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疏钞【黄念祖居士】(上) |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讲的是,莲池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此疏钞通序大意中,首先谈得是明性。第一句是“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湛寂常恒,如果说这个东西不长久有什么意思?我们自性,本性是没有生灭的,是永存的。譬如说,大地还是要坏的,大地并不清净,所以不能称为湛,它还有所动。刚才说了,地球它有一天烧得连灰都没了,就是毁了,完全消灭了,所以不能称为“恒”。地球虽然是固定的,但有时候还有一些动,而我们自性的这个“常”,永远没有变动。 这一段,我们再把它总结一下。一个是“寂”,大地虽然很安静,不够彻底的“寂”啊。有的时候,还会有地震啊,一些变动啊,所以它不能称为“湛寂”。它还是很脏,不很干净,不能称为“湛”。只有我们自性这个静,这个安静,这个清纯,称为“湛寂”。 “常”加上一个“恒”字就更常了。大地虽然是寿命长啊,刚才我们说过,等到一千尊佛出来以后,还是要大爆炸啊,还是要销毁,还是要烧光,不用等风啊,火就烧完了。这个火烧,连灰都烧光了,温度太高了。只有我们自性本身的“恒常”,是永远没有动荡的时候,所以加个“恒常”。这个“常”不是相对的。相对的那个“常”,你短,我长;你一万年,我万万年,总是在相对之中。再有,三个万字比两个万字长嘛。而这是绝对的“常”,永远没有消灭的时候。这四个特点是:“明”,而是灵明;透彻,而是洞然的透彻;“寂”是“湛寂”,那么清湛,那么彻底的湛寂;“常”,永远不坏的,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常,是“恒常”。所以这是自性的四个方面。 底下是说“非浊非清”,什么是“非浊”呢?“浊”不就有什么了吗。黄河为什么黄?脏的时候,因为有些沙子嘛。水土流失,下雨把土冲下来,流到黄河里去了,所以黄河就黄了。有一个瑞相,黄河清了一段。报上说,在陕西与山西之间,瀑布突然间变白,还有一小段河水变清了。古时候说,黄河清是瑞相。不过不是彻底清,一部分清,这也就希有了。这是前不久的事情。 我们说“非清”是为什么呢?“非清非浊”,先说非浊,没有浊啊,“浊”它就有东西来嘛。它不受一尘啊,在我们的自性里头,一个尘都不受啊,虽然在烦恼之中。所以我们的自性,《心经》里头说,不增不减,有东西来不就增了嘛。不垢不净,脏东西来了,就把它染脏了,就垢了。它不增加什么,又不会脏,虽然在尘劳里头,在染缸里头,不受污染。你要说是“浊”,“浊”不是有嘛,它却一尘不受。什么叫尘啊,实际上众生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四句里头。这个尘就是烦恼。有,是第一句;没有,是第二句;也有也没有,是第三句;不是没有也不是有,是第四句。这四句全是错的。 在佛学院讲课时,一个老师问我:“极乐世界的有,是什么样的有”?我说:“是离开四句的有啊!”所以说心的路都绝了。离开四句了,没有尘可受啊,哪有什么尘啊? “非浊”也“非清”。不是浊就是清,清了,什么都没有了。说什么都没有,它又不舍一法。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菩萨修万行,没有一个法舍弃的。度众生所有可用的法全用了,没有一个法舍弃啊。在真如的门中,不受一尘,没有一尘可受啊,所以一尘不立,没有一尘可建立啊。在万行门中,度众生的教化门中,一法不舍,对众生有利的,一样也不丢掉。所以“非清非浊”啊。说清,一样都不舍;说浊,一切都不受。所以说是微妙嘛。 “无背无向”,什么叫“背”?离开我跑嘛。它没有地方去。为什么?我的自性遍满一切处,遍满一切处,走到哪儿都是我。往哪儿去?你说你回香港了,还是我的自性;到美国,还是我的自性;到月球了,还是我的自性。都在我的自性里头。极乐世界还是我的自性,你当然能去了。所以没有“背”啊,“背”开我怎么能去呢。也没有“向”,你从哪里来?整个是我自己。你从香港来,香港就是黄念祖,哪有什么“背向”啊。所以它是“无背无向”。背觉合尘,背尘合觉。在迷的时候是众生,在修持的过程中,有背有向。背尘就背开尘了,就和尘劳方向作对嘛,合那个觉悟去,这就对了。这是开始觉悟了嘛,背尘合觉。愚痴的时候,背觉合尘了。你所追求的是声、光、色啊,好吃、好穿、音乐啊、跳舞、享受啊、快乐啊,追求的是尘啊,你所向往的是尘,你所背的是觉悟,这不是有“背”有“向”嘛。这是在修持过程中的事。真正到了本体,到了自性,认识到自家,就没有“背”没有“向”了。这话就看怎么说了,有“背”有“向”说得是修持过程中的事。无背无向说的是咱们自性的本体。以上的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非清非浊,无背无向” 说明什么呢?说明咱们本来的“灵明湛寂”的自性,不可以在“清”啊,“浊”啊,“向”啊,“背”啊,这些方面去找。举出清浊相它代表什么呢?代表相对的嘛。清和浊是一对,向和背是一对,这一对就代表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圣,什么是凡;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生,什么是灭;什么是增,什么是减;等等,自性中都没有这些事。 “大哉真体”。大哉是赞叹的话。是指“体”说的,“体”是大啊。至于“体”,包含着相和用,有体就有相和用。“体”它是横满十方的,空间是横的,同时存在嘛。横是遍满十方,一切处,一切地方,我们的心是遍一切处。有人说你们净土宗是心处求法,他不明白啊,我一向都说,我们的心遍一切处,极乐世界在我们心里头,不是在心外去求法。所以弥陀啊,极乐啊,都不在心外。“竖”,时间是“竖”的,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一横一竖。当然一横一竖是哲学上的意思,你不可能用几何学去看。总之,“竖”是有前有后,“横”是同时并存。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同时并存,“横”是没有先后。“竖”是先有这个,后有那个。“竖”包括三际。时间就是三际,三段,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在时间上,咱们的自性贯彻于现在,过去,未来。从过去说,找我们的自性什么时候开始,找不到头;从未来说,咱们的自性什么时候消灭,也找不到头。三际贯通,没有终极。所以说它既是横满十方,竖穷三际,没有任何法能和它相比。 所以赞叹它大啊。大哉什么呢?“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体”前面加个“真”字,“真体”,“真”就是没有虚妄嘛。因为三界都是虚假的,虚伪啊。这就跟我们人的想法恰恰相反,佛的看法跟我们正好相反。人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是真有。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总是信不及啊。咱们这个世界是真的,极乐也是真的。其实正好相反,咱们三界,不光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欲界,有情欲啊。天界,低的天也是欲界,所以有帝释啊,有太子啊,太子怎么出来的,还是欲界嘛。俗话说王母,这都是女的嘛。低的天是欲界,上面是色界。色界就离开欲了,没有人的这种情欲。人只有形色,不是这样的肉体了,所以称为色界。再高的天称为无色界,连形象也不可得,甚至连思想都不可得了。所以有的天叫非想非非想天。咱们常常说想入非非,我们很多俗话是从佛教里头来的。有个天叫非想非非天,你这个想法到非想非非想天了,想入非非啊。它的大寿到多少劫的寿命,但有一天寿命终了,还要堕落,还要轮回。所以说三界,到了劫火的时候,还是要烧,还是要毁呀,都是虚伪啊。天界,多少劫的天界,也是虚伪啊。所以我们说“真体”的话,连高的三界都是假的,都不长存,唯此真实,只有你每个人的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的人一说到唯心弥陀,自性净土,就觉得是空茫茫的。唯有自性是最真实了,这是布袋和尚的偈。布袋和尚,就是一进山门,咱们现在管他叫弥勒菩萨,这就是布袋和尚的像,是个很胖的和尚。他是隋唐之间的僧人,是弥勒的化身,是禅宗的。很多小孩爬在他身上,他喜欢跟小孩子玩,扛着一个口袋。大家不知他是弥勒菩萨,也没有名姓,所以叫他布袋和尚。知道他背着一个口袋。 “只这心心心是佛”,三个心字搁在一起了,就是这心的心的心是佛啊。“十方世界最灵物”,十方世界这是最灵明的东西了。“妙用纵横可怜生”,有人修了禅定,得了种种的妙用,神通的妙用,纵横自在啊,妙用纵横可怜的很啊,可怜生啊。 只这心心心是佛, 十方世界最灵物, 妙用纵横可怜生, 一切无如心真实。 所以布袋和尚的话跟莲池大师是一致的,唯此真实! 一听到说心,就觉得落空。一听说跟这个世界一样的有,好啊,这个好。极乐世界有没有?有!跟这个世界一样的有,哈哈哈。所以这些道理有时候跟人家不好说,有时我就勉强这么答。你要说极乐世界是空,你要认为这个世界是空,你才能说极乐世界是空。极乐世界是有,是比这个世界更真实的有,所以他不同与咱们世界的有。你说极乐世界是空,那你先看这个世界是空,这个世界都有,那你就不能说极乐世界是空了。 所以说到自心,唯有自心最真实,这个最真实了。《圆觉经》里头讲,一切一切都是幻啊。首先说我们的身体是幻啊,我们先识破这个,幻身就灭了,这是一个幻的身体啊。幻身要没有的话,什么叫幻心呢?幻心也就没有了。幻心要是灭了的话,也没有内心,外面的尘,谁知道外面的尘啊,所以也就空了。没有心,外头有跳舞,谁看啊,所以就没有尘了。幻尘灭了的话,都灭了,心啊,尘啊,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灭了,剩了幻灭了。幻灭也灭,这是很要紧的一步。所以释迦牟尼佛宁可舍这个身体,请夜叉吃,请夜叉给他补上两句。因为释迦牟尼佛前生听佛说法,一个偈子知道两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后两句不知道。谁也不知道。问夜叉他说:“我知道,我听佛说过”。释迦佛给他顶礼,他说不行,让我说有条件,你得让我吃,我饿了。佛说行,我可以给你吃。他就要吃,佛说你现在别吃啊,现在吃我还没听见呢,你给我说,就给佛说。听了之后,佛就从悬崖边跳下去,给他吃。 所以为求法,听两句,就给夜叉当饭了。这是试探他,当然没有吃,把他接住了。我就说这两句值,生命舍了也值!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灭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不是断灭。不是咱们电灯里头抽真空,空了什么都没有了。它这个是寂灭为乐,这是真的无比的法乐。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真实的乐,究竟的乐。所以《圆觉经》的话,唯此真实,“幻灭灭已,非幻不灭”,这个不都是幻嘛。幻身幻心,幻根幻尘,都是幻嘛。幻灭了,非幻不灭,我们自性不是幻啊,所以说是真实啊。十方世界最灵物啊,是不可破坏的,所以说真啊。 上面的“体”字,“真体”。莲池大师说,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万法代表一切法,种种的法,一切法都把它列举尽了,没有一个是离开自心的,是在一心的本体之外的。按着他文字的意思来说,就是一切万法皆在自心的本体之内,都没有离开自性本体,都不在自心之外。 “不可思议”。就是上面说的明,明就是明照,能够照得一切一切清清楚楚啊,这不是作用嘛。在明之中是那么寂,一切不动,无所作为,无为,无动,无相,而又什么都知道。所以就是说不可思议啊,这很不可思议啊,明而又寂,寂而又明,所以极乐世界是常寂光。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啊。寂是不动啊,不动之中还老在照,一切遍照,照见五蕴皆空啊。只有寂才能照啊,忙忙乱乱就没有照了。所以常寂光是寂而常照,照而恒寂,一切都了知,然而无所动摇啊。所以极乐世界的人遍到十方世界,遍修供养,闻佛说法,可以不起于座,修法的座位他可以不起来,这些事情都做完了。在寂中可以有行动,在这么多的行动中还是安定的,这能思议吗!所以说是不可思议啊。 寂而复明,明而复寂,不可思议。清浊不分,说它是清,它又是浊;说它是浊,它又是清。不能说它是清,不能说它是浊,没有法子形于外。向背莫得,你是向着它还是背着它,我们总是有向背啊。所以禅宗有一个话头,在千万人中不向一人,不背一人。这个人在一千万人中不向着一个人,不背对着一个人,这个人是谁?这就是禅宗的语言。用我们的语言说,说破了就不容易开悟了。所以禅宗就不能说破,就是自性嘛,自性哪有向背?说背着谁,向着谁。所以明而又寂,寂而又明,清浊没法说,向背也找不找。所以心的路绝了,说话的路也绝了。佛教的语言叫言语道断,言语这条路断了,这些话该怎么说,我们无法表达清楚。怎么去想呢?心行路绝,心所能行动的路,走到绝路了。怎么叫不可思?这一切法是经上说的,“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你要想知道这个道理,心一动,先起来的就是尘劳。所以说般若,众生没法领会。佛打譬如,这是佛不可思议的地方。佛的原话是说,“太未虫处处能缘,”未是小未未,最微始的,太未是极未,极未是什么?是细菌。那个时候没有细菌这个名词,用的是太未虫,极原始最微细的那个虫,就是细菌。这个太未虫,佛的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可早知道有细菌。佛说人是大虫聚,整个都是虫的集合啊,八万四千种虫,人细胞也是虫,你看巨细细胞能吞癌细胞,它不就是生物吗,所以是大虫聚。蛔虫就不说了,多少种虫,佛早知道。佛说太未虫处处能缘,细菌哪个地方都能缘,都能呆,什么地方都有细菌。“唯不能缘于火焰之上”,火它不能呆。老的针灸大夫,拿针给别人扎完,然后给你扎,他就那些针怎么消毒啊,他拿这针在火上烧一烧,然后给你扎。就是有细菌的话,细菌给他一烧,就不能活了。所以“太未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焰之上”啊。众生的心也是一样,处处能缘,什么都能想,就孙悟空翻跟头一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没有它不能去的地方。形容我们的心,形容众生的心啊,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独不能缘于般若之上。就像细菌不能呆在火焰上一样,我们要知道这个。 所以有一些人它只是弄学问,以为就懂得佛学了,都违背佛的基本教义。你达不到目的,只有开悟,修持,真正的开悟,不是说懂了。现在把懂当做开悟了,佛法衰就衰在这个地方,所以没有真懂得的人了。因为你一起心,一起心先起来的是尘劳。是尘劳就不是般若了,尘劳就是妄想嘛。《圆觉经》上的话:“以生灭心而辨圆觉”,在生灭中,你想懂得什么叫做圆觉,圆觉也就是真如、实相,般若自性这样的一些东西。“彼圆觉性即随流转”,圆觉的本性,因为你心老在动,在转,它就跟随你一样在转动了,就不是圆觉心了。你一想圆觉,圆觉性它就跟你变动了,你所理解的是跟着你心变动的圆觉,不是真的圆觉了。所以经上说,《无量寿经》上说,“是法非语言分别所能知”,语言和分别是无法知道的。下面一句是法华经的话,换了两个字,“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知”字换成“及”,及就是到。不是思量,无量寿经上说是语言,它用的是思量,语言你能够说出来,当然没有离开思量。两个经合在一块就好了,正好是不可思议。一个是语言所不能及,一个是思量所不能及。都是圆教的经典啊,非语言所能分别,所以说不可思。再有什么可议呢?这个道理是圆的。你所说的,经上说,凡有言说皆成戏论啊,所有能说的话,都是戏论啊,都不真实啊。理是无穷的意思,话里说不尽啊。所以经上说哪怕每一身上有无量个嘴,每一个嘴里出无量个声音,象善天女一样,穷劫在那地方说,赞叹佛,也赞叹不完啊。所以语言不够用啊。再一个就是说,“口欲谈而词丧”,所以说不可思,不可议,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既然不可思,也就不可议了。底下再补充一下,说明是无量的意思,满身都是嘴,满嘴都是无量的舌头,有无量的声音在那儿演说,穷劫也是说不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