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邯郸古代石刻艺术》的陈列特色 |
 
略谈《邯郸古代石刻艺术》的陈列特色作者:刘天英 陈 斌 【关键词】邯郸市博物馆;《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陈列特色 【摘要】2006年春节,邯郸市博物馆联合市属8个区县的文物部门,联合筹办了《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该陈列重点展示了邯郸古代佛教石刻造像艺术的成就,并在首届“河北省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荣获精品奖。本文对其陈列特色作了总结。 2005年6月,在邯郸市文物局协调下,邯郸市博物馆联合磁县、峰峰矿区、武安、临漳等8个区县的文物部门,通过整合石刻文物藏品,联合筹办了《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于2006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该陈列重点展示了邯郸古代佛教石刻造像艺术的成就,内容分为北朝、隋唐以及五代和宋等三个时期的单体造像和北朝刻经艺术专题。2006年12月,该陈列在首届“河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荣获精品奖。文博专家周士琦先生看后也认为,该陈列很有品位,可以角逐国家级精品奖的评选。笔者以为该陈列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可圈可点的陈列艺术特色: 一、陈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邯郸古代的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而佛教造像和雕塑艺术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邯郸东南的邺城作为东魏、北齐的都城,是南北朝时期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尤其是北齐时期,国力强盛,皇室推崇,国家财产的三分之一供养寺院和僧尼,各地建寺院、开石窟、刻佛经、造佛像等活动蔚然成风,佛教文化空前繁盛,当时,仅邺城周围的寺院就达4000余所,僧尼约8万之众。佛教的繁荣,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如我国第七大石窟——响堂山石窟、天下第一壁经群——娲皇宫摩崖刻经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北齐造像风格创造了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北齐样式”,在我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所以该陈列选取佛教造像和刻经艺术作为主题,有其独到之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同时,佛教的核心思想体现了平等、团结、和睦的和谐精神,所以该陈列又契合了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认为这均是陈列获得认可的关键所在。 二、陈列展品系统、充实,重点突出 该陈列重点反映的是北齐佛教造像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由北朝向盛唐转变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的过渡性作用,而我们所积累的考古资料也很丰富和系统,完全能用足够的文物诠释出我们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邺城遗址周围发掘出不少北齐汉白玉单体造像,而且许多都很完整精美,堪称国宝。另外,在邯郸各县市区,特别是峰峰矿区的常乐寺遗址和成安县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唐代红砂石佛教单体造像,这些珍贵的文物为陈列的顺利筹办提供了坚实的实物基础。这样,北齐和唐代两大文物版块前后对比,使两者艺术风格的继承和过渡关系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陈列中穿插了部分东魏和隋代的佛教造像,使展品更加系统化,“北齐样式”的由来、过渡和发展更加连贯、自然和真实。 此外,北齐佛教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摩崖刻经上。响堂山石窟刻经现保存有2万多字,被誉为中国大面积佛教刻经的摇篮。而娲皇宫更保存有160平方米、13.4万字的佛教刻经,享有“天下第一壁经群”的美誉,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丰富精绝的刻经艺术,为陈列中刻经艺术长廊的设计制作提供了可靠、充实的资料保证。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用文物来说话的陈列。 三、艺术分区新颖别致 在陈列的格调上,展厅采用了全封闭结构和人工光源,主调沉暗,地面铺以斑驳的青石,整体营造出一种神秘幽明的宗教艺术氛围。整个展厅的格局采取了分区艺术设计:序厅制作了一座北响堂大佛洞的仿真洞窟空间,中心高大伟岸的主佛、菩萨和四壁的造像窟龛,形象逼真,造型精美(图一)。观众由此步入展厅,仿佛置身于千年的石窟之中,神秘莫测。展厅内的空间由巨大的飞天拱形门分割成前后两个区域。前区左半部分巧妙利用展墙的转折变化,营造出曲径通幽的展示效果,其中一幅幅轴画式的展板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邯郸佛教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后区为文物集中展示区。为了文物的整体展示效果,拱门两侧以玻璃展橱为隔墙,给人通透开朗之感。该区内单橱、连橱相结合,布置得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一件件单体造像神态各异,在柔柔的灯光下散发出神秘的色彩(图二)。从文物展示区回转过来进入前厅右半部分。该区用巨幅喷绘图片和轴画展板的形式精心设计出一条艺术长廊,集中展示了邯郸的佛教刻经艺术。一幅幅刻经拓片的巨型图片在射灯和背景灯光的衬托下,呈现出强烈的质感和视觉感染力,给人以古朴高雅的艺术享受。整个展厅的分区设计格局变化多端,引人入胜,且又风格谐调,内容连贯。正如一位山东青州观众所言,该陈列设计匠心独具,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 四、体现“三贴近”思想和人性化理念 该陈列之所以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三贴近”思想和人性化服务理念。首先,序厅里仿真复制的洞窟、凹凸不平的自然石材地面以及幽暗灯光的合理运用,营造了一种神秘的参观氛围,契合了观众探幽猎奇以及感受宗教神秘性的心理预期。观众的平素表情和徐行姿态,与在其他展厅中那种轻松自若的神情形成强烈反差,充分说明了环境设计的成功。其次,展厅展墙上不仅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较详细地介绍了邯郸古代佛教的发展历史,同时还用链接的方式介绍了相关的佛教文化知识,扩展了观众的视野和信息量,对他们更好地理解陈列主题及展品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此外,展厅还安装了壁挂电视,滚动播放央视“国宝档案”节目录制的专题影像资料——《响堂山石窟》。同时,观众还可以利用电脑触摸屏查阅大量与邯郸佛教历史和艺术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进一步满足他们深入了解佛教知识的愿望。 《邯郸古代石刻艺术》陈列主题鲜明,形式设计新颖别致,制作精细考究,不仅得到了文博专家的首肯,更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无疑是成功的。 〔责任编辑:成彩虹〕 文物春秋 2007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