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的故事 |
 
白塔寺的故事 作者:徐刚 塔是人们常见的建筑,但很多人不知道塔并非源自中国。 塔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由于塔的功能最早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所以又称“佛塔”、“宝塔”。 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材质不断丰富,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建筑、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我们都可以领略塔的文化魅力。 北京的塔很多,也很有名,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庆寿寺双塔、万松老人塔、辽代经幢塔、天宁寺塔、瑞云阉金刚石塔、玉泉山塔……还有现代风格的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塔、中央广播电视塔、气象观测铁塔等。 妙应寺塔北京之最 北京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建于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塔高50.9米,是当时大都城内罕见的体型高大的单体建筑。这座用以“坐镇都邑”的硕大白塔,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集皇权与神权的象征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元世祖忽必烈“以佛治心”的政策。 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早在寿昌二年(1096年)便建造过一座佛塔,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後来毁于战火。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於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到至元十六年(1279年)终於建成了白塔,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同一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落成,因位于大都城西,所以又称作「西苑」。从此开始,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 当年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在中国一共建造了三座塔:一座在西藏,一座在五台山,一座就是妙应寺白塔。它们是中尼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结晶。 忽必烈去世後,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影堂)以供祭拜。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后来的一场特大雷火,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唯有白塔幸免於难。明宣德八年(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天顺元年(1457年),寺庙进行重建,建成後命名为「妙应寺」,但面积只有1.3万平方米,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清代中後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在妙应寺中还有转塔的习俗,即在每年是10月25日(白塔落成日)喇嘛绕白塔一周,颂经奏乐,众人围在外面观看,摩肩接踵,场面热闹。至今仍有很多善男信女虔诚地绕塔祈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後,寺内喇嘛被遣散,大门和钟鼓楼都被拆除改建为商场,寺内的其他地方也被机关单位占用,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损毁。直到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後,才拆除商场,重修了山门和寺内建筑。1998年,妙应寺终于重新开放。 白塔的造型稳重大方,犹如一尊端坐的大佛。它高耸于一片低矮的民居之中,显示出一种凛然自尊的威严。白塔作为佛的象征(佛教中称塔为“浮屠”)而接受着众生百姓的膜拜。塔基为高九米的方形折角须弥座,须弥座是由佛座(莲花座)演化而来;塔身丰肩收腰,酷似佛的身影;在塔基与塔身相连处,一圈形状雄浑的覆莲座及数条金刚圈,又象是佛像盘屈的下身;塔刹(即“塔脖子”)上端的华盖及塔顶为佛面的象征;金光闪耀的塔顶更显示了佛的智慧和光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塔的设计原则是模仿了佛像的造型比例,从而使白塔巨大的身躯中蕴含了更加丰富的宗教内涵。 喇嘛佛塔奇特突兀 喇嘛塔又称塔覆钵式塔,是藏传佛教的塔,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直接来源于印度的窣堵坡。 在古代印度,许多苦行僧在荒山野外修行打坐,最后以“瑜珈”的姿态坐化升天。当人们发现他们时,便将泥土覆盖在他们的遗体上,形成一个圆丘,并在土丘上插把雨伞,以抵御风雨的侵袭,这便是“窣堵波”的原型。后来经过演变,窣堵波成为一个半圆形坟丘,它下有基座,顶上立有一根长杆,杆上串连着许多圆盘,称为“刹”。在圆丘的正前方常常开有小口,似乎是为了使内在的神灵世界与外在的世俗世界取得某种交融和联系。当然,更实际的目的大概还是有利于崇拜者对遗骨的瞻仰,这就是“眼光门”的由来。考察尼泊尔加德满都的斯瓦扬布寺佛塔(中国喇嘛塔的造型是由尼泊尔传入的),其塔身上画着一对大眼睛,似乎是对“眼光门”一词最好的注释。当塔成为佛的化身时,塔身上的眼睛,则被认为是佛的目光,以表明世间芸芸众生,万事万物皆在佛的注视之下。从圆丘上的开口,发展到后来的“眼光门”,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在造型上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北京现存喇嘛塔的“眼光门”就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大觉寺塔的“眼光门”为窗形,很简朴;北海白塔的“眼光门”为火焰形,内刻藏文真言;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其整体为金刚宝座式塔,中间主塔为喇嘛式塔)的“眼光门”为佛龛式,内有三世佛像。 在蒙藏地区广为传播的喇嘛教,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传入北京地区。元代统治者将喇嘛教奉为“国教”,给予了崇高的地位。喇嘛塔也随着这种藏传佛教的盛行而遍布京城,老百姓管喇嘛塔叫“和尚坟”,这是因为它是高僧墓塔。作为墓塔的喇嘛塔散见于京都各处,其中尤以大觉寺的性音和尚塔、潭柘寺的舍利塔最为著名。 喇嘛塔各部位的建筑结构做为一种象征,传达了佛教思想的信息。如塔基为方形,象征“地”;塔身为圆形,象征“水”;塔刹下大上小呈三角形,象征“火”;华盖为伞形,象征“风”;金光闪耀的塔顶多为螺旋形,象征“生命的精华”。其中 “地、水、风、火”是佛家所说的“四大种”,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原素。 覆钵式塔的造型在北魏时期的云岗石窟中就已出现。元代随着喇嘛教的兴盛,开始大量在汉民族地区出现。 覆钵式塔是一座实心建筑,既可被用作舍利塔,也可做僧人的墓塔,供崇拜之用。其形体大小不一,基本结构相同,有八种不同的风格。塔的每层结构都表达着一种宗教意义。覆钵式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向上分别是: 一、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其中圆形很少见,山西代县圆果寺里的覆钵式塔即是圆形基座。最多见的是方形,采用须弥座式,通常是方形或亚字形折线式束腰。在基座半腰部位雕有伏莲或仰莲,有的还有狮子。多角形的基座是方形的折角,每个转交折五个尖角。基座上多有台阶,称为“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藏式喇嘛塔的基座很宽大,有的开辟为房间,用于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 二、塔身:也称为塔肚子、覆钵、覆钵丘,形如倒扣的钵,因此得名。有的塔在塔身上开有佛龛,称为眼光门。塔身多是圆肚,也有做出棱角,内蒙古乌审召塔就是八角形的,这种样式多见于尼泊尔。 三、塔脖子:又称为相轮,因叠成圆锥形的相轮最多有十三层,所以也叫“十三天”。塔脖子有的短粗,有的细长,一般都砌出奇数(七、九、十一、十三)条线条,也有的做成象征性的光面。 四、塔刹:由伞盖和宝刹组成。伞盖位于十三天的上部,通常包括华盖和流苏,也有采用天地盖的造型。宝刹的形制有三个系统:日月刹、金属高刹、宝珠刹。塔脖子和塔刹象征着佛的头部,巨大的塔身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内涵。 在北京地区,如果说“妙应寺”白塔是喇嘛塔中“佛”塔的典型,那么,北海的白塔则可作为风景塔的典范。琼华岛上的白塔始建于清朝顺治八年。在风景秀丽的琼华岛的前山,依山势建有一座寺院,叫“永安寺”,按照前寺后塔的建筑惯例,白塔高高地耸立在寺后的山巅之上。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它在这组层层叠叠,逐级上升的建筑群不断升华的过程中,成为辉煌壮丽的顶点。远远望去,亭亭玉立的白塔,犹如一位银装素裹的少女,伫立在山巅之上,倒映于湖水之中,显示出她那卓尔不凡的气质。可以说,北海白塔是宗教建筑与园林景观巧妙结合的典范,其作为园林名胜的点缀,审美价值远胜于初建者寄予它的宗教意义。这也是它在失去了作为宗教建筑存在的意义之后,仍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因而我们可以说,北海白塔是喇嘛塔用做风景塔的最成功的范例。 北京的喇嘛塔现存不下百余处。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喇嘛塔的建筑形式没有很好地与中原建筑文化相融合,因此,在建筑环境中给人一种卓尔不群的感觉。考察中原地区流行的佛塔式样,多为楼阁式、亭阁式、密檐式等,在建筑构造上多采取民用建筑中的门窗、椽檐、斗拱、砖雕等,力图与周围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而喇嘛塔却因政治的、宗教的、历史的诸种原因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很不协调,缺少必要的呼应关系,因而显得格外地奇特突兀,无论是北海白塔,还是妙应寺白塔,都给人这种感觉。(供稿:看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