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农民,许多人的脑海里会浮出两种印象:一是农民愚昧、不开化,甚至落后到不知道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二是农民的生活过于艰苦。前者推理到极端,便有了忧国忧民之士的无穷担忧——你要是把土地分给农民,他们会把土地卖了换酒喝,这样一来,数亿农民皆酒鬼,不就天下大乱了吗?后者则有另一种极端 ——既然农民生活在底层社会之底层,就只有被怜悯的份。如果你说农民有时候过得也还不错,甚至比城里好,不说你别有用心,至少是特对不住农民了。
最近有个例子,很能说明后一极端。据《华东区白领生活形态调查研究报告》调研显示,上海八成白领自认活得不如农民,58%的白领羡慕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53%认为比不上农民的理由为“他们没有辐射和交通污染”;43%希望能和农民一样三餐都正常。
调查甫一上网,立即招来骂声一片。有说白领叫苦“得便宜卖乖”,有本事你也去种地!有说农村不是世外桃源,白领看小说给看病了。还有人语重心长要和白领说几句心里话:农民不容易啊,那苦你受不了,别异想天开啦!
农村之苦、农民之穷我还算了解。不过,对于“白领羡慕农民”的调查结果,我并不感到意外,更不觉其荒诞,因为我一直未忘农村生活好的一面,也见证了白领的辛劳。同时,我也能理解部分网民的愤怒。然而,对农民同情归同情,你不能因为“农民很苦”这一“政治正确”,就断定农民的任何生活都不美好,都不该被人羡慕。事实上,我也听过不少进过城的农民表达了类似看法。当然,这都只是些局部比较,农民是拿自己最好的东西和城里比,白领是拿自己最差的东西和农民比。
显然,白领对农民生活的“局部羡慕”也是非常真实的。众所周知,农民的不幸更多在于物质贫困,但在精神自由、生活自由以及与自然的亲近方面并不输给白领。白领终日生活在“城市”这个没有家园的世界里,而农民虽远在乡下,但家园未失。在乡下,熟人社会与传统的温情还在,价值与伦理还在。农民按部就班地春种秋收、生儿育女,他们不用关心全人类,不消费“丁克”一类的概念,只管种好自己的庄稼,养活自己的孩子,节衣缩食送他们上学。虽然一切简单到别无选择,但毕竟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与此相比,城中白领的生活却要复杂得多。那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世界,无止境的欲望与虚荣被称作“事业”;谋取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多的机会以及认不完的证书被称作“谋生”。为此,许多白领不光是“有钱却没时间吃饭”,甚至连恋爱、结婚、生子都无暇顾及,而且安全感不如农民工。
《盲井》里说,“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句话似乎只是说给城里人听的。在城里,即使现在可以放开生孩子,可以终结张五常先生慨叹的“没有兄弟姐妹的社会”,白领们也多半无能为力了。许多城里夫妻甚至一个孩子也不想要,理由是生活压力大,养不起。遥想当年农家父母如何拉扯孩子,人类真的进步到连孩子都养不活的地步了吗?终日劳碌的现代人,究竟买回了多少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白领的困境也是现代人的困境。尽管有人把广告称为“两千年来人类制造的最大灾难”,但这并不妨碍全世界被广告商牵着鼻子走。在消费社会里,广告正在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不仅教人什么生活是美好的,而且让人时刻垂涎欲滴。革命年代流行一句话,“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今天与消费社会一同到来的还有中性化社会。当拜物教攻城夺池,男女界线日益模糊,人与人的相悦变成了物对人的取悦,而且变化多端,取之不尽——就这样,人从人的快乐世界里被驱逐了。
回到前文,农村确实艰苦,但农村也有其金贵与美好的一面。积极一点想,白领羡慕农民的生活也是一种自省,是城里人在向农村人寻找失落的精神资源。至少有人开始意识到那所谓的事业丢了生活的根本。清新的空气、正常的作息、真实的生活,才是人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