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二(憨山大师)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议曰:此经题目,经中世尊自说有五种名,今此一题存隐可知。然此题虽一十九字,而独重在首楞严三字而已!其上一十六字皆约义也!

  释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大定之总名也!乃一心之异称,有法有义;且此定体总之而为一心,别之而为三观,然此三观皆依一心而立。《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如来藏清净真心也!依此心体有三种名: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三空不空如来藏。

  谓此心体本来清净,一法不立,是故名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故名不空。三空不空者:即此二体但是一心,寂照同时,寂故名空,照故不空,存泯无碍,名空不空。依此义故,建立三观,由此三观,还证一心,故云大定之总名也!是谓之法。

  上十六字乃其义者:谓此一心具有体、相、用三大义故;一者体大、二者相大、三者用大。题称大佛顶等乃示三大义也!所言大者:谓此心体广博包含,极法界量,大而无外,体绝名言,强名大也!佛顶者:乃约喻以明相大也!谓佛乃至极之圣,顶乃最尊无上之顶,佛相好中名为无见顶相,故曰:初生亲捧持,谛观不见顶。以此至极无相之顶以喻广大无外之心,无相而不可以见见,故为相大也!

  如来密因等者:以明用大,谓一切诸佛乘此一心以跻极果,究竟无余,故云:了义。一切菩萨乘此一心到如来地,故云:万行。以此一心具上三义,故为大定之总名。

  向下阿难约义而请三观,佛答直指一心,是知全经所演修证因果,总之不出三观,究竟不离一心;若以此心而照万法,则法法全真,故云:一切事究竟坚固。若了一题则全经之旨思过半矣!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议曰:此别目也!印度:具云印特伽,此云月邦。印度有五,此当其一,西域之大国也!那兰陀:此云施无厌,即龙名也!《西域记》云:庵没罗国有池,池中有龙名施无厌,寺近彼池,故以为名。

  大道场者:西域诸寺独此最大,五天竺国王同共崇奉,集性相二宗大德沙门居之,佛法多积于此;昔玄奘初至西域,先至此寺从戒贤论师习唯识宗,即其处也!

  灌顶部者:华藏界中有五方佛,所说之法各有一部,中央毗卢遮那佛为主,所说之法名灌顶部;显此经通为报佛所说,故以此名。既标那兰陀大道场经,则集者可知。按长水疏存此题,亦云此经非一时说。

  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于广州制止道场译

  议曰:此译人名也!天竺:亦名乾竺、亦名身毒、亦名印度,西域国名,梵音楚夏耳!般剌密谛:此云极量,译师名也!

  此经西域国王最所宝重,严禁不许出境,般剌三藏欲传震旦,屡窃而来皆被获回必不能得;后以微妙细毯书之,乃破臂藏于皮中,遂航海而达广州。唐神龙元年乙丑五月二十三日适遇宰相房融知南铨在广,安三藏于制止寺翻译而笔授之,此经来之难也!

  既而翻译才毕,以三藏潜来,彼国边境被责,三藏为解此难遂回。及房公入奏,又遇中宗初嗣,国方多事,未暇宣布;时,神秀禅师入内道场,见而抄写,遂流北地。大通在内,亲遇奏经,又写归荆州度门寺;有魏北馆陶沙门慧振常慕此经,于度门寺得之;后悫师于故相房融家得其译本,因而遂传,此经流通之难也!昔天台智者大师作止观成,遇一梵师,以止观示之,梵师曰:此与西域首楞严经三观大旨相同。大师日夜西望拜求愿见而未及见,是见此经之难也!今幸古今解者十余家,义疏阐幽,发明殆尽,方今缁白入此法门者不少,而学者暨视为等闲,岂知佛法之难遇哉?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议曰:乌苌:此云苑,国名也!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翻梵为华故云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

  议曰:菩萨戒弟子者:乃宰官而受菩萨大乘戒者也!戒经云:欲受国王位时,乃至百官受位时,应先受菩萨戒,一切鬼神救护王身、百官之身也!

  此经十卷,准常有三分:谓一序分:序说法之因由故;二正宗分:正示一经之宗体故;三流通分:冀流传于终古故。

  入经先列序分:初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此云鹫子】、摩诃目犍连【此云采菽氏】、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此云满慈子】、须菩提【此云空生】、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空】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议曰:此通序法会之由也!世尊说法之常仪乃佛遗制,诸经通有,故为通序。所言六种成就及叹德、列众、弟子氏族,准常多解,此不重出。

  二别序: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YIN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YIN席,YIN躬抚摸将毁戒体;如来知彼YIN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议曰:此别序发起此经之由致也!休夏自恣乃佛律制,比丘当初夏时即结制,名为护生,亦名坐腊,九旬禁足,无由见佛,夏满之日同诣佛所,自有过失恣任僧举,佛为作法忏悔,名为羯摩。

  又云:于坐夏中各为腊人随身,若有何根犯戒即坏其根则不算腊,若全不犯者乃成一腊;如世俗之一岁,故出家以腊不以年。而此经以休夏自恣为开端者:以卢舍那佛说梵网经金刚宝戒,命释迦化佛宣布十方,是知释迦四十九年单演戒法,意在出家修行出生死法,以戒为基本也!

  问曰:此经理开藏性,行依大定,教属顿圆,而以阿难示堕YIN室浅近之事发之者,何耶?答曰:此如来说法有深意也!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一大事乃一真法界如来藏清净真心,此心乃诸佛、众生均赋而同秉者也!以众生迷之,故如来特因此出世,开示众生令其悟入,故此实最大一事也!

  然众生既秉此心,所以常寝生死、久溺轮回永劫不得出离者,皆由爱欲牵缠故也!以其生死界中独与真为对者,亦唯此一事为大耳!是为生死根本也!故曰: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

  今欲返妄归真,必须先拔生死根本,故梵网戒经以断杀为先,此经以断YIN为首,以此患最深,非大定不足以破之;故阿难示堕YIN室以发端,及归来见佛先以大定为请也!而开口便言欲气粗浊,向下世尊历历数其过患;至于三种相续,则曰: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经百千劫长在缠缚,唯杀盗YIN三为根本。

  又曰:爱镜中头,无故狂走。又曰:称汝多闻,何不能免摩登伽难?待神咒力,YIN火顿灭,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前五篇文章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一(憨山大师)

华严经要解(8)

华严经要解(7)

华严经要解(6)

华严经要解(5)

 

后五篇文章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三(憨山大师)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四(憨山大师)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五(憨山大师)

楞严经通议卷一之六(憨山大师)

楞严经通议卷二之一(憨山大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