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观心理学纲要》 王建伟著 引 言 “静观心理学”是以心理深度健康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它以心理艺术的方法和静观的生命品质引导人们走出人生误区,达到心理的深度健康和生命的自觉圆满。 静观心理学不同于普通心理学,它的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传统生命科学和智慧学基础上的一种“深度文化心理学”。所谓深度文化,指的是一种积淀在人的意识深层的文化结构,它支持和操纵着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深度文化心理学就是从事对这个意识深层文化结构的探索、研究和体认、调整的科学,它重在以个人为基点的静观实践,并在此实践中启发人的觉知意识,从而达到心理的深度健康和生命的自觉圆满。因此,我们把它称为“静观心理学”。 静观心理学所关心的是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它不只是为了解决人的病苦,它更关注解脱人的根本烦恼,使人生开出智慧之花。它的诞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越来越多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人开始认识到,医学、心理学不应该只关心治疗疾病,它们更应该关心“人”本身这个误区,这个误区是创造疾病的根源。静观心理学就是为解决人的这个根本问题应机而生的,它为人们指出了一个全新的向度──深度健康和自觉圆满的人生。 静观心理学希望达到的深度健康不只是个人的,它所指向的是一个深度健康的人格网络和良知生态的形成。这个理想有赖于每一个个体的自觉努力才能实现,而每一个个体的自觉努力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为此,我们写出了以下文字,权以担当这个责任。 (一)心理的概念与结构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心理”是以人为本位的,是人的生命的内存在形式,它既不是有形的物质现象,也不是无形的精神现象,而是一种“物质-精神”的整合性存在。 这里所谓的“内存在形式”并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存在于内的形式”,它的意思是:心理和心理活动是一种不能从外观形式上直接被发现的存在形式,它只能在个体自身的内心被感觉、意识和觉知。 当我们以常识去理解这种存在形式的时候,对其中的“精神性”似乎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在我们的经验中已经理所当然地把心理和精神等同看待了。但正是由于这个等同,我们忽视了对心理的物质性的了解。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心理是一个‘物质-精神’的整合性存在”的概念,以纠正常识的误解。那么,心理的这种物质性是怎么体现的呢?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物质性”在它的“精神性”活动中以“能量”的形态显现,我们把它叫做“意识能量”。在大量的催眠实验中,这一类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倘若你让一个处于催眠状态的人相信他手里握着的那块普通石头是一块燃烧的火炭,他就会大叫着扔掉石头,不仅如此,他的手掌还确实发生了严重的烧伤。在临床医疗中,病人如果相信他们所服用的安慰剂是真正的药物,他们的康复率跟服用真药的病人一样高。心理活动就是这个“‘物质-精神’的整合性存在”以意识能量的形态运动的过程。它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物质和精神既对待又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二元性的存在,它是一个运动着的整体。尽管上面举的事例都是在实验中发生的,但这类特殊事例启发我们进一步发现人在平常的意识状态下同样存在着意识能量的事实。这使我们对心理的本质有了一个更接近真实的理解。 但在心理现象中,意识能量很难为人们所认识。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尽管这种能量已经在许多专家的实验中被越来越多的了解,但在理论上还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统一的解释,而更多的研究者对“心理是一个‘物质-精神’的整合性存在”的认识就显得更加肤浅。因此,我们在对心理下定义的时候所作出的解释,其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我们在实验中对这种整合性存在的深度体认,更在于希望人们能够从我们的揭示中去深入发现和亲证这个存在的真实,而不是对它作肤浅的理解和机械的定义。基于这个认识,我们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都是为了人们能够深入发现和亲证这个存在的真实而作的准备。在这个准备中,对觉知意识能量的体认和开发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尽管我们仍然会从一些较浅显的地方着手,但这个工作中心的确立将始终是我们的理论与实践区别于其它心理学的标准。下面,我们将对心理的结构作一个大致的分析。 我们认为,心理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意识外壳、意识内质、意识核、意识元。“意识外壳”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它是个性意识、人格形象等的显性意识能量。“意识内质”相当于潜在意识或者无意识,它只有在梦境、催眠等状态下才能出现,它是个性意识、人格形象等的隐性意识能量。意识的两种能量所产生的行为倾向,从单向度看,它们是由更深的核心所规定的,我们把这个核心叫做“意识核”,它包括“自我”和“自我界域”两个方面。“自我”是一种先天的自我认同意识,它具有规限自我界域的功能,它决定了自我界域的存在;“自我界域”是被自我规限的后天个性意识、人格形象等的因子集合体。“意识元”是一种具有超越性质的“觉知意识”,它是心理深度健康的本原。 为了对意识元有一个比较简捷的了解,我们先对前三个心理层面的相互关系作一个简单的叙述。从双向度看,在前三个层面中,意识的显性和隐性能量既受意识核的规定,同时,它们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能量又回向意识核,使意识核发生新的组合,而新组合的意识核仍保持它对前二者的规定性。从这三个层面相互投射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循环圈。意识核的先天自我认同性是形成这个环流的关键。没有觉知意识的介入,这个圈只能永远无休止的循环下去,生命没有任何自由可言。在这个循环中,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健康”或者“不健康”的轮回。因此,要脱离这个循环达到深度而完全的健康,必须首先消解意识核的自我认同性。在静观实验中我们发现了意识元,并认识到只有它具有消解那个循环的功能。意识元的能量一旦被激发,将使人们产生对意识核的反观觉照,人们将在觉知中领悟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意义,粉碎自我和自我界域的封闭围墙,使显性和隐性意识能量自然地从封闭的循环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没有被动循环的自觉的健康境界。因此我们认为,意识元是深度健康的本原,是达到深度健康的可能性,或叫做悟性。 在四个层面中,意识外壳是唯一能够让我们在意识清醒状态下感知到的部分,因此它成为传统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他们以析梦为手段研究非意识清醒状态下的意识棗无意识。弗洛伊德首先发现了无意识,荣格继而又发现了无意识中的“情结”和“原型”,他们使心理学走向更深入的探究。在现代心理学中,弗洛伊德、荣格代表的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精神病人,而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疗这些病人,它不研究和解决被动的非健康循环的问题,因此我们称之为“病理心理学”;而与之相对的马斯洛心理学追求某种健康高峰体验,他引导人们进入一种短暂的健康体验,尽管他的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在生活中突现他所指的健康高峰经验,但在根本上它同样没有脱离那个循环,因为他所指的那种健康高峰体验是暂时的现象,它只是在循环圈的某个点上发生量的变化,而没有一个脱出循环的质变。因此我们不妨把它称作“健康心理学”。在此,我们所希望达成的是消解非健康循环的、深度而完全的健康。要达成这种深度健康,只有开发觉知意识,使心灵发生开悟。而我们所介绍的静观的实验方法正是开发觉知意识的极好途径,而那种具有静观品质的生命形态又正是我们所希望达成的健康境界,为此,我们把这种以深度健康为核心的静观体系称为“静观心理学”。 通过对几种心理学的简单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静观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的关键点就在于它对心理四个层面的特殊认识和研究,特别是它对意识元的体认和开发。 通常,如果一个人的外在生命活动超过或不及社会公认的理念,包括个人的、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逻辑的、情感的等等准则,他就是有“病”的,需要矫正;一类病需要以教育来矫正,另一类病需要以治疗来矫正。但这两种矫正方法的实质是一样的,它们关注的都是对病人做合乎公共理念的矫正。这种矫正可以使某种理念直接诉诸人的意识外壳,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意识内质。当这两个层面在矫正的过程中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变化的能量便自然积淀到意识核中,使意识核的组织发生变化。按照意识核对意识外壳和意识内质具有规限作用的原理,意识核的这个变化必然会使“病人”的那些公共理念的部分得到矫正。这就是病理心理学和一般教育心理学进行治疗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但是,根据静观心理学所认为的心理前三个层面被动循环运动的原理,这种矫正还是表面的、不彻底的和非健康循环的。首先,它诉诸意识外壳的某种理念是局部性的,只针对某种“病症”,它对健康没有一个更深广的认识,或者说,它还没有发现意识元的存在,更没有开发觉知意识能量、使生命达到深度健康的意识。这种没有觉知意识介入的局部的对症治疗,它的能量无法超越意识核自我界域的规限,这种矫正的行为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它必然为循环的潮流所吞没。其次,公共理念是由个体间形成的意识网络决定的。在这个网络的运行中,如果没有觉知的个体意识能量的介入,那么这个意识网络终究不是深度而完全健康的。因此,在这个意识网络中对个人的行为所作的矫正也必然不是深度而完全健康的。静观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就是对意识元的体认和对觉知意识能量的开发。 当我们对心理结构有了这样的了解以后,我们的健康观念和实验方法也自然会发生转变。在健康观念上,我们会向着最接近生命本原的方向努力;在实验方法上,我们会更注重于以包括研究者在内的每一个实验者自身为对象的亲证实践。我们认为,每一个静观心理学的受益者,都必然是向着最接近生命本原方向努力的亲证者。这个亲证的实践就是以“静观”为主题的实验方式。 (二) 静观的品质与实验 作为一种基于觉知意识能量开发的健康文化,静观心理学所倡导的静观的实验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不会只在非健康循环中作部分的调整;它对心理结构的理解和对心理健康的实践,必然会引导人们进入心理深层作亲证的实践,从而达到心灵的开悟。它从身体、意识、无意识开始,一步一步引向超越;它从已知、有限、有为开始,一步一步引向未知、无限、无为。 静观是人对生命存在的完整而自然的观照,它以觉知意识为先导从意识外壳、意识内质到意识核乃至整个人生作由有为到无为的逐步深入的返观觉照。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静观的品质和静观实验的几个步骤和原则。 (1)静观的品质 1)静观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它作为方法来理解,二是把它作为目的来理解。作为方法理解的静观是指:通过实验者在静观实验中对生命的领悟,自觉以静观的原则作为意识、行为的准则,并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自然加深扩大;作为目的理解的静观是指:它通过实验者不断深入的静观实验,达到全然无为的觉知观照的生命状态。 2)在整个静观实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个更深广的实证,这个实证就是实验者在觉知意识引导下的整个生命实践。因此,每一个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不要执着于在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心身的特殊感觉或意识的特殊能力,它们只是一种由特殊方法导入的特殊心身体验状态,是一种非实义的象征,其目的是为了启发实验者通过对这个特殊状态的体验去更深入地觉知其中的真意,并带着这种觉知深入到实验者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去观照、领悟、实证。 3)静观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对整个生命存在的全然觉知和领悟,它的所有方法都只是一个通向全然觉知的特殊途径,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非常的觉知,不要因迷恋这些方法而停留在路途中。因此,“在觉知中保持觉知”是每一个实验者应该记住的箴言。“在觉知中”就是,我们以人身为实验室进行循序渐进的觉知练习;“保持觉知”就是,我们在觉知练习中要不断领悟生命的真意,而不是执着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静观最终成为一种具有全然觉知品质的生命存在。 4)静观的生命品质:智慧、安定、慈爱、分享、创造。静观的品质以觉知为根本。有了觉知,就有对生命的全然洞察,静观者生活在自觉观照中,对人与事物具有自然而深刻的把握。这种深刻性显示出静观者所独具的智慧,使静观者常处于一种如明月朗照般清净无染的安宁中。从宁静中散发出的慈爱芳香能化解种种烦恼障碍,使意识更趋清明安定。静观者本着清明的慈爱之心,让自觉的生命之泉化为觉他的智慧甘露,与人分享爱与欢乐。这个分享是一种创造力,它既能创造出一个完全觉知的、达到深度健康的新人,同时又能创造出一个具有良知意识的生态结构和深度健康的人格网络。 (2)静观实验的准备 1)建立信念。实验者在导师的帮助下对心理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作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通过进一步阅读有关深度健康的论著加深对心理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觉知意识的功能和在它作用下所能够达到的深度健康的境界要有相当的信心。在这个前提下,实验者要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如理的清醒认识,并由此产生改变自身非健康现状、使自己的生命达到深度健康的愿望,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实践的决心。这是觉知意识开启和运作的保证,它将一直保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2)学会放松。它包括两方面的意义。首先是意识的放松,它要求实验者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处于一种放松和接受的意识状态,这将有利于实验者很好地接受导师的提示、建议和觉知意识能量的传输,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身的觉知意识得到启迪。其次是身体的放松,它要求实验者在实验前和实验中放松对自己身体的执着,不要对身体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的任何姿态或感觉(包括念头)产生怀疑、猜测和作“是”或“否”的判断,让身体进入由觉知意识统摄的完全自然的活动状态中,使健康成为自觉发生的事实。 (3)觉知意识的开启 这是实验者进入静观实验的一个开端。我们已经知道静观以觉知意识为先导,而觉知意识的先导作用需要一个开端,这个开端就是当实验者进入特殊放松状态时所发生的觉知意识能量的开启。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意识深层的觉知意识没有开启、运作,人们对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没有一个真实的洞悉和正确的指向,致使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经常因为不觉知而处于被动和不自由的状态中,人们只能听任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在不觉知的状态中流转于非健康循环的怪圈之中。而人们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走出非健康循环圈,进入良性、健康乃至深度健康的状态,就必须从开启觉知意识开始,使意识具有一种觉知真实的能力。而要造就这种能力就必须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创造一个自然、放松、打开的心身环境,接受有能力开启觉知意识的导师的帮助和指导。 在静观实验中,实验者在导师的帮助下让自己处于一种完全放松、打开、接受的感性状态中,使意识的显性和隐性能量充分自由地活动,并由此启发内在意识元的觉醒,使意识各层面的自由活动成为自觉观照的活动。这个自觉观照的意识活动将改变意识核的“自我”结构,促使心身的非健康循环模式在这种运动中自然发生转化。当实验进入这个阶段时,觉知意识能量将在人的全部能量活动中起先导作用,它从意识深层对人的心身作良性的调整,并逐步达到深度健康的目的。 (4)觉知意识的运作 1)觉知意识在心的运作。首先是觉知意识在理性思维方面的运作。这个运作就是对自我进行全面、细致的反思或反省的过程。这个工作是对自我界域不良因子及排列所形成的不平衡的非健康循环在理性认识上的逆转,它由内在意识转化开始逐步进入更深的意识层面。这个意识转化从质疑自我开始,因为自我具有先天的唯我是真的自我认同性,它导致人产生错误的自我中心理念和由此而生的自信、自卑、侵犯、自卫的本能。由于这个本能根源于错误的自我中心理念,因此,它必然会产生对事物的错误的感知和认识,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因不符合实际而招致的焦虑、烦恼等心理疾病乃至相应的身体疾病。反思“自我”会带来对自我本性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对实验者的错误生命观念的调整。 其次是觉知意识在灵感思维方面的运作。这个运作是一种感性的自觉观照的意识活动,它会带来对自我本性的更细密而灵敏的觉察,并在觉察过程中同时达到对意识及情绪的良性调整。随着静观实验的不断深入,这种自觉观照意识活动将成为觉知意识运作的主要形式。 2)觉知意识在身的运作。首先是觉知意识在行为上的运作。通过反思和观照将不断加深对自我本性的认识和觉察,这个不断深入的认识和觉察自然会不断产生对实验者外在行为的良性调整,它将使实验者在生活中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健康行为系统。 其次是觉知意识在身体上的运作。在静观实验中,特殊的放松方法将引发觉知意识对实验者身体的调整,这个调整引发的身体变化有两个向度的意义。第一,它在自觉状态下促使身体各系统由不平衡转向平衡,使实验者的体格向健康方向发展;第二,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反应和特殊体验,会引发实验者更深的觉知,使实验者逐步迈向深度健康。 3)心与身的相互关系。由心身构成的人是一个高度协和运作的超辨证生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身关系的本质不是通常理解或认识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是一种“即心即身”的存在,意即:一切心的存在形式中即有相应的身的存在,在一切身的存在形式中即有相应的心的存在。在人的常态下,我们只能从心与身两方面分别认识它们的存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当人处于深度静观状态时,就可以发现心、身的这种“即心即身”的存在形态,即在心、身超辨证关系中,心是无形的内在身,身是有形的外在心,而静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透过对心、身互映互射的认识去发现生命的真实。因此,从现象上看,静观实验的调心、调身方法是针对心与身两个不同系统所作的调整,但其内涵却是调心即在调身、调身即在调心,而调整心、身就是为了进入生命内在去发现它的真实。 通过以上文字,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静观实验的基本内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觉知意识在心、身两方面运作时,实验者的整个意识和行为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这些转变必然会对实验者的生命存在产生影响,这个影响意味着实验者的生命存在自然具有一种静观的品质。 (三) 心 理 艺 术 心理艺术是“静观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禅”在心理学层面上的应用,是一种以中国禅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心身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而建立起来的、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心身深度平衡和健康、获得人生最大幸福的理法体系。日本当代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先生认为:“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是从奴役(不自觉)到自由(自觉)的道路;它释放我们自然的能量(潜能);它防止我们疯狂或畸形;它使我们为快乐与爱而表现我们的天赋。心理艺术是开启我们的智慧与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它注重对人的深度健康潜能的开发。 心理艺术的所有方法都是一门人生艺术,它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自我存在的关注和体认,而这个关注和体认就是对自我存在的觉知和尊重,即自觉自尊。实现自觉自尊的关键在于:培养—— 自我存在觉知力,心身安泰维护力,生命归属信念力。 深度健康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健康,它是通过以自觉自尊为健康核心的心理艺术实践所达到的健康境界。 迈向深度健康是人们在探寻健康、幸福和圆满人生的过程中自然趋入的必由之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满意充满烦恼的生存现状,并在不断努力寻求摆脱这种现状的道路。而当我们一旦走上那条探寻的路,就必然会不断深入地去发现造成这个充满烦恼的现状的原因,并设法消除它。随着前人探寻的足迹,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发现这个原因的真相是什么,并自觉地去努力摆脱某种健康假象的迷惑,进入更深入和真实的健康境界。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这种健康境界就是“幸福安宁”,他说: “人在克服自恋(按:自我固着),达到开放(按:自我超越),富于回应、敏锐、清醒、空灵上达到一定的程度,他才能在同样的程度上获得幸福安宁。 幸福安宁意味着在情感上与人和自然完全交融,克服分裂感和异化感,达到万物一体的体验;与此同时又体验到‘我自己’是一个独立自在的实体,是一个不可分离的个体。 幸福安宁意味着完全的诞生,意味着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它意味着充分的欢乐和悲哀,换言之,从常人所处的半昏睡状态中觉醒,达到充分的醒悟。 果真如此, 亦即意味着具有创造性,对己、对人、对一切存在物发生作用,作出回应,即以真正的、完整的人——我,对每一如其本然而存在的人和事物,发生作用并作出回应。在这处于创造性领域内的真正回应中,如实地观照世界,并体验到那就是‘我的’世界,是因我对它的创造性领悟而被我所创造与改变了的世界,因而这个世界不再是‘他在的’陌生世界,而成为‘我的’世界。 最后,幸福安宁意味着抛弃人们的‘自我(Ego)’,放弃贪婪,不再追求‘自我(Ego)’的保存与扩张;不是在占有、聚敛、贪婪和利用中,而是在生命活动中去确立自己、体验自己。” 根据我们对禅学的实验亲证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心理艺术所要趋向的人生最高境界就是: 智慧、安定、慈爱、分享、创造 这也就是《静观心理学》中所提出的“深度健康”的境界: 智慧——就是对生命具有全然的洞察,对人与事物具有自然、自觉和深刻的把握:安定——就是生命处于一种如明月朗照般清净无染的安宁中;慈爱——就是化解烦恼障碍的广大爱心:分享——就是把自身的智慧和欢乐与他人分享;创造——就是创造出一个具有良知意识的生态结构和深度健康的人格网络。 心理艺术作为一种静观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它不同于其它心理保健或治疗的方法,它不仅致力于觉知意识能量的开发,同时,它把静观实验看作是一种自然的艺术创造,它没有刻意的造作和强迫,它让自然、 轻松的艺术创造的氛围中进入静观实验。因此,我们称这种实验方法为“心理艺术”。 静观心理学认为,生命是智慧的、喜悦的、活泼的存在,它不可能被功利地、强制地训练出来, 人们在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催眠的方法得到健康而圆满的成长,生命的成长就是心灵的自觉。 按照静观实验的原则,心理艺术的练习需要一个具有相当觉知能力的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这个练习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在导师的觉知意识能量的引导帮助下,在特定音乐的导引下,实验者可以开始试着进入特定的心理艺术氛围和状态。 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他在学习上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来自心身两方面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使人渐渐失去一个能长期正常运行的身体机能,和一个能长期正常工作的思维功能以及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解除这些障碍是终身学习者的头等大事。心理艺术作为一个引导人们逐渐步入深度康和圆健满人生的理法体系,它的基础工作,即以心身减压、增强体质、提高 心理健康 水平、改善大脑工作环境和情商教育等为主题。这里我们所推荐的心理艺术方法,主要以学习者内在最佳学习状态的营造,即让大脑有效地进入α波状态,和促进脑内吗啡生成,以及消解心身压力等为主题。它是一种具有深度引导的放松性警觉(禅意识)训练。全部练习过程均有特制音乐导引。 以下是四种最基本的心理艺术练习: 心灵自觉 我们着重练习意识的放松, 让心理深层的觉知意识能量激活。 激活后的觉知意识能量会产生自觉的观照力,体内的能量发生激荡,内在的不健康因素通过震动被逐渐转化,生活带给你的种种心身压力得以释放。每一次激活和转化都会带来宁静的观照,它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发生的自然的觉知练习。 觉知中心 在静观中我们可以发现,头脑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能量中心,它已经被过去的经验深度催眠,渐渐失去了自我觉知和净化的能力。因此,觉知意识能量的激活,必须首先转移中心,放松头脑,停止它的工作生命,把能量下降到腹部,把中心移至小腹内,这就是觉知的中心──传统生命科学把这个部位称作能量之源。 深度放松 深度放松状态能够使我们的意识处于最富创造性的活动状态中,它是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冲突、挫折和围困时产生创造性解脱灵感的基础功能状态,它也是人体潜能开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状态。 在深度放松状态下,我们的机体(包括植物神经系统)能够接受自我觉知意识能量的作用而处于一种自觉平衡脏器、畅通气血、增进系统功能活力的状态中,同时可以使大脑进入α波状态。这些状态是我们心身健康的基本保证,也是我们的生命赖以健康成长的基石,和学习、工作赖以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 行动觉知 “行动觉知”的练习是一个通向心身纯净的方法。所谓心身纯净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人在常态下的一种明智的行为。这个“明智”的行为就是指:人不再笼罩在意识的非健康循环所投射或暗示的阴影之下, 不再是一个充满焦虑、燥动、抑郁、不安和怀疑的混乱的集合体,它是澄清了污浊的、明净而完整的、通向深度健康的生命。这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知生态产生的根据。人类高水准的文明——高智慧、高科技、高和谐的社会,有赖于人心的深度健康方能实现,而这个深度健康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理论,更需要每一个人的生命实践。 成功的人生应该可以说就是一个健康的人生,而健康的人生意味着个体在心身和社会关系两方面都应该是健全而安好的。这种健全和安好需要我们每一个希望达到它的人对自我和人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和敏锐的觉知。 要达到这种观照和觉知,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自觉”和“放松”是首要和主要的。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达到心身的健康和安好,就必须让我们的心身自我调控功能经常处于一种充满弹性和活力的状态中,而这种状态必然是一种放松乃至深度放松的状态。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必然要求我们的个体具备一种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处世原则,这些品德和原则来源于我们对自我的觉知,而培养这个觉知的很好的方法就是对自我的意识行为的警 觉和对自我角色的放松——一种深度的放松性警觉(禅)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