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最早的大学校歌,大概要数1897年问世的南洋公学(1896年创建于上海)师范院的院歌——《警醒歌》。歌词共四章,每一章都以“警警警”开头,“醒醒醒”结束。“惧而思奋,愧而思奋,勤学勤诲,急所当务”,警醒同道,激励师生的报国之志,是其主题。
早期的中国大学校歌,有不少带着浓重的儒家文化色彩。创作于1916年前后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该校首任校长江谦作词,李叔同制谱,今南京大学校歌),就极为推崇万世师表孔圣人和儒家学说:“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终于有校歌开始张扬科学民主精神,倡导思想和学术的自由。1925年,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的《复旦大学校歌》这样开篇:“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这大概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具风骨的大学校歌,鲜有可与之争锋者。刘大白是“五四”时代的新诗人,其《卖布谣》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痛苦,广为流传。他做复旦大学教授时写下的这首校歌,展现了其诗歌的另一种风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历“长沙临时大学”半年,值南京失守,更西迁昆明,立“西南联合大学”。由联大中文系教授罗庸作词的《西南联大校歌》,抒写了这段流亡的艰辛和悲愤,更表达了驱逐敌寇、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决心和信念,表达了一代学人担当国运的精神,足为岳飞《满江红》八百年后的一个新版。而歌词中的“仇寇”二字,原为“倭虏”: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逐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成仿吾被认为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一生做过好几家大学的校长(党委书记),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几乎是当一处校长写一篇校歌。
且看他20世纪50年代作的《山东大学校歌》:“东临黄海,南望泰山,这儿是我们学习劳动的乐园。共产党和人民给了我们一切,教我们发展德智体,又红又专。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学习马列主义与科学知识,要彻底改造思想,服务于人民,要永远朝气蓬勃革命到底。奋斗啊,奋斗啊,为了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延安以来的一种校歌风格,近似军歌或党校的校歌。
二
近年来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是,一些名校纷纷废止新校歌,或不再征选新校歌,而恢复老校歌。
2005年初夏,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在广大师生的强烈呼吁下,学校决定停用新校歌:“你是复旦人,我是复旦人,我们共同拥有新的理想……”恢复老校歌:“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到复旦的校园网和BBS上去看一看:“新校歌轻飘飘的好像念儿歌 ”,“无论歌词还是曲谱,现行校歌和老校歌都不可同日而语,第一次听老校歌让我为自己是复旦学生而自豪,第一次听新校歌让我觉得无地自容”,“老校歌之内涵、思想以及文笔,无需渲染,已够我辈激动自豪不已,特别是‘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在国内是何等的缺乏,何等的令人神往”,“就是歌词的大气与个性,岂是新校歌所及万一”。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清华大学老校歌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文革”后,清华曾搞过新校歌的征集,但至今尚无一首得到大家的认同,倒是老校歌魅力依旧。
南京大学经过近两年的征集,应征者踊跃,无奈“过尽千帆皆不是”,最后确定“复辟”该校历史上最早的校歌,即1916年前后问世的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对此,反对者说,校歌应该有时代精神;赞成者说,校歌不是流行歌曲,更应该贯穿时代,超越时代,是学校文化底蕴的体现。
浙江大学的校歌是:“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为1938年11月该校流亡广西宜山期间,由竺可桢校长请国学家马一浮所作,其文辞古奥,含义深幽。1985年、1996年,浙大两次决定重写校歌,终因征集到的词曲均“新不如故”,不得不作罢。
三
今天,在肤浅直白的流行歌曲中泡大的一代,骤然接触到古奥的校歌,会有挫折感,会近乎本能地予以排斥,这很正常,也很不正常。大学生、研究生不懂文言,不谙古典,并不是什么光荣。不是在提倡传统文化教育吗?不是提倡学生读经吗?那么,就让文言的校歌为之扫一扫文言之盲,或营造一点向往传统文化的气氛也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校歌一定要用文言写成,以白话写的校歌就一定不好。
笔者现在供职的华侨大学,以招收海外侨生、传播中华文化为特色,乔羽、谷建芬两位当代歌坛名家应邀合作的校歌《一方沃土》,其词句就白得不乏神韵:
造一方沃土,播种我们的希望,引一道清泉,灌溉我们的理想。昨日五洲四海,遥遥相望,今日弦歌声声,欢聚一堂。会通中外今古,攻读世纪新章。山巍巍,水洋洋,大好神州是故乡。
至于有的校歌浅白无文,不是因为它没用文言,而是说它没有文采。白话并不等于白开水,白话诗、白话歌词照样可以写得文采斐然。
未见其校,先闻其声,听一首不入流的校歌,让人不能不疑心那是一所不入流的学校。不过,要把一首校歌写得既雍容典雅,又别致新颖,在全国数以千计的校歌中个性鲜明,魅力四射,在校园内外流行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概是久为校歌的创作所苦吧,1992年,中国地质大学索性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全国的一首《勘探队员之歌》定为自己的校歌:“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这一选择倒有些机智,不乏创意,也很讨巧。可惜的是有些勉强,毕竟地质大学不是专门培养勘探队员的。如果地质大学可以用《勘探队员之歌》作校歌,那石油大学也可以用《我为祖国献石油》作校歌,那农业大学早些年就干脆唱《社员都是向阳花》算了。
看两首最简短的校歌吧。
《金陵大学校歌》仅46字:“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焦作工学院校歌》(今中国矿业大学校歌)仅41字:“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源深流自远,物阜民用丰。山葱葱,水溶溶,努力,努力,行健天同功。”
再看几行最牛的校歌歌词吧。北洋大学(天津大学):“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湖南大学:“楚材蔚起,奋志安壤。”东吴大学:“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清华大学:“赫赫吾校名无穷。”浙江大学:“树我邦国,天下来同。”
江苏部分高校校歌
东南大学校歌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余韵在,太学令名标。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海涵地负展宏韬。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
南京师范大学校歌
扬子滔滔,钟山巍巍,壮我心胸!三江创业,校史峥嵘,薪火相继,前景恢宏!严谨朴实,唯真理是从,奋发奉献,青春永无穷!扬子滔滔,钟山巍巍,壮我心胸!培育英才,师范光荣,振兴中华,道远任重!展翅翱翔,向万里碧空,桃李芬芳,清誉满寰中!
苏州大学校歌
葑溪之西,胥江之东,广厦万间崇。凭栏四望,虎丘金鸡,一例眼球笼。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山富海涵,春华秋实,声教暨寰中。皇皇母校,共被光荣,羡我羽毛丰。同门兄弟,暮云春树,记取古吴东。天涯兄弟,一旦相逢,话旧故乡同。相期努力,敬教劝学,分校遍西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歌
明廓翠屏,拥南航,博大精深。风行远,团结俭朴,唯实创新。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越重关,秉琴心剑胆,御风行。梧桐茂,凤凰鸣。人才聚,事业兴。创一流学府,心路鹏程。智周万物惟创造,道济天下展经纶。铸辉煌,夙志存高远,勇攀登。
河海大学校歌
依石城,饮长江,弦歌清凉,报效国邦。河海人,水之子,奔腾浩瀚灵动飞扬。华夏水利千秋业,河清海晏民安康。育成万千栋梁才,世纪桃李芳,禹鼎更辉煌。依石城,饮长江,弦歌清凉,报效国邦。河海人,水之子,奔腾浩瀚灵动飞扬。立志修身业精工,跻身世界一流强。大哉河海奋前程,世纪桃李芳,禹鼎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