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奉热粥,人间送大爱 |
 
去年12月以来,据说是由于“北极震荡”的缘故,北半球好多国家都比往年冷,雪也下得比往年厚,有些地方的积雪还打破了有气候记录以来的历史纪录。 是什么力量,让这批一般上被视为“娇惯的一代”的“90后”,不待在家里打电玩,而选择七早八早爬起来,在大冷天里跑到西客站给八方旅客送热粥呢? “真善美”。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的志愿者杨泠子在题为《粥香漫溢 西站弥情》的文章里,把这股力量归纳为这三个字。 杨泠子写道:“今天的活动,让大家得到了一种别样的体会。清晨的西站广场,在深冬的季节里格外寒冷。来来往往的人群,在清晨的寒风中显得那样无助,旅途的劳累在寒风中被进一步放大,空空的胃还在晨晖中咕咕作响。这时,面带口罩的志愿者手捧一杯热气腾腾的爱心粥,面带微笑,一句‘祝您一天好心情’的简短祝福,是多大的力量,是多么的温暖。尽管严寒刺骨,但能站在北京的窗口,向往来的奉献自己的爱心,向大家展示首都的热情,又是多么自豪的事情。 “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活动,一个意义深远的过程。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又一次品味到真与善,柔软的话语,温暖了行人,也感染了自己。依稀的晨光,笼罩着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浓浓的粥香,传递着大家真善美的情谊。” 12月19日,又有18名学生来到西客站给旅客奉送爱心粥。不过,他们不是大学生,而是十多岁的大孩子。他们都是北京市十一中学的在校学生,也是红莲仁爱心栈的小志愿者。 谈到参加这项善举的原因时,这批“年轻火热”的小志愿者的领队杨意萱同学说,这次来的都是十一中学国际部志愿者社团的成员,别看大家年纪不大,可是参与各种志愿活动的“工龄”不小,提起国内外各个公益组织如数家珍,极具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班主任雷老师曾参与过仁爱心栈的奉粥活动,心里非常感动,在她的介绍下,同学们了解了仁爱心栈,自发过来做义工。 受善行感召加入志愿者行列 这些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是在红莲仁爱心栈志愿者的善行感召下,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自从红莲仁爱心栈在两年前的腊八节成立以来,这些志愿者就已经在北京宣武区红莲社区,每天清晨风雨不改地向相识或不相识的路人奉送一杯免费的爱心粥,每年有36万人次受益于这杯小小的爱心粥。 两年来,红莲仁爱心栈的奉粥善行吸引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 1000多人成为志愿者,其中一名公司经理在奉粥感悟中写道:“打拼了十几年,房子、车子早都有了,可总觉得生活中缺了点什么。参加了几次奉粥,终于明白是很多真善美的东西丢了,心里充斥着对人的排斥、猜忌和嫉妒,充斥着狭隘的自我。不良的心理状态,蚕食着生活的快乐。现在,封闭僵硬的内心在悄然打开,心胸在扩大,学会了感恩与包容,学会了关注他人,懂得了要去培养利益他人的心,我的生命品质在一点点提升。” 写到这里,不由得又想起了多年前凤凰时事评论员石齐平在接受我的采访时的预言:“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及其义工所承载的‘慈济精神’,也将深深地感染大陆人民的人心。” 据了解,红莲仁爱心栈的奉粥善行,源于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在朝山古道上开设的万缘茶棚为香客免费提供的热粥,至于龙泉寺倡导的奉粥善行是否受到证严法师和“慈济精神”的影响,则不得而知,但此举确实是“慈济精神”的体现。 中国国家领导人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建设和谐社区开始做起,仁爱心栈从红莲社区一步一脚印做起的奉粥善行,堪称建设和谐社区的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