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人性与道德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关于人性的善恶之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告子说:“人性无。”他说,“人性犹如湍水也,掘之于东,则东流,掘之于西,则西流,故水无常形”。这段话是以打比方来说的,没有证明,毛病在于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不久,孟子批评告子,说比方打得不对,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即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此话并非孟子所言,后人归结为他而已。然而孟子的话,许多人不同意,皆来辩论,因为当时的春秋战国,天下大乱,血染成河,何善之有?都说孟子是在说梦话。到后来又有荀子说人性恶。还有杨雄提出善恶混合的思想,他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这里是把人的本性看作善恶并具,为善即善,为恶即恶。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与生俱来便有善恶,到了这个世间,如果能修善行,善性即现而成为善人;反之如果造恶,恶性即现而为恶人,这里把人性分为两面,没有达到统一。

  在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师从三谛圆融、十界互具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性具善恶”的学说,他认为“性善”和“性恶”说,在理论上都有偏颇之处,他们讨论的仅仅在当下一生的本性,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和今生以后的善恶行为——果,他们都没有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荀子着眼于物性的转变,他们都是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从佛性论来看,佛陀一直认为“性具染净”的。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无法论善恶。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天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物性是从无明丹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的,遇于善缘则善,遇于恶缘则恶。因此,伟大的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在这里,“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是佛教性善的根据;“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是性恶的根据。智者大师根据佛陀的开示,指出性是先天本有的理德,在情感流露出来时才有善恶之分。从性善来说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从性恶来说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完全是一样的。

  “性具善恶”学说遣除偏执,以圆满教理的统一观,使一切法在敌对关系的两极均衡,表现了天台教的“圆融世界观”,说明一切法的现象都是法性的本体,本体与现象是一物的两面,性具实相也并不是离开现象另有,也就是说,这种“互具相即”发生在不同等级的生命个体之间,他们在现实生活里未必就没有差别,但在“理”和“性”上是平等不二的,不同等级的众生可以平等相处,彼此能够相即统一。如果只承认性善,就会抹杀成佛以后随缘度众生的功用;假如只承认性恶,那么凡夫想要成佛就没有希望了,修行就成为无稽之谈了。可以说天台宗的“性具善恶”学说,是佛教圆融的中道思想。照这样说,佛教是同于杨雄的善恶混合说了?那也不是。佛教的教义说,无明烦恼是可以在修行中慢慢断除的,断一分无明,就显一份佛性,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的观念,但善恶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以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能杀人一样的道理。出世间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佛菩萨本身没有善恶可言,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普度众生。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但这也并不是告子所说的善恶无,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众生位上,人性并不是没有善恶的,成佛之后,才没有善恶可言。

  “性具善恶”思想与修行佛法并举对说时,修是渐修,偏重在后天的努力;而性是指本然的性德,不待修行而本具有,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修行,就是以后天修得而来的善行,去显现本具的善性,即修善即是拔苦,为一切众生拔济疾苦,救苦救难,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佛教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佛教要求以人为本,学佛要先学做人。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要成佛必须先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假如学佛以后仍然自私自利,不守五戒、十善,不懂礼貌,不知廉耻,贪婪、嗔恨、愚痴、骄傲、嫉妒,连作一般的好人的思想道德标准都达不到,也就谈不上是一个学佛人了,因为佛有圆满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是三界的导师,人天的师范。

  相信因果报应是道德教育的基础理念。佛教为什么教人行善而不作恶,为什么要有圆满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这是佛教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世间有些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圆满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上效果不太理想。儒家道家都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所以劝导人们行善积德,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就是因果。佛家把相信因果报应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假如不相信因果,人们就不可能受约束,就会胡作非为,而不顾后果。

  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是佛教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佛教的道德教育,是从修行下手,从净化人心做起,心善行善不作恶,社会就能安定团结,祥和有序,人心得以净化,社会得以净化,道德教育与法律、法制互补就不会有打砸抢、杀盗YIN的丑恶现象了,社会上没有作恶的人,天下就太平了。

  从佛教的性具思想与道德来看是十分有价值,有特色的,决不是空谈的理论。智者大师从佛理上来阐述凡夫、圣人都具有善恶,没有差别,但在造事方面却迥然不同,佛全善,凡夫浸于恶,凡夫通过修行,去恶修善,提升道德,圆满智慧,才能达到理事平等不二,超凡入圣。

 
 
 
前五篇文章

佛商与中国企业家的觉悟

“商人信佛热”现象

易哲学发展史之一嬗变——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探析

荒诞意识与超越精神——道佛哲学品味

布伦塔诺哲学与大乘佛教原理

 

后五篇文章

支那内学院和西洋哲学研究

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一)

少林寺各类碑刻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开光仪规及历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