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净土论-第四章(上) |
 
弥勒净土论 作者:松本文三郎[日], 张元林 译 第四章所谓的“弥勒六部经” 前面已经讲过,第五种关于弥勒的大乘经典就是世人所说的“弥勒六部经”。这六部经,或者记述弥勒净土的庄严、或者鼓吹兜率往生的思想,和演说西方净土、希愿极乐往生的阿弥陀诸经的功能一样。在这一类经中,弥勒开始以未来佛的身份显现,而且站在了第三者的位置上,释迦佛也不再对弥勒说法,而是对其他的弟子讲述对弥勒的信仰和往生弥勒净土的必要性;同时,弥勒菩萨自身也时不时地以佛的身份出现在“前台”,以佛的身份对大众说法。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弥勒说法,在前类经典中是从未有过的。虽然这类经典与前述第四种经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因为毕竟是第四种经典的后半部分经过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所以与前者相比,也几乎变得面目全非了。可以说,弥勒净土思想至此已臻于大成,而有关弥勒的信仰从此也就确立了。 虽然这一类的经典被称为“六部经”,但这并不是说它们都是同本异译,当然也不是说彼此间内容就完全不同。正如前面在论述有关弥勒的汉译佛经时谈到的那样,《弥勒上生兜率天经》(第20经)在自古以来的诸家目录中就是被列为单译本的①(注:(大周目录除外)。),而《弥勒成佛经》和《下生经》②(注:又名《来时经》,参照第9、第11、第16、第17及第21经条。)则本身就出自别类,其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这一点,从比较早的目录中就能清楚地看出来。而像《下生成佛经》(第26经)这样的经典,虽然从其经题上很难看出属于属于哪一类经典,但因为被明记属于“三存三失”的六部《下生经》之一,所以从目录上来看,无疑也属于《下生经》的部类。 在《大周目录》里,这一类经典统统被记为同本异译(参照第17经条),这固然是十分错误的,但恐怕也是因为这类经典或多或少地谈到弥勒净土或者作为未来佛的弥勒,故笼统地将其视为同一个本子的变化了的形态的吧。就是将现存的汉译佛经中的这类经典拿出来进行比较的话,也能容易地证明它们彼此间多多少少是有一些不同的,而且古代目录的记载也是真实的。 首先,《成佛经》的说法场所是摩伽陀国,说法的对象和其它的《下生经》一样,都是大智舍利弗;而《上生兜率天经》的说法场所则是舍卫国,说法对象是优婆离。而且,《成佛经》讲的是弥勒于数亿年之后从兜率天下生于此世时的国土状态及其说法的情况,但《上生经》却讲了弥勒从此世没、上升兜率天时,其天上的状态及其说法的情况。因此,不管两经彼此间多么地相似,不能不说,对于其国土庄严和说法的叙述,原来的经文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下生经》类的经典与此二经有多少不同点的话,那大体上讲来,《下生经》与《成佛经》原本是同样的东西,只是《成佛经》经文太长,若将其削繁就简,只将要点抄出,没有了“如是我闻”等常套的文句的话,从其一开始就是大智舍利弗所说这一点来看,它明显是抄略之物。而像这样的抄略出的经文,并不是出自中国。从它们曾被冠以各种的名字,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又经不同的学者之手,经过了几度翻译等这些因素可以判断得出,它是源自于印度的东西。且不谈它是一种抄略之物,我们之所以不称其为同本异出,不仅仅是因为其经文的字句上有多少的不同,还因为在内容上彼此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从经文文本上讲,不能不说它和《成佛经》不一样,但从其内容上讲,二者又是同一种东西。这一点是不会错的。 如果把《下生经》或《来时经》看成是从《成佛经》抄出之物,那么,就成经年代而言,前者自然要晚于后者,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若说到《上生经》与这二部经的年代关系,因为弥勒首先是从此世上生兜率天,然后再下生人间的,所以一般会认为《上生经》在前而《下生经》在后,但事实并非如此。从《上生经》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下生经》的存在,而且还有“弥勒下生经如是所言”①(注:闰之九、第29经。)的字句,因此,二者孰先孰后,这在最早并不是问题。尤其是从这里写的是《下生经》而非《成佛经》这一点也能看出,当时多通用的,与其说是行文颇长的《成佛经》,莫如说是其文简洁的《下生经》。而且我们还可以知道,从《成佛经》抄出《下生经》后,又进一步产生了《上生经》。因此,这三部经的成经年代顺序恰好与它们在中国被翻译的年代顺序偶然地一致,即:《成佛经》第一、《下生经》第二、《上生经》第三。下面,我把这几部经分成二类,分别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内容。 一、《成佛经》类 1、《弥勒成佛经》,一卷、黄之五、后秦鸠摩罗什译于401年; 2、抄出本《弥勒下生经》,一卷、闰之九、同上译; 3、《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黄之五,据认乃法护所译之物; 4、同上异本《佛说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人名,附于东晋录; 5、同上异本《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唐义净译于703年; 前面已讲过,这五部经中,第三经虽然是“六部经”之一,但原属阿含部,故这里暂不讨论。第一经(以下简称《成佛经》)的说法场所是摩伽陀国波沙山,但第二、第四经没有明记说法之处,第五经则是王舍城鹫峰山,说法的对象则都是舍利弗。在第二、第四、第五这三经部经中,第二、第四经年代较早,其经文尽可能地保存了抄出本的体裁。第五经比前二经晚一些,其经文也是从“如是我闻”开始引出说法的场所的。其正文是偈语,而单单前后数行变成了散文体的形式。大概其颂文部分是从古本而来的抄出本,而前后的散文部分则是后人为了使之具备经文的体裁而有意为之的吧。虽然如此,但因为这是参照了原来的本子后补充进去的内容,所以其说法的场所也就变成了王舍城了。为什么说它一开始不是一部完整的经呢?因为起首的散文和正文的偈语之间缺乏联系。在偈语的一开始有“唯愿人中尊,伽他重分别,彼神通威德,我今乐与闻”之句,这里的“伽他”,即将偈语分开之意,但在散文部分则没有这样的偈语。把它与《成佛经》对照来看的话,因为前者有这样的偈语,所以一开始就有了这种意思。因此,说它前后的散文是后人附加上去的,这一点也没错。 以上讲了这四部经之间的主要差异。不论怎么讲,《成佛经》都是其中之本,因此,我想以《成佛经》为主,参照其它三经,讲述一下这类经典的梗概。 释迦佛一开始首先以一段偈语来赞叹未来佛: “一心善谛听,光明大三昧,无比功德人,正而当出世,彼人说妙法,悉皆得充足,如渴饮甘露,疾至解脱道。” 舍利弗闻听后,即问释迦佛曰:如来向者于山顶说偈,赞叹第一智人,这在前后经中都未曾说起。大众都希愿闻听未来佛的名号、功德神力、国土庄严。究竟以何种善根、何种戒施定慧力才能得见弥勒?尔时佛答曰:若于过去七佛之所闻听佛名、礼拜供养,以此因缘除去业障,又复闻听弥勒之大慈悲者,能得清净之心,又汝等一心合掌,归依未来的大慈悲者的话,则我今愿广为分别说。又弥勒佛国从于净命,无诸谄伪,具备布施持戒智慧。若起不受不着乃至一切众生柔软之心,则得见弥勒,“得摄大悲,于彼国土生,调伏诸根,随从佛化。” 序文到此为止,接下来进入正文,演说弥勒出世的时代及其国土——四大海水各减少三千由旬之时,阎浮提地纵广一万由旬,其地平净,生诸种华实美妙之物。树高三十里,城邑相接,鸡犬之声相闻,是比帝释天的欢喜园还要胜出一筹的世界。此皆因佛种大善根,俱生彼国土之故。其时之人皆具足智慧威德,快乐安稳,亦无寒热风火等疾苦,寿命具足八万四千岁,身悉长十六丈。然此世界有三病:饮食、便利、衰老是也。有一大城,名翅头末①(注:妙幢之义。),七宝庄严,自然化生七宝楼阁,殊妙清净,宝铃声如天乐,七宝行树,树间渠泉,犹如天国。有龙王守城,往来无有尘埃。处处有明珠柱,于夜间照城,金银珠玉堆积如山。人命终多生于大梵天上及诸佛前。其土安稳,无有怨贼,亦无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亲近,如子爱父,如母爱子。皆由弥勒慈爱心训导、持戒之故。以此往生彼国者,其颜面端正,威相具足。复有八万四千小城围绕周围,七宝之华盛开,八功德水自然流于园林浴池,妙音异香不绝于时,具足百味。尔时有转轮圣王,其名儴佉(螺之义),有七种兵,不以威武治天下。王有千子,皆勇猛。王复有七宝,所谓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是也。又有四大宝藏,一一宝藏各有四亿小藏相围绕。伊波多大藏在乾陀罗国,般迪加大藏在弥提罗国,宾迦罗大藏在须罗陀国,儴佉大藏在波罗奈国①(注:《来时经》讲各收金、银、明月珠、琉璃。)。时城中有大婆罗门,其名修梵摩,女名梵摩拔提,即弥勒托生为父母处。弥勒生时,具三十二大人相,光明晃曜,身力无量,身长八寸,黄色赫灼,不能凝视。弥勒生后,谛观世间五欲过患,众生受长夜之苦,甚可怜愍。弥勒常生厌世脱俗之志,王心生忧虑,持诸有宝物奉上弥勒,欲使其满足,弥勒受已,分与诸婆罗门。弥勒愈加领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真理,更出家学道,遂于龙华树下得道,击退魔王诱惑并说此偈言: “久念众生苦,欲拔无由脱,今者证菩提,豁然无所碍……本为救汝等,国城及头目,妻子与手足,施人无有数。今始得解脱,无上大寂灭,当为汝等说,广开甘露道。” 其时,帝释四天王前来,赞叹此偈。一如后世佛传所言。尔时弥勒为大众之请转甚深微妙法轮,大众皆心生厌世之念,悟出三界一如幻化,欲拔脱此长夜苦甚为困难。今日值遇其佛,当常勤精进。时儴佉王亦高声唱言:“设复生天乐,会亦为磨灭,不久堕地狱,犹如猛火聚。我等亦时速,出家学佛道。”说是语已,儴佉王与诸大臣、长者各率其眷属归依于佛,为其弟子。尔时弥勒于翅头末城中央之金刚座入座,为此等大众转正法轮,演说苦集灭道、三十七品助道乃至十二因缘之说。时大地六种振动,音声闻于三千大千世界。八部①(注:即天龙、夜叉、乾达婆(香音神)、阿修罗(天非天)、迦楼罗(金翅鸟)、紧那罗(疑神)、摩候罗迦(大蟒神)。)及诸天各于其统领之处高声唱言: “佛日出世,降注甘露,世间眼目,今者始开,与佛有缘,皆得闻知。” 接着,弥勒又进一步向大众说法:汝等今者不以生天乐故,亦不为今世乐故,来至我所,但为涅盘常乐因缘,皆因过去所种善根所致。昔释迦佛出于五浊恶世,说种种法,无奈汝何。但汝等于尔时或行布施,或持禁戒,或研智慧,或供养成佛,或起僧房寺塔,或持八斋戒,或修习慈心,或修行忍辱禅定。因此功德故,今得见我。我今年内摄受此等诸人,或以读诵分别决定经律论,为他演说,赞叹意味。说是语已,弥勒又赞叹昔时释迦佛之功德:释迦佛出世之时,众生咸不知法,愚痴邪伪,六时相续,作恶不知厌足。是时佛以大方便深厚慈悲能于苦恼众生之中,和颜美色,善巧智慧,说诚实语,示四谛乃至十二因缘法,教导众生:“汝等当观是无为,入于空寂本无之处”。如此一心持戒,专作功德,甚为稀有。又语“我当度脱汝等。”这样明利智慧,在世间真是稀有,甚为难遇。弥勒接着又演说释迦牟尼佛在无数劫间为大众修难行苦行,在一生中行大忍辱布施之行的事迹,令众生欢喜。彼时众生身纯是法,口亦常说法。福德智慧之人充满其中,天人恭敬信受渴仰。 就这样,弥勒于翅头末城前后共三次说法。第一会化九十六亿人,第二会化九十四亿人,第三会化九十四亿人,尔时以帝释天为首的东西南北四方的天王都恭敬礼拜,各以偈赞叹弥勒。后来的“龙华三会”即指此事。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是后序部分。但前二部《下生经》到这里就完全止笔了,不像罗什译《下生经》的那样,虽然简单,但在正文后也续上了后序部分。即:尔时弥勒与诸大弟子俱往耆阇崛山,徐步登狼迹山,以手左右劈山,如转轮王开大城门。尔时摩诃迦叶即从灭定觉起,长跪合掌持释迦佛之僧袈裟授与弥勒而作是言:“大师释迦佛临涅盘时,以此法衣付嘱于我,令奉世尊。”弥勒弟子们见此时迦叶身材矮小,遂生轻蔑之心。弥勒乃告之迦叶乃佛之最高弟子。一切大众皆悉作礼,迦叶亦踊身虚空现神通变化,使众人醒于迷梦,然后辞别弥勒,还归本处,身出大火入般涅盘。弥勒乃收其舍利,于山顶上起塔,赞叹其能于恶世修得其心,虽有大神通而无高心。如此弥勒住于世间六万亿岁。 最后,佛又进一步地讲到:“正法住世六万岁,像法二(一说六)万岁。汝等宜应各勤精进,发清净心,起诸善业,得见世间之灯明弥勒佛身必无疑也。”至此,经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