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对城市高温负责? |
 
全市最高气温42.3℃,城区最高气温达到41.7℃,湖南省长沙市近日迎来今夏最热的一天。41.7℃的城区最高气温,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也高居榜首。和长沙一样,重庆、武汉、南京、杭州、南昌、上海也因夏季气候炎热,因此一起被民间称为新“七大火炉”城市。 对于国内一些城市夏季温度接连攀高的原因,新闻报道中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排放热气。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按照这种说法,城市变成“火炉”,倒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步的结果。 然而,在“火炉”的背后,真正在受到炙烤的是民生。高温势必会增加百姓的生活支出,城市成“火炉”,不应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应是一种民生灾害的预警,理应让城市的公共管理者们为民生而心急如焚。 正因为城市温度升高实际上是一个民生问题,因此,需要有部门、有官员来为此承担责任。首先要承担起的责任,是立即采取针对高温的各种措施,来为百姓纾难解困,解决民生的燃眉之急。 然而,更重要的是,当一个城市变成“火炉”,温度不合理地升得过高,对民生造成直接的威胁时,就已说明城市过去的发展思路需要反思,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消费引导政策等各方面,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成为“火炉”有自然的原因,更有人为的因素。所以,作为城市的公共管理服务者,更要承担起全面反思、切实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责任,使城市的发展更加科学、更加以人为本,使民生远离“火炉”。 就长沙来说,获得“火炉”的称号,固然是一个不幸,但目前它已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应该说,建设“两型社会”实际上是抓住了长沙城市发展的要害,有助于长沙摘掉这个“火炉”的帽子。然而,对于其他“火炉”城市来说,尽管不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但为了让民生远离“火炉”,显然也需要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面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