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垅圩图山石雕造像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990年4月,巍山县庙街区村民在垅圩图山石场岭岗,偶然发现十几尊石雕造像。文物部门闻讯后,派人

对现场作了调查和抢救清理,共清理出佛、菩萨、天王、罗汉等180多件佛教石刻造像。1991年ll—12月,

云南省博物馆对该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又出土了一批石刻造像。两次清理、发掘共获得石刻造像280余

件,这是云南佛教考占的一次重大发现。 这批石刻造像,最大的高6l厘米,小的仅3厘米。形态各异,有坐

姿,有立像,有单体,也有合龛,雕刻手法有浮雕、圆雕。佛部造像中既有大日如来,也有释迦、弥勒,宝

生、阿弥陀如来,表现出浓厚的佛教密宗佛部造像的特点。菩萨类造像面容丰满圆润,神态安详;金刚类造

像则勇猛刚毅。更重要的是,这里出土了多层、多躯造像的佛龛,其中造像最多的一龛达14身之众。 垅圩

图山佛教石刻造像的发现,引起了许多争论。首先,这批造像出土时大多残缺不全,有咀显的人为破坏的痕

迹,似乎是因为某种原因被集中掩埋起来。其次,这批造像之中,未发现纪年题刻,甚至没有任何文字材

料。于是,对这批佛教造像的考辨与研究,就十分热烈。如果仅从造像风格而论,有的造像古拙浑厚,具有

明显的魏晋佛教造像风格;有的造像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手法精湛,雕刻线条自然流畅,造像构图组

合、人物神态表情都十分到位。从造像内涵来看,它包括了佛部、莲花部、金剐部三大类,密宗色彩突出,

具有鲜明的印度佛教密宗造像的特点。因此,咙圩图山发现的石刻造像,应该是南诏早期的遗物,有的很可

能早到六诏时代。这批造像的发现,为学术界探讨云南佛教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也引发了新的争鸣。垅

圩图山是南诏蒙氏筑城立邦的发祥地,《南诏图传》中,就有细奴逻躬耕于垅址于图山下的场面。《南诏野

史》有细奴逻“永徽元年建都蒙舍川,筑垅圩城”的记载。《南诏图传》“文字卷”说,梵僧曾将锡杖钵盂

留在垅圩图山道场内,供当地人顶礼膜拜。这就是说,当梵僧来到洱海地区传播佛教之时,就已在垅圩图山

开设道场,开坛讲经。考古发现证实,这批石刻造像出土的地点,距离已发现的南诏宫殿建筑遗址不远,是

一处南诏时期的寺院遗址。但寺院如何被毁,佛像因何被深埋于地下,今天巳不得而知。垅圩图山发现的石

刻造像,证明了《南诏图传》有关“观音幻化,南诏立国”传说的真实性,证明了“梵僧”点化细奴逻的故

事,很可能是历史的真实。 云南佛教的起源,学术界大致有三种看法:天竺说、吐蕃说、唐朝说,分别认

为云南佛教采自印度、吐蕃(西藏)和唐朝。事实上,成画于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的《南诏图传》“文

字卷”中就有“大封(白)民国圣教兴行,其来有上,或从胡梵而至,或于蕃、汉而来,奕代相传,敬仰无

异”的说法。现代学术界关于云南佛教来源的三种观点,仅只是对古人说法的翻版而已; 我们赞同云南佛

教来自古印度的观点,这个观点不仅在《南诏图传》及古印度文献中有记载,垅圩图山石刻造像的发现,也

印证了天竺僧人在蒙舍传播佛教的史实,填补了佛教南传说的关键一环,表明魏晋至隋末唐初,由古印度经

云南再到成都平原的佛教传播路线,至今仍有迹可寻。

 
 
 
前五篇文章

绒戈寺圣地简介

岩画的分类

夏鲁寺艺术中的汉族艺术因素与元代汉藏艺术交流

扎塘寺壁画的人物造型

桑耶寺康松桑康林白面具藏戏壁画绘制年代与内容考辩

 

后五篇文章

丽江壁画

独具风貌的云南佛教美术

彻庸禅师与妙峰山在云南佛教史上的影响初探

云南佛教的历史及经典简述

敦煌白描画《十王经变》略述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