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教程-第六编 净土资粮:信、愿、行(十) |
 
第三节 净业助行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之果中,又各有三辈九品受用功德智慧胜劣的差异。净宗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净业所成,所以,净业行人亦应在信愿持名的前提下,随分随力地修诸菩萨净业,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净宗正助双行,如顺风扬帆,再加划橹,既稳且速。净业助行甚众,兹拟就净业三福与普贤十大行愿两项,略施讨论。 一、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是释尊应韦提希夫人之请所作的开示:“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① 此段经文寓意甚深。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昭明韦提希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若依此法,名为净业成者。然凡夫众生惑障深厚,心多散乱,若不顿舍攀缘尘劳,净境无由得现。为应散动根机,释尊方便开显三福,以福显慧,助成净业。彼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净业所成,故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并指陈此三福之于往生彼国,不可小视,非助因,非副因,乃是正因。此三种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净土莫不由此净业以为正因而成。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亦不例外。然三福既是诸佛净土共通之正因,今欲指定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则三福之外,更当再加信愿专念之功,以弥陀大愿之力故,虽三福未具修者亦同得往生证不退转。而精进勤苦修三福业,往生品位将增上。 三福经文十一句,依浅深境界,可分为:(1)人天福(世间善),(2)二乘福(戒善),(3)大乘福(慧善)。前一福是人天之因,后二福乃出世善。后二福中,声闻菩萨自度度他,福德智慧,先后异分,三福十一句,囊括五乘佛法,于净宗修持关系甚切。善导大师云:于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人天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二乘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大乘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行戒福行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向亦得往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之人。”①兹拟三福内涵,略施讨论。 1.人天福(世间善) 凡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依次阐述如下。 (1)孝养父母。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孝体现着天地人三才与治世化民的本体内涵。尧舜的圣德主要体现在孝道的彰显。在中国传统社会,《孝经》、《二十四孝》等书籍的广泛传播,辅之于社会赏罚机制,有效地模铸着国人孝的人文精神,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国人的认同与践履。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对儒家提倡的赡养父母、软心承欢,乃至立身扬名以慰亲心之孝道孝行,加以充分的肯定。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道更为深远博大。佛道孝行不是仅停留在世间善法层面,而是将孝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从净宗理念来看,能劝勉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大孝。宋代宗赜禅师,迎母于方丈东室,劝母剪发,念佛求生净土,允为孝道之懿范。 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视一切众生如父母,报恩唯恐不及,何来杀伤损恼呢?菩萨行人的戒体即是一个孝字,菩萨六度万行,亦无非孝道的扩充。孝道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孝行的践履,自他二利,地藏菩萨因救母而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地藏菩萨孝心的扩张,助成自性宝藏的无限开启,利他恰成自利。近代虚云老和尚,为超度父母双亲,三年拜香,三步一拜,朝拜五台,行程几千里,历尽艰难,感得文殊菩萨的护佑,道业大进。虚老曾总结云:“此三年中,除为疾病所困,风雨所阻,不能拜香外,一心正念,礼拜途中,历尽艰难,心生欢喜。每每藉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谓:“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① 综上所述:孝养父母在净业三福中,占据优先地位。是做人学佛的必要前提。净业行人应须将对生身父母的孝扩大到一切众生身上(生生世世的父母),将世间的资身恭奉扩展到出世间究竟离苦得乐的层面。为知恩故,我们自己要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为报恩故,我们要将念佛与六度万行的一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净土,圆证佛果。如是,孝养父母便臻究竟圆满。 (2)奉事师长。 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人文理念之一,所谓“一日从师,终身若父。”学生对师长毕恭毕敬,老师也认真担负起育才的责任。 在佛门,师长称为善知识,亦称善友,即善知法要,引导众生于菩提正道的人。善知识如眼目,如灯炬,如大船,如缰绳,能为学道人指明方向,帮助学人出离生死险道,善知识有如是无量功德,所以,末法众生应尽命供养善知识。 善知识的首要标准是具正知见,心不住相,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学人奉事师长,莫念其短,应对师长常生敬畏,如夜行险道,有一粗弊人手执火炬,不能由于此人粗弊故,而不取火炬之光照。学人亦应如是,于师长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欲得法益,应具恭敬心。这是奉事师长的本质内涵。印祖每常教诫净业学人问法要具至诚恭敬心,否则,即予呵斥。以身口意三业供养师长,为法亡躯而获殊胜法益。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断臂求法,西藏密勒日巴尊者奉事马尔巴上师,历尽磨难,无怨无悔,堪称奉事师长的典范。 如恭敬佛一般地恭敬明师,明师知晓时节因缘,常能指点修道之坦途。善财童子于文殊菩萨所发菩提心已,向菩萨行,文殊菩萨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知识,遂指示德云比丘,展转参学五十三位善知识,次第证道直至等觉菩萨位。所以,恭敬善知识,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行成就来报答师恩。 (3)慈心不杀。 慈心是成就佛道的正因。慈心依境界的浅深大小,可分为四类:一者亲缘慈,即对亲朋眷属所生的慈心,心量较狭,属本能性之慈。二者众生缘慈。心缘苦难众生所起的慈心,儒家仁者爱人、基督教的博爱,均归此类。属小慈。三者法缘慈,对宇宙有情众生与无情器界所生的平等慈心,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亦归此类,属中慈。四者无缘慈,了达宇宙万象各类有情,实为一体,自他不二,由此生发无缘大慈,普度群萌。这唯佛菩萨所具。净业行人应培植无缘慈心,用作圆成佛道之远因。 慈心的培植,首应从戒杀入手。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人与畜类,同为血肉之躯,同具如来性德,且自无始以来,同在六道流转,互为父母眷属,今以善恶业殊,升沉各异。幸为人者,宜应怜愍飞禽走兽,不加杀食。十恶之中,杀业最恶,故佛戒首重杀戒。儒家虽未倡禁杀吃素,然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①的不忍之心,垂训于世。心如慈悲仁爱,自能成就一切善行德业,而戒杀放生,正是培养吾人慈悲仁爱的第一无上妙行。 释尊开示,宇宙间一切有情,循业生死,由恩怨业力故,讨债还债,负命偿命,无有穷尽。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生死。”②吾人如能奉行慈心不杀的教诲,便能截断“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的因果循环,世间的战争祸乱亦将大为减少。古德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食肉为杀劫之因,杀劫乃食肉之果;而果复造因,因复感果,展转互杀互食,了无已时。印祖有见于此,竭力倡导戒杀吃素念佛:“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③ 经云:“杀生得十种恶报: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死狱。”佛是真语者不诳语者,众生贪一时口腹之乐,得无量的苦报,实为愚痴之行。所以,净业行人应谨依慈心不杀之教敕。 (4)修十善业。 十善业的内容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YIN,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邪见。身三语四意三,共成十种。十善含止恶与行善二义。止前之恶,则不恼于他;行今之善,以利乐一切。十善业相,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不虚。 十善业不仅是世间的善行,亦是一切世出世间善行的大总持。经云:“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① 释尊对一类不能出家修道,尽持经戒的行人,指出行十善、念佛求生净土的方向。行十善业,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具足信愿,皆可往生。 2.二乘福(戒善) 凡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兹依次阐述如下。 (1)受持三皈。 众生归信佛门,首先得受持三皈,后受众戒,如法修行,可望契证圣果。 三皈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即归投意,依即依托义。如人堕海,命如悬丝,忽有船来,即便趣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归依,即登涅盘彼岸。 接受三归,应在佛前,由法师授证,至诚发誓: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外道典籍。既归依僧,以僧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外道徒众。 归依佛法僧,有事有理。事则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无尽三宝,理即归依自性之佛法僧。佛即觉义,即自性之智;法即轨则义,即自性之理;僧即和合义,即自性理智相契,一如不二。故三皈依有一从事向理、从他向自的过渡,通过住持三宝的归依,回到自性三宝的契证。佛为三界导师,法是群生眼目,僧乃六和上士。以众生善五阴为三归,以三宝为所归,以得救护安稳之益,超生死苦,达涅盘城,以亲证自性三宝。佛为般若德,法为法身德,僧为解脱德。三德圆融,周遍法界,是为自性无尽三宝。 三皈是净业修持的必要前提。普愿法界有情,同皈自性无尽三宝,同证自性弥陀三德秘藏。然欲证自性弥陀三德秘藏,亟须从事相生信发愿,念弥陀名号,求生西方净土,舍此别无捷径。 三归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课诵,皆有三归,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应以三归为宗本。故净业学人应重视这学佛的根基。 (2)具足众戒。 经云:“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①戒是一切善法之本,亦是念佛往生的重要条件。《观经》云: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斋戒,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随愿往生,故袁中郎云:戒急生最稳。愿净业学人于斯瞩意。 戒律的精神,一方面是防非止恶而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患;另一方面是修善利他而积聚功德。由戒生定发慧,圆成佛道。印光大师指陈持戒的本质要领:“但于心中常存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心,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则诸戒自可圆持。”② 诸经论广赞持戒功德。《四分律》概括持戒十种利益。其一,满足志愿,能持禁戒,则身心洁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誓愿,无不满足。其二,如佛所学,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能坚持戒,是亦如佛所学。其三,智者不毁,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其四,不退誓愿,坚持禁戒,求证菩提,誓愿精进,得不退转。其五,安住正行,坚持禁戒,三业清净,而于正行,安住不舍。其六,弃舍生死,受持禁戒,则无杀盗等业,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其七,慕乐涅盘,坚持禁戒,绝诸妄想,故能厌生死苦,慕涅盘乐。其八,得无缠心,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皆悉解脱,无缠缚患。其九,得胜三昧,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超诸有漏。其十,不乏信财,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不匮。以上十种持戒功德,亦仅略举,若广说之,不胜枚举。 佛戒的种类与层次甚多,有五戒、八戒、八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十无尽戒等,佛戒的层次虽多,然均以五戒为基础,即杀戒、盗戒、YIN戒、妄语戒、酒戒。古德常云,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而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概以五戒法为准绳。杀盗YIN妄语五戒,看似平常简单,但要切实地行持,却不轻松。近代弘一上人以学律持律闻名,但他自验,他非但不够比丘的资格,也不够沙弥的资格,甚至还不够一个五戒满分的优婆塞的资格。足见五戒的微细部分,难得清净。故吾辈净业学人,宜应精详研习五戒的戒相、次第、开遮持犯、果报轻重等。在谨守五戒的基础上,进一步求授奉持十善业、菩萨戒。出家大德自应奉持比丘戒,比丘尼戒。以清净的戒德,回向往生,增高往生品位。 (3)不犯威仪。 我国是文明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礼教甚为昌达,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记》云:“夫礼,先天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点示出礼仪的重大功能。人心如水,水一倾则不可复,心一纵则不可反,制水者必以堤防,制心者必以礼法,威仪即是制心的礼法。身口意三业,行走坐卧,皆能与一切戒作方便威仪,若轻重粗细,悉能护持,犯即悔过,常时行持,相习成性。 儒家礼仪以诚敬为核心,佛家更以尊重恭敬赞叹作为威仪的基本精神。佛家威仪行持常有八万四千之称,实则量等尘沙。兹略举佛门敬佛法僧的数则威仪如次。 (1)敬佛:凡佛子见佛像时,无论塑像画像,皆应整衣礼拜,拜时当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凡在殿堂经行,必右绕,不得左旋。三匝或七匝,皆须平视直行念佛,不得谈世谛语言,即言佛法,亦勿高声。不得笑、不得坐、不得涕唾,不得倚壁靠桌。若咳嗽,须以袖掩口,凡礼拜,必须从容,五体投地。 (2)敬法:凡佛子读佛经律,必焚香正坐,如见佛然,不得依靠,不得污手持经像。欲读经,必先静坐少时,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念完,方合掌舒经。若经籍损坏,宜速修补,令恒常如新。凡持经像,皆当两手捧之平胸,不得只手携行,已持经像,不得向人作礼,并不得只手作揖及合掌,但两手捧经,齐眉一举足矣。 (3)敬僧:凡佛子,见诸长老法师诸大德时,须端身齐足正立,不得坐而不起,不得背后说法师过。凡入僧室,须预先于门上弹指三下,内应则入。先向佛像问讯,次向大德看经桌前问讯。见法师大德时,当如见佛。凡途中遇诸大德,宜预先侧立,俟大德过再行。凡坐位,当让大德上坐。凡见诸大德,不得叉腰,不得摇臂摇身,不得蹲坐,不得跳行,不得走行等。 凡入寺院,初进客堂,须云顶礼知客师,或当家师,见之即须礼拜,然后问答。过门不得行中央,须缘左右边行。缘右先右足,缘左先左足,不得无故登大殿游行,若于大殿中礼佛,不得拜中央位,不得擅自鸣磬。 略举数端,诸如行走坐卧之威仪,不一而足,广如律中所明,文繁不录。从上数端可见,威仪有恭敬义,有防非义。净土经典对行人的威仪亦有诸多的开示,劝勉净业行人应:“中表相应,检敛端直,随经约令,若于绳墨,淡安无欲,礼义都合,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①能如是护持身口意三业威仪,冰操玉洁,定能得到天人恭敬,诸佛护念,成就净业。 3.大乘福(慧善) 大乘福凡有四句,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1)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净业修持的先决前提。菩提心的内涵与功能,前文多有阐发,兹不赘述。发菩提心能拓开吾人的心量,潜移默化地化解我执,降伏烦恼。儒家亦重视发心,孔子教育学生应“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②以天下为己任,弘毅刚健,死而后已。儒佛发心的目标有高下之别,然其激活潜能,希贤成圣的路向并无二致。 众生发菩提心的因缘,各各不同,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主,或因欢喜,或因烦恼,或因恩爱别离,或因怨憎汇合,或因亲近善知识,或因恶友,或因见佛,或因闻法,或见法欲灭等。一般说来,娑婆众生因挫折、困顿、疾病等负面人生体验而发心念佛者居多,处在富贵得志顺境中发心者较少。无论何种因缘,皆是多生多劫善根遇缘成熟的表现。 净业行人志求净土,应发大心,不求人天福报,愿以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众生,一切怨亲,同生净土,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深信因果。 因果律是宇宙人生真相的高度概括,从类型上分,有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二种。 其一,世间因果律即三世善恶因果报应。释尊晓谕:世间诸众生类:“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痖、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①无量劫来,种现互薰的因果链,惟有五眼圆明的如来才能悉知悉见,天人或声闻道眼所见亦不广,凡夫肉眼所见极短,所以,凡夫众生浅信因果尚不可得,冀其深信因果,殊为不易。世间因果律即有报通三世的含义,又有转变由心的义理。前因定业,由命所运,乃凡夫被动消极之情形。苟能深知业由心造,命由心转之理,立身修业,则前因不足恃,现因之善力转变业力,改善命运,体现人的主体性与人性的尊严,此乃佛教因果律的深层义理。 其二,出世间因果,信愿持名是出世间之因,九品化生净土是出世间之果。如有人发信愿心,执持名号,西方七宝池中,即时产一莲萼,标名于上,如镜现像,了了分明。一念如是,念念皆然,妙因妙果,因果同时,不可思议,皆不出一心。又当念佛时,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止是定因,定是止果;观是慧因,慧是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故一句佛号,止观并运,定慧等持,寂照同时,亦是深微因果之体现。 弘一上人将深信善恶因果报应与佛菩萨的灵感,作为取得佛教徒资格的必要条件。对因果的信心程度与当人智慧浅深呈正相关。净业行人应深信世出世间二种因果,仰信佛语,以此规范吾人的行持,一丝不苟,如是不失为世间的道德君子,临命终时,念佛往生,亦可增上往生的品位。 (3)读诵大乘。 诸大乘经典,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的法身舍利,九界众生出离苦海的慈航。释尊一代时教,悉皆从真如实相流出,具有超时空的永恒价值。而对至圆至顿、易行难信的净宗法门,不深入教海,难窥净宗奥妙之万一。读诵大乘,深入法源,洞探诸佛之机,理路豁通,智慧眼开,即能催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获得持名往生之实益。由于读诵大乘,久受熏习,亦能加速华开见佛,听闻佛法,速证菩提。 站在净宗的角度,读诵大乘经典主要以净宗五经为轴心,旁及《法华》、《华严》、《首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涅盘经》,或专主一经,或此六经,轮番阅读。 至于读诵大乘经典的方法,印祖有一段精妙的开示:“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智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皆能明心见性,即指如此看耳,故曰但能如此看。读大乘经,皆能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乎?”① 印祖开示我们:对佛典不宜从研究入手,而应以至诚念诵或默阅入手,从自性慧光直觉悟解经义,不走逻辑推论的路子。如是诵经阅经,获益甚巨。如智者大师诵《法华经》,寂尔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圭峰大师读《圆觉经》,豁然大悟;惠能六祖听《金刚经》,契悟般若之宗等。净业行人应仰循古德芳踪,至诚阅读净宗经典,常得西方净境的熏陶,久久转业识心成如来藏,契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境界。 (4)劝进行者。 净业行人以知恩报恩之心,劝导一切众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其功德利益甚大。经云: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其福胜彼。净宗念佛法门乃如来普度十方众生的无上妙法,弘扬宣说此法,甚契如来本怀。释尊为弘传净宗经典者授记:“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① 弘扬宣说念佛法门的方式不拘一格,或升座讲经,或随机劝化,或书写佛号张贴,或播放佛号磁带,或临终开导助念等,总之,应以自行化他,以身弘法为原则。亦可善巧地借助现代传媒与高科技手段,用以提高弘布净宗的效果。 综上所述:净业三福含摄五乘佛法的一切善行功德。净业三福对世道人心的改善,意义深远。现代如能人人奉行孝养父母,慈心不杀,修 十善业,自然会营造出一个风调雨顺、祥和安乐的太平盛世。如能进一步奉行戒善与慧善,则娑婆秽土即可转为人间净土矣。净业三福内具积极救世,利他服务的菩萨精神,于安邦治国、净化人心,效用卓著。吾人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与实施。在净业修持上,净业三福与往生的品位受用相关。多一分净业,则多一分往生后的功德受用;少一分净业,则少一分往生后的功德受用。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净业所成,三福是净业正因。所以,净业行人在信愿持名的前提下,应随分随力地修持净业三福,祈愿回向净土,增上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