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念圣三宝经注疏(一) |
 
本经分四:甲一、名义;甲二、译礼;甲三、正文;甲四、后义。 甲一、名义 梵语云:阿呀RA那扎呀阿努莫德色扎 藏语云:帕巴棍秋色母杰色真巴多 汉语云:随念圣三宝经 梵语阿呀和藏语帕巴是圣之义,RA那和棍秋是宝之义,扎呀和色母是三之义,阿努和杰色是随之义,莫德和真巴是念之义,色扎和多是经之义。各自意义分别是:超越世间之一切出世法故名为圣;世间稀有、清净无垢、成就自他利益、世间庄严、最胜超出世间、性恒无变,故名为宝;导师、正法和随学者故名为三;皈依境之功德本已具足、远离增益、当以无颠倒心忆念,故名为随念;根本或精华故名为经。 甲二、译礼 顶礼一切智智尊! 此是翻译者本人向一切智智尊顶礼,凡是如所有法与尽所有法所摄一切所知法皆能无误无垢而了知! 甲三、(正文)分三:乙一、随念佛之功德;乙二、随念法之功德;乙三、随念僧之功德。 乙一分三:丙一、略述导师功德;丙二、广述因与果;丙三、摄义。 丙一、略述导师功德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所谓如是佛陀薄伽梵,即是共所称认之名号,也即成为成立无上导师的依据。此又包括自利圆满和利他圆满。从自利圆满讲,已相应了悟诸法实相,遂称为善逝。从利他圆满讲,不仅无误了悟实相,而且亦令众生趋入证悟之径。 如来者,梵语多陀阿伽陀。如即真如。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是真身如来。若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有情,则是应身如来。 应供者,梵语为阿罗汉。阿罗汉具有三义:杀贼、无生、应供。阿罗是贼之义,汉是杀之义,佛已断尽损害有情一切烦恼怨贼。阿罗是生之义,汉是无之义,阿罗汉于五趣、四生等生死法中,永不复生。汉译为应供,即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供养者。《瑜伽师地论》中云: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是故名应。在佛尊号中,以应永害一切烦恼怨贼的断德圆满而立称。藏语为扎觉巴,是灭敌者之义。所谓灭敌者之敌,一般是指侵占自之利益,并施予痛苦之人。此处则是一切过患的根本——烦恼才是敌之义。若断除烦恼及习气,就称其为灭敌者。 正等觉者,梵语三藐三菩提,即是无倒真正遍觉诸法之义。无明已断,智慧广大,是等觉之义。所谓正,是真正圆满之义。等觉之名号,不仅可以用在佛的称号上,亦可用在独觉与十地菩萨之名上。然而,魔王亦能幻化佛形,或者十地菩萨之智慧亦可称为究竟或圆满,为了有别于此,也就称其为真正。《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卷中云: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总体来说,佛之智慧并非不圆满、不清净,而是获得无上究竟之义,即名正等觉。 善逝、应供和正等觉本体为一,只是从佛陀功德不同方面划分,但又相互关联。善逝是从实相本性讲,诸法平等,已达究竟圆满境界;以此平等之智将所断彻底断除,称为灭敌(应供);而所证究竟圆满,则是真正圆满正等觉。 明行圆满者,梵语鞞多遮罗那三般那。是从佛之因与果方面分析的。就因而言,因地虽然有千因万缘,但全部总摄于戒定慧三学之中。而戒定慧三学,亦可归纳在八正道范畴。八正道中的正见即是明。其余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七正道则是行。在此明与见一味一义。犹如行途之人,必眼视前方目标之路,脚下同时向前行进。正见之智宛若眼目,即是明或见,属于慧学范畴。正语等七正道是行,摄于戒学和定学之中。明是智证,行是修行,佛陀二者圆满具足。佛经中说,佛于菩提树下,于最后夜证得三明。初夜分观察前际,得宿住随念智证通,能遍见一切有情过去无量生死事;中夜分遍观一切所应断法、所应证法、所应觉法,即能永断、证得、现正等觉;后夜分得漏尽证通。成一切智,圆满三明。在明前所应修习之行是:戒圆满即六支圆满,也就是善受尸罗(戒)、安住别解脱律仪、轨则圆满、行境圆满、于诸小罪见大怖畏、受学学处。为得清净三摩地,应修正行圆满,即于一切威仪中安住正知。防护圆满,要使眼、耳等六根,在见色闻声等外境之时,不取行相,防护诸根,修习妙三摩地。这里的妙三摩地是现法乐住四种静虑增上心学,其中以第四静虑修诸功德力量最为殊胜。由修习清净三摩地,即能修习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宿命通和漏尽通六种神通。加上三明,总称三明六通。由此明行圆满,佛获此尊称。 善逝者,梵语修伽陀。出世有学安乐之道即是善,依之而获得无学无上之果位即是逝。所谓出世之安乐,在《般若摄颂》中说:遍满虚空无量殿,彼有无漏福安乐,获此之因智悲运,有情皆抵涅槃城。以方便、慈悲、愿力、禅定、神通等无量方式,游戏世间,显现无边自利利他事业坚不可摧的威猛之力,获得殊胜妙逝(善逝)、无退转逝、圆满逝之果。 由烦恼轮回所导致的一切痛苦荡然无存,称为善逝或妙逝,宛若潇洒男子,冠若美玉;沉溺轮回中的所有众生于痛苦因果未能逾越,佛则横超三界有情所有功德。永无退逆,已拔我见之根,犹如薪燃灰烬,不可复原,永无退堕轮回之中,如同麻疹病人痊愈,以后再也不会重新发病。在此解脱之人喻如麻疹痊愈之人,已获自在不退轮回之中,一生中绝对不会旧病复发。那些非想非非想天的茫茫众生,决然不能跨越世间轮回的藩篱,唯有佛陀全然超越未能舍弃我见之域外道的所有有漏功德。藉此则称其为无退转逝。断证究竟之功德,无余圆满获得。犹如宝瓶已满,无法再予增添。此圆满已超越声闻缘觉,虽然小乘罗汉所证功德不能退失,但是并未达到断证圆满。此即称其为无余逝或圆满逝。为何成立此三种逝?因为,心自性光明,暂为客尘所障,欲想彻底清除垢障,就要依靠空性之智。而且尚需方便助缘增上修行串习力,才能圆满断证功德……诸般道理,可以用事势理观察分析——从中生起信解是十分必要的。这般理论,广见于法称论师的著作中。以上是自利圆满方面的内容,下面讲解利他圆满。 世间解者,梵语路伽憊。所谓世间,其基本涵义包括器世界、有情世界和痛苦等诸方面,于此则是佛陀遍知之智,无碍明见众生,依何因缘调伏,幻化无边事业——此一大悲智慧体相,即是世间解或知世间。佛陀洞察世间有情,谁在衰败、谁在痛苦、谁可调化——观照整个世间,待到调化机缘成熟,无一遗漏,毫不拖延,予以度化。这就是利他圆满之因。依靠这一殊胜大悲心,成办调御丈夫无上士的种种事业。 无上士、调御丈夫者,藏语中二者前后次序颠倒,即调御丈夫、无上士。调御丈夫梵语是富楼沙昙藐菩罗提,无上士梵语是阿耨多罗。总体显示佛陀调化世间有情功德事业之义。丈夫,是所调化者,佛具备令其趋入正道的能力。调御,比如有马车与马匹,驾车人可随心所欲驾御马车到任一地方,佛陀将众生从轮回危险的山崖边引导安置于解脱安全之地,此即是调御者。如何调伏有情呢?并非如同国王以法治国惩罚众生施加痛苦,而是佛陀以善巧方便引入断除二边之正道,依靠无尽安乐之源引导到解脱之地。《宝鬘论》第一品中云:故应知佛法,不死真甘露,离有无甚深,是不共正法。对于极难调化者,诸如贪心炽燃的难陀、嗔心猛烈的指鬘、傲慢增胜的饮光外道和痴心缠覆的优楼频罗迦叶等,佛用殊胜调御方便法门,令其无有疑虑,悉皆调伏。佛所说调伏法门殊胜易行,以远离欲乐、远离无益苦行、有无二边等方式,引入中道,达于涅槃,获证不退……则称其为调御丈夫。 无限时空整个宇宙的生灵,佛不曾舍弃一位,无余予以调化。对于具有三乘解脱种姓的有缘有情,佛以声闻、缘觉、菩萨之法,安置三乘三种菩提。对于不定种姓有情,佛亦用方便法门令其趣入无住大般涅槃。对于暂时无三乘解脱种姓的无缘有情,佛导之以五戒、十善之法,渐令引入人天善趣,最终予以调化。佛陀的调化事业,广大无边,乃至虚空未尽之间,事业无尽。此即无上士。在《瑜伽师地论》中云: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调心最胜方便,是故名无上士调御丈夫。用什么方法调伏呢?当以天人师等形象予以调化。 天人师者,梵语舍多提婆摩舍哺。是一切众生导师之义。佛陀现生人间,于人间天上说法教诫,人天诸众于佛陀座前恭听法要,成为圣道法器,此即天人师。在有情诸趣中,唯有人与天人才能堪受佛法。人与天人也就代表一切有情,于四圣谛法中获得解脱。佛陀断证功德圆满,以利他悲心宣示正法,是无上导师。于自他来讲,无论怎样分析抉择,佛陀的确是殊胜导师,无有能与类比者。对此,应该生起恭敬信仰之心。 佛、薄伽梵者,此二皆是梵语音译。佛,梵语音浮图或布达。自他二利圆满究竟的佛,就是薄伽梵。佛显示断证两方面的功德,薄伽梵亦能表示断证两方面功德。佛,是觉悟或增广之义。即断尽烦恼障和所知障,觉慧增广圆满。觉有觉察觉悟两种解义。觉察烦恼,无所能害,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事理,了了分明,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由此二智自他觉行圆满。又因断德圆满、智德圆满、悲德圆满,则称其为佛陀。 薄伽梵,即出有坏。所谓坏,是破坏义,显示佛能破除四魔。《方广大庄严经》第八品中云:于是即入金刚喻定,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四种魔军。魔王虽遣眷属,百方扰乱,终不可动,只得忧愁而去。菩萨即入狮子奋迅三摩地……旭日东升,长夜奄灭,智明忽起,生死永寂,豁然大悟,终成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法报化三身,欢喜无喻。所谓有是具有之义,佛具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种殊胜功德。所谓出,是超出之义。佛超出轮回与小乘的暂时涅槃。《瑜伽师地论》中云:能破诸大力军众,具多功德,名薄伽梵。因此,佛与薄伽梵之名与义,已总摄上述所有断证功德。 丙二、(广述因与果)分二:丁一、利他于世间现相;丁二、自利断证圆满相。 丁一分二:戊一、如何显现;戊二、成办事业。 戊一、如何显现 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 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 当细思维,诚敬称颂,忆念功德:诸如来者即是十方三世如来,以利益有情之大悲,积聚无量广大福德,究竟圆满,恒溢无迁,是福等流。《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中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以十无量百千阿僧祗事而得成就……由无量功德乃能成。如是福德浩浩荡荡,等流不绝。所谓等流,在《入阿毗达磨论》中说:同类遍行因,得等流果。果似因故,说名为等。从因生故,复说为流。果即等流,名等流果。经中云:无漏福德成就应身如来。此之福德,是佛于累劫修菩萨行,于利益无边有情的同时,回向有情,不为自己回向获得正报、依报等殊胜福德异熟果。有情世间,是佛陀无穷无尽福德之源泉——等流之因,引生无穷无尽福德源源不竭——等流之果。 如来福德等流无尽,引发善根无尽。善根者,善能生妙果,并滋生其它诸善,故谓之根。此佛之善根,并非凡夫众生所修有漏福善之业,凡夫善业,一经异熟果报成熟,则报尽福消,哀然告罄;也并非是声闻缘觉二乘所修善根,最终无余涅槃,达于边际。而是虚空无尽,善根不绝。在世俗中,以利他回向的殊胜方便,擅持善根。在胜义中,以无缘之智,视善根与法界平等一味。就真实义而言,二谛双运,获证智慧金刚身,在智慧金刚身加持下,善根无尽。 另外,诸佛色身,妙好圆满,是福等流。此福德在果报成熟之后,永无灭尽、永不空耗,善根无尽。而且,依靠佛陀,众生所种善根,亦是永不空耗。《华严经》中云:见闻供养佛善根,福报无量递相增。愚痴轮回苦未断,有为法间无空耗。 在《普贤上师教言》中指出,微不足道的善业同样也能产生很大的果报,所以不要认为只有点滴善根而轻视。经中说,沃乳转轮王往昔变成一贫人时,一天拿着一把豌豆去看新娘,途中遇见德护如来去城中,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接触到佛的胸口,以此异熟果转生为南瞻部洲的转轮王,以四粒豆落入佛钵中的果报,而统治四大洲的国政八万年,两粒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报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另一粒的果报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如果我们以佛作为所缘境,甚至向空中抛撒一朵花作供养的善果,获得帝释和转轮王的果报也难以了达其边际。如《贤愚经》中云:诸善虽微小,莫想无益轻,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功德藏》亦云: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恶果增不可喻。 佛陀已获四时平等无迁金刚之身,即使对佛生起点滴信心,犹如水滴入海,永无干涸。称赞佛身常住,正是由于佛陀往昔修集福德愿力弘深广大,福德之果等流不竭;而且尽未来际随顺调化有情,不加功用成为众生福德的滚滚江河、善根的源泉。《无垢经》中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业报差别经》中云: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诸佛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具大福报;九、命终往生;十、速证涅槃。 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 此段偈颂,昭示佛陀示现微妙色身,利乐有情。佛身德相具五种圆满:一、安忍庄严;二、福藏根本;三、妙好间饰,众相花敷;四、行境相顺;五、见无违逆。 安忍庄严一句,申明佛身相好庄严之根本因即是安忍。大凡有情,一见佛陀微妙色身,自然欢喜,敬畏相抱。经中云:丑恶之源,谓忿与恨。众生之所以感得丑陋身形的果报,其原由就是嗔心忿恨所致。若想感得相好庄严之身,积聚无量功德,必须要修习安忍波罗蜜多。经中云:修习安忍当得庄严身。寒山禅师云: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佛在因地修菩萨行时,不避违缘逆境修习安忍。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如歌利王割截身体之事,生世不绝,佛修习安忍自性,不曾丝毫忿恨,感得妙色之身、金色之躯——众生一见,悦意观视,油然心敬,自然亲侍……正是因为修习了无量安忍波罗蜜多之行,佛才圆满了一一相好,庄严无比。此安忍庄严,是从因方面而言的。 另一方面来说,佛是金刚之躯,坚固之体,力量无比,任何事物不能毁坏——此亦是安忍庄严。而且,佛用手擎动三千大千世界,抛向无边刹土之外,三界有情亦无损伤。佛陀不食一餐,安住无量大劫,身体无有疲厌,无有衰损…… 福藏根本者,所谓福即福德之义,所谓藏根本即是无尽之基源。申明佛身是无量福德无尽之根本。就是说,佛色身一一肢节、一毛一发相好,都是由修习无量福德之因所感而成。 《抛石经》中云:将南瞻部洲所有众生福报汇集起来,不及一洲转轮王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两大部洲所有众生的福报,不及管辖两洲转轮王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统辖四大部洲转轮王的福报,不及四大天王手下眷属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四大天王统领下的眷属福报,不及四大天王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四大天王的福报,不及三十三天中眷属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三十三天眷属的福报,不及帝释天福德的百千分之一。夜摩天(远离与阿修罗斗争的天,即欲界第三天)天众和夜摩天天主、兜率天天众和兜率天天主、化乐天天众和化乐天天主、他化自在天天众和他化自在天天主、梵天天众和梵天天主,直至色究竟天之间……以此类推,各万亿倍数递次增上,前前之福报,不及后后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色究竟天天主的福报,不及一位独觉罗汉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独觉罗汉的福报,不及安住慈心三昧一位菩萨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一万亿位安住慈心三昧菩萨的福报,不及一位一来菩萨福德的百千分之一;恒河沙数一来菩萨的福报,不及一位佛陀福德的百千分之一,乃至算数比喻所不能及。 佛之福德,虽然浩如苍穹,深广无边,但是,着眼于所化众生的意乐,佛用各种比喻,说为有量。在其它经论中说:十倍于所有有情的福报之聚,当感获得佛陀一毛孔相之福德;全部佛毛孔相之福德聚,当感获得八十随好之一相福德;千倍于八十随好之福德聚,当感获得除了佛之白毫间相、顶髻相和法螺相以外的二十九相之一相福德;万倍于二十九种相之福德聚,当感获得白毫间相之福德;十万倍于白毫间相之福德聚,当感获得顶髻相福德;万亿倍于顶髻相之福德聚,当感获得法螺相之福德。另外,于因地所修无量布施等善行,以智慧神变成熟之力,上上地可以刹那成办下下地诸种功德。有关二谛所行境界,其深广之因,如何圆满等道理,可查阅其它经论,例如《普贤行愿品》中亦可了知。经中云:因具众多福德相,天众世间福德藏,见瞻尊颜即获益,成办有情无量利。 在获证佛果之际,以自之功德,感得色身佛指赤铜色等八十随好,此即妙好间饰;感得色身手足轮相具文字图形等三十二庄严之相,此即众相花敷。此二句申明称颂佛身自体圆满。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佛陀圆满庄严之自体,俗称相好庄严。宛若美丽悦意的鲜花,三十二相喻同争艳的片片花瓣,八十随好恰似吐芳的花蕊,鲜艳耀人。令一切众生仰瞻无厌,欢欣无比。 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佛陀圆满报身色相。《现观庄严论》中云:许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三十二相充分展现佛陀大丈夫相,是八十随好的立体庄严。八十随好,由身外现功德相,表现佛陀内在功德,是三十二相的伴属庄严。 如是因果功德,佛陀具备圆满之身。佛于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一切威仪中,都在成办利生事业。因此,何人见佛,佛即显现与其根器意乐相一致的行境,此即行境相顺。相是所化众生相续,顺是随顺适***。这是从见者心之悦意功德方面而言的。另外,佛垂手扬眉、举足顾视等一切动作,有情若见若闻,无不虔诚敬信,丝毫没有不悦意之感。因此,从断除过失方面来说,则是见无违逆。这是佛身所作圆满。 戊二、(成办事业)分二:己一、佛前晋见别讲;己二、概述。 己一、佛前晋见别讲 信解欢喜,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这三句是称颂、忆念佛陀利生事业无碍圆满。 佛陀利生事业,广大无边,涵摄一切六道有情。然而,唯有人趣,才是主要教化对象。在人中,能往佛所见佛闻法的有两种,一是以信仰之心来至佛前,二是以辩论、显现能力较量而来。前者包括以旁观者身份见佛、或引发善根者朝拜佛、或怀景仰心者供养佛等——这些众生一见佛陀,心净如水,信心油然而生。虽然他们晋见佛陀的原因千差万别,但由见佛而生起的喜悦,比比丘禅定之乐更要盈溢汇融。此即是信解欢喜。 那些自恃智力,欲与佛一辩高下而来的人,见佛巍然赫赫,不禁胆颤,犹若日出星藏,放光令隐暗。佛折服他们傲慢之心,令获解脱之乐。如来之智,无碍通彻一切诸法,无与匹敌。例如,提婆达多为了考验佛陀,就从东西南北不同地方收集碳灰。他在各个地方所搜集的碳灰上,逐一打上标记,或写上地址,装在小布袋内。收集几大口袋之后,提婆达多不辞辛苦,兴冲冲地背到佛前,挨个取出小布袋,问道:释迦佛,这是什么地方的碳灰,请告诉我……佛陀安详解答,无一差错。提婆达多只好无奈地点点头。 还有一位与佛陀同一家族,名叫释迦大名的人,为了试探佛陀智慧,从劫毗罗城,逐门挨户地索要一把大米。他用布条记下各家地址,同大米一起放在小布袋内。讨要了千家万户之后,用数十个大口袋将堆积如山的小布袋装起来,让几头大象驮着,赶到佛前,一小布袋一小布袋查问是何人何家的大米,佛陀含笑回答,准确无误。释迦大名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对于此般种种试探提问,无论事先未知未见与否,佛皆能无误回答。此即是慧无能胜。《抛石经》中云:比如有一深达八万由旬的大海,广阔无边。投进体若大海般的墨块,令海水变成墨汁。将一座山王放入海中,露出水面高达八万由旬。四面均由金银珠宝组成,四方有四大部洲——这些都成为纸张。地上所有森林草木全做成笔。而居住在四大部洲的所有众生都是写字之人。他们昼夜不停地写字,直到墨干笔枯,连长老舍利子点滴的智慧都难以描述。假若与长老舍利子一样智慧的人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他们的总体智慧之量,亦不能与佛陀智慧相媲美。难及如来智慧的百千分之一,算数比喻所不能及。 佛陀相续中具有无边圆满的智慧。不仅如此,佛之身力等其它能力更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诚可谓,无论何时空,谁亦不能害。此即是力无能屈。也就是说,凡是自恃威力超强好胜的众生,不管使用何种伎俩手段,佛陀巍然不动。那些气焰嚣张的自恃威力者,反而会俯首钦服。 在某些论疏中,将力解释为十力或身力。而十力之本义,是依所缘境划分的,仍然属于智慧力之范畴。此处之力,不仅是指身力,而且还包括神变等力。佛陀身力广大无边,于此略加阐示身力功德。 《抛石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释迦佛在恶蚕地方的森林中暂住,当地大力士们请佛应供。 圣草城和宝石河城之间的路中央,有一块高十五庹(tuǒ),宽七庹半的巨大山石,人们来往感到十分不便。大力士们商量着应把巨石挪开,不仅请佛应供十分便利,而且我们定会声誉鹊起,何乐而不为呢? 圣草城的大力士们意气扬扬,欢聚一堂。有些人将马、牛、骆驼和大象统统赶到巨石旁;有些用绳子把石头层层捆住;有些架起云梯,用菟丝草绳缠绕,准备拉动巨石;有些用许多铁犁锄松巨石旁的硬土;有些在挥舞斧头欲劈碎巨石;有些揳入铁钎,想把石头撬开;有些想依靠药力和咒力欲将巨石变成粉末……人与牲畜来来往往……他们虽然想尽一切办法,而那块巨石却岿然不动。大力士们感到无能为力,十分沮丧。此时此刻,释尊莅临。人们的情绪高涨起来,兴高采烈地迎接佛陀。佛询问道:青年们,你们在做些什么?大力士们禀告说:在二十九天里,我们没能令那块巨石倾动,更别说挪到其它地方,真让人没有办法。 佛关切地问:你们是否想将那块巨石挪到其它地方呢?人们回答说:是的,尊敬的佛陀,我们真想把巨石搬到其它地方。 佛走到巨石前,翘起右脚拇指,将巨石连根挑起,放在右手手掌中。佛沉思了片刻,顺手一抛,把巨石抛到色界梵天去了……巨石一下子无影无踪。在巨石抛出时,发出的呼啸声,震耳欲聋,吓得人们纷纷倒地。 佛安慰众人道:请你们不要害怕! 随着巨石传出的呼啸之声,空中回荡起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美妙法音……众人听了心绪安宁了许多。不久,石头又从天而降,落在佛陀手掌之上。佛随即向巨石吹了口气,巨石变成粉末。再抛向四方,粉末随风飘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