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周易》之比较

法 向 

  题要:《汉书》与《隋书》对《周易》都有详尽的介绍与记载,在《艺文志》与《经籍志》中记载尤为详备。从汉到隋,经历几个朝代的变迁,《周易》的情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故两书之中对《周易》的记载有同有异。今试对其异同作些分析比较,以就教于师长。
  关键字:艺文志 经籍志 周易 异同

一、从概述看异同

  在《艺文志》与《经籍志》中,皆有一段对周易的总的概述。这段论述表明了《周易》的发展情况,由汉到隋几经变迁,其发展既有相同之处,又表现出很大的相异性。
  其一、相同之处。在总的叙述中,我认为其相同之处可归纳为如下六点:
  1、两者都认为始作八卦者为宓羲氏,其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艺文志》中有“《易》曰:宓戏氏(即宓羲氏,音同之误)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经籍志》中则说“昔宓羲氏始划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周文王和孔子都对《易》有所发展,且孔子所作《易》者均有《彖》、《象》、《系辞》、《文言》、《序卦》。
  3、秦燔书之时,《周易》都被主人是卜筮之书,因而得以存留下来。
  4、两书中都提到《易》的传承问题,且汉朝的因何被认为是传《易》的重要人物。
  5、两书中皆提到施、孟、梁丘、京氏与费、高之学。
  6、从两书描述看,《周易》皆有古、今之别。《艺文志》中有“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弛、孟、梁丘经”语句;《经籍志》中有“汉初又有东莱费直传《易》,其有皆古宗号曰《古文易》。”
  其二、胡异之处可归纳为五点:
  1、《艺文志》中对周王作《易》的原因作了说明“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候顺天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而《经籍志》中仅简略叙述“周文王作卦辞,谓之《周易》。周公又作《爻辞》”,对其原因没有涉及。
  2、《经籍志》中提到经过夏商面周三代,《易》实为三《易》: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谓《周易》,并指出《归藏》在汉初已亡。《艺文志》中设有注入《连山》、《归藏》。
  3、《艺文志》中对孔子所作仅提到《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在《经籍志》中陈此之外又年提到《说卦》、《杂卦》并称“子夏为之传”。
  4、《经籍志》中有清晰的传承系统:
  (汉)田何——丁宽——田王孙——沛人施仇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施、孟、梁丘三家之学,此外另有京氏之学与之并立)
  (汉)费直——王璜——高相——子康、毋将永
  陈元——郑众——马融——郑玄。
  《艺文志》中只简单指出“及秦燔书,而《易》为筮人之事,传者不绝。汉兴,田何传之。讫于宜、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于学官,而民间有费、高二家之说。”没有清楚地指出其中的传承系统。
  5、《艺文志》中提到刘向从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经籍志》中仅说费《易》本皆古字,号曰《古文易》,没有提刘向校书之事。 二、从所到篇目看异同

  从二者所到篇目也可明确看出《周易》在两书中的异同,今列表以示之:

艺文志 经籍志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章句》  《周易》八卷 汉曲台长孟喜 章句残缺
 施、孟、梁丘氏各一篇
 《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院氏京房》六十六篇,
 《京氏段嘉》十二篇。
 《周易》十卷汉魏郡太守京房章句
 《易传周氏》二篇
 《服氏》二篇
 《蔡公》二篇
 《王氏》二篇
 《古五子》十八篇
 《丁氏》八篇
  《淮南道州》二篇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
 《归藏》十三卷

 
  《经籍志》中尚有诸多《易》本属汉以后的本子,故本文以《艺文志》为参照进行了粗略的比较。以上表可以看出汉代许多本在隋已亡失或残缺。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朝代的频繁更叠与随之而来的战乱。由汉到隋,经过两晋南北朝,每一朝代的更替都伴有激烈而残酷的战争,这不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也使原有朝代保存下来的书籍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正如《经籍志》中所记载:大唐武德五年,克平伪郑,,尽收图书与古迹,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去京师,结果行经底柱,被漂没,所存者十不一二。新任统治者能把旧朝图书远去京师,已属难得。至于那些在战火中亡佚的书籍究竟有多少则不得而知了。

  参考书目:
  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第六册,中华书局出版
  魏微等撰《隋书》第四册,中华书局出版

 
 
 
前五篇文章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浅述

坐禅与情绪管理─心理学对坐禅的检验

台湾佛教高僧的顶相造像

佛教美术研究五十年

佛教艺术的欣赏

 

后五篇文章

东湖升起一轮月 佛门衲子七塔来──记宁波七塔寺可祥法师

元朝宣政院颁给柏林寺的八思巴字禁约榜

拉卜楞寺的藏经和学者

比丘尼身分与寺院生活形态的改变

佛教的建筑含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