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明镜论(十九) |
 
(六)化怨 我们应断离间语及其习气,不在人与人之间制造矛盾、恶化关系,且应主动善巧地运用语言使关系破裂者重归于好,使关系紧张者得以缓和,使彼此隔阂者沟通理解,这样在我们的周围就会出现团结和睦的眷属,但存这一念善心,可为天地创造吉祥和平。人与人之间产生怨隙,总是由于彼此都执着自我,缺乏沟通与理解,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充当调解的和平使者,用语言去启发、调动双方的善意和宽容之心,为双方的和好积极地创造条件。 我们如是地行持,则生生世世中都会遇到善友,彼此情意稳固,这种友谊谁人也无法使之破裂。经云:“恒时若断除,离间拆散友,喜爱调和者,彼人生善趣。”《念住经》云:“亲朋与好友,相互不和睦,何人极调解,转生于天界。” 宋英宗即位之时,遇内侍少恩,多于太后之前谗言离间,致使两宫成隙。一日韩琦与欧阳修,奏事于簾前。太后呜咽流泪,对二臣具道所以。琦劝道:“这可能是因皇上生病,如皇上病愈,必不致于如此。”因当时英宗以惊疑得病。接着欧阳修进言:“太后事先帝数十年,以仁德称誉天下,昔日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今日母子之间,为何反不能相容?”韩琦复劝:“太后无亲生儿女,皇帝小时即养于宫中,皇后又是外甥,此乃上天安排此儿妇给太后,岂可不自爱惜。”太后心情稍得平和,韩琦担心有变,又以危言触动太后之心,说:“臣等在外,不能见官家。内中保护,全赖太后。倘若官家不得照管,太后则不容辞。”太后惊曰:“相公是何言,我心实更迫切。”当时在场听闻此话的,莫不担心流汗。他日韩琦独自拜见英宗,奏曰:“陛下即位,都由太后之恩,不可不报,愿陛下加意奉承,便得无事。”帝曰:“谨奉教。”数日过后,琦又见帝,帝曰:“太后待我少恩。”琦劝:“自古圣帝贤王,不能说不多,而独称舜为大孝,难道其余都为不孝?父母慈爱而子女孝敬,这是常事,不足为道。惟有不慈仍能尽孝,方为可称。只恐陛下事母不能尽心,岂有父母不慈之理。”帝闻后大感悟,时朝廷多故,小人离间者百端,而终使两宫得以调和,当在韩琦与诸贤之力。 (七)说具义语 断除绮语,我们应当唯一言说具有实义之语。语言是沟通心灵、传播思想的工具。我们应当运用语言,满怀慈爱去安慰一切苦难中需要慰籍的人;我们应当运用语言,随顺他人的根性,启发、引导众生对解脱生信从而趋入正法;我们还应通过音声以念诵持咒来净化自己的心地。无著菩萨说:“多言可生不善业,纵然未生虚度日,除非定利自他语,精进禁语极重要。” 如能断除绮语、说具义语,则生生世世中生在贵族之家,众人拥戴,语言畅达,前后连贯,无有差错,能言善辩并与正法毫不相违。而所说之语相合众人心意,犹如蜂蜜一般。 佛言: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天人爱敬;二明人随喜;三常乐实事;四不为明人所嫌,共住不离;五闻言能领;六常得尊重爱敬;七常得爱乐阿兰若处;八爱乐贤圣默然;九远离恶人,亲近贤圣;十身坏命终,得生善道。 宋兴孝安禅师,住清泰寺。定中见二僧倚槛交谈,起初有天神拥卫倾听,久之散去,继而饿鬼在旁唾骂,扫其足迹。后安禅师问及他们,原来二僧初论佛法,接着叙旧家常,末后谈论资养。安禅师自此之后终生未尝言及世事。 莲池大师对此论道:“古人为生死行脚,才逢师友,惟汲汲商略是事,何暇他论?今人终日杂话,求如二僧,亦不可复得;鬼神在侧,又当如何?噫,可惧也已!” (八)离欲 世人如饥似渴地追逐外在的六尘境界,人们将欲望不得实现视为痛苦,而将欲望的满足视为安乐。其实不论欲望满足与否,只要有贪求的心理,则同样是在贪欲烦恼的缠缚之下,身心不会有真正的安乐。依照意业串习的道理,贪欲放纵一次,就会增长坚固一次,如人以盐水止渴只会渴上加渴一般。所以想通过贪欲的放纵来使内心得到满足,无异于扬汤止沸,必将永无可能。贪欲的膨胀只会让我们陷入难耐的欲渴之中,时时现起追求的冲动,内心没有丝毫的安宁。所以只有断除贪心,知足少欲,方才能够止息欲渴之苦,使身心如释重负,得到轻安。经中如是比较贪欲者和离欲者的内心苦乐差别:少欲知足者即使身为乞丐,却享受着天人一般的安乐,而不知足的贪欲者即使在天宫,也象乞丐一样,精神十分贫乏。 《遗教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 为了帮助弟子解脱世间尘境的束缚,使身心得以放下而趋向禅观智慧,佛制头陀7之行,其行即:(1)住阿兰若(寂静处);(2)常行乞食;(3)次第乞;(4)日中一食;(5)节量食;(6)过中(正午)不饮浆;(7)著粪扫衣;(8)但三衣;(9)冢间坐;(10)树下宿;(11)露地坐;(12)但坐不卧。出家行人依头陀行可离欲出尘,抖擞身心专志向道。从此之后,三衣一钵、露宿空桑、日中一食,便成为解脱者清净离欲生活的风范。而后代祖师立志行道,均遵奉佛教,自奉俭约,超脱物累,惟以道业为重。 佛鉴禅师谈及先师行谊时说:“先师节俭,一钵囊一鞋袋,百缀千补,犹不忍舍弃。曾说:此二物相随我出关,已十五年矣,岂肯中途弃之。时有泉南吾上座,送一褐布缀,自言此衣自海外得来,冬服则温,夏服则凉。先师说:老僧寒有柴炭纸衾8,热有松风水石,蓄此何为。最终竞谢而不受。” 妙喜禅师说:“节俭放下,乃修身之基,入道之要。历观古人,鲜有不节俭放下者,年来衲子游荆楚买毛褥,过浙右求纺丝,得不愧古人乎?” 真净禅师住持建安保宁寺时,王安石以素绢供养。禅师问侍者:“这是何物?”答曰:“纺丝罗。”真净问:“何用?”侍僧答:“能作袈裟。”真净指所穿布伽黎说:“我平常披此,他人见了也不会嫌恶。”即令送入库司估卖供众,其不事服饰如此。 方会禅师初住杨歧山,老屋败椽,仅蔽风雨,适临冬暮,雪粒满床,师终不以寒苦动其心。衲子中有志诚发心的,愿化募为师修造。会禅师不允,说:“我佛有言,时当减劫,高岸深谷,迁变不常,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汝等出家行道,做手脚未稳,已是四五十岁,岂有闲工夫,营事丰屋。”明日上堂,师曰:“杨歧乍住屋壁疏,满床尽撒雪珍珠。缩却项,暗嗟吁,翻忆古人树下居。” 如是绝意名利,放舍身心,自然心入于法,惟精惟一,与道日亲。佛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道人平日离欲寂静,万缘放下,最终而能彻悟心源,生死自在,脱化如游戏,亦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 唐通慧,三十出家,入太白山不带粮,取给草果,渴则饮水,息则依树,坐起禅思。经于五年,一次以木打块,块破形销,廓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被,所穿麻鞋二十载未换,布纳重缝,冬夏不易。 后周行因,隐居于庐山佛手岩。每当夜阑之时,一鹿一山雉栖迟于石屋之侧,温驯如伴侣,人兽相处,殊无疑怖。行因平生不畜子弟,有邻庵僧作师侍者。一日师对侍者说:“卷上帘,吾欲去!”帘方就钩,因下床行数步,屹然立化。 行因法师一生清气逼人,临终如是潇洒,心无一丝粘著,岂非亦得力于平时离欲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