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观”与世俗伦理自律问题刍议 |
 
宗教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并还将与人类历史继续相伴而行。佛教在我国的两汉时期,由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异域文化的气质与精神,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现已成为我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倡导的“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与社会”的佛学理念,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对提高现代人的心灵修养和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止恶扬善、德福一致观 大乘佛教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出发点,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基本道德准则,在现实道德关系上体现为善恶因果律,告诫人们善事再小、再少都能使自己收益,恶事再小、再少必定堕入地狱受苦遭报应。佛教将善恶因果报应当作宇宙、社会和人生的一大法则,由此强烈地干预人间的道德生活。“业力”与“果报”说同样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业力而发,都是前世善恶的因果,而现世的一切善业、恶业,也必然会在来世中表现并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多少年来,佛教的这一道德警示给了许多善良的人们以心灵的期许和诱导,成为人们在道德与人生困惑时的向往,引导僧俗两众,人心永远向善,远离邪恶,被广大世俗群众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善良而受尽人间苦难的人普遍接受。止恶扬善、德福一致,是人类长期共同认可的世俗伦理道德,也是国人伦理信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关系中,道德往往是对自我欲望的一种限制、约束或侵害,因为人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肯定或赞许,主要在于他的道德实践,德福一致观就是倡导越有德者越有福,越无德者越无福的世俗伦理,坚持这样的世俗伦理,对人们追求美德的动力,做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愿望就会越大,在这样世俗伦理支配下的社会,人们善的动机也能战胜恶的动机,社会成员整体道德品质就越高尚,反之亦然。无论是佛教的善恶因果说还是业力与果报说,虽属唯心学说,但长期以来却真实反映了广大善良人们的心愿,在世俗社会受到广泛的认可,佛教中“和合”的佛学理念,提倡克制自我、关照众生的行为规范,对于形成人人自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增益作用是显然的。 二、慈悲、宽容、诚实、孝道、不杀生观 善是佛教所追求的价值之一,善在佛教的理念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性的说教问题,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的,佛教慈悲万物思想对僧俗两众的道德教育、精神感化主要从佛陀的言传身教中直接授予的。深得民间喜爱,供奉在寺庙里、民宅中的佛陀,坦胸露肚、笑口常开、慈祥有趣、千古不变的肖像,铸就成或泥或铁或铜或大或小的造型,给滚滚红尘里的芸芸众生以深深的启迪,因佛陀而生的极富人生哲理的名言佳句,如峨嵋山的“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还有不少佛殿庙宇中的“说法现身容大度,救人出世尽欢颜”等寓意深刻的佳句,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佛陀的容忍与大度,更给了世人深刻的心灵训诫,佛陀将犯错而至心忏悔,你才能摆脱罪恶的纠缠作为教谕,来告诫人们宽容和忍耐的人,将能得到朋友、财产、名誉和长久的安乐。今天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人心的和谐是前提,因为要做到心灵的和谐,就要克服人心的矛盾与纷争,就是用佛教告诫的存包容、原谅、宽和、忍让、谦卑之心对待他人与社会;诚实是佛教经典中一贯强调的内容,佛经中《相扑》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一例,用来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诚实、要言而有信;孝道是佛教在世人心目中留下印记最深也是难以磨灭的,佛祖释迦牟尼孝父的故事、小鹦鹉供养盲父母等等事例无不蕴含着尊老爱老的积极内容,为世人代代传送;佛教食素不杀生的优良传统也是老孺皆知的,放生历来是佛教徒的重要功德,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更是救护生命的善举,究其原因,正是佛教倡导的悲怜生命,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肠所在,是佛教把一切生命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去体验,把所有生命生存的不幸环境当作自己生存的不幸环境去感受的缘故,探讨佛教中蕴含的宽容、诚实、孝道、不杀生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人生准则等精华思想,能对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利益众生观 学佛的人要“甘为人梯”,从善良、爱心、慈悲出发,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来成就佛道。八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曾说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坚定佛语,这在非常重视实际的现代人心目中似乎具有相当的虚幻性质,因为人是在群体中获得并分配利益的,就现代社会的利益本身而言,公正才是唯一的标准,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是现代社会体现公正的重要原则,利益又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是指各种物质劳动成果和物质资源,人们在满足物质利益要求时就会产生排他性,表现为道德与利益的矛盾,道德是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体系,意味着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利益的限制或牺牲;精神利益含情感、尊重、名誉以及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享有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当人们做出道德行为时,就会获得称赞和尊重、荣誉和良好的社会交往条件,既满足自己的精神利益要求,又会反过来激励道德行为主体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因为精神利益和道德是相互促进的,而且道德要靠人的德行来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社会,在加速工业化、市场化,追赶信息化时期出现了道德自律水平下降的现象,变革转型期给人们精神上带来最大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面对贫富悬殊的扩大、贪官腐败、暴力犯罪、失业破产、种族冲突、环境污染、疾病自杀、心理变态等各类社会矛盾。当然,佛教倡导的行善,最终目的还不仅仅是为了生活得快乐或者求得良心的安顿,而是要出离三界之轮回,达到终极解脱,佛教视“贪”、“嗔”、“痴”为三毒,告诫人们贪得无厌,就会掠夺;嗔心大作,就会杀害;痴无智慧,就会加剧贪婪与仇恨;我国佛教文化中蕴含着的核心、精华思想,教导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实现解脱的修行中,在善恶发生的一瞬间,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好人生,从心做起,故灭恶行善,靠的主要就是心,这与世俗规范、国家法律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善和正义的行为,惩罚和防止恶行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中弘扬佛教的利益众生观,对解决社会的现实问题大有裨益。 四、佛教戒律给我们留下的启迪 佛教的“五戒十善”给现代人们有许多颇具价值的启发。一是心理调适功能。佛教认为人的贪、嗔、痴是造成心灵不安宁、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消除“贪、嗔、痴”才能待人真诚,慈悲为怀,处事心态平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扬佛教戒律可使现实世界的人们,通过对世俗价值的扬弃、对因果报应的企盼、对美好来世的向往,对功名利禄执著的缓解,克制一切损人利己、为社会公德所不容的私欲。二是道德约束功能。人类道德规范在人类幼年就以宗教禁忌的形式出现,佛教伦理中的“五戒”与“十善”戒律,包含了许多人类社会世代相传而又极有价值的普遍道德准则,对世俗社会同样有极大的道德教育和约束作用,在其内涵上与我国儒家《论语》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相符相通,与我们现代和谐社会建设内涵提倡的道德规范相协调、相一致,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三是组织与交往功能。佛教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由来已久,信教群众、教职人员遍布边远地区,辐射内地,而且拥有一批专职人员和较为稳固的组织体系和活动方式,党和政府通过宗教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与广大信教群众、教职人员、宗教界人士的广泛联系,对增进了解,沟通感情,促进团结,扩大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巩固和发展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还能通过宗教界的国际友好合作,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促进人文交流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四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佛教倡导将人的善行推及到一切有情众生,这对我们今天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五是服务社会功能。在我国现代社会,弘扬慈善事业,成为佛教通向现代社会的一扇大门,既是我国佛教的弘法之路,更是佛教服务现代社会的创新平台,近年来,每当我国境内出现地震、洪水、雪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时,佛教界都慷慨解囊,祈福平安,积极开展捐款捐物等救助活动的事实,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善举,是佛教坚持走与我国社会发展相适应道路的成功范例。六是社会管理功能。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法律、行政、习俗、道德和宗教等,所谓宗教手段,就是用宗教信仰、感情、仪式、教义约束人们的行为。佛教以戒律为中心而制定和实行的一套礼仪制度,也在受其影响的社会世俗成员中引起反响,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施加影响,协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对社会犯罪与越轨行为的预防、阻止的社会控制过程。佛教中的轮回说与善恶果报说是相伴相随密切联系的,“轮回说”给人们揭示了一个多层面的生命空间,把生命的流转变迁显示在六道轮回之中,将人的善恶行为与之结合起来,互为因果,从而形成了佛教完整的生命伦理、道德意识和独有的价值观,这对教育公民守法,警示人们不做坏事,可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利于提升现代社会道德的整体水平,对我国现代社会的有效管理现实意义重大。 总之,佛教主张以学修并重建设自身,以禅净双修净化人心,以菩萨精神利益社会,无论是其“戒律”之所禁,还是其“善行”之所倡,都与中华民族传统精髓文化相一致,都与我国目前社会建设内涵相协调,弘扬佛学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技术普及给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带来改变,推动佛教自身与时俱进地自我调适和改革,以及对现代人们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非常离谱事情的解决,意义都很重大,值得现代人们去思考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