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看木雅人晒唐卡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看木雅人晒唐卡

  来源:雅安日报

  编前:

  木雅藏族,又叫木雅尔苏藏族,这个至今仍生活在雅安和甘孜、凉山交汇处的古老神秘族群,现在的生产和生活、传统与信仰仍一直维系在亘古不变的祖先遗制中。

  这个古老的族群由于其曾在“藏彝通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在汉、藏、彝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原生态型地方藏文化,而且其文化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因此它被许多专家和学者们称作我国西部民族走廊上的“活化石”。2006年3月,省民族研究所在石棉县成立了“四川省木雅尔苏文化研究中心”,对这一古老神秘民族的文化进行专门研究。

  木雅藏族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独特而神秘的节日,迎接新年的“环山鸡节”,已被列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雅藏族的“晒佛节”也与藏传佛教地区的晒佛节不尽相同,像这样独特的节日在整个藏区也不多见,其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宗教仪式是研究藏文化的绝好题材。

  农历冬月十五,1月3日,每年的这一天是石棉县木雅藏族的晒佛节。

  在石棉县蟹螺藏族乡乡长姜成强的引领下,笔者来到木雅藏族同胞居住的蟹螺藏族乡猛种堡子,目睹了木雅人盛大而庄重的晒佛节。

  宗教与民俗的融合

  2日下午,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走了4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猛种堡子。这里全是石头砌成的房子,一般分为三层,底层饲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不高,是存放粮食和腊肉的地方。

  刚到猛种堡子外边,就看见前面有三个拿着锣鼓、穿着暗红色长衫的人,姜成强告诉笔者,这就是喇嘛。

  就在这时,我们突然听到“砰砰砰……”的声响。原来,当喇嘛走到堡子外面时,堡子里面的人早就等在那里了,年长者带领着全堡子的男女老少烧着柏香、吹着海螺、吹响长号,鸣响火药枪隆重迎接,这时喇嘛开始为全堡子的人诵经念佛,祈祷平安。

  喇嘛诵经完毕,我们很快与他们熟悉起来,一位姓王的喇嘛告诉我们说,晒佛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民俗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木雅人都要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同时,当地的钵铍教喇嘛也不约而同地背着晒佛节上所需的各种经文和法器来到猛种堡子,而其它堡子的朝佛群众也从不同的地方聚到猛种堡子,准备第二天的各种供品。

  傍晚,在离晒佛台附近、存放大唐卡的人家,正式开始了晒佛节的宗教仪式。

  喇嘛们挂好大鼓,拿出钹,摆放好经书和各种法器,点燃柏香。在滚滚烟务中摇响“法铃”,开始打鼓击钹诵经念佛。姜成强告诉笔者,诵经念佛仪式要到第二天,也就是冬月十五的早上。

  晚上,全堡子还举行了开坛喝杆杆酒、每家每户接受喇嘛祝福等各种仪式。

  阳光下虔诚祭拜唐卡

  晒佛节最热闹的是冬月十五这一天。

  早上10点左右,所有信徒在喇嘛的引领下,到堡子最南边保存另一幅大唐卡的人家“抬佛”,将这幅唐卡抬到展佛台和另一幅汇合,一并展示。

  “抬唐卡时必须从房屋的顶部天门抬出,步伐非常讲究,前进三步后退两步,并做出各式各样的姿势。”一位喇嘛告诉笔者。此时,笔者看到,几名年龄稍大的男子正扛着唐卡,按传统的姿势和步伐,在火药枪声、喇嘛的鼓声、长号声、海螺声和族人的“哦嘿嘿……”喊声中走在最前面,信徒们有的高举哈达,有的抱着大红公鸡,有的牵着羊,有的背着杆杆酒,还有的向人群洒着青稞面(木雅人表示祝福的一种方式),从堡子南边一直走到展佛台。这段路程虽只有几百米,但是以这种特殊的行走方式,走了足足30多分钟,仪式非常隆重。

  两幅大唐卡被抬到展佛台后,一起被挂在展佛架上,但不能着地,年长者用干净的竹竿缓缓揭开裹在佛像上的绸布,顿时金光灿灿的佛像展现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

  随后,喇嘛们围着设在唐卡前的祭台诵经,并跳起各种宗教舞蹈。接下来,许愿的人和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先由喇嘛念一番后,主人用刀杀死鸡或羊并把血洒在两幅唐卡下角,边洒血边扯鸡毛沾在唐卡下角,以示祭拜神灵。祭祀后的杆杆酒则在喇嘛念完后从年长者依次品尝。

  所有祭祀活动完成后,民间歌舞正式上演,男女老少都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一直到下午太阳落山,才又将唐卡按原路线和原规矩抬回原地,然后所有人共同在展佛台上共进晚餐,尽情喝酒。

  月光中上演神秘舞蹈

  木雅人一直保留着一种神秘的舞蹈,当地人称为“什吤拉布”或是“给什古色布”,这个舞蹈只有在晒佛节才跳。

  冬月十四晚上,所有人都要参加这一神秘的舞蹈。被这一舞蹈的神秘和热闹所感染,我们也加入到了跳舞的人群中。此时,堡子里的青年男子戴着布做的面具,身着民族服装,主动扮演着各种造型的人物,在鼓声和钹声中跳了起来。

  据了解,其中有两人必须扮演一对老夫妇,其他人则扮演儿女、女婿、媳妇,内容反映一家人的社会生活,包括种种生活样式,还有反映夫妻生活的章节,喜怒哀乐全被展现。大约跳几个小时,最后所有参演人员在“老夫妇”的带领下把一个喇嘛捏的面人儿拿到想生孩子的人家,在主人的感谢声中双手递上面人儿,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并在主人家里接受喇嘛的教诲。整个过程不能脱下面具,是谁在跳舞,大家都不知道,而且,绝对不能去揭开舞者的面具,这是木雅人最忌讳的事情。

  整个晚上,木雅人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

  “什吤拉布”的表现形式大胆、生动、活泼,木雅藏族平时在公众面前比较腼腆的一面被抛在了一边,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丰富的民间歌舞题材。遗憾的是为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我们无法拍照片,没能留下珍贵的图片资料,要想知道这种原生态舞蹈的过程,只能去亲身感受。

  所有的仪式直到冬月十六早上,喇嘛从祭台上撤下所有物品,全堡子人隆重地送走喇嘛,晒佛节才算结束。通讯员周万龙

  藏族晒佛节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者、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

  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台。晒佛会节上,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十分壮观。

  唐卡

  唐卡是藏语(Thangka),也叫唐嘎,是西藏的卷轴绘画,它已有长达1400多年的历史。唐卡绘画内容为佛像及藏族历史、风情。画法为白描及工笔重彩,绘制唐卡的人绝不会在绘画上留名,它绘制展出场所主要是寺庙和宫殿。

  唐卡是融合佛教精神、传统技艺和个人创造力的百科全书。

 
 
 
前五篇文章

摩崖造像千佛山

浙江省刻经、造像、图碑、水利碑、刻帖

石佛寺造像刊纪碑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及石雕彩绘艺术

两枚“佛教”徽章见证一段历史

 

后五篇文章

百年影像:讲述金凤古刹传奇

永清县支各庄北魏太和十一年石造像

从碑刻看净觉寺的盛衰

避暑山庄文津阁琉璃建筑考

邯郸市马头镇出土的一批石造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