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护持
 
 

祈竹仁波切答:如果业力是不会消失的,忏罪又有何用处呢?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祈竹仁波切答:在佛陀开示因果教法时,为了确立大众对因果之信念,并未开示忏罪之法门,只说业力固定及有因必有果报。在佛陀开示大乘教法时,才教示了忏罪之法门。要忏罪净障,必须具足四力:(一)境力 -- 靠依止境而忏罪。我们以三业作不善,其对像不外乎圣众与凡俗众生,所以在忏罪时,亦依赖圣众及众生,例如供养三宝及为有情众生作利益事业等;(二)追悔力 -- 畏怕所作不善之果报而生追悔曾造不善业因的真切心;(三)对治力 -- 以忏罪为动机所作之修持;及(四)誓愿力 -- 决心不再作同类之不善业。若四者具足,就等于把业因种子烧坏了及把它与好比水份及养份的烦恼外缘隔绝了,令其不得成果。这并非说 '种子'消失了,而是说我们令它不得成长及成熟。所以,大乘之忏罪概念与小乘之因果业力概念毫无矛盾。

 
 
 
前五篇文章

祈竹仁波切答: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

祈竹仁波切答:佛像与菩萨像可以供在一起吗?

祈竹仁波切答:佛教徒可以经营佛具店及佛像买卖吗?

 

后五篇文章

李炳南答:今在家居士挂佛家招牌,应付念经赚钱维持眷属,

李炳南答:家人执意要吃肉杀生,不信有因果报应,老居士有

李炳南答:自作非世说之命运,自受定业不可转,若能至心念

李炳南答:‘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

李炳南答:老师与梁启超先生均说佛教因果率善恶不能相抵,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