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第八章(四) |
 
第四节延寿与省常 延寿(904-975年),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出身将门,幼好学而习儒,公元931年任五代越国之华亭镇将,督纳军需。在此之前,他便归心佛乘,日唯一食,不吃荤。据说他诵《法华经》声不辍响,群羊跪听,仅六旬便能背诵《法华经》。他在华亭镇将任上,曾因擅自动用库钱被判死刑,临刑而面无戚容,典刑官怪而问之。延寿坦然回答,自幼信佛戒杀,动用库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未曾私用一文,因而问心无愧。他为此被无罪释放,听其舍俗出家。三十岁依四明(今属浙江宁波)龙册寺翠岩令参禅师出家,修头陀法。他执劳供众,自己却“衣不缯缕,食无重味,野蔬衣襦,以遣朝夕”。不久,他又到天台山天柱峰静修禅定,据说他九旬习定之时,有鸟类尺鷃栖息其衣褶中,遂为德清国师器重,并“密授玄旨”。他在国清寺举行法华忏,颇有感悟,于是朝放诸生类,夕施食鬼神,诵读《法华经》,又精修净业。后又到明州雪窦山于瀑布前坐讽禅默。并在此传法,法席甚盛。 延寿与吴越国王室关系密切。公元960年,吴越国主惠懿王钱俶见西湖灵隐寺颓废倾圯,便请他到杭州主持修复工作。延寿主持重修殿宇,前后计1300馀间,加上四围廊,自山绕至方丈,左右相通,十分壮丽。第二年,钱俶又请他住持永明寺(今杭州西湖净慈寺),在永明大道场接化大众,故世称永明大师。他倡禅净双修之道,指心为宗,四众钦服,时人称号“慈氏下生”。住持永明寺15年,至宋开宝七年(974年),又去天台山,次年天宝八年(975年)十二月示寂,世寿七十二岁,戒腊四十有二。翌年,建塔于大慈山,宋太宗赐额“寿宁祥院”。 延寿文化素养颇高,出家后仍“雅好诗道”,诗文俱佳。一般习禅者往往对于经学“暗于名相,一句不识”,甚至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对于禅学本身亦只有一知半解,“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而延寿对佛教经典却有相当的深入研究,受天台宗的影响,把先天具有性和后天行为的修,分为善恶两种,认为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和恶性,只是后天的行为有所不同。他说:“若以性善性恶凡圣不移,诸佛不断恶,能现地狱之身;阐提不断善,常具佛果之体。若以修善修恶,就事即殊。因果不同,智愚有别,修一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这种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恶性的说法,对广大苦难人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他极力主张禅教融通,以禅净合一为中心融合各宗派。他为统一各宗学说而编定的巨著《宗镜录》,对以后佛学的影响很大。 延寿曾作参禅念佛《四料简偈》,切信禅净双修之要。《四料简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世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中第三偈“有禅有净土”,即禅净双修,犹如戴角老虎,最为理想,他即实践着这一法门,第一偈“有禅无净土”,针对当时一般的禅修行者,十人中修禅,有九人随入魔道。第二偈“无禅有净土”,指一般中下根机,彼等万无一失,只要能够亲见弥陀,自能出离生死。依此,延寿大师是倡导利根上智应禅净双修,钝根下智者,专心念佛,期先净土,何愁不能开悟。此一教化,与善异大师可说是同一旨趣。 延寿是禅宗法眼宗创始人文益的再传弟子,为禅宗法眼宗三祖,又被尊追为净土宗六祖。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阿弥陀佛的圣诞,其实这一天乃是延寿大师的生日。据说他当时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一日王欲设斋供僧,问大师现有高僧否?延寿回答说,高僧虽有,惜无人识得,长耳和尚就是绽光佛再来,王能供养他,必得大福大意。钱俶闻之,生大欢喜,即备盛筵迎长耳和尚最上座。长耳和尚韬同尘,旧衲敞垢,不修边幅,踯躅街头,因两耳甚长,人皆呼为长耳和尚,而不知其名。今被钱俶礼供,因询悉其情,即说:“弥陀饶舌。”于是就座后化去。钱俶遂悟延寿大师即弥陀如来,立即前往光明寺拜访延寿,及至,方知延寿大师已坐化了。由此,后人遂以延寿为阿弥陀佛化身,以其生日为弥陀圣诞。 省常(959-1020年)钱塘(今浙江)人,俗姓颜,字造微。七岁即厌俗,十七岁受具足戒,戒行谨严,通《大乘起信论》,习天台止观法门,慕庐山白莲社之遗风,于西湖边结白莲社,专修净业,后易名为净行社,盖取《华严经·净行品》之意。宰相王旦为社首,士大夫预其会者前后一百二十三人,皆投诗颂,自称净行社弟子。比丘预者,亦达千馀人,再现了往昔庐山白莲社之盛况。 省常大师信仰虔诚,刺血书《华严经·净行品》,每书一字,三拜而围绕,三称佛名。遂刊版印成千卷,分施千人。又以栴檀刻无量寿佛像,像成的焚香发愿云:“我与八十比丘及一千大众,始从今日,发菩提心,穷未来际,行菩萨行,愿尽此报身,以生安养国。”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十二日省常大师端坐念佛,一会儿,忽然厉声唱曰:“佛来也。”泊然而化,大家见地皆金色。世寿六十二岁。全身葬于灵隐山乌窠禅师墓侧,世称为钱塘白莲社主,又号昭庆圆净法师,后人尊追为莲宗七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