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洛拉 “三教同山”的建筑奇观 |
 
埃洛拉 “三教同山”的建筑奇观 印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宗教王国。在这片恒河水哺育的南亚次大陆上,秉承着各种宗教信仰的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的虔诚给印度的历史、宗教和建筑文化留下了无尽的宝藏,而位于德干高原上的埃洛拉石窟群则可以称为印度寺庙石雕建筑的集大成者。在蜿蜒两公里长的陡峭岩壁上,34座分属于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石窟依次排开,向世人昭示着古印度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容忍宽恕的民族精神。 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最好的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它由十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离奥诺基巴德三十公里的玄武岩山壁上,它们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不愧为最好的寺庙石雕杰作。 这些寺庙建筑代表了从公元三百五十年至公元七百年之间三百五十年的宗教信仰发展历史,最显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 从马哈拉施特拉邦战略重镇奥兰加巴德向西北约30公里,在萨雅迪利山脚下,一所所佛堂经舍和庙宇雕塑便逐渐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面相庄重的佛陀坐像、翩翩起舞的湿婆浮雕、赤身裸体的耆那尊者,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洞窟和雕塑由东往西错落有致。穿行在这些宗教圣殿之间,人们也仿佛回到了印度各种宗教最为鼎盛和繁荣的1000多年前。 公元7世纪,戒日王在印度北部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来到了印度。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大力弘扬,数千名佛教徒开始进一步向印度南方地区迁徙传教。在选择了埃洛拉为落脚之地后,这些僧众们不辞辛劳,沿着陡峭的岩壁开凿出大大小小的佛堂和僧舍,朝夕陪伴着释迦牟尼佛祖的雕像清心修行。 而在随后的200年里,势力和影响同样越来越强大的印度教徒和耆那教徒也相继来到这里,他们在佛教石窟的旁边继续开凿出印度教和耆那教的多个石窟,形成了“三教同山”的局面,不同信仰的教众在总长两公里的山脚下毗邻而居,彼此尊重而又相互宽容。 埃洛拉石窟南部的十二个石窟表现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间的十七个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余的北部五个石窟反映的则是伊斯兰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艺术阐述的是高尚的、文明的、尊贵的佛教文化内涵;第六号和第十号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护神维希克诺丹的故事,它所描绘的是载歌载舞的侏儒欢庆的盛大嬉戏场面。 如果说埃洛拉石窟是印度历史和宗教文化的宝库,那么位于16号窟的凯拉萨神庙一定是这座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凯拉萨雪峰相传是印度教湿婆神在喜马拉雅山麓隐居的地方,公元8世纪晚期,古印度拉什特拉库塔国王克里什那一世为了纪念战争胜利,同时也为了能够让湿婆神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根,遂下令在埃洛拉建造祭祀湿婆的神庙。 这座长81米、宽47米、最高处约32米的印度教庙宇完全由一整块巨型山岩开凿而成,没有添加任何其他建筑材料,数千名工匠前后共花费150年的时间,一点点从山顶向下雕凿,在移除了240万吨山石之后,神庙才最终得以建成。 走进凯拉萨神庙的大门,人们不能不为工匠们的鬼斧神工啧啧称奇。一头头栩栩如生的雄狮和大象在底部托起整座神庙,而主殿四周则布满了各种各样叙述印度教故事的浮雕,其生动的人物形象、精美的雕饰工艺令人折服。巨石的雕凿稍有闪失便会破坏艺术的美感,甚至还可能会使整座神庙的建造前功尽弃,正是教徒与工匠们秉持着一颗虔诚的心,成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这一奇迹。 随着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尔王朝在16世纪中叶逐步占领全印度,埃洛拉大量的宗教石窟和雕像遭到了空前损毁和破坏。一座完全模仿泰姬陵而修建、有“小泰姬陵”之称的比比卡·马克巴拉墓也在奥兰加巴德破土动工,这标志着伊斯兰教开始成为德干高原上的主宰,凯拉萨神庙则被经年累月的泥沙所掩埋。直到1794年,一位英国探险家在这里偶然发现了大量的石窟群,埃洛拉才开始为印度之外的人们所知晓。 在我们面对埃洛拉石窟惊讶不已的时候,不得不被其是世界上最具有建筑技巧和最复杂的古代艺术遗产之一而折服。南部的德诺尔石窟集中反映的是上帝的故事,其建筑风格类似于埃勒芬特寺庙石雕。北部的石窟离克拉斯寺庙仅一英里之遥,其中的三十二号石窟雕刻有一个完整的、精巧的祭祀神灵的圣堂,在圣堂的顶部点缀有美丽的石刻花朵图案并雕刻着一幅亚克斯驯服雄师,骑在雄师背上在芒果树下嬉戏的图案,而与此轻松的场景相反的是在三十二号和三十四号石窟主要展现的是严肃的、庄重的帕若斯那特的塑像,其余的北部石窟则表现的是特若特哈巴诺斯嬉戏的场面。 总之,这些石雕寺庙永远值得人们留念因为他们对有印度文化遗产有着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