缘于众(僧)之故,上之众(僧)之故,因于众(僧)之故,我乃说那时的施主,会得无量不可数不可计之福,会得善得乐,7.更何况现在的比丘之成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就质直,成就柔软,成就质直柔软,成就忍,成就乐,成就忍乐,成就相应,成就经纪,成就相应经纪,成就威仪,成就行来游,成就威仪行来游,成就信,成就戒,成就多闻,成就施,成就慧,成就信、戒、多闻、施、慧呢?(更应布施供养的!)这叫做第七施众,能得大福,能得大果,

  能得大功德,能得大广报。这叫做有七种的施众,布施给他们的话,就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二)阿难!甚么叫做有十四私施,而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呢?有信心的族姓男、族姓女(善男信女),布施如来,布施缘一觉(一一觉、独觉),布施阿罗诃(阿罗汉),布施向阿罗诃、(趣向于阿罗汉的行者),布施阿那含(不还,三果阿罗汉),布施向阿那含(阿那含向),布施斯陀含(一来,二果阿罗汉),布施向斯陀含(斯陀含向),布施须陀洹(预流,初果阿罗汉),布施向须陀洹(须陀洹向),布施离欲的外道的仙人,布施精进之人,布施不精进的人(凡夫之持戒者),布施畜生。

  阿难!布施畜生,能得福百倍,布施不精进的人,得福千倍,布施精进的人,得福百千倍,布施离欲的外道的仙人,得福亿百千倍,布施向须陀洹,得福无量,布施得须陀洹果的,得福无量,布施向斯陀含的,得福无量,布施得斯陀含果的,得福无量,布施向阿那含的,得福无量,布施得阿那含的,得福无量,布施向阿罗词的,得福无量,布施得阿罗诃果的,得福无量,布施缘一觉(独觉)的,得福无量,更何况又是布施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呢?(布施佛陀的功德福报为无量无边)。此十四种私施(向个人,不是其团体),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三)又次,阿难!有四种的布施,为三种的净施。那四种呢?或者有布施,因为施主清净,而不是受者(纳受的人不一定清净),或者有布施,因为受者清净,而不是施主清净(施主不一定清净),或者有布施,不是因为施主清净,也不是受者清净,或者有布施,因为施主清净,受者也是同样的清净。1.阿难!甚么叫做布施,因于施主清净,并不是受者清净呢?如施主为精进,而行妙法,而能见未来,能见其果,像如是之见,像如是而说:有布施就有布施的果报。而领受他人的布施的人,并不精进,而行恶法,不见未来,不见未来的果报,会像如是之见,如是而说:没有甚么布施之因,没有甚么布施的果报,这就叫做布施因施主的清净,而不是受布施的人之清净。

  2.阿难!甚么叫做布施因受者净,而不是施主之清净呢?如施主并不精进,而行恶法,不见未来,不见其果,会像如是之见,如是而说:没有甚么布施为福之因,也没有布施后之甚么福报;而受布施的人,乃精进而行妙法,能见未来,能见其果,而作如是之见,如是之说:有布施就会有果报,这叫做布施因受施的人之清净,而不是施主的清净。

  3.阿难!甚么叫做布施,并非因于施主之清净,也不是受施的人之清净呢?如施主不精进,而行恶法,不见未来,不见其果,像如是之见,如是而说:没有布施之因,也没有布施的果报;受施的人,也不精进,而行恶法,不见未来,不见其果,而如是之见,如是而说:没有布施之因,也没有布施之果报,这叫做布施非因于施主之清净,也不是受施者之清净。

  4.阿难!甚么叫做布施因于施主之清净,受施的人也是如此呢?如施主乃为精进,而行妙法,能见未来,能见其果,而为如是之见,如是而说:有布施的因,而有布施的果报;受施的人也是精进,而行妙法,能见未来,能见其果,而作如是之见,如是而说:有布施的因,而有布施的果报,这叫做布施乃因于施主的清净,而受施的人,同样也是清净。」于是,世尊乃说如是之颂而说:

  精进施不精进如法得欢喜心信有业及果报

  此施因施主净不精进施精进不如法非喜心

  不信业及果报此施因受者净懈怠施不精进

  不如法非喜心不信业及果报如是施无广报

  精进施于精进如法得欢喜心信有业及果报

  如是施有广报

  奴婢及贫穷自分施欢喜信业信果报此施善人称

  正护善身口舒手以法乞离欲施离欲是财施

  第一

  (有精进的人,布施给与不精进的人,是如法而得欢喜之心,乃信有业因,以及其果报,这种布施,就是因于施主的清净。)

  (不精进的人,布施给精进的人、乃不是如法,也不是欢喜心,可说是不信仰有业因,以及其果报,这种布施,乃因于受施的人之清净。)

  (懈怠的人布施给不精进的人,是不如法,也不是欢喜心不信有业因,以及其果报,像如是的布施,则并没有广大的果报。)

  (精进的人布施给与精进的人,是如法,而得欢喜心,为信仰业因,以及其果报,像如是的布施,乃有广大的果报。)

  (为人的奴婢,以及贫穷的人,自量自己的身份而布施,而欢喜,信有其业因,信有其果报,这种布施为善,为人人称赞的。)

  (要善于正护其身口,应舒伸其手,以法而乞。离欲的人,布施给离欲的人,是财施当中的第一的。)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难,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八一、多界经第十(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阿难作如是的思惟:一切恐怖、遭事、灾患,以及忧戚,均为是由于愚痴而生,并不是从智慧而生。佛陀乃广为说明。阿难请问愚痴与智慧之别.佛陀说:如知六十二界、十二处、十二缘起、是处、非处的人为之有智慧,反之就是愚痴。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阿难,独自在于安静处宴坐思惟,其心曾作如是之念:诸所有的恐怖,那些一切的一切,均从愚痴而生,并不是从智慧所起的。诸有遭事(困厄)、灾患、忧戚,那些一切的一切,也是从愚痴而生,并不是从智慧所生的。

  于是(就这样),尊者阿难,就在于晡时(申时),从其宴坐而起,而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然后退住在一边。他白佛说:「世尊!我今天独住在于安静处,宴坐思惟时,内心曾作如是之念:诸所有的恐怖,其一切,均从愚痴而生,并不是从智慧而有的。诸所有的遭(糟)的事,以及灾患、忧戚,其一切都从愚痴而生,并不是从智慧而起的。」(是否对吗?)

  世尊告诉他说:「如是!阿难!如是!阿难!诸有恐怖,其一切都由愚痴而生,不是从智慧而起的。诸有遭的事,以及灾患、忧戚,其一切也都是从愚痴而生,并不是由智慧而起的。阿难!犹如从苇积、草积而生火,而焚烧楼阁、堂屋那样的。阿难!像如是的,诸有恐怖,乃从愚痴而生,不从智慧而起的。诸有遭的事,及灾患、忧戚,其一切均从愚痴而生,不从智慧而起。阿难!往昔过去之时,如有恐怖事,其一切也是从愚痴而生,不从智慧而起。诸有遭的事,以及灾患、忧戚,其一切都从愚痴而生,不从智慧而起。阿难!当来(未来)之时,诸有恐怖,其一切均从愚痴而生,不从智慧而起的。诸有遭的事,以及灾患、忧戚,其一切均从愚痴而生,不是从智慧而起的。阿难!现今现在的诸有恐怖,乃从愚痴而生,不是从智慧而起的。诸有遭的事,以及灾患、忧戚,其一切都从愚痴而生,不是从智慧而起的。阿难!这叫做愚痴有恐怖,智慧无恐怖、愚痴有遭的事,以及灾患、忧戚;智慧则无遭事、无灾患、无忧戚。阿难!诸有恐怖、遭事、灾患、忧戚,其一切均从愚痴可得而有,并不从智慧而来的。」

  于是,尊者阿难,乃悲泣泪出,叉手向佛,而白佛说:「世尊!甚么叫做比丘为愚痴,而不是智慧呢?」世尊回答说:「阿难!如有比丘,并不知界(十八法界等界),不知处(十二处),不知因缘(十二因缘),不知是处(是理),非处(非理)的话,阿难!像如是的比丘,就是愚痴,并不是有智慧。」

  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像如是的比丘,为愚痴,而不是智慧。世尊!甚么叫做比丘为有智慧,而不是愚痴呢?」世尊回答说:「阿难!如果有比丘,能知界、知处、知因缘,知是处(是理),知非处(非理)的话,阿难!像如是的比丘,乃为有智慧,而不是愚痴。」

  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像如是的比丘为有智慧,而不是愚痴。世尊!那么,甚么是比丘之知界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如有比丘见十八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十八法界),所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阿难!见此十八法之界,知如真。

  又次,阿难!见六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地大等六界),所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阿难!见此六界知如真。又次,阿难!见贪欲等六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贪欲等六界),所谓欲界、恚界、害界、无欲界、无恚界、无害界。阿难!见此六界,知如真。又次,阿难!见乐等六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乐等六界),所谓乐界、苦界、喜界、忧界、舍界、无明界。阿难!见此六界,知如真。

  又次,阿难!见四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觉等四界),所谓觉界(受界)、想界、行界、识界。阿难!见此四界,知如真。又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欲界等三界),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又次,阿难!见色界等三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所谓色界、无色界、灭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

  又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所谓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过去、未来、现在等三界)。又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所谓妙界、不妙界、中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妙界、不妙界、中界)。又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所谓善界、不善界、无记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善界、不善界、无记界)。又次,阿难!见三界知如真,所谓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阿难!见此三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又次,阿难!见二界知如真,所谓有漏界、无漏界。阿难!见此二界知如真(如实

  而知有漏界与无漏界)。又次,阿难!见二界知如真,所谓有为界、无为界。阿难!见此二界知如真(如实而知见有为界、无为界)。阿难!见此六十二见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六十二见)。阿难!像如是的比丘,就是所谓知界。」(综观六十二界就是如上所提的:1.十八界(〔六根、六境、六识〕,2.六界〔地、水、火、风、空、识〕,3.六界〔欲、恚、害、无欲、无恚、无害〕,4.六界〔乐、苦、喜、忧、舍、无明〕,5.四界〔觉-受、想、行、识〕,6.三界〔欲、色、无色〕,7.三界〔色、无色、灭〕,8.三界〔过去、未来、现在〕,9.三界〔妙、不妙、中〕,10.三界〔善、不善、无记〕,11.三界〔学、无学、非〕,12.二界〔漏、无漏〕,13.二界〔有为、无为〕。)

  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像如是的,为之比丘之知界。世尊!甚么叫做比丘之知处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如有比丘,见十二处,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十二处),所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阿难!见此十二处,知如真。阿难!像如是的比丘,为之知处。」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像如是的,为比丘之知处。甚么叫做比丘之知因缘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如有比丘,见因缘,以及从因缘起,知如真(如实而知见因缘法,万事万物都从因缘而生起之法),因此有彼(由于有了此,才会有了彼j有了此原因,才有那些结果),无此无彼(没有此因,就没有那些果),此生而彼生,此灭而彼灭。所谓缘于无明,而有了行(业行,妄动之念)乃至缘于生,而有了老死。如无明消灭的话,则行就会灭,乃至生如消灭,则老死也会消灭。阿难!像如是的比丘,为之知因缘。」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像如是的比丘,为之知因缘。甚么叫做比丘之知是处、非处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如有比丘,见处是处,知如真,见非处是非处,知如真(如实而知见有理、无理,也就是实有这道理,而认为有此理,没有这回事,就认为没有这道理)。阿难!如果说,世间中有二位转轮圣王并治的话,终无是处(究竟不会有这道理的)。如果说,世间里,有一位转轮圣王在统治的话,必定有是处(一定是真理的)。阿难!如世间中有二位如来(同一时期降生于世),为终无是处,如说世间中,有一位如来的话,必定有是处。阿难!如果已见真谛的人,会故意去害父母,去杀阿罗诃,去破坏圣众,以恶心向佛,而会出如来之血(伤害佛,而使佛流出血来)的话,终无是处(绝对没有这道理的)。如果说,凡夫之人,故意(有意,存心)害其父母,杀阿罗诃,破

  坏圣众,恶心向于佛,出如来之血的话,必有是处。阿难!如果说,已见真谛的人,会故意去犯戒,会舍戒而罢道(还俗,已不当为行者)的话,终无是处。如果说,凡夫的人,故意犯戒,舍戒而罢道的话,必定有是处的。如果说,已见真谛的人,舍离此内(指佛的真理),而从于外去求尊,去求福田(向外道去学,去求种福田之处),终无是处。如果说,凡夫的人,舍离此内教,而从外教去求尊,去求福田的话,必定有是处(有这道理,有这种事)。

  阿难!如果说,见真谛的人,会从其余的沙门、梵志,作如是之说:『诸尊!可见则见,可知则知』的话,终没有是处。如果说,凡夫的人,从其余的沙门、梵志作如是之说:『诸尊!可见则见,可知则知』的话,必定会有是处的。阿难!如果说,见真谛的人,会去信卜,而去问吉凶的话,终无是处。如果说,凡夫的人,会信卜,而去问吉凶的事,必有是处。阿难!如果说,已见真谛的人,从其余的沙门、梵志,去卜问吉凶相应,见有苦有烦,见是真的话,终无是处。如果凡夫的人,从其余的沙门、梵志,去卜问吉凶相应,而见有苦有烦,见是真的话,必定会有是处的。

  阿难!如果说,已见真谛的人,会生极苦,甚为沉重之苦,而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而舍离此内教,更从外道去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咒、三句咒、四句咒、多句咒、百千句咒,使我得以脱苦,想脱这种求苦、集苦、趣苦,而苦尽之事,终究没有这道理的。如果是凡夫的人,舍离此内教,而更从外教去寻求,或者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咒、三句咒、四句咒、多句咒、百千句咒,而使我得以脱苦,而想脱此求苦、集苦、趣苦,而苦尽的事,必定有这道理的。阿难!如果已见真谛的人,而会受入有之事,终没有这道理的。如果说,凡夫的人,会受入有的话,必定会有如此之事的。

  阿难!如果行身的恶行,行口与意的恶行,而因于此,缘于此,在其身坏命终之时,会趣至于善处,生于天中者,终究不会有这道理(无是处),如果身行恶行,口与意也行恶行,而因于此,缘于此,在其身坏命终之后,趣至于恶处,生于地狱之中者,必定会有是处。阿难!如果身行妙行,口与意也行妙行,因于此,缘于此,在其身坏命终之后,趣至于恶处,生于地狱之中者,终究不会有是处。如果身行妙行,口与意也行妙行,因于此,缘于此,在其身坏命终之后,趣至于善处,生在于天中者,必定会有是处。阿难!如果身行恶行,口与意也行恶行,而会受乐报的话,终究不会有是处。阿难!如果身行恶行,口与意也行恶行,而会受苦报者,必定会有是处。阿难!如果身行妙行,口与意也行妙行,而会受苦报者,终究不会有如是之处(不会有此理)。如果身行妙行,口与意也行妙行,而会受乐报者,必定会有如是之处(有如此的道理)。

  阿难!如果不断除五盖(贪、瞋、睡、掉举、疑),而心秽、慧羸(慧弱)的话,而说其心正而能立四念处(身受心法),终无是处(不断根本等烦恼,则慧不显,就不能了知四念处)。如果能断除五盖、心秽、慧羸的话,则其心正而立四念处,必定会有是处(有此道理)。阿难!如不断除五盖、心秽、慧羸,则其心不能立正四念处,而欲修七觉意,就没有这道理的(终无是处)。假如断除五盖、心秽、慧羸,其心正立四念处,而修七觉意,必定有是处。阿难!如不断五盖、心秽、慧羸,心不正立四念处,不修习七觉意,而欲得无上的正尽觉的话,终究无有是处(不会有这道理)。如果断除五盖、心秽、慧羸,其心正立四念处,而修习七觉意,而得无上的正尽觉的话,必有是处。阿难!如不断五盖、心秽、慧羸,心不正立四念处,不修习七觉意,而说他能得无上的正尽觉,能尽苦边的话,终无是处。如断五盖、心秽、慧羸,其心正立四念处,而修习七觉意,而得无上的正尽觉,而尽苦边的话,必定有如是之处。阿难!像如是的比丘,就叫做知是处、非处。」

  尊者阿难白佛说:「世尊!像如是的比丘,为之知是处、非处。」于是,尊者阿难,又叉手向佛而问说:「世尊!此经叫做甚么名?应如何奉持呢?」

  世尊告诉他说:「阿难!应当要受持此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法镜,以及四品(以界、处、缘起、处非处为内容者)。,因此之故,称此经名叫多界。」

  佛陀所说的为如是,尊者阿难,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完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前五篇文章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一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二

 

后五篇文章

白话文:中阿含经新译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六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惟贤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三、 经题与译者 2

惟贤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三、 经题与译者 1

惟贤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二、 题前概述 5、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