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三坛传授菩萨大戒 |
 
三坛传授菩萨大戒 受菩萨大戒是“三坛传戒”中层次最高的戒,释迎牟尼佛为其得戒和尚,文殊菩萨为其羯磨阿闍黎,弥勒菩萨为其教授阿闍黎,十方一切菩萨为其同学伴侣。传戒的仪轨没有初坛和二坛复杂,但也要经过乞戒、通白、开导、审戒问遮、开示苦行等,更必须如法授受。 早课乞戒 四月初六日,斋堂前挂方丈手谕的“请戒开导法”和“通白二师法”牌示。早课毕,大和尚回方丈。新戒在方丈前的法堂廊下路迎大和尚。新戒长跪合掌,为首者禀道:“我等昨蒙和尚曲垂方便,己赐比丘具足戒。今愿受菩萨大戒,如律行持,成道利生,用报恩德。”大和尚回答说:“菩萨大戒受之不易,而行之更难,今汝等既发此愿,如律严持,苟勿违犯,无不允许。”新戒齐答:“谨如教命!”叩谢后到斋堂早粥。 通白开导 早课毕,在大殿设八字形高座。中为戒和尚法座,背屏为“秉宣佛制”,左为揭磨师法座,背屏为“羯磨堂”,右为教授师法座,背屏为“教诫堂”。座前香花炉台,供具齐备。早斋毕,鸣鼓一通,新戒上大殿排班;鸣鼓二通,引礼师率新戒数人迎请羯磨师和教授师;鸣鼓三通,迎请大和尚。入座毕,新戒展具三拜,长跪合掌;引礼师代新戒们说:“仰白和尚,大悲忍听,今有新戒比丘某等,欲求菩萨净戒,故先恭诣座前,顶礼启白,愿开甘露解脱法门,传授金刚光明宝戒,不吝慈悲,专垂策导。” 大和尚为新戒讲开导:“乞求菩萨妙善戒法者,先须以三种决定,深因大信,发无上菩提心而求之。若信不决定,则不能断除疑网;心不深固,则不能勇猛勤修……今夜入忏摩堂中,在羯磨师前,将各人所受持戒品,若染若净,一一发露。详细审明后,方可如律如法,请净受授。汝等能依教奉行否?”众答:“能依教奉行!” 审戒问遮 与初坛的“露罪忏悔”、二坛的“审戒忏悔”形式基本相同,也是在晚课后进行。不同的是,先将比丘、比丘尼和求菩萨戒的居士,按照人数多少,各分为一坛或若干坛。然后齐集大殿,鸣鼓三通,迎请羯磨师升座。引礼师说:“今则具戒既登,胜心重硕,我为汝众等焚香敷座,恭请上某下某律师为审戒问遮忏悔阿闍黎。”新戒展具顶礼三拜,长跪合掌,聆听羯磨师开导:“幢树毗尼,唯在匡扶正法;堂开忏悔,用以佐助诸缘。今诸比丘欲圆大戒,理合忏悔;故请验签师、缴签师就位,书记师务必注明人事,不得差误,以便呈简和尚。”审戒问遮开始,由羯磨师将新戒遮难一一问过,注明上册。 燃灯 新戒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燃灯。燃灯又叫热顶,俗称烧戒疤,以此表示比丘、比丘尼的苦行和对佛的虔诚。四月初六日早粥后,新戒即开始为燃灯作准备。首先是剃发;然后请任何一位羯磨师、教授师、尊证师、引礼师或丛林中的老戒僧人,在其头顶上打好灯圈(即作出燃灯位置的标记)。一般的灯圈打九个,表示“九品莲台”,也有打十二个的,表示“十二圆觉”。 晚课后,侍者送来方丈手谕的“开示苦行”牌示。引礼师率新戒到法堂,鸣鼓三通,大和尚升座,为新戒开示苦行:“所谓苦行,即从凡夫至成佛路上,凡有利于众生善行者,难行能行,乃至舍身,决不退悔。新戒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必以苦行验其大乘根器,令发决定本乘真志。”开示毕,新戒展具三拜,送大和尚回方丈。 大殿中,为新戒燃灯苦行已铺好蒲团,并请各位师承及丛林诸师为新戒燃灯时“护灯”。新戒进大殿,放一字具,顶礼各位师承及护灯师各三拜。引礼师给新戒每人发二包香炷,这种香炷是专为燃香特制的。燃灯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深夜子时,可免入众繁杂,扰乱身心。当护灯师在新戒头顶安好香炷后,引礼师鸣磬击鱼,便开始燃灯供佛的苦行。新戒长跪蒲团,双手合十,不断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宝号。燃灯毕,新戒即出殿外经行数匝,回殿中礼佛三拜,又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然后起具回戒堂,由引礼师查看燃灯情况,需要“补灯”的立即补烧上。引礼师教新戒护灯之法,令其忌吃燥性食物,多喝豆浆之类。随即上单养息,次晨放殿假。 燃灯,其出处见于《大佛顶首楞严经》:“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水脱诸漏。”燃灯,在中国始于何时,尚待考证,但肯定唐、宋时期是没有的。例如唐代高僧鉴真和尚肉身像的头上,是不曾发现燃灯痕迹的。我国自古严守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教诫,所以对烧戒疤并不赞成。 燃灯的普遍流行始于元代。据《新续高僧传》中的《元金陵天搐寺沙门释志德传》记载:元世祖曾召见高僧志德,“赐宴并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刹……佛赐‘佛光大师’之号,当与七众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无犯,至于 香顶,指为终身誓。”但是,元代只有汉族僧尼才燃灯 顶,非汉族的喇嘛是不顶的。这其中带有种族歧视的成份,也是便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分辨汉族中僧人、非僧人的一标志。后来,燃灯反成为僧人必须履行的受戒手续了。 由于燃灯是一种与佛教正统教义毫不相关,而又无助于修行的作法,中国佛教协会1983年已宣布予以废除。 四月初七日晚课毕,新戒宣读请求受菩萨大戒的启文,其礼仪与求受比丘戒完全相同。回到戒堂,新戒们为明日受菩萨大戒礼佛通宵又增加了以下内容: 顶礼本德释迦如来为我等作菩萨戒和尚, 顶礼大德文殊师利菩萨为我等作羯磨阿闍黎, 顶礼大德弥勒菩萨为我等作教授阿闍黎, 顶礼十方一切如来为我等作尊证阿闍黎, 顶礼十方一切菩萨摩河萨为我等作同学伴侣, 顶礼某某堂上上某下某律师为我等作菩萨戒法师。 受菩萨大戒 四月初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圣诞之期,也是比丘和比丘尼等受菩萨大戒的圆满之日。大殿前挂方丈手谕的“传戒”、“授菩萨戒”牌示。大殿居中设供桌,供奉佛像及香、花、灯、果。左边设高座,供列诸佛贤圣“阴十师”的牌位。 上排:(中)南无现在贤劫千佛,(左)南无过去庄严劫千佛,(右)南无未来星宿劫千佛。 中排:(中)南无开教本师释迦牟尼佛为得戒和尚,(左)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闍黎师,(右)南无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闍黎师,(左二)南无十方一切如来为尊证阿闍黎师,(右二)南无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为同学伴侣。 下排:(中)南无大小二乘、毗尼律藏、权实教典甚深法宝,(左)南无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护戒神王,(右)南无律藏会上优波离大德尊者,(左二)南无二十五位护戒神王菩萨,(右二)南无罗睺罗大德尊者,(左三)南无伽蓝土地、金刚力士、幽显灵抵监坛护戒, (右三)南无舍利弗大德尊者,(左四)南无传南山宗诸大律师,(右四)南无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左五)某某堂上某下某戒源和尚。 右边设八字形高座,置传授菩萨大戒“十师”坐位。中间:中为传戒大和尚位,左为羯磨阿闍黎位,右为教授阿闍黎位;两边:左为一、三、五、七尊证阿闍黎位,右为二、四、六尊证阿闍黎位。 早粥后,新戒们搭衣持钵,齐集在法堂坝内。引礼师带领新戒数人分别礼请七位尊证师、羯磨师、教授师、大和尚进入法堂。新戒们一齐向上排班,闻钟声至诚顶礼三拜,撩衣、护钵、长跪、合掌。“十师”坐定,由引礼师代新戒恭请大和尚为传菩萨戒法师。大和尚说:“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今可尔临坛,遵依大乘经律,为汝秉宣授受。”说毕,大和尚起座合掌,僧众齐称佛号。这时丛林钟鼓齐鸣,新戒末后先行,在大殿坝内分班而立。 随后,传菩萨戒法师的仪仗队伍,在引礼师的导引下,向大殿走去。前面宝幡招展,梵呗高奏,首先迎来七位尊证师。其次为托香盘、捧佛像、执燃香的引赞和侍者,又迎来宝盖拥护、手持如意的羯磨师和教授师。再次为掌灯笼、托香盘、捧如意、举麈尾的引赞和圣僧,最后迎来宝盖拥护,身披干佛袈裟、项挂拖珠的大和尚。两旁诸山僧众,观光宾客人山人海,争睹法会盛况。 进殿后,大和尚拈香,引礼师举赞;就座后,新戒至诚顶礼,恭迎大和尚传播菩萨大戒。首先,大和尚讲述了什么是“三聚净戒”,然后引礼师领新戒礼拜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得戒和尚,礼拜文殊菩萨为羯磨阿闍黎,礼拜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闍黎,礼拜十方一切如来为尊证阿闍黎,以十方一切菩萨为同学伴侣。 拜毕,大和尚教导新戒应忏悔三世罪业,并发十四菩萨行大愿。最后宣说十重四十八轻出家菩萨戒和六重二十八轻在家菩萨戒,并一一询问能持否。问答毕,“三坛传戒”功德圆满。新戒礼送“十师”。中午上供拜斋,午后上殿发愿,夜诵《梵网经》。 四月初九日,行谢师礼,发戒碟和《同戒录》。戒碟是传戒丛林发给出家受戒者的证明书,它证明出家人的身份,是外出云游挂单不可缺少的证件之一。过去的戒碟为木刻纸印,高约3尺,宽约1.8尺,携带不方便。现在僧人的戒碟由中国佛教协会委托传戒丛林发给,彩色铅印,塑料封套,小巧精致,携带方便。其文字为: 戒 牒 佛陀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防非止恶,戒为根本;转凡成圣,戒乃舟航。故《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本会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乃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寺,谨遵佛制,严净道场,敬聘十师,传授三坛大戒。 今有求戒弟子法名某,俗名某,出生于某年某月某日,系某省某县某乡人氏,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寺礼上某下某师剃度出家。幸遇胜缘,获登戒品。 汝等既为佛子,当行佛事,护持净戒,精进修学。发扬爱国爱教精神,继承佛教优良传统。作如来使,光大法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证菩提果,登涅槃城。 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磨阿闍黎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得戒大和尚上某下某 尊证阿闍黎 上某下某 教授阿闍黎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上某下某 佛历某 某 某 年 月 日 颁发 公元某 某 某 右牒给菩萨比丘某 佩执。 此外,戒牒上贴有受戒者照片,盖有中国佛教协会传戒专用章和传戒寺院印章。比丘尼的戒牒上,还分别盖有“僧十师”和“尼十师”:法名的印章。上面还有“三师七证”的签名盖章。《同戒录》相当于《同学录》,上面有受戒的坛别,受戒者的法名、年龄、籍贯、所住寺院等。 戒牒与度牒是不同的;度牒是中国封建王朝对经过国家批准“得度入道”的僧尼所发的证明书。僧尼有了度牒,身份明确而特殊,能享受许多特权,如免除地税徭役等。当时僧尼受牒必须纳钱,政府也有一笔收入。富豪人家常有先买空白度牒准备临时运用的,又有私下买卖死和尚度牒给活人冒用的。朝廷一遇到财政危机,往往就大卖度牒,其中弊病甚大。 国家颁发度牒始于唐大中十年(856年),规定出家时领取度牒,受戒时领取戒牒。想出家的人,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种劳役,不剃发,但可以从师受沙弥戒。等到国家规定的度僧日时,经过官府甄别或佛经考试,”合格者发给度牒。有了度牒,就算取得僧人资格,方能允许剃度,并指定其僧籍隶属于某寺院。然后,再到国家准许授戒的寺院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领取戒牒。凡是未经国家许可、私自剃度的要受到惩罚。授戒师由国家指定。清代乾隆年间废除 了度牒制度,戒牒改由传戒寺院发给。从此,也就只 保留戒牒而无度牒了。 受了“三坛大戒”后的僧尼,必须严守戒律。凡是犯了戒的称为“开戒”。但“五戒”中的前四戒,杀、盗、YIN、妄(指大妄语)称为四根本戒,是不能开的。其余的戒条,平时应当遮(即遵守),但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开的。 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后,还俗很容易了。只要对任何人声明自己愿意舍戒,便可放弃比丘、比丘尼身份。如若不舍戒,却私自违犯戒条,称为“破戒”,这是不允许的。其他比丘或比丘尼可以检举,经过僧团评判,是要受到一定惩罚的。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对任何人声明,自己愿意放弃优婆塞、优婆夷身份。唯独菩萨戒是只有受戒或者破戒,没有舍戒的。 以上介绍的是近代我国南方佛教丛林春期传戒的情况,戒期为二十五天。近十多年来,全国各地丛林的传戒仪式均有简化的趋势,有的少到几天、十几大。最近获悉,四川省佛教协会第七庙传戒法会的戒期为二十九天,在传统戒期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礼仪、学戒律的时间,现抄录如下(时间为阴历): 三月十一日 挂搭、请引礼师、编班、道喜看单。 三月十二日 演习班口 三月十三日 教穿袍、吃饭、睡觉、脱放衣物、折放被盖 三月十四日 考课诵、讲二十四门仪则 三月十五日 考毗尼、贴单 三月十六日 请二师、前小九师、道喜看单 三月十七日 教搭衣、开具、拈香、定逆问遮 三月十八日 请戒开导、通请二师、查验衣钵 三月十九日 请诸师、露罪、忏悔 三月二十日 呈罪称量、演习沙弥仪、下启、夜礼通宵 三月廿一日 复启、受沙弥戒、午后发愿 三月廿二日 讲沙弥戒 三月廿三日 编签习仪 三月廿四日 早课乞戒、请十师 三月廿五日 请戒开导、通白二师;教衣钵名相法 三月廿六日 演习登比丘坛 三月廿七日 审戒忏悔、沐浴剃头 三月廿八日 分组演坛、冰浴剃头、晚下启、净坛、夜礼通宵 三月廿九日 受比丘戒 三月三十日 受比丘戒(发愿)、晚诵戒 四月初一日 讲比丘戒 四月初二日 讲比丘戒 四月初三日 讲比丘戒 四月初四日 讲比丘戒 四月初五日 早课乞戒、通白开导 四月初六日 审戒问遮 四月初七日 下启 夜礼通宵 四月初八日 受菩萨戒、午后发愿、开座谈会、摄影、诵戒 四月初九日 送师、发碟、上供回向
|