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 历史传记 身心灵 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 人文杂话 其它 素食起步护持
 
 

小泽征尔:高山流水 中国知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引子:跪着听音乐的故事

一头雄狮般的乱发,激情四溢动感十足的指挥——这几乎成了世界级指挥大师小泽征尔的典型标志。从1978年来华指挥中央乐团(现称:中国中央交响乐团),到1979年波士顿交响乐团为纪念中美建交来华演出,再到2008年国家大剧院的第一场新年音乐会,三十多年来,小泽征尔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用他的热情和深厚的音乐功力,为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人与世界的沟通开启了最初的门户,为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不过,有关小泽征尔与中国音乐最早也最为感人的故事,应该是一个称为“跪着听音乐的故事”。那件事发生在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这是由我国著名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改编的。翌日,他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了“原装”的《二泉映月》——由二胡演奏家姜建华独奏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小泽征尔情不自禁地掩面而泣,并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只应当跪下去听啊。”并且真地从坐着的椅子上顺势跪下去。当时坐在他身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赶紧拉着他的手把他扶在座位上。小泽征尔接着又喃喃自语地说:“如果我先听了这次演奏,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当时没有真正理解这首乐曲,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小泽征尔的这段往事,在乐坛上传为美谈。这一切都是由音乐引起的。我国民间艺人华彦钧(又名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是那样神奇不朽,感人至深;姜建华的演奏是那样如诉如泣,悲悯传神;小泽征尔的聆听又是那样全神贯注、息息相通,以至于虔诚得非要跪下去听。三者之间构成了古往今来音乐沟通人类感情的难得一见的最高的美妙境界。

缘起:生在中国 情系中国

“我在中国呆一周,早、中、晚都吃中国菜。从早上就喝粥,吃那种炸面包圈似的东西(油饼)。我在纽约的经纪人就说我和普通日本人不一样。”

小泽征尔1935年出生在沈阳,当时他父亲在沈阳当牙医。在他出生后的第二年,他们举家迁到北京,一直居住到1941年回日本。据他本人回忆,在上小学之前,他的大脑中所有记忆都是对北京的印象。

小泽回忆说:“1964年,我在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任音乐总监时,加拿大和中国已经建交,父亲就提出向加拿大政府申请去中国,并要求我也一起去。但因为我们是日本人,当时日中两国还没有建交,所以没有申请成功,之后父亲就去世了。”

小泽说,父亲直到去世之前,都想回中国来看看,但最终未能如愿。而小泽再次回到中国,已经是离开中国三十多年之后。1976年11月,小泽以旅游者的身份到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

说起三十多年前的那次经历,小泽征尔也是十分感慨。“因为我们四兄弟都是在中国出生的,所以都很想回去,这样我们四个人和母亲,带着父亲的遗像一起回来了。”

小泽说,以这样一种方式带父亲回来,也算了结了父亲当年的夙愿。而父亲当年匆匆离开中国,没来得及卖掉的房子,日后成为小泽征尔每次回到北京的必去之地。“我母亲到去世前还一直和那里的朋友有书信往来,我们每次回去都要去看看。母亲去世了,朋友们还(在院子里)种上了樱花,我们悄悄把母亲的骨灰带回去埋在了那里。那年正好是日中邦交正常化30周年。”

缘分:重回中国 感动中国

“文革已经差不多结束,妇女们却还穿着文革时的服装。不过给我当翻译的女孩子外套下面,却是鲜艳美丽的刺绣,那时候我就知道,中国一定会改变的。”

33年前的中国之行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小泽征尔与中国音乐界的合作之门。大指挥家从此续上了与中国的不断情缘,也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音乐事业,尤其是交响乐的发展立下了一块里程牌。

小泽说,虽然第一次回中国是以旅游者身份,但接待方安排的日程,不仅仅是旅游。接待方带着小泽去参观了北京和上海音乐学校。“那时候听的乐曲全是二胡、扬琴、琵琶,交响乐团的乐器也很差。中央乐团只能演奏中国作曲家文革时期的作品。但王炳南先生在一次晚餐时告诉我,他珍藏有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全集。那时候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我的指挥曲目,西洋的曲目带到中国,当然还要学习中国的音乐。”

中国音乐家对音乐的热爱深深地感动了小泽征尔,他和中国的演奏家们约定,一定会再回来,带着勃拉姆斯、贝多芬回来。

仅仅几个月之后,小泽就应邀第二次到访中国。在北京,小泽首次成功地指挥了中央乐团的演出。

当年的演出在北京盛况空前,小泽指挥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很多人由此对西洋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小泽征尔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把中国音乐和音乐人介绍给了世界。

音乐学院学生姜建华的二胡演奏《二泉映月》让他泪流满面,他决心把中国的优秀曲目和乐团带到美国去演出。“好不容易在中国成功举行合作演出,当然希望在美国也能演。那时我把中央乐团全体成员用同一趟航班带到了波士顿,有姜建华、指挥家韩忠杰、作曲家吴祖强等。我在波士顿给他们租了房子,举行了演奏会,在上千人的会场里演出,收到了空前的效果。”

小泽征尔与中国音乐人的交流深入而密切,而他们之间结下的深厚友谊来源于当年的点点滴滴往事。“这是个有趣的事情,我们有个‘饺子会’。1976年,我刚去中国的时候,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们做饭请我吃。大家一起包饺子,李德伦、韩忠杰,他们都住在同一个楼里。早上起床,大家一起在院里做体操,然后开始包饺子。我母亲也会包饺子,有名的指挥家,钢琴家都在一块儿包。于是大家为我成立了个‘饺子会’。”

直到现在,小泽与中国音乐家们的“饺子会”依然延续着。遇到什么事情,小泽也愿意与这些“饺子会”的成员商量。

缘续:用独特音乐“魔力” 培养中国音乐家

“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技巧也都很好,人数也很多。但今后的问题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懂音乐,这才是关键。我想把在日本所教的东西,让中国人也能掌握起来。”

已经年逾7旬的小泽征尔目前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同时他还在日本有一个以他的名义运营的“小泽音乐塾”,定期为音乐会演奏,组织音乐人集训练习。谈到自己今后的计划,他显得兴致盎然。“弦乐四重奏,贝多芬、莫扎特、海顿等大作曲家都有过名曲,但音乐学校却教得不多,所以我们在办一个弦乐四重奏的学习会,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小泽把弦乐四重奏的学习会办在了山里,并且从美国请来了著名的音乐老师和他一起教学。而身为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名誉教授,他为中国的音乐事业也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对交响乐团的建设、师生的培养以及中外音乐交流方面的牵线搭桥。

对于中国音乐人才的培养,小泽征尔也有非常具体的想法。到中国演奏弦乐四重奏,这也许能算他的一个中国梦想。“具体来说就是办音乐塾,然后尽早在中国表演弦乐四重奏。找个深山带他们去专心练习,因为山里不会受干扰,山里没有逛的地方,容易集中注意力。”

对于很多年轻的中国音乐人,小泽征尔的“点金一挥”可能就会改变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2005年,通过考试,小泽在中国选拔了4名年轻的室内弦乐演奏者进行培训并共同演出,他期待着这个梦想很快就能够在中国实现。“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一定要培养真正懂音乐的演奏家。我想一起来培养这样的人才,因为我出生在中国。

 
 
 
前五篇文章

祖国,我生命的唯一理由

新中国60年重点工程建设巡礼:奠基 为了共和国的腾飞

中国政府这只股票“股价正高”

祖国是支撑我的根

中国,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心

 

后五篇文章

惊人的跨越——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述评

萨马兰奇:我为什么如此爱中国?

全景史诗《复兴之路》

再说神仙模样

人民大会堂展出新中国六十年来八面“纪念”国旗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