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音乐 文学 声明 其它护持
 
 

功德本颂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仁钦曲扎译本

  一切功德之基具恩主 如理依止乃是道根本

  善了知已自当多策励 以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侥幸一次得此具暇身 当知最极难得具大义

  遍诸昼夜相续恒无间 生起取坚实心求加持

  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 速疾坏灭之故当念死

  死后如影随形紧相随 黑白善恶业果恒随逐

  于此获定解已罪过聚 纵极细微亦当作断除

  尽力成办一切善资粮 常不放逸谨慎求加持

  受用无饱一切痛苦门 不可保信三有众圆满

  见过患已于彼解脱乐 当生大希求心求加持

  以次清净意乐所引发 正念正知极大不放逸

  以彼圣教根本别解脱 作为修持心要求加持

  正如自身沉没有海中 一切慈母众生亦如是

  见已荷负救度众生担 胜菩提心纯熟求加持

  惟具发心若不学三戒 当善了知定不成菩提

  故应发起猛力大精进 学习佛子律仪求加持

  于颠倒境驰散能息灭 且能如理观察真实义

  由是止住妙观双运道 速于相续中生求加持

  共同净治转成法器已 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有缘士夫最上之津梁 速疾顺易趣入求加持

  彼时成就二种悉地本 谓护清净律仪三昧耶

  获得不假造作决定解 纵舍生命守护求加持

  复次续部心要二次第 诸般扼要如实通达已

  勤行四座瑜伽不散乱 如正士语修习求加持

  开示如是妙道善知识 如理修习诸友坚固住

  内外一切中断障碍聚 悉皆速疾消灭求加持

  一切生中不离清净师 恒常受用正法大吉祥

  地道功德完全圆满已 速获金刚持位求加持

  功德本颂

  多识仁宝哲译本

  万般功德之源是恩师 以礼从师求教是道根

  深明此理尽一切努力 恭恭敬敬投师求加持

  今世幸得具足良缘身 此身既难得而又可贵

  为了求取人生真价值 时时激励心志求加持

  生命易逝犹如水泡影 常想死亡随时会降临

  死后生前自造善恶业 于己形影不离紧跟随

  对此坚信不疑罪恶事 轻微也不忽略严防止

  善行好事都要尽力作 一贯坚持不懈求加持

  享用心常不足生众苦 无可信赖世间诸幸福

  深知其害心向解脱乐 追求奋斗不息求加持

  上述出世念头为动力 警觉不忘律仪严守持

  经教基础分别解脱戒 当作根本修持求加持

  自己沉沦苦海受此苦 慈母众生受苦也如己

  激起求度众生责任心 增进菩提宝心求加持

  虽有发心若对三善戒 修不成熟不会成正觉

  深明此理对于菩萨行 竭尽全力修持求加持

  止息引起烦恼诸念头 静心思辨有益之事理

  止心定与胜观双修道 以使迅速生起求加持

  显乘学修达到成熟时 对那诸乘顶峰金刚乘

  有缘宝器能入之胜道 再求顺利进入求加持

  守持纯净誓言与戒行 是获两种成就主因素

  对此坚信不疑对承诺 视如生命维护求加持

  依次求教密续部要旨 生圆二次第之密修理

  坚持不懈四座瑜伽行 遵照善教修习求加持

  如此指示正道善知识 依法坚持学修众学友

  健康长寿身内外魔障 使之烟消云散求加持

  注:此译本只含宗喀巴祖师亲着之十三偈文,并无由后世祖师所加之第十四偈。

  功德本颂

  能海上师译本

  能成众德之体具恩师 如理依止道之初步正

  善观察已恒时奋殷勤 作大恭敬依止求加持

  偶一获此圆满有暇身 最极难得大事了知竟

  日夜恒时决择心坚固 生起相续不绝求加持

  身命动摇犹如水中泡 迅急灭坏必死应思维

  死已如影随形黑白业 引起后果决定获不异

  如是知已一切诸恶业 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众善资粮究竟能修成 恒常具足殷勤求加持

  受用无厌一切众苦门 世间满足深险罪业坑

  坚意远离解脱安乐永 意乐广大生起求加持

  即此清净出离慧引起 正知正见大大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别解脱戒 坚持修行能作求加持

  如我沦落生死固如是 众生父母陷溺亦如之

  见已解脱诸趣担负荷 发起菩提胜心求加持

  仅唯发心不受菩萨戒 或受不修亦难成菩提

  能善观已佛子三聚戒 起大精进受学求加持

  心趋倒境动摇能作止 且于正义如理起寻思

  由是引发止观双运道 速急相续生起求加持

  共同道熟密器成就已 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堪能士夫契入正习修 决定稳速入道求加持

  此时二种悉地成就体 宣说清净誓语三昧耶

  无谄诳心决定获得已 胜于生命守护求加持

  此后密部心要二次第 凡诸津要观行务精勤

  胜义瑜伽四次不动摇 准如师教修行求加持

  如此妙道依止善知识 如理修行善友能常依

  一切内外魔障中断类 随即消灭清净求加持

  出生万善思师永不离 诸法资财受用悉具备

  地道一切功德圆满已 持金刚位唯愿稳速登

  功德本颂

  法尊法师译本一

  大科分四:初、依止善知识法;二、修心之次第;三、祈祷修道顺缘成就违缘消灭;四、发愿恒不离师及求证果位。

  今初

  诸功德本谓如理 依止恩师是道基

  善了知已多策励 恭敬亲近祈加持

  二、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分二:初、于念暇身劝受心要;二、取心要之法。

  今初:

  偶一得此暇满身 知极难得具大义

  遍诸昼夜恒无间 生取坚心愿加持 

  二、取心要之法分三:一、于共小士道修心次第;二、于共中士道修心次第;三、于大士道修心次第。

  初、于共小士道修心次第分二:初、念死无常及黑白业果;二、止恶修善。

  今初

  身命动摇如水泡 速疾坏灭当念死

  死后如影随于形 黑白业果恒随逐

  二、止恶修善

  获定解已于罪聚 虽诸小恶亦应除

  勤修一切妙善聚 常不放逸祈加持

  二、于共中士道修心次第分二:初、见三有过患生取解脱心;二、抉择解脱道体。

  今初

  受用无厌众苦门 不可保信三有乐

  见过患已当希求 解脱妙乐愿加持

  二、抉择解脱道体

  清净意乐所引发  正念正知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解脱  修为坚实祈加持

  三、于大士道修心次第分二:初、修菩提心;二、修菩萨行。

  今初

  如自沉没三有海 慈母众生悉如是

  见已荷度众生担 修菩提心愿加持

  二、修菩萨行分二:初、依显教修法;二、依密教修法。

  初、依显教修法分二:初、菩萨行总修;二、后二度别修法。

  今初

  发心若不学三戒 当知定不证菩提

  故应勤发大精进 学菩萨戒祈加持

  二、后二度别修法

  散驰邪境令寂灭 如理观察真实义

  寂止妙观双运道 速当生起愿加持

  二、依密教修法分三:初、成熟密乘法器;二、清净戒律;三、修二次第。

  今初

  善修共道成法器 乘中最胜金刚乘

  诸善丈夫胜道阶 愿速趣入祈加持

  二、清净戒律

  尔时二种成就本 谓护净律三昧耶

  愿获真实决定解 舍命守护祈加持

  三、修二次第

  次正通达续部心 二次宗要善勤习

  四部瑜伽不放漫 如师教修愿加持

  三、祈祷修道顺缘成就违缘消灭

  愿说如是妙道师 及正修伴坚固住

  内外一切诸障碍 速疾息灭祈加持

  四、发愿恒不离师及求证果位

  愿一切生不舍离 善师受用正法乐

  圆满道地诸功德 速证胜位金刚持

  功德本颂

  法尊法师译本二

  诸功德本恩德师 如理依止是道基

  善了知已多策励 恭敬亲近祈加持

  偶一得此暇满身 知极难得具大义

  遍诸昼夜恒无间 生取坚心愿加持

  身命动摇如水泡 速疾坏灭当念死

  死后如影随于形 黑白业果恒随逐

  获定解已于罪聚 虽诸小恶亦应除

  勤修一切妙善聚 常不放逸祈加持

  受用无厌众苦门 不可保信三有乐

  见过患已当希求 解脱妙乐愿加持

  清净意乐所引发 正念正知不放逸

  圣教根本别解脱 修为坚实祈加持

  如自沉没三有海 慈母众生悉如是

  见已荷度众生担 修菩提心愿加持

  发心若不学三戒 当知定不证菩提

  故应勤发大精进 学菩萨戒祈加持

  散驰邪境令寂灭 如理观察真实义

  寂止妙观双运道 速当生起愿加持

  善修共道成法器 乘中最胜金刚乘

  诸善丈夫胜道阶 愿速趣入祈加持

  尔时二种成就本 谓护净律三昧耶

  原获真实决定解 如命守护祈加持

  次正通达续部心 二次宗要善勤习

  四座瑜伽不放漫 如师教修愿加持

  愿说如是妙道师 及正修伴坚固住

  内外一切诸障碍 速疾息灭祈加持

  愿一切生不舍离 善师受用正法乐

  圆满道地诸功德 速证胜位金刚持

  功德本颂

  超一法师译本

  诸功德本恩惠主 如理依止道之根

  于善见已多精勤 恭敬依止得加持

  一次得已有暇身 极难得事善了知

  昼夜六时恒忆念 生无间断得加持

  身命动如水中沤 迅速坏灭死常念

  死已后身及如影 白黑业果如随行

  决定坚实于恶资 诸细且微亦远离

  一切善资能勤作 常不放逸得加持

  受用不厌诸苦门 不可保信有海乐

  善知恶缘得解脱 生极寻求得加持

  清净意乐由彼引 念及正知不放逸

  教之根本别解脱 能实心行得加持

  自己有海如其堕 似母所成诸众生

  见已众生负救度 菩提胜心得加持

  唯心虽生三种戒 若无思修觉不成

  善为了知菩萨戒 精进勇学得加持

  于邪境妄能寂灭 于真胜义如理同

  寂止觉观双运道 迅速心生得加持

  若成共道已熟器 诸乘最胜金刚乘

  贤种士夫入胜位 稳速入此得加持

  实成二种成就根 佛说清净真言戒

  非伪决定得成就 如命守护得加持

  密部坚实二次第 如其通达能精进

  四次瑜伽胜不舍 如佛妙说恒加持

  贤道开示善知识 如理修行诸良友

  内外灾患并障难 最近寂灭祈加持

  无始时来正上师 功德受用法不离

  地道功德极圆满 金刚持位愿速证

  功德本颂

  释妙喜法师译本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于诸功德之本恩惠主

  如理依止是乃道之根 然后精进恭敬诚依止

  惟愿加持令我先体悟 一次所得此善有暇身

  难得有义然后不间断 昼夜生起取其精华心

  惟愿加持令我先念死 身命飘摇犹如水泡沫

  迅速即为死魔所毁灭 并且确知黑白业诸果

  逝后跟从犹如影随形 然后令我时时不放逸

  众恶中连小罪皆断除 并且成就一切善法聚

  惟愿加持令我先认清 世间圆满诸过众苦门

  不可依赖享受不厌足 然后勇猛追求解脱乐

  惟愿加持令我善巧用 由彼清净心念所引发

  正念正知及大不放逸 主修教法根本别解脱

  惟愿加持令我先观察 诸母有情同我落有海

  然后谙习殊胜菩提心 负荷救度众生之重担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若仅发心却于三种戒

  并不修持不能成菩提 然后精进勤学佛子律

  惟愿加持令我心流中 息灭于诸妄境之掉举

  并且如理伺察真实义 迅速生起止观双运道

  惟愿加持令我于共道 修成法器随即顺利入

  诸乘中最殊胜金刚乘 彼具善缘众生正津渡

  彼时加持令我真确知 所谓清净誓言及律仪

  乃是成就二悉地之本 宁可不顾身命护守之

  于是加持令我先通达 续部精要及二次第心

  然后遵照圣者之教诲 坚定勤修四座瑜伽法

  惟愿加持令我诸如是 开示贤圣道之善知识

  如理修习伴侣皆长寿 并愿内外障碍尽平息

  惟愿世世不离真上师 惟愿随时享有盛正法

  并于地道功德圆满后 迅速证得金刚持果位

  功德本颂

  郭和卿译本

  诸功德本具恩师 如理依止是道基

  善了知已多策励 恭敬依上祈加持

  一次获此暇妙身 已知义大极难得

  昼夜恒思取心要 无间生起祈加持

  身命动摇如水泡 速疾坏灭当念死

  死后如影随于形 黑白业果恒随逐

  获定解已于罪聚 虽极微细亦应除

  勤修一切善法聚 常不放逸祈加持

  受用无厌众苦门 轮回圆满不可信

  知过已于解脱乐 起大希求祈加持

  彼净意乐所引生 正念正知不放逸

  于圣教本别解脱 能至心修祈加持

  如我沦随生死海 诸母众生亦如是

  见已荷负度众任 修菩提心祈加持

  仅发心已于三戒 不习不能成菩提

  善见已于菩萨戒 能勤勇学祈加持

  邪境散驰令寂灭 如理思察真实义

  寂止胜观双运道 速生心中祈加持

  若习共道已成器 乘中最胜金刚乘

  善缘士夫妙津梁 能易趋入祈加持

  尔时二种悉地本 谓护净律三昧耶

  愿获真实决定解 舍命守护祈加持

  尔时如实善通达 续部心要二次第

  四座瑜伽勤无懈 如师言修祈加持

  宣此妙道善知识 如理学侣皆常住

  内外所有障碍聚 究竟息灭祈加持

  愿得生生与真师 永不远离受法益

  地道功德极圆满 金刚持位速证成
  《功德之本》本颂及注释

  功德之本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于诸功德之本恩惠主 如理依止是乃道之根 然后精进恭敬诚依止

  惟愿加持令我先体悟 一次所得此善有暇身 难得有义然后不间断 昼夜生起取其精华心

  惟愿加持令我先念死 身命飘摇犹如水泡沫 迅速即为死魔所毁灭 并且确知黑白业诸果

  逝后跟从犹如影随形 然后令我时时不放逸 众恶中连小罪皆断除 并且成就一切善法聚

  惟愿加持令我先认清 世间圆满诸过众苦门 不可依赖享受不餍足 然后勇猛追求解脱乐

  惟愿加持令我善巧用 由彼清净心念所引发 正念正知及大不放逸 主修教法根本别解脱

  惟愿加持令我先观察 诸母有情同我落有海 然后谙习殊胜菩提心 负荷救度众生之重担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若仅发心却于三种戒 并不修持不能成菩提 然后精进勤学佛子律

  惟愿加持令我心流中 息灭于诸妄境之掉举 并且如理伺察真实义 迅速生起止观双运道

  惟愿加持令我于共道 修成法器随即顺利入 诸乘中最殊胜金刚乘 彼具善缘众生正津渡

  彼时加持令我真确知 所谓清净誓言及律仪 乃是成就二悉地之本 宁可不顾身命护守之

  于是加持令我先通达 续部精要及二次第心 然后遵照圣者之教诲 坚定勤修四座瑜伽法

  惟愿加持令我诸如是 开示贤圣道之善知识 如理修习伴侣皆长寿 并愿内外障碍尽平息

  惟愿世世不离真上师 惟愿随时享有盛正法 并于地道功德圆满后 迅速证得金刚持果位

 跋

  此功德之本祈愿文是宗喀巴大师造,英译者不详,高明道中译。英文版摘自柯槃寺课诵本及2001年FPMT课诵本第一册。中文注解资料来源为妙乘法苑网站“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居士表鍊)

  注释:

  1、六度(六波罗蜜):布施、净戒、安忍、精进、净虑、智慧

  2、八无暇,八种不利修行之时地:1.地狱道、2.饿鬼道、3.旁生、4.边鄙人、5.长寿天、6.执邪见处、7.佛不出世、8.闇哑。

  3、十圆满:生为人、生于中国、诸根具全、未犯无间、敬信佛教、值佛出世、值佛说法、佛法住世、入佛法和有善师。前五为自圆满,后五为他圆满。五自圆满为:1、投生人道。2、生于佛法盛行、善知识具足的地方。3、诸根具足。4、未造违背佛法的大恶业(指五逆而言)。5、对佛法和修行具足信心和欢喜。五他圆满为:1、值佛住世。2、佛转法轮。3、佛法住世。4、无论各种阶级、种族的人,都能自由地修学佛法。5、具足善知识的慈悲教导。

  4、噶当派:阿底峡尊者和其弟子在西元十一世纪成立的西藏佛教宗派,为今日格鲁派之先驱。

  5、十不善业:杀生、偷盗、邪YIN、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避免十不善业,即成十善业。

  6、别解脱戒:为解?轮回苦而受持的戒律,分为比丘、沙?及居士戒三种

  7、声闻:即阿罗汉,闻佛说四谛法而悟道者。

  8、独觉:又名缘觉或辟支佛,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觉悟的力量而脱离生死者。
  2.《功德之本》释~问答篇-1

  问:当我在学习时,尤其是空性的义理,我自认为正确地了解某事,并依此方向继续学习,但后来我发现我的了解是错的,而我浪费时间依循它。因为走错这些路线,让我无法在正确的方向上进步更迅速。我如何因应这类经验,使自己不浪费时间去探究结果为错误的概念?

  库努喇嘛仁波切:首先,我可以看出你们尽全力做广泛、绝佳的佛法修行,我也将为你们的成功与利益佛陀的教法而祈愿。关于这个问题,当你研习或禅修空性,可能会产生恐惧,或理解到你往昔一直信以为真的事是错误的。然而,基本上,你的心应该避免“自性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极端。纯净的空性见应该避免这两种极端而选择中道。那么,你的空性见就是正确的。连执持空性的概念也是空。

  问:我对相对的实相(俗谛)有疑问。有错误的相对实相和正确的相对实相。拥有自性存在这种错误见解的人,是否可能察觉正确的相对实相?一个人可以用两种方式看某物:某物在那里或某物不在那里。例如,看着糌粑的人可以把它看成远离尘染或染尘的。有两种方式看待它。只要此人有自性存在的错误概念,那是否会使她无法获得正确的相对实相这种见解,无法察觉正确的相对实相?

  库努喇嘛仁波切:什么是糌粑正确的相对实相?每个人看糌粑的时候,都看到了糌粑。不仅如此,只有透过健全的感官,无缺陷的感官才能看到糌粑。如果它存在为一般感官对境,那就是正确的相对实相。此外,当其他人看糌粑时,他们看到糌粑。那就是我们理解到的正确相对实相。

  例如,当你在移动中的火车上时,树看似在移动。有时你会得到这种错觉。或者当魔术师将无生命的物体,例如一块木头,转化为显现出动物的形象,或者当你将白海螺看成黄色,这些是错误的相对实相,因为他们是有缺陷的感官之投射。此外,因为其他尚未了悟空性的世间有情无法看到,以此证明它们是错误的。

  最后,依据中观经典,外道相信其为自性存在的“我”,也是错误的相对实相。

  3.《功德之本》释~问答篇-2

  问:能否请您解释相对的菩提心和究竟的菩提心有何差别?

  库努喇嘛仁波切:究竟菩提心,彻见究竟本性的成就,如中观教法解释的,是成就菩萨十地的第一地。相对菩提心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中有解释。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为了一切有情的缘故,欲成就无上正觉;行菩提心是实际循成佛之道而行。

  即使是一般的世俗人,尚未成就见道者,都能成就愿菩提心。如大家所知,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五道。即使在五道第一道者,也能成就相对菩提心。两种相对菩提心在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中有解释,究竟菩提心则由龙树解释,也在某些密续中提及。究竟菩提心实际上是究竟本性。

  然而,既然菩提心是佛果的种子,就像植物的种子,是我们必需在心中培养的最重要的功德。菩提心是我们应该最努力去成就的。佛陀本身也说,一切诸佛都来自菩提心。

  问:我们大多数人很快就要回到西方。能否请您给我们一些建议,如何在回去之后继续佛法的修行,既然您提到我们应该把佛法带回去,什么是阐释佛法的最好方法?

  库努喇嘛仁波切:你应该依据听闻者的根器,试着阐释佛法。如果解释究竟本性较适合,你可以依据宗喀巴大师的《圣道三要》,或更精细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解释,其中关于空性的解释有一百多页。如果你要解释教法的方便面,可以依据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其中解释了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如果它适合听闻者的根器,你也可以用这法本作为解释正见的基础。简言之,你应该以医生开药方的方式教导佛法。即使医生有完美的药物可以对治病患的疾病,也无法强迫患者服药。那是不善巧的作法。聪慧的医师依据病人的接受能力来对待病人。佛法也应该以同样的方法来阐释。

  问:我们的心总在分别事物,像“我喜欢他;我不喜欢她”,而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我们对此浑然未觉。现在我开始了解到这种分别方式制造了苦。既然培养平等舍是菩提心的第一步,我们如何等视日常生活的情境,避免在我们喜欢与不喜欢的人之间起分别心?

  库努喇嘛仁波切:你应该如下检视。如果确实有你认为好、坏或丑陋的外在对境存在,试着藉由分析每一原子而看见其究竟本性。试着在心中将你视为美好的事物分割至原子,甚至连原子都分割,并如此分析,试着看见它的空性。再将你视为丑陋的事物分析至原子,连原子都分析,这样试着看见其空性。当你这么做时,会发现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差别。在你相对的见解中,你分别它们为不同的,但在空性中,就不分别。

  问:我们如何整合这两种见──相对的与究竟的?

  库努喇嘛仁波切:事物的表相,它的形相,只是相对的见解。应该视为虚幻的,但同时与空性无别。相对的见解应与空性一体。但那不表示你对于事物的见解(相信它真实存在的见解)是真实的。这种见解与视此形相为虚幻自性空的见解无法合而为一。这非常难以实证。所以,尽可能在智识层面上清楚了解此点非常重要。首先,了解事物如何依赖因缘;你必需了解生与不生,换言之,缘起法与空性。

  问:仁波切,您说我们应该依据众生的根器来教导他们。我们如何看出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智慧知道教导对真言、观想等等有兴趣的西方人是否合宜吗?

  库努喇嘛仁波切:那很难明确回答,但你可以这么教。观想前方虚空额头的高度有一朵白云。其上巨大宝座上端坐本师释迦牟尼佛,现平时的比丘相,着僧袍,右手置膝上(结触地印)碰触月轮垫,左手结定印。无量诸佛、菩萨(例如八大菩萨)、阿罗汉环绕。

  强烈的光芒从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圣众放射出来,射入你和一切有情(以人的身相环绕着你),净除一切无始以来所累积的恶业,并带给你菩提道次第的一切成就。当你这么观想时,持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真言,“答雅他嗡 穆尼 穆尼 麻哈穆尼耶 梭哈”,或“嗡 穆尼 穆尼 麻哈穆尼耶 梭哈”,如我之前说过的,无论你持诵何种版本,观想法是一样的。

  然后内心起强烈的定解,藉由净业,你和一切有情已变成不退菩萨,因而使无量诸佛欢喜。

  *****

  在我这方面,我会祈愿你们尽未来世永不与上师分离,圆满菩提道并尽速成佛。我会祈愿你们圆满整个佛法,并为此拥有长寿。光是我一个人长寿并不足够,如你们祈请的。你们也应该尽量长寿。因此,我会为此祈愿,光我这一方祈愿并不够,从你们那一方,你们也必需努力。

  4.《功德之本》释

  库努喇嘛仁波切/开示

  梭巴仁波切/英译

  1975年2月14日开示于尼泊尔布达那斯,为国际大乘学会僧众所讲授。由尼可拉斯瑞布希编辑。

  我们听闻教法的究竟目的是要证得佛果。所以在听闻(或阅读)这《功德之本》(Tib: Yon-ten-shir-gyur-ma)的教授之前,必需发起菩提心的纯净心念,这是成佛的主因。

  只有修学佛法,我们才能成佛。不修学佛法就无法成佛。佛果只能透过修学佛法来获得。

  教法有两类,外道和内道。 内道指佛法,外道指非佛教,非佛教徒所依循的宗教。其中又有五种支分。藉由修持外道法,只能获得暂时的、轮回的安乐,但无法获得佛果。要成佛,你必需修持内道,佛法。

  关于佛法,分为四部宗义:毗婆沙宗(一切有部)、经部宗、唯识宗及中观宗。这四部包含了佛法两个主要的面向,小乘和大乘。毗婆沙宗及经部宗被认为小乘;唯识宗及中观宗是大乘。我们应该修持的是大乘,尤其是中道,中观宗,其见解是最超胜、圆满、清净的。虽然中观宗的见解比唯识宗更清净,是我们所应学习者,但谈到广行或方便,唯识宗和中观宗的教法是一样的。所以,中观宗包含深见与广行的超胜教法。

  喇嘛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这部《功德之本》,是以这些教法为基础,所以了解它非常重要。喇嘛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钜细靡遗地阐释了经部(或波罗蜜多乘)道次第,但谈到金刚乘时,它只说应该进入密乘,却没有详细解释密乘道次第。第一偈说: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于诸功德之本恩惠主 

  如理依止是乃道之根 

  然后精进恭敬诚依止

  这一偈是关于依止上师。一切解脱之功德,离系的境界,和成佛,究竟的目标,都有赖于上师。所以,有必要寻找一位圆满的上师(具有菩提道次第教授中解释的功德)。弟子的责任是正确地依循上师的教导,承事上师,顶礼等等。藉由如理依止圆满的上师,我们可以成就佛果。然而,假若我们依循错误的指引,假上师,我们全都会堕入恶趣,例如地狱道。

  为何我们需要上师?因为我们努力成佛,却不知道什么是佛果。上师知道什么是佛果。所以我们需要去寻找,然后依循一位上师。既然极慈爱、尊贵的上师是一切功德之本──解脱及成佛的功德── 首先我们必需找到圆满具格的上师。然后我们必需透过献供养、恭敬承事、做好份内的事来如理依止上师。但最主要的,如理依止上师的要点,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地遵循上师的教诫。

  这简短的《功德之本》,阐释了整个道次第,包括六度1,尤其是智慧度,及进入金刚乘的必要。接下来的偈颂接着解释暇满人身的难得。此偈说:

  惟愿加持令我先体悟 

  一次所得此善有暇身 

  难得有义然后不间断 

  画夜生起取其精华心

  从轮回中无始生以来,我们已经在轮回六道中流转无穷,我们已经获得仅此一次、宝贵的人身。像这样远离八无暇2、俱足十圆满3的转世,极难再次得到。我们可以藉由三种观修方式,看出这是多么稀有:从因、实例和数量来看。从这三种角度来考量,我们会发现仅仅要再次获得人身有多难。仅仅获得一般的人身就够难了,更不用说八暇十满的人身。这暇满人身比一般的人身难得多了。

  这暇满人身让我们有机会再次堕入恶趣,或成就无上正觉;它提供了各种可能。所以,它有极高的意义;我们应该利用它来成就无上正觉。既然我们已经获得了这么一次的暇满人身,我们应该利用它来成就无上正觉。所以,教授中说,“难得有义然后不间断,画夜生起取其精华心。”

  下一偈告诉我们暇满人身不仅难得,且如水泡般速坏:

  惟愿加持令我先念死 

  身命飘摇犹如水泡沫 

  迅速即为死魔所毁灭 

  并且确知黑白业诸果

  逝后跟从犹如影随形

  死亡是必然的,何时到来却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不会活一百年。一百年后,今日活着的每个人几乎全部都死了。忆念无常非常重要。噶当派4格西总是时时念死无常。他们觉得如果早上不忆念,就会有浪费整个下午寻求此世短暂安适的危险。藉由持续在心中忆念无常,能防范只寻求此世安适的无用心念生起。

  死后我们的心并不会就此彻底止息,像水干涸或火熄灭一般。而是相续不断,如影随形般,同样的,无论我们的心往何处,我们的业也跟随着它。对此你必需有坚定不动摇的信念。

  关于业果,有十不善业5和十善业。我们必需避免前者而修持后者。所以教法说, 

  然后令我时时不放逸 

  众恶中连小罪皆断除 

  并且成就一切善法聚

  换言之,“请加持我时时不放逸于避免十不善业、遵循十善业的法门。”

  下一偈─

  惟愿加持令我先认清 

  世间圆满诸过众苦门 

  不可依赖享受不餍足 

  然后勇猛追求解脱乐

  ─告诉我们,无论我们享用了多少世间乐,还是无法找到满足。无论我们看到多少美丽的事物,还是不满足,无论听到多美妙的声音,还是不满足,其他所有的感官对境都是如此。无论我们看了多少电视、电影,还是永远不会满足。事情就是如此,所有的世间享乐都是轮回众苦之门。无论有多少世间享乐,全都毫无价值。所有过去的大禅修者及圣者都已体验到世间短暂的享乐是轮回的缺点,是过患,是虚伪的。他们从不把它们视为美好、有价值的。

  惟愿加持令我善巧用 

  由彼清净心念所引发 

  正念正知及大不放逸 

  主修教法根本别解脱

  在接下来这偈中,我们祈求获得加持能够圆满持守别解脱戒6这主要的修持。别解脱戒有七种不同的层次,例如比丘、比丘尼戒,而持守别解脱戒是教法的根本,也是解脱或涅槃的主因。受欲求解脱的清净心念所引发,我们应该以大忆持力、专心及注意力来持守我们的戒律。

  有些行者说,他们专注于密续的修持,所以不需要在乎经部的修持,例如持守别解脱戒。我们不应该这样。无论受了何种别解脱戒,我们应该以极大的关注来持守。别解脱戒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有必要生起欲出离轮回的心念。不出离轮回,我们连小乘的涅槃都无法获得,也就是声闻乘7和独觉乘8的涅槃。

  然后,生起出离轮回的心之后,有必要生起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我们无法证得无上正觉。所以,有必要修持菩提心。

  下一偈说,

  惟愿加持令我先观察 

  诸母有情同我落有海 

  然后谙习殊胜菩提心 

  负荷救度众生之重担

  看看你自己。从无始以来,你在轮回各道中流转无穷(主要是地狱、饿鬼、畜生道),己经受过难以置信的苦。所以,正如你无始以来已在轮回中受苦,其他有情亦是如此。这样思惟,培养菩提心,或如祈愿文所说,“请加持我透过了解这点而成就菩提心。”

  接下来,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若仅发心却于三种戒 

  并不修持不能成菩提 

  然后精进勤学佛子律

  为了成就愿菩提心(为了一切有情而要成就无上正觉的心念)和行菩提心(实际循成佛之道而行),有必要修持三聚净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虽然此偈明确提及戒律的三种面向,它也包含了整个六度。然而,接下来的偈颂─

  惟愿加持令我心流中 

  息灭于诸妄境之掉举 

  并且如理伺察真实义 

  迅速生起止观双运道

  ─更明确地指出最后两度,禅定和智慧。

  此处宗喀巴大师是说,我们的心总是涣散于感官对境,例如,吸引人的形相或有趣的声音;我们的心总是专注于那些。止(梵文shamatha)或心的安静,是扭转我们平日受感官对境之吸引,是分心的反面,是一心不乱之专注的控制力。Shama意指静,tha意指一。这必需与观(vipashyana)或洞见相结合。在藏文中,yang-dag-par-jog-pa一词意指专注于究竟本性。

  然后,宗喀巴大师也提到观或洞见(藏文:“拉松”lhag-thong;梵文:vipashyana),祈加持迅速成就止观双运道。当我们成就此道,就接近无上正觉了。

  到此宗喀巴大师已经谈过波罗蜜多乘的修心法门。接下来他谈到密乘。

  惟愿加持令我于共道 

  修成法器随即顺利入 

  诸乘中最殊胜金刚乘 

  彼具善缘众生正津渡

  此处他说,“请加持我成就能一世成就佛果的金刚乘道。”如果你依循一般的波罗蜜多乘,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成就无上正觉,要花三大阿僧祗劫。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才能修持此道并累积必要的功德。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有大精进力,依旧花了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证得无上正觉。如果你依循金刚乘道,不用花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你完全遵守根本的三昧耶或戒誓法门,密戒清净,藉由金刚乘法门的修持,你可以在一世或十六世中成就无上正觉。这差别就好像搭乘火车或飞机到某处去。密乘道就像飞机,波罗蜜多乘像火车。

  这里牵涉到两种成就或悉地(siddhi)。有共的悉地,其分八种─例如慧剑成就,眼药成就(如菩提道灯释所述)等等,还有不共的悉地,即佛果。成就二悉地的基础在圆满了知誓言和戒律,如宗喀巴大师在下一偈中厘清的:

  彼时加持令我真确知 

  所谓清净誓言及律仪 

  乃是成就二悉地之本 

  宁可不顾身命护守之

  他说,祈加持我如护守生命般护守誓言及律仪。思惟为了达到任运自在、不造作的境界,持守誓言及律仪(那是一切成就之本)比照顾短暂的生命重要多了。

  下一偈隐含了四部密续──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密续。

  于是加持令我先通达 

  续部精要及二次第心 

  然后遵照圣者之教诲 

  坚定勤修四座瑜伽法

  我们应该修持的主要密续形式是无上瑜伽密续,其中包含父续(如大威德金刚)和母续(如胜乐金刚和时轮金刚)。这部密续也包含了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一部密续教典将圆满次第形容为一朵花的香味。没有花,就不会有花香,同样的,没有生起次第,就不可能修持圆满次第。

  有不同的方法将一日划分为数座,例如四座(每座六小时,昼两座,夜两座),或六座(每座四小时,昼三座,夜三座)。

  下一偈说:

  惟愿加持令我诸如是 

  开示贤圣道之善知识 

  如理修习伴侣皆长寿 

  并愿内外障碍尽平息

  此处我们祈求开示圣道的上师及如理修习的同修长寿,并愿内外障碍尽平息。外在的障碍例如外在的仇敌,其他伤害我们并干扰我们修学佛法的有情。内在的障碍例如影响身体的疾病及我们的不善心。我们祈求加持以平息所有这些障碍。

  最后一偈是:

  惟愿世世不离真上师 

  惟愿随时享有盛正法 

  并于地道功德圆满后 

  迅速证得金刚持果位

  我们祈求尽未来世永不离开圆满上师,因为上师是佛道根本。但光有上师却不修持佛法是没用的,所以第二句说,惟愿随时享有盛正法。虽然仅仅遇见上师是有利益,但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要修行,所以我们祈求藉由值遇上师并如理依循以圆满地道功德后,迅速证得金刚持果位。

  这是功德本颂的简释,《勇天秀究玛》(Yon-ten-shir-gyur-ma),是虽然简短却非常珍贵的教授。它包含了成佛之道上所有精华、重点。我从嘉瓦尊者处接受此教授,当时他在鹿野苑。

  知识有五大分支: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在西方,外在的知识已发展成熟,我听过西方心理学,那是心的研究,虽然我所知不多,我确信那不像佛法的内明知识。

  此外,也有其他宗教,例如基督教,他们也有一种内在知识,但那也不像佛法。一切外道宗教都有其功德,但不像佛法。在基督教中,你会发现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他们全都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不谈论像佛法所谈的见解,他们不谈究竟本性,实相。

  外道确实有某种见解。他们相信自性存在。但这正是应该舍弃者。依据佛法,自性存在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去除它。

  佛法本身有四部宗义,我一开始就提及的: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及中观宗。经部宗否定毗婆沙宗的见解,唯识宗否定经部宗的见解,中观宗否定唯识宗的见解。所以,即使在佛教中,也有四部宗义,彼此见解相异。换言之,只要一种见解仍有瑕疵,就可能被更正确者否定或驳斥。

  在五明中,你应该学习的是第五种:内明,佛法。你们从西方来到柯槃寺学习佛法非常好,非常令人欢喜。佛陀的教法是你藉以利益一切有情的方法。所以你应该好好学习,然后,如同阳光普照般,将它弘扬到西方。

  西方人不太关心未来世。然而,我不是在说基督教不好,佛教好。如果你研习宗教,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藉由你自己的经验,你会向自己证明佛教是正确的,其他则不是,你会向自己证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从印度传到西藏的佛法兼含经和续。倘若你真想了解所有这些教法,你必需精通藏文(辞汇、文法等等)。

  本师释迦牟尼佛藉由持诵“答雅他 嗡 穆尼 穆尼 麻哈穆尼耶 梭哈”真言获得无上正觉,所以,你也应该持续持诵。一开始的二十一次持“答雅他”,之后就不用念“答雅他”,尽己所能继续持诵多次。持此真言一次,能净除八万劫的恶业,是非常有威力的真言。

  我没有什么物质的礼物可以给你们带回西方送给家人和朋友,但有样东西我可以送给你们──这真言。这就是我能给你们带回西方给大家的。也就是说,你们应该把这个真言教给其他人。

  所以,留在柯槃寺时,应当依循上师的教导并完成你们的佛法研习。西藏佛教包含了殊胜的内在知识,最好的内在知识。住在柯槃寺时,应该完成你们的佛法(内在的知识)学习。学得越多,就变得越深,越来越深奥。其他的学科,越学会越轻易。

  宗喀巴大师写了数种菩提道次第著述,例如《菩提道次第广论》(藏文:Lam-rim Chen-mo),《菩提道次第略论》(藏文:Lam-rim Dring),《菩提道次第摄颂》,有时亦称为《经验导引》(藏文:Lam-rim Du-don 或Lam-rim Nyam-gur)。略论解释了广论包含的主题,最简要的菩提道次第摄颂又解释了略论的主题。所有这些教授都浓缩在宗喀巴大师给弟子的信《圣道三要》中。今天我阐释的教授《功德之本》是祈愿文型式的简要菩提道次第教授。

 
 
 
前五篇文章

马鸣菩萨与事师五十法颂

灵峰赞地藏菩萨别集

依止无量光佛三身上师瑜伽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并序)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

 

后五篇文章

中峰国师净土偈

顺治皇帝出家偈

事师法五十颂释

茶供·無等大師頌

赞法界颂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