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西夏石窟壁画的阶段划分-第二阶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这一阶段的洞窟在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河西其他诸石窟均有分布。除利用前代洞窟彩绘外,还出现了西夏创建的洞窟:一种形制为覆斗顶(或穹庐顶)、平面方形、中央设坛;一种形制为覆斗顶(或穹隆顶)、平面长方形、窟室后部设中心柱。壁画的题材布局、造型、色彩等都出现了新的内容,不再呈单一模式。

  (1)壁画布局

  壁画不再明显地分成装饰图案和佛教题材内容两大部分。窟的顶部位置,包括窟顶及甬道顶图案多样化。窟顶藻井心以曼荼罗图案为主,龙凤图案仍然使用;披面及其他平顶部位绘坐佛、立佛、花卉、双凤和说法图等。壁面大幅画面的四周较少出现花边图案。壁面基本没有开龛的格局,壁画面积增大。一种布局呈不明显分段式,在壁面的上段绘制幔帷,有的幔帷位置几乎近于窟顶的下沿;中段与下段虽然还有一个界线,但内容是一致的,如中段绘经变场面,下段绘该经变故事,中段绘曼荼罗,下段绘金刚和菩萨等像,个别也有下段布置供养人的。一种布局不分段,通壁绘制佛教题材内容。壁面内容多样化,很少前一阶段的规范化和程式化。

  (2)题材内容

  壁面题材内容较前一阶段大为丰富,除千佛、说法图、西方净土变和药师佛是旧有题材之外,又出现供养人、药师经变、文殊变与普贤变、水月观音、多面多臂观音、接引佛、弥勒上生经、涅架变、金刚、八塔变、释迦降魔塔、五方佛曼荼罗、国师、高僧和布袋和尚等十几种新题材。

  现将主要题材及布局列成如下表:

题材 位置
千佛 主室窟顶及前壁门上
供养人 甬道两侧及主室前壁、左右壁下段
说法图 主室正壁及左右壁
经变 主室左右壁
文殊变与普贤变 主室四壁
药师佛 主室正壁
水月观音 主室四壁
多面多臂观音 主室四壁
接引佛<> 主室左壁
弥勒上生经<> 主室左壁
涅粲变 中心柱后面及主室正壁
金刚 主室左右壁西端
八塔变<> 主室左壁
释迦降魔塔<> 主室正壁中央
五方佛曼荼罗 主室窟顶及左右壁
国师、高憎 主室前壁及中心柱前壁
布袋和尚<> 主室前壁及中心柱前壁


  这一阶段的壁画题材,显、密两种风格并存,以安西榆林窟第3窟为例,窟顶中央绘五方佛曼荼罗,四面祥禽瑞兽、花边和幔帷,构成覆盖整个窟室的天盖。西壁(前壁)窟门上方维摩诘经变、门南普贤变、门北文殊变。南壁画观音曼荼罗、观无量寿经变和五方佛曼荼罗。北壁画金刚曼荼罗、天请问经变、净土变和五方佛曼荼罗。东壁(正壁)中间画佛传,南侧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北侧十一面千手观音变。其中各种曼荼罗为藏传密宗画,两铺千手观音变则属汉密,其余各种经变皆为显宗,整个布局上是显密混合的。

  各种经变画规模庞大、内容繁复、绘技精致,独具特色。如榆林窟的文殊变、普贤变、西方净土及观无量寿经变、千手经变;东千佛洞的涅架经变,五个庙的劳度叉斗圣经变、东方药师经变、维摩诘经变和弥勒下生经变等。此外,复杂而较大的涅粲经变、劳度叉斗圣经变、炽盛光佛经变、弥勒下生经变、维摩诘经变和东方药师经变等壁画题材,在此阶段莫高窟、榆林窟两处石窟寺的西夏洞窟中已基本消失或极为少见,却较多地出现于河西其他诸窟中,极大地丰富了第二阶段的西夏壁画内容。

  这一阶段藏密题材给西夏佛教绘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西夏佛教壁画艺术的一个崭新特点。一种藏密画为曼荼罗形式,如榆林窟第3窟的五方佛曼荼罗、十一面观音曼荼罗,四方有塔,塔两侧有旗,圆坛与方城层层叠套,坛内安置尊像。另一种藏密画是金刚(明王)图像,如榆林窟第29窟的不动金刚,作忿怒形,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执蛇,是奉大日如来教令降伏一切恶魔的明王。藏密画中也有不少美丽的形象,如榆林窟第3窟、东千佛洞第2窟中的菩萨,手攀树枝,舞姿柔美,神情恬逸,是颇具印度一尼泊尔风格的树下美人图。

  (3)造 型

  佛与菩萨的面型浑圆而长,两腮较突出,鼻梁高,旋涡式胡须,眼部外眼角处向上挑起,视线向下;侧面菩萨面部窄。同时新出现藏传密教造像,佛像面部上大下小,下颚尖,眉梢向上翘起,高而尖的肉髻,腮部突出。国师面相丰圆,头戴“山”形冠,内着袍,外套袈裟;供养人皆为党项族形象,男供养人身穿圆领窄袖袍,腰束长带垂于腹前,足登乌靴;女供养人饰桃形头饰,穿交领袍,下着百褶裙、尖钩履

  (4)装饰图案

  装饰图案主要在洞窟顶部,窟顶中央的藻井心除个别洞窟继承唐宋团龙翔凤纹样以外,多已被密宗曼荼罗所代替。如安西榆林窟第10窟覆斗形窟顶中央是九佛藻井,边饰垂幔铺于四披。藻井井心外方内圆,所画九佛,为阿弥陀九品曼荼罗图像,以印契区别,圆心为上品上生之阿弥陀佛,圆心外成八角形,围绕八尊坐佛,如一朵盛开莲花的八瓣,分别为上品中生以下至下品下生共八品诸弥陀佛。方井四角饰宝相花纹。这是阿弥陀九品曼荼罗的一种简化形式,名八叶莲台,省略了内院、外院诸佛、菩萨、天众。井心周围层层叠叠的图案边饰组成方形的帐顶华盖。榆林窟第3窟,穹隆形窟顶中央画圆形金刚界曼荼罗。曼荼罗四周边饰纹样繁复,清雅精致的图案装饰衬托出强烈浓重的曼荼罗主题图像。是第3窟西披北侧的凤纹和象纹。凤凰与绿色基调的孔雀不同,晕染以绿、红、蓝相间对比,是一只摇曳着长尾的彩风,在青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显绚丽。白云承载的白象,竖耳张嘴,奋力奔驰,画师用简练的笔法勾画出一个生动的动物图案。

  (5)敷彩与线描

  此阶段敷色仍以石绿或红、淡紫蓝作地,但在色彩与线描的搭配上有所变化。一种与第一阶段相似,以线描为主,色彩为辅;另一种敷色厚重,色彩与线描并重,形成一种朦胧的神秘气氛,为典型的藏传佛教绘画特点。

  (6)小 结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兼收并蓄、显密并存,既承继唐宋遗风,又大力发展藏传佛教,使濒临于衰败的西夏佛教壁画艺术重新振作起来。出现了西夏自己创建的洞窟,形制主要为覆斗顶或穹庐(隆)顶、平面方形或长方形,中央设坛或窟室后部设中心柱,基本不再开龛。壁画的装饰图案减少并且不规则。壁面或者分段式布局不明显或者不再分段布局,壁画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新出现大型经变画及藏密题材和风格的壁画。佛、菩萨的造型除承袭第一阶段的形象略有变化外,同时出现藏密造像形式。色彩处理方面与前一阶段一脉相承略为简约,仍以石绿或红、淡紫蓝作地;在此基础上,藏传佛教的绘画特点形成了另一种风格,敷色厚重,平涂浓彩,对比强烈。

  3.总 结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表现形式之一的绘画艺 术也随之步入顶峰;到宋代佛教思想已基本融合于儒学,失去了特色,其艺术形式渐趋僵化、衰落之势。西夏石窟壁画的第一阶段继承唐宋遗风,已是强弩之末,再难表现或发展中原艺术水 平,但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独特风格,如装饰图案在窟中的大量布局,色彩运用上的独具匠心等。第二阶段的壁画,中原艺术形式与藏传佛教表现形式共存,反映了西夏佛教艺术的成熟与发展。一方面发扬了中原传统,在建筑画上充分运用线描艺术,表现出对透视关系的精确理解。如榆林窟第3窟左右壁西方净土变的建筑界画,榆林窟第29窟、东千佛洞第2窟的水月观音和榆林窟第3窟、东千佛洞第5窟的文殊变、普贤变中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布局疏朗灵活,山峦、树木、流水、行云情景自然,使画面达到了较高意境;特别是榆林窟第29窟和东千佛洞第2窟、第5窟的水月观音以及榆林窟第3窟的普贤变中出现的唐僧偕行者、白马礼拜的形象;还有榆林窟第3窟五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显现的各种生产、生活场面均体现出中原高度发展的艺术水准。另一方面吸收容纳了藏传佛教绘画特点,构图紧凑、色彩绚丽,给西夏佛教艺术注入了活力,使西夏成为藏传佛教艺术过渡到中原地带的桥梁。

 
 
 
前五篇文章

西夏石窟壁画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

西夏石窟壁画分布与内容-河西其它诸窟

西夏石窟壁画分布与内容-安西榆林窟

西夏石窟壁画分布与内容-敦煌莫高窟

北宋佛教史年表(960-1127)

 

后五篇文章

万寿寺清朝史事考略

昌平桃林村东岳庙壁画初探

解思忠: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哲学思考

隋唐的佛教雕塑

隋开皇三年石刻菩萨三尊像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