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六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六课

 

  下面继续学习《般若摄颂》,今天从“认清菩提心之处般若”这个科判所剩的颂词开始讲。

  此行明智之菩萨,不缘能证佛诸法,

  不缘视为讲求法,是求寂喜德者住。

  这里主要讲无有所住或无有执著。如是借助堪为无上甚深密咒不住而住之般若的加持,可以随心所欲行持圆满资粮、成熟众生的解脱、修行佛刹之理的明智菩萨,由于他已通达一切万法的空性本体,就不会住于任何有相的法当中:既不会为自利而耽著或缘执能证悟的道,和所获得的一切佛陀圣法;也不缘视为利益他众的讲经说法,以及讲经说法的对境——求法者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了达了一切万法无所得的自性。

  也就是说,在他的境界中,自他所有的法全部得以平息。为什么呢?因为,自性他性唯在名言中假立,在胜义中自与他都没有。所以,与自利有关的道果功德,或者说遣除烦恼的方法与离开烦恼的清净无为也不存在,通过讲经说法让别人获得法利之类的利他执著也不会有。

  龙猛菩萨在《中观根本慧论·观有无品》中也讲:“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所以,如果有人见到了有的法、无的法,以及自性、他性,那他就没有见到佛法的真实义。因为,在一切万法的本体中,一切所缘都没有。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才不存在,实际上它的本体就无法可得。

  以前汉地有一位道光法师,有一次他问大珠禅师:你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他说: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道光说:既无心可用,无道可修,那你经常聚集多人讲经说法有何用呢?禅师说: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哪里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道光说:如果这些没有,那你怎么给他们讲经说法?禅师说:我连讲经的口和舌头都没有,讲什么经啊!后来道光也知道,在胜义中,讲法的对境众生、能讲的法师及舌头、语言等全部都没有。

  佛陀也说:虽然世俗中转了八万四千法门,但胜义中什么法都没有说。若谁通达了一切法都没有说过,那他就是真正的佛子。《父子合集经》中,妙眼阿修罗王以偈赞曰:“牟尼之所说,虽说而无说,少分不可得;说者既亦无,听者亦如是。善达如是义,不著一切法,则能行大行,是名真佛子。”可见,谁对一切万法没有所执著和能执著,谁就能行大行,他就是真正的菩萨。

  在座的各位都是修行人,所以我要强调:除了按照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威仪或行为(比如出家人要上早晚课,穿着、吃饭、走路等威仪要如法,在家居士要放生、念经、做慈善事业等)来行持以外,在自己心中看能否对大乘空性法门有所认识,这非常关键!因为一切都依赖于自己的心。所以,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大家都应往这个方向努力。

  如果你有大信心、大精进,还有坚强的毅力,我想证悟空性也指日可待。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讲,获得大圆满和禅宗所讲的大彻大悟境界也不容易,但若平时对闻思修行空性法门有着强烈的意乐,对世间的地位、感情、财产等就会看作如幻如梦,或者把它们当作痛苦之因,以及压力、负担、包袱,从而断除希求、羡慕,内心根本不愿再去追求、寻找,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经过多年学习空性法门,回首所走过的路,我不禁要问:现在世间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为什么不求一个真正息灭一切痛苦的法?因为依靠它,内心会非常宁静、快乐,也会平等看待一切,行为上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琐事。我们看见世间上,很多人都在为各种追求目标而努力奋斗:有人为了高楼大厦,有人为了高级轿车,有人为了显赫名声……但这些有没有实义呢?真正懂得般若空性的人都明白。

  但我特别羡慕做帮助众生的事情,因为,虽然万法都是空的,但如梦如幻的可怜众生还是需要帮助。作为一位发大乘心的人,有机缘帮助他们,这是特别好的事情。不要说天天闻思的大乘修行人,就是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甚深法的人,他们也有对可怜众生的同情心。前一段时间,我看见青海广播电视台播放的新闻中,一些新闻记者去地震灾区采访,当病人和穷人哭诉自己的经历时,记者也一边询问一边哭起来了,因为他们讲的状况特别凄惨。看到这些后,我感觉这些记者很伟大,也特别羡慕他们,因为这个社会为自己流泪的人非常多,为众生流泪的人非常少。

  如果听到一些富贵人说:我在杭州有一栋房,美国纽约有一幢楼,巴黎有一座别墅……我就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因为这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而且以我们的身体、寿命根本享用不了多长时间。所以,一看到他们的行为、一听到他们的语言,心里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悲悯之情。相反,如果有人内心深处很想帮助众生,或真正感悟到了般若空性的深奥意义,我就会发自内心地随喜。

  颂词讲:虽然胜义中自利和他利的一切法皆了不可得,但在世俗中也可以说这“是求寂喜德者住”。也就是说,这是希望解除一切众生的身心痛苦,让他们获得寂灭果位,自己欢喜大乘道果一切功德的菩萨的安住。或者说,在名言中他们住于这样的善德上。

  大家都知道历代的高僧大德,虽然他们的证悟境界高如虚空,无有阻碍,一切皆了达无余,可是在显现上仍然一丝不苟、一点一滴地帮助众生。道宣律师在《净心诫观法》里讲:“菩萨不住道,随逐利益行,常处于三界,救济苦众生。”我觉得这个偈颂讲得很好!其意是说,菩萨虽然有不住于道或万法皆空的胜义境界,但因愿力、大悲所致,也会随顺众生,经常行持饶益之事,即一直住于三界轮回救度苦难众生。

  当然,这也是我们经常强调大乘行者不能极端的原因。有些人只是做慈善,或一味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一听到般若空性就说:不要、不要,我们帮助众生就可以了,所有法都包括在里面。虽然利他的功德非常大,但因自己不修真正的圣法,或者说心已离开正法的轨道,也不可能有长期利益众生的勇气和毅力。那为什么要帮助众生呢?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有些众生没有证悟,还特别耽著名声、地位等虚幻不实的对境,而我们依靠大乘佛法和上师教言的加持,在佛法方面确实比他们懂得多一些,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执著,所以很想将所了解的空性传给他们。

  可见,要想长期有利益众生的动力,关键要有闻思修行空性的境界。如果闻思修行空性的境界很不错,就不会舍弃利益众生的行为,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哪怕历尽千辛万苦,也不会倒下去,就像高山的松树一样——永远挺立。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坚强不拔的毅力。所以,认为对空性的闻思修行不重要,只要一心一意利他就可以的人,一定要看看自己有没有稳固的境界,或者说有没有扎实的佛法基础。如果没有,利他的动力就不会足,因为这跟证悟的境界有很大关系。

  在这方面,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要好好领会这个颂词的意义。从胜义空性来讲,对任何法都不要有任何所住,也就是说没有执著,这样便能灭除对世间各种各样事物的贪执。真的,世间人非常可怜!该执著的不执著,不该执著的反而执著;该有的东西没有,不该有的东西样样齐全。而我们非常荣幸地遇到了大乘佛法,相续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证悟空性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以后,做包括利益众生在内的任何一件事情,就不会有自我和实执。我以前也讲过,修行最大的障碍有二:一是耽著实有,这对很多人来讲都是很大的障碍;二是天天都为自利而奔波。如果这两者减少了,修行就会成功,也不会放弃利益众生。

  癸二、宣说为一切余处之最:

  罗汉解脱如来外,此住堪为诸声闻,

  缘觉息具寂乐定,众住之最是无上。

  这里讲,菩萨安住的般若空性境界非常殊胜。怎么殊胜呢?断除二障的大阿罗汉佛陀的无上解脱等持和如来的安住境界除外,菩萨的此安住,堪为所有证悟人无我的声闻,证悟人无我和部分法无我的缘觉,具有各种世间境界的仙人、外道等众生,所获得的止息烦恼、具足寂灭和无漏安乐的禅定或安住之最。也就是说,与他们所拥有的功德相比较,菩萨的境界至高无上,谁也无法超越。

  大家应该知道,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中,佛陀的智慧无与伦比;除佛陀以外,菩萨的境界最高、最无上。为什么呢?因为他安住于不住而住的善安住中。《大宝积经》中也讲:“一切法无高,一切法无下,如是无所动,法界善安住。安住不动故,便得无上住,不住住相应,斯为勇猛者。”什么叫无上住呢?就是安住在一切法无有高下的境界中无有动摇,或者说安住在法界一味一体的境界中,就像虚空无有任何变化和高下一样,始终住于这样的境界。那这种境界谁拥有呢?唯一菩萨拥有。当然,这也是大家都要学习大乘佛法空性的原因。学习之后,我们就能完整无缺地得到。

  虽然现在很多佛友在显现上是凡夫人,但凡夫人所希求的境界还是要选择菩萨的境界,这很重要!就像在学校读书的学生,所学的课程一定要选择有甚深意义的内容一样。而我们现在学习的空性法义,就是特别甚深的法要,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总而言之,般若所讲的内容就是无住而住,这种无有任何耽著、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就是最深、最妙、最殊胜的禅定。(在有些论典中,禅定与智慧只是不同名称而已。)若能安住这种境界,任何耽著或执著都不会有。以前萨绕哈尊者说过:芝麻许的执著也会带来无量痛苦。所以在学般若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息灭烦恼、获得快乐,但这唯一仰仗精通窍诀或理论,之后再通过实修来断除。

  在明朝时,五台山灵鹫庵方丈金璧峰禅师有这样一个故事:禅师开悟后对其他法都没有执著,唯对朱元璋所赐的特别精致的钵盂很耽著,每次入定前他都要摸一摸、看一看。后来阎罗王看到禅师的寿命要结束了,就派手下的鬼神去把禅师带来。(一般来讲,中阴法王认准一个人要死时,会专门派一些狱卒去拿命。)因为当时禅师正在入定,所以鬼神到处去找也没有找到。禀告阎罗王后,阎罗王要求当地的土地神去找。(所以人们说:跟当地政府的关系很重要!)土地神说:禅师入定于法界中,不可能找得到,唯一的办法,如果敲他最执著的钵盂,他就会出定。

  鬼神敲钵盂后,禅师就从定中出来了。鬼神对他说:你现在就要离开世间,阎罗王找你去。禅师说:等七天后再说。他一观察,发现是自己对钵盂执著导致的,然后就把它摔破了,并口述一偈(有些历史上说,是空中传出来的):“若人欲拿金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璧峰。”之后他就入于禅定当中。我觉得这个教言讲得非常好!意思是说,如果真正想抓我,那就用铁链把虚空锁住,若锁得住虚空,你们再来拿我。言外之意,我已住于虚空般的境界中,你们不可能拿得到我。

  无垢光尊者在《实相宝藏论》中说(该论中还引用了类似的经典教证):白色的云也好,黑色的云也好,都能遮住太阳;金子做成的绳索也罢,其他绳索也罢,都能将我们束缚。尊者还说:汉地阿阇梨摩诃衍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的,只不过当时极个别寻思者没有懂得他的密意。记得无垢光尊者在抉择无取无舍的境界时,讲了这么一段话。所以后来藏地有人说:无垢光尊者的观点跟汉地和尚宗无有差别。实在说,讲到最高境界时,大圆满的一切不执著与禅宗不执著任何法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实,这里所讲到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我们现在也可以希求。对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来讲,不管是学密宗还是学显宗,都有这种机缘。而一些小乘行人,或自私自利的执著特别强烈的人,就很难接受这种境界。《实相宝藏论》引用《宝积续》中的比喻说:无上密法在声闻乘前不能传讲,甚至由他们那里吹过的风能吹到的地方都不能宣说这样的法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以前世的业力,对这样的甚深法无法接受。就像小小的针眼只能穿进非常细的线,根本无法拉过布匹一样。以这样的比喻说明:小乘人或大乘行者中根基比较差的人,对密法和般若空性的甚深意义很难接受。

  这里也说:无论从智慧、禅定哪方面讲,菩萨的境界都远远超过所有声闻缘觉和其他世间外道。因此我们在希求佛法时,一定要获得般若空性的境界,若没有得到,仅在口头上说这个是声闻乘、那个是外道,就没有必要。为什么呢?因为,最关键的是心里对空性法门生起定解,行为上的差别并不是很重要。其实外道也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声闻乘跟大乘在穿着上也没有什么差别。以前讲过,小乘大乘的差别有二:一个是菩提心,第二是远离一切执著的空性境界(这最关键)。

  对很多道友来讲,说不懂佛理的话,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真正说懂,即使五六年、十几年求法的人,有些境界跟他讲起来时,好像跟从来没有学过佛的人一样,一点空性的感觉或觉受都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外境都会照样去执著,甚至比没有学佛的人还强烈。这样的话,也只不过在相续中种下一个善妙的种子,意义并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在求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受益,而不能停留于形象上。现在世间读书就是为了得文凭,因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大学生等身份,所以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了;但佛教徒千万不能执著相,在求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得到真实的法义。

  另外,就像在人生短暂的求学阶段,不可能有两次、三次读大学的机会一样,大家对学佛的时间一定要珍惜。不管你正式参加一个班去学习,还是通过光盘和书本来学习,在人的一生中,这样的机会并不一定非常多。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如果里里外外的因缘有一个不具足,学法的重大事情就只有从根本上放弃。所以大家不要认为:人生有的是时日,学法并没有什么。相信很多人在学完一年法后都会想:在这一生中我已学了一年的法,很不错!自己对自己有一种安慰或提醒。其实,人的勇敢、毅力在学法、利生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飞禽住空不坠地,鱼住水中无闭死,

  如是菩萨依定力,到岸住空不涅槃。

  刚才也讲了,菩萨住于无所住的远离戏论等持,并非声闻等所获得的禅定所能相比。比如,飞禽在空中遨游、飞翔时一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所依的法,但它在这样的无依无靠中,依靠翅膀、业力等因缘,也不会轻易掉在地上。对飞禽来讲,它有这样一种特殊的本能。还有,鱼虽住在水中,但并没有眼耳鼻闭气而死的情况。如果是人,在水里呆几分钟马上就会离开人间,尸体也要么浮在水面上,要么沉在水里。但鱼完全不相同,这是它的特殊能力。

  对凡夫来讲,要么执著有的东西,要么执著无的东西,或者说,在分别念中,要么耽著这一边,要么耽著那一边,除此之外便走投无路。但实际上,通过修学般若空性的意义,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证悟中道。在这个时候,就不会住于有的边,也不会住于空的边。菩萨依靠这种不住而住的禅定力量,就可以到达轮回的彼岸,或者说彻底安住在本来如是的空性境界中。

  正因如此,他根本不会像声闻缘觉那样堕入一边寂灭,在多少多少年中住于寂灭的状态,就像“飞禽住空不坠地”一样。也不会像世间凡夫,每天都对万事万物的法有特别强烈的执著,就像“鱼住水中无闭死”一样;也就是说,虽然证悟空性的菩萨住在轮回中,但他不会被各种世间贪嗔痴所染。我跟麦彭仁波切的解释方法有点差别,大家可以作参考。

  以前,有很多证悟空性的高僧大德都不受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行为无有阻碍,很洒脱、很快乐,无论到城市里还是在寂静处都很自在。但我们并不是这样,很多人到城市里时,觉得城市各种各样的烦恼染污了自己,于是很害怕、很痛苦地跑回来。住在寂静地时,山里又很孤独、寂寞,看到天空只有一个月轮,旁边的院子里只有一个山兔,身边又没有人,于是特别伤心,然后又前往城市。这样一直换来换去,没有固定的生活,但无论到哪里都是痛苦、争吵之因,不会成为快乐、开心之源。而真正的修行人到红尘中时,看见的所有众生都是修行的顺缘,见到敌人也不会生嗔恨心,看亲人时也不会有贪心,甚至全都成为利他的助缘;而住在寂静处,不管多长时间,也不会有任何痛苦。

  的确,菩萨的境界凡夫人很难推断。以前韩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了不起的开悟大德叫镜虚和尚,他一直住山修行,境界很高。他有一位比较调皮但很重视戒律的弟子满空跟他住在一起,其修行也很清净。有一次,上师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女人,并让她住在自己的屋子里。这位弟子特别担忧,他想:不能让外面的人说各种不好听的话诽谤上师,于是一直把门关着。如果有人来,要么说上师已经休息了,要么说上师生病了,要么说上师睡觉了,将所有拜见上师的人都挡回去,不让见上师。上师也一直跟这个女人一起吃饭、睡觉,白天也住在一起。有时上师还要出去专门买一些东西给她,甚至晚上还做夜宵给她吃。

  后来满空实在没办法接受,他打开门一看,只见那个女人躺在法师床上,法师正在给她按摩。从背后看,这位女人身材很苗条,体形非常好。他实在忍不住,说:您是出家人哪!怎么能跟女人这样。法师说:既然你这样不理解我的行为,那你就看看她吧!她一转身,才知是位麻风病人。然后师父要求他马上出去,不然会染上他。那时满空心里想:真正的大德为了利益众生是不会管自己的。的确,对世间人来讲,让这样的麻风病人住在自己屋里,这是谁也做不到的。后来他特别惭愧地在师父前说:您能做到的我做不到,您能见到的我见不到,从此之后我依教奉行。后来他也获得开悟,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很广大。

  在世间中,圣者的行为很难了知,因为真正住于空性时,利益众生的方法就会有很多。但是,作为凡夫人,千万不能乱学圣者,否则自欺欺人、毁坏自他,没有任何意义。现在有些人只是听一个故事,或者只是听到一个教证,就觉得自己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而不取舍因果,这非常可怕!

  此偈也说:这样的菩萨跟凡夫人和处于灭定的声闻缘觉完全不相同。《佛说摩诃衍宝严经》(《大宝积经》的一会)中讲:“不住生死,不乐涅槃,不求解脱,亦不求缚。”所以,到了最后的时候,解脱、束缚都没有。相信学过《中观根本慧论》的人,从理论上对无束无缚都能讲得很清楚,但结合心相续时,做到无有束缚就很困难。尤其遇到对境时,马上会以执著来束缚自己的相续。本颂以非常好的比喻,宣讲了如何安住不堕两边的境界,大家务必珍惜!而且,还应以《华严经》中“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比喻来了达空性的真正教义。

  欲成众生功德最,证最稀有佛胜智,

  发放上胜妙法施,当依利者此胜处。

  这里讲,凡是希求成为一切众生界尽其所有的功德之最,(很多世间人都认为:在这个世界中,文学水平很高、经济财富非常丰富、地位权势很显赫……这就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或最大的功德。)或者说想获得众生中最大的功德,以及在最快的时间中获得特别稀有的佛陀智慧,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作上等、殊胜、微妙的法施,也就是说,若有人有这三种希求:在众生中最高尚、最快的时间获得佛智、做三种法施,他就要依靠利益天下无边众生的佛菩萨的来源——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因为它是唯一的途径或方法。所以大家一定要求到这样的波罗蜜多,否则上面所讲到的三种法就不可能获得。

  对在座的各位来讲,除了极个别低劣种姓的人以外,每个人都会把这三种希求作为人生最主要的目标。谁不想很快的时间像佛陀一样呢?应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最殊胜的功德,这是第一个希求;第二个希求是获得佛果的智慧;第三个希求是通过佛法来利益众生。如果谁真的想得到这三者,般若法门就不能舍弃,也即一定要依止般若法门。《大般若经》中说:“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方能趣入一切智智。”因为,唯一依靠这样的般若波罗蜜多,才能得到佛的果位。

  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也需要长期努力,不断闻思。但闻思的教义相当多,如果我们能了达汉地的禅宗公案,或藏地密宗大成就者的行为,就能对般若空性生起信心和定解,这在前面也讲过。而且,在密宗的《集密意续》等典籍中,也讲了许多般若的教言。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宁玛派大成就者鲁钦·桑吉益西:鲁钦·桑吉益西是宁玛派《经》、《幻》、《心》三部等法非常重要的传承祖师之一,尊者17岁时国王赤松德赞圆寂,他一共活了113年。在小时候,他就精通般若和一切世间明处。传记中说:依靠一位上师的授记,他依止了一位印度的萨卫迦上师。这位上师住世1600年,比宝掌禅师的寿命还长。他在上师那里得受了许多灌顶、教授和教言,最终成为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如果没有他,在前弘期藏传密宗全部会被毁灭。

  刚开始朗达玛想把藏地的显宗法和密宗法全部灭掉,当他准备杀鲁钦·桑吉益西时,尊者用契克印指向他,那时天空像降雨一样出现很多特别可怕的铁蝎,国王特别害怕。第二次用契克印指向他时,整个山岩全部被雷摧毁,这时朗达玛特别害怕地说:我从现在开始发愿,对所有密咒士都不危害,任何人都不会伤害你的眷属。虽然显宗和戒律方面的传承被朗达玛毁灭了,但密宗法依靠桑吉益西的威力并没有毁坏。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很多佛法的修行境界真正得到后,就能示现不可思议的感应和成就。这方面的事迹,禅宗公案当中也有,密宗历史或传记中也特别多。

  下面讲《金刚橛修法》中记载的,金刚橛大成就者郎·香曲多吉的公案:在藏地,莲花生大士传下来的金刚橛法,有国王派、明妃派、那南派三种派别[13],它们一直传到现在。我们这里很多道友都拿着金刚橛,但金刚橛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很多人都不懂。不过很多人都有信心,这一点倒是好事。去年我们传《项袋金刚橛》后,第二天学院商店里的金刚橛全部都卖光了,后来成都武侯祠、北京法源寺等地的金刚橛也卖光了,听说生产金刚橛的厂里还重新做了很多。但光有信心也不行,还要认真修学,比如通过莲花生大士留下来的很多《金刚橛续》了知金刚橛的功德等。

  我今天讲的郎·香曲多吉,有跟米拉日巴一样的痛苦遭遇:他小的时候父母就死了,还受到亲戚的迫害,后来他通过金刚橛降伏了他们。有一次他在一个地方弘法时和热罗扎瓦(即热译师)相遇,(看过热译师传记的人都知道他很厉害,有些传记里说:他降伏了玛尔巴罗扎的儿子达玛多德为主的十三位菩萨,还降伏了酿译师为主的十三位大翻译家,在整个藏地,在神通、咒力、财产等方面,都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当时特别有名声。当然,菩萨的游舞、幻现是不可思议的。)香曲多吉没有向他顶礼。热罗扎瓦有点不高兴,说:这个小和尚很傲慢,实则愚不可及。香曲多吉则对别人说:他若不忏悔,其寿命只到今晚上为止。晚上的时候,热译师修勾招仪轨,香曲多吉修金刚橛。刚开始,在热罗扎瓦身上很多铁金刚像雨一样降下,他的眷属很多都受伤了,房屋也摧毁了,但他还不投降。最后,像山那么大的金刚橛本尊在火光中出现,且显现各种各样的神变,热译师特别害怕,只好祈祷、忏悔,从此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位特别虔诚的弟子。所以大家对这样的成就法门一定要重视。

  其实,不管是修般若法,还是任何一个密宗法,就像无垢光尊者所讲那样:只要以大信心去修持,最后都能获得成就。虽然我们现在不一定能获得大成就,但保护自己的修行,自己的境界不被各种外魔所摧坏,我觉得这样的境界人人都能得到。所以我也要求大家,在修行中应经常念度母心咒、莲花生大士心咒和金刚橛心咒,因为在末法时代,非常需要做这样的保护。很多人都想参加保险公司,但保险公司到底能不能保也不好说。所以大家皆应依靠特别有加持、力量和功德的上师、本尊来维护自他一切众生,这非常重要!

  另外,此颂所讲的三个希求,可以分别对应法报化三身。在法布施中,上等法布施对应随福德分道,最胜法布施对应随解脱分道,微妙法布施对应大乘之法。尽管有此等对应来解释的,但不对应只以前面所讲的那种方式来理解也是合理的。

  壬三(是一切修学所知之最)分二:一、从本体角度说为最;二、从生无尽之果角度说为最。

  癸一、从本体角度说为最:

  此学处乃导师说,诸学之最是无上,

  智者欲学到彼岸,当学佛学此般若。

  这一般若的学处,实际上是圆满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种种法门中最好、最妙的。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甚深法全部包括在这里面,或者说,所有甚深法皆从此法中流出。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所有法门中般若至高无上。当然,净土宗也认为净土法门至高无上,其他宗派也有类似承许。为了度化众生,从自己所修行或弘扬的法很殊胜的角度,是可以这样讲的。但在这里大家都要知道,如果般若空性没有通达,从轮回中解脱,通达一切万法的实相就不可能。因此希望达到一切学处彼岸的智者,皆应修学佛陀所有法或学处的精华——般若波罗蜜多。如果般若波罗蜜多已经通达,其他法都会通达。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中说:“诸佛慧无碍,

  不著法非法,若能不著此,究竟得菩提。”意思是说,佛陀的智慧是无碍的,在这样的智慧前,是没有法和非法的;如果我们真正通达般若,一切万法都不执著,那获得殊胜菩提就不会有困难,或者说菩提就在自己手中,并非在遥远的地方。

  可是,很多道友都放不下来,以至对般若法门的闻思修行非常欠缺;即使有,时间也特别短暂。我们来看一看我们这个人生,比如说已经活了五十岁,那我们有没有一年时间在般若空性方面用功呢?如果四十九年全部用在世间法上,一年时间全部用在般若空性方面,依靠般若,你以前的世间执著也许全部会被摧毁。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用功,因此自己也不要怨天尤人,还是要反观自己:到底在般若方面下了什么样的功夫?

  确实,般若乃一切万法之最,但这并非打广告吸引人才空口无凭乱说。如果你有智慧,通过长期闻思以后就会知道:人生中其他都没有意义,唯一在般若法门方面得到一些境界,才最有价值。但人的价值观并不相同,有些认为穿漂亮的衣服最有意义,有些认为人民币最好……我是这样想的:世间法并不是很重要,内心对般若空性有甚深定解,才是至高无上、价值连城的珍宝。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七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八课

日月洲:三传圣教求法记 诗序

雪烦法师:丛林基本知识 一、丛林制度 2、清规

雪烦法师:丛林基本知识 一、丛林制度 3、僧籍、度牒、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五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四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三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二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一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