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心——记《心的依止》 |
 
“磨砖作镜”的禅宗公案想必多数人已十分熟悉。唐代禅师马祖道一当年修习禅定分外用功,整日打坐不知倦怠,六祖慧能的传人南岳怀让见了,捡一块砖头在道一面前用力地磨。道一人在打坐,却因这刺耳的声音心不能定,问:“磨砖干什么?”怀让答:“磨砖作镜。”道一又问:“砖怎么可能磨成镜?”怀让反问:“既然磨砖不能作镜,打坐岂能成佛?”身定心不定,打坐即是枯坐。 倘若换作我们,情况说不定更糟,因为我们可能不具备马祖道一的这份耐心与刻苦。我们或者以为静坐有神功,可以使散乱的心自动安顿下来,却不知这是在缘木求鱼;或者我们有时确实通过打坐体会到片刻清净,却很快又在现实生活中被种种烦恼所染。无论哪种情况,也许我们都会对禅坐起疑心,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结果不仅荒废了禅修功课,生活也愈发变得一塌糊涂。艾雅·凯玛(Ayya Khema)法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困惑十分明了,她在这部被称为“西方第一代比丘尼的佛法开示”的《心的依止》里提醒我们,“修行的道路是内心的努力,不只是枯坐冥想而已”;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内心的努力,禅坐也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内心该如何努力?便是“念住”,即“观照且舍离心中生起的念头”。凯玛法师又将此称为禅修的两种方式——止和观。观就是觉察心的造作。凯玛法师说,每当我们被外物牵动,起心动念,永远只有两种反应:舍弃和渴求。我们本能地想躲避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物,又执着地想得到那些以为能给自己带来满足的东西。然而,渴求、欲望和不安使我们不能安住当下。我们没有善用自己的心,却把它流放到此刻并不存在的事物上,于是永远困在紧张、失望和恐惧等情绪的轮回当中,得不到解脱。要解脱,就必须让心学会观照和舍离,在每一个当下保持专注,觉察念头和情绪的生灭起落,却并不认同和追随它们。如此,心才不会因不自觉的躲避和期待而轻易迷失,若持之以恒,最终能够达致禅定境界,并能够破除最顽固的“我执”,因为正是那个“我”才制造着种种情绪和想法。唐代禅师神秀说“心如明镜台”,这句话没有问题;不过,心这面明镜不应该惹尘埃,它只是照见尘埃。 脱离渴求和舍弃两种念头的摆布,在凯玛法师看来就意味着“平凡”,她把平凡定义为“不引起兴趣”或“没有太多扰动”。但这个平凡的人绝非凡夫。凡夫拥有的是一颗平凡的心,也就是随念头和情绪波动的心;这个平凡的人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因为他是一个“能掌握自己心灵和意识的人”,“他永远不会掉落到烦恼的陷阱里”。并且只有这个平凡的人,才最具有智慧和爱。作为现代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理性和智慧等同于知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不受情绪所控其实才是真正的理性。凯玛法师说,情绪的澄净能带来心的清明,而智慧来自纯净的心灵。清明的心与爱又是互为表里的。当我们不再抗拒、索求和执着于自我时,就能够随时善待自己、同时爱所有人。 然而,具有不平凡之心的平凡人却为数稀少,因为这并不轻松。解脱无法单靠外求的途径实现,即便是佛法和禅坐,若失去心力的支持,所谓禅定、自在、无我都不能得到体证。《心的依止》的英文版书名是《成洲》(Be an Island),取意佛陀涅槃之前的最后嘱托:“汝等当自为洲,汝等当自皈依。”而心的依止,在凯玛法师看来,也决不是依止某个有形的僧团或上师,而是依止三宝的真精神,也即上述的舍离和舍我。一如《大毗婆沙论》所说:“依止离,依止无染,依止灭,回向于舍。”可是,独自在充满无常和痛苦的生活中破除各种妄念和执着却是一个异常艰难而反复的过程,凯玛法师在书中不断向我们提醒这一点。“耕耘这片心田需要时间、耐心、善意和决心。假如我们没有耕耘心田,就会发现自己在原地打转,不断地起妄念,而没有专注的心。”但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勉励,让我们知道对修行以及人生丧失信心可能了无意义。 于是,当你感到疑虑重重的时候,不妨打开这本书,也许它能帮助你重拾信心、重树决心。佛陀说:“作为我的弟子,要能自为洲,要能以法为洲和以法为依止。若他们有心修行,将会得到最终的解脱。”什么是有心修行?凯玛法师在书中讲得非常清楚,那不是只在禅坐上做表面功夫,而是“无论形住坐卧,都必须全心全意地去学习,当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付出,自然会有所得”。全心全意则意味着“没有保留地投入我们的时间、爱和力量”。“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学习的功课,而且假如我们不好好地利用每一天来学习,那么这一天就虚度了,我们只是在醉生梦死。我们的整个生命是为了能获得智慧,而每一天都是我们的整个生命。”“除非我们生起这样的决心,否则只是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禅修也会只是在希望和祈祷中。”也许你会对这种“不方便”的修行望而却步,凯玛法师也坦然承认这是渐进的学习过程。但修行是不能取巧的,“顿悟”也只能从一点一滴的努力得来,因为顿悟就是在当下证悟,只有让心持续地保持专注,才可能在某一个当下体会到佛性清净的甘美。 内容简介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即将涅槃之际,教导了最后的教法,这教法就记载在《大般涅槃经》这部目前保留于巴利文的经典中。在四十五年的说法中,佛陀教导了所有趋向解脱的方法。而在晚年,佛陀则告诫他的弟子们,要把他所教导的法运用在实际的修行中。本书二十四讲的说法内容,就是以《大般涅槃经》为精神,“以法为我们的洲岛和依止处”,借着依止佛法,我们可以抛弃自我的牵绊,作为他人心灵的船锚。 作者简介 艾雅·凯玛(Ayya Khema)为西方第一代女性导师,对佛教与女性主义的融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她于1923年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族家庭,后来移民美国。1960到1964年间,她跟丈夫和孩子在亚洲旅行,在此期间开始学习禅坐。10年之后,她在欧洲、美国和澳洲教导禅坐。1979年,她在斯里兰卡,由那拉达大长老授戒为比丘尼,并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成立了国际佛教徒妇女中心。1989年,她于德国创立了佛陀之家,并担任精神导师。1997年11月2日,在德国圆寂。艾雅·凯玛写过二十多本有关禅坐和佛教教理的书,较有影响的有《禅与自在解脱》、《以法为洲》、《我是谁》、《给你我的一生》。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七种语言。 内容选读 第一部分:开启心灵与意识 谈一场不会失恋的恋爱 当我们爱“三宝”时,就像是一场永不会失恋的恋爱,因为所爱的人不会突然跑掉或者移情别恋。而且因为我们对所爱的人永远都不够深入,所以永远会有新鲜事在等着我们。而当我们证悟时,整个意识都是我们的所爱:佛、法、僧三宝,那是直接的体证,所以更不可能会失恋了。 皈依已证悟的觉者(佛陀)、皈依教法(法)、皈依开悟佛弟子的团体(僧),有着很深刻的意义。佛、法、僧并不是外在的避难所,它们是精神上的避难所。 皈依就是纯然的奉献、感恩和尊敬。当我们感到感恩、奉献和尊敬时,我们的心中就有爱。爱和尊敬在修行之道上是并肩而行的。 在所有关系中,修行可以说是和我们本身最密切的一种关系,因为它直接牵涉到我们生命的本质。它需要心灵和意识完全地投入。用意识去了解爱,用心灵去感受爱。 我们称佛、法、僧为三宝,因为它们具有无上的价值。“宝”并不是指佛的肉身或是僧众的肉身,而是指他们的涅槃识,能超越所有人类欲望与染污的意识。 智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智慧是由听闻而来或者由阅读而来。把这样得来的智慧经由内心思维后,尝试着通过身、口、意来付诸实行,这是第二层次的智慧;当我们不断地实践,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就会慢慢地净化,第三层次的智慧就会产生。 我们需要感恩的事物太多了,而我们此刻能够在这里也是因为我们的善业;佛法会保护修习佛法的人,我们会受保护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依于法,而且我们正在走向解脱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