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莲华世界诗白话浅译(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怀西方六首
  宋北山
  △西指西瞿更向西,向西西去有招提。华开菡萏光无夜,地布琉璃莹绝泥。
  风动法音强八咏,池流德水胜双溪。临终但得超生去,九品从教低处低。
  △从是西方十万亿,山长水远谁人识。唯有观门归路直,坐澄劫水琉璃碧。
  △兀坐初修水观成,微风不动翠波平。幽深境界谁人见,一片琉璃照眼明。
  △为厌娑婆求净土,驰情送想存朝暮。谁信不劳移一步,楼台隐隐云深处。
  △谁知端坐却能游,顷刻心飞到玉楼。竹影月移来户牖,更疑行树在檐头。
  △九品莲华次第排,也应荷叶翠相挨。未知何日生莲界,无奈朝昏甚挂怀。
  怀净土二首
  宋中峰
  势至曾参日月光,教令存想念西方。自从亲证三摩地,不离慈尊左右旁。
  观经一卷是家书,日落之方有故居。多办资粮期早到,免教慈父日嗟吁。
  净土诗
  明楚石
  儒者之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说者曰,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信斯言也。吾宗念佛,唯我自心,心欲见佛,佛从心现。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性本具足,不假外求。神通光明,极未来际,名无量寿。至于华池宝座,琼楼玉宇,一一净境,皆自我心发之。妙喜有云:‘若见自性之弥陀,即了唯心之净土。’如楞严会上,佛敕阿难:‘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既无所得,但是一心。若净土缘生,秽土缘灭,则娑婆印坏,坏亦幻也。若秽土行绝,净土行兴,则极乐文成,成亦幻也。然此生灭净秽,不离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虽终日取舍,未尝取舍。终日想念,未尝想念。在彼不妨幻证,在此不妨幻修。一发心时,已成正觉,何碍幻除结习,幻坐道场,幻化有情,幻臻极果。岂不了世出世间之幻法,调御丈夫之事乎。昔天衣义怀禅师亲见明觉,尽佛祖不传之妙,尝修净土,垂问学者曰:‘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是舍取之情,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又违佛语。修净土者,当云何修?’乃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无过此语也。有心者,悉当念佛,前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出户庭,夫何远之有。
  儒者之诗经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解说者曰:‘执持木柯以砍伐木柯,邪著眼光而视之,犹以为木柯木头是很遥远的。’这句话乃是真实不虚也。我们净土宗所谓的念佛,也只是我们的自心,众生心中想要见佛,佛便从心中而现。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自性本来具足,不必假藉向外而求。本性具足无量的神通光明,无有穷极于未来际,故名“无量寿”。以至于莲华水池七宝台座,华丽的琼楼玉雕之殿宇,一一的净土境界,皆是从我本心所发露而显现之,大慧妙喜禅师曾经说:‘若能见到自性之弥陀,即能了知唯心之净土。’
  譬如《楞严经》的说法会上,佛陀教敕阿难说:‘一切的浮尘所产生的种种幻化之相,当处出生之时,随即于当处灭尽。由于种种的因缘和合,而虚妄而有生起之相。因缘别离分散之时,虚妄称之为灭。殊不知一切的生灭去来之相,本来就是如来藏这个常住妙明的真心之所显现的。在本性的真常当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之相,了无所得。’
  既然生灭去来皆了不可得,则只是一心而已。若是西方净土的因缘生起,秽土的因缘消灭,则娑婆世界这个烙印的形像便坏灭了,而所谓坏灭这件事也是虚幻也。若是秽土的业行断绝,净土的净行兴起,则极乐世界的文彩便成就了,而所谓的成就也是如同虚幻也。然而此生灭来去、清净污秽,皆不离于我们自心。自心不能见于自心,是故亦无相可得。虽然终日取于净土、舍于秽土,而未尝有所谓的取舍。虽然终日想念阿弥陀佛,而未尝有能想念之心与所想念的佛。
  以这样的道理观之,不妨说在彼极乐世界有如梦如幻之证得;在此娑婆世界,不妨说有如梦如幻之修行。一旦发明菩提心时,就已经成就了正觉,但是又有何妨碍于如梦如幻地去除结使习气,幻化地坐于菩提道场。如梦如幻般地度化有情,如梦幻般而达到究竟佛果。如此岂不能够了除世间、出世间之幻法,成就调御丈夫之佛事呢?
  昔日天衣义怀禅师,亲见自性之明觉,能穷尽佛陀祖师所不妄传之妙法,而自己却恒常修行净土法门,并且垂问与其学习者曰:‘若言舍弃秽土取于净土,厌离此娑婆世界而欣慕彼极乐国土,如此则是取舍之情,乃是众生之妄想。可是若言无有西方净土,则又违背释迦牟尼佛之言。修习净土法门之人,应当要如何修呢?’义怀禅师于是又自我回答云:‘生则决定往生,去则实在是没有来去。’求生净土的道理,实在是没有超过这一句话了。
  我谢绝尘世赋闲而居,作怀净土诗若干首,以劝导同袍的僧众、及莲社的同人,凡是有心于佛道者,全部都教其念佛求生净土。那么前面所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即使是不出于门户庭园,亦何远之有呢?
  △要观无量寿慈容,只在而今心想中。坐断死生来去路,包含地水火风空。
  顶分肉髻光千道,座压莲华锦一丛。处处登临宝楼阁,真珠璀璨玉玲珑。
  △放下身心佛现前,寻常盈耳法音宣。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
  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
  △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残梦频惊蕉叶雨,故乡只在蕅华洲。
  屈伸臂顷无多地,高占人群最上头。二大士心怜老病,何妨携手上琼楼。
  △法王治化宝莲宫,菩萨声闻满国中。普覆犹如天在上,大明胜似日生东。
  清螺髻接浮云岭,白玉毫辉跨海虹。世出世间无比者,当知体性本来空。
  △天人莫不证神通,一一黄金色相同。散众妙华为佛事,尽尘沙界起香风。
  身光触体成柔软,乐具流音说苦空。却倚雕栏看宝树,无边佛国在其中。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
  鸳鸯对浴金水池,鹦鹉双衔玉树华。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多阳斜。
  △莲台得坐最高层,我许凡夫愿力能。顷刻人心翻作佛,斯须水观化为冰。
  玉抽玛瑙阶前树,金匝琉璃地上绳。无限天华满衣襟,十方佛国任飞腾。
  △衣不伤蚕食不耕,水边林下好经行。身心快乐无诸苦,依正庄严在一生。
  念念佛光从口发,时时天乐遍空鸣。却嫌鞋袜沾泥滓,千叶莲华向足擎。
  △多言极乐向西寻,究竟不离清净心。空影入池皆碧玉,日光穿树尽黄金。
  事如梦幻虽非实,理到圆常却甚深。八万四千真相好,谓君危坐扣灵襟。
  △家在西头白玉京,老来难遣故乡情。每瞻云际初三月,先注华间第一名。
  密密疏疏琪树影,来来往来水禽声。红楼紫殿春长好,纵有丹青画不成。
  △吾身念佛又修禅,自喜方袍顶相圆。曾向多生修福果,始依九品结香缘。
  名书某甲深华里,梦在长庚落月边。浊恶凡夫清净佛,双珠黑白共丝穿。
  △无边大士与声闻,海众何妨逐品分。一会圣贤长在定,十方来去总乘云。
  谈玄树上摩尼水,念佛林间共命群。坐卧经行无挂碍,天华随处落缤纷。
  △西望红霞白日轮,仰观宝座紫金身。一方土净方方净,当念心真念念真。
  生极乐城终不退,尽虚空界了无尘。向来苦海浮还没,何幸今为彼岸人。
  净土诗二首
  明古溪
  △彼无恶道绝闻名,群籁都为念佛声。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
  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行者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
  △修途十万一毫端,何谓西方路渺漫。佛境不从心外见,真容多在定中观。
  宝华丛里巢鹦鹉,玉树枝头宿凤鸾。清泰故家迎海众,风云际会一声欢。
  净土诗三首
  明博山
  净心即是西方土,锦绣乾坤净业成。一句弥陀才吐出,昂藏皮袋廓然清。
  净心即是西方土,一句弥陀一佛成。大地都来银世界,更于何处睹明星。
  净心即是西方土,口说无凭步最亲。烂坏木鱼轻击著,几多华雨乱缤纷。
  净土诗
  明沈朗倩
  珍罗垂网引香台,口滑迦陵几唤回。林下笑逢金色侣,共携华襟候如来。
  咏日观
  明妙意
  一轮明镜劫尘封,咫尺弥陀路不通。万法唯心初约日,从知大觉即心翁。
  咏水观
  冰结琉璃
  俄然成水忽成冰,冰结琉璃宝地成。妙性圆明无住相,随渠建立自心生。
  宝幢光明
  七宝金幢百宝成,宝珠八面宝光擎。一光八万四千色,亿日辉煌映眼明。
  华幢演法
  华幢台边乐器盈,清风八种自然生。乐音风鼓传空谛,趺坐琉璃倾耳听。
  咏八功德池水观
  八功德池,纯是由一摩尼珠王所成。成就莲华池水者,七宝也。而成就七宝者,摩尼珠也。莲华生于八功德水池中。而水之流注于华间,演说妙法者,亦是摩尼珠之所为也。金色光化为七宝之鸟,赞叹三宝,而涌出金色光者,亦是摩尼宝珠之所为也。
  池开宝莲
  珠成七宝宝成池,池作金渠十四支。莲华讵止车轮大,观佛成时某在斯。
  水流说法
  珠水涓涓绕胜莲,回环上下法轮圆。苦空无我声声出,又写如来相好篇。
  鸟声说法
  珠光化鸟鸟和鸣,鸟语嘤嘤佛法僧。功德水中无尽藏,相看总是性珠明。
  咏楼阁总观
  琉璃宝地黄金界,楼阁空中天乐清。音中共奏无生曲,观听明时定往生。
  水观别咏
  碧波深处钓鱼翁,抛饵牵丝力已穷。一棹清风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宫。
  鸟鸣说法别咏
  拂拂山香满路飞,百华俯仰斗芳奇。春风无限深深意,未审黄莺说向谁。
  树说法别咏
  贝叶收不尽,一句无私万法印,千圣满口不能宣,岭梅漏泄春光信。
  总咏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颂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二首
  茫茫不识火中莲,满面尘埃又几年。簸土扬沙无避处,翻身直到御楼前。
  尧舜垂衣万国宾,拨云见日意休陈。东方来者东方坐,遍界通沾雨露新。
  怀净土诗一首
  清莲隐
  净邦远近没途程,只贵专心持佛名。一念断时忘计较,六门随处放光明。
  宝池菡萏华争吐,珍树频伽鸟共鸣。来往娑婆知几遍,者回使不负生平。
  发明心地第七
  《观无量寿佛经》云:‘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善于理解佛法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毁谤大乘经典。’《妙宗钞》云:‘上品中生者,是受持义理之人,不乐于读诵经典,但于经典当中取得一句偈颂,深深探究其意义理旨趣。于不可思不可议深奥广大之义理,心中不受惊动。又能够将其心念安住于中道实相,不为空有二边之所惊动,了达一切的因果皆是实相,名之为“深信”。虽然不曾普遍学习一切经典,或是听闻世尊一藏大教之中随应众生根机的不同说法,知道其乃是为了方便显示一乘真理,因此心中不会产生怀疑毁谤。此即是禅宗门内所谓的参究无意味之语,而开发悟明心地者也。因其能够实行大乘佛法、理解第一义谛,以此之故临命终时得到千佛授手接引,往生后阿弥陀佛纯粹为其演说甚深第一义谛,然后七日即得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修一小劫即能悟得无生忍。’
  若是上品上生者,一旦往生之后即能悟得无生法忍,须臾之间即能遍至十方世界,游历承事诸佛世尊。而探究其往生之因地,则是具足戒行,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之人。由此可见如来重视戒律、重视学习,与重视悟解之心意,似乎是要学佛者不要偏于一端而废止其他的修行也。
  至于龙树菩萨,释迦如来称赞其能够在世间之中,开显我无上的大乘法,此不是所谓的悟明心地吗?又曰:‘得初欢喜地。’这不就是入地之菩萨吗?而接著又说:‘往生安乐国。’此又与上品三种往生,皆以大菩提心回向往生之左券,完全相合相符。是故云栖大师云:普贤菩萨为华严会上之长子,虽然证得尘尘都是华藏世界,在在处处皆是极乐莲邦,而在普贤行愿品必定要拳拳服膺以往生安乐国为开示指导。已经悟得法身之大菩萨尚且如此求生极乐世界,而未悟之凡夫众生便可想而知了。至于说如果悟得自性之佛而便不必求生极乐世界,此乃是十地菩萨以上才可以说的。若是说已经悟得第一义谛,而实际上结使烦恼尚未断除者,却皆不愿求生极乐世界,如此则是自误误人,古来的高僧大德对于这个道理已经说的非常详细了。
  念佛颂
  宋慈受
  树林水鸟各宣扬,宝网金台尽道场。会得钟鸣并鼓响,弥陀触处放毫光。
  西方咏五首
  明一元
  西方不用学多端,一句弥陀在反观。见得本来真面目,始知生死即泥洹。
  西方佛号我同名,直下承当了不惊。若得一声亲唤醒,何劳十万亿途程。
  西方公案早行持,寂寂惺惺著意疑。疑到情忘心绝处,元来自己是阿弥。
  西方一句是单传,不假修持已现前。诸上善人如见性,阿弥陀佛便同肩。
  西方众苦不能侵,先要当人了自心。会得目前真极乐,拈来赤土是黄金。
  念佛心要颂一首
  宋草庵
  释迦如来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天台智者又言,实相为体。凭玆二说以为心要。则十万亿刹,若临明镜矣。
  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
  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
  我与弥陀本不异,背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
  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
  怀净土三十二首
  元中峰
  捏目横生空里花,妄将三界认为家。大千常寂光明土,不隔纤尘总是遮。
  爱绳牵入苦裟婆,哭到黄泉泪转多。谁谓别离穷劫恨,通身浑是古弥陀。
  迷时无悟悟无迷,究竟迷时即悟时。迷悟两头俱拽脱,镬汤原是蕅花池。
  四十八愿水投水,千百万亿空合空。法藏慈尊无面目,不须重觅紫金容。
  正念阿弥陀佛时,宝池树影日迟迟。更驰心欲归清泰,又是重栽眼上眉。
  万劫死生如重病,一声佛号是良医。到头药病俱忘却,不用重宣母忆儿。
  成住坏空真净土,见闻觉知古弥陀。但于当处忘生灭,父子相牵出爱河。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
  大梦宅中无一法,于无法处有千差。回观自性离分别,念念纯开白蕅华。
  闇室中藏大黑蚖,未曾驱尽莫贪眠。髑髅压碎须弥枕,匝地香风绽白莲。
  故乡易到路无差,白日青天被物遮。剔起两茎眉自看,火坑都是白莲华。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刹那念尽恒沙佛,共是莲华国里人。
  念佛只须图作佛,不图作佛念何为。但当抱识含灵者,白蕅均同有一枝。
  示入泥洹记仲春,风前歌舞恨波旬。谁知自性黄金佛,常共千华转法轮。
  寒食荒郊尽哭天,有谁遥念老金仙。劫初埋向莲华上,不要人来化纸钱。
  初夏清和四月时,九龙喷水沐婴儿。乐邦化主无生灭,只把黄金铸面皮。
  清泰故乡无六月,从教火伞自张空。金沙地上经行处,阵阵吹来白蕅风。
  谁知九月东篱菊,便是西方四色华。一个髑髅干得尽,百千闻见自无差。
  念根是一串轮珠,痛策归鞭莫远图。念到念空和念脱,不知身在白芙蕖。
  蕅丝缚住金乌足,业火烧开车轴华。更有一般难信法,脚尖踢出佛如麻。
  才要归家即到家,何须特地起咨嗟。门前大路如弦直,拟涉思惟路便差。
  一钩萝月照松龛,门外无人宿草庵。万亿紫金身化主,不离当念是同参。
  自性弥陀绝证修,只消扣己便相投。瞥于当念存能所,又被空华翳两眸。
  长鲸一吸四溟干,自性弥陀眼界宽。眉里玉毫遮不得,珊瑚枝上月团团。
  莲华国土无金锁,闻见堆中有铁围。透得目前声与色,百千贤圣合同归。
  活计唯撑一只船,流中坎止只随缘。古帆几度张明月,满目纯开佛海莲。
  船居念佛佛随船,常寂光摇水底天。两岸中流如不触,枝枝红藕发心田。
  破晓移船直过东,满帆披拂蕅华风。一尊自性弥陀佛,出现扶桑照眼红。
  念心如影每随形,静闹闲忙不暂停。打破形躯和影灭,西天此土绝途程。
  弥陀西住祖西来,念佛参禅共体裁。积劫疑团如打破,心华同是一般开。
  讲座平分性相宗,相成相破不相同。朅来讲到华池上,菡萏何曾两样红。
  船往东西南北了,依然不离古滩头。等闲拨转虚空舵,香气满船华满洲。
  念佛诗二十八首
  元优昙
  一句弥陀无妄想,声声流出自心来。便从这里觑破去,铁数无根华自开。
  一句弥陀息万机,碧潭风静湛如如。夜深月向波心现,涌出银盘一颗珠。
  一句弥陀吼怒雷,十方刹海眼睛开。法王法令亲提起,凡也归依圣也来。
  一句弥陀上上机,气虚神朗洞玄微。全身拶入常光界,实实无言说向谁。
  一句弥陀正信深,昙华早现一枝春。分明好个到家句,自性西方旧主人。
  一句弥陀心自明,信知一步不虚行。脚头脚底弥陀现,万朵莲华足下生。
  一句弥陀便是经,受持须要自惺惺。百千万亿龙宫藏,只在当人一念成。
  一念心开荐得渠,看时似有觅还无。虽然伎俩不多子,展放威光塞太虚。
  自家一个弥陀佛,举念之时不见他。认得依然成两个,与君说破笑呵呵。
  真常寂处绝思量,般若开华正觉场。个里恒沙诸佛在,一枝优钵火中香。
  寂照光中显大机,弥陀觌面露金躯。通身是手通身眼,夜半三更木鸟啼。
  寂照双亡也大奇,照天照地不思议。石人抚掌呵呵笑,个段风光说向谁。
  禅非智照难穷寂,智若无禅照不深。禅智圆通无挂碍,碧天朗月彻清风。
  我念弥陀几许年,常思撇了别参禅。自从觌面相逢后,始信长空便是天。
  我念弥陀会得禅,声声流出未生前。木人抚掌笑呵呵,独角泥牛海底眠。
  我念弥陀震法雷,劳生梦眼一时开。千年老蕅新华绽,无限香风动九垓。
  我念弥陀彻十方,十方唯我法中王。目前秽净俱无碍,拉扱堆头也放光。
  我念弥陀著相多,众生都唤作弥陀。虽然他未承当得,且得弥陀授记他。
  我念弥陀信有缘,寻幽直到虎溪边。孤峰顶上开双目,彻见心华满大千。
  我念弥陀得趣多,眼前都不问如何。闲拖拄杖登山望,万叠峰峦积翠螺。
  一念心平法界平,大千沙界绝丘坑。脚头脚底皆方便,大道堂堂任意行。
  一卷真经不外求,无边妙义眼睛头。未曾举起先知得,一刹那间一藏周。
  一卷真经妙义深,几多人念少知音。声声突出金刚眼,觑破从前古佛心。
  一卷真经念出新,不知念者是何人。若非格外明宗旨,争识衣中无价珍。
  佛是有声禅,禅是无声佛。有声与无声,毕竟是何物。金刚正眼顶门开,白莲香散尘沙国。
  念佛参禅共体裁,弥陀西住祖西来。但能打得疑团破,红蕅花无两样开。
  诸佛众生同这个,四生六道阿谁无。顶天立地知多少,试问谁人识得渠。
  信心念佛到西方,性地莲开世界香。塞破虚空全是我,不须洗面著衣裳。
  怀净土诗六首
  明楚石
  △有个弥陀在自心,才生一念隔千岑。于中岂得回光照,直下翻为向外寻。
  绿水青山皆妙体,黄莺紫燕总玄音。凡夫只为贪嗔重,不觉身栖宝树林。
  △无常无我法全该,水鸟风林岂异哉。不动一尘常在定,遍游诸刹又归来。
  凡夫本自同弥勒,知识何尝离善财,堪忍便为清净界,觉华同向妄心开。
  △山云霭霭水泠泠,共说西方一卷经。石虎却来岩下啸,泥人先往树间听。
  风飘阳焰随波散,雨邑空华逐蔕零。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粗境现前犹未识,法身向上几曾知。可怜转脑回头处,错认拈香择火时。
  口耳相传六个字,圣凡不隔一条丝。堂堂日用天真佛,火急回光也是迟。
  △幽居悄悄柏森森,不遣红尘染素襟。一佛号收无量佛,后心功在最初心,
  云开白月毫光满,雨过青山髻色深。当念休生差别解,风声鹤唳尽玄音。
  △若非念佛优参禅,参得禅时佛现前。万丈碧潭从此净,一轮秋月向空悬。
  直教表里光明透,尽见高低物象全。只个法王无去住,方知不落断常边。
  劝禅者一首
  参禅只是自明心,作佛何须向外寻。动静去来真极乐,见闻知觉古观音。
  高悬慧日三千界,普现慈光百万寻。把本修行须念佛,神仙也要用功深。
  示某念佛偈一首
  明达观
  五十八岁前,汝果年多少。于此痛观之,多少年便了。
  了得好念佛,未了念佛早。生死从身有,离身何处讨。
  生日偈
  自知今日出娘胎,今日如何娘不来。来去觅娘无所得,莲华国里一枝开。
  净土诗
  明雪峤
  珊瑚枝挂弱犀牛,苦海扬波难尽头。咬碎一团空界月,与君把手入层楼。
  净土诗十一首
  明博山
  净心即是西方土,倒跨昆仑入海门。行到水穷山尽处,灼然别是一乾坤。
  净心即是西方土,官不容针车马通。古木鸦声才歇得,一轮明月出烟笼。
  净心即是西方土,木马嘶风过汉秦。蹋破髑髅谁是主,多年故旧一时新。
  净心即是西方土,无相光中有相身。心境牵缠成鬼戏,谁为我也熟为人。
  净心即是西方土,露柱灯笼笑未休。吃尽世间酸苦味,蒲团剩有暗香浮。
  净心即是西方土,教外须知别路行。若是祖师门下客,破颜端不论无生。
  净心即是西方土,皮袋还知痛养无。掉转乾坤何境界,夜明帘外夜明珠。
  净心即是西方土,相见扬眉落二三。古道不存车马迹,舌头无骨定司南。
  净心即是西方土,魔界空时佛界空。世界闲云收拾尽,一轮迸出海天红。
  净心即是西方土,逐队随群粥饭僧。一饱饥疮无别事,殷勤只奉佛前灯。
  净心即是西方土,古寺清幽月到窗。夜半捉来床畔鼠,天明飞出绣鸳鸯。
  净土诗六首
  明专愚
  遥想西方大导师,夜来月吐珊瑚枝。玉京吹彻无生曲,正是莲开上品时。
  云有深山鹤有林,唯予安养是归心。夜来月照长廊下,一句弥陀劫外昔。
  秋山无伴独幽寻,古殿寒岩步步深。一句弥陀传远谷,空林顽石似知音。
  呼浪呼波都是水,分禅分土岂殊途。不知佛法无多子,空逐名言堕有无。
  跏趺夜半一声钟,敲破西方不见踪。方识弥陀原是我,开帘月照万层峰。
  有时独上孤峰顶,遥望西方是我家。几朵白云出远岫,一行疏雁过天涯。
  观世音圆通颂十二首
  为寻紫竹林中主,误入圆通不等闲。几片白云饮绿水,一轮红日吐青山。
  雨里榴花新浴出,云中鸟语带潮来。独怜消息无人识,几度披蓑移竹栽。
  芦苇冥冥秋水阴,行人无伴转萧森。试看念念惊怀处,便是寻声观世音。
  背上痈花堪拟钵,面前目疖可如桃。但思就里谁知痛,莫问圆通白玉毫。
  死死生生生复死,来来去去去还来。普门队里无来去,生死丛中见善财。
  春莺啼遍柳烟城,秋雁鸣时芦白声。百鸟百声听不尽,何须更问海潮音。
  手触手时各有知,个中消息莫狐疑。大悲八万四千臂,试看何人少一支。
  刺猬针锥能覆体,蜒蚰宫殿自随身。青阶白壁皆安乐,花雨香风都是春。
  萤火腹间灯烛火,飞蚊翼上管弦长。随身乐事堪行乐,不必逢人问故乡。
  四蹄蹋地何其妙,两角撑天亦洒然。出没自由无挂碍,倒骑驴子上云巅。
  枝头羽族结台殿,地里群毛作洞房。莫谓幽居有上下,长天虚谷一秋光。
  蚁穴玲珑若鬼工,层层叠叠密相通。微尘身入微尘土,识取光明藏一同。
  净土诗二首
  明晦夫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审魂灵在那方。盘山悟处非他物,孝子原来是大郎。
  月印莲池池印空,风鸣竹树树鸣风。世间多少奇男子,错认弥陀在别峰。
  净土诗
  明萍踪
  源头历历记分明,静里休教杂念生。划断去来生死路,故乡田地不须争。
  净土诗
  明沈朗倩
  人情末法险波澜,莫把弥陀白眼看。念到蓦头亲撞著,含元殿里话长安。
  颂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明妙意
  乾坤尽是黄金国,万有全彰净妙身。玉女背风无向背,灵苗化秀不知春。
  颂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二首
  四维上下绝遮拦,涌出冰壶即碧天。无孔笛中藏六律,一声欸乃过前川。
  劫外相逢那畔行,灵苗丛里铁牛耕。东风吹散千岩雪,空际无云孤月明。
  颂是心是佛三首
  平实商量见题目,和盘倾出不寒酸。只今夜夜明星见,露出胸襟仔细看。
  佛与众生原不异,特言成佛诱迷津。止啼黄叶浑无柰,梦觉初回识故人。
  几片白云横谷口,帘前花雨不知春。拈匙把箸如明了,扫地焚香不倩人。
  颂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二首
  鹤巢露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一片白云何处起,白云儿倚青山父。
  纤云不露烟波阔,白鸟去尽青天还。蹋破草鞋跟子断,巍然端坐大雄山。
  颂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二首
  一毫端内通消息,遍界明明不覆藏。静极烁开顶上眼,尘劳门内尽金光。
  自家透脱自家知,八万光明更问谁。全体承当全体现,须弥顶上戴须弥。
  颂上品中生三首
  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
  佛菩萨接引,紫金台如大宝华。普闻众声,纯说第一义谛。
  不向经题识本真,纸堆讨甚法王身。未开梵筴承当去,免作循行数墨人。
  痴儿刻意止啼钱,良驷追风顾影鞭。云扫长空巢月鹤,寒清入骨不成眠。
  向来面璧成何事,争得心开见本源。空劫以来诸佛子,话头不举自然圆。
  怀净土诗一首
  清莲隐
  乾坤总是我茅庵,日月常悬灯一龛。融尽千差无异趣,会教万象作同参。
  秽邦由业应离弃,净土唯心好荷担。四字弥陀穷彻底,劫前华放古优昙。
  华开见佛第八
  阿弥陀佛之庄严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亦有八万四千之妙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此每一个皆说有八万四千者,大概是因为佛在凡夫地之时,具有八万四千的尘劳烦恼,而能于此八万四千的尘劳当中皆能悟知亲见其实相,正智与真如理体既然能够契合,故能示现相好光明皆具有八万四千也。修行人若是能够了知自心即是佛,即能在尘劳当中一一皆见实相。
  佛经云:‘佛陀观察一切众生烦恼的心中,有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智慧德相圆满具足。’天台智者大师云:诸佛之法身与我自己同一体性,观佛之时心中所现之佛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此即是所谓的是心是佛也。而诸佛因为我人之观想而生起,即是所谓的是心作佛也。修行者应当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义,用一念智慧圆满观照,由于观想而能见佛,观想能够纯熟之后,就如同经典所云:‘无量寿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常常来到此修行者之处所。’《妙宗钞》云:‘现前的当念即是未来际,故能预想将来之事。其次由于阿弥陀佛与众生心的体性并没有差别的缘故,因此令西方三圣不来而来。’如此则临命终时能够华开见佛,也只是寻常而惯有之事啊!
  王龙舒居士云:有人疑惑:这个世间的人在此念佛,如何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便生出莲华一朵?王龙舒答云:就如同广大而光明的镜子,事物如果接近则自动现起其影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中,清净无染光明皎洁,如是岂不能普遍照见于十方的世界!此外又有人疑惑:十方世界都有人在念佛,在众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菩萨,怎么能够全部了知而前来相迎接引?答云:世间的天上只有一个明日,即能普遍光照于天下,更何况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德神力呢?《华严经》云:‘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众生若能至心念佛,则能见到如来,岂有诸佛如来而不能亲知亲见众生之心呢?众生如果造恶业,即能见到地狱,岂有心念清净而不能亲见诸佛如来呢?
  临终生净土诗
  宋仙潭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溪光遥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
  临终半月前偈
  空里千华罗网,梦中七宝莲池。蹋得西归路稳,更无一点狐疑。
  生净土偈
  宋一行
  吾年九十头雪白,世间应无百年客。一行道人归去来,金台坐断乾坤窄。
  怀净土五首
  宋北山
  滉漾空中仙乐动,笙箫声细天风送。接引凡夫归圣众,男儿此日方崇重。
  西土文成东印坏,星飞一点千华界。勿讶神魂生去快,乐邦只在同居内。
  八德池深华又大,跏趺端坐莲华载。耳听法音心悟解,从今跳出胞胎外。
  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诸上善人都在那,聚头只说无生话。
  池边行树不全遮,褭褭金桥露半斜。忽见化生新佛子,红莲开处噪频伽。
  净土诗三首
  明博山
  净心即是西方土,亲到方能辨祖宗。吸尽澄江高著眼,镜清水底日头红。
  净心即是西方土,肉髻明珠不用亲。万八程途弹指到,莫教孤负好时辰。
  净心即是西方土,狭路逢人话短长。两耳聋时听愈好,乡音谁与辨宫商。
  颂是心作佛四首
  明妙意
  水入水时无别味,空投空处没参差。沤花影里千寻浪,即是莲华般若池。
  断绝千岩路未穷,谁知铁璧自能通。浑身是病浑身药,梦跨清鸾入绛宫。
  山长水远空相忆,黄叶风吹梦里疑。直见爷娘亲面目,相逢岂是螟蛉儿。
  犁牛耕出古黄金,照地光天山岳寒。文叔虽为天子贵,子陵元作故人看。
  颂上品上生
  具诸戒行,读诵大乘,修行六念,回向往生。阿弥陀佛放大光明,与诸菩萨授手迎接,弹指往生。即悟无生,十方诸佛授记,得陀罗尼门。
  精金百炼现全功,解行相应佛佛同。怪道十方俱历事,不劳弹指看飞龙。
  广度众生第九
  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发下四十八愿之后,乃托生于一切众生当中,与其具有相同的形体,通达其语言。为了广泛设立教化的缘故,上而至于诸天天帝,下至于微细的虫蚁,皆托生于其当中,广设教化于无量劫。此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的原因,唯独就是为了广度众生而已。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时,以五百钱向瞿夷买五茎华,以供养燃灯佛。瞿夷问善慧仙人以华供养佛,是为了求取什么呢?善慧仙人回答言:是为欲成就一切种智,以度脱众生。释迦牟尼佛在过去发菩提愿之开始,也唯独同样是为了度化众生而已。
  《华严经》中记载,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其中说道:‘虚空界尽,众生之法界穷尽,众生之业穷尽,众生之烦恼穷尽,我的愿力乃有穷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业烦恼不可穷尽故,我之愿王亦是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劳厌倦。乃至到了临命终时,生命最后的一刹那,一切眼耳鼻舌身诸根等,悉皆分散败坏,惟有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可见到阿弥陀佛,并且生于莲华之中,蒙受阿弥陀佛之授记。并且能于生死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一切之众生,令其皆得往生极乐世界。’此乃是《华严经》中的广大愿王,唯独只是要拔济众生轮回之苦,令其皆得往生极乐世界而已!
  《华严经》的回向品云:‘我当于彼地狱之中、畜生道中及阎罗王等危险艰难之处,以自己之色身为人质,替代救赎一切的恶道众生,令其得到解脱。’此乃是在烦恼的大苦海中,救拔济度众生之事也。如是则求成佛果与求生净土,总是为了救度众生之故。
  因此那些尚未往生净土者,虽然度化众生之舟筏船楫尚未具足,不能随逐众生出生入死而方便救度之。而以阿弥陀佛之舟楫为舟楫,也可以实行度化众生之事。阿弥陀佛的大愿云:‘十方世界的众生,凡是称念我之名号者,必得往生我国,地狱饿鬼畜生亦得往生我之国土。’云栖大师云:‘念佛这一个法门,普遍契合于六道众生之根机。’佛以无缘大慈来摄受众生者,入于众生心性之中而为内熏,或者现身说法而为外熏。那么劝人念佛,即是如来外熏之义也。《华严经》云:‘即以利益诸众生之事行,而为自我修行之清净业也。’
  颂文潞公念阿弥陀佛结十万缘会
  宋陈如如
  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一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赞喻弥陀偈
  宋丁注
  净法师,人称喻弥陀。舍妻子为如来之徒,募集万人结净土会,其乡人丁注,以偈赞之。
  心净佛土净,法王非妄言。拔身出尘垢,已现火中莲,一念不起灭,极乐即现前。大千同此境,岂止万人缘。
  普劝念佛八首
  元优昙
  念佛门深入者知,穷玄极寂妙难思。蕅丝窍里开珍藏,济物利生无尽期。
  念佛门如大渡船,渡人浑不择愚贤。若知这畔风波险,便好登舟过那边。
  道人来到道人家,一灶清香一盏茶。不说世间尘俗事,声声只赞白莲华。
  一卷真经念了时,无边功德不思议。天龙八部皆回向,大地含灵得路归。
  一切众生无杀业,十方何处起刀砧。家家户户皆修善,劝念弥陀报四恩。
  一藏灵文不覆藏,星煇月朗显堂堂。目前不昧亲提起,普请知音共赞扬。
  一句弥陀开化门,岂拘城市与乡村。直饶邪见人闻得,也落音声入耳根。
  一句弥陀多善根,蜎飞蠕动也沾恩。三突地狱才闻得,舍苦皆归解脱门。
  怀净土一首
  明楚石
  赞佛言词贵直陈,攒花簇锦枉尖新。自然润泽盈身器,无数光明涌舌轮。
  称性庄严依报土,随机劝发信心人。愿求功德池中水,尽涤娑婆界上尘。
  劝琴者一首
  由来学道似弹琴,清浊高低自在心。声太促时弦又断,只才停处韵还沉。
  一尘不到山当户,万籁俱消月满林。抛却丝桐勤念佛,子期未必是知音。
  劝樵夫一首
  瞥然撒手向悬崖,树倒藤枯是烂柴。尽转山河归自己,都将风月付平怀。
  担头自有千钧重,脚下曾无一线乖。樵者如斯真念佛,莲台不必预安排。
  劝山居人一首
  山栖念佛最幽深,鱼跃澄潭鸟啭林。如此乐邦真境界,自然终日好身心。
  雪梅竞吐枝头玉,霜橘争垂叶底金。无量寿随尘刹现,众生多只向西寻。
  净土诗
  明博山
  净心即是西方土,雨洒云蒸分外奇。一具骨头明历历,振声也要大家知。
  续刻莲华世界诗
  海内的善知识,心怀净土者有无量无边。以我见闻所及的,前已授梓刻印。广求而继续得见,或他书偶而触见者,本来准备以每个人各自为一本,然而因频频而至、频频增加,源源无尽,于是共作一莲池海会也。以此供养十方修净土人,同为莲海之游耳。云栖会下妙意庵广贵识。
  净土偈有引
  明蕅益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这实在是欲以因摄果也。而读者不能通达,遂至以理夺事。我触耳所闻心中极为感怀,于是更拈‘西方即是唯心土’,使其能够以事扶理,而理体不致于堕入偏空也。非敢凌驾超越于先达之人,聊且依附而作为补偏救弊之职而已。
  西方即是唯心土,一串明珠万行圆。掐到断时频换线,莲邦左券更无愆。
  西方即是唯心土,离土谈心实倒颠。念念总皆归佛海,何须重觅祖师禅。
  西方即是唯心土,缘具方能了正因。忍慧互资成戒品,明珠护惜不宜轻。
  西方即是唯心土,未到西方深可危。夙障已如波浪涌,那堪新业又相随。
  西方即是唯心土,净戒坚持莫使疏。世人总皆局蹐境,不须旅邸觅安居。
  西方即是唯心土,不识西方岂识心。何事谬希圆顿解,却将落叶作黄金。
  西方即是唯心土,理事相应始有功。日用未能违现行,如何妄欲拟真宗。
  西方即是唯心土,土净心空病亦忘。良药不劳从外觅,阿伽一味有余香。
  西方即是唯心土,笃信西方即信心。念念若开圆顿解,不须离教自玄深。
  西方即是唯心土,拟拨西方理便乖。极乐一尘同刹海,假饶天眼未知涯。
  西方即是唯心土,土净方知心体空。一切境风犹挂念,云何妄说任西东。
  西方即是唯心土,悲智相应始克生。莫谓大悲应愍浊,化他须是自功成。
  西方即是唯心土,像季尤为法海梁。信念刹那能甫具,珍池已觉宝华香。
  西方即是唯心土,功行应教日日鲜。一息不存谁努力,岂将精进逊先贤。
  西方即是唯心土,三昧中王道最微。瞥尔生疑千古隔,咬钉嚼铁莫依违。
  佛会偈一首
  已信弥陀大愿舟,共修三昧度迷流。六时行道无余想,一句洪名似救头。
  应痛盲龟常在溺,独忻孔木只今浮。殷勤拶入无生理,七宝池边握手游。
  禅宗与净土互相讥讽,已经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然而此二种法门如果能够真实地去下工夫,不论是分开独修或禅净合修俱是十分微妙。参禅如果真的能够达到一念不生、前后际断,虽然不言及净土,而其国土已经清净了。念佛如果能够真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也没有不心开悟道者也。博山与蕅益二位大师,虽然各有其修行之主旨,然而其原本就是如同水乳交融而和合。假使悠悠散散以轻忽之心念佛,岂只是心地不明,正忧虑其往生极乐净土之不稳当也。若只是口头禅者没有实修,而轻视抹杀西方净土,岂只是失去极乐净土,正可惜其心地之未能明了也。禅宗与净土之二者,各有其所得与所失,而就其中道以入门下手,此即是诸佛诸大菩萨,以及诸大禅宗祖师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劝人念佛的原因,想必不致于担误后世之学人吧!妙意庵广贵评。

 
 
 
前五篇文章

莲华世界诗白话浅译(一)

虚云大师—像赞

出家功德偈

印空法师自偈

叩钟偈:从纷扰中把渐次迷失的心智骤然叩醒

 

后五篇文章

行业联作法

挽联作法

寿联作法

对联构思途径

对联创作原则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