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戒约束心(上) |
 
按佛教制度,学佛者应归依佛法僧三宝,自觉求受佛陀正戒,首先以戒律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制约心的粗显活动,令不作诸恶。 一、戒——防非止恶 戒的梵巴语尸罗(śīla),又译“禁”、“禁戒”,意为保持正确的、善的行为而形成习惯。戒的作用首先是“防非止恶”,防范、制止有损于自他的恶业。持戒(遵守戒规)为“三学”之首,称“增上戒学”,被强调为修学增上定学、慧学的基础,比喻为比丘的头和足,生长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根的田地,制服像劣马一样难以驯服的“心马”之缰辔。《中尼柯耶·跋陀利经》佛教导不遵守戒律的跋陀利比丘:就像一匹马要经过各个阶段的训练,具备了十种优良品质,才能成为国王的宝马,一个人只有经过持戒等修行的训练,才能获得正智、正解脱,成为众生的福田。《正法念处经》称持戒为做人应该具备的起码资格,斥责“一切破戒人,则如狗不异”。《优婆塞戒经·五戒品》说受优婆塞戒的居家佛弟子若不守戒而“行于非法,不名为人”。经中教诫佛弟子应像爱惜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惜禁戒,应像横渡洪流者保护自己的浮囊(救生衣)一样护惜禁戒。 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秘密三昧耶戒等多种。其共同的基本精神,可以总摄于所谓“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偈在《阿含经》中多次出现,意谓自觉净化心意,不作任何有损于自他的恶业,力行诸善,是诸佛共同的教诲。据《增一阿含经》卷一,释迦牟尼佛的通戒偈为: 护口、意清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 谓净化身口意三业,不令烦恼恶业污染自心,是戒律的基本精神,也是过去的修道者共同遵循的途径。《经集·戒行经》所举戒行有尊敬长者、听从师教、坚守正法,抛弃嘲笑、噜苏、悲叹、卑劣、欺骗、虚伪、贪婪、骄傲、抱怨、粗鲁、堕落、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勤学知识,热爱正法等。各种戒律所制止的恶业和励行的善业,以十恶、十善为主为本。《佛说十善业经》谓人身、天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十善业而成就: 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十善业各分止恶、行善两个方面,如不杀生而仁慈护生、不偷盗而廉洁、不邪YIN而贞洁、不妄语而常作真实语等。十善业为天乘法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它各种戒的核心。《大智度论》卷四六说: 戒律中戒虽复细微,忏悔则清净;犯十善戒虽复忏悔,三恶道罪不除。 虽复细微的戒律中戒,指比丘、比丘尼戒中有关僧尼日常集体生活纪律的条文,称“遮戒”——是佛为维持僧团的清净而制定的;十善虽非专门的戒,而为“性戒”——按因果法则,违犯者自然会遭受恶报,与佛是否制定、当事人是否受戒无关。 发胜进心而求今生后世安乐的在家佛教徒(优婆塞、优婆夷,即男女居士),一般持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五戒,第五不饮酒为遮戒,现代弘法者多释为不用麻醉品,此戒是佛为避免因饮酒而引起其它的恶业而制定的。《优婆塞戒经·受戒品》说受大乘优婆塞戒的前提,是先供养父母、师长、妻子、善知识、奴婢、沙门婆罗门(出家修道者)六方,尽好各自承担的伦理责任;次当归依佛、法、僧三宝,此亦称三归依戒: 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 次受持五戒,另有有乞必给、依法纳税、不犯国法等规定。 发出离心而求解脱生死的在家佛教徒,除持守五戒外,还可求受“八关斋戒”。此戒是专为在家人所制的一种短期出家戒。只限于斋日的一日一夜间持守,戒规八条:五戒加不涂饰打扮、不观听歌舞、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过午不食。第六戒或作不以花、璎珞、香等装饰自身及不歌舞、不往观听歌舞。 出家僧尼持守的戒律,比在家佛教徒要严格得多,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性质。初出家的沙弥、沙弥尼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花鬘、不歌舞及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过午不食、不捉金银财宝十戒,其内容以禁绝声色货利的污染为实质。受“具足戒”圆具出家修道者资格的比丘、比丘尼,持守的戒条更多。中国僧尼持守的《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僧尼具足戒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以防非止恶的禁戒,亦称“波罗提木叉”,意译“别解脱”,谓解脱烦恼的必由之径。二是律仪,乃关于僧团集体生活的纪律、礼仪的规定。别解脱戒又分两方面:一方面名“止持戒”,谓制止诸恶,以行YIN(性交)、偷盗、杀人、妄语四戒为根本,称“四波罗夷”,意译“四重禁”,违犯者要失去作僧尼的资格,有如断头。此外较轻的戒有手YIN、以YIN欲心触摸异性身体、破坏僧团团结、贩卖、故作妄语、毁谤他人、断畜生命、饮酒、骂詈等。另一方面名“作持戒”,为关于必须积极行善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